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5)

2015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15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5)

 u=2470984842,293002491&fm=58.png

[1]熊梅.川渝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导师:周宏伟.陕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本文以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研究中的薄弱点,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和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渊源、类型、成因、区划等问题进行探讨。按照地理特征和民族属性,川渝可分为西部高原山地区和东部盆地山地区两大地理单元。高原山地区以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盆地山地区以汉族为主体。历史时期川渝西部高原山地区的民居主要分为石室、板屋、土屋和帐房四种基本类别,其成因与自然地理环境、建筑功能的要求、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建筑本身的演变密切相关。在建筑材料、民居选址和民居形态上,高原山地区的传统民居显著地受到具体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地域不同,类型不一。出于生产生活的便利和在动荡社会环境中自保的需要,藏羌民族采用相同的民居类型,民居的防御形式和内部功能较为趋同。不同社会文化力量,尤其表现为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民居逐渐渲染上个性的色彩、打上民族的烙印,导致藏、羌、彝族住宅风格各异。建筑形制自身的演变也会促使川西民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历史时期东部盆地山地区的民居主要为中式屋宇,属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由单一的干栏式逐步发展为形式多样的民居体系的演变过程。先秦时期盛行各种干栏式,秦汉时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抬梁式的庭院逐渐成为主流,民居形制的主体渐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形式的干栏与中式合院并驾齐驱、相得益彰。进入唐宋,住宅结合园林营造形成宅园民居,前店后居的店宅形制得到推广。到明清时期,各种风格的民居建筑随移民入川,各类住宅相互融合并逐渐走向定式。东部盆地山地区传统民居的成因是地理因素、传统因素与移民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受到气候条件、地理特性、自然资源的制约,在风俗习惯、风水文化、礼仪制度、宗教思想为集合的地方社会生活以及地域人群所建立的特有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穿斗架、夹泥墙、大出檐、小青瓦、长吊脚、高筑台”的地方特色。“湖广填四川”运动,数倍于土著的外省移民迁徙而至,移植的民居建筑五方杂处,经历了共存、取代、异化、趋同的发展阶段,转换成新的民居模式——既脱胎于盆地山地以往的建筑形制,又嫁接沿用各地移民建筑的造型和风格,最终形成以“悬山顶小青瓦屋面、木结构的穿斗式、木板墙或编竹夹泥墙、大出檐或宽前廊、扁长的天井院”为主要特征的区域建筑体系,展现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民居风貌。这显然是一个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互动影响,其间各种因素错综交织,历史人文多重累积的运行过程。结合川西高原山地区与东部盆地山地区两个相对独立的民居体系的发展轨迹看,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气候、山脉、河流等,这些具体的自然条件都会成为影响因素,不同民族的聚居环境,传统的社会观念,历史时期的遭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等,都会赋予民居建筑特殊且唯一的存在形式和延续力量。可以说,自然、社会、人群、地域文化等各种变量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最终铸就了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形制和风貌。而从根本上看,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是第一位的,社会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是亚层次的。按照历史性与地域性的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可划分为中式屋宇、洋房子、店宅、碉楼民居、吊脚楼、碉房、帐篷和板屋八个大类,每类之下尚有型与式的子类型。以民居建造的承重结构作为一级分区的标准,川渝地区的传统民居可划分为穿斗式木结构区、拱架式木结构区和平檩式混合结构区。其中,穿斗式木结构区又分为汉族穿斗木结构区和土家族苗族吊脚楼区;拱架式木结构区分为瓦板顶拱架结构区和瓦屋顶混合结构区;平檩式混合结构区分为坡顶板屋区、邛笼式碉房区、框架式碉房区、崩空式藏房区和帐篷与冬居区。每个亚区之下尚有不同的小区以及其它类型的民居岛和民居点。本文创造性的工作在于,针对学术界长期以来“重视民居现象,忽略历史脉络”,“重视民居构造,忽略民居成因”,“重视单体建筑,忽略区域系统”的不足,对川渝地区传统民居的源流演变进行了补充和梳理,对民居建筑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历史和人文的综合诠释,突破了民居区划的模糊格局,搭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分类分区框架,为今后区域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陳涵.英國長老會文獻《客英大辭典》漢字研究[D].导师:劉亞輝.浙江财经大学,2015.

摘要:由英國長老會傳教士紀多纳(D.MacIver)1905年完成,1926年出版的《客英大辭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Hakka-Dialect as spoken in Kuangtung Province)是傳教士編寫的最完善的客英雙語辭典,較為真實地反映了工9世紀末20世紀初客家方言的語音、詞彙及方言用字面貌。目前學術界對於客家方言的用字情況學者鮮有涉及,而針對海外傳教士所編纂的客家方言辭典的用字研究,更是鲜有人關注。而客家方言用字又是客家方言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現雖有學者對傳教士文獻中的客家方言用字進行研究,但仍然不夠系統和全面。也很少有學者對英國長老會傳教士所编纂的方言文獻進行用字研究,这不僅是客家方言研究的空缺,也是文字學研究的一個缺口。《客英大辭典》是一部難能可貴的客家方言用字研究文獻。本文以《客英大辭典》為中心,系統歸納全書方言用字的基本類型和基本特點,一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為緒論,系統地概括了英國長老會在客屬地區的傳教情況,以及其出版的客家方言文獻,並對《客英大辭典》做研究綜述。第二章為《客英大辭典》用字的類型描寫和量化分析,將本章分為分方言用字、通用字、誤寫誤釋字进行研究。其中方言用字中的為方言創製的字及方俗字是本文最有價值的兩類字,對我們從《客英大辭典》中找到的26個其他辭書中所未見的字逐一進行詳細剖析。其中的用字舉例及分析為全文重點,這些相關探討對方言語音、方言詞彙及方言本字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意義。第三章為《客英大辭典》用字的特點,概括了幾類用字的特點。第四章為結論.這些相關探討對方言語音、方言詞彙及方言本字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意義。我們採用文獻調查法、二重證據法、文獻比較法等研究方法對該書的用字情況進行了研究,一方面這是學界首次對《客英大辭典》的用字情況進行研究,另一方面,我們找到了一些其他辭書中所未見的字,可為《漢語大字典》等辭書作出補充.另外,也對漢字西方傳播研究有所裨益。

 

[3]王翠婷.客家传统生活器具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导师:罗琦.北京理工大学,2015.

摘要:客家文化的形成是以中原汉族传统文化为总背景,并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南方客居地的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支独特民系。客家文化是汉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一部分,展开客家文化的研究对于丰富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层次性和历史纵深感具有深远的意义。客家人面对生存的挑战和生活的压力创造了许多方便实用的生活器具,这些器具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情感的载体,是值得今天我们在倡导中国设计的大背景下的深入展开研究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过去的生活器具受到现代化强烈的冲击,许多过去方便实用的生活器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频临失传、消亡的危险。为了防止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失,笔者生为客家后裔自认为有责任和有义务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今,对于客家文化的研究团队和成果日益丰富,但主要集中在历史起源、文化形成和民俗传统等方面,但很少从设计的角度将客家传统生活器具单独列出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其实,传统特色资源如果能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还能产生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产品,并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论文首先对客家文化进行整体概述,研究客家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现状;其次,列举具体的客家传统生活器具,从造型、功能、材料工艺、意象特征等角度分别进行分析,总结出客家传统生活器具的设计特征;再次,分析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活方式影响下,客家传统生活器具应该如何通过保留、舍弃、改变的方式进行传承与创新;最后,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以客家擂茶制茶工具为对象,结合现代生活方式进行传承与创新设计实践,让传统器具在现代能焕发新生力,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能顺利地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

 

[4]李姗婷.基于闽南土楼再利用的文化型绿道构建[D].导师:马航.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摘要:福建土楼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其中三分之二属于客家民系,被称为客家土楼;其他则属于福佬民系,被称为闽南土楼。2008年46座客家土楼被选入世遗名录,成为“世遗”土楼,受到广泛关注和重点保护,而主要分布在漳州市平和县的闽南土楼则一度受到忽视。鉴于闽南土楼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与客家土楼较大的差异性,其保护与再利用是值得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文化型绿道作为一种被东西方多国以理论及实践证实能有效解决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的策略,于21世纪初引入中国,并得到研究与实践。本文在漳州市规划局及都市实践事务所的支持下,在文化型绿道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闽南土楼再利用文化型绿道以解决闽南土楼保护及再利用问题。本文首先梳理前人成果,详细研究了文化型绿道的基础理论,指出文化型绿道实际上是结合了绿道这一线状空间的文化遗产保护及再利用区域,并借鉴国内外实际案例归纳出文化型绿道的构建步骤及方法;然后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演绎等方法梳理出闽南土楼及其周边环境、政策的特点和问题;接着,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指出构建基于闽南土楼再利用文化型绿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而提出基于闽南土楼再利用文化型绿道的策略;然后,结合闽南土楼及相关资源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包含总体结构、基本骨架、线状要素布局及点状要素塑造等内容的基于闽南土楼再利用文化型绿道的基本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点状要素即闽南土楼的价值评价体系;最后,以平和县九峰镇境内的土楼及相关资源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法实际应用了这一基本框架,并提出了闽南土楼再利用的设计导则。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期望完成对基于闽南土楼再利用文化型绿道基本框架的构建,完善非“世遗”土楼再利用的研究,补充对福建土楼的相关研究,也期望能对国内其他非“世遗”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与再利用起到借鉴作用,并为平和县的九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及其区域内的其他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发展及再利用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

 

[5]刘燕英.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赣南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导师:居伟忠;陈康.华东理工大学,2015.

摘要: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充分分析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后,认为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加强地域文化的注入,使之避免旅游纪念品缺乏地方特色的弊病。本文以赣南地域文化为例,从设计学角度重点研究赣南地域文化基因的内容、特征和提取方法,最后探索如何在传承赣南地域文化基础上将文化基因注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并作了产品设计。文章强调赣南旅游纪念品设计应遵循“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宋城文化”为文化基因的原则,将地域性、种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综合自然元素、传统民间工艺、创新观念进行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全文由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三章赣南地域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几个思考问题;第四章赣南地域文化基因探究;第五章基于赣南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探究与实践等构成,希望以旅游产品为载体,通过本课题研究,对地域文化基因提取与运用,传统设计与创新设计,以及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几个方面有新的认识。同时对赣南旅游产品设计和赣南旅游市场发展有所裨益。

 

[6]张洋.舞蹈《客家酒韵》的舞台创作探析[D].导师:黄明珠.福建师范大学,2015.

摘要:本文以笔者创作的舞蹈《客家酒韵》为研究个案,试图通过舞蹈《客家酒韵》对客家民间舞蹈“采茶灯”吸收运用探析,总结运用民间舞蹈元素进行舞蹈创作的方法,以其拓展客家民间舞蹈的舞台舞蹈创作路径,为客家民间舞蹈艺术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舞蹈作品《客家酒韵》的创作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主题、设计舞蹈作品主题动作、设计舞蹈队形及服装道具、与学生演员合作排练演出等步骤。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最终创作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舞蹈作品。

 

[7]邓华鑫.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整合[D].导师:时显群.西南大学,2015.

摘要:民间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是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随着国家层面的法治范围不断向基层延伸,原有的习惯法资源不断被国家法系统所扬弃和整合。在此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趋势:一方面,国家法不断吸纳以“良俗”为标志的地方性知识,获取实践合理性;另一方面,民间法逐步失去其主导规范地位,成为一种待选规则。两大过程在推进中时常出现时间和技术上的间歇性混乱:在尚未有效整合民间法资源的情况下,国家法贸然扩张,造成乡村生活中的法律功能性失范,导致乡村治理的局部紊乱。而克服这种紊乱的基本方法在于正视民间法的基本秩序价值,同时对国家法吸纳民间法的技术路径进行有效探索,其中,私法层面的“公序良俗”原则与公法层面的地方立法权都是现行法律体制中值得考虑的对象。本文选取的样本来自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车田镇的客家人聚居区,且以其婚姻和丧葬方面的习俗为主要视角。该地区靠近珠三角经济中心,复杂的地形条件又使其相对闭塞,保留了大量有效运行的民间法规则。客家族群的强大传统观念使这些民间法规则生生不息,而作为传统社会的仪式性基础,婚丧习俗又是其中的典型。这些习俗与贯彻中的国家制定法存在多方面出入。作为非少数民族的客家族群无法获得“民族区域自治”层面的地方立法权限,无法在立法层面进行变通;而当地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也未能对局部“良俗”资源与“恶俗”资源有效区分并进行归纳与整合,这使得民间法和国家法的矛盾凸显。民间法对国家法具有显而易见的补充和平衡功能,而这种功能发挥的基础在于国家法层面的开放性建设。当前基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立法版图以“民族”作为划分标准,而划分“民族”的标准主要又是语言、文字而非习惯法。因此,本文建议以民间法的地区性差别为基础重新划定民族性地方立法的版图,使拥有特殊民间法规范的地区能够获得与之匹配的便宜立法权,而不是单纯依靠民族和地区来划分地方立法权。同时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以现有制定法的基本价值为导向,积极区隔“良俗”与“恶俗”,使用调解等非讼手段实现法外“良俗”的有效贯彻运行,使民间法与国家法实现良性互动,有效整合。

 

[8]张伊.福建省上杭县瓦子街客家文化景观研究[D].导师:谢纯;黄俊江.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老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是每一座城市最具当地文化特色、最能反映城市悠久历史的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城区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关注的热点。30年来该领域进行了许多学术上和实际项目上的探索,不乏优秀的案例,如上海的“新天地”、桐乡的“乌镇”、北京的“南池子”、苏州的“桐芳巷”和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但是也存在一些失败的案例和错误的做法:某些老城区拆除后大肆建造欧式风情小区;千篇一律的建筑造型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底蕴。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城市文脉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导致目前传统地域文化难以传承。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化对城市文脉的理解,探索客家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城市更新改造与客家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据以上思路,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本文在第一章绪论中全面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然后评述了国内外城市文脉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中,本文就城市文脉的本质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关注老城区改造的现状和研究国内外历史遗产保护理论等方面。对国际保护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梳理,把国际保护理论划分为风格式修复流派、反修复流派、科学修复流派和有机更新流派等几个主要流派,并对国际宪章和国内法律法规进行了研究。在第三章中,首先对闽西地区客家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发掘当地蕴含的客家宗族社会风俗和传统建筑文化,并分析客家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衰落的原因。然后将闽西地区的客家文化进行提炼,寻找客家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第四章主要分析上杭县的发展历程,调查研究瓦子街的历史沿革、瓦子街片区的空间形态、土地利用、建筑质量、交通状况、历史遗产等方面,得出瓦子街片区待解决的问题。在第五章中,根据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工作中参与的紫金路步行街改造项目(上杭县瓦子街片区的核心改造区域)作为案例,探讨瓦子街片区的改造原则、景观设计中客家传统文化的延续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论文最后的结论与展望中,本文认为瓦子街是上杭县重要的发源地,在城市化改造的过程中,传统文脉的延续保护工作并不到位,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依然面临拆除的危机。在制定改造计划之前,应充分进行前期调研工作,以便更好的延续当地传统地域文化。就历史遗产保护而言,还应当将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一体共同保护。

 

[9]林兆武.基因传承视角下闽西客家典型传统村落用地形态研究[D].导师:陈晓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摘要:形态基因是量化解析城镇空间本体形态、延续城镇传统空间特质、准确控制城镇空间发展形态的思维方法和重要手段,可以用于量化传统村落用地形态基因的分化、重组、变异等本质特征,进而客观解析这些传统村落的形态构成、演变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具有基础性研究价值,成为近年来兴起的研究领域。本研究旨在通过建构规划学主导的传统村落用地形态研究体系,揭示出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用地的形态特征、演化规律和演化机制,进而提炼用地形态基因特征,并尝试性对保护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行展望。为此,本文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围绕规划学科的核心问题,融贯生物遗传学、城市形态学、景观学等相关理论,建构形态基因视角下用地形态研究体系。基于此,应用AHP法(层次分析法),对闽西客家2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典型甄选,选取培田村为典型案例开展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论证该研究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并探究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用地形态基因特征,进而提出基因传承优化的规划响应与保护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建构规划学主导的用地形态基因研究体系以规划学的用地类型、用地布局和用地指标为核心内容,融合遗传学的基因元、基因链和基因性状的概念,提出“形态基因”理论模型。据此,结合形态学“描述-分析-解释”的研究路径,建构用地形态基因“性状描述-演化分析-动因解释”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融合康泽恩的“平面格局分析法”、基因的“变异理论”和道氏的“力动体理论”,提出多层次形态基因性状描述、多维度形态基因识别分析和多动力基因动因解释的研究体系。(2)建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典型性甄选模型针对闽西客家村落的人文基础、形态共性和形态类型等一般性特征,应用层次分析法,建构典型性甄选模型,形成包括人文基础等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通过2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典型性分值的计算和比对,甄选出培田村为典型代表。研究表明,培田村与闽西客家的人文基础有高度的协同性,在形态特征上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形态类型方面具有多样性,保护概况具有完整性的特征。(3)揭示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用地形态基因特征以培田村为典型案例,应用前文建构的研究体系,描述村落用地形态基因性状,分析其演化规律,解释演化动因。通过研究,归纳特征如下:一是基因变异方面,道路要素主导建成区形态基因的变异,空地要素决定功能用地基因变异的强弱,要素和平面中心的远近与住宅建筑基底平面基因变异成正比;二是基因组合模式方面,轴线对称主导基因要素的组合模式;三是基因传承方面,祖祠源基因主导建成区用地基因的传承,功能用地的多样性决定基因传承的能力,住宅建筑平面要素间组合的逻辑性决定基因传承的强弱;四是经济与人口主导用地形态基因演化的有源力体,宗族和文化是决定村落形态基因特征的无源力体,政府和社会的外力影响现代传统村落用地形态基因演化的力体大小。(4)提出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基因传承规划策略通过基因动因机制的分析,揭示基因传承优化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规划困境,进而建构时间与空间维度相融合的传承优化目标体系,制定整合驱动力和优化约束力的政策机制,提炼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传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成区、主要功能用地和住宅建筑基底平面等三个层次的用地规划响应策略。本文应用多科学交叉融贯方法,通过对传统村落用地形态基因的理论探索,尝试为传统村落形态研究提供一个普适性的研究体系,并在研究体系建构、性状描述指标设计、康氏“平面格局分析法”的应用等方面形成创新点。研究成果可为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技术标准的出台提供理论准备,亦可为该地区传统村落的规范量化管理提供研究基础,还可为国内其他区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0]庄逸君.纪念性建筑设计研究[D].导师:闫增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摘要:纪念性建筑具有思想性、永久性和艺术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纪念行为方式、过程和心理要求是纪念性建筑的最大特点。实现纪念性是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关键。纪念性建筑相比其他类建筑的本质区别是具有高于其他物质职能的精神职能。本文通过对福建永定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分析和总结,提供一些可供其他纪念性建筑设计项目参考的经验。首先,对项目的相关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永定县的概况、永定土楼的分布与特征、客家文化在土楼建筑中的体现以及中原汉人南迁事件等。其次,以海峡客家文化城项目整体规划为序,从地域性的体现、空间意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方面对该纪念坛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再次,从无障碍设计、消防设计、放线定位、多专业配合、设计等级的确定、空间高度与疏散宽度的计算、空间曲线的模拟以及节能设计等角度对该纪念坛建筑设计全过程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得出纪念性建筑设计的一些经验,供其他设计项目参考借鉴。

 

[11]李舒琳.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D].导师:傅晓.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

摘要:梅县区的经济发展,在粤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加速前进。特别是客家元素的旅游文化,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县区,它的旅游业发展正在日益凸显,从而不仅推动的了本地乃至粤东区域的经济振兴发展,将自身独有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绿色振兴经济的重要力量,而且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新渠道,也为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创造了条件,继而相当程度的缓解了本地区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本文通过世界客都——梅州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梅县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到镇(村)及标志性的景区进行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对梅县区旅游资源状况、梅县区旅游业发展状况、梅县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梅县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促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提出下步发展方向及具体对策建议。这篇文章共分为七大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简要概括了论文的选题初衷、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的阐述,根据旅游业、旅游就业、旅游就业的类型和层次以及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介绍了梅县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梅县区通过加快旅游业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旅游为牵引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解决了“农业大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问题,而且凭借旅游业资源消耗低、产业关联度大、就业带动力强的特性,特别是梅县区旅游已经进入了一个集聚发展、良性发展、产业回报的阶段。第四部分是分析了梅县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第五部分对梅县区旅游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针对国内外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经验借鉴。第七部分就是根据梅县区劳动力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发展梅县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和建议,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12]汤铜华.上杭县高山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导师:郭玉琼;罗桂华.福建农林大学,2015.

摘要:茶产业是上杭县传统与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上杭县现有茶园面积2.38万亩,2005年以来新增茶叶加工厂75家、家庭加工坊150余个,年产量1293吨,创造产值1.9785亿元,发展潜力很大,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农村社会和保护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进上杭县高山茶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快速进入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上杭县高山茶产业科学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广大茶农茶企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上杭县高山茶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上杭县高山茶产业发展具有优良生态优势、红色旅游优势、政策优势、扶持优势,良好的产业与市场基础优势。对存在着包括茶树老龄化严重,低产茶园还较多;茶叶消费市场萎缩,销售难度大;产业总体规模较小;营销平台建设滞后,缺乏自主销售渠道;产业化水平仍不够;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茶叶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人员、财力投入不足;品牌影响力较低等主要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改善上杭县高山茶加工环境、改变加工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最终实现上杭县高山茶产业模式转变及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3]蓝天.文化视阈下钟理和创作研究[D].导师:郑春.山东大学,2015.

摘要:钟理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殖民地时期的台湾,既接受过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也被迫接受过日本殖民教育。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台湾殖民时代、大陆抗日战争、台湾光复、两岸分离等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时期,他是台湾同时代作家中少有的一直坚持中文写作和人生经历如此坎坷的人。他的创作横跨大陆、台湾两个地域和几个不同时期,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同时也形成了主题意蕴复杂多变的风格。钟理和生命的最后十多年是在家乡度过的,在这期间,他的生活陷入贫病交迫的困境,也正因为此,他触摸到了人生最真实、最粗糙的本体,使他对苦难、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思想上产生了升华。他一生多舛,在封建势力与殖民统治的双重压迫下,一度流落他乡,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一度失望于祖国、失望于未来,甚至对自己的身份动摇不定。台湾光复后,他曾满怀希望重回故土,而现实却再一次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想象。困厄的人生将他打入社会的最底层,这不仅没有打垮他的意志,反而激活了钟理和身上蕴藏的客家人“硬颈精神”。他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写作,创作了一批堪称经典的优秀作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个知识者的良知,书写他对乡土的眷恋、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对民族文化的执着和热爱。钟理和以及他的作品是中国现代历史的缩影,不可多得,也不可复制。本文从文化的视点出发,将钟理和的整个创作过程置于中国文化这段独特的历史发展时期,去分析他的创作环境、动机、心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反思性的思想。本文运用了文化学、文化伦理学、文化心理学、后殖民文化等理论,将钟理和的作品、日记、信函视为一个整体,形成三者之间的互文关系,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出钟理和创作的艺术特色、文学价值和思想意义。基于以上思路,本文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路径:构建钟理和创作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对影响钟理和文化观形成的内、外因素的考察,以文化场域理论为支撑点,在对台湾地区文化场域的特点、流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汉文化、族群文化对钟理和创作心理的影响,分析他的作品中存在的“原乡”和“故乡”“双乡现象”和他在“自我流放”后出现的身份困惑等问题。本文的理论框架的构建是以文学场域论为出发点,重点引入了后殖民理论中的有关身份、移置、居间等核心理论,同时结合文化学及文学心理学中的部分理论,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它为后面的实证性研究——作品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都是立足于上述理论所涉及的身份混杂、文化与语言等方向展开的,保证了论文前后的一致性。具体来看,第二章“原乡的失落”是根据第一章所提出的场域对文化身份的构建具有决定作用这一论述,运用有关后殖民理论对钟理和在大陆八年的生活中所遭遇的精神苦闷与迷惘进行分析,指出殖民者的认知暴力是导致被殖民者身份认同扭曲的根源,以及钟理和创作中的矛盾现象背后的实质是根源性文化作用的结果。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承接,论述内容为钟理和在经历种种人生痛苦之后所生成的悲悯心理对创作的影响。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引出的思考。这条路径既是本文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也是促使全文围绕文化这个中心点展开论述的根本保证。第二条路径:钟理和创作的实证性研究。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钟理和全部艺术作品的研究;二是钟理和信函与日记的研究;三是与钟理和有关的人物与作品的研究。前两者是对钟理和直接的研究,后者是补充性研究,丰富与完善钟理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一部分内容主要针对钟理和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观、价值观以及这些观念的变化,运用第一路径中所构建的理论进行剖析,揭示出钟理和创作中的历史性、复杂性和个人化等特点。第二部分内容是第一部分内容的延续,尽管艺术性较弱,但也是钟理和创作的有机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些信函与日记为第一部分提出的论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论点更加鲜明和具有说服力。第三部分内容与前面两部分内容的关系不是游离的,而是补充与完善,从不同的侧面丰富研究的内容,通过与他人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彰显出钟理和在艺术和思想上的独特价值。在完成了上述两条途径的论证之后,论文最后对钟理和的文学精神、文学价值和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中的局限性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4]俞雪霞.《文化生活》教学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研究[D].导师:宋鲁闽.福建师范大学,2015.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增设的《文化生活》模块就基于这种课程理念。该模块强调了在教学中注重本土文化资源利用的意义。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理解教材内容,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促使三维目标的达成。本文运用理性归纳法“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首先搜集和分析文献,明确了本土文化资源和闽西客家文化的内涵;而后,从理论层面探讨《文化生活》教学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依据及意义;然后,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归纳并分析《文化生活》教学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现状;最后,与实践相结合,以闽西客家文化为例,提出《文化生活》教学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策略,并用案例分析法加以示例。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这个课题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收集了大量闽西客家文化资源,更新了课程资源观,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据。

 

[15]杨敏.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乡村旅游景区体验产品优化策略研究[D].导师:陈秋华.福建农林大学,2015.

摘要:在体验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对旅游的需求日新月异,新的旅游产品也不断涌现,使得游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已经不再满足于“浮光掠影”般的传统观光旅游,在这种情况下,游客对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体验产品的需求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顺应游客的需求,在游客满意度提升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体验产品优化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研究游客满意度的必要性,结合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及三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阐明本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其次,通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回顾和总结了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旅游体验、旅游产品等相关概念,明确了游客满意、旅游体验与游客期望三者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并鉴别出23个旅游体验因子,将其归纳为五个公因子,分别为:环境体验、设施体验、活动体验、服务体验以及情感体验,并且据此设计出本研究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对月亮湾·三明客家文化园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PSS21.0分析软件,运用描述性分析法来获取游客的基本属性,用信度分析来查验问卷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用因子分析来确认满意度测评的最终指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检测游客个体特性对旅游体验感知的影响,用IPA分析将游客期望程度与满意度联系起来,将23个旅游体验项目分成继续保持项目、供给过度项目、低优先项目以及重点改善项目,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的乡村旅游景区体验产品优化策略。本文认为以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为导向的乡村旅游体验产品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合理定位月亮湾乡村旅游市场、营造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生态乡村旅游环境体验、增加设施体验的特色、设计丰富的活动体验、打造高品质、标准化、人性化的景区服务体验以及创造独特的乡村旅游情感体验。

 

[16]严杏.基于客家文化的室内空间创意设计研究[D].导师:郭又新.福建师范大学,2015.

摘要:客家作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性群体,为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代各种文化交织,客家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精神面貌。本研究力求寻找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元素,通过文化创意设计传承与发展客家文化精神,赋予客家文化新的面貌。本研究主要从室内空间创意设计出发,分析不同时代下客家文化的表现方式,从客家建筑、服饰、饮食、手工艺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客家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代表元素。本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直观感受法,以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了解客家历史和文化,找出客家文化元素,并探求在文化创意下如何转换的方法;●第二阶段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客家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第三阶段创作研究法,将客家元素作为酒店空间创作设计的主导因素,体现客家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内涵与精神。本研究探讨了客家文化内涵以及元素运用情况,针对本研究提出:(1)运用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核心价值, (2)因地制宜应用客家文化, (3)与时俱进发展客家文化, (4)造型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5)客家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7]刘广宇.汀州古城垣空间的历史演变及其遗产传承研究[D].导师:杨思声.华侨大学,2015.

摘要:文章以“客家首府”汀州古城垣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历史演变过程,并对其当代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揭示汀州古城垣空间历史演变的复杂规律,旨在深化中国古代城垣空间历史演变的研究、拓展客家聚落演变的学术成果、为汀州古城垣保护与利用工作做出前期基础研究。汀州古城地处闽西,于唐末营城,是客家发源地,被誉为“客家首府”。汀州古城保留有较完整的古城垣空间,其适应环境的变迁过程表现出复杂的形态和空间形式,这一适应过程反映了客家城镇独特的生态观和营城观。而当前鲜有学者对客家城镇的空间演变及其生态观和营城观有所涉及。文章的研究方法包括复杂科学的运用;文献、史料的分析;田野调查;相关理论研究。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获取一手资料,最终完成文章。文章在结构上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古城垣建设思路与模式的比较与分析;汀州古城垣自唐代至民国空间、形态、布局的历史演变;当代汀州古城垣空间的利用策略。全文展开共三个部分的内容:其一:背景研究部分。通过对中国古城垣的形成动因、承载功能、引导形态以及与环境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比分析中国古城垣建设的两种模式——“秩序蓝图”式和“有机演变”式。其二:主体研究部分。以历史为线索,将汀州古城垣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唐代草创阶段、宋元快速发展阶段、明清有机改造阶段、民国至今的衰败阶段。在对每个阶段进行解读时,首先分析各阶段汀州古城垣营建与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而解读当时汀州政府对其古城垣营建的具体政策和行为,最后着重分析各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的汀州古城垣空间对环境的具体适应过程。其三:当代利用研究部分。在对历史文化遗产有了充分认识和重视后,汀州古城垣正处于修复的阶段。文章分别对汀州古城垣近期的物质修复与文化遗产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文化遗产空间传承与利用的策略。

 

[18]郭焕宇.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比较研究[D].导师:唐孝祥.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是广东传统民居文化乃至中国近代侨乡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生动展示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古今中西之争”文化背景下的侨乡文化演进图景。侨汇、侨房、侨眷是侨乡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侨乡民居文化的主要因素。本文借鉴文化地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以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为研究对象,划分出广府侨乡民居文化区,潮汕侨乡民居文化区和客家侨乡民居文化区,并就此展开比较研究。本文以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为理论基础,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及方法,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案例素材,以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搭建研究框架,揭示基于侨乡独特的侨汇经济、社会结构、人文品格而形成的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探索近代时期的广东侨乡地区中经济、社会、人文动因要素与民居建筑文化活动之间复杂多变的互动关系。首先,近代广东侨乡侨汇经济是广大华侨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侨乡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了近代广东侨乡的建设发展进程。近代广东侨乡的侨汇流向表征了侨乡聚落的分布情况。对应于侨汇资金汇兑网络结构,侨汇流向表现为近交通、近港口、近城镇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而言,广府侨乡因商业联系而形成墟镇-乡村高度集成、集中分布的村镇组团,潮汕侨乡因传统村落扩张形成大型的聚落组团,客家侨乡因地形限制而导致侨乡聚落分散性地分布。在时间维度上,侨汇经济起伏波动,导致广东侨乡民居及聚落建设经历了初兴发展期、繁荣全盛期、低潮衰落期三个发展阶段,而区域性的经济条件差异使得广府、潮汕、客家民系侨乡在各阶段建设规模有所不同。在具体的侨汇资金利用及民居建设模式方面,潮汕和客家侨乡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独资建设模式作用突出,广府侨乡则以联合个人集资、合股经营的合资建设模式为主导实现聚落发展。其次,近代广东侨乡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必然导致生活居住需求变化,促使侨乡民居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功能演化。从近代广东侨乡的社会结构体系分析,侨乡多重社会关系网络扩张,导致侨乡聚落空间结构日趋复杂化,各类新式建筑,成为聚落内、外的空间结点,令聚落生活重心和聚落空间格局重心发生变化。从侨乡社会结构层次分析,侨乡村落宗族结构加速析分,侨乡民居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功能随之演化。相比而言,广府侨乡形成邻里街坊式格局,潮汕侨乡则由传统的单一格局,演化为多向度发展格局,客家侨乡聚落的析居现象加快,在整体延续宗族关系的同时,局部形成侨房组团的聚居格局。从近代广东侨乡的社会结构要素分析,华侨家庭的类型、结构、社会功能的变化,导致侨乡民居功能演化,在广府、潮汕、客家侨乡三地则表现相殊,特色各异。再者,近代广东侨乡人文品格的形成,经历了侨乡本土传统文化与海外华侨文化的接触、碰撞、交流与融合过程,促进了侨乡民居形态演化,塑造了侨乡民居丰富多样的审美文化特征。近代广东侨乡民居,受侨居地建筑文化影响,在材料技术的革新改进、建筑符号的诠释运用、空间形态的渐进发展以及装饰语言的中外结合等方面,呈趋同演化的趋势。而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层次及程度差异,导致广府、潮汕、客家侨乡民居形态演化方式各异。广府侨乡以“合流式”,实现了中外建筑文化的创新性实质融合;潮汕侨乡则以“吸纳式”,通过本土文化吸纳外来文化,实现整合性的有限融合;客家侨乡的“嵌入式”,表现为对外来建筑语言尝试性的借鉴融合。在民系文化格局下,侨乡文化精神的多样性,塑造了近代广东侨乡民居丰富多样的审美文化特征。广府民系开放精神下的侨乡民居表现为世俗化、商品化和个性化的特征;潮汕民系双重性格下的侨乡民居体现出博采众长与复古更化、尊儒崇礼与重商炫富、宏大叙事与精益求精并存的特征;客家民系崇古心态下的侨乡民居显示出回归乡土、宗族崇拜,光宗耀祖、垂裕后昆,进退两宜、尝试创新的特征。

 

[19]何桂榕.广东清新粤语语音研究[D].导师:甘于恩;高胜林.暨南大学,2015.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的粤方言为研究对象,以第一手材料和前人研究为基础,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其他粤语材料,第一次全面揭示清新粤语的语音概貌,并通过对清新粤语语音进行历时的纵向比较和共时的横向比较,探讨清新粤语语音的历时发展过程及演变规律。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清远市清新区的人文地理及人口、方言概况、清新粤语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材料来源。第二章:清新粤语的语音系统,描写清新粤语的音系情况,全面描述清新粤语语音的一般性语音特点。第三章:清新区粤语语音的一致性与差异性,通过内部比较,探讨清新粤语语音的内部一致性与差异性。第四章:清新粤语与广州话的语音比较,从语音特点方面梳理清新粤语与广府片粤语的亲疏关系。第五章:清新粤语声韵调专题研究,主要从古全浊平声母今读不送气清音探析、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的演变、浊上归阴去探讨、阳平混同阳去考察四方面进行讨论。第六章:结语,对全文的论述进行概括总结,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20]孙莹.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梅州作为客家民系特色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典型的客家族群特质和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传统文化元素,这是客家先民在梅州地域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创造出的一种适合在地居住的聚落文化。客家先民从唐末开始较成规模的在梅州聚居,明清时期人口剧增、遍布梅州各地。他们在广阔的丘陵、盆地、山谷、河滩等地形地貌条件下择址定居,其中存在许多共同特征和潜在规律。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是中原移民自身所携带的文化基因、迁徙而成的文化特性及梅州自身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在空间中排列的结果,是一种外在集合形式。“宗族”是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内“社会——文化”运行的内部力量,宗族影响下的村落社会秩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村民的思想和行为规则,也就直接或间接的决定了村落的空间结构。因此,相较于侧重物质空间表面的村落形态研究,本文尝试建立多学科综合的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结合研究体系。那么,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有何特征?空间的承载内容、建构意义具体是什么?宗族社会如何在空间建构中发挥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借鉴形态学、文化人类学、空间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记载、文物考古等的考证,广泛的搜集梅州地域范围内的客家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梅州不同区域的村落形态异同,划分空间形态类型。积极借鉴民族志、口述史等已有村落人文社会研究成果,重点解析不同类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内的活动内容和意义;挖掘空间形态与历史社会的建构过程,解释表象形态背后的内在自然文化、社会秩序等影响因素。并运用空间句法的数理分析方法,对村落内在社会秩序的理论分析进行补充和验证,以弥补其对空间中复杂、抽象、深层的形态影响因素分析不够准确或全面的弊端。最后,以前文对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地域特色、空间形态与社会文化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将村落历史与社会文化发展联系起来,发掘至今仍然留存并影响村落的传统元素,通过现今社会文化的再造,去再续空间的承载意义,继而达到对客家文化、村落与建筑空间等历史文化遗产保存与延续的目的。建构由内而外的梅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21]田瑶.艺术设计视角下的赣南客家匾额文化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民间传统文化对人民的思想意识有着很大的影响。它的艺术表征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审美情趣,是一切艺术的起源。不管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或者是现代艺术,都离不开民间传统文化,它是艺术之根是艺术之母,摈弃了传统文化的艺术更无发展可言。赣南客家匾额文化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是客家传统文化的记录者与鉴证者,在赣南客家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有针对性的赣南客家匾额研究尚少。要了解赣南客家匾额的艺术之美发展这门艺术,必须了解赣南客家匾额文化之源,本论文将从艺术设计的角度以赣南客家匾额为研究对象,以现存的赣南客家匾额为研究基础,以各种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为依据,对赣南客家匾额进行初步的考察研究。赣南客家人民对匾额如此热衷,至少表明匾额在赣南客家人民的生活中是有独特地位,蕴含了独特客家情节的。在文章的绪论部分,笔者对赣南客家匾额的背景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以及对赣南客家匾额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介绍说明了本次论文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目的。接着对赣南客家匾额中的文化根源进行研究,针对赣南客家匾额文化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概括,进而从环境与形势设计、材质与工艺设计、字体与图案设计对赣南客家匾额的外在形制进行研究。最后是赣南客家匾额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22]朱姝.赣南客家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对于普通劳动人民而言,透过传统建筑装饰我们既可以看到其以实用性为主要追求的宗旨,也体现了他们最为直观的、朴素的审美观念,另外,也能够体现出“制作等级有别”的思想。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形式多样,包罗万象,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赣南客家地区传统建筑装饰,我们以此为对象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目的就是从中总结规律,以传统的素材发掘出来,更好的指导现代装饰图案的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对这些区域形式各异和别具一格的装饰图案进行搜集整理,也能够从内心深处引起我们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保护的重视。本论文重点分了四部分内容进行论述,文章首先对赣南客家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背景与概况进行分析,了解其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次从赣南客家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分类和题材选择中进而总结该地区建筑装饰图案的祈愿祝福和教化作用两种核心观念。再次以结合实例的方式论述赣南客家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空间的构成形式。最后从赣南客家传统建筑营造工艺和实例分析中了解该地区建筑装饰图案的基本特征:多变的造型装饰风格、双重性功能、地域性差异。最后一章节除了就本次论文做了总结还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来新的设想与思考。

 

[23]朱铃慧.赣县白鹭古村落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导师:刘金星;李瑞民.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全球环境的恶化以及这一系列环境恶化导致的的灾难给人类巨大的教训,使人类认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而古村落记载了千年传统文化,传承前人的智慧,古村落蕴含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多元教育价值。古村落不仅是一种乡土文化的载体,而且其本身也是融合了人与自然的生态载体。绝大多数古村落依山傍水而建,它们巧借自然,依靠自然,就近取材、就地取材,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无论是在选址、布局、形态、规划、还是在建筑材料及其构成样式方面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追求“天”与“人”的合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在这点上,古村落环境的生态性与环境教育要求提高环保理念的目的不谋而合,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本研究以赣县白鹭村为例,从古村落的环境教育课程资源挖掘着手,试图从古村落的生态和谐美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视角来探索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赣县白鹭村的走访和实地调查,笔者总结出:①白鹭古村落在其空间选址,风水观念中蕴涵着丰富环境教育资源。②其空间布局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呈现古朴静谧,“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美。③其古村空间景观生态和谐,村落景观蕴含美学意境。④白鹭人具有朴素的环保理念。这些都可以作为环境教育课程开发与利用资源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基于对白鹭古村落所蕴含的环境教育资源的分析,笔者提出白鹭古村落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的四大主要措施:首先是构建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网络。第二在教学中渗透古村“天人合一”观,如恰当选取古村环境教育内容;合理设计古村环境教育教学计划;积极创生古村环境教育课堂教学;开设古村环境教育主题课等。第三,建立白鹭古村户外环境教育考察基地。第四,加强古村落课程人力和物力资源建设。最后,笔者结合教育实习的经验和对赣州城区中学地理教学的调查研究,对古村落环境教育引入地理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主要从两份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体现:一份以《白鹭古村环境教育》为例撰写地理主题课教学设计,一份选取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为例撰写地理教学设计。

 

[24]陶禹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钟福民.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沉淀和记载着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精髓,是所有民族不能割舍的文化承载,是民族文化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现今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团体和我国政府也都在积极探寻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努力呼吁和促进非遗的保护。非遗文化产业化的传承以及促进本地区域经济文化正在尝试用旅游开发这一重要途径。如何将非遗保护传承及旅游开发有机合理地整合起来,在理论层面的探讨终究要落到实际解决方案的执行,如非遗旅游开发的模式选择、非遗的旅游产品实施途径等。这些问题的探索是为了通过旅游开发来解决如何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非遗这一根本性目标。本文在写作中运用了民间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交叉运用了艺术人类学、文化遗产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最终检验本文的价值还需看实际操作后的效果能否促进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联袂并进、互利共赢。首先,在本文的第一章就非物质文化旅游等各种概念性问题进行了解读,这是本论文得以开展的前提。本文从时间顺序的出现到逻辑理解的层次对这些概念进行了阐述,以及把这些深奥的概念融入到实际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去。本文认为非遗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具体开发还需分门别类,按遗产的性质来决定是否适合开发。利益点不仅需要关注出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更要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其次,本文从非遗为旅游业提供体验素材、塑造特色品牌、创造全新业态为出发点,全面分析旅游业可发挥对非遗精髓的吸纳、营销和传播的作用,同时认清两者存在互为需要、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逻辑关联。然后,借助艺术人类学的方法论对赣南客家女红艺术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访谈收集了真实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以保护为前提的赣南客家女红艺术来说,进行旅游开发既需要分析它的文化内涵以及存在状态,也需要考虑赣南地区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地理区位、市场吸引力等开发条件,更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分析遗产—资源—产品的转化,分析旅游开发对赣南客家女红艺术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和遗产的承载力。最后根据前文的理论研究和田野调研为赣州乃至江西的非遗旅游发展从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三个方面提出政策意见。

 

[25]陈海斌.清代赣南健讼问题研究[D].导师:罗勇.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清代赣南民风健讼,案狱累牍。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地方志书与民间私家文献均有大量的记录。远在北宋时期,赣南就存在“好讼”的民风。清代赣南延续了宋以来的好讼民风并呈现新的特征,赣南也因民风“健讼”而被称为“健讼之区”,成为统治者眼中的难治之地。清代赣南民风健讼所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举凡山林、田土、坟地风水、房屋、钱债、男女关系、宗族家庭成员关系、租佃等;涉讼人员的社会构成也相当广泛,不仅牵涉地方士绅、良善平民,也包括地痞流氓、无赖等市井之徒。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诉讼档案、判牍、契约文书等,将健讼的主要内容大略分为:风水纠纷与诉讼;宗族家庭成员关系纠纷与诉讼;钱债纠纷与诉讼;土地纠纷与诉讼;主佃关系纠纷与诉讼。判牍中反映了健讼的实态。健讼实态是当时乡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健讼中也隐藏着乡村社会运行的文化逻辑与内在理路。健讼因由各异,笔者大略将其归纳为:图财夺利;风水物权争夺;讼师唆讼;诬告成风、迭次诉讼;契约不明、合同不详等。然而,健讼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政治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在清代赣南的民间经济活动中,普遍形成了订立契约的民事习惯。契约以其作为习惯法的非制度性约束,在产权交易过程中成为产权转移的凭据,在纠纷与争讼的化解中成为调处的媒介。健讼破坏了地域社会秩序,挑战了地方官府的执政能力,造成地方社会的不稳定,官方必然对其进行社会控制。官方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进行思想教化,利用基层社会精英对民众进行劝导,利用宗族组织控制乡村社会,充分发挥民间调处机制的作用。作为基层社会重要力量的地方宗族则普遍以族规家法的形式限制宗族成员兴讼,竭力减少讼端。籍由健讼,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社会关系格局与各阶层的文化空间建构。从健讼中也可以窥见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透视基层社会的权力运行机制。

 

[26]金浣月.基于传统观演氛围的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研究[D].导师:邱坚珍.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在时代背景下,传统观演文化的传承正濒临危机,中国传统剧场的观演氛围作为我国传统观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不被重视。传统剧场是我国观演文化的载体,时代背景下的精神文化展厅,其热闹的观演氛围是我国观演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神庙剧场是我国传统剧场中数量最多,最为重要、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类,是我国传统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神庙剧场因其所处的独特开放的人文环境,而呈现出有别于北方的独特之处。研究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不仅对完善中国传统剧场知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观演氛围视角下的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研究更是对传承我国传统特色观演文化,指导改善现代剧场设计具有实践性意义。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研究现状,从中国传统剧场有别于西方剧场的热闹、随意的观演氛围着手,选取岭南神庙剧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查阅文献,比较分析等多方法综合运用,沿着从宏观到微观的路径,分民系分别从不同尺度上对岭南神庙剧场进行研究,探索岭南神庙剧场观演空间的氛围营造方式,并分别分析岭南三大民系神庙剧场在观演氛围营造上的特色。本文第二章以民系为主要分类依据对岭南神庙剧场进行分类,并于三、四、五章,分别从宏观——剧场选址,中观——剧场形制以及微观——剧场装饰,三个方面来研究岭南神庙剧场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查阅文献的方式对岭南各民系神庙剧场实例的选址、形制以及装饰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归纳出岭南三大民系神庙剧场在选址、形制和装饰方面的特征,并总结岭南神庙剧场总体在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最后章节分别分析论证剧场选址、形制和装饰与营造观演氛围的关系,从而探索岭南神庙剧场的传统观演氛围的营造方式,并分析总结岭南三大民系神庙剧场的氛围营造特色,探讨岭南神庙剧场观演氛围的营造方式对现代设计的启发。

 

[27]杨礼嘉.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导师:邬智.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伴随“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等方针的提出,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日臻重要。但较多地市不能挖掘和体会城市历史文化精髓和特色,致使地方文化特色淡化,甚至遭受灾难性破坏。地方高校承担着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区域性等特点,它们处于地方特色文化环境中,其发展必然要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抓住文化这块基石,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的科学研究,端正对地方文化特殊性的认识,探索其特点和规律,通过文化研究成果的传播、推广和应用,引领和创新当代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培育院校特色的需要,也是在履行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教育功能,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文章总体从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动因,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动因;第二部分,以广东省三所案例院校及其文化研究机构为例,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尝试,总结其现状和实践特点,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其对策,作者先梳理了国外主要是日本、韩国两国地方高校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进行了前瞻性思考,从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中的主体互动模式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的策略两个角度深入思考了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更好地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活动。

 

[28]赵庆玲.赣文化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关系研究[D].导师:黄玉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

摘要:赣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问题已成为近些年来江西音乐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赣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等等,在这些文化中又包含各种传统音乐形式,如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曲音乐。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将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引入到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为此,本文选取了赣文化中包含的四种传统音乐文化---红色音乐、青阳腔、客家音乐以及赣剧,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传承情况为切入点,选取五所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并对此从音乐文化学的视角,试图发现和总结高校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承、赣文化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赣文化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第三章红色音乐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第四章客家音乐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第五章青阳腔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第六章赣剧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

 

[29]程圆.资溪及其邻县赣语的音韵接触比较研究[D].导师:黄小平.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资溪及邻县主要指资溪县、金溪县、黎川县、南城县及县级市贵溪,福建光泽和邵武虽也为资溪邻县,但受个人因素影响,此处不作论述。各县通用赣语,其中除贵溪为鹰弋片外,其他均为抚广片。论文在介绍资溪及邻县赣语的历史人文及地理概况后,采用基频归一确定各县调值,按照动宾和非动宾词性两类描述两字组连读变调并阐明其变调模式,理清各县声母的历史层次及演变关系,揭示资溪及邻县赣语声调、声母的内部接触关系。资溪及邻县赣语调值如下:资溪阴平31、阳平24、上声45、阴去51、阳去22、阴入3、阳入5;金溪阴平21、阳平24、上声45、阴去53、阳去22、阴入3、阳入5;黎川阴平21、阳平35、上声33、阴去41、阳去213、阴入31、阳入5;南城阴平31、阳平35、上声52、阴去32、阳去23、入声5;贵溪阴平32、阳平23、上声25、去声52、入声5。资溪及邻县赣语调类为5-7类,其中南城入声不分阴阳为6类,而贵溪去声和入声不分阴阳为5类,其余为7类。资溪及邻县赣语两字组连读时变调较少,其中动宾式短语基本不变,非动宾式变化小,后字变调多于前字,而其变调的共同模式为原生式、置换式和类化式。资溪及邻县赣语知三、章组读t/t~h,这与端组读t/t~h并非同一历史层次,前者读t是后起的结果;知二、庄读?与精组读?不是同一历史层次,前者读?是后起层次。知二组还可读t,这与闽语知二组读t不同,这也证明了知三、章组读t/t~h属后起层次;透定母读h是受侗台语影响,而细音读?是受介音i影响;来母读t经历了r>?>l>?l>d/d?>d/d?(i)>t/t~h的演变层次;贵溪“追”字声母读k是由u舌位靠后演变而来;晓匣母合口读f受介音u影响,喻母合口读v是受u和i影响。资溪及邻县赣语各调类除上声外,内部具有一致性:阴平调型微升;阳平调型基本为中升;上声差异较大,分为高升、高降和平调;阴去调型基本为高降调,南城例外,为低降调,贵溪去声不分阴阳,但去声也为高降调;阴入调值基本为3,部分呈现舒化特点;阳入调值基本为5,南城与贵溪例外,入声不分阴阳。资溪及邻县赣语声调上与客家方言具有相似性,表现在全浊和次浊上部分归阴平、入声分阴阳、阴入低且阳入高。资溪及邻县赣语声母具有一致性:透定母多数点读h,来母读t,知二、庄精和知三、章组读t/t~h。晓匣母合口读f,这与客家方言也相同。资溪及邻县赣语的研究对揭示赣语抚广片(主体)内部的音韵特点、客赣方言过渡地带的性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30]董颖.台湾当代文化建筑的地方性表达[D].导师:王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摘要:对当今建筑来说,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实际上是全球化下的建筑表现之一,是一种对抗全球文化趋同的手段。1980年代,中国大陆建筑界掀起复兴“民族形式”的创作浪潮。与大陆文化同根的台湾在1990年以后迈入全面多元化时期,台湾建筑界面临的问题是:不想和中国大陆一样,也不想成为西方想象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他们要找到自己的样子。1990年代以来,台湾本土建筑师的表现,还称不上“地域主义”,但相当清楚地表达出对“地方性”的探索与追求。这个时期的建筑师开始走入地方,进到更真实的社会,面对地方的生活问题和文化变化的现实,通过不同的建筑构筑活动,探索具有地方生活特色和人文关怀的地方性建筑,进行了一系列台湾当代地方建筑的探索实践。本研究从现代社会中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和建筑与时间的关系,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依据分析框架整理研究台湾当代文化建筑的地方性表达,得出“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人文关怀下的地方建筑实践”以及“建筑与时间做朋友”这三项地方性表达趋向。最终总结出近二十年台湾当代地方建筑在探索建筑与地形、气候生态、文化、都市地点感、公众参与和地方记忆与认同、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成果。对中国大陆地域建筑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具有启示意义。本文认为今日要讨论台湾建筑地方性的发展趋势,必须抛弃风格导向的建筑形式讨论,而接受更多元的文化观点,思考具有生活性、可持续性及文化价值的空间建构,并采取更生活化的视角来进行讨论。

 

[31]叶德峰.基于GIS的客家文化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D].导师:兰小机.江西理工大学,2015.

摘要:客家文化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传承、发展和保护客家文化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进一步考究客家时空渊源和传播当前优秀客家传统文化,本文基于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模拟等功能,结合GIS技术、Web技术和Android移动平台技术,研究GIS的客家文化信息平台,促进空间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本文首选阐述了GIS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结合GIS在客家民系研究中的目前状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借助Web客家信息门户网、客家GIS空间信息平台以及客家GIS移动平台来进行相关研究,改变传统客家研究的普通编制方法;建立客家GIS空间数据库,为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多因子价值评定提供了数据支持。文章重点分析了客家GIS的时空数据模型的理论基础,采用基于离散事件建模方法,优化和控制客家的空间形态,对客家历史上五次大迁徙进行GIS时空模拟。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NET4.0框架结合SQL2005数据库开发Web客家信息门户网站的关键技术和开发过程、以及基于Arc GIS API for Silverlight开发架构研究客家GIS空间信息平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还分析了如何结合天地图API开发组件,开发客家GIS移动平台的方法和过程。

 

[32]江丽丽.永定客家方言比较句研究[D].导师:王树瑛.福建师范大学,2015.

摘要:永定客家方言属于闽西客话的一种,论文主要讨论永定客家方言的比较句。永定客家方言比较句到底包含几种句式,这几种句式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使用条件和其他客家话比较句以及普通话比较句有什么不同,目前还未有人对此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参照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关于比较句的研究,并结合马建忠关于比较句的分类方法,将永定客家方言比较句分为平比句、差比句、极比句三大类,客观详细地对永定客话平比句、差比句、极比句的比较要素、句式特点、使用条件等进行描写、分析,并从语义语用角度对永定客话比较句进行分析。

 

[33]曾爱娣.从盘古信仰看畲瑶客家族群的互动与融合[D].导师:王天鹏.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赣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既有丰富的南方少数民族神话信仰又有汉族客家族群神话信仰的文化空间,本文以赣南畲族、瑶族、客家族群为研究视点,主要据以地处赣粤交界处的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为例,通过分析盘古信仰的源与流,揭示盘古信仰与盘瓠信仰二者之间复杂的关系,考察因二者关系的嬗变而从侧面反映族群的互动与融合,从而揭示出民间信仰、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之间因社会历史变迁、族群互动与融合而产生的诸多矛盾、问题与出路。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参考了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天祥老人的《盘王歌本》文本。于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的两年多时间里,多次对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龙南县畲族村等地进行了田野调查,走访了全南县文化馆,对全南、龙南等地瑶族、畲族、客家族群在盘古信仰方面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观察。文章还引入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期对本文关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和论述。第一章《导论》,通过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将文章论述的视角与抓手进一步厘清,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互见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继而展开叙述前人相关研究的成果,为本文的立论和辨析提供坚实的出发点。交代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章《田野调查点概述》,针对本文研究的表层对象,范围从大到小,简要描述盘古(盘瓠)信仰相关区域概况和主要田野调查点的概况,陈述调查点的主要民间信仰及相关民俗事项。第三章《称谓的多元与混同:盘古、盘瓠及盘王考辨》,是“所指-概念”层面的论述。承接《导论》部分提出的若干问题,结合田野调查呈现的情况,从所指的意义上做概念的辨析,逐步揭示在称谓的多元混同特征背后隐含着的民间信仰融合、族群互动与融合的源起与脉络。第四章《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盘王歌说经文解析》,是“能指-象征”层面的论述。主要参考全南瑶族师公王天祥老人的《盘王歌本》文本,通过内容解析,从所指的意义上,对文本呈现的多元融汇的天神地祇与人鬼进行解析,以期对文本建构的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元素进行论证阐述,揭示文本象征体系中呈现的民间信仰融合、族群互动与融合的过程与意义。第五章《结语:一个村落渐行渐远的传统与信仰》,微观展开一个现代性背景下的民间信仰融合、族群互动与融合的少数民族村落生活画卷,把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引入现实的关切。

 

[34]杨成弋.民族政策背景下畲族村落社会发展研究[D].导师:陈文红.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赣、闽、粤毗邻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畲族地区社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畲族村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江西田垅村、福建青水村、广东蓝村在当地政府优惠政策的倾斜下,经济上,三个村落立足地方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和民俗旅游业;文化上,田垅村通过移植“三月三”乌饭节、青水村采借地方民俗文化“马氏真仙”信仰、蓝村恢复传统民俗文化“蓝大将军节”,村落文化得到重新建构,成为展示当前民族村落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本文选取这三个村落为调查对象,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民族政策视野下,通过对三个畲族村落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展现了村落经济发展现状和文化建构的内容与方式,并通过分析畲客族群认同,试图回答当前畲族村落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畲客族群关系问题,并提出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一点认识。畲族一直以散居形式分布于赣、闽、粤毗邻区,与客民杂处。上世纪80年代末,一批村落被认定为少数民族村落,纷纷恢复民族村落建制,田垅村、青水村和蓝村也于此时恢复畲族村落建制。恢复畲族建制后的田垅村、青水村和蓝村在当地政府民族优惠政策倾斜下,政治、经济、文化得到极大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村落发展典范,畲客族群关系也呈现新的形态。因此,研究这三个村落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认为:一、畲族村落在政府优惠政策倾斜下,经济、文化发展得到了极大发展,但要警惕由此造成的政策依赖性,应探索和形成村落内在的动力机制,在文化上,也应建立起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二、历史记忆、政府主导以及共同的经济诉求共同铸成了当前畲客友好互助的族群关系,但透过畲族村落的发展,还应重视村落精英对族群关系的调试作用;三、当前我国民族政策在内容与适应性上出现偏差,我们应综合民族因素与地域因素,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发展水平,实行“差别性”的优惠政策。

 

[35]龚甘如.兴国山歌音乐元素在当代声乐作品中的运用[D].导师:邬眉.上海师范大学,2015.

摘要:兴国山歌是我国众多山歌中富有特色和颇具影响的一种,是我国南方传统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山歌歌种,也是我国民间艺苑中一束奇葩异卉。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概述了兴国山歌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第二,论述了兴国山歌的艺术特色并整理分析了兴国山歌多数曲谱的结构、歌词、旋律、调式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最后,概述了传统兴国山歌的现状,并将传统兴国山歌与运用兴国山歌音调的当代声乐作品进行了比较,从个人视角出发,阐述了传统兴国山歌的局限以及当代声乐作品的优点;以当代声乐作品为例,对歌曲的部分文本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演唱的经验,对如何演唱此类歌曲进行了个人见解的阐述。

 

[36]郭静.近代广东客家留学生研究[D].导师:高钟.苏州科技学院,2015.

摘要: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留学生占据重要地位。广东客家留学生随1872年留美幼童而进入近代留学大潮流。由于种种原因,在留美幼童之后却表现平平,直至20世纪开始,形成比较稳定的留学潮流。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广东客家留学热潮,之后又因抗日战争而逐渐回落。尽管相较于全国的留学生而言,客家留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却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中,客家留学生不仅是同盟会的核心领导层,还是早期历次革命的组织者、领导者和亲身参与者。同时,在政治、军事、教育和近代学术发展中,客家留学生也作出了显著成绩。本文在系统介绍近代广东客家留学生概况的同时,阐述了客家留学生在近代中国政治、军事、教育及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成绩,并探讨了几种客家文化特质对客家留学生的影响。

 

[37]陈乡钱.福建客家医药研究[D].导师:肖林榕.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摘要:福建客家医药既保留了中原的古风,又吸收了当地民间医药和养生之精华,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有关福建客家医药的研究却零零散散,人们未能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地整理、研究与提升,这对于总结福建客家医药文化的历史起源、传承、演变以及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至此,为进一步挖掘、总结福建客家医药文化的内涵,利于为人们的养生保健、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丰富传统医药文化,本论文以福建客家医药为研究对象,就其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本论文采取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医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视野,融合历史学、文献学、社会学、医药学等各学科的方法为一体,对有关福建客家医药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其发展的源流、规律与影响力,并初步总结福建客家医药所包涵的丰富内容。论文正文内容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篇简要叙述福建客家医药的人文背景,包括福建客家地区的分布范围、孕育福建客家医药的人文地理环境与福建客家医药发展的医学渊源;第二篇讨论福建客家医药研究的现状;第三篇介绍部分福建客家医家;第四篇总结福建客家医藉研究的内容;第五篇挖掘福建客家中草药及其内涵,着重介绍具有福建客家特色的中草药;第六篇为讨论部分,主要探讨包括福建客家医药与人文地理、社会发展的相关性,福建客家医药与中医药学的共性及其独具的个性,福建客家医药丰富的科学内涵,福建客家医药在两岸、对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等。

 

[38]林超.广西南宁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分析[D].导师:王兴中.云南师范大学,2015.

摘要:南宁是广西的省会城市,在这片土地上,通行着除了普通话以外的其他方言(语言),如平话、白话、壮语以及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普通话,即南宁普通话,简称南普。本论文选取了南宁市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城区:青秀区和江南区为调查点,以两区城中村村民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并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调查。有近700人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26份。本文将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综合调查两城区人们的语言使用情况,再将两个城区人们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从语言使用情况、母语情况、交际对象、语言态度等方面分析两城区城中村村民语言使用情况的各自特点及原因。以期通过此次语言调查能为我国语言规划、教育规划等提供较为科学的、正确的、切实可行的参考。

 

[39]张慧娟.广西旧志中语言资料考察[D].导师:林亦.广西大学,2015.

摘要:本文基于旧方志等文献资料,对有关广西语言的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并运用历史比较法、语言接触理论等,从汉语方言、壮语、方言词汇三个方面着手探究。绪论部分介绍课题的来源、关于对广西方志语言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是资料简况,介绍所搜集到的文献版本等信息,并列出有关语言记录的旧方志。第二章是依据语言材料来看广西语言的分布。按照现代地级市的划分,由北而南,找出旧志材料中出现的方言和民族语言的种类。第三章是对旧方志记录的汉语方言言分析,语言信息多是用汉字来描述的,个别的方志用注音符号来标示。参照现代方言研究的一些成果,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地方方言的语音特征。第四章是对旧方志中方言词汇的分析,“地理”、“土产”篇提供了一些当地物产的名称,将这些物产词汇按照农作物类、蔬菜瓜果类等依据进行分类。第五章是汉字与壮语的对音分析,并同现代壮语方言进行比较,考察壮语借入方言的种类以及壮语语音的自身演变。第六章是结语。本文对语言分析主要是针对语音层面,词汇、语法涉及的较少。有些材料欠缺科学性和准确性,所以我们需要做仔细的甄别。最后是附录即文献语言资料word版(转写本)。旧志中涉及语言的材料虽然不多,但是某些地方的方言信息很丰富,对我们构建百年方言史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而做到“以史证言”“以言证史”。

 

[40]潘玮.赣南客家资源与中学木刻版画课程的实践[D].导师:万国华.江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为结合地域特色自然和文化资源拓展美术课程资源、拓宽教材范围,让同学们在学习版画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感受家乡文化,笔者决定撰写本文。本文主旨是为了阐明了赣南客家资源如何融入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以木刻版画作为研究基础。笔者在对收集的文献材料进行整理的同时,做了大量的教学现场调查工作,对以木刻版画为基础的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出了分析研究,并通过赣南客家资源的融入进行论述,最终得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对赣南地区中学木刻版画课程的现状分析,从而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赣南客家资源的调研,从客家的地理资源、人文资源、客家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木刻版画与赣南客家资源的共性,找到当地的资源与木刻版画课程相契合的相关内容,将其融入中学木刻版画课程去,实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最终得到赣南客家资源融入中学版画课程的可行性依据,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赣南的人文情怀,并传承乡梓文化。

 

[41]欧阳铁铸.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文军.广西大学,20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开始成为现代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在乡村旅游需求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古村落乡村旅游以其古老的乡村文化和优越的自然乡野风光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体,蕴藏着宝贵的财富,其体现出的建筑、美学、历史和民俗文化等价值对旅游者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为乡村旅游所开发利用。纵览我国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有开发的典型案例,但是总体开发比例较小。在这种形势下,加快灵山县马肚塘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灵山县马肚塘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掌握马肚塘村旅游发展情况,详细记录了马肚塘村的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建立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马肚塘村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依据相关旅游专家的评估,建立判断矩阵,运用MATLAB软件工具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再结合相关旅游专家进行打分,最后得出马肚塘村旅游资源总体得分以及各旅游资源单体的最后得分。根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得出马肚塘村旅游资源总得分为72.56分,乡村旅游资源等级为三级,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进一步分析马肚塘村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得出马肚塘村资源种类多样,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旅游资源品质总体一般,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资源较为突出,资源有待加强整合。本文提出以马肚塘村客家古宅群和特色农业资源为重点开发的思路,从开发目标、开发定位、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和具体开发方向、居民社会发展调控、乡村旅游产品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开发设想,并且从村级组织机构和保护性开发的具体项目着手,提出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政府发挥前期性主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资源的保护、建立可持续的旅游经营发展的约束机制,建议市场经营主体注重人才的引进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大宣传的工作力度,建议在开发过程中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进来,从而推动古村落乡村旅游健康的发展。

 

[42]马腾.基于地方性视角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郑耀星.福建师范大学,2015.

摘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及其相关概念正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而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乡村作为地方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乡村旅游的开发应该要充分考虑本地居民参与、传统文化融合与地方特色的传承,然而在全球化与旅游商品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地方性逐渐淡化,有些甚至被商品化为一种正在出售的产品。因此呼吁对乡村旅游地方性的关注,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从地方性视角出发,以人本主义地理学、地方依恋、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等理论为支撑,尝试探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对地方性的认知和对旅游开发的态度,以期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本文以福建省永定县洪坑村为案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洪坑村旅游开发历史脉络入手,对当地的地方性进行解读。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当地居民对地方性的认知、对地方的情感依恋、对旅游开发的反馈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表明:当地村民对地方特性与地方依恋有着较高的情感认知,而对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度则较低;部分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随着当地旅游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深层次问题凸显,主要体现在交通及基础设施、居住及土楼保护、就业及经济收入、管理及政府治理等四个方面;旅游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是导致矛盾产生的根本因素。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与结论,从加强村民社区参与、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与旅游规划等方面对洪坑村旅游开发提出对策与建议。

 

[43]王华春.基于物元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赣南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导师:刘昭华.江西理工大学,2015.

摘要: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革命的完成,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这使得人们向往那些休闲,舒适的地方便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旅游发展成为可能。有了旅游所需的物质基础和时间,游客还需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需要国家大力支持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游客。2013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抓住目前国家对赣南旅游大力支持的机会,对赣南A级景区(点)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解决赣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旅游规划、管理以及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提高旅游收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首先介绍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物元分析理论和BP神经网络理论;其次,分别构建了基于物元分析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旅游环境承载力预测模型;再次,将两种模型同时应用于赣南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最后,利用.NET平台、C#与Arcobject开发了一个基于Arc GIS的适用于赣南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模型求解、专题地图与空间分析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对赣南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管理与分析。通过物元分析法计算可知,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景区:通天岩和葫芦农庄在全年和旺季时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才处于适载(Ⅱ级标准)状态,而淡季两者处于弱载(Ⅰ级标准)状态,叶坪红色旅游景区、三百山景区和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只有在旺季的时候,其旅游环境承载力才处于适载(Ⅱ级标准)状态,其余的时间都处于弱载(Ⅰ级标准)状态,客家风情园和九曲度假村不管在什么时候其旅游环境承载力都处于弱载(Ⅰ级标准)状态;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景区:该类型的景区总体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各个时间段都处于弱载(Ⅰ级标准)状态。通过BP神经网络预测可知,2015年旅游环境承载力状态都处于2014年的水平上,但预测值比2014年的计算值偏小,表明研究区域在2015年的旅游发展形式将会比2014年好,2016年通天岩、宝葫芦农庄、客家文化城、叶坪红色旅游景区、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关西围屋和客家酒堡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状态和上年一样,但其预测值也明显下降,表明这些景区的旅游发展有好的转变趋势;客家风情园、中央历史博物馆、三百山景区、九曲度假村和阳岭国家森林公园这些景区的预测值相比2015年的值较小,同时也说明这些景区的旅游发展有好的转变趋势。

 

[44]卢覃晴.广西贺州客家围屋文化与保护开发研究[D].导师:秦武明;欧阳勇锋.广西大学,2015.

摘要:贺州客家围屋作为最富于人化自然的产物,凝聚着贺州客家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见证了贺州客家的历史变迁、反映了当地客家民性特征,是探索地域文化景观最直接的研究对象。整篇论文以“贺州客家围屋‘起源——发展——展望’为主线”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总结国内外关于客家源流、文化景观、建筑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为研究客家围屋的历史沿革提供理论依据,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结合图示分析,从“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改变”两方面分别论述客家围屋的历史演变过程。从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用材、雕刻艺术、建筑细节、植物配置等方面对贺州最具代表性的三座客家围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归纳出贺州客家围屋文化与空间特征。贺州客家围屋虽与其它地域的客家围屋有共同点,但同时也具有贺州地域文化特征。通过探索贺州客家围屋文化保护开发的对策,提炼出“客家围屋诠释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活化客家围屋”的观点,以期对保护今后类似的客家围屋聚落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45]肖达斯.霞村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的有机防灾策略研究[D].导师:杨思声.华侨大学,2015.

摘要:闽西客家村落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防灾策略,而随着西方现代机械防灾规划的直接引入,却割断了闽西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得闽西传统的防灾策略受到冲击与破坏,造成水土不服,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霞村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中防灾策略的研究,挖掘其独特的生态防灾经验,将补充闽西客家地方性民族知识文化内容,拓展客家土楼建筑研究的学术视角,同时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闽西乡村防灾规划体系具有启发作用。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复杂科学理论、生态学、灾害学、风水学、行为学等相关学说,采用文献资料收集、乡村田野调查、图表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现代机械防灾规划对比,霞村古村落在空间营造上具有有机的防灾规划策略。围绕此中心观点,全文展开以下三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从区域防灾规划的层面研究闽西客家古村落的有机防灾特征,发现受到传统防灾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制约影响,与现代新农村统一化标准化的防灾规划体系相比较,客家古村落在复杂的山体环境中呈现了多样化自主化的的区域防灾规划特点。第二部分,主体研究,从霞村客家古村落的总体防灾规划和专项防灾规划两个层面来揭示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的有机防灾策略特点。总体规划层面包括形成过程、表现价值、产生原因三部分。首先通过研究,看到霞村的防灾规划是一种自组织演变的,在社会与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下,经历了由简单枝状到复杂关联网络结构的过程。其次,具有主动整体的防灾考量、多样生态的防灾措施、动态演变的防灾规划三个活态表现价值,在应对灾害时有很强的生命力。还有历史的演变叠加、大众主导的防灾建设主体及多元媒介的防灾教育是促使防灾规划形成的复杂成因。专项规划方面,结合三个主要灾害来剖析霞村在应对灾害时具体的有机防灾策略,总结其缓冲应对、多元利用的生态防灾特点。第三部分,当代启示,对当代标准机械化的新村建设给闽西客家带来的自然生态破坏、灾害危险加剧、地域文化趋同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对闽西客家有机防灾策略的未来复兴提出几点建议。

 

[46]连云城.闽南区域民俗文化与何葆国小说创作研究[D].导师:王红.广西大学,2015.

摘要:民俗文化是一种文化遗产。作为一位闽南地区作家,何葆国小说蕴含丰富的区域性文化事象。一方面,闽南区域民俗文化为何葆国的小说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对何葆国小说创作的审美艺术追求、创作风格,甚至对其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何葆国为闽南区域的民俗文化的弘扬与延续做出了不懈努力,其艺术追求也为闽南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影响进行研究,对民俗文化与小说创作规律的阐释以及艺术创作方式多样化的探寻有借鉴意义。论文主体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研究论述:第一,闽南区域多元的文化语境,以及何葆国小说创作的民俗文化视角、自身作为知识分子的创作立场,形成了何葆国小说独特的艺术诉求,何葆国小说在深层次层面关涉到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人类身份的文化寻根与定位、对于生命意识的叩问与追求等问题的探寻。第二,何葆国小说常见的人物描写的方法集中体现在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四个方面;何葆国在刻画小说人物形象时,渗透了闽南区域的民俗因子,使得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更加多元、立体。民俗与人物形象相互作用,肖像描写的三种表现方式、常态化行动描写与非常态的行动描写、人物语言描写的两个特点,以及人物心理描写的四个层面,这些不仅增加了闽南区域的民俗文化辨识度,拓宽了民俗文化传播与弘扬的载体渠道,而且也增加了何葆国小说的文化内涵。第三,闽南区域民俗文化与故事情节建构关系紧密,一方面,以茶文化为代表的民俗与情节构成中的行动、事件、故事、情节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闽南区域民俗文化推动何葆国小说情节构建,促使闽南区域民俗纠葛成为构建情节发展动力。最后,福建宁化石壁祖地与“离乡-归来”和“流亡-归来”的两种还乡模式,成为何葆国小说中典型的情节发展模式,蕴含着客家人对自我身份确认问题、生命存在问题的思考。第四,闽南区域民俗文化成为何葆国小说环境描写的重要场所,其中包含闽南区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宗教信仰、闽台宗教与音乐文化交流);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使得闽南区域民俗文化因子在小说中频繁显现,形成了何葆国小说环境描写的隐喻机制,而土楼就是突出的代表例证,闽西南地区和何葆国小说中的土楼环境,展现出土楼独特的功能与隐喻意识,共同形成隐喻机制功能,这样的尝试也为当代艺术创作出路、民俗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等深层问题提供有益的关照视角。闽南区域民俗文化对何葆国小说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何葆国小说的创作实践也为闽南区域民俗文化传承拓宽渠道。二者的良性互动,也对当代文艺创作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包括对于人类自我身份的确认问题、对于生命存在问题、对于当代艺术出路问题、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同时,何葆国小说蕴含独特的“闽味"审美品味,其包含现实生活中闽南区域独特的民俗文化中所蕴涵的地方性特征,“闽味”增加了何葆国小说艺术创作的特征辨识度,构建了其闽南区域民俗文化的美学特征。

 

[47]陈菊香.语言资源观视域下的广西语言资源分析与研究[D].导师:陈天湖;黄南津.广西大学,2015.

摘要: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广西是多民族多语言地区,语言资源十分丰富。但长期以来广西的语言资源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语言资源意识普遍淡薄,开发利用率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因为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广西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面临着使用人数减少、功能锐减的现状,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998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成果《广西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与研究》和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2011年度重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研”中的数据,来全面把握广西地区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的变化,以此来了解广西语言资源的现状,并分析此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对待这一现状应持有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在语言资源观的指导下,评价分析广西的语言资源,挖掘出广西语言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对广西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开发利用广西的语言资源,从而进一步保护广西语言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8]杨蕊.江西民俗文化区划研究[D].导师:蒋梅鑫.江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事项,凝聚着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宝库里有许多宝藏,其中民俗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如: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古朴的戏曲文化,精彩的生活文化等等。然而,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大量信息的涌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一些珍贵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在悄然消失。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了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正鉴于此,本文对民俗文化开展研究符合了现实需求和历史发展。本文从地理学的视角,利用人文地理学的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人文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相比,研究较少,而民俗地理学又是文化地理学其中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民俗地理的研究就更少了。本研究分析江西民俗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探索民俗文化和地理环境的相关性。并根据文化的一体性、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以及行政区划的统一性对江西民俗进行地理分区。民俗地理理论中对区域民俗文化区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借鉴了人文地理学的文化分区方法,并结合民俗地理中的一些划分原则,将江西民俗地理分成了六个区域。分别阐述了六个区域的主要民俗。然后根据江西民俗文化资源的特色提出对江西民俗的保护和开发的建议和对策。本篇论文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民俗的相关概念,以及对民俗地理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路线和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介绍了民俗理论的发展以及江西民俗的界定及特征;第三章对江西民俗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江西民俗文化分区:把江西民俗文化分成了鄱阳湖渔业文化民俗区、赣西北花炮文化民俗区、赣东北乡村文化民俗区、赣西庐陵文化民俗区、赣东才子文化民俗区、赣南客家文化民俗区等六个民俗区,并对区内主要民俗做了介绍;第五章举例分析江西民俗开发的现状,并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第六章结论和讨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本文的不足。

 

[49]陈颖.福建省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研究[D].导师:孟雪梅.福建师范大学,2015.

摘要:福建省地方文献是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情况的真实记录,是非常珍贵的省情信息资源,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等作用。在区域文化背景下,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以福建省地方文献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证分析法等科学方法,从地方文献的定义、存在类型、特征、价值与社会作用、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意义等基本理论入手,结合笔者了解到的福建地方文献在各个地方文献收藏和研究机构的收藏和分布现状,系统概述了全省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建设的整体情况,提出福建省应该重视和加大对福建地方文献经费投入,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加强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等一些改进建议和意见。并通过整理福建省福建利用地方文献服务福建地方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已取得的一些成果,阐述福建地方文献利用的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福建省地方文献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福建省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起到参考作用。

 

[50]刘琳.甘耀明新乡土小说的鬼魅叙事研究[D].导师:程箐.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21世纪初,台湾文坛崛起了一股经由文学奖提拔起来的文学新势力,主要由五年级的袁哲生带领,以六年级作家甘耀明、吴明益、童伟格、伊格言、张耀生与许荣哲为主力。他们的创作大多与乡土有关,然而这群新世代作家笔下的乡土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无论是故事内涵还是叙事技巧都有于别台湾之前的乡土小说,因而在多位学者的观察下,将他们的创作界定为“新乡土”小说。本文以被冠以“六年级第一人”称号的新乡土小说代表作家甘耀明为研究对象,主要阐释他在新乡土小说创作中以鬼魅叙事构建自我文学辨识度的写作策略,进而探究“乡土文学”与“鬼魅书写”在作者笔下的拓展与新变。具体行文中,首先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与小说氛围这三个方面体现出的迷魅性、魔幻性、以及奇幻色彩,明确“鬼魅叙事”在甘耀明新乡土小说中的存在形态,以此作为论文论述的基本依据;继而追问鬼魅叙事在甘氏的新乡土文本中是如何具体操作实现的,文章主要从作者常用的叙事题材、叙事手法以及叙事视角这三个方面展开全面的透视,发现文本中大量神话传说的改编与织入为小说拓展出民间信仰的神话空间、后现代的身体变形手法的运用传达出庶民身份认同的焦虑、儿童视角的选择营造出文本中的奇幻色彩;最后,论及甘氏小说中丰富的鬼魅叙事为文本带来狂欢化的艺术效果,并点明作者在运用鬼魅叙事的深层创作意图:以鬼魅叙事作为依托,试图在小说中建构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乡土异托邦。

 

[51]王有.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与客家人的族群认同[D].导师:周建新.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被称为“客家人的奥运会”,它是海内外客属华人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平台。自1971年9月在香港召开以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目前已经走过43个春秋,先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7届。每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都得到了世界各地客属社团的积极响应,参加的客属社团和代表一届比一届增加,大会的规模、活动内容和社会影响也逐届扩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首先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前身——香港崇正总会的历史以及海内外客属社团的成立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阐明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肇始与发展;其次是梳理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筹备与召开流程,进而发现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召开的模式和历次发展状况,展现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组织运作情况;最后通过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一些具体环节的研究,来揭示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特征与功能。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轮流召开,加强了海内外客属华人对客家族群身份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会徽和吉祥物以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的环节,促进了客家文化的发展,是客家人自我身份认同的一次次书写与建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经济功能,扩大了举办地的对外开放,加速了举办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政治功能,使得客家人在共同的文化心理的族群认同下,加强了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民族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52]周小龙.漂泊的风景:赣南水上居民人类学调查研究[D].导师:邹春生.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通过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捋清了赣南水上居民来赣南这片土地定居的族源历史,迁徙路线等,然后重点调查了水上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社会交往。通过长时段的参与观察后,发现他们因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陆地居民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三姓水上居民之间流传着祖先义结金兰的兄弟情义,并统一字辈排行,约定互不婚配,这些传统至今都还在发挥着力量。但是随着人口增殖,三兄弟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料经常大打出手,甚至流血冲突。萧郭李三姓各姓氏有着自己独特的捕鱼技艺,密不示人,不但成为各自区分的标识也成为了他们争斗的导火索。三姓水上居民来赣南虽已历数百年,人数相对于陆地居民来说是少数,加之互不婚配的约定,导致三姓水上居民在风俗习惯上与岸上陆地居民之间逐渐趋同。但是水上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终究是不一样的,在他们之间流传着浓厚的禁忌习俗。在社会交往方面,三姓水上居民之间既有联合也有矛盾。对于岸上陆地居民,水上居民通过日常生活、节日习俗、人生礼俗、信仰习俗等,参与到社区各项活动当中来,有融合也有摩擦。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水上居民也面临着诸多的生存困境。例如:相对经济收入低、生产环境恶化、生活环境恶劣等。有一定能力的水上居民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的摆脱水的束缚,在岸上盖房、买房、租房等方式开始在岸上定居生活。年轻一代逐渐由水而陆,相伴而生的则是对于自己“水上居民”这个身份的不认同。这一独特的群体已经开始凋零。

 

[53]王怡.赣南采茶戏唱腔艺术研究[D].导师:邓伟民.江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江西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一,活跃在赣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赣南采茶戏的唱腔是赣南采茶戏主要构建元素之一,是戏曲音乐结构和布局的中心,也是赣南采茶戏曲牌风格的直接和集中体现,是采茶戏的灵魂。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说明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基本写作思路。其中正文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二章内容是论述赣南的人文地理情况,从中寻找赣南采茶戏的唱腔与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的内在关系。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对赣南采茶戏唱腔音乐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从唱腔的语言、结构、旋法、唱词、音韵、伴奏及演唱特征入手,探究唱腔音乐元素的特征。第四章是对唱腔在各时期的发展特征进行归纳和梳理,对采茶戏的形式、内容、旋法在各时期呈现的特点进行理论综合。第五章对现代采茶剧《八子参军》唱腔进行个案分析,探究现代作曲技法下采茶戏唱腔的特点。第六章主要是对赣南采茶戏唱腔的表演艺术元素及唱腔的分类。第七章探究唱腔在当代的活性传承保护与文化传播。本文通过对赣南采茶戏唱腔艺术研究的梳理和归纳,旨在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到赣南采茶戏唱腔的特色,也为赣南采茶戏音乐构建内涵的发展提供系统地理论研究依据,为采茶戏的活性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54]张志科.增城乡村传统建筑研究[D].导师:唐孝祥;柯周荣.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增城是广府民系北拓、客家民系南迁的一个交汇区。历史上增城的广府人与客家人和睦相处,共存发展并达到和谐共融的境界,反映在传统建筑上,两者既保留各自的原型状态同时又相互吸收和发展。本文主要以增城地区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索广府传统建筑和客家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今后对增城地区传统建筑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工作打下基础。文章首先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概况出发,分析了增城地区传统建筑发展的整体环境背景,并认为广府、客家两个个民系在这里交集的状况是研究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从人口的发展和迁移的历史、各民系在增城各个地区的分布,以及它们的之间的相互接触与交融状况,分析了各民系的聚落和民居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基础。文章的主体部分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运用类型学、历史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层层深入研究,分别对两个民系的传统建筑的类型、形态以及构造装饰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系统梳理该地区传统建筑的发展脉络、成因,全面归纳聚落分布、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的时代特征。从中发现增城广府系和客家系传统建筑的特征及文化内涵,与此同时结合地理学、民系学、民俗学等学科,灵活运用建筑科学研究方法,深入探索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历史原因。最后通对两大民系传统建筑整合分析,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炼出增城地区传统建筑的根本特征和文化内涵。

 

[55]李筱茜.闽西客家楼阁建筑与文化研究[D].导师:戴志坚;季宏.福州大学,2015.

摘要:目前业内有关的客家建筑研究中,关注客家土楼相对较多,而对客家楼阁特别是公共建筑楼阁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闽西客家楼阁建筑现存数量较多,在造型和功能上与居住建筑的土楼有很大的不同,在客家建筑中具有代表性。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客家楼阁的土木结合特征在中国传统楼阁建筑中别具一格,值得研究。专题研究客家楼阁建筑,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结构、功能以及与地理、人文条件的关系,对于丰富客家建筑体系研究成果,挖掘中国传统楼阁特征,以及古建筑保护决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现存的闽西客家楼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地理、人文、装饰特征的分析,运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总结了楼阁的分类及对应的类型特征。结合实例,按照建筑装饰研究的思路,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土木结合”的客家楼阁建筑特征、文化特征等,取得了预期成果。第1章是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综述了相关学科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2章结合实地考察调研结果,全面总结了闽西客家楼阁的现状,其中重点总结分析了闽西客家楼阁的分布特点以及人文特征。前期的考察调研是本题顺利展开对闽西客家楼阁分析研究的良好基础。第3章按照传统建筑研究理念,分析研究了闽西客家楼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特征、建筑装饰特征,总结了客家楼阁的装饰重点以及装饰手法。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不仅与客家建筑文化的形成与特征具有密切关系,也对闽西客家楼阁建筑风格产生重要影响。第4章和第5章运用类型学的方法研究认识了客家楼阁的结构体系,分析了“土木结合”客家楼阁的构造方式。其中,第4章分别从地理位置、平面形制、建筑功能、结构造型四方面进行了客家楼阁的分类;在第5章,针对客家楼阁“土木结合”的结构特点,结合实例分析总结了“上木下土”、“以土为主”和“外土内木”三种土木结合方式以及各自的特征。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本文论证了闽西客家楼阁的独特结构特征、建筑装饰手法以及“土木结合”结构体系的构造分类和原理,并且认为闽西客家楼阁是一类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客家建筑以及中国传统楼阁建筑。除了对典型楼阁绘制了测绘图等基础资料,本人在文中阐述了自己对客家楼阁建筑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且提出了本人对客家建筑研究体系的建议和展望。

 

[56]陈少军.海峡两岸客家人生礼俗比较研究[D].导师:钟俊昆.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礼俗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固定的、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模式,它涉及到群体生活的各个方面。客家先民经过了千百年的漫长的移民生活后,才得以在南方各省定居下来,进而迁播台湾。由于同根同源,海峡两岸客家之间同种而相近的文化特质,通过人生礼俗中的众多事象,得以充分呈现。人生礼俗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呈现出的具体表现方式为:诞生礼、婚姻礼、庆寿礼、丧葬礼。这些人生仪式是为了帮助客家人能够顺利度过这些人生的关口,而衍生出的礼仪和习俗。其人生礼俗有非常明显的年龄分际,更重要的是充分显示出客家人的每个阶段都有应享的权利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当然,传统习俗并非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某一时或某一人创造的,而是不同时代人们的经验积累和选择而成。在原地形成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习惯与在他乡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经验和方式肯定有所区别。客家人迁徙并定居台湾,与台湾其他族群共同生活,而且其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场域中,在“变化”中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身份,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形态。他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对外来文化不断地吸收与重组,在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后,演化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客家地域习俗,这种习俗成为两岸客家人共同的文化身份。通过对两岸客家人生礼俗的比较,可以证明:客家礼俗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可以通过在世界各地的“在地化展演”勾勒出客家坚韧的族群性格,客家礼俗文化还是一个动态的文化,它随着地域与时代的变迁不断进行文化再生产,繁衍出带有地方与时代性特征的文化系统,促进了海峡两岸客家人的文化认同。将二者置于同一视野下,从实证的角度对其在不同的时空背景发展中所呈现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进行客观对比,以期进一步揭示两岸客家的渊源与承递关系。从两岸客家文化的礼俗传承上找出更深层次的交流点,对于台湾客家人以及其他民众对和平统一大业的支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57]MARDASA(月小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在印尼的变迁[D].导师:崔淑慧.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历史非常悠久。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目前,印尼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每年春节,印尼华人也庆祝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并举行各种活动。印尼华人的春节和中国的春节相比,保留了哪些中国传统因素,同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印尼穆斯林传统节日对华人春节有无影响?印尼政府规定人民必须有宗教信仰,印尼华人的宗教信仰是否对华人春节有影响?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本文以邦加岛槟港市为例研究春节在印尼的变迁。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使用民族志与访谈法。首先在印尼邦加勿里洞省槟港市和中国广东梅州市分别选择一个家庭,对其庆祝春节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摄录。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比印尼华人春节与中国春节的异同,并通过访谈研究印尼华人春节保留了哪些中国春节的习俗,发生了哪些变迁及发生变迁的原因。研究发现,印尼邦加客家华人保留了中国客家春节的传统礼俗、民间信仰和传统食物,但同时,在祭祀物品、食品和酒及春联方面发生了一些变迁,导致变迁的因素有文化濡化、宗教因素和政治因素。

 

[58]查丽红.中小学兴国山歌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导师:燕录音.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为了弘扬民族音乐艺术,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教育部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兴国山歌作为具有赣南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然而发展至今天渐渐地被人忽视和遗忘,目前也陷入濒危的状况。学校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民族文化则是其中的主体部分,为使这一流传千年的文化能够继续发展,应将兴国山歌这一民间音乐文化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本文以中小学兴国山歌课堂教学状况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总结等方法,对兴国县5所小学、3所中学的兴国山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别对学生、教师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兴国山歌课堂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兴国山歌素养水平,领导、家长的态度等问题。调查结果中发现学校缺乏统一的课程设置,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接受兴国山歌课堂学习的意愿差,教师兴国山歌知识储备少,社会媒体宣传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对此,笔者在文中尝试提出解决对策。本文的绪论部分陈述了文章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综述。第一章对兴国山歌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主要包括兴国山歌的形成与发展、兴国山歌的审美内涵、兴国山歌的价值。第二章是本文的调查与分析部分,对兴国县8所学校的老师与学生开展了兴国山歌进校园的问卷调查,揭示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三章是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音乐教育理论尝试对中小学兴国山歌的教学提出解决策略。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归纳与概括。

 

[59]李智成.新岭南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导师:左伟清.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广东省继2010年提出建设文化强省之后,胡春华书记在广州调研时提出构建新岭南文化中心的重要要求。放眼广东省当下的社会情况,相较于改革初期,广东省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傲人成绩,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广东目前的形势与三十多年前已经大为不同,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时期,面对着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文化博弈,以及国内外日益繁荣发达的地域文化和异质文化,作为广东的本土文化,借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自身直接与异质文化相对比,而且了解到相互提升的地方。创新是根本手段,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在进行培育创新能力,投入大量资金、资源于研发的领域,以求获得巨大的效益。新岭南文化研究既是丰富广东本土文化的行为,也是为创建以广州为中心的新岭南文化中心的重要步骤。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情况,而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又能动地作用于经济效益的产出。通过研究新岭南文化这一范畴,不仅可以丰富广东本土文化的研究工作,而且使得文化通过创新借鉴发展,来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软实力的支撑。如何实现克服岭南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借鉴日韩、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来创新驱动自身文化发展。本文通过搜查相关文献,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本原理相关知识来分析和探讨新岭南文化,尝试说明新岭南文化是如何在当前社会生成,并且未来发展的主要走势。

 

[60]王贺北.成都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D].导师:魏万珍.成都体育学院,2015.

摘要:中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活动形式多样,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千百年来对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但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加之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加快,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本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为背景,在入选非遗名录的15个成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李雅轩太极拳、青城武术、四川客家龙舞、黄龙溪火龙灯舞等4个项目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其保护、传承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和总结成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认为:成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与成都的休闲文化、移民文化、道教文化紧密结合,极具成都地域文化特色。调研发现,当前成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呈现出:“冷热不均”非均衡发展、管理亟待加强、重申报热开发和轻保护、传承人缺乏以及科研薄弱等问题。加强成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由政府进行主导;二是重视现代传媒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三是保护和培养传承人,确保传承后继有人;四是合理适度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五是积极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六是加强学术研究,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1]施艳艳.基于功能更新的乡土建筑遗产多维保护与利用方式研究[D].导师:黄细嘉.南昌大学,2015.

摘要: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迫在眉睫,功能更新作为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方式,逐渐发展成为融合经济、社会、文化和物质空间的拯救乡土建筑遗产方式。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乡土建筑遗产抉择出合理的功能更新方式,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我国建筑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史,老少边穷地区聚集了大量不同类型却被人忽视以至最终消亡的乡土建筑遗产,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功能更新,才能实现乡土遗产的功能再生,进而带动古村落的延续、再生和复兴。基于功能更新理论,本文以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对乡土建筑遗产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解读其发展历程和现状,科学分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着重研究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式、模式和范式,并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进行可操作性的探讨。研究立足赣南客家围屋的保护现状,将除文保单位以外的普通围屋进行创新性的功能更新,即在围屋就地保护的前提下,保护遗产与开发旅游二者互动发展,通过打造“一围一品”产品特色,使赣南围屋成为一个集观光、度假、购物、居住和工作等多功能的活体文化博物馆。

 

[62]谢婷.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语法变异研究[D].导师:宋伶例.西南交通大学,2015.

摘要: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语法变异研究,属于客家方言岛的语言研究,其语法变异具有典型的意义。文章以田野调查所得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自然口语语料和问卷调查为研究材料,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研究的结合,考察华阳凉水井客家话的语法变异情况。历时层面,与董同稣先生1946年调查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及崔荣昌先生在1985-1992年调查的成都合兴客家语法进行比较;共时层面,与原迁出地广东五华客家话语法及迁入地西南官话(成都话)语法进行比较研究。从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词缀、重叠名词词、代词、动词体貌、否定副词、介词、语气词、句式等方面,较全面地讨论了华阳凉水井客家话的语法变异情况。并且文章在此基础上,尝试从性别、年龄、语言接触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其变异的因素。

 

[63]罗苏仅.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前体物的研究[D].导师:白卫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

摘要:客家黄酒是我国黄酒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在广东梅州、河源及惠州一带。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是一种营养保健型发酵酒。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是黄酒在发酵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潜在致癌物,其存在影响了黄酒的饮用安全性。本研究对客家黄酒中在发酵过程中的EC及其前体物质进行分析,旨在为实现客家黄酒中EC含量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其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以氨基甲酸丁酯为内标,通过优化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条件,并结合GC/MS法对客家黄酒中的EC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黄酒样品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在固相萃取柱(Chem Elut 50m L)中停留20min,二氯甲烷的用量为150m L,该方法在氨基甲酸乙酯10~1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重现性。其相关线性系数R2=0.9992,回收率在91.06%~98.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2%,能够满足对黄酒中EC的定量分析。采用本方法对传统客家黄酒生产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煎酒前,EC含量基本稳定在14.56~26.72 ug/L;煎酒后,EC含量为62.15 ug/L,陈酿2年后,EC含量达113.46 ug/L。(2)通过对客家黄酒中EC与总糖、总酸、尿素、酒精度、氨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客家黄酒中EC与尿素、精氨酸、鸟氨酸在0.05水平上有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656、-0.651,0.743;与瓜氨酸在0.01水平上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6。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其中以EC为因变量,尿素、瓜氨酸、精氨酸、鸟氨酸为自变量,得到模型的拟合方程为Y=404.286-5.777X1-6.101 X2+1.448 X3+0.231X4(其中Y为EC含量,X1为尿素含量,X2为瓜氨酸含量,X3为精氨酸含量,X4为鸟氨酸含量);通过尿素—黄酒模拟试验建立了EC形成的动力学方程,并对EC含量进行预测,在客家黄酒样品中,EC的预测值为实测值的70.9%~87.5%,从动力学角度分析证明尿素并非客家黄酒中形成EC的唯一前体。(3)在精氨酸代谢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外源添加L-鸟氨酸盐酸盐、脲酶对客家黄酒发酵过程中EC含量及其前体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客家黄酒发酵过程中,外源添加L-鸟氨酸盐酸盐使其酒液中尿素含量增加,瓜氨酸含量降低,对精氨酸及鸟氨酸关键词:客家黄酒;EC;尿素;瓜氨酸的影响较小;外源添加脲酶使其酒液中的尿素含量降低,精氨酸含量降低,对瓜氨酸和鸟氨酸的影响较小;外源添加L-鸟氨酸盐酸盐、脲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EC的生成。

 

[64]曹龙辉.广东客家黄酒抗氧化性及其中抗氧化肽的研究[D].导师:赵文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

摘要:本文对广东客家黄酒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SRSA)、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HRSA)和还原能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六种体外抗氧化指标,评价了广东客家黄酒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研究了不同酿酒原料与不同红曲添加量对黄酒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对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广东客家黄酒中抗氧化肽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评价分析了最佳工艺条件分离纯化的抗氧化肽的抗氧化能力;用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对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抗氧化肽分子量进行分析,得到了广东客家黄酒中抗氧化肽的分子量分布范围。1.广东客家黄酒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用量为6.827±0.07μL,与维生素E相差不大,说明广东客家黄酒的抗氧化能力很强;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用量0.137±0.02 m L;清除O2?-自由基的IC50用量为0.266±0.05 m L;清除HO?-自由基的IC50用量为0.161±0.09 m L;而客家黄酒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较低,其IC50值用量为1.606±0.01 m L。客家黄酒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的体现是多种功能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物质不仅影响客家黄酒的风味,更是对客家黄酒独特的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相对于籼糯米酿造的广东客家黄酒,选用粳糯米酿造的客家黄酒的抗氧化能力更强;红曲与客家黄酒的抗氧化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酿造过程中红曲的添加量越高,客家黄酒的抗氧化力越强。红曲可使客家黄酒在酿造中产生更多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氨基酸含量越高,客家黄酒的总抗氧化能力越强。3.对D101、AB-8、HPD100、DM 130四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广东客家黄酒多肽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能够很好的分离纯化客家黄酒中的多肽分子,其吸附率、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高达73.51%、49.94 mg/m L和73.79%,是一类比较适合分离纯化客家黄酒中抗氧化肽的大孔吸附树脂。通过对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客家黄酒多肽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客家黄酒上样液质量浓度3.0 mg/m L,黄酒吸附液的p H值为6.0,洗脱剂采用2.0 BV 75%的乙醇,客家黄酒上样流速和解吸流速均为1.5 BV/h,采用优化工艺得到的客家黄酒多肽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 50值分别为20.94±0.105μL和0.24±0.018 m L。4.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分离大孔树脂最佳工艺条件的纯化物,分离出四个峰,其中第一个峰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67.45±0.17%和56.47±0.46%。以150 mmol/L的Na3PO4为缓冲溶液,0.75 m L/min的洗脱流速,10μL的进样量为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条件对Sephadex G-1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物进行分析,分离得到N1、N2、N3三个峰,三个组成的分子量接近,其中N1的分子量较大,为1272.91 u、其它两个组分的分子量分别为1126.88 u、957.75 u。

 

[65]骆妮.面向濒危畲语教学的田野调查[D].导师:范俊军.暨南大学,2015.

摘要:畲语是畲族的法定民族语言,也是一种极度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目前畲族社区相对完整、较好地留存畲语的是广东省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该村畲族少年儿童在村内基本上仍能使用畲语,但汉语客家话已经成为畲族社区的强势通用语。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是从娃娃抓起,在社区小学开设民族母语课程,或开展母语-通用语双语教学。惯常的濒危语言调查记录主要以语言学研究为目的。面对畲族社区群众传承和保护畲语的意愿,如何将语言调查记录与濒危语言社区小学的母语教学有机结合,为濒危语言教学实践服务,是本文关注、探索和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内容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对畲族社区人文地理和畲语研究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二章以语言田野调查记录为基础,对博罗畲语的语言系统进行基本的描写,并指出客家方言对畲语的影响和渗透;第三章主要探讨畲族开设畲语课程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濒危语言调查记录问题;第四章主要探讨如何记录和处理语言材料才能满足母语教学的需要,另外还对课堂教学和调查记录的持续性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科学保护濒危语言的愿景。

 

[66]张天涛.客家人物艺术特征及图式语言研究[D].导师:高柏年.南京师范大学,2015.

摘要:客家的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传统客家人物艺术的形象特点,对发掘客家艺术题材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章从传统的客家人物艺术的入手,对民俗绘画、民间工艺、木雕、泥塑、和客家服饰等艺术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艺术的形式特点,并通过图式语言来分析概括和总结,找出客家艺术的元素符号和图式语言。

 

[67]廖振威.民间故事、族群认同与民俗体育传承[D].导师:郑国华.宁波大学,2015.

摘要:为保存赣南农村民间艺术、发扬民俗文化,同时为全面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推动村落体育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及支持。通过田野调查、访谈、逻辑分析、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赣南客家舞火龙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溯源、组织形势、历史渊源、文化传承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赣南客家南云村村民关于舞火龙的民间记忆存在“天降火龙”、“英雄崇拜”、“神灵福佑”、“谱系重建”四个版本。对民间记忆和地方史志记载的比较,推导出民俗体育传承的机制,主要由故事的选择性取舍、口头传播与教化、能人效应三部分构成。

 

[68]夏蒙.客家筝曲《蕉窗夜雨》三种演奏版本比较研究[D].导师:阎爱华;王晓俊.南京艺术学院,2015.

摘要:客家筝派是古筝九大流派中兼具南北文化特征的流派,其风格独特、韵味十足。《蕉窗夜雨》是客家筝派代表曲目之一,本文以罗九香、饶宁新、何宝泉三位主要筝家的演奏版本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研究了《蕉窗夜雨》“母谱”,包括其曲式调性及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介绍了罗九香、饶宁新、何宝泉三位演奏家及其演奏版本。其次,在三个版本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变奏手法、演奏技法、情感处理手法等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比较。最后,总结了版本差异体现出的即兴演奏特点与演奏启示。本文通过三种演奏版本的比较,分析不同传人的造句方法、变奏手法、演奏技巧,领略不同传人传谱中的独特精彩之处,总结三位大师在演奏过程中的即兴处理手法。这些即兴处理手法亦体现出客家筝乐的一些即兴演奏要求和规律:1、乐曲结构可以通过减字变奏创造出中板和快板,而板数与调骨音不能变。2、软硬弦调式可以在一部分乐曲中自由转换并混合使用。3、一般情况下,“硬弦”调式中的“↑fa”比“软弦”调式中的更低一些,而“↓si”则更高一些。4、右手技法突出低音,拂弦宜短勿滥。5、左手技法做韵丰富,虚实结合。同时,我们也从从版本差异现象中得出关于传统筝乐该如何继承发展的启示。笔者认为应做到两点:1、尊重母谱,保持韵味。2、掌握规律,积极创造。当代筝人们应该重视在发展中保存传统,既要尊重母谱又不能拘泥于母谱,积极创造新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传统筝曲。

 

[69]王梦瑶.民间道教科仪重构希望之艺术与力量[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仪式是与人类历史相始终的古老的人类实践活动,充满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民间科仪是民间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依靠信仰实现心灵诉求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它是传统文化和观念的衍生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民众的生活也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桂东南玉林地区的闾山教道公团体所做的大幡醮仪竹山仪式进行解读,揭示其存在的诸多根源和价值。通过挖掘竹山仪式背后的信仰主导力、文化助推力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回答人们为什么会信;通过解读竹山仪式的象征与内涵,回答仪式如何去做;通过对参与竹山仪式的民众进行观察和访谈,回答仪式的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本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概括介绍了大幡醮仪竹山仪式的归属教派桂东南闾山教的发展源流及入桂、巫道佛相融的特点与科仪情况等。第三部分对大幡醮仪的名称含义、性质、目的与特征等概况及其历史源流和发展演变,大幡醮仪举办的背景条件、运行机制、程序及仪式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第四部分分析竹山仪式存在的道教信仰、土地崇拜、鬼神信仰等信仰根源;命运观念、阴阳五行与八字命理、趋吉避凶的求福文化等文化根源、巫术根源和心理根源。第五部分对竹山仪式进行全面介绍,包括法坛、五方神坛、竹山桥、福寿桥、水碗桥这些场景布置与法器道具、程序与内容、科仪本与疏文这三个方面。第六部分对竹山仪式进行详细解读,包括仪式中诸多象征符号解读、仪式内容解读、仪式艺术性的解读这三个方面。第七部分阐述竹山仪式消解危机的具体功能、重构希望的力量与其具有的广泛社会意义。第八部分为结语,总结了竹山仪式存在的诸多根源,仪式中所蕴含的丰富象征内涵,仪式使希望实现重构的艺术与力量,仪式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意义等,期望作为传统文化活化石和丰富展板的民间科仪能得到人们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受到广泛关注和全面的保护,实现良好的发展和长久的传承。

 

[70]赖育青.桂东南民间道教闾山派“援佛入道”研究[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中国民间教派杂而多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桂东南一隅,活跃着一支民间道教——闾山派,为地方上各类信仰活动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大幡醮仪”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桂东南的大幡醮仪为田野调查中心,从醮仪中出现的诸多佛教文化现象入手,以闾山派“援佛入道”作为课题主旨,提取、归纳、整理了醮仪中的佛教文化元素,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解读与探讨。文章一共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原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梳理归纳了本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交待了研究的方法、创新点、难点以及文章的依据说明等问题。第二部分聚焦民间道教闾山派,探寻了其历史源流及其在桂东南的传承现状,归纳了其科仪的基本要素与特点。第三部分重点概述了桂东南闾山派之代表仪式——大幡醮仪,并梳理了其历史与流变,继而企及佛教文化大量出现在大幡醮仪的现象。由此引入本文的主旨,即闾山派“援佛入道”,并铺垫性地阐释其中之佛道关系、“援佛入道”的产生的效应及其途径,开启了后文的论述。第四部分将文坛进行重点介绍,包括文坛的地位作用、相关仪轨并与其他地区相似道坛进行了比较。文坛集中代表了佛教文化,是闾山派援佛入道的一个实际载体,因此笔者形象地称之为佛教文化“大本营”。第五部分通过对拜忏科仪考察与各类文书科仪本的整理,分别从道教闾山派对佛教忏悔思想的吸纳以及对佛教忏法的引用这两个层面来加以分析闾山派“援佛入道”的现实形态。第六部分以炼度仪中折射出的普庵信仰现象,作为闾山派推崇佛教人物或者佛菩萨、祖师的典型例案,并对这现象进行了分析解读。第七部分通过再现“施孤”仪的程式,探究出“施孤”仪实际上是闾山派结合道教炼度仪与佛教密宗瑜伽放焰口仪式的产物。第八部分集中阐释了闾山派科仪中对佛教经典教义伦理思想的吸纳,包括轮回、因果业报、慈悲、皈依三宝等。第九部分归纳了桂东南闾山派“援佛入道”的原因、影响及其特色。第十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补充与延伸。

 

[71]胡秋平.遂川客家方言调查研究[D].导师:涂良军.云南师范大学,2015.

摘要:遂川客家话是相对于遂川本地话而言的,它散布于遂川县境内的广大山区。下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传统的语言学方法,从历时和共时的两个层面,对遂川县的客家方言进行系统描写、分析和研究。全文共五章,其中二至四章是文章的主体,第二章对遂川客家方言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和分析,并与梅州音系和广韵音系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与梅州音系、广韵音系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三章主要描写了词汇和词汇的特点;第四章通过例句对遂川客家方言的语法进行描写、分析和研究;而第一章是概述,简单地介绍了遂川县的县情、语言概况、客家方言概况、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与文章相关的说明;第五章是与文章相关的语法语料。

 

[72]陈雯.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分析报告[D].导师:潘悟云.上海师范大学,2015.

摘要:本文是一项有关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材料目录研究,通过对汉语方言田野调查材料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以数据库的形式完整地展现出我国汉语方言在不同时期的调查研究成果,为方言调查与研究者提供重要信息。同时通过这些成果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进行社会语言学的分析。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简史”,简要介绍从传统方言学时期到21世纪以来的汉语方言学研究成果。第三章“19世纪以来不同年代的汉语方言调查”,主要分析19世纪以来汉语方言在各个年代的调查数量以及代表作品。第四章“各方言区的方言调查研究”,主要分析各方言区的方言调查数量以及代表作品。第五章“方言调查数量的比较研究”,以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展现出各省方言调查的数量、一县之内有多种不同方言以及方言分布地图。第六章“结语”。

 

[73]宋婕妤.赣南闽南方言安平话语音研究[D].导师:胡松柏.南昌大学,2015.

摘要:赣南闽南方言是指主要由于移民原因形成的兼具闽南方言和本地客家话的闽南方言,属于闽南方言大本营外的一个分支,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在赣南地区的赣县、兴国、于都这三个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使用人口约有一万,方言岛内一致性较强,大都使用多种方言(闽南方言,本地客家方言)。本文第二至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本文第一章,主要是通过调查地方志,地名志,族谱等资料的研究,对赣南闽南方言主要的两个方言点的分布,源流,以及形成背景的描述。本文第二、三章,是作者通过系统的田野调查,对赣南闽南方言的语音面貌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并对语音系统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归纳,並着重取了一个方言点与漳州闽南话,本地客家话的主要语音特点,从声韵调上进行了异同比较。本文第四章,作者系统对比了赣南闽南方言与漳州方言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並结合前辈学者在方言学,音韵学的研究成果,作者详细描写了声母的历史层次,对韵母层次对几个重要韵摄做了历史层次分析。

 

[74]陈伟.好客都公司客家娘酒项目商业计划书[D].导师:吴妤.兰州大学,2015.

摘要: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成果的显现,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食品的安全性优质性健康性的标准不断提高,对食品的标准有了更高追求,作为客家传统食品之一的客家娘酒,是中国本土上唯有的一种营养型黑糯米酿制黄酒,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为了满足目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粤北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发展,为了不断传承发扬创新我国优秀广东客家娘酒产品和文化,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客家娘酒产品,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的食品安全,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人们对客家娘酒的需求和品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随之提高,传统的种植黑糯米水稻生产方式和酿造娘酒工艺已不能满足相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解决这一需求,就必须统筹兼顾、科学发展、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发展黑糯米水稻种植业和生态酿酒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传统黄酒从背景、工艺、科技、市场等方面的分析,从创新和食品安全角度出发,不断创新种植和生产加工模式,以其独特的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生物种植、加工技术相结合,对我国黄酒产业的未来方向和创新性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客家娘酒商业计划项目属国家和广东省鼓励发展农业生态和精深加工项目,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基于以上背景,好客都公司客家娘酒商业计划项目,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本文首先运用战略管理理论从项目所处宏观环境、内外部环境进行及综合环境下的战略分析和战略定位;其次,运用价值链理论对战略相关的活动进行分析,从市场模式、组织管理、投融资和财务活动等方面,并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会计理论和风险管理理对的角度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可实施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剖析和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计划实施进行了规划和布置并最后给出了可行性的结论。客家娘酒商业计划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产品深加工”的经营模式,建立标准生态黑糯米水稻示范区,发展糯稻种植业,用传统与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相结合生产优质黑糯米,保证生产原料的安全。利用现代先进的生物技术与生产工艺,结合传统酿酒工艺,以先进管理理念和营销模式,对产品进行利用和深加工。通过客家娘酒项目的实施,目标是打造一个标准生态黑糯米种植示范基地和客家娘酒深精加工生产基地的项目,打造具有广东地区传统特色的营养型娘酒现代生产基地。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从源头上进一步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带动大批粤北山区及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友好协调科学的发展。

 

[75]梅芳.现代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社会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网络视野研究[D].导师:梅志罡.华中师范大学,2015.

摘要:现代流动人口同乡组织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的民间组织形式。改革开放后,同乡组织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现代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的发展,是实现社会整合及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对于流动人口适应和融入社会以及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理论界对同乡组织以及社会网络理论的相关研究,以社会网络理论为视角探讨社会网络如何影响现代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社会资本的生产及再生产,挖掘同乡网络的特点及这种网络对现代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生成和发展的影响,探索流动人口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网络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在时间段上延展了同乡组织的研究历程,打破了以往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明清及民国时的同乡组织的研究惯例。二是以社会网络理论为视角来研究基于同乡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对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社会资本的生成和发展的影响,丰富了有关同乡组织的研究视角。三是以往对客家群体的同乡组织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对客家群体的研究拓展了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的研究领域。论文的主要研究框架是:第一部分为绪论,着重介绍同乡组织的背景和以及同乡组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节,主要回顾理论界关于同乡组织及社会网络理论的相关研究及对相关概念的阐释。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上海客家联谊会的发展历程,及其组织运作、制度建设,详细地描述作为流动人口同乡组织在上海的发展情况。第四部分,着重分析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生成背后所蕴藏的社会网络及这种社会网络对赣南旅沪客家联谊会的社会资本生产的影响,深刻揭示地缘性的同乡纽带对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生存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着重探讨了同乡组织社会网络的的整合与拓展对同乡组织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影响,揭示了业缘关系对流动人口同乡组织的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以及有待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地方。

 

[76]郭景伟.江西省上犹县苗木培育与销售中心景观设计[D].导师:朱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

摘要:林木种苗是林业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城市绿化、景观营造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传统的林木种苗基地常常只具有生产功能,较少关注景观价值,使之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处于孤立地位,不能与其他的绿地形式进行很好的融合。新型林木种苗基地不应只服务于工作人员与交易者,还应服务于周边区域内的居民与城市公众,不应只具有传统林木种苗基地的生产功能,应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林木种苗基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论文通过分析研究林木种苗基地的概念以及传统林木种苗基地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探讨新型林木种苗基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及其设计内容,通过实践项目研究,对理论加以验证与补充,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即如何在传统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进而探寻景观的商业价值,即如何从人性化设计,动态景观,灯光照明等景观方面,最大化的发挥园林景观对商业活动的作用。本研究可为传统林木种苗基地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与理论依据,对林木种苗基地的多元化发展,城市的绿化美化,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77]何淑媛.基于客家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导师:徐捷.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文化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如春雨般滋润着人的成长历程。把适宜的文化资源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领域,不仅能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还能让热爱家乡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并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尝试利用本地各种教育资源,民族地区幼儿园则尝试开发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努力构建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目前,客家地区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关注和重视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存在教师对客家文化了解不全面、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的意识薄弱、整合能力有限、家长对客家文化了解不深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等问题。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我们更应认识到客家地区幼儿园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对教师、幼儿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可以丰富客家地区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课程资源能够激发幼儿对自家家乡及文化的热爱,此外,还有利于客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因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客家地区幼儿园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法,并用观察、文献方法收集整理资料及访谈、问卷对现状进行分析。在调查分析翁源县A幼儿园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选取客家米饺、客家童谣、客家游戏和客家传统生产农具四个方面的内容,与合作教师在A幼儿园进行了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索。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1.引言。这部分主要是阐述选题缘由,指出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梳理相关研究文献,进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客家文化简介。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对客家文化及客家文化资源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3.A幼儿园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运用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调查翁源县A幼儿园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4.在A幼儿园的行动研究。针对A幼儿园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的问题,与合作教师一起制定、实施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行动研究方案,整个过程遵循活动计划—实施—反思—再计划—再实施—再反思的行动历程,最后对整个行动研究加以总结。5.实践建议。基于翁源县A幼儿园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以及研究者与合作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外部支持和幼儿园方面提出对客家地区幼儿园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的实践建议。

 

[78]李金铃.赣南地区农村中学开展客家民俗体育的调查与分析[D].导师:李卫东.广州大学,2015.

摘要:现阶段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严重冲击的背景下,民族体育的发展也受到西方竞技体育的挑战。民俗体育作为特殊文化背景形成并存在的一种重要民族体育资源,其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极大的教育和开发价值。民俗体育与农村学校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是农村学校体育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挖掘潜力。采取积极的态度挖掘和利用民俗体育资源,努力改善农村体育教学工作,提高农村体育教学质量,是实施21世纪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以赣南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赣南地区农村中学客家民俗体育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影响其开展的因素,提出了农村中学开展客家民俗体育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赣南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生对客家民俗体育多处于一般了解的程度,对客家民俗体育进入学校持必要的态度,为客家民俗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赣南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掌握客家民俗体育的技能情况堪忧,多数体育教师只掌握了1—2项客家民俗体育技能,掌握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查询自学和观看影像资料获得。(3)赣南地区农村中学学生参与的客家民俗体育项目主要以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规则简单、操作方便、游戏性强的项目为主,主要有:打沙包、打石子、高脚师、打捞钱、箍腰跤、抓子儿。而具有浓厚的客家乡土特色的项目:划龙船、客家舞狮、马灯舞、客家武术等参与度不高。(4)赣南地区客家民俗体育器材资源缺乏,体育教师在自制和改造客家民体育器材方面处于空白状态。(5)赣南地区农村中学半数以上的学校会开展客家民俗体育,多数学校开展的客家民俗体育项目为打沙包、打石子、高脚师、客家舞龙、打捞钱、抓子儿、客家舞狮、箍腰跤、六子棋等。开展的时间段多选择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节假日,体育课中涉及较少。且基本上没有聘请客家民俗体育艺人进行指导教学。(6)影响赣南地区农村中学开展客家民俗体育的因素依次为:人力因素;财力因素;经验因素;信息因素;物力因素;观念因素;时间因素。

 

[79]王艳.茶叶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博弈—广东蕉岭县蓝源茶的个案研究[D].导师:张振江.中山大学,2015.

摘要:本研究采用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探究了广东省蕉岭县蓝源村及其茶叶生产的情况,研究发现:蓝源村的茶叶生产起源于17世纪上半叶,其茶叶的最初来源为蓝源罗姓客家人过番到台湾带回的茶籽。之后的300余年里,茶树从罗姓扩展至全村,形成了家家户户皆种茶、制茶的风俗,但生产规模仅供自给自足。及至20世纪中叶集体经济时代,蓝源人原本赖于谋生的手工造纸业没落了,林木业也遭遇集体化,蓝源人的谋生陷入了困顿。在这种背景下,茶叶成为蓝源人的救命稻草,他们掀起了在自留地种茶,提高制茶技艺的热潮,并藉此形成了喜爱“论茶”的村落文化。迫于生计的蓝源人不顾国家管制赴墟卖茶,尽管可能会遭遇“治管会”、“墟霸”的刁难而痛失茶叶,但蓝源人却始终没有放弃卖茶路。这种坚持最终使得蓝源村的茶叶得以冠名“蓝源茶”,扬名蕉岭东部和梅县北部。到70年代末,蓝源茶已广受消费者追捧,外界开始上门收购,甚至出现“一斤难求”的盛况,这标志着“蓝源茶”开始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及至90年代,蓝源人的谋生目光再次转向林木业,茶叶的生产停滞了,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蓝源茶在当地仍然享有盛名。本世纪初,某茶商看重“蓝源茶”潜在的经济价值,申注了“蓝源绿茶”商标,“蓝源茶”开始参与到现代商业资本的运作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蓝源茶的价格连年上涨,为本县的茶商和蓝源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2012年,出于村落发展的需要,蓝源村开始谋划发展本村的茶叶产业,并在广州南沙区对口扶贫资金的支持下重新挖掘“蓝源茶”这一文化资源。由此,茶商和蓝源村开始围绕“蓝源茶”这一文化资源展开博弈,博弈双方在“不损害‘蓝源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展开了暗中角力。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蓝源茶”这一茶叶文化资源的形成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的缓慢积累期,这一时期与蓝源村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快速积累期,这一时期主要受国家政策和时代环境的影响。两个时期的积累使得蓝源村的茶叶从一种“日常之物”转变为一种“文化符号”,即“蓝源茶”。而新世纪茶商和蓝源人对于“蓝源茶”文化资源的运用和博弈过程,可以概括为是对“蓝源茶”这一文化符号的资本运作过程。“蓝源茶”藉此文化资本化,作为文化资本参与到符号经济的生产中来,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

 

[80]张潇尹.基于移民影响的巴渝传统民居形态演进研究[D].导师:陈蔚.重庆大学,2015.

摘要:巴渝地区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向内和向外迁移。历代的多次迁徙,使得巴渝文化极具开放性和兼容性,外来的移民易于与土著融合。同时,人口迁徙带来的文化冲击和交融,使得巴渝地区民居建筑形态丰富多样。如今的民居研究越来越注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本文以移民历史为线索,对巴渝地区民居形成发展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复杂条件影响下的巴渝民居形态的变化。全文结合入渝移民民系及其影响范围,对巴渝典型民居形态进行抽样研究,并与其来源地或是邻近区域文化的民居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章指出如今民居研究领域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并明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首先概述了对巴渝影响较大的几次移民活动,接着分析巴渝地区明清以前和明清以来的移民构成概况,通过交通线路史以及历史地理的方式分析移民的路线和移民文化的影响范围。第三章以考古学和图像学的方式简要分析巴渝地区明清以前的民居形态。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写作的重点。第四章首先以接地方式等将巴渝地区明清以来的传统建筑分类为以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以及吊脚楼式建筑三种接地类型的建筑,再往下细分居住型建筑,店宅型建筑和防御型建筑等。接着大致分析了巴渝几种典型民居的分布情况,最后从平面、立面、构架方面总结明清巴渝民居的基本形态。第五章简要介绍明清时期由各民系移民入渝的民居形态,结合入渝移民民系及其影响范围,笔者在渝东北、渝东、渝东南、主城、渝西部分地区中具有代表特色的典型民居形态进行抽样研究,并与其来源地或是邻近区域文化的民居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从平面格局、立面形式等探析居住型、店宅型和防御型三类民居形态的演变。最后探析由于历代移民带来的文化交融造成民居的空间观念的变化以及民居结构形式的变化。最后一章为结语。

 

[81]孙达.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D].导师:赵万民.重庆大学,2015.

摘要:空间形态是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差异性的直接表征,空间形态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演变制动因子的关联性,以便于更好的研究城市发展演变的演化规律和调节机制。因此,导师赵万民先生提出中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调查研究课题,研究领域涵盖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等区域,以背景研究和案例分析为基础,突破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多集中于西南地区的框架之内,以全国为背景,拓展研究范围,寄希望于能更好的整理我国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资料库,并能对我国山地城市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作为赵万民先生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以华南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空间形态切入,以时间和空间为研究主轴,空间研究轴上从华南地区区域研究入手,着重分析华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并分析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区域分布特征和选址规律,时间研究轴则以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阶段,从典型案例入手,以历史学研究方法,综述我国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的历史发展演变,并从中发掘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轨迹及影响因子,最后通过对华南地区各个时期的演化轨迹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和提取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及特征,并总结其动力机制。论文研究总共分为七章,总体而言,第一章为理论研究部分,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实证研究部分,第五章至第七章为总结与结论部分。①绪论。从研究的缘起及背景入手,解读相关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确定论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②华南地区区域山地城市发展概况。以空间为研究主轴,从华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因子的角度进行背景研究,分析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分布规律及选址特征,以空间的角度总结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发展演变的进程。③古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古代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演变是一个“适应-定制-渐进”的过程,城市空间形态仍以中原文化正统为核心,适应华南地区山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渐进式的发展。④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通过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案例的海量分析,对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演化从“封闭-开放”“传统-现代”“单一-多元”三个层面展开论证,并分析这一时期山地城市发展演变的影响因子,总结出近现代时期华南地区山地城市“渐进-突变-被构-新生”的过程。⑤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以华南地区历史文化脉络中影响因子的演变规律入手,从历史动态的角度和演变结果的角度分别梳理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得出华南地区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因子开放的刺激”“因子涨落的诱导”“因子突变的异化”及“因子交叉的选择”的结论。⑥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历史借鉴。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与分析,结合前五章的分析结论,从问题与困境、历史经验及优化策略三个方面提出华南地区山地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及优化策略。⑦结论。客观评价本文写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82]张北松.客家土楼建筑文化与艺术特征研究[D].导师:王铁军.东北师范大学,2015.

摘要:客家土楼为当地极具历史价值的特色建筑,且根据当地民俗风气及环境促成的建筑格局及外形不仅仅是体现了其价值,更有其艺术文化的体现。该文是通过大量文献史料的阅读与总结,研究了客家土楼建筑文化涵盖的一些艺术特征,通过整体概括、现状与发展、个人观点三大块对其进行总结及研究。整体概括为文章的第一块内容,通过绪论、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相关成果加第一章的概括,整体性的阐述了我为什么研究该内容及现在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相关现状。有关对土楼的研究成果,现今研究较为广泛,土楼形成、土楼的发展、土楼价值都被很多相关学科从他们的视角,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艺术特点表现方面可以看出客家土楼的建筑文化方面文献不多。形成与发展的文献史料文件进行的归纳与总结为文章的第二块内容,分别表述了历史及成因、建筑文化与功能及艺术性在其建筑中的艺术特征,探讨了艺术性在土楼建筑文化中的价值。个人观点归纳总结为为文章第三块内容。是对全文所阐述的思想进行总结土楼建筑文化艺术性的体现及对将来建筑发展的启示和价值。

 

[83]李小芳.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艺术[D].导师:匡小荣.暨南大学,2015.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中国采茶戏的源头,她起源于民间采茶歌舞,在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后,逐渐形成了广泛流行于江西的地方戏曲。她运用赣南客家方言念唱,唱腔婉转流利,曲调丰富细腻,表演真切感人,其清新的地方风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深地感染大众,是江西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对南方诸多地方的采茶戏都有深刻影响。本文试图从语言学和戏曲学的角度,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艺术。文章探讨了赣南茶戏的起源,采茶戏与茶文化的关系,然后从词语、句子和唱腔音韵入手,整理出了赣南采茶戏的方言特色、韵律节奏、语言表达特点,并进一步从整体上分析其语言风格:一、浓厚的方言口语特色,大量使用口语词和衬词,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生活化气息;二、语言表达方式上,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巧用谚语、歇后语、谜语,以增加诙谐幽默的情采,并汲取民歌小调,奠定其活泼、欢乐的语言基质;有自己独特的言语行为准则,追求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艺术效果;三、节奏和韵律方面,紧扣客家方言音韵与采茶戏曲调相协调的规律,腔句普遍押韵,表现出一种韵律美;四、在宾白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开场白、个性化的旁白和独白,这些艺术特色共同成就了其明白如话、幽默诙谐、泼辣讽刺和含蓄隽永等语言风格。总的说来,文章较全面的分析了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艺术特点,以期为赣南采茶戏的语言创作、唱词的填写和欣赏提供一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赣南采茶戏的语言特点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84]冯玉霞.宋湘及其诗歌研究[D].导师:张兵.西北师范大学,2015.

摘要:宋湘是清代乾嘉时期岭南著名诗人。他于清初“岭南三大家”后,卓然崛起,自成一家,与同时期诗人黎简双峰并峙,成为乾嘉时期岭南诗坛上光彩夺目的双子星座。其论诗主张以“真性情”写诗,反对因袭模拟,提倡风格多样化。这些主张虽比较接近于袁枚的“性灵说”,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宋湘雅,袁枚俗。宋湘诗论的全面性与丰富性虽然无法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提并论,但在某些见解的深刻性及公允性上却高于袁枚的“性灵说”。宋湘的诗歌创作实践了他的论诗主张,《红杏山房集》共存诗一千余首,多以关注民生、抒怀感慨、咏史怀古、赠答唱和等为主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在不同的体裁、题材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在艺术手法上,宋湘擅长以散文和古诗之法作诗,慷慨豪迈,富有“雄直”之气,是清代岭南诗坛的杰出代表。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宋湘研究进行梳理回顾,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介绍宋湘的生平经历与交游情况,使读者对宋湘其人有一个全面了解。第二章通过分析比较宋湘与袁枚论诗主张的异同,对其诗歌创作理论作进一步探析。第三章主要以品析宋湘的诗歌为主,深入探讨其不同类型诗歌的意蕴。第四章主要对宋湘诗歌在体裁、风格、修辞手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特色进行论述。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宋湘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85]石峻山(Joshua Stenberg).少数族群的表演:印尼华人戏剧和公共展示[D].导师:俞为民.南京大学,2015.

摘要:关于在荷属东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表演这个课题,目前尚未有系统的学术研究。本篇论文把表演定义为包括社区表演、公共仪式展示和戏剧。通过对印尼文、中文和西方的二手资料,以及田野调查采集的一手资料的结合,我对相关的不同表演类型、它们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探究。由此,本篇论文对一个有自我映射的、在表演和公共展示的不同风格中有所表达的印尼华人身份的发展进行了一番历史追溯。第一章探讨戏曲(中国传统戏曲)的几个传统风格和哇扬,来展现在反华的新秩序时期,一些戏曲风格是如何被消除的,而另一些又是如何得以适应当时大环境的。我尤其着重讨论了三个风格:20世纪中期的哇扬库力这种混合中国和印尼元素的风格、西加里曼丹的客家牵线木偶表演以及哇扬布袋戏当代的社会政治范畴的使用。第二章围绕20世纪中期苏门答腊的华语戏剧展开。华人烟草工人曾经发起了反对荷兰殖民剥削的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舞台上被用在了不同的目的上。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巴人来说,这个故事被用来说明华人和印尼人之间的团结。而苏门答腊华人作家沙里洪则用这个故事来创作一部有关印尼华人的英勇史。第三章针对的是现代马来语和印尼语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元素。一些作家,如郭德怀,创作了属于最早期的马来语文学风格的作品,中国的人物也在现代音乐形式中(比如斯坦布尔戏)起着引导作用。逗号剧团等表演团体把一些很受欢迎的中国故事进行再次演绎,如《梁山伯和祝英台》;汉娜·佛朗西斯卡(Hanna Fransisca)则是把印尼华人身份和民族冲突问题带到了当代舞台上。诸如此类的努力使得中国元素得以在当代戏剧中继续存在。第四章的主题是华人社团组织的各种社区表演,并以万隆为例做了详述。印尼华人总是通过舞蹈、戏剧、合唱和管弦乐演出等业余表演,从而使他们少数族群的身份得以展现和表达。第五章关注的是仪式展示,具体探究的是:在西加里曼丹和爪哇的华人宗教团体是如何通过公共展示,从而在展示印尼群岛上华人社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此,仪式表演作为一个少数群体模式(或许出于吸引游客的目的),也同样涉及自我展现。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五大类风格的讨论和研究,使得我们可以对印尼华人身份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自我表达的发展历史有一番系统的感知和认识。在印尼共和国时期早期和苏哈托时期,印尼华人的社会和政治境况越来越糟,印尼华人表演要么减产,要么被迫做出调整。除了偶戏,中文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形式都消失了。其它戏剧表演形式,例如闽南布袋戏,在很大程度上同当地文化相融,成为用印尼语表演的艺术。苏哈托时期对华人宗教的许可使得寺庙成为华人身份表演的主要场所,直到现在,其重要性依然延续着。在印尼当代改革时期(1998至今),印尼表演中的中华元素可以被更自由地表达,包括在华人社区表演、宗教巡游、戏曲表演,或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商业戏剧活动当中。印尼国家越来越接受其自身存在的文化多元性,在表演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尼和中华这两个身份能够互融,还可以互相丰富,而非互斥或竞争的关系。中华元素是印尼表演艺术里内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把华人表演艺术作为一个全球现象看待的时候,印尼元素就是华人表演艺术全球史当中一个重要的却又时常被忽略的线索。因此,华人元素和印尼元素皆是两种民族文化身份必要互融的组成部分和象征。身份政治是当代印尼华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印尼华人表演的所有形式都可以有效地从社会政治这一角度来进行一番审视。

 

[86]刘洋.语言、饮食与文化认同[D].导师:巫达.上海大学,2015.

摘要:“客家”是华南主要的汉族族群之一,主体是历史上因为战乱等原因不断南迁的中原汉人。他们的文化经过不断的对抗和融合,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汉族族群文化的显著特征。上海客家人主要来自于广东,在上海的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中国解放后,迁移到上海的客家人越来越多。与在广东、福建、江西和香港的客家人不同,上海的客家人呈现出分散性的特点。远离家乡、没有固定的居住社区、在平时的生活中交集少之又少的上海客家人,他们对本族群的文化认同还存在吗?如果存在,维持这种文化认同的动力是什么?上海的多样性文化对他们的文化认同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客家人的个案研究来探讨这个问题,并且找到答案。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对象上海客家人进入上海的时间和原因,通过这一背景知识的梳理,可以看出客家文化对这些不同时期来到上海客家人的影响,影响的大小决定了他们对待客家文化的态度。早期因为求学和支援上海经济建设来到上海的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在上海出生长大的客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的客家移民对客家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上海客家人联系纽带的上海客家联谊会,也是在这些早期客家移民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上海客家联谊会在上海客家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上海客家人互动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本文将研究的切入点选择的是语言和饮食两个领域,这也是客家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方面。上海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认同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上海客家人在语言和饮食两个方面对文化认同的选择表明,分散性的特点不仅没有使文化认同消失,反而加强了上海客家人的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具有多样性特点的上海文化对客家文化认同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在语言和饮食两个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作为移民的上海客家人为了更好的适应大都市的生活,对自己拥有的客家传统文化做出了一些调整,在文化认同方面做出了一些让步。这也是客家文化认同在上海得以维系的一个原因。另外两个原因是家庭中女性角色的重要影响和经济生活中的合作。上海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是族群内心情感和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87]谭琪红.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研究[D].导师:陈信凌.南昌大学,2015.

摘要:红色文化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外化为物化形态的红色资源,内化为精神形态的红色精神。这种文化曾在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显示出勃勃生机,其所凝结的精神曾被专家学者称为“苏区精神”。这些曾高频率、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地呈现于苏区时空的文化样态,经过形式各异、灵活生动的载体传播后,使得中共“执政”理念迅速有效地得到苏区民众的体认,不但具有文化娱乐、兴利除弊的作用,而且起到了瓦解敌军、提振士气的功效。中央苏区文化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和典型性的执政文化,在中共红色文化版图中具有原创性和源头性的文化。论文以中央苏区的时空为研究视角,以苏区红色文化的生成、传播和体认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共的“执政”文化何以得到传播,何以得到民众认同,何以成为行动遵循。论文归纳了在中央苏区时期运用和呈现得最多、最有实效的图文载体、语言载体、活动载体和管理载体作为分析对象,基本遵循了单一与综合;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这样的思路和方向进行论述,着力对苏区文化传播载体的四种典型载体进行梳理和挖掘,相对完整和清晰地把握了苏区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运行特征、运行功效。从静态层面上来看,传播方式中大量使用图文载体进行有限度地传播,针对的对象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众;从动态层面上来看,在动态传播方式中大量运用语言载体进行生动形象地传播,运用客家本地的山歌、当地的采茶戏、生动的戏剧对民众进行视听觉的冲击;从平面层面上来看,在综合传播方式中采用运动活动载体进行心理和情感上的传播,运用激烈性质的竞赛比赛来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运用查田、突击等运动震慑民心,利用晚会集会调节民众生活,利用诉苦和公开审判打击批判对象的意志。从立体层面上来看,中共充分利用管理系统中的组织和制度优势,使政策通过组织中的干部和制度向民众进行“灌输”。通过文化传播载体同向发力、共同配合的作用下,中共与民众,尤其是下层民众的联结更为紧密,中共软实力也得到了巨大提升。论文包括前言和结语在内,分七章进行论述。重点就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中典型存在和主要运用的图文载体、语言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进行分析。前言部分,主要就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为论文的展开论述作好铺垫。主体部分共五章,分别是第二章到第六章,分门别类地对图文载体、语言载体、活动载体和管理载体进行论述。在每章中对载体的发生背景、机制运用、形成过程、表现形态、运用技巧、实践效果等进行重点阐述。其中,第六章从历史全景的视角来浓缩文化传播载体的经验教训,借鉴当下。

 

[88]黄淑敏.福建省南平市王台方言词汇研究[D].导师:保明所.云南大学,2015.

摘要:王台镇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王台话属于闽方言。虽然闽方言的研究成果很多,却很少学者关注王台话。学者们根据王台地处闽北地区,默认王台话为闽北方言。真正调查过王台方言的仅有日本学者秋谷裕幸一人,他整理王台音系并将其与闽中、闽北音系比较后得出了王台话属于闽中方言的结论。目前,仍无学者专门研究过王台方言词汇。作为母语者,笔者想做一份较全面的王台方言词汇调查,以填补这一空白。笔者通过内省及田野调查,对王台方言词汇系统进行描写,分析王台方言词汇特点、词源、封闭性词类及方言特征词,并将王台方言词汇与闽中方言代表永安方言词汇及闽北方言代表建瓯方言词汇进行比较,考察王台方言与二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并从词汇方面验证了秋谷先生得出的王台话属于闽中方言区的结论。

    本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王台镇的概况、王台方言研究综述、语料来源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等。

    第二部分:王台方言的词汇特征。通过王台方言词汇的结构、词义两个角度来分析其词汇特征。

    第三部分:王台方言词汇的词源。梳理王台方言词汇的六个词源后,分析考“本字”的意义和方法,并尝试分析王台方言个别词的“本字”。

    第四部分:王台方言的封闭性词类。对王台方言的封闭性词类描写并分析。

    第五部分:王台方言的特征词。将王台方言词汇与200闽方言特征词进行比对,并整理王台方言的基本特征词及其与客家话、吴方言的关系特征词。

    第六部分:王台方言词汇与永安、建瓯方言词汇的的比较。通过词汇比较,探讨王台方言与永安方言、建瓯方言的亲疏远近。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本文的价值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9]张晓琼.变与不变:对一个客家乡村送“镜”礼俗的仪式传播考察[D].导师:张宇丹.云南大学,2015.

摘要:本文选取了江西省遂川县五斗江乡三和村横坑组办好事送“镜”礼俗为研究对象,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该礼俗的礼物载体及仪式过程等内容进行实地调研,从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视角来解读该礼俗仪式所传播的变与不变的丰富内涵,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对研究概述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交代;第二部分,描述了调查地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对该礼俗的变迁分析,先阐述不同时期的礼物载体,重点突出“贺镜”,后延伸出仪式参与者的关系圈变化;第四、第五部分,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下阐释不同仪式阶段的符号表征意义及揭露村民仪式参与的动机,旨在探索调查地村民相对稳定的文化世界;第六部分,探究仪式构建的文化世界里形成的社会秩序,也即仪式传播的本质。最后一部分简要概括全文,并指出该礼俗面临的传承危机。

    采用传播仪式观视角分析传播现象,包括仪式,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研究路径,而本文研究对象是目前其他学者未涉及的范畴,二者的结合为展现村庄独特的文化盛宴添砖加瓦。本文将真实地还原村民仪式交往的面貌,揭露村民仪式参与的文化规则,呈现出一个遵循一定社会秩序的乡村社会。

 

[90]蓝乙方.论赣州赤土畲族的文化变迁与重构[D].导师:王璞.云南大学,2015.

摘要: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居型少数民族,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山区。本文以江西省南部的一个畲族乡——赤土畲族乡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的研究及田野资料的分析,首次对赤土畲族文化的变迁和重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和论述。赤土畲族的主体部分是清代从广东南雄、河源等地迁来赤土畲族乡地区的,属于大一郎之后,分属于念五郎和念七郎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富田畲族村、河坝畲族村和花园畲族村,并于1988年恢复了畲族身份,其中绝大部分是蓝姓畲族。

    本文的主体内容为赤土畲族的文化变迁,在变迁基础上进而思考文化重构的策略。在论文的第二章,通过对宗族、教育、生命礼仪、传统节日、民间信仰、民居建筑、饮食文化、服饰与民间工艺等文化事象的考察,展现了赤土畲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并与闽浙粤等地畲族相关的文化事象相比较。论文的第三章,通过对赤土畲族民族身份恢复过程和民族乡成立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在畲族族群意识被唤醒后,在地方政府、畲族精英和普通畲民的努力下,当地人是如何重构赤土畲族文化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以下粗浅认识:首先,赤土畲族的文化变迁是由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的,其文化内涵表现了一定的历史延续性,但与闽浙粤等地畲族文化相比,赤土畲族文化也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其次,在赤土畲族族群意识被唤醒后,赤土畲族精英认识到其文化不足以表达赤土畲族的族群性,遂开始逐步重构畲族文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建设的催化下,地方政府、畲族精英和普通畲族百姓强化了赤土畲族历史上的凤凰崇拜等本土碎片化的畲文化要素,并引入闽浙地区的相关畲族文化,如此即呈现出三者齐力重构赤土畲族文化的局面。

 

[91]杨俊文.韶关市新丰县客家传统民居中的装饰研究[D].导师:朱雪梅.广东工业大学,2015.

摘要:新丰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地区,处在湘楚文化、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核心区的交汇地带,特别是与广府和客家地区的地缘关系十分密切。迁徙过来的中原人又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当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新丰县独特的民居装饰,同时其装饰中还蕴含着客家先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加之地处偏僻,经济发展缓慢,交通闭塞,使新丰县受泊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至今还保留着空间结构完整且在当地客家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围楼围屋,如潭石村兴昌围(九栋十八井)、大岭村儒林第等。但是随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当地客家传统民居及其装饰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目前对于该区域的研究已引起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但对装饰的研究相对较少,尽管深知自己目前学术能力还有所缺欠,笔者还是尝试以新丰县客家传统民居中的装饰为研究对象,从其地理历史文化、民居装饰部位、传统工艺、题材、表现形式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其装饰特征和文化内涵,并对其保护利用进行思考。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说明课题的来源、界定课题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说明其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作出阐述。第二章,对影响新丰县客家传统民居装饰形成的地理、历史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着重对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人口状况、经济、文化环境、民俗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分析民居概况,对民居装饰部位、装饰工艺、装饰题材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意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民居装饰进行研究。第四章,总结新丰民居装饰特征和蕴含的文化内涵。第五章,对当地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提出些许建议。

 

[92]张志.独立纪录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D].导师:左靖;李陈续.安徽大学,2015.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以口耳相传或动作传授为主要方式进行传承,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无论是对个人或民族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宝贵的非遗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非遗所遇到的危机,并没有被大多数人了解,其遇到的困境呼唤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加强非遗的保护,还是加强对非遗的研究,对非遗的传播都成为其应有之义。中国非遗传播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其制定了一整套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制度,各地的文化部门也设立了非遗中心,主流媒体也加强了对非遗的关注和报道。非遗传播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民间力量加入非遗传播能加强非遗传播的力量。中国的独立纪录片自1990年诞生以来,一直活跃于我国的民间,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群体自觉加入非遗传播者的行列,将镜头对准非遗的生存现状,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现状,关注被主流媒体所忽视了的边缘化的非遗。他们强烈的个人化表达的风格,为我国的非遗传播贡献了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遗。独立纪录片和非遗传播发生联系,缘于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者们自发的关注非遗,进而用镜头纪录身边的非遗。非遗独立纪录片的的传播,也促进了非遗的传播。笔者从非遗传播,非遗独立纪录片的创作,独立纪录片与央视科教片的比较这三个方面,以独立纪录片导演鬼叔中的纪录片《玉扣纸》、《老族谱》、《垄谷纪》和《罗盘经》为例,分层次探讨独立纪录片在非遗传播中的特殊作用和不足之处,以期提出独立纪录片在非遗传播上的改进策略。希望能给独立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些许借鉴,使得独立纪录片为我国的非遗传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独立纪录片和非遗这两个主要的概念进行一般性介绍,同时对非遗题材的独立纪录片进行回顾。本文第二章主要是阐述非遗传播的特点,结合非遗和独立纪录片的传播特点,分析独立纪录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优势。本文第三章主要是分析以非遗为题材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以鬼叔中的“风土系列影像”为例,对其进行文本分析,简略考察鬼叔中的影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看其长期和短期作用。本文第四章主要是对央视的《留住手艺——千年木活字》进行文本分析,并且比较研究《老族谱》和《留住手艺——千年木活字》,分析央视科教片和独立纪录片在纪录非遗时的不同,比较二者在非遗传播中的差异和利弊,以期为独立纪录片创作提供借鉴。本文第五章则是总结与反思,总结独立纪录片在非遗传播中的作用,反思独立纪录片在非遗传播中的不足,试图探寻出独立纪录片在非遗传播上的长期策略,以期为以非遗为题材的独立纪录片创作提供借鉴。

 

[93]余静静.基于RMIP分析的闽西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导师:陈方明.湖北大学,2015.

摘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旅游自产生之初,即是一种高级的人类需求,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文化旅游的迅猛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也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福建省旅游客源市场持续扩大,“清新福建”成为该省旅游主题营销的金字招牌,一系列创新旅游营销举措取得显著成效,文化旅游更是引起高度关注,其中闽西客家地区已开发出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文化旅游产品,但相对而言,主题内容较单一,旅游综合吸引力不高。因此,继续深入挖掘该区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做大做强该区域的文化旅游产业,以提高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整体实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基于文化旅游与RMIP相关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对闽西客家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分类,并对闽西客家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进行SWOT分析和客源市场分析,同时对其文化旅游形象进行整体定位分析。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探讨了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并按照一般的旅游产品分类方法,提出了专题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构想。另外,本文还就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以及对策作了简要探讨,以期对闽西客家地区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94]彭笑芳.湘方言处置标记研究[D].导师:王春玲.西南大学,2015.

摘要:本论文是关于湖南境内湘方言常用处置标记“把”、“拿”、“(?)”、“担”、“帮”、“捉”的研究。我们采用点面结合、共时比较、历时溯源及方言地理学等研究方法,力图对其进行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对研究现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以及理论依据、语料来源等相关问题做一定介绍。第二章至第七章为主体,分别对湘方言处置标记“把”、“拿”、“(?)”、“担”、“帮”、“捉”做专题研究。每章均由四部构成:其一,对“把”、“拿”、“(?)”、“担”、“帮”、“捉”在湘语中的非处置标记用法做穷尽式描写,从而与其处置标记用法观照互补。其二,对它们在湘语及整个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做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吴语“拨”、客家话“分”[pun44]与“把”存一定关联,赣语“畀”[pei3]、“摆”,淮北方言“拜”可能也与之相关;闽、粤、赣语及部分方言土语中的“搦”与“拿”相关;湖南桂阳土语“□[ta45]”与“担”相关;平江赣语“抓哒”与“捉”存一定联系;客家话“(?)”、“摎”、“□[lon11]”与湘语“(?)”关系甚密。其三,对它们进行历时探源,我们认为,各处置标记的来源多与句法结构的变化和语义演变有关,此外,“拿”、“(?)”还与类推机制有关,“担”是语义演变、类推机制作用的结果,“帮”则又与更新机制有关。其四,探讨它们引导的处置句,我们发现各标记处置句有一共同基式,即“(A)+把/拿/(?)/担/帮/捉+B+VP”式,但其衍生式存在细微差别,且还存在两处置标记共现于同一处置句的情况,如“担”和“把”的共现。“把”字处置句还涉及焦点问题,我们认为其焦点并非绝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第八章为结语。综合探讨湘方言处置标记的地理分布特点,立足整个现代汉语方言链接与湘方言处置标记相关的标记成分,总结湘方言处置标记来源及标记处置句的形式,同时指出我们的不足及展望。

 

[95]梁凯庆.粤北天门式民居建筑研究[D].导师: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粤北地区主要包括韶关市和清远市,其历史悠久,秦到隋代,粤北已是联系岭南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政治与经济快速发展,开始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融合。唐宋以来,张九龄开凿大庾岭,使南北货物得以流通,进出口贸易繁荣,经济兴隆。目前是广东省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传统村落被毁灭性破坏,因此对于粤北传统民居建筑的记录和保护,以及对其地域文化、营造特征和设计规律的研究便显得格外重要。粤北地区属于客家文化的次文化区,地理位置上亦距离江西地区以及粤西地区较近,因此民居建筑以客家风格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广府文化圈的影响。加之区域面积广大,各村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等条件,整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特征,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本文选择了其中的一种特殊的以“天门”构造为主要特征的天门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在研究粤北天门式民居建筑时,首先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整理掌握其历史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信息。再选取建筑整体保存较好、比较典型的建筑案例作为研究范围。在对这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分析,掌握其保存现状,并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理论分析、类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对研究区域内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村落布局和民居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把握当地民居建筑的原型、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今后粤北传统民居建筑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工作打下基础。本文在研究粤北天门式民居时,总结出仁化类型与始兴类型,主要选取了仁化夏富村与始兴东湖坪村的天门式民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对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立面构架特征、装饰装修特点、建筑技术特点等方面的详细探讨分析,发现其独有的建筑特色。再将其与典型的赣中天门式民居进行对比,发掘当地民居建筑与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源流,并总结出该地区民居建筑独有的建筑营造特征和设计规律。

 

[96]滕飞.湖南临武印式碉楼建筑研究[D].导师:柳肃.湖南大学,2015.

摘要:临武碉楼目前为湘南地区乡土建筑中少有的一种“印式碉楼”建筑,其功能与形制皆符合学术界目前对“碉楼”的定义。同时,它也是当地人为防止福气走漏、保佑人财两旺的公共建筑。自南宋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更换,一直被村落或宗族视为风水之地、镇村之堡而延续至今。其主体建筑形式采取了“印鉴”式竖立形式,四壁封闭厚实。建筑多兴建于村口下方数十、百米之处,形成前呼后应的布局格式,有对抗外来势力入侵、保护村落安全之意。其规模层次布局,大小高矮不一,装饰简易实用,内部结构各异。民间上多用于宗教神殿、书院私塾、亭台楼阁之功能,既融合了湘南古民居建筑的风格,又有浓厚的地方民风民俗特色。本文以临武地区的碉楼作为研究范围,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临武县现存碉楼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地理文化学和社会学相关原理,从建筑特征与地域代表性等方面,对临武碉楼的体系概况、建筑特点、分布与构成特征、选址与村落布局关系、功能衍变及成因、价值和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碉楼的研究背景和既往研究成果,阐述了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确定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临武县以及临武碉楼的概况,包括临武县的自然环境特征、文化环境特征以及临武碉楼的分布及保护现状;第三章从形制、材料、功能及装饰等角度对临武碉楼的建筑特征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综合分析了影响临武碉楼形成的因素以及功能演变;第五章概括地描述了全国多地典型碉楼建筑的类型、起源、分布与特色,并通过对比研究,明确临武碉楼起源、发展的特点;第六章在对临武碉楼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传统建筑保护的经验,对临武碉楼的保护与更新谈了些粗浅看法。在乡土建筑研究受到日益关注、成果不断完善的今天,临武碉楼让我们认识到中国乡土建筑类型的多样与建筑技艺的精湛。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中国碉楼以及湘南地区乡土建筑研究的推动起到积极作用。

 

[97]陈海琼.赣南客家舞狮的历史变迁与传承发展[D].导师:吴玉华.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赣南被誉为客家摇篮,是客家民系重要发祥地,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散地。客家舞狮是赣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体育活动之一,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形态丰富,是赣南当地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客家舞狮既是中原舞狮文化的传承,又烙上了客家先民南迁的印迹,它不仅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创造,而且反映了赣南客家社会的变迁发展。由此可见,赣南客家舞狮的历史变迁与传承发展是我们深入了解赣南客家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同时也是我们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切入口。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本文选取了赣南客家舞狮中的一个典型即定南瑞狮作为重点考察的个案,对其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详细分析其历史变迁与传承发展。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定南瑞狮经历了萌发、兴盛、退却和复兴四个阶段,而促使其发生变迁的具体原因虽各有不同,但都离不开自然社会环境的改变和民众的需求变化这两大因素。从发展传承的角度来看,定南瑞狮存在传承人出现断代现象、文化认同感减弱、经费不足和理论研究匮乏等困境,目前正走在“申遗”路上。在定南瑞狮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客家舞狮变迁规律与发展路径。独特的移民社会是赣南客家舞狮文化萌发的源头;宗族组织是赣南客家舞狮发展与传承的重要保障,宗族利益竞争促进了赣南舞狮活动的繁荣;社会变迁是赣南客家舞狮活动变迁的主要原因。赣南客家舞狮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各地政府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一是以多方筹资为主要经费来源;而是开展普查与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三是积极“申遗”,踏上复兴之捷径;四是原生态的传承与变革同行;五是借助当地学校的力量,加强传承人才培养。

 

[98]温习.赣南采茶舞蹈的文化形式与文化特质研究[D].导师:刘斌.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中国种茶、采茶、制茶历史悠久,故而反映茶农采茶劳动生活的采茶歌舞表演在我国自然发轫甚早。目前,源于茶事劳动生活与民歌演唱的采茶歌舞艺术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盛产茶叶的江西、福建、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的茶叶主产区。表演时,在优美动听的民间音乐与曲调的伴奏下,表演者手持茶篮,边歌边舞,从而将春光明媚的茶山美景和诗情画意般的茶农生活描绘的淋漓尽致。历经漫长历史演变和文化磨合发展而来的赣南采茶舞蹈可谓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赣南采茶舞蹈与其他地区的采茶歌舞一样源于古时茶农的茶事劳动生活,与赣南茶农种茶、摘茶、炒茶、卖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表演时,千姿百态的“扇子花”、潇洒飘逸的“单袖筒”、形态奇特的“矮子步”以及惟妙惟肖的“模拟动作”彼此协调配合,巧妙运用,既呈现出千变万化、妙趣横生的舞姿和神韵,也充盈着赣南人诙谐幽默、乐观向上的精神个性,生动映射出赣南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风情,成为我国采茶歌舞艺术中一支靓丽的“山茶花”而备受世人瞩目。为此,本文以独具特色的“赣南采茶舞蹈”为研究主体,为了尽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故而努力遵循“理念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视角独到、设计新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赣南采茶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基本主线,首先是通过系统的回顾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历程,梳理出其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轨迹,并对其发展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紧接着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从不同的艺术起源视角探索赣南采茶舞蹈的文化起源,揭示赣南采茶舞蹈的文化起源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促进人们对其文化起源的本质把握;然后将赣南采茶舞蹈置身于典型的“动态”环境之中,利用“动态切入法”,从文化层面对赣南采茶舞蹈的文化表现形式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阐述出赣南采茶舞蹈鲜为人知的文化内容、属性、内涵和本质,揭示赣南采茶舞蹈是一种典型的“人体动态文化”;最后,将赣南采茶舞蹈置身于中华民族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大环境中,对赣南采茶舞蹈的文化特性和表演特质进行阐述,进而促进人们对赣南采茶舞蹈文化的本质理解。

 

[99]钟素萍.赣南安远九龙山观音堂“朝神”仪式音乐研究[D].导师:钟善金.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朝神”俗称“问神”、“朝仙”,是在赣南客家地区流传已久的民间祭祀仪式,至今仍活跃在赣南的安远县。赣南客家地区历来有尚鬼信巫的传统,各种祭神、祭祖、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等仪式都体现出中原古韵与当地土著居民相融合的民间地方风格。以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观音堂“朝神”仪式为个案,笔者运用田野调查法对安远九龙山观音堂“朝神”仪式及其音声①进行考察,先后对安远九龙山观音堂“朝神”仪式进行了6次实地调查。共拍摄“朝神”仪式图片3000多张;对“朝神”仪式过程所摄录的视频约100G;对“朝神”仪式过程,理事、法师、香首、乐手和部分信民的专访,以及对乐班、曲牌、乐器的指法与民间定调等方面进行采访的录音约2G。根据录音、采访整理的资料,及笔者撰写的田野笔记、田野日志等约3万字;采录、记谱的吹打乐曲牌30多首,锣鼓经10首。本文立足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视角,详细记录仪式过程;通过对仪式中的乐班的技艺传承、演奏形式、音乐交流方式、经济供养及其用乐情况,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较,探讨仪式及其音乐得以存在的深层原因,认为乐班用乐的多元性及其适时的作出相应的调节是乐班生存之道;通过对音乐本体建构的分析,揭示音乐与仪式的内在联系及当地客家人的音乐观念、审美观念,认为仪式音乐中的装饰音是安远民间传统音乐相对稳定的润腔方式;最后,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朝神”仪式所展现当地客家人的神明崇拜和仪式及其音声的文化价值功能进行阐释,认为安远九龙山客家地区属于多神信仰中一神独尊(观音)的主神崇拜,安远九龙山观音堂“朝神”仪式音声的本质功能在于它的实用性,主要包括通讯、控制、符号和造势功能,而“朝神”仪式本身则具有凝聚村落人心、调控村落矛盾和强化长幼尊卑秩序的功能。

 

[100]梁晓峰.清爽型客家米酒新工艺研究[D].导师:刘长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

摘要:广东客家米酒,又名客家黄酒、客家娘酒、月子酒等,作为我国老酒之一,是我国传统黄酒的重要分支。其酒体醇厚,气味芳香浓郁,色泽红褐透亮,集低度、营养、保健于一体[1],是岭南地区客家人传统发酵型黄酒,主要集中在广东梅州、河源、惠州一带,目前已成为广东黄酒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客家米酒的总糖含量较高,长期以来客家米酒都属于半干型或半甜型黄酒。如今黄酒的清爽化趋势已相当明确,江浙一带传统黄酒品牌已经推出了多个清爽型黄酒品种,并得到了市场的肯定。但是客家米酒在清爽化方面仍未有研究报道。本课题在此背景下,立足传统客家米酒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研发了一种清爽型的客家米酒新工艺,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正交试验表明,新工艺米酒发酵剂的最佳配比为黄酒活性干酵母为5‰,麦曲为4‰,酒药为7‰,红曲为3%。因此确定新工艺具体工艺参数为黄酒活性干酵母为5‰,麦曲为4‰,酒药为7‰,红曲为3%,加水1.5倍,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7天;(2)新工艺米酒发酵剂的几种主要组分对米酒质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黄酒活性干酵母添加量﹥酒药添加量﹥麦曲添加量﹥红曲添加量;(3)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的显著水平中,黄酒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最为显著,即黄酒活性干酵母添加量对新工艺米酒的质量影响最大,酒药添加量次之,然后是麦曲添加量,影响最小的为红曲添加量。(4)从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工艺米酒中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为醇类、有机酸类和酯类,而具体物质中乙醇和乙酸最高;(5)综合品质分析表明,新工艺米酒最终质量参数分别为酒度17.8%,总糖15.2 g/L,非糖固形物19.5 g/L,总酸3.8 g/L,氨基态氮0.48 g/L,p H4.2,总体上符合客家米酒的基本特征,属于一种低糖清爽的半干型客家米酒。

 

[101]周正元.于都唢呐“公婆吹”现状调查与教育传承研究[D].导师:燕录音.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于都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唢呐“公婆吹”是其中一种演奏形式,在众多乡镇地区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演奏实践过程中,“公婆吹”以两人吹奏,音调一高一低其独特的演奏形式及艺术风格特点,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使得它成为了解客家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不可多得的活化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于都的文化馆、教育局、长征源小学以及各个“公婆吹”乐班传承艺人的走访,对唢呐“公婆吹”的发展渊源、唢呐形制、传承谱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本文由绪论、四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唢呐“公婆吹”的文化生成空间,这包括其发展源流、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传说与风俗习惯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唢呐“公婆吹”乐器的形制特征、音乐形态特征、演奏形式等。第三章主要是基于笔者对唢呐“公婆吹”的实际考察,这包括其乐班的分布概况、乐手介绍、传承方式及其传承过程中的困难等等。第四章主要是唢呐“公婆吹”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探讨。笔者通过结合《新课标》来探析其进入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及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等。在众多研究唢呐“公婆吹”的理论成果中,一般都只是基于其传承与创新、结构与演奏特征、艺术特征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的。而本文笔者文章侧重点在于第四章唢呐“公婆吹”进入本土音乐课堂的探讨。笔者通过已有文献并结合实地考察的资料报告,对其进入本土音乐课堂作出讨论,而这些都是已有研究成果中所没有的。

 

[102]杜超群.赣南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导师:李晓方.赣南师范学院,2015.

摘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是激发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赣南红壤丘陵地区,是以稻作种植为主的农业大区,也是传统的农村经济薄弱地区。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长,土地抛荒和流转的现象也持续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研究丘陵山区的土地流转问题,找出制约山区农地流转的因素,有助于促进赣南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和集约经营发展。本研究选取赣县白鹭乡为社会调查点,基于以往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的研究成果,以实证为基础,采取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网络数据及官方数据收集的方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赣南的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探究。本研究基于对赣县白鹭乡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形式、流转特点等的研究,从农户主体视角、承包大户视角、政府层面等多元主体视角对当地的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农户受教育程度与土地流转意愿不一定呈正相关;非农就业机会虽然会促进农户选择外出务工,但是他们基于经济理性、心理预期和照顾家庭心理的影响,会选择在乡打工并兼种土地,不一定促进了农户进行土地流出;租赁期限的长短一般是与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资源肥沃情况而定;社会融资难易程度影响农户是否搞承包经营,客家传统的恋土情结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承包大户主体下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高效集约经营,推动了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也存在承包大户需长期租赁土地与农户不愿长期出租的矛盾、承包大户愿意付出的市场租赁价无法满足部分农户的要求、政府政策落实与承包户现实需求的时滞性的矛盾等三个主要问题。各级政府在对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制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流转,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阻碍了土地流转。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主要有流转收益、土地流转的便利性、流转对象及用途及是否有法律保障等几个方面。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长久的承包经营权;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培育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推进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五个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103]姜科.客家方言中的古汉语文字设计研究[D].导师:万萱.西南交通大学,2015.

摘要:本文分析了客家方言中的古汉语文字特征,论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研究古汉语文字设计的意义,论述了中国客家方言中古汉语文字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总结出古汉语文字与当代汉字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对客家方言中的古汉语文字进行视觉设计的基本方法。综合以上理论基础,结合地域特点,以四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洛带客家方言为研究案例,从文化的视觉表达、文字符号化信息设计和设计衍生应用等角度进行了古汉语文字设计的应用设计实践。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汉字设计内容,再现地域的历史民俗文化,促进汉字文化语境的视觉表现,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古汉字和中华古老文化的关注,为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示与思考。

 

[104]杜丽媛.江西省行政地名语源类型及区域差异研究[D].导师:贾文毓.山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部,是全国唯一一个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南经济开发区相连的省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另外,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下的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悠久的人文地理环境,为当地地名的产生和演变提供了充足的参考资料。地名深受地理环境之影响,也因此而成为记录当地地理环境的活化石。

    文章内容主要分以下三部分

    一、分析江西省基本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地名进行分类统计。江西省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同时由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状况使其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进而形成其独特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这种独特性通过地名有所表现,形成江西省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根据地名的语源类型文章将江西省地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其中,自然类地名又包括:地形类、水文类、物产类、方位类四个亚类;人文类地名又包括:姓氏类、意愿类、建筑类、神话传说类、历史类以及其它六个亚类。

    二、分析江西省地名景观特征。江西省地名景观的独特性首先表现为其地理分布的非均衡性:地名密度呈现出以鄱阳湖为中心向四周呈不规则环状递减的规律性。其次,地名景观表现为鲜明的自然地理特征,在江西省地名总体分类中,自然地理类地名占绝对数量优势。第三,地名用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遗留特色。许多在北方官话中已经消失的地名用字或解释,由于其地域的相对封闭性,在江西省地名中仍有踪迹可循。第四,具有鲜明的客家文化色彩,位于赣南以及赣西北部的丘陵山区各县,地名常具有客家方言特征。第五,地名通名的多元性与融合性。江西省地名通名表现为现代性与传统性相融合,汉族与少数民族相融合的特征。

    三、分析江西省地名的区域分布差异。这一部分将地名密度作为指标,主要分析在地形地势、水系、经济以及人口这四方面的影响下,地名密度的区域分布差异。结果显示:第一,在水系发达、地势低平、经济条件优越以及人口众多的地区,地名密度较大;第二,地名趋向于以当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然或人文因素命名;第三,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文类地名所占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自然类地名所占比重较高,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名有向人文类变化的总体趋势。

 

[105]黄娟.客家文化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变研究[D].导师:陈优良.江西理工大学,2015.

摘要:客家文化是中国特殊的汉族群体—客家人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迁徙和流浪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据目前统计,全世界客家人总数在8000万左右,其中90%以上的客家人分布在中国地区,其余的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对客家文化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文化研究方式的层面上,通过运用GIS技术分析文化的时空关系进而实现客家文化科学化方式研究的比较少,尤其是在空间特征、时空演变与可视化的方面更显不足。为此,论文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结合GIS可视化特点与空间分析方法,建立客家历史文化地理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多元综合分析与应用。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客家文化迁徙过程及动因,同时为客家文化延续和传承提供借鉴。论文在文献阅读、实地取材、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法的基础上,把GIS引入到客家文化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客家文化数据库构成与数据库设计思路,并给出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方法步骤;然后,从相关的数据库中选取合适的数据,结合缓冲分析法、叠加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分析客家居住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时空数据模型及最短路径模拟,对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过程进行了时空演变与特点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客家居住区趋向于盆地、河谷地形聚落分布,除了地形最大的影响因素之外,气候及水系也是影响客家聚落分布的影响因子之一。自两晋至清朝时期,客家文化演变以赣南的赣州、闽西的长汀、粤东北的梅州为中心,呈自北向南逐渐扩展的空间分布总趋势。通过对这种空间扩展的动力因素分析,说明客家文化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客家文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历史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前三次大的客家民系迁移,主要是“推”(战乱)的力量起作用,以维护生命为首要目的,而第四次至第五次大的迁移过程除了“推”(战乱、资源承载力)的力量,还有“拉”的力量。通过最短路径模拟及迁徙路径分析得知最短路径与当时迁徙的路线基本一致,同时客家文化的演变是由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客家先民自身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106]陈希.万石村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D].导师:范水生;胡启镔.福建农林大学,2015.

摘要:建设美丽乡村,能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进一步提升村庄整治,能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永定区大溪乡的万石村,它位于永定三大土楼旅游景区的中心。在2012年初,万石自然村被市委、市政府定为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优异的地理优势、丰富的乡村资源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万石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保障。本文基于乡村旅游的视角下,对万石村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万石村地理区位、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等概况进行基本的阐述。其次,运用SWOT分析法对万石村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它的战略选择。然后,运用卢云亭的“三三六”分析法对永定区万石村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接着,采用层次分析法等对万石村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构建出万石村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在综合评价层中资源条件的权重值最大,在要素评价层中,农业景观的权重数值最大。之后通过专家对要素评价层各个因子进行模糊打分后,计算出万石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等级为三级,这说明万石村拥有优良的乡村旅游资源,值得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最后,基于前文的各项分析,对万石村乡村旅游建设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设方案。其中,发展战略包括产业联动的发展策略、生态和谐的持续发展策略、文化为魂的内涵提升策略和以农业生产为依托的发展策略。万石村乡村旅游建设方案总体布局是被分为客家原乡休闲体验区、滨河营地休闲区、金丰溪农业观光体验区和山地农业体验运动区这四个功能区。后文从规划范围、场地现状、主要功能、规划设想、建设项目等方面对这四个功能区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建议。

 

[107]江育.长汀县三洲古村落景观空间特征及其保护研究[D].导师:兰思仁.福建农林大学,2015.

摘要:古村落是人类长期以来居住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古村落正面临着多种威胁。针对目前古村落景观空间不断被挤占、古村落空废化、村落发展与保护矛盾等问题,论文通过对长汀县三洲古村落景观空间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挖掘三洲古落规划布局、空间利用、景观营造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传承与延续闽西地域文化景观,为古村落的继承、发展以及保护等方面做出理论上的探讨。针对三洲古村落景观空间的研究,通过现场测绘、空间结构分析、空间类型分析等方法,将村落景观空间分为村落外部景观空间和村落内部景观空间两部分,并从村落空间结构、空间类型、空间组成元素、空间序列等方面对三洲村的景观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三洲村总体呈现出“水、田、村、山”的空间格局。三洲村村落与外部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并受到人文与风水观念的影响村落平面形态呈船形。村落以老街为主轴,形成以各姓氏宗祠为核心的团状型相互嵌入式组合的村落结构。(2)三洲村内部景观空间有机结合了道路、水系、地形地貌,尊重自然。村落内空间结构井然有序,形成了以道路街巷为空间骨架的村落景观肌理;以宗祠建筑为礼制中心、寺庙建筑为信仰中心、民居庭院为生活核心的生活空间体系;以广场空间、绿地空间、入口空间等构建了村落的活动空间体系;以寺庙、祠堂以及书院为主体的社会性活动空间体系,并利用地形构筑城墙形成人工防卫体系。(3)三洲村内的两条空间序列路线并联式组合,空间组合秩序表现为以道路为骨架,结合建筑、水系、广场形成线性空间肌理,空间由村落边界到建筑空间形成“开敞一半开敞一半封闭一封闭”的空间过渡,空间序列丰富,空间等级明显。(4)三洲村景观空间表现出的对场地条件与文化特质的尊重以及适宜于人的活动的空间尺度设计,对现代城镇景观设计具有借鉴意义。针对三洲古村落景观空间的保护,本文从村落景观空间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村落内各类景观空间的现状,提出村落景观空间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策略,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认为,三洲古村落景观空间的保护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历史和村落特有的民俗的前提下进行,村落景观的保护必须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发挥村民保护村落的积极性,传承村落景观空间的传统文化。

 

[108]丁磊.龙岩市东山湿地公园规划设计[D].导师:陶萌春.福建农林大学,2015.

摘要: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在湿地中开展生态旅游正蓬勃兴起,建设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为理论,龙岩东山湿地公园便是基于此定位进行的规划设计。龙岩市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有“闽越祖地”之美誉,本设计遵循龙岩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和城市综合性公园和湿地公园的设计规范,综合考虑场地周边环境和人群的需求,旨在为大众提供一个集功能性、文化性与生态性于一身的城市湿地公园。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湿地公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然后通过背景分析、项目定位以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对本设计进行完整的介绍,最后总结出通过本次设计所获得湿地公园设计的经验,以求为以后的设计进行指导。

 

[109]林淑芳.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研究[D].导师:郑郁善.福建农林大学,2015.

摘要:园林庭院作为闽西客家民居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地居民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它不仅继承了中原的传统文化,还融合了闽西当地的风土人情,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营造的历史产物及表达审美观、价值观、伦理观等深层次观念的主要载体。本文以闽西地域性特色为切入点,以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为研究主体,结合闽西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等影响因素,对其构成要素、与建筑组合方式、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建立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典型实例的分析进一步验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经过查阅大量历史与文献资料、实地勘察、拍摄及访问民居主人,对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现状进行细致严谨地研究。依据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本质属性,将其按照空间形态、用途两个方面划分、归类,阐述不同类型园林庭院的艺术特色。深入分析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发展历程及文化脉络,分析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为建立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理论体系提供必要依据。通过分析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构成要素、园林庭院与民居建筑特色的结合、空间布局及意境营造,对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理论总结。分析客家民居园林庭院实体要素、虚体要素、围合要素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特点,得出特属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装饰特色:结合闽西客家民居的建筑特色,分析园林庭院与民居建筑组合的方式及特点,表明闽西客家园林庭院与民居建筑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归纳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设计思想、解析平面布局变化规律、阐述立面设计特点、剖析功能性特征四个方面得出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空间布局设计特色;分析客家民居园林庭院表达的审美意境,探究其人文内涵。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选取闽西三种典型客家民居建筑类型的园林庭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三者间的共性与个性。针对三者园林庭院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提高整体庭院绿化量、融合多样营造方法、合理使用大尺度庭院空间、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增设景观小品、增添休憩设施六方面改造对策,为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发展提出探索性的建议。本文通过对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的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最终得出研究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地域性特色的理论体系,以期为今后闽西客家民居园林庭院更为深入研究、探讨及其它地域性庭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110]戴斯谨.梅县客家方言人称代词的句法及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导师:何彦诚.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关于梅县客家方言人称代词的研究仍是一块处女地,缺少全面系统的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句法功能、语用功能等两方面对梅县客家方言人称代词进行描写和分析。为了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这些人称代词的真实面貌,本文所用语料都来源于笔者田野调查记录的民间故事口头语篇材料。梅县客家方言人称代词有第一、二、三人称和单复数之分,单数形式分别为第一人称ηai21、第二人称ni21和第三人称ki21复数形式由相应的单数形式加后缀tεη44或纫tεη44nin21构成。第三人称代词没有性的区别,ki21既可以表示“他”和“她”,也可表示“它”,但这个“它”只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并非指无生命的物体。人称代词没有主格、宾格和属格的区别,但由合音产生的ηa33和kεi33两个形式已具有领属代词的功能。这两个词分别由第一人称代词ηai21和第三人称代词ki21与领属关系小品词jεi44的合音变化而来。此外,梅县方言还有已称代词tsh;33ka33、旁称代词nin21ka33和统称代词thai44ka33或thai44ka33nin21。从句法功能上看,梅县方言人称代词都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已称代词tshl33ka3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反身用法,另一种是强调用法。当tshl33ka33为反身用法时,具有主语优先性,即优先将主语作为它的先行词。当tshl33ka33表示强调用法时,一般是相应的人称代词加已称代词tshl33ka3构成强调式,强调人称代词。这种结构可以放在任何位置。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讨论第三人称代词和省略代词的篇章语用功能。第三人称代词具有较强延续性和较弱延续性。当文段中的人物名词较少的时候,第三人称代词通常表现为较弱延续性,反之,则表现为较强延续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分布受到4个因素的制约:人物、情节、时间和连词。省略代词是典型的高可及性标示语,常出现在句首和句中,有些情况也会在句子的其他位置出现。

 

[111]戴菲菲.客家文化推介模拟口译实践报告[D].导师:罗耀光;彭国媛.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客家文化是中华文明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文化开始慢慢走向世界,作为汉文化一员的客家文化也慢慢被世界关注。本次口译模拟选取了两段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推介视频作为素材,视频的内容包含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饮食、山歌、人文、丧葬、婚礼、方言等,这些对译员的知识储备提山了非常综合性的考验。总体而言,所选取的材料比较能够考验译员的语言功底、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百科知识的储备能力。通过邀请相关人员对口译任务作出的评估,结合反馈意见以及音频转录,本文用了较多的案例分析了口译过程中山现的各种问题,如误译、漏译、语言模糊、逻辑混乱、中式表达明显、没有用上预测词汇等,并根据每一个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修正。本文还对口译中出现的难点给出了自己的翻译处理方法,如汉语词语排比出现的翻译、山歌的翻译、俗语或者成语的翻译以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最后,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发现本次模拟口译实践活动存在不少问题,有材料方面的原因及客观方面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及个人的经验,本文做出总结,指出了本次口译模拟实践的优点以及局限性所在,并通过此次模拟提出了作为译员应具有的职业素养。

 

[112]倪晓璐.屯堡人体质特征与群体遗传表型特征分析[D].导师:李咏兰.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摘要:近年来,汉族体质特征的研究日益增多。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是明朝初年入征云南军人的后裔。作为汉族中较为特殊的一支,屯堡人在整个汉族的迁徙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屯堡人的人类生物学研究资料缺乏。为研究屯堡人体质特征与群体遗传学表型特征,于2012年9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区安顺市平坝县七眼桥镇和天龙镇测量了507例(男性251例,女性256例)屯堡成人的87项体质特征指标及359例(男性145例,女性214例)屯堡学生的25项群体遗传表型特征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屯堡人观察指标出现率较高的类型包括:有上眼睑皱褶、眼裂高度狭窄型、无蒙古褶、眼裂倾斜度外角高型、颧部突出度扁平型、鼻翼宽狭窄型、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型、鼻根高度中等型、红唇厚度薄型、鼻翼高度中等型、鼻背侧面观直型、鼻孔最大径位置横型、鼻基部水平型、耳垂圆形、发色黑色、眼色褐色、肤色黄色。(2)屯堡人表现为中鼻型、狭头型(头宽高指数)、阔面型、中肩型、高头型(头长高指数)、长躯干型、宽骨盆型、亚中等型。(3)随年龄增长,屯堡人围度值均出现一定变化,且女性围度变化较男性明显。除腰围、腹围、臀围外,女性大腿围值高于男性,其他9项指标值男性均高于女性。屯堡人围度特征与江西客家人、广东客家人较为接近。(4)屯堡人皮褶厚度指标除女性的面颊皮褶外,其他指标均与年龄无直线相关;除男女髂前上棘皮褶及女性面颊皮褶外,其他指标在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各项皮褶厚度值及体脂率均同比高于男性;屯堡人皮褶发育情况接近四川汉族、山东汉族。(5)屯堡男性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随年龄增长身体越来越充实,屯堡男性身体充实度逊于女性。屯堡人体型与浙江汉族接近。(6)屯堡人25项群体遗传表型特征指标中,女性翻舌率、上眼睑皱褶率、鼻孔窄型率、下颏突型率、卷发率、指甲长型率高于男性;男性铲型门齿出现率高于女性;其他指标男、女出现率接近。叠舌基因与翻舌基因,卷舌基因与翻舌基因,三叶舌基因与卷舌基因,扣手和利手、叠臂、叠腿,起步类型和利手、叠腿、利足,利手和利足,鼻孔形状和铲型门齿,鼻孔形状和鼻梁类型,铲型门齿和额头发际,足趾类型和指甲类型等14对指标两两间存在相关。(7)屯堡人受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其体质特征和群体遗传学表型特征接近于其他地区汉族,相比北方汉族,更接近于南方汉族,同时又具有部分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与其先民江浙汉族相比,具有整体相似性的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113]方嫏嬛.来宾市凤凰镇客家话研究[D].导师:白云.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与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市、梧州市、贵港市、南宁市六市相邻。全市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和睦聚居城市,其中壮、瑶等少数民族占75%,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多语言的交汇融合,使得来宾地区方言研究较为复杂和重要。为了给桂中地区提供第一手翔实的方言材料并探求客家方言桂中片的接触演变,为以后深入调查广西客家方言、为广西客家方言的扩散、传播、变异提供历时语言材料,本文对桂中地区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客家方言进行调查研究。本文在深入调查凤凰镇客家方言基础上,厘清该点客家方言声韵调系统,明确其词汇、语法系统,并将语音、词汇进行了共时、历时的比较,全面揭示凤凰镇客家方言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引言。本章首先对广西客家方言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材料来源及文中所使用符号进行简单的说明。然后简要介绍了来宾市及凤凰镇地理位置、历时沿革、客家人的来源、分布以及语言使用情况。第二章:全面描写并分析了凤凰镇客家方言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与中古音作历时对比,分析并总结了语音特点;与族源地宾阳地区的语音作共时对比分析,全面揭示凤凰镇客家方言的历时演变。第三章:描写并分析凤凰镇客家方言词汇特点,并将凤凰镇客家方言词汇同族源地宾阳地区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更加全面揭示凤凰镇客家方言词汇面貌特征。第四章:对凤凰镇客家方言中各类词的语法意义以及凤凰镇客家方言的常见句式进行描写和分析。第五章:结语。对凤凰镇客家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14]杨蔚.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研究[D].导师:白云.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研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传统语言学方法,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对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进行系统描写、分析与研究。文章理清了本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语音特点,并与中古音和族源地客家话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明晰词汇与语法系统,探究其发展演变规律。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简要概述广西客家话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介绍武宣县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与语言概况,并对本文所使用的符号与发音人等情况进行说明。第二章,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语音研究。描写武宣客家话的声韵调系统,通过武宣客家话与中古音的纵向比较、与族源地客家话的横向比较,全面揭示武宣客家话的语音特点。第三章,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词汇研究。从源流、构词方式以及词形与意义特点三个方面探讨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的词汇特点。第四章,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语法研究。全面描写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语法。第五章,总结。对武宣县三里镇客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115]蔡芳.柳城县大埔镇客家话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本文以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客家话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深入调查柳城大埔镇客家话的基础上,详细地描写了大埔镇客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柳城县不是纯客县,其中还分布着桂柳官话、百姓话、粤语、闽语以及壮语等方言(语言)。由于语言接触及语言自身发展等因素,大埔镇客家话与其他地区的客家方言有诸多不同,因此本文还进行了柳城大埔镇客家话与相关方言的比较研究。比较的目的,首先是为更好地揭示大埔镇客家话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其次是通过系统比较,揭示多方言地区方言间接触影响的特点和规律。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介绍柳城县大埔镇人文地理概况及客家方言研究的相关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大埔镇客家话语音研究。在翔实描写大埔镇客家话声韵调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大埔镇客家话音系与中古音系的历时比较,归纳出大埔镇客家话的音类特征;通过大埔镇客家话与广东梅县客家话、赣南安远客家话以及大埔镇周边的柳州话、百姓话等相关方言的定性与计量比较,全面揭示大埔镇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及与相关方言的亲疏关系。第三章,大埔镇客家话词汇研究。通过大埔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安远客家话词汇计量比较,揭示彼此之间词汇特点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基于语言(方言)接触理论,通过大埔镇客家话与周边方言柳州话、百姓话进行比较,揭示彼此间词汇接触影响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考求大埔镇客家话部分常用词的本字,揭示大埔镇客家话与不同历史时期古籍所记录的用语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大埔镇客家话词汇的历史层次。第四章,大埔镇客家话语法专题研究。对大埔镇客家话的封闭性词类、词缀、体貌、特殊句式进行描写研究。第五章,结语。总结大埔镇客家话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大埔镇客家话中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16]韦炜.融水县怀宝镇客家话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广西柳州是一个多民族(民系)聚居的地区,同时也是多语言、多方言分布的地区。柳州市境内有壮语、瑶语、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的分布也十分复杂,有客家话、白话(粤语)、官话和百姓话(平话)等,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语言环境。柳州市融水县怀宝镇客家话处于多语多方言包围中,语言(方言)之间的接触频繁,相互影响和借用的现象凸显,以致怀宝镇客家话呈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区客家话的特点。本文在对广西融水县怀宝镇客家话进行全面描写的基础上,通过怀宝镇客家话与族源地方言及周边相关汉语方言的比较分析,较为全面深入地揭示了怀宝镇客家话语音、词汇.的特点;论文还选取怀宝镇客家话中较具方言特色的若干语法现象进行了探讨,从一些侧面揭示了怀宝镇客家话的语法特点。全文共分六部分:引言,主要内容包括广西客家方言研究现状述评,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方法,本文语料来源及发音人简介等。第一章,主要内容为融水县及怀宝镇的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语言概况、客家人的来源及分布等。第二章,对怀宝镇客家话的语音系统进行了全面描写,并与中古音系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怀宝镇客家话的语音特点。通过怀宝镇客家话与周边客家话、柳州官话的语音比较,深入分析彼此间的异同,以求更深入地探讨怀宝镇客家话的源流、特点及变异。第三章,重点从词形、词义、造词理据等方面进行怀宝镇客家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分析,揭示怀宝镇客家话词汇的特点。词形方面,重点比较了怀宝镇客家话词汇和普通话词汇音节数量、构词语素的异同。在造词理据方面,重点从直感理据,心理、文化民俗、认知水平理据,方所理据,功能理据及比喻理据等方面比较了怀宝镇客家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异同。词义方面,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怀宝镇客家话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此外,还进行了怀宝镇客家话词汇的历时比较研究,重点考察与分析了怀宝镇客家话词汇系统中的传承词和变异词。第四章,重点描写和探讨了怀宝镇客家话词缀、封闭性词类、动词的体、疑问句和特殊句式。

 

[117]谭秀琴.象州县石龙镇客家方言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石龙镇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管辖,是象州县的西南窗口,境内语言使用情况复杂,通行的语言主要是壮语和汉语,汉语包括桂柳官话、白话、客家方言。据调查石龙镇的清绫、马列等十三个村屯共分布7400名客家人,约占全县的三分之一。本文在对石龙镇客家方言进行全面调查与描写的基础上,运用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定性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石龙镇客家方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全文共分五部分:前言概述广西客家方言研究现状,交代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发音人相关情况,以及本文相关符号使用情况。第一章 象州县及石龙镇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客家人的分布来源,语言使用情况。第二章 石龙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在描写石龙镇客家方言音系的基础上,通过与中古音比较,揭示石龙镇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通过石龙镇客家方言与周边凤凰客家方言、三里客家方言的语音计量比较分析,揭示彼此在语音方面的-致性和差异性。第三章石龙镇客家方言词汇研究。通过石龙镇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石龙镇客家方言与周边凤凰、三里客家方言词汇的比较,揭示石龙镇客家方言词汇的特点,以及与周边方言在词汇方面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本章还对石龙镇客家方言中的部分承传词进行考证分析。第四章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包括实词语法特点,虚词语法特点、句法特点等。附录 石龙镇客家方言同音字表石龙镇客家方言分类词表

 

[118]杨针.融安县大将镇客家话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广西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是柳州市所辖县。东面与临桂等县接壤,南面与柳城、鹿寨等县毗邻,西面与融水县相邻,北面与三江、龙胜县交界。全县总面积290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2004年),辖6镇6乡153个村(街、社区),聚居汉、壮、苗、瑶、侗等19个民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促使这片土地上多种语言(方言)交汇融合,融安县也因此成为多语多方言地区。融安县客家话分布广泛,但目前学界对融安县客家话的调查研究还很薄弱,大将镇客家话调查研究至今尚无人涉足。本文在田野调查、全面占有一手语料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将镇客家话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写和比较研究,揭示了大将镇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以及与周边相关汉语方言接触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一、引言:主要介绍广西客家方言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材料来源以及文中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进行简要的说明。二、第一章:主要介绍融安县(含大将镇)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融安县(含大将镇)客家人的来源、分布以及融安县(含大将镇)的语言使用概况。三、第二章:在全面描写大将客家话语音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大将客家话语音与中古音的纵向比较,以及大将客家话语音与族源地方言语音的横向比较,揭示大将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四、第三章:通过横向比较,揭示大将客家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纵向比较,揭示大将客家话词汇系统中承传词、变异词和创新词的概貌。五、第四章:对大将客家话的封闭性词类、体貌系统以及常见句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与分析。六、第五章: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大将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并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七、附录:含同音字表和分类词表。

 

[119]张华龙.梅州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调查研究[D].导师:翟禄新.广西师范大学,2015.

摘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高中地理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乡土地理越来越受到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梅州市被誉为“世界客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梅州市的高中地理教学是很有裨益的,可以帮助梅州市高中学生更加了解梅州地理环境和客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通过乡土地理教学使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素质也得到提高。本文将梅州的客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相结合,进行现状研究和策略研究。研究目的是丰富有关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融合客家学研究与教育学研究,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提供一种范例,促进客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发扬;以梅州为研究地域,使梅州市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更加了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客家历史文化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促使梅州教育部门提高对各县区市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意识,加快整合速度。本文在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指导下,利用文献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梅州市1750位高中在读学生、67位高中地理教师和市教育局地理教研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反馈的数据结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梅州市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解决策略。其中包括结合新课标中的内容标准以及梅州市客家历史和文化,设计出梅州客家素材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表、梅州客家高中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案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分为“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已掌握的乡土地理知识情况、对乡土地理的实践、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感受”四部分;教师问卷分为“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开发利用的条件、开发利用的方式、教学效果和困难”四部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梅州客家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实践和效果三方面存在问题:一、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已掌握的乡土地理知识情况"和教师问卷的“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开发利用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开发利用的条件中存在两个问题:主观认识不足和基础条件薄弱。二、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对乡土地理的实践”和教师问卷的“开发利用的方式”进行分析,得出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存在两个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观念均不强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单一。三、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感受”和教师问卷的“教学效果和困难”进行分析,得出开发利用的效果中存在两个问题:学生的评价一般和教师遇到的困难较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梅州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改善客观条件。具体策略有:完善中学地理教学体系、编写客家乡土地理教材、积极组织乡土地理培训、加大当地教育教学投资。二、加强各方合作。具体策略是共享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针对客家乡土地理的人文属性这一特点,应该重点针对高中地理人文地理板块(必修二)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共享。三、选择适当方式。具体策略有:灵活运用乡土案例教学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120]白振智.关于客家微电影的发展研究[D].导师:吕屏.重庆大学,2015.

摘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文化体系建设中强调要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全国各大地市也都推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活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2012年,由广东省梅州市政府主办的“客天下?全球客家微电影大赛”将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以微电影的形式展示在大众面前,呈现了一场全新的视觉盛宴。当客家文化遇上微电影,不仅滋生出许多有创意的文化产品,而且改变了客家文化产业的价值生产链,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笔者在对客家微电影作品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政策引导的前语境出发,对客家微电影进行一个全面且细致的分析很有必要。首先,笔者对客家微电影的发展概况进行总体梳理;接着从叙事学视角出发,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层面对客家微电影进行了全面地解析,表层结构主要分析了客家微电影的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和叙事符号,深层结构主要从其叙事主题、叙事情节和冲突叙事三方面入手;然后,在分析中发现客家微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实瓶颈,包括外部环境的束缚和创作主体自身的因素;最后从内外两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思考性建议。

 

[121]蔡宣.宁化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导师:郑耀星.福建师范大学,2015.

摘要:21世纪的今天,文化旅游已成为人们外出旅游动机的重要选择,而其中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色,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饮食文化的研究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宁化客家饮食文化是中原汉人饮食文化与宁化当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随着近几年客家热的兴起,宁化客家旅游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地方特色的宁化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更是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以宁化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研究的内容,以体验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饮食文化旅游中的应用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SWOT分析法和实地考察分析法等对宁化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其开发的可行性,并对宁化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提出相应开发的原则和策略,及其开发的构想。

 

[122]宋霞.旅游文化营销视角下的台湾客家文化产业[D].导师: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2015.

摘要:随着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年增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世界各国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台湾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经过多年深耕,已成功发展出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台湾客家桐花祭便是其中获得了文化与经济双赢的成功案例。因此,本研究选取台湾客家桐花祭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文化营销视角,运用文献探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经由核心意象建构、产品文化营销、媒体策略、文化体验和品牌营销的研究,探讨客家桐花祭运用族群文化资本取得市场认同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大陆发展客家文化产业提供有益思路。研究发现,“桐花”意象的建构是客家桐花祭成功的核心因素,核心意象有效地整合了其活动规划与执行的统一性;其次,“客家委员会”的全局统筹是客家桐花祭创办并顺利举办多年的关键;再次,客家桐花祭的运营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了“客家委员会”整体统筹、企业加盟、“地方部门执行”和“社区营造”的合作模式;最后,营销策略的成功践行是客家桐花祭与市场融合、取得目标消费者认同并获得巨大经济与文化效益的桥梁。

 

[123]彭丽君.基于文化地理学的肇庆市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肇庆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地区,西北面与广西接壤,东部与清远市相接,东南面与佛山市和江门市相邻,南面与云浮市毗邻,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既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本文借助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和分析手法,来有效地分析和解释肇庆传统村落及民居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差异,并在纵向上对这些属性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分析。文章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内容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对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以及研究内容进行界定。综述了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村落民居的文化地理研究以及肇庆市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研究现状,同时确定了本研究的框架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构建本文的研究基础——肇庆市传统村落及民居数据库。从数据库样本的选定、数据库的组成、文化因子的制定和数据库的建立这四个方面构建数据库。第三至六章则分别对应了本文四个最主要的研究内容:(1)构建肇庆传统村落及民居数据库;(2)划分肇庆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区划;(3)分析肇庆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的影响因素;(4)探讨肇庆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归纳出两点结论:一、肇庆传统村落及民居呈现出以广府文化为核心,多种文化共存的独特地域文化景观。二、肇庆传统村落及民居的多样性文化景观,是受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语言民系及民间信仰等多种内因,以及周边地区文化和外来文化等外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多种文化经过碰撞、筛选、整合过程后的均衡状态的具象化体现。

 

[124]李玢玢.赣南地区客家文化下的围屋建筑研究[D].导师:许建春.南京师范大学,2015.

摘要:客家一词源于秦汉时期,广袤的中原地区的大批量的流民向南迁徙,并于现如今的赣、粤、闽等地落地生根,并演绎出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其中客家建筑是客家文化的瑰丽艺术的杰出代表,赣南客家围屋建筑以其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皆堪称世界之最。赣南客家围屋在建筑结构本身和其建筑文化以及映射出的客家文化,其中的每一处都饱藏几千年来客家人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独立的民族精神,特有的地域有特有的地方文化,并且由此韵生客家独具魅力的建筑形制以及建筑装饰符号。本文带以丰富并且扩充中国传统建筑史的目的来进行研究,将客家文化韵生背景纳入研究范围,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立体研究客家围屋建筑,并将与同一时期的其他地域的围合感极强民居建筑作对比研究。再将客家围屋建筑的传承与发展纳入研究、探讨范围,这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的重要影响。

 

[125]蓝淑华.江西信半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导师:卢小群.中央民族大学,2015.

摘要:目前语言学界对客家方言的研究颇丰,成果斐然,然而,对于江西省信丰县境内客家方言的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对该县方言没有系统全面的研究,同时散落于各家学术著作中的相关研究也存在着观点不一等问题。因此,对信丰县方言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对客家方言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从郑材、刘伦鑫等学者的著作以及笔者本人亲身体验得知,信丰境内客家方言存在着内部差异,主要体现在信丰县西南边角地带与信丰县大部分乡镇之间。故对西南边角地带乡镇和其他乡镇的客家方言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方便我们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信丰县客家方言的特点。本文选取信丰县西南边角地带的崇仙乡和东南部的安西镇两个客家方言点作为调查对象,对信丰县境内有显著差异的二乡镇客家方言进行了细致详尽的调查、描写、对比、分析,通过全面、深入的语言事实的探讨,以期增加人们对信丰县境内方言的了解,加强人们对赣南客家话的认识,并希望所调查方言能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语言事实的依据。本文第一章“绪论”对信丰县的人文地理概貌作了简要的叙述,继而分析信丰县客家方言的研究概况,最后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方言调查情况和符号使用情况;第二章描写了信丰县安西镇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并对其语音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描写了信丰县崇仙乡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并对其语音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比分析安西镇与崇仙乡的客家方言语音特点,包括声母的比较分析、韵母的比较分析和声调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两者的异同;第五章对安西镇与崇仙乡客家方言语音异同的缘由进行探究,认为两地客家方言存在异同主要是因为客家人对语言的坚守、社会生活往来中语言的接触以及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规律。

 

[126]郭维华.福建土楼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策略研究[D].导师:戴永务.福建农林大学,2015.

摘要:目前,全球旅游业正生机勃勃的发展,旅游标准的实施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外对旅游服务标准化的研究理论不多,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早,但针对旅游服务标准化的研究不多,缺乏权威性的解释。《福建土楼旅游服务标准》在福建永定土楼景区试点实施近五年时间,笔者通过对该标准的制定过程、运行现状、实施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初步形成一套基本理论依据,对今后继续推动福建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符合标准化研究的方向,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笔者拟通过实地考察法、历史文献法、问卷抽样分析法等方法,对福建土楼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策略研究,涵盖发展过程、标准化试点现状、存在问题、应对措施、构建目标等,着重研究了景区服务标准化实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从景区企业微观层面分析旅游服务标准化在企业创造价值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宏观层面阐释构建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节:介绍本案选题的方向、背景、研究意义等,通过对标准及旅游标准化相关文献综述,进一步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着力点。第二章节:阐述“旅游标准化”、“旅游服务标准化”等相关基础理论,归纳旅游服务标准化包含的对象及内容。第三章节:从标准化实施必要性的共性和特性入手,归纳实施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必要性。第四章节:从福建土楼永定景区运行的现状引入福建土楼旅游服务标准化制定背景、制度、评审、实施的过程及运行的现状。第五章节:从内外两方面角度出发,分析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六章节:提出福建土楼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目标,阐述推进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化策略分析。第七章节:提出本文的结论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127]赵成臣.应用岭南传统宜居策略的保障性住房设计研究[D].导师:邓孟仁.华南理工大学,2015.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宏观调控,我国社会住房保障体系得到了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量不断增长,对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在满足数量快速增长。然而,过于快速的建设扩张导致保障房千篇一律,缺乏相应地区的适应性设计和人文关怀。笔者重点关注岭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宜居策略在保障房的设计研究。研究以岭南传统民居的居住模式为基础,从实例入手,主要探讨民居的布局形式、空间模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传统民居的被动式节能策略、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下的居住方式。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多视角的研究,结合保障房的设计特点,对两者进行类比,找到传统民居与保障房可类比研究的部分,进而归纳整理出岭南地区保障房设计的理想模式,对岭南地区保障房的再开发提供设计方法和建议。首先,本文在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标之后,科学提出了本次研究的框架,开始进行研究。其次,笔者对于广州深圳地区的已建成保障性住房进行了走访,对目前住区的使用现状作摄影记录,并从建设规模、建成年代、规划布局、建筑形态、外部空间特征、人群行为心理和使用状况等方面对保障房住区作了初步分析,收集了部分现场资料及住户们的使用感受及建议。之后,笔者通过网络文献资料的收集,实地走访调研,对岭南地区传统民居及相关古建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具体的调研情况加以对比和分析,探讨传统民居跟保障房可类比研究的部分,最终科学得出一个系统的总结结论。

 

[128]吕春玲.浅析闽西客家元素在乡村景观中的运用[D].导师:周玉明.苏州大学,2015.

摘要:龙岩市地处福建西部,通称闽西,是客家人群居区域之一。从西晋末年至南宋末年,中原一带风起云涌,分分合合,汉族百姓一次次避难南迁,其中一部分辗转迁入闽西,与原住民历史性地融合,生成为一支新生的汉族客家民系。闽西是客家祖地的核心区域,曾为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客家地区发展繁荣和客家播迁世界发挥了重要的特殊作用。闽西客家人拥有着“自强不息、重正固本、开拓创新、崇文重教、勤俭节约”的精神,因此其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也呈现出简洁朴素、聚族而居、崇敬自然的特点。但是近年来,闽西客家乡村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如古民居、古建筑的随意处置、环境问题仍然突出、规划没有特色等。闽西客家元素有哪些,如何在乡村的景观设计中融入这些特色元素,是本文要探讨的地方。

 

[129]马艳婷.试论江西赣南区域兴国客家山歌“哎呀嘞”的艺术特色[D].导师:郭树荟.上海音乐学院,2015.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珍奇瑰宝,客家文化可谓是异彩纷呈。客家民歌中的兴国山歌是独树一帜的,其独特的风格令世人赞叹。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使得兴国山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最具特色的起首“哎呀嘞”山歌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兴国民歌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民族声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其研究程度还远远不够。怎样在当今多元化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民族声乐理论研究,让民歌走入更多人的生活和心里,使山歌音乐永葆青春,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这是每一位音乐艺术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纵观赣南民歌的发展历史及其艺术特征的表现,巧借兴国山歌中15首以“哎呀嘞”起首的山歌为研究分析的载体,以此来探讨兴国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与赣南民歌之间的联系。

 

[130]王鑫.康熙时期大陆向台湾地区移民研究[D].导师:成积春.曲阜师范大学,2015.

摘要:移民史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部分,大陆向台湾地区的移民是移民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康熙皇帝之前,历朝历代也有大陆向台湾地区移民的现象,但规模较小,台湾地区更多的是原住民。康熙时期,由于统治者的主观推动及社会经济条件的促使,加上大陆东南沿海尤其是闽粤地区人民敢于冒险的人文精神,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大陆向台湾地区移民的高峰。康熙时期移民的主要来源是泉州、漳州等闽南地区及粤北(俗称客家人)地区,从移民的最初动机看,有的是求生存,有的是谋发展;从迁移方式来看,有的是合法迁移,有的是非法偷渡。康熙时期台湾的阶级结构,在农村主要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组成,在城市主要由商人和伙计、工匠组成,此外还有一些个体手工业者和为数众多的游民。从职业结构来看,康熙时期台湾也有士、农、工、商各界,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各界内部的成分比较简单。游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层,这种人在康熙时期台湾社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游民不事生产,依靠乞讨为生,还经常偷窃、抢劫、煽动械斗,从中抢掠破坏,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治安都有负面影响,这是台湾移民社会的结构特点之一。迁台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是良好的,两岸人民共同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经济,互通有无,民族之间也有一定的融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矛盾,有分类械斗的现象,但这不是两岸交往的主流。这一时期的移民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为更大规模的移民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移民的直接影响是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的同时也拓垦了很多土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成长。对台湾而言,先进农业生产力的进入,直接改变了其原有的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台湾的产业水平从新石器时代,在两三百年间,迅速提升到近代的水平。同时促进了经济区域和商业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方面,逐渐从国际贸易时代转入对内陆地区的沿海贸易圈时代。当然,在台湾移民社会中,也逐渐形成了四组矛盾:阶级矛盾(农民与地主)、官民矛盾(人民与政府)、族群矛盾(同族群之间)以及汉土矛盾(汉民族与土著民族)。这些矛盾,存在区别,也相互交叉,进而成为后来台湾社会动乱之根源。

 

[131]许彬欣.台湾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思辨[D].导师:张帆.北京理工大学,2015.

摘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未来提升设计价值的关键所在,将“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已经是全球市场的设计趋势。台湾设计类文创产业发展良好,政府及设计类高校重视研究与培养,文创产品品质高。大陆与台湾文化同根同源,台湾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本课题的研究,结合设计学、心理学、消费学、符号学等学科理念,利用在台湾交换学习期间所见所闻,分别对台湾设计品牌、设计工艺、客家设计、原住民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随后重点进行了台湾邹族原住民文化及其相关产品设计研究,探讨文化如何被转化及运用于产品设计,文化创意如何加值设计,进而总结出台湾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流程,架构其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式,并运用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检验上述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大陆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范本,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突破性具体可行的新思考方向。

 

[132]孙启兴.休闲农业的区域差异性问题研究[D].导师:吴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富裕程度愈来愈高而生存空间却日益狭小,使得人们走出狭小逼仄的城市空间,走入广袤的大自然、农村去体验自然的乐趣,放松身心的紧张。休闲农业的发展便有了游客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大城市休闲农业的过剩发展。近年来,“休闲农场”、“农业科技园”有向中小城市扩散的趋势。于是,“休闲农场”、“生态农业科技园”在全国遍地开花。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既有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的巨大差异,又有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状况、风俗、文化的不同。因此,不同区域发展休闲农业就不能不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农业基础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旅游业发展状况。本文论述主要内容有:第一章:绪论,主要从休闲农业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休闲农业、斑块、廊道、基质等相关概念和休闲经济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第三章: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主要从国外、国内休闲农业发展概况论述,其中重点论述中小型休闲农业产品的发展状况;第四章:休闲农业区域差异性问题研究,主要从目的、意义、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河北保定和广东河源休闲农业的区域差异性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河北保定“百果园”和广东河源“融合休闲农场”的具体差异;第五章:休闲农园景观规划设计流程;第六章:“百果园”创新方案与“融合休闲农场”改造方案,主要从农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娱乐设施等方面设计;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出以下观点:休闲农业发展应该重视区域差异性问题,与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特色化,符合科学理论,并提出两种休闲农场开发的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5)》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4)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6)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