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4)
[1]石彦.增城小楼镇东西境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D].导师:田银生;赖伯舟.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乡村景观不仅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深远的文化传统,因此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尤为重要。小楼镇位于广州增城北部山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乡村景观是小楼镇最主要的环境构成。另外,2008年增城实施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即:南部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圈,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化区;中部打造都市生活圈,为优化开发的文化产业区;北部打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为限制工业发展的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区。小楼镇位于增城北部,走发展都是农业和生态旅游是主要出路。
东西境村是珠三角保存尚好的民间村落之一,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传统历史文化深厚。本文选取小楼镇东西境村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西境村乡村景观所处的环境、相关规划、景观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挖掘其中的景观价值所在,总结当地乡村景观的现状问题,从中提出可供参考的保护与利用途径,希望能够在保护乡村景观的前提下,乡村地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概况和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与东西境乡村景观相关的规划和已建项目,并提出对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到第五部分,分别对乡村景观的三大构成要素,即: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和景观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挖掘价值所在,提出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相关的保护与利用途径。第六部分对东西境乡村景观的整体风貌进行分析,根据选择路线和节点,对东西境乡村景观的视域景观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总结东西境乡村景观今后的发展方向。最后,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以期为保护和利用东西境乡村景观尽一份绵力,更希望能够呼吁更多人对各地域乡村景观的重视和关注。
[2]杨青.川北客家民居的特色研究[D].导师:欧阳桦;况平.重庆大学,2014.
摘要:川北客家民居,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及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建筑工艺和建筑风格,富有乡土性和地域性,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价值。客家民居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客家人迁徙发展过程中建筑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区域文化的融合,是客家人迁徙、繁衍、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发展、不断改进建筑工艺发展园林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客家人的发展历史资料,收集国内河洛地区、闽粤赣地区、四川地区的客家民居素材,综合文献研究法、区域调研法、实例分析法和资料汇总法等,分绪论、客家民居文化背景分析、四川客家民居、川北客家民居的建筑风貌、仪陇县典型客家民居实例分析、总结与思考等方面认真总结出川北客家民居的形成成因及典型特点,比较分析不同客家民居之间的差异,揭示客家人高超的建筑工艺以及先进的建筑理念。得出以下本文论点。
客家民居起源于中原河洛,在闽粤赣一带发展至鼎盛,形成了在世界建筑领域享有特色的客家土楼、围楼、赣南碉楼等。客家人于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进入四川,发展至今,东山地区及隆昌地区形成两个相对集中的客家民居集中区。本文研究的川北地区是在继成都平原较好的地理位置被先期进去的客家人占据的情况下,后来人辗转到达的地区。此地区客家民居保存的尚多,有较多乡镇还沿袭着客家习俗,全讲客家话。川北客家民居的建筑风貌仍传承了闽粤赣地区的礼制、选址、布局、选材,与东山、隆昌地区的客家民居结构相近,但亦有不同。
川北客家民居建筑体量减小,防御性设计减弱。川北地区的客家民居多为沿街排布的小型民居,格局多体现为小的四合院;偶有大体量的聚居院落,依主次顺序排布,多为方形布置;结构综合穿逗结构和抬梁式结构,天井下陷;防御性进一步减弱,出现不完全围合的三合院。本文对有代表性的仪陇县多处民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从聚落形式、结构形式、空间布局、选址特点、门窗文化等方面具体探讨了川北客家民居的特点,展现客家人在建筑方面的高超造诣,对现当代的建筑仍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客家人的精神品质值得推广,客家人的建筑造诣值得学习。保护、弘扬和创新客家文化,是“客家之所急需,中国之所急需,世界之所急需”。客家人的优良品质,正在被世界所认识,客家文化的内涵正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的精髓。
[3]骆帅.河源市客家文化旅游与农村社区发展研究[D].导师:王明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
摘要:河源市是广东唯一一个纯客家地区,客家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开发河源市客家文化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并且有利于传承和保护河源客家文化;同时,由于大部分客家遗迹都分布在农村地区,所以合理开发客家文化旅游项目对当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社会构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开发客家文化旅游项目对农村社区建设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在查阅大量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社区参与旅游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河源地区的佗城古镇、苏家围等几个主要客家文化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深入走访了解有关企业和周围社区居民,认真分析研究客家民俗文化的特点及优势,科学整合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及旅游资源,同时从经济、建设、生活习惯等方面收集数据,对河源市客家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内容为:要持续发展客家文化旅游项目,改善农村社区现状,首先,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经营、社区居民参与的方式,合理利用各方资源,为旅游项目在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政策、资金、管理技术的保障;其次,要使项目能促进当地农村社区的发展,必须制定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农村社区居民对项目的参与权、管理权、选择权;最后,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指导思想,保障文化旅游项目不盲目发展,同时防止出现以牺牲当地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循环。
[4]裴燕林.河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导师:王明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个新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存在着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无论是从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还是市场的消费需求,农村文化产业都应该占据很大的比重,其对地区的整体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当地农村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研究和探讨河源市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首先从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和一般理论着手,总结概括分析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内涵及特征,阐述了河源市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作用及必要性;其次,根据对河源市农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掌握的一些资料、数据,深入分析了河源市农村文化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随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源市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河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策略。
[5]陈宏伟.软实力视域下福建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导师:陈国瑞.福建师范大学,2014.
摘要: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范畴。当前,发展体育文化创意经济在国际上已成为一股热潮,特别是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体育文化创意经济非常成功,它们都很值得我们国家学习和借鉴。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既是低碳环保的产业,也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业,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福建省生态省建设的具体要求。福建省作为海西经济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的核心区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是其基本功能的具体要求。蓝色经济发展试点省份的确立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给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与扩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和历史机遇。本文主要从福建省文化软实力、创意经济、海西经济区建设、生态省建设、闽台体育文化交流、蓝色经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福建省体育产业规划的视角,利用专家咨询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福建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探寻其优势和制约因素,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对福建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对策思考。
[6]刘国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央苏区妇女运动[D].导师:谭元亨.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危机关头,妇女运动也进入低潮时期。随着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妇女运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1929年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赣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藉此也开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中央苏区的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妇女观的指导下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的局部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中央苏区地处赣闽粤边区,与中国最大的客家民系聚居区基本重合,中央苏区作为苏维埃革命运动中心,国民党动用了几十万军队进行反复围剿。苏区男子大部分参军打仗,妇女成为中共争取的主要力量。动员妇女参加革命,建设和保卫根据地,支援武装斗争,是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基本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农妇的积极性,中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赋予她们与男子一样的权利,并通过从上到下普遍建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和女工农妇代表会议制度来了解并解决农妇诉求,苏区妇女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她们积极投入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参与后方生产与政权建设,支援革命,成为苏区革命与政权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中央苏区的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妇女运动的开端,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与丰富,为随后中国妇女运动的全面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赣闽粤边区作为客家民系聚居地,中国共产党在此三角区域领导的苏区妇女运动,实际参与的主体对象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客家妇女。因此深化以客家妇女为主体的中央苏区妇女运动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内在规律,弘扬苏区与客家文化精神,发扬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苏区妇女与客家妇女有机结合起来,以客家妇女社会、家庭地位变迁为重点考察,从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性别等多学科、多视角介入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的苏区妇女运动,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广泛借鉴相关方面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对中央苏区时期妇女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运动实践、客家妇女地位变迁、实践经验等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
[7]张生.赣南客家室内家纺图案设计的时尚化研究[D].导师:王府梅;温润;张苹.东华大学,2014.
摘要:民族图案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意识的载体,反映了民族独特的精神文明、价值观、审美情趣与艺术认知。赣南客家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区,是我国客家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其家纺图案有着明显的民族特征。赣南客家家纺文化的研究对于传承和发展客家民族文化,保护我国非物质遗产,发展民族特色,开展民族旅游和民族工艺产业都起到重要作用。
客家纺织图案受赣南客家先民历史迁移因素的影响,与中原古代纺织图案具有形状相似的特点,赣南客家纺织图案还受传统吉祥文化和客家宗族制度的影响,采用了大量的吉祥纹样,体现了客家向往美好的民族精神。客家家纺设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是必须吻合的。客家家纺图案设计在审美的基础上还应该关注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心理诉求,与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相适应,把科学技术作为发展家纺图案设计的原动力,再向图案设计的实践原则迈进。
[8]高德星.上杭县农家乐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郑金贵;黄光环.福建农林大学,2014.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节奏加快和社会压力加大,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回到农村,亲近自然,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休闲旅游应运而生。农家乐旅游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特征,让人们于轻松、休闲的田园生活中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农家乐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一种自然现象,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村单一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完善旅游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上杭县是福建省龙岩市7个县(市、区)之一,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著名苏区、客家祖地、建筑之乡、黄金宝地、旅游胜地、冠军摇篮。本文以上杭县农家乐旅游为研究对象,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家乐旅游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通过对上杭县农家乐旅游景点的实地勘察等方式,对上杭县农家乐旅游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主要概括了上杭县县情特点及上杭县农家乐旅游开发现状。第三部分用SWOT分析方法对上杭县农家乐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举例研究。第五部分对上杭县农家乐旅游开发提出基本思路和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上杭县农家乐旅游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特色及优势,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准确定位,合理规划,加大宣传,开发特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法,上杭县农家乐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9]杨静秋.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导师:杨柏云.南昌大学,2014.
摘要: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开放,市民可以在公园进行游览,观赏和休闲活动。它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它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市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准。本文对城市综合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城市综合公园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概况以及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江西省宁都县塔山公园为例,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影响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因素,归纳总结了相关的规划设计理论,提出了城市综合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宁都县塔山公园是城市级综合性公园,旨在保护山林生态,整合基地山水和植被景观,融入宁都地域元素,为市民提供一个内容丰富,设施完善,集休闲、游憩、康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本文遵循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植物多样性的原则,经过基地现场的调查分析,在保证景观连通性和整体优化性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完成了宁都县塔山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本文将设计范围划分为七大功能区域,包括入口广场区,文乡诗国文化区,宗教文化区,儿童游乐区,客家文化区和湿地展示区,营造出风景优美的绿色景观空间,构筑成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空间,使塔山公园成为塑造宁都县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县域本土民俗风情文化,展现赣南城市风情,重点打造客家文化展示区和文乡诗国文化区,在满足人们不同层次需求的同时,实现地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结合基地水域条件,通过以韵湖为中心的湿地景观设计,展现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普及湿地相关科学知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宁都城区最大开放空间,塔山公园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10]蔡虹.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红色旅游产品发展的新契机,收集国内外红色旅游的资料,表明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过程。以旅游产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作为基础,对赣南红色旅游产品的现状作出了概述,深入分析了旅游消费主要群体的购买目的和喜好,并分析了赣南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目前所表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有地域特色化的品牌形象”的观点,并指明了因地制宜与红色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方向,提出旅游产品设计时应遵循的功能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从旅游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展开了论述,一方面,指出了旅游产品应依托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强调了产品应弘扬当地的特色文化。并力图为赣南红色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11]钟海清.客家社区民间互助保障研究[D].导师:张金鹏.云南民族大学,2014.
摘要:客家,一个特殊的族群,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客家宗族社区,建立了独特的民间互助保障制度,并为客家社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套民间互助保障制度也渐渐趋于弱化和瓦解,尤其是市场经济对其的冲击,导致居民对保障的选择从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当前客家社区的社会保障是由家庭与个人的保障和国家主导的社会保障构成,与其它非客家社区并无多大区别。总体而言,来自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是低水平、窄覆盖面和不全面的,仍然需要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进。除此外,它还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像保障基金的支持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公平性、监督机制的建立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影响着其健康的运作。来自家庭和个人方面的保障也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与个人的原子化程度加剧、部分保障功能从家庭和个人中脱离出来、居民精神层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困境与问题也同样切切实实的发生在客家社区中,庆幸的是,客家传统民间互助保障的模式能够对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它们的不足并完善客家社区的保障系统。进而使民间力量成为客家社区社会保障重要的一支补充力量。
本文选取白鹭村这样一个典型的客家社区作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其传统民间互助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从教育、医疗、养老、孤寡病残贫等各方面一一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社会保障进行对比分析。笔者提出在客家社区实现民间互助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结合的新型保障制度模式试想,并针对白鹭村的具体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望充分挖掘和提炼客家社区传统民间互助保障的经验,在客家社区建立一套由家庭与个人、国家、民间三种力量构成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一种满足客家社区当地需求及符合其特殊文化的新型保障制度。
[12]金进宝.基于CT三维重建的华南人髋臼前倾角测量分析及临床意义[D].导师:肖德明.广州医科大学,2014.
摘要:
[13]张淑敏.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埔客家话词汇研究[D].导师:陈晓锦.暨南大学,2014.
摘要:吉隆坡大埔客家话是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中的弱势方言,也是濒危方言。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吉隆坡大埔客话的词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论文首先对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状况、吉隆坡大埔客话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描写了吉隆坡大埔客话音系,将其与梅州大埔客话语音进行了比较,归纳出两者的异同之处。其次,着重从古语词、与祖籍地相同的方言老词语、受华语影响的词语、避讳词、当地特色的创新词、借词六个方面,对吉隆坡大埔客话词汇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以期更好地揭示吉隆坡大埔客话的词汇特色。最后,本文将吉隆坡大埔客话词汇与梅州大埔客话词汇、台湾东势大埔客话词汇分别进行了对比。我们发现,马来西亚和台湾的大埔客话受当地语言环境、语言态度和语言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本文认为吉隆坡大埔客话词汇与梅州、台湾大埔客话词汇呈现出“趋大同、存小异”的现状,语言接触是造成词汇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14]李敏.地域文化在房地产广告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田辉龙.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在我国,房地产项目的发展是在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广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房地产广告分为促销广告、形象广告、观念广告和公关广告四个类型。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社会的现代化及信息化,广告已逐渐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渐渐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思潮的不断涌入,给广告设计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让房地产广告在浩淼的信息流中引起大众的注意是当今房地产广告设计的重点。对于房地产广告来说,其作用就是吸引大众的眼球,变“被动的看”为“主动的搜求”。因此房地产广告的本质就是以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记忆点的语言、文字、图片,用最能够吸引眼球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民族文化的运用是提高广告相关性、原创力、震撼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民族传统文化就如营养成分一样,不断滋润着并支撑着广设计,而设计师们不断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获得知识,最大化的发挥他们的设计才能,从而更好的为商品服务。一个好的设计和创意,可以缩短设计师和顾客直接的距离。从文化入手,用文化来充实,深刻掌握民族的特征,让设计的作品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广告设计中通常渗透一个“意”字,并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只有巧妙完美的将传统文化与广告设计结合在一起,才能映射出中国文化独有的审美韵味及其时代感。因此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广告设计相融合,是对本土设计者的重大考验。很多广告设计中的经典作品就是基于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审美因素,这些经典作品不仅体现了广告设计的观点及潮流的变化,还反映出民族历史文化的审美倾向,彰显出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设计向融合的艺术魅力。
赣南地区主要有四种主流地域文化:红色文化、宋城文化、风水文化、客家文化。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意识的不断向前进步,广告设计者已经将红色文化、宋城文化、风水文化、客家文化逐渐的运用到了广告设计当中。赣南本土地域文化运用到房地产广告中是具有创造性的一项工作,使得赣南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
本文通过对赣南地区主流报纸媒介的房地产广告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文化地理学理论与文化传播理论、文化结构模式与广告营销对房地产广告中的地域文化的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进行论述,并分析地域文化与房地产消费之间的关系。阐述赣南地域文化在房地产广告传播中的应用现状,对地域文化传播在房地产广告运作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凝练当下的房地产广告设计的意识形态提出深层意识形态的文化批判和应用建议。
[15]王龙生.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D].导师:曾金华.云南艺术学院,2014.
摘要: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是以祈福纳吉为目的、以戴面具为搬演特征的请神敬祖的民间祭祀仪式活动,它原始蛮赫、古朴粗犷、娱人娱神,是赣南客家地区唯一发现的傩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具有人物、情节、对白和表演程式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表演时头戴面具,口中念念有词,形象古朴原始。宁都中村傩舞蕴藏着包括民俗、艺术、宗教等广泛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折射出客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是积淀厚重的客家传统文化宝库。
本文以赣南宁都县黄石镇的中村傩舞为考察研究对象,期望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作业,将宁都中村傩舞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维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历史的、综合的考察。着重对民俗祭祀仪式中的傩舞文化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类,试图将仪式中傩舞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和形态特质立体地呈现出来,最终揭示其在特定民俗时空场域中的特征及傩舞背后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和价值功能。
论文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目的和研究方法。论文一二两章节主要描述了宁都中村及中村傩舞的相关状况,包括对宁都中村傩舞表演的程式程序、典型舞畴的细致纪实和分析等。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笔者试图在一二章节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资料和研究方法,从具体描述走向文化意义层次的解读。第四章则是站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探究宁都中村傩舞的当代变迁及成因,并以“文化自觉“的理念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16]陈金菲儿.花簇与土壤[D].导师:赵宋光.星海音乐学院,2014.
摘要:任何音乐,要剖析它如何发挥社会功能,则必须将音乐与人、与社会群体发生联系的过程阐述清楚。就目前广东汉乐的研究而言,对于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尚未全面,亦未系统化。本研究旨在探讨梅州地区广东汉乐活动中的群体互动关系,阐释其发挥音乐社会功能的过程。
本文主要对各个群体中个体的音乐态度、行为进行分析,归纳出各群体的音乐生活方式、特征,总结出各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建构过程,从而得出当前两种主要的交互关系脉络:其一,广东汉乐作为文化活动,各个体在主动追求参与实践,以达到自我教化的过程中融入群体,这一建构过程对保持广东汉乐活动的群众基础性起决定作用;其二,以传承汉乐为前提,形成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结与相互影响,使相互联结的纽带得以壮大。以这两种关系为主的群体活动,对广东汉乐当前的多元活态存在方式具有决定作用,反映了一个乐种存在方式如何依托社会文化活动的动态过程。
[17]罗璇.客家民俗仪式中的音乐班社考察研究[D].导师:周凯模.星海音乐学院,2014.
摘要:大埔县是粤东地区客家民系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孕育了特色的客家地方文化,如丰富的民间信仰,这些民间信仰通过大大小小的民俗仪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在这些民俗仪式中,仪式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的音乐品种是“广东汉乐”;根据考察,仪式中能提供这样一套较稳定仪式音乐的,正是当地的民间音乐班社——中军班。
因此,基于上述“整体观”视角,再结合“口述文本”、“现场文本”以及“文献文本”的综合运用,本文,笔者一共选取了三类仪式中的七个仪式个案进行现场观察。在这七个民俗仪式中,通过对仪式中的“家庭”建构、“宗族”建构以及“信仰建构”的分析可知,仪式主要是要建立客家人对客家民系的认同。因此,中军班和中军班音乐都是建构和强化认同的重要手段。首先,因为中军班在人员构成以及组织制度上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保证了中军班能为仪式提供一套较稳定的仪式音乐,所以,中军班成为仪式中重要的班社组织。其次,在仪式程序中,“锣鼓吹”、“八音”以及“丝弦乐”的活态演绎,因为使用在不同的仪式程序中而具有了“近-远信仰”特征。仪式主持者正是借用了“中军班”音乐的这种特征去达到、并不断强化客家人对本民系文化传统及信仰系统的认同。同时,“广东汉乐”在仪式程序中以中军班为依托,以民俗仪式为支撑的形态传承,成为汉乐之所以能在民间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18]方观音.明清以来赣闽粤边区茶亭研究[D].导师:周琍.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明清以来,由于赣闽粤边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其本身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使得赣闽粤边区茶亭十分普遍。赣闽粤边区茶亭在形质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总体上来讲它们都具有朴实实用的特征。茶亭的修建为赣闽粤边区行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们在里头休息、娱乐、避风雨,而茶亭中的楹联文化、题壁文化及山歌文化又进一步丰富了茶亭的文化内涵。茶亭建造的组织运作及施茶又体现了茶亭有序的运作程序。
本文运用历史学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试图对赣闽粤边区茶亭做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揭示赣闽粤边区茶亭概况、建造原因、实际功用以及茶亭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层层推进,力求使茶亭的研究系统化。本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文章的选题缘起做了阐述,同时对茶亭研究的学术史作了回顾,并且厘清了茶亭概念,圈定了文章研究对象的范畴,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赣闽粤边区茶亭概况部分,通过阐述赣闽粤边区生态环境奠定了后面介绍赣闽粤边区茶亭普遍的一个基础,而对茶亭产生与发展的论述,又对茶亭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对赣南、闽西、粤东北三个地区茶亭分布的统计与分析,得出赣闽粤边区茶亭是非常多的。而对赣闽粤边区茶亭形质结构的分析,又可知赣南、闽西、粤东北三个地区的茶亭在形质结构方面既有类似的地方,又有各自的特点。
第三章从客家人历史渊源、客家人精神、社会经济、文化、战争等方面分析了赣闽粤边区茶亭建造的原因。
第四章赣闽粤边区茶亭在明清以来的社会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既有休闲与娱乐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有治安功能等。
第五章茶亭与地方社会关系部分,茶亭的修建以及组织运作必然牵涉到很多人,而茶亭与这些人的关系则体现了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本章介绍了茶亭修建的组织建造以及施茶等内容,同时还分析了茶亭与地方精英的关系。
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做了总结,同时对茶亭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且对赣闽粤边区茶亭更加深入的研究做出展望。
[19]王美芝.赣南客家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D].导师:吴玉华.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是赣南民间一种极具特色的客家端午习俗活动,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该特色节庆民俗活动并未得到社会的重视,相关研究报道也不多。因此,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理清它的起源、历史及发展,探索其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并结合民俗学、体育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及原理,对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节庆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论文首先梳理了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探讨了其历史缘起,对其活动的内容和组织程序进行了总结分析,总结归纳了活动的主要特征,指出了该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与社会价值;其次,深入分析了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依据调查结果,给出了保护与传承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行之有效的建议。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是由杨村桃川赖氏八世祖赖思章自明朝弘治年间创办,迄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是一种特色鲜明的龙舟赛,其特殊在于比赛场地是一个大池塘,且允许女子参加竞赛,从最初用于祭神、祈福,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传统节庆民俗体育活动。池塘龙舟盛会为期5天:五月初一为龙船下水,初二为各龙船队报名参赛的时间,初三摆席宴请谢四方,初四和初五上午,进行扫邪,初五下午举行龙舟竞赛。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其来源主要包括:社会助缘和群众自筹。
2、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有:(1)延续时间久远,群众基础广泛;(2)池塘里的龙舟赛,独具特色;(3)信仰独特的龙舟赛;(4)女子参赛,别具风格。
3、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是赣南客家民俗节庆体育活动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1)对群众强身健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对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贡献;(3)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对赣南客家人特有的淳朴、诚信、向上的精神起着教化传承作用;(5)为巩固四海客家情谊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4、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龙南杨村“池塘龙舟赛”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在开展中面临着生存的外界环境不断恶化、政府相关部门保护力度薄弱、传承人员的流失、活动资金缺乏、组织状况不容乐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以下行之有效的建议:(1)构建“政府主导”的保护促进机制;(2)把“池塘龙舟赛”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中;(3)开发推广“池塘龙舟赛”节庆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20]熊峻民.传统街巷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D].导师:周毅刚.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传统街巷是承载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街巷布局是在地理气候因素、传统儒家礼制观念以及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街巷的建筑风貌反映了建造当时的传统材料、工艺水平以及装饰特征。另一方面,传统街巷具有从公共向私密过渡的空间结构,是传统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网络物化的体现。传统街巷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独特基因所在。
当前我国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因专注追求城市更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传统街巷所具有的价值不够重视,导致许多传统街巷被推到重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殒灭。关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传统街巷特征传承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城市更新的理论的视角出发,首先论述城市更新目标,然后分析传统街巷的空间特征,将街巷特征结合国内相关案例研究并总结更新策略,然后对河源旧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叙述,以太平街区作为更新对象做出具体的传统街巷更新策略。
已有一些学者对传统街巷更新做过相关研究,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传统街巷的物质环境更新方面。本文在物质环境更新策略之外,还提出促进街巷活力策略,其中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宏观策略,以及功能混合、社会网络保存、提高街巷可达性等具体策略。作者希望更新后的传统街巷不仅仅是焕然一新的建筑和景观,更重要的是保存街巷中原有的生活气息以及充满活力的街巷活动。
[21]冯志丰.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广州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广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版图上扮演着“商都门户”的重要角色。宋元时期,岭南文化中的三大民系文化大致形成,明清以后,以广州为代表的广府文化构筑起珠三角文化核心区。2200多年的历史沉淀让广州这座历史名城留下了遍及各处的传统村落与民居的资源。为持续有效地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承载空间,开展普查式的村落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借助工作室“广东省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这一课题项目,本文将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与地理学科体系中的文化地理学结合,将广州市101个传统村落与民居置于整个广州市域上进行综合性、信息性、系统性的研究,总结出村落与民居在各种文化因子下的分布规律,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探讨文化景观的形成原因,并对广州作出民系文化源流的梳理和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
研究认为,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的最终形态,是地区内的自然条件、人文观念、社会经济制度加上外来文化(珠三角以外和国外)和百越土著文化经过漫长岁月逐步“混合”而成。它在宏观的文化背景上呈现出复杂的多元文化融合性,而在微观的空间形态上表现出明确简单的识辨性。
广州的文化多元性体现在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种类上,而独立一致性体现在各文化系统下的民居营造方式上。广州除了有传统的广府村落,还有水乡村落、客家村落、疍家村落、畲族村落、华侨村落。每一种文化村落下的民居形式都是简单明确,让人一目了然:青砖人字墙的三间两廊,没有装饰的客家堂横屋,干栏式的水上民居,近代式的钢筋混凝土庐居。尽管广州有多元文化的属性,但其自身广府文化的辐射力量依然强大,各种外来文化的进入都受到广府文化的影响,而除西洋文化以外的其他外来文化的自身影响力都有局限性。正如广州东北处的客家村落,偏安一方,不为世人所熟知。
以上村落信息其实是广州历史发展的见证。从文化地理学纵向挖掘聚落景观形成这一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能有助于横向上理解广州每一个村落的发展背景,为广州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研究增加理论经验。而本文构建出的首个广州传统村落数据库和地理图册,希望能成为日后广州历史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参考依据。
[22]汤晔.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梅州地区传统民居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梅州地处粤东北,是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区和文化中心,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鲜明的文化特征。梅州地区传统民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既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又在地域中发展出独特文化景观。本文引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梅州区域内的传统民居的基础资料进行系统性收集和信息化处理,旨在通过地理学的全新视角,描述和解释梅州传统民居文化景观的空间差异和分布规律。同时,基础性的民居数据库的构建也将为今后梅州民居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内容为三个部分:
一、传统民居的基础数据库建构和地理图册的绘制。通过对梅州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出可供研究的540个民居样本。根据一定分类原则提取民居的文化要素进行数据录入,形成了梅州传统民居的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绘制文化因子空间分布的地理图册。
二、文化景观的特征分析和文化区划分。通过地理图册的方法,清晰的反映不同文化要素的地域分布,进而描述出梅州传统民居文化景观的空间差异和分布规律;依据不同地区民居文化景观特征,采用相似一致性原则,将梅州划分成4个民居文化区域。
三、从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的角度分析梅州传统民居文化景观的形成缘由。首先分析梅州地区文化的形成历史以及周边客家和潮汕文化对其扩散作用,然后再从梅州的地理环境、中原文化、风水理念、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解析传统民居在区域内的文化整合。
通过文化地理角度对梅州传统民居的研究,归纳出两点结论:一、梅州传统民居以客家文化为内核,受到多元的文化扩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景观。二、梅州传统民居类型丰富,不同类型的传统民的起源、变异、演进和分布,都是基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体现了客家人的生存智慧。
[23]解锰.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河源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河源是广东省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与发祥地,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河源客家地域文化,是客家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河源客家地区分布着大量的传统村落与传统民居,历史建筑与省级古村落数量居全省第三。这些传统村落与传统民居是在特定历史与地理条件下形成并保存至今的客家聚落,可谓集河源客家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信仰观念、宗法制度之大成,是客家人生存、繁衍、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研究河源地方文化特质的重要窗口。
本文之所以通过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传统村落及民居,是基于文化地理学在对村落及民居整体性、动态性的把握和描写方面的优势。通过文化地理学分析手法,可以有效地描述和解释同一文化载体不同属性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差异,并在纵向上对这些属性进行比较、归类、分析。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梳理出河源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地理特征,通过绘制文化地理地图和文化地理数据库来反映各项特征的分布规律,成果一目了然。文章还借助文化地理学的分析方法,从文化、地理角度揭示各项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力求在以往对村落及民居的研究基础上具有一定创新。
本文选取了78个客家传统村落和215个客家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这些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基因进行提取,并对每种文化基因进行分类,提炼出各种文化基因的类型学特征。然后根据各个村落及民居的地理位置绘制出空间分布地图,并将村落及民居所承载的各项文化基因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在对应的文化地理地图之上,然后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最后利用上述数据成果,通过叠合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探寻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空间形态差异,提取和归纳传统村落及民居所反映的文化特质及其文化地理学特征,并借助文化线路理论探索客家文化在河源境内的传播路径及相互作用机制。
[24]吴远欣.赣南客家头饰研究[D].导师:曾筱英.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客家人在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影响下,加之中原带来的固有民俗文化,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客家传统民族文化。客家传统民俗文化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经历了数百年乃至千年的历史沉淀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继续沉淀或在逐渐消失,因而发掘研究这些文化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历史责任。客家头饰是客家服饰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始终贯穿于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鲜活地记录了赣南客家民系的悠久历史文化,再现了客家人精深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客家头饰进行相应的探讨和研究,主要有客家民俗文化发展概况、传统头饰解析、头饰艺术特点和美学意蕴以及客家头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期望让人们更了解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并探索以全新的方式对其进行传承。
[25]王婕.“新农村”环境设计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到现在已经有30余年的时间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在这段时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我国农村的环境和建筑设计,我国农民的住宅和住宅环境一直处于没有理论指导的重复建设之中。2005年我国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的同时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由于有之前几年的经济积累,我国农村的住宅和住宅环境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各地区农村的具体情况及农宅的环境进行研究,从而对新农村环境设计工作进行指导,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以赣南苏区农村为研究对象,首先就自然环境、我国的相关政策和赣南苏区农村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对赣南苏区农民的居住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赣南苏区新农村环境设计的不足;然后,从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生态设计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赣南苏区农村的住宅内部、住宅立面以及村内环境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以期能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赣南苏区新农村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
[26]张艳芳.中学语文名胜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D].导师:陈小芒.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名胜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名胜文化的篇目不胜枚举,足见编者对其重视的程度。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名胜文化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力挖掘中学课本中的名胜文化资源,并能结合当地资源,将中学课本中的资源拓展到当地实际情况中,这不仅能提高名胜文化的地位,真正发挥名胜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文学素养,并对其道德和人格修养的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上,都大有裨益。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可谓一箭双雕。
本文以中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课本中的名胜文学进行挖掘,并归类和整理,分析其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
论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主要是对中学语文中的名胜资源进行开发,包括回顾名胜文学与名胜文化的历史,篇目的整理和归纳以及其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影响和地位。
第三章是对名胜文化资源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从拓展的方法途径,内容与艺术的拓展以及江西名胜资源的挖掘这几个方面来研究,
第四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名胜文化教学的策略和途径,以及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语文名胜文学的认识。
[27]王安萍.提升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影响力研究[D].导师:秦秀清.江西理工大学,2014.
摘要: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大众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拜金主义和低俗文化有蔓延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理顺文化发展脉络。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枚瑰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传播的根本性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它的独特性则需要从发挥其良好的导向作用中体现出来。中央苏区地跨赣南、闽西,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遗产。提升中央苏区的红色文化影响力,能够有效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道德构建。因此,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收集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相关资料,采用法学、传播学与哲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最终提出提升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影响力的对策。
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包含选题的由来;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及其内涵”,主要是对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并总结概况了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不同分类。第三章是“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影响力现状分析”,一方面总结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建设现状,包括:媒体对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宣传日益增多,中央苏区红色旅游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另一方面,中央苏区的红色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民众对红色文化了解肤浅;红色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红色文化传承人才匮乏;红色文化传播方式陈旧等问题。第四章是“提升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影响力的对策”。根据所总结出的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五点对策:第一,要加大对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包括提高媒体宣传和开展教育活动两方面。第二,要优化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管理体制,加大对中央苏区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第三,要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丰富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第四,对“精神贵族”的提炼及其推广,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通过发挥“精神贵族”的榜样的作用,可以重新唤起民众对红色精神的注意与认同,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最后,在红色文化的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大对红色文化人才的职业培训等策略。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做了一个概括和总结。
[28]赵利敏.赣南客家廊桥艺术探析[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廊桥是中外建筑和园林景观设计史中历史悠久的建筑样式,在我国,廊桥的历史约有2000年之久。其产生之日就有着大众共有的属性,公用性也是其它古典建筑难以比拟的。它自诞生起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延续性确立并表达了中华文化特有的特征,桥梁设计者和建造者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这一建筑形态,使其在建筑构造、功能作用、环境适配及样式创造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技巧,这些宝贵的经验技巧需要我们继承和研究。
廊桥的特点是集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的,不论是从科学还是艺术的角度看都是值得称赞的,它们集山、水、屋、桥于一体,既美观实用,又深沉、古朴,而且具有广泛功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人们重要的社交娱乐场所。除本身功能外,廊桥本身也是显示一个地方文化品位、经济实力、人文景观的特殊场所,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进入21世纪,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属性及内涵的中国廊桥艺术,再次承载了当下人对于审美的特殊需求。廊桥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重新被激活了,受到更多的关照。廊桥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艺术,它也一定是那个时代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现象。在这一点上,对于赣南客家廊桥的建筑构造及艺术价值的研究和探析是值得的。
本论文以赣南五座廊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桥的种类及构造分析,延伸到对客家廊桥的文化形成及建筑构造特点的分析研究。重点阐述了赣南客家五座廊桥各自呈现的结构特点、价值功用及形式美感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赣南客家廊桥具有的功能效应及深刻体现廊桥美的特征。本文研究的这五座廊桥是古代桥梁发展史的鲜活例证,造型优美,而且形式多样,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29]徐建欣.广州增城绿道对传统村落景观整合方式探讨[D].导师:鲍戈平.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绿道的思想起源于美国,发展到现在已经具备生态、游览观光、文化保护功能了。国内外的绿道理论日渐多了起来。对于如何整合传统村落这一领域,尚未有人进行研究。本文将会对此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绿道的理论研究添加一块砖。
绿道的通过对传统村落的意义是带来游客,增加村民收益,同时能够引起人们对传统村落的关注和保护。在国内,绿道建成后的一两年的游客量很大,随着绿道热潮的过去,游客渐渐变少,绿道的设施开始破败,尤其是乡村里的绿道,其路面和绿化系统因为缺乏管理已经变得荒芜。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内的绿道理论还不成熟,绿道的设计策略还不够完善。
本文研究绿道对传统村落的景观整合作用方面,提出使绿道和传统村落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方式,一方面解决绿道热潮衰退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传统村落孤岛化、破碎化的问题。笔者选用的例子是增城绿道及其途经的小楼人家风景区,其中重点研究当中的传统村落景点东西境古村落。
增城绿道作为广东省绿道的先行者,其设施比较完善。而且增城传统村落多,其乡村旅游业是一大支柱产业,绿道的途经为原本有一定基础的传统村落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名气。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选择增城绿道进行研究。
本文分六章,最后还有结论。
第一章绪论讲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框架、技术路线图和创新点等。
第二章是绿道和传统村落的相关理论研究。笔者进行了绿道、传统村落的理论方面的梳理,为之后的研究做准备。
第三章是笔者针对增城绿道调研后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整合思路,分五个方面来说明——策略、乡土文化的分析、场所精神的解读、景观的整合和营造、基础设施。绿道对传统村落的整合思路,在策略上要考虑多种使用者的需求、政府和地方组织的职能、资金的引入和土地管理方式。在设计上要考虑充分地方文化、场所精神、景观的营造和基础设施的设计。这些都在文中进行展开说明。
第四章是调研报告部分,笔者对增城绿道的小楼人家风景区段进行调研,其中重点调研了景点东西境古村落,归纳出增城绿道对该传统村落进行整合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五章承接上一章,笔者针对调研得出的不足之处,根据笔者在三章里提出的整合方式,进行景点的改造策略和设计。试用改造策略和设计来证明笔者的整合方式的可用性。
第六章是全文的总结,归纳了一下增城绿道与增城里其他传统村落的关系,作了途经传统村落的绿道的未来展望。
最后是结论部分,述说了本文的写作意义和创新点,还有不足之处。
[30]陈晓亮.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雕塑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本文从类型学入手,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中的装饰雕塑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
一方文化滋养一方艺术,赣南古民居上的装饰雕塑,反映了当时赣南地区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伦理习俗、文化艺术等现实状况,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本文首先对装饰雕塑的概念、特征、分类、功能以及艺术载体进行整理归纳,揭示雕塑和建筑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对赣南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解读,总结出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雕塑具有五种审美特征:意象的造型美、流动的线条美、古拙的材料美、蔓延的空间美、灵动的工艺美。其次结合赣南地域文化,挖掘其美的源泉,进而提炼出装饰雕塑拥有“生命”、“民俗”、“风水”、“活态”四种文化特质,这反映出赣南客家装饰雕塑深厚的文化底蕴。研究是为了传承创新,最后谈到装饰雕塑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启示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具体的运用。
[31]李雯.客家池塘龙舟赛的仪式展演与集体记忆[D].导师:罗勇.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宗族是在由于历史上社会制度原因聚族而形成,由于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原因而日发紧密有序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经济文化共同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它是民众的自我管理,不需要政府花钱,是一种低成本的基层管理方式,基本上可以叫做“基层社会的自治”。有丰富的族产、林立的祠堂、以祠堂会为主的宗族组织机构、聚族而居和祭祖活动等;还具有族人遵守的乡规民约,族、房、支的宗族裂变方式,以族房长、绅衿为中心的祠堂管理宣传者等无形的宗族特征。
在当代社会,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文化政策的更迭进步,中国社会的宗族经历的较大的震动,宗族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现在,宗族又重新回到基民自治的舞台,越来越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载体和出口,有助于能满足农民的在城乡二元化状况下心理失衡的价值需求,有利于表达报本之心,促进族人之间的经济互助合作并解决棘手的村治问题。有特色的宗族民俗活动则是宗族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互动及功能展现的载体。
在历史传承深入人心、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的今天,为了精神上的自我认同、文化上的自觉意识以及通过文化宣传延伸的经济诉求,各地掀起了恢复当地特色传统民俗事项的热潮。通过赋予其独特深刻的文化内涵,用全国性的事件进行大幅宣传,从而达到各项心理、文化以及经济上的诉求。宣传就需要噱头,噱头却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各类被宣传的民俗活动的活动重点,一旦有了外人的参与与观摩,民俗活动所有原本的持有者与参与主体都会不自觉的成为表演者,希望给外人展现更优秀完美的民俗活动,力求得到肯定,以达成内心或文化或经济上的诉求。在这样的功能变迁中,不是所有的民俗事项都能完好保留其自身的历史传承性、独特性、文化性,当地民众对自身传统民俗活动也不一定能继续保持以感恩、酬神等加强宗族社会内部团结和谐为主的文化认可以及精神诉求,族人在本族传统民俗活动中亦不一定能保持其历史使命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在这样的民俗活动中,表演性与民俗活动本来对社区社会的团结和谐功能以及族人通过民俗活动进行的文化传承之间就会有不自觉的博弈。孰重孰轻、对具体民俗事象的本真性与历史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的杨村以宗族为主要结构单元,以赖氏为村落的主姓,村民聚族而居,有严密的宗族组织、珍贵的宗族祖产、威严的宗族祠堂和频繁的祭祀活动,作为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宗族的团结上进是乡村地区安定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宗族的团结上进是乡村地区安定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选取杨村的宗族及其重要的年度民俗事项“池塘龙舟赛”作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江西龙南杨村赖氏以对龙神信仰为主体、以500年池塘内赛龙舟为文化宣传噱头的的太平堡龙船盛会中宗族结构的形成过程、组织特点、发展脉络和功能延展,以及其中隐射出的宗族成员们的心理诉求进行研究分析,细化当代民俗活动表演性与文化性、及文化经济诉求与其历史性间的博弈关系。试图探寻南方宗族的变迁过程,民俗事项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延续和发展宗族文化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杨村及杨村赖氏的发展描述,以及民俗起源传说及当代龙船盛会的全程记录分析得出,太平堡龙船盛会的表演性与其文化性、文化经济诉求语气历史性之间不相违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且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当地的社区精英十分明智的通过提高其文化性、历史性以补充民俗活动本身表演性不强的不足等治本的方法来提高其民俗活动的吸引力,从而完成其民俗活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经济诉求。试图通过对太平堡龙船盛会的描述分析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个小的素材、为其他民俗活动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并吸取经验的例子。
[32]蓝美玲.赣南客家生态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导师:王经北.江西理工大学,2014.
摘要: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威胁,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在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潜在作用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赣南客家生态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是客家人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应蕴藏丰富的生态思想,研究赣南客家生态文化有利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
本文在对赣南客家生态文化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对赣南十九县市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赣南客家生态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作初步探析,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对赣南客家生态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的多方面研究成果,初步整理了客家生态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剖析了赣南客家生态文化的生成背景和理论渊源,详细描述了赣南客家生态文化生成的特殊自然环境和特定人文社会环境,分析了儒释道及土著巫文化对赣南客家生态文化形成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赣南客家生态文化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客家人在受到当地客观的生存环境和特有文化的影响下,他们对自然、生命、发展、人伦等方面的态度和认识,归纳总结出赣南客家人的基本生态价值观。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们的生态实践活动,窥探了赣南客家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最后,针对传承赣南客家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33]尹秀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中的道德观研究[D].导师:张建中.江西理工大学,2014.
摘要:民俗体育文化是当地人民依附于本土文化理念和思维模式形成的一种稳定生活方式,是一种活态的原生态体,亦是整个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和缩影所在。在此意义上,客家民俗体育也蕴含着丰富、浓郁的客家精神,是客家人行为模式的一种思维依据。本文旨在从客家民俗体育的角度出发,将其上升到一种生活哲学的态度,剖析和挖掘其深层的道德价值观问题。这对于如今提高人们的幸福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态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是从六个部分来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为本文的研究寻找基本的理论落脚点。第二章是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概述,具体阐述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成背景、内涵两个方面,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本文的重点,主要是从社会、家族和个人三个层面具体阐述生命道德观、孝礼道德观、生态道德观、神权道德观、爱家道德观等。第四章主要是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道德观给予理性的评价。第五章书写客家民俗体育文化道德观的当代价值,旨在提取积极的成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研究是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去阐述客家人在民俗体育文化中蕴含道德道德观点,希望为客家文化的研究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34]龚华荣.非遗视角下的闽台节事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詹芬萍.华侨大学,2014.
摘要:节事旅游(FSE Tourism)作为旅游业一种日益兴起的旅游类型,对提高目的地知名度,调节旅游地淡旺季矛盾,保护目的地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西方旅游研究的热点,而且进入成熟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中国,节事旅游的发展还处在经验式探索阶段,概念、分类模糊不清,节事旅游的研究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在这种大背景下,顺应国际趋势,加大对节事旅游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闽台有着特殊的“五缘”优势,在大形势和大背景的推动下,闽台节事旅游也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一年一度“海峡论坛”的举办大大推动了闽台节事旅游的发展。在众多的节事活动中以闽台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节事活动最具有特色。闽台特有的传统文化丰富了节事旅游的内容和文化内涵,节事旅游的开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提供的平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研究闽台节事旅游的开发对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和谐统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文化软实力理论的指导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闽台节事旅游的开发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包括七个部分:首先提出本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理论依据,建立本文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节事旅游的定义和分类,闽台节事旅游的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和划分,并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节事旅游的关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其次,利用网络数据和搜集的资料对主要的闽台节事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节事活动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厦漳泉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季节分布不明显,节期上只有3—5天,属于短期节事活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闽台节事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针对前期提出的问题,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闽台节事活动的举办模式和开发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对参与者的期望与感知进行分析,统计出影响参与者满意度的因素,在实证研究中进一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了开发模式市场化;目标市场最优化;节事活动品牌化;非遗利用活态化;文化软实力凸显化;非遗申报联动化等开发策略。
[35]廖雅梅.基于台湾同胞文化认同的福建宗祠祖墓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导师:黄远水.华侨大学,2014.
摘要:以闽台良好的自然认同和主体文化辐射认同为基础,开发反映闽台同胞之间同宗同源的亲缘关系的宗祠祖墓旅游资源,以宗祠祖墓文化旅游产品为媒介,为闽台同胞提供文化接触、交流及融合的平台,旨在对促进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有所贡献。本文以福建涉台宗祠祖墓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认同为视角,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剖析福建涉台宗祠祖墓旅游产品开发对台湾同胞文化认同的作用,分析福建涉台宗祠祖墓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空间分布并做综合评价,探讨产品开发原则、思路、系列、模式及开发运营机制等问题,力图为福建涉台宗祠祖墓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台湾同胞文化认同。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福建涉台宗祠祖墓旅游产品开发可以促进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福建涉台宗祠祖墓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禀赋较高。福建涉台宗祠祖墓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原则上应遵循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结构多样,联合开发;市场导向,综合效益;注重游憩性与参与性。开发思路上应以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深化产品文化内涵;浓缩型与流动型产品开发形式相结合;产品内容以文化体验为主,以观光为辅;开发宗族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的旅游商品为指导。产品系列上以寻根探源、祭祖探亲、观光游览、文化交流为主题,开发模式上以物化展示、活态体验、虚拟参与、文化主题公园为主。为保障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机制、企业运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
[36]黄家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村镇在祖国大地上星罗棋布,它们是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科技研究的资料,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在我国当今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村镇遭到建设性的破坏。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迫切地需要有序保护,以保留我国各地的文化载体、村镇空间与建筑。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中的关键一环,随着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推进,我们需要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提出符合历史文化村镇自身特点的保护规划技术路线和编制技术,并以此指导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保护规划实践。
本文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的研究遵循“调研实践—理论思考—技术构建—指导实践”的研究思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保护规划的调研实践。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保护规划的研究现状,并找到本文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历史文化村镇的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历史文化村镇的特点: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乡土生活的延续性和遗产资源的公共性。收集100个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案例文本对保护规划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的构建提供基础资料与借鉴。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保护规划的理论思考。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的阶段性进行了哲学分析,明确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还处于第一次否定的阶段,需要进行积极的保护。并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现阶段的保护目标确定了目前的保护规划目标任务:一是记录,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记录、整理并保存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资料数据,将历史文化村镇由物质层次的原真性转化为知识层次的原真性。二是控制,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引导,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历史文化村镇的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的构建。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特点和保护规划的理论辨析,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技术体系:(1)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遗产原真性对保护规划的要求。(2)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历史文化原真性和多样性对保护规划的要求。(3)历史风貌的整治,是历史风貌完整性对保护规划的要求。(4)现代适应性更新,是乡土生活延续性和遗产资源公共性对保护规划的要求。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指导实践。将上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归纳总结成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导则,以简明扼要的条文形式作为研究成果附在文后;并将保护规划技术应用到梅州市侨乡村的保护规划中。
[37]罗炜.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理念的深圳坪山新城规划研究[D].导师:饶传坤.浙江大学,2014.
摘要:论文通过对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阶段,我国新城建设遇到的问题的分析,提出适合我国新城发展的规划理念与策略。
论文从城市低碳生态理论层面切入研究,深刻分析和深层次探讨了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及建设实证等,并对之加以客观的总结和归纳。之后,在系统介绍当代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实例,提出了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理念的新城建设的规划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坪山新城中心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为例,提出如何具体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新城规划原则与方法。
这篇硕士毕业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主体部分组成。这篇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加以详细论述。
正文部分是第二、三、四章。首先在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对低碳生态城市理论概念与内涵的分析,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实践。而在低碳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新城认知部分则包括了对新城的定义、我国新城发展的历程、现阶段我国新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外新城规划建设的经验。针对目前新城建设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国外新城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新城规划策略。最后,在低碳生态城市理念的指导下,将相关低碳生态发展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深圳坪山新城中心区规划,深度探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和具体规划方法。
第三部分是结语,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38]周秋伶.陈村客家方言“开”的语法功能及跨方言比较[D].导师:田春来.广西大学,2014.
摘要:本文以广西陆川陈村客家方言的“开”为研究对象,对其所有句法语义功能进行描写,并将它与其他客家方言点的“开”和其他方言中起相似功能的语法形式进行比较,以探讨此地客家方言“开”的类型特点。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陈村的地理和语言概况、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材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详细描写陈村客家方言“开”的功能,它的功能达九个之多,根据它的位置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开”位于句中:
“开1”为一般动作动词,主要有十三种用法。
“开2”为结果补语,既可以出现于粘合式结构“V开”中,这时主要有四个义项:(一)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分开;(二)表示事物随动作展开;(三)表动作的“完毕”;(四)与“V”构成“V开”比喻“清楚、开阔”。另外,还可出现于组合式结构“(有)V口εt2开”,整个结构表(不)能做某事。
“开。”为趋向补语,表位移义,没有明确的立足点和方向性。
“开4”为动相补语,处于结果补语和完整体标记的虚化链之间,表动作的实现。
“开。”是由动相补语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完整体标记,表动作的实现,但虚化程度还比较低,只能用于表未然的句子,不能直接位于动词后面表动作的完成。
第二组“开”位于句末:
“开。”位于句末作为标记,有三种情况:(一)动作或事件重复的标记;(二)动作或状态持续不变的标记;(三)表数量增加/程度加深的标记。
“开7”位于否定祈使句句末,表示“先不要做某事,而须在完成另一件事之后才能做”。
“开8”位于句末,表勉强过得去的意义。
“开9”为语气词,主要表达两种不同的语气:(一)表肯定、强调的语气;(二)表超出意料语气。
第三章将陈村客家方言的“开”与广州话的“开”、一百年前新界一带客家方言和博白岭坪村客家话的“开”以及其他方言中的“开”进行比较。
第四章将陈村客家话的“开”与普通话的“还”、广西汉语方言的“去”进行比较。
第五章结语,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39]张明霞.赣南信丰县民间音乐腔词关系研究[D].导师:蔡际洲.武汉音乐学院,2014.
摘要:文章以信丰县民间音乐中的三种传统声乐艺术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腔词音调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文章共含五章,第一章为对信丰县客家方言进行踩点调查后的单、双字调实验,该章运用了实验语音学中的方言调查法和实验方法,得出信丰县客家方言的单、双字调声调格局。第二、三、四章分别为对信丰县客家民歌、以客家古文为代表的信丰县曲艺音乐和以赣南采茶戏为代表的信丰县戏曲音乐进行腔词音调关系的分析,其中包含腔格与单字调的关系以及腔格与双字调的关系。在这三章中,运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信丰县民间音乐腔词音调关系的总体格局。第五章为对三类体裁腔词音调关系的比较,并对形成此腔词音调关系格局的缘由进行探索,结合现有文献及史料,阐释形生此格局的原因。
[40]陈家欢.赣南乡村聚落外部空间的衍变[D].导师:申晓辉.华侨大学,2014.
摘要:近年来对乡村聚落的研究已有不少,却少有看到关于赣南地区除围屋以外的整体村落的研究。本文选择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江西赣县白鹭乡白鹭村”为典型案例,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归纳分析以及模式比较等方式,将视角从单体建筑形制转向聚落的外部空间。
文章从赣南乡村聚落外部空间的构成特征谈起,确定了从系统观与整体观出发研究外部空间衍变过程的方法。分别从外部空间衍变的影响因素、构成内容和方式三个方面对赣南乡村聚落的外部空间的衍变进行重点研究。在具体的案例研究上,通过对赣南乡村聚落在现代演进过程中保留的“老村”与“新村”之间的对比研究,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普通乡村聚落的对比,以及资料中记载的传统村落的对比研究,最终梳理出乡村聚落外部空间衍变的动因脉络,归纳地域内乡村聚落外部空间的衍变特点。在为乡土建筑的聚落研究提供新的地域参考的同时,对其在历史淘沙中保留下来的优秀的外部空间设计理念进行整理,为新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见。
赣南村落在社会转型的大浪潮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外部空间作为公共活动的发生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优秀的乡村聚落遗产的保护,不能只局限于对单体建筑物质空壳的保护,保护的范围应该扩展到场所精神、民俗文化等方面。虽然乡村聚落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定适应性的调整,但是,保护是必须的,对传统村落“原型”的保护是未来聚落保护的普适性道路。而新村建设,承载着一方百姓追求现代生活的企盼,也应该以平稳健康的方式与传统民居建筑相融合。
[41]唐冬媚.广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及语言态度分析研究[D].导师:黄南津.广西大学,2014.
摘要:社会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属于语言的社会范畴,对人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众多,语言情况复杂,要制定适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语言政策和规划,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要了解全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及对其的态度。
目前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及态度尚缺乏整体、全面的研究,本文利用前人对广西方言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等地方调查所得数据,全面把握广西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态度概况,同时运用推断统计方法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及态度相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与方言区、性别、母语、年龄、本地生活时间等社会变项的关系,力求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分析结果,为广西语言文字规划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42]彭美兰.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研究[D].导师:吴小馨.广西大学,2014.
摘要:语音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基础方面。良好的语音水平,有利于英语听说方面技能的掌握。但是语音如果没有学好,则会影响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阻碍学习者掌握各项英语技能以及交际能力。因此,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当中,语音教学应该不断得到重视。然而在语音习得过程中,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产生干扰作用,即产生负迁移。要想学好一门外语,我们必须重视语音负迁移作用,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策略规避或者减少负迁移,从而提高外语的学习效果。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方言丰富。方言——语言的变体,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早接触的语言形式,而且很大程度上会伴随我们一生。相对于普通话对英语迁移作用的研究,方言背景下的迁移研究则显得相当薄弱。不过,为了提高我国方言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不断关注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研究。
客家方言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覆盖面广,使用人数众多,其中以梅州客家话作为标准用语。根据迁移理论,客家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受到本族语的影响。目前,已经有一些文章描述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作用,但是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多为纯理论研究,另外几乎没有研究针对如何减少客家方言的负迁移而展开,从而提出应对语音负迁移的具体教学策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语音测试和教学实践等方法来开展实验,全面研究梅州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分析受试客家学生的语音错误和对比分析客家方言及英语的语音差异来剖析迁移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及该区语音教学现状将一些具体的应对教学策略加以实证研究,从而得出确实可行的教学启示来减少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
研究结果表明:1)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实际学习的确存在一定的负迁移。2)产生的负迁移作用不仅表现在具体某些音标的发音上,而且还体现在超切分音位的音节,句子节奏和语调等方面。3)在音位层次的影响上,英语辅音比元音受到客方言的负迁移影响更显著。4)上述负迁移能够通过相关教学策略(分步发音法、语音对比法和纠音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
[43]卢小伟.福建连城机场商务区建筑组群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导师:张海燕;柳翔.南京工业大学,2014.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问题变得日益复杂,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中间学科虽然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但是大多理论却很难对建筑组群空间形态设计产生强而有力的影响。建筑组群空间形态设计,作为一种研究如何使得组群、个体有机融合的理论,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了对地域文化特点的适应性。
本文以建筑组群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学、形态学、环境行为学以及城市建筑学等方面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从建筑组群空间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和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并结合连城机场商务区这一实践案例的建筑组群空间形态生成机制,试图总结提出一些建筑组群空间形态设计的原则、规律和方法,从而构建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组群空间形态。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本课题建筑组群空间形态研究的背景,分析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阐述了相关的研究基础并示意了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以此提出相关的理论基础,首先从连续性、层次性和整体性这三个角度来阐述建筑组群空间形态的设计原则,再以基本元素、空间形态组合、空间联系体、空间尺度、空间界面以及空间环境此六方面展开论述其设计方法;第三章以连城机场商务区为例,进行建筑组群空间形态设计的具体实例研究,使论文的实用性更强;第四章最后总结结论并作出展望。
[44]游娟娟.土楼文化生态伦理思想及其教育运用[D].导师:季铁军.闽南师范大学,2014.
摘要:以“福建土楼”为代表的土楼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它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土楼文化是以客家土楼为载体,以儒家、道家思想信仰为基础,体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智慧的传统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概述土楼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土楼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土楼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主要有这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土楼自然生态伦理思想;二是人与人社会和谐的土楼人居生态伦理思想。第一方面具体表现为,选址和布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空间,选材和工艺的生态平衡的生产空间,设计和风格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活空间。第二这方面具体表现为,大家庭、小社会平等聚居和谐相处的社会空间,楹联、学堂、祠堂等的伦理精神追求的人文空间,与人为善、以客自谓、以和为美处世境界的心理空间。这些生态伦理思想的挖掘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分析。土楼文化作为独特地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可成为闽南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教育资源,生动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实效性。将土楼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可增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具体而言,一是吸收土楼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二是借鉴土楼文化的和谐伦理思想,开展道德教育;三是倡导尊重和维护土楼生命的权利,开展生命伦理教育;四是推进土楼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进两岸道德认同,生态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觉。
[45]吴杨梅.城镇化视角下景郊型乡村旅游地发展模式研究[D].导师:侯志强.华侨大学,2014.
摘要: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城镇转移或者集中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以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新型城镇化强调人口的城镇化,它的快速发展,可为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业关联带动性强,在促进乡村经济增长、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重大优势,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旅游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机遇。乡村旅游业的持续繁荣,将加速当地的城镇化进程,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将日趋紧密。本文从城镇化视角入手,以城镇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经济理论、社区旅游理论为支撑,探讨景郊型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模式。基于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等方法,对景郊型乡村旅游地发展现状、影响因素、经营模式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根据乡村旅游地与景区的依托关系,将其划分为资源紧密型与服务紧密型两类,二者遵循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以福建省武夷山下梅村、永定县新街村进行案例研究。
通过研究得出:针对资源紧密型乡村旅游地宜选用“异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服务紧密型乡村旅游地宜选用“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依托武夷山风景区的下梅村和依托洪坑土楼景区的新街村进行案例研究,具体分析资源紧密型乡村旅游地和服务紧密型乡村旅游地的特点,从不同的发展模式,分别对这两个乡村旅游地从旅游产品开发、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同类区域新型城镇化与旅游目的地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参考意义。
[46]穆尧.广西博白客家信仰仪式“斩大幡”音乐研究[D].导师:孙航.陕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斩大幡”是广西博白客家的民间信仰仪式,人在遭遇生活困境时为转换命运而作的集体祈福仪式,其信仰体系隶属于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结合的多元体。仪式由一个特殊的群体——道公来执行,仪式的始末均由音声所覆盖,音声的形式多样,肢体动作丰富,音乐特点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仪式音乐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本文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斩大幡”的仪式生存背景与仪式构成有了大致的掌握,并从文化及音乐本体的角度出发对仪式中的歌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本文结合了“信仰——仪式——音声”三元结构模式理论,试图寻找“当地信仰——斩大幡仪式——斩大幡仪式中的音声”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五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生存背景”本章介绍了“斩大幡”仪式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系渊源以及文化生态,着重介绍了与仪式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地信仰体系。
第二章“执仪人与仪式”本章将当地的道公和道公所参加的仪式进行着重介绍,包括道公的成长、职能以及仪式的种类、内容。
第三章“斩大幡仪式之概貌”本章运用描述与分析的方式,将“斩大幡”仪式的信仰体系、仪式所在场地、仪式参与者、仪式用具的形态一一呈现出来,并以实录的形式将仪式重现于文章中。
第四章“仪式歌调形态分析”本章对“斩大幡”仪式中歌调进行词曲结构、旋法特征、调式音列、节奏律动等多方面的分析并对器乐部分做简单陈述。
第五章“斩大幡”仪式的功能与内涵”本章对“斩大幡”仪式内涵以及象征符号进行论述与解释,并将其功能予以分类且论述。
[47]黄悦标.广东畲族祖图的道教信仰内涵研究[D].导师:刘付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摘要:本文的写作是以广东畲族《祖图》,又称《图腾画卷》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有田野调查法和历史文献法,重点分析和阐述广东畲族《祖图》中的道教信仰内涵及其特点。广东畲族聚居区大致分布在粤东和粤北地区,各个地区虽保存的《祖图》版本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只是个别用字不同,这是广东畲族《祖图》流传过程中的一些错讹。版本的统一,也为研究带来了方便。研究广东畲族《祖图》的道教信仰内涵绝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畲族的道教信仰历史,更重要的是揭示广东畲族的道教信仰生态和未来的演变趋势;剖析广东道教对少数民族影响的特点和意义等,为我国宗教和民族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本文共有六章,每部分又分为若干节。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包括前人关于广东畲族《祖图》的研究回顾、研究对象的限定和选择、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研究意义等。
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也是本文正文的开始,主要简略描述广东省境内的畲族分布及主要的迁徙历史,使我们对广东畲族的历史和现状有个大概的印象和认识。
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本章从广东畲族引入道教信仰的原因开始,分析广东畲族的道教信仰渊源。
第四部分为第三章,本章通过历史文献法,试图揭示汉族文书与广东畲族《祖图》的关系,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论证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基本的线索。
第五部分为第四章,本章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全章共分为五个小节,以广东畲族《祖图》内所反映的五个具有浓烈道教信仰色彩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五个道教信仰内容元素的来源和内涵。
第六部分为第五章,主要是在第四章的基础上,总结广东畲族《祖图》道教信仰内涵的特点。
第七部分为第六章,本章从多个侧面总结广东畲族《祖图》道教信仰内涵的影响和意义。
[48]谢欢.客家山歌之比较显微民间音乐传承中的“文化血缘”[D].导师:陈南宏.江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本文以“梅县与兴国县客家山歌”为对象,从形成、音乐形态、传承方式、“文化血缘”等多个不同的维度,就这一客家山歌音乐进行分析与研究。
引言部分主要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等问题作基本介绍。
第一章是对“梅县客家山歌”与“兴国县客家山歌”这两地区客家山歌的历史追溯。按照历史发展进程的时间顺序,本文将客家山歌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性时期:孕育成型器、发展成熟期和当代现状。第二章主要针对所研究对象的本体形态进行深入、微观的音乐技法分析,归纳其曲调特征、结构特征。其中“曲调特征”指从这两地区客家山歌的音阶、调式、节奏节拍及旋律形态等方面归纳出得具有规律性的曲调特征;“结构特征”指的是这两地区客家山歌的常用曲体及其特征。在对其音乐特征进行论证的过程中,本文列举了大量第一手的谱例与资料,以确保论证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第三章从传承方式的角度对这两地区客家山歌进行研究,并将其加以比较,为之后传承与保护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提供有利的信息。第四章主要将“梅县与兴国县客家山歌”放置于时代的文化语境下,通过与同一时代的其它门类艺术进行横向对比,追究它与其它各种音乐、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第五章通过对两地区客家山歌的比较对继承和发展客家音乐文化及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意义进行分析,总结其对各领域的影响。
结语部分在梳理、反思论题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有待补充论证或完善的相关工作。
[49]王銘国(Wang MinKuo).台湾私家园林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导师:賈珺.清华大学,2014.
摘要:自荷据以来(1624年)的台湾园林中,有资料可考的私家园林约有45座。本研究广泛收集相关文献,探讨其兴造历程、造园意匠与园居生活。并针对台湾全岛现存或留有遗迹,包括晚清(1830-1895)兴造的七座私家园林:吴园、归园、潜园、北郭园、林园、筱云山庄北园、莱园等,以及日治时期(1896-1945)兴造的五座私家园林:陋园、固园、默园、筱云山庄南园、省园等,以文献探讨及实地勘察方式,深入分析其历史沿革、园林布局以及造园意匠。在造园意匠方面主要元素则分析其选址、布局、建筑、掇山、理水、匾联、杂类、动植物、借景等。在内隐文化形式上,则分析其园居生活及其文化内涵。并列举台湾汉人私家园林相关案例作为比对对象,包括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日式和风与洋风文化,对台湾私家园林的风格形式及生活机能产生的影响与转变因素等。
研究发现仅有晚清潜园主人曾经游历北京与江南,以及林园主人与留园主人有交往,引进了中国大陆园林的造园布局形式,其他园林主人则学习自台湾官署园林或其他私家园林的经验,以及自我文化底藴创造出来的形式,多数建筑形式亦受制于工匠的技术经验,如此造就出台湾特有的晚清传统私家园林形式。
日治时期因日本殖民政权统治,带来的现代洋风与日式传统和风文化影响甚巨,从布局到建筑的形式的外显文化符号,到园居生活等的内显文化内涵均受影响。园林建筑中的家祠及园居生活中诗会、祭祀、生活礼仪等尚保留汉人文化形式,其余皆为现代化或日式文化所取代。台湾园林主人因应当时环境的文化抉择有三种方式,在外显文化符号方面,其一直接横向移植外来文化,纵向调整传统文化,其二摹仿外来现代文化,其三将传统形式与外来形式混合在一起。但在内隐的文化内涵方面,则仍尽其可能保持传统。由此显示日治时期台湾私家园林在文化内涵上以传承与创新并行的方式转型。
[50]梁娟娟.闽西演艺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导师:吴荣华.福州大学,2014.
摘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已经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随着各国社会的加快发展而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龙岩市为主的闽西地区拥有相当丰富文化资源,人文景观如闽西客家土楼,非物质文化如闽西客家汉剧,都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龙岩市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入闽西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闽西地区演艺事业的发展也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闽西地区的演艺产业发展也经历着市场化转型的“阵痛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文化事业体制以及相关政策依然阻碍着演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社会资本的进入程度不足以及当地演艺产业的发展不充分,致使闽西地区的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发展现状与闽西地区拥有的丰富的文化演艺资源形成较大反差。本文以闽西龙岩地区为中心,简要阐述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宏观上,通过横向与福建省各设区市对比、纵向上与近几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介绍了当地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现状;微观上则以具体的表演团体为例,分析了闽西地区主要的文化演艺模式。通过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了闽西地区演艺产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的,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从艺术管理理论的基础出发,结合演艺产业理论以及产业链理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主要从体制政策的改革创新、产业链的管理与融合、融资渠道的构建与拓展、生产营销模式的提升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演艺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相关决策者做出更科学合理有效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国家大力发展演艺产业这个绿色产业的背景下,闽西演艺产业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龙岩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针对演艺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体制,同时也需要演艺商加强对自身企业的管理与运营。演艺商应该始终遵循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重视对自身内部的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积极将演艺产业同各个产业间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提升演艺产品的营销模式,构建与拓宽融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艺术效益的最大化,从而进一步提升闽西地区的综合文化软实力。
[51]苏娟娟.闽中畲客关系研究[D].导师:陈文红.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青水是福建中部地区永安市下辖的一个畲族乡。1985年,经永安市人民政府永政〔1985〕387号文件批准,青水钟姓恢复畲族成分;1987年,经福建省民政厅〔1987〕168号和三明市人民政府〔1987〕综240号文件批复同意青水乡改设青水畲族乡。
本文以青水畲族乡钟姓为调查对象,以其中青水、沧海、百芑坵三个畲族村为主要调查点,通过调研展现青水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钟姓畲客一体的身份认同、青水畲族文化建设等,来探讨青水钟姓恢复畲族身份二十多年后,其族群意识现在是何种面貌?其既是畲族又是客家,是如何协调这两种身份的?从调查研究来看,青水畲族乡日常生活无明显的畲族文化特征,如钟氏祭祖、迎龙灯、迎财神、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中,呈现出更多的客家文化特征。在其他的一些民俗活动中,如2005年沧海村重阳节庆祝活动、2012年马氏真仙迎神庙会等,却有明显的畲族文化展现。
本文认为,青水钟姓畲族是在乡、村、民众等多方力量的参与下当代重构的结果。是一种集文化基因与现实政策于一身的特殊族体,基于这样一种特殊族体,青水钟姓畲族能够将畲、客身份融为一体,并与周边姓氏和村落和谐相处。
[52]曾过生.从卫所到乡村:明清江西赣南羊角水堡之个案研究[D].导师:周建新.赣南师范学院,2014.
摘要:羊角水堡是明代为抵御“盗贼”而建立起来一座军事所城,它位于赣闽粤三省的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这是一个“军民共戍”的所城,“军民共戍”的城堡在其他地方并不少见,而从一个“所城”最终转变为一个单姓宗族的乡村却不多见。卫所制度的崩溃直接导致国家对地方控制力的弱化,卫所也因此走上在地化的道路,国家对地方势力的依赖导致地方势力的国家化,这促使地方社会获得了一个重新洗牌的契机。很多地方、很多势力、很多宗族获得了由边缘化走向王朝或区域中心的发展机会。“盗乱”结束后,赣南经济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开发,很多地方向着市镇化发展。作为处于交通要道且具有明显军事特征的羊角水堡逐步丧失自身的发展优势,开始由“中心”走向“边缘”化。其先前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军事化虽然使得羊角水堡在动乱时期获得一个相对好的发展条件,但到后期同样限制了其发展。羊角水堡的军事化和宗族单一化发展趋势必然会导致竞争的缺乏,这显然不利于市镇经济的发展。羊角水堡宗族单一化发展无疑是成功的,但其社会经济转型却是差强人意甚至失败的。明清时期南赣动乱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时羊角水堡和周氏宗族的发展,使其走向单一化发展。在其内部,国家化的“统一和集权”意识贯穿到了该区域的社会发展当中。而“集权”并不契合晚明和清代出现的新经济因素。因而,在市镇化发展时期,羊角水堡逐渐没落。
羊角水堡从卫所发展成乡村,而未能向城镇转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域的限制,因其山区军事隘口的特点,它并不具备大规模城镇化的先天优势;二是在“盗乱”时期,未能充分发挥航运、贸易等优势,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军事性,经济基础并不牢靠;三是赣南经济得到大开发后,临近各方面优于羊角水堡的筠门岭迅速崛起,走向市镇化,发展成赣南“四大名镇”之一,羊角水堡最终成为其附属;四是客家的宗族化发展和族群融合使得许多地方单元化和“集权”化加强,这并不契合晚明和清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和清赣南市镇化的社会转型趋势。
综上所述,羊角水堡明清时期从卫所到乡村的变迁发展本质上是由该区域社会特有的社会脉络决定的,是偶然与必然的结果。羊角水堡的发展变迁,既反映了晚明卫所制度崩坏以后,卫所在地化发展,又反映了晚明新经济因素出现以来,经过客家等族群开发赣南和由“乱”到“治”的社会重整,赣南与闽西、粤东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客家地域社会。在羊角水堡为代表的明清赣南区域社会的发展变迁中,既存在地方国家化、正规化的共通性,又有国家制度地方化的特殊性。也正是因为明清赣南区域社会变迁的独特性,使得羊角水堡这座所城的发展与沿海大多卫所的在地化有所不同,发展成了一个典型的客家单姓宗族围村,从中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地所城社会发展脉络。
[53]张岚.大德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性研究[D].导师:杨思声.华侨大学,2014.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德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性研究,深度挖掘了闽西客家古村落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智慧,揭秘了一副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古村落文化景观。本研究有助于开辟客家地域古村落研究、乡村生态学研究的视域,拓展客家土楼建筑研究的学术视角。本课题是201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传统建筑生态技术基础及再利用研究》的分项基础工作,研究成果可为日后闽西客家地区古村落传统生态技术的当代利用提供参考,为当地新村建设对水体环境的应用提供借鉴,也可为相应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启发。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复杂科学、生态学等相关学说为指导,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文献考古、图示分析、数理统计等实证方法,获取一手材料,汇集成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闽西的水文背景及客家的移民文化等原因,大德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在与当地水体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有机、复杂、空间与水系紧密交织的规律。围绕这一中心论点,文章将从以下三大部分展开研究:
第一,背景研究部分,从区域的角度探讨了闽西客家古村落的衍生对区域水系的适应性。通过研究,其在纵向历史衍生的过程中有沿水而迁的特点,在横向空间层面上表现为因水制宜的交织布局。
第二,主体部分研究,主要从总体布局、建筑、道路、农田四个方面来揭示闽西客家古村落应对水体环境的紧密交织现象。在总体布局方面,探讨了大德古村落总体布局在适应河溪网络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共生的现象,具体表现在非线性的生成过程、复合交杂的结合方式、充满矛盾的组织结构和模糊离散的表现形态等四个方面;在建筑方面,展示了大德古村落建筑在客家复杂水体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多元景象;在道路方面,阐述了大德古村落道路在适应水流路径时的被动适应特征;在农田方面,揭示了大德古村落农田灌溉方式对自然水源集约利用的现象。
第三,相关比较及启示。通过与闽南、江浙地区古村落的对比,突出闽西客家古村落适应水体环境的紧密交织的特点;通过与当地客家新村的对比,反思当代新农村建设适应水体环境的机械方式。研究最后,还对当地古村落应对水体环境的文化景观的保护提出了若干导向性的建议。
[54]常亮.闽西孔夫话语音研究[D].导师:陈立中.南京大学,2014.
摘要:闽西龙岩地区地处山区,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变动大,同时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境内方言相当复杂。龙岩地区的方言虽然可以从总体上分为闽南话区和客家话区,但在两大方言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方言系属的界定往往比较模糊。比如被称为“夹缝中生存的孔夫话”就是这样一种方言。外地人很难学会孔夫话,龙岩话区(属于闽南话区)的人认为孔夫话是客家话,说客家话的永定人却又听不懂孔夫话,说它是不三不四的龙岩话,而孔夫村的人自己认为孔夫话是龙岩话与客家话的“凑合”。孔夫话是一种处在闽、客方言区夹缝中的独立方言,在长期的社会交际中大量吸收了周围方言的词汇和音系特点。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入手,将孔夫话与龙岩话和永定客话的语音系统进行比较,考察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差异性及其成因,进而对孔夫话的系属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章对龙岩的地理状况、历史沿革、族群和方言的分布等情况作出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描写孔夫话的音系,第三章是孔夫话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第四章是孔夫话与龙岩话和永定客话音系的比较,结语部分探讨了孔夫话的系属问题。文末附有孔夫话同音字表和孔夫话与龙岩话、永定客话、中古音比较表。
本文经过研究,最后得出在语音层面上,孔夫话应该属于客家话的一种这一结论。
[55]张瑜珂.绍兴地区汉族体质人类学与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D].导师:李咏兰.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关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在近两年,一些体质人类学专家开始研究整个汉民族体质特征的发展状况。绍兴作为我国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整个汉民族的发展历史上占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所以为研究绍兴地区汉族体质人类学和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于2011年9月-10月在绍兴诸暨市调查了687例(城市男性为144例,乡村男性为186例,城市女性为153例,乡村女性为204例)的汉族成人资料和439例(男性195例,女性244例)汉族学生25项遗传学资料。利用自编程序、SPSS11.5. SPSS13.0和Excal2003等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1)绍兴汉族上眼睑有皱褶和蒙古褶出现率较低;眼裂高度狭窄型、眼外角较高、鼻根高度中等、鼻背侧面观直型、颧部突出度微弱型、鼻基部水平型、鼻翼高度中等型、鼻孔最大径斜位、鼻翼宽阔型、耳垂圆形、上唇皮肤部高度低型和红唇厚度中等型出现率较高;发黑,肤黄、眼褐;(2)绍兴汉族均以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长躯干型、窄肩型、中骨盆型的出现率最高,且身材大多为中等偏高;(3)颈部、躯干部的围度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明显的线性增大,城乡间差异较小;各项皮褶厚度值及体脂百分含量(%)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乡村,性别间及城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增长波动较大;(4)体型特征随年龄增长,身体充实度增大,而线性度下降,各年龄组间SAD值在性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城乡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男性主要以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为主,女性则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和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体型为主;(5)绍兴汉族25项遗传学指标中,除叠腿、上眼睑皱褶、鼻梁类型、额头发际、足趾长和环食外,其余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翻舌与卷舌、翻舌与叠舌、尖舌与卷舌、三叶舌与卷舌、叠舌与卷舌、尖舌与叠舌、三叶舌与尖舌、扣手与叠腿、扣手与利足、利手与叠腿、利手与利足、利手与起步类型、叠腿与利足、叠腿与起步类型、利足与起步类型、利足与优势眼共16对指标两两间存在相关;(6)绍兴汉族的体质人类学特征主要与我国各汉族族群较为接近,且整体偏向于北亚类型族群;群体遗传学特征同样与我国各汉族族群间差异较小,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56]刘美珠(YenjitLewwattanachotinan).中泰两国春节的比较研究[D].导师:单韵鸣.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中国和泰国人民来往的历史久远、关系密切,春节文化在两国本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两国春节文化形成了各自的流程、作用、内涵等,所引起的各种问题也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充分认识两国春节文化,有效发挥出传统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中国和泰国春节文化作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等,对中国春节和泰国春节的流程、作用、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题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流程方面,可分为两个阶段。春节前准备阶段,两国春节准备时间相近,都会进行扫除和清理等活动来辞旧迎新,但宗教信仰在的泰国人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祭祀活动也更为细致和讲究;春节庆祝阶段,中国春节庆祝时间较长,讲究热闹喜庆,庆祝项目安排较为认真,泰国春节讲究吉祥,乐善好施。
作用方面,中泰春节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包含了各自的特殊性。中国春节祈福活动主要满足人们为新的一年祈求幸福平安身体健康的愿望,增添年味,而在泰国还含有感恩先祖意思;春节的传承性显示出了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他在世界各地华人中的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春节;中国春节的娱乐方式较为传统,泰国春节则融入更多的现代娱乐元素;春节发挥了教化作用,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过年大团圆似乎成为中国人民的一种心理共识,泰国华人过春节源于一种寻根问祖的思乡情结;春节不但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全世界华侨华人同胞共同的节日。
内涵方面,中国人很看重春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代代相传,而对于泰国华人来说,春节最重要的拜神祭祖的仪式;中国春节无论是活动时间和法定放假时间均比泰国春节长;春节不仅在发源地中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还在传入泰国后做出一定的调整以便适应当地的情况;泰国春节和中国春节具体的仪式大概一样,但方式和顺序都是存在差异。
变异因素方面,泰国春节受到政治的强制同化,华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佛教文化作为国教的国家社会的懦化,佛教文化和中国主流文化儒教文化的价值取向契合等因素影响而产生了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对策与建议:通过学习恢复历史记忆,传承和拓展春节传统的涵义,与时俱进;加强华文文化教育的学习和传承,丰富青少年的节日知识;包容开放,中泰结合,创新节日内容;根据各地的情况设立春节典型标志物,同时设立泰国华人一致认可的标志物;积极推动泰国政府的参与,积极侨团的各种节日活动,丰富春节生活;组织举行盛大的祈福活动;由侨团联合举办各种春节联欢晚会。
[57]刘梅琴.永定客家土楼围合形态的环境适应性衍变研究[D].导师:杨思声.华侨大学,2014.
摘要:闽西永定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但到目前为止,既往研究较为重视对永定土楼的正规性和典型性,忽视了对非正规土楼的关注。从土楼围合形态来看,学界也常陷入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的简单化、抽象化的讨论。事实上,笔者发现,永定客家土楼的围合形态实际则表现为丰富多样的、生动的变异形式。
为了深入解析这一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规律,本课题以生态学知识为导向,基于环境适应理论、复杂科学为指导,运用田野调查、文献考古、图示分析以及归纳分析等方式来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永定客家土楼围合形态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完形理想”有着坚持,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实际环境变化,能否自由地摆脱完形理想的束缚,从而创新出许多复杂的、“非完形”的土楼围合形态。
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剖析这一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
第一部分,背景研究。
先论述了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从总体层面论述了永定客家土楼的围合形态。
第二部分,主体研究。
首先,解析了永定客家土楼围合形态的完形理想。从传统民居理想原型以及传统民居类型的多样化的矛盾出发,基于完形心理学原理,探究了客家人的围合理想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完形土楼”(即客家人心中的土楼原型)的基本特征,即封闭独立、向心统一、规则对称、高大尺度。客家人理想土楼原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移民历史、家族团结、社会防御等。
然后,重点从“自然环境不同”、“社会文化差异”、“历史变迁影响”三个方面,揭示永定客家土楼围合形态产生复杂变异的背后规律。永定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如地形、水文环境、场地等自然要素使土楼的围合形态产生了复杂的变化。客家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也导致土楼的围合形态产生了特殊衍变,在儒家文化统治下,客家人非常重视邻里的和睦、礼制的有序,加上当时商业活动需求复杂、土楼施工周期长等因素,以及经济、民俗信仰、风水观念、战争、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最终创造了大量特殊围合形态的土楼。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楼的围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家族兴衰增添了土楼的扩建,土楼本身的生命周期也衍生出新的围合形态,小家庭对私密空间的需求也促使了新型独户式土楼的产生。
第三部分相关讨论。
针对永定客家土楼围合形态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产生的多样化衍变现象及其背后蕴含的生态学规律。本课题组将讨论其相关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从学术价值角度看,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智慧,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加以保护。同时,非正规土楼的保护,也应该尽早提上日程,而不是仅仅保护“土楼王”、“土楼王子”、“土楼公主”等典型土楼。从现实应用价值来看,非正规土楼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智慧,也是一笔可以进行生态旅游、生态教育的文化资产。
[58]卢媛.山地适应视角下的岩太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研究[D].导师:杨思声.华侨大学,2014.
摘要:对客家传统村落空间营造的研究目前在客家研究体系中尚不完善,本文从山地适应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益于充实中国传统村落体系研究,并从村落营建与自然和谐适应的层面,丰富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地域性研究。在挖掘其历史价值及非物质文化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为当代旅游业、新农村建设等提供一些详实的素材和借鉴。
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复杂科学理论、拓扑学、复杂网络学、生态学等相关学说,采用文献考古、图形测绘、数据统计、图示分析等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在山地环境中的不断生长,岩太客家古村落的营造在多个空间层面展现了复杂的自适应过程。围绕这一中心观点,全文展开以下三大部分的研究:
其一,背景研究部分。对全国客家群体、闽西客家、永定客家和永定林姓的不同层次的择居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客家古村落在特定的山体环境中具有多元化的择居现象。受多因子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山形地貌中产生了丰富的村落形态效果。
其二,主体研究部分。从村落总体布局、建筑营造、道路和梯田设施三种空间层面上揭示了岩太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与山地有机适应的现象。岩太村复杂的总体布局是在历史发展中生成的,并呈现四种与山地结合关系不同的布局形态叠合拼贴的现象。进而对岩太村复杂拼贴的总体布局生成的现象、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岩太村人在不同时代因应山体环境变化产生营造方式的调整,是逐渐解构家族聚集力及形成复杂总体布局的动因。建筑营造层面,受拓扑学启发,发展较完善的岩太村客家人的建筑构建有其独特的理想模型。并在研究中发现他们在因应山体环境建设时理想模型产生了不同纬度上的空间衍变。道路和梯田设施层面,从道路网络复杂交织的结构、各路径适应山地环境的景观多样性及路径适应山地环境的交叉方式三个方面剖析岩太村道路网络的自由化和复杂性。梯田景观层面,从梯田因应山地海拔气候变化和山地水平地貌变化方面分析了岩太村梯田与其山地的结合方式,阐述了其生态化梯田景观的特点。
其三,相关对比及当代反思。对客家山地村落山地系统破坏、灾害危险加剧;地域文化趋同,山体特色衰微等当代建设过程中忽视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考虑的情况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客家山地村落丰富价值的旅游多元化利用、生态文化教育、建筑学设计方法拓展等的多途径再利用方式。
[59]王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研究[D].导师:黄卓.南昌大学,2014.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间文化交流也日趋紧密。然而部分民俗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以及自身环境的变迁和空间的萎缩,一方面直接造成了民俗体育项目的锐减,传承人的断裂;另一方面还间接加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消失。
基于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部署和抢救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述求,结合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响应国家文化战略和满足民俗体育传承发展的要求,针对赣南客家民系中体育民俗的发展,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促进民俗体育传承途径的新启示,形成以政府保护为主导,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民俗体育地位;借助商业、旅游产业带动发展,自主创新迎合时代需求的研究目标体系。
课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俗体育的概念出发,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传承的作用和意义;整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调查其现状和问题,分析其发展传承的影响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体育保护策略所出现的新理念和新趋势,将当代民俗体育发展所需的理念特征与商业、旅游等产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趋势相结合,形成以各产业促进体育民俗发展,以民俗体育发展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渠道,运用启示、针对要素提出新的发展策略。
[60]房作铭.广东梅州足球发展兴衰原因调查与重振研究[D].导师:陈效科.北京体育大学,2014.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梅州地区曾为各级国家队输送多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在国内足坛享有一定的声誉。但在九十年代,由于诸多原因,梅州地区足球人才输送数量和青少年比赛成绩逐渐走向衰落,以致各级国家队很难见到梅州籍球员的身影。在我国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和梅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足球发展,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足球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梅州足球兴衰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然后运用SWOT对影响梅州足球运发展因素进行矩阵分析,得出梅州足球发展的中长期举措,并归纳出如下结论:
1.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梅县强民体育会的推动下,梅州业余足球开展广泛,群众参与机会多,足球氛围好。这段时期梅州足球人才辈出,青少年比赛成绩好,是梅州足球高速发展时期。
2.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梅州大量劳动力外迁以及“崇文重教”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从事业余足球的人数减少。另外,梅州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造成大量足球人才流失,师资力量薄弱,这段时期梅州足球走向衰落。梅州足球衰落原因也是梅州足球发展的威胁因素。
3.梅州足球发展的优势是政府重视足球发展,成立了职业足球俱乐部和足球学校,同时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媒体加大足球工作的宣传,梅州足球重振指日可待。
4.梅州足球发展的弱点是业余足球开展有待改善,足球参与条件有待提高,足球教练水平相对低下以及训练积极性有待提高。
5.梅州足球发展的机会是社会对足球认识有所改变,大量支持梅州足球发展;足球文化受到重视和推广以及作为校园足球布局城市。
[61]刘瑛.从现代汉语方言论中古全浊塞音声母是否送气[D].导师:丁启阵.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摘要:《切韵》音系的声母有系统的清浊对应,如帮(全清)—滂(次清)—並(全浊)—明(次浊)。其中全浊声母包括“並、奉、定、澄、從、邪、床(崇、船)、禪、群、匣”等,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大部分方言中,已经基本清化了,仅在吴语和部分湘语中还保留浊音的读法。关于全浊声母是否送气的研究,一直是汉语史及汉语方言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前人对历史文献资料和方言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多着眼于全浊声母在各方言中的今读音以及历史演变规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存在争论,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现代汉语方言出发,详细考查中古全浊塞音声母並、定、澄、群在各方言中的演变情况,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的亲属语言材料进行佐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导出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全浊塞音声母的送气情况,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多提供一些材料和证据。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章结合语料中部分方言点的辅音系统,简述汉语各方言语音系统的清浊音对应格局。
第二章从七大方言区中选取了代表方言点,对全浊塞音声母在各个方言中的分化情况进行描写,并根据其演变的情况,推导中古全浊塞音声母的送气情况。
第三章补充了中古全浊塞音声母不送气的证据,包括五代刻本《切韵》中的音读和梵汉对音材料中的全浊塞音声母的语音表现,希望为本论题的提供一定补充。
第四章探讨现代汉语方言中送气清音的来源,得出语言自身的演变和语言接触两个主要原因。其中,语言自身的演变包括反切、调值和调类等方面;语言接触包括方言接触和民族语接触两个方面。
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了现代汉语各大方言区的语音表现和送气情况,得出中古全浊塞音声母应为不送气的结论。
[62]汪婕.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研究[D].导师: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2014.
摘要:本文以台湾当代饮食散文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主题分类,探讨具体饮食意象在历史语境与散文文本中的呈现,分析其艺术手法。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由乡情寄怀到多元主题书写,由食物勾勒的故乡版图与城市记忆展示了饮食在散文中作为文化符码的特殊意义,而食物的自然属性又是现代社会中生态精神的体现,特殊的饮食意象是台湾社会文化变迁具体的表现。番薯与酱菜代表了客家族群苦难史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怀旧的消费,牛肉面在饮食文本中所象征的二元认同,原住民文学中对于小米、飞鱼的敬畏感恩,都构成了繁复多样的台湾饮食文化。台湾当代饮食散文的文学性体现在其多样化的艺术手法上,标题模式的转变,形象、语言的美感要求、意象的丰富性等,使得台湾当代饮食散文成为别具一格的散文类型。
[63]杨世祥.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导师:秦学.广东财经大学,201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国人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开始由传统的、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向多元化、综合性的观光度假型转变。以健康、休闲为目的的度假旅游需求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是旅游业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随着人们追求休闲、健康文化生活应运而生,但在数量猛增、价格虚高、同质化严重的大市场背景下,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解决好酒店的营销问题。
本文首先对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进行概述,介绍了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的概念、发展状况和趋势,之后对酒店的市场营销理论进行综述,然后以JX温泉酒店作为案例,对酒店的内外部营销环境、市场竞争力、消费者及目标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重点研究了JX温泉酒店的营销策略,分析其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分析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营销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的成功经验,提出优化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营销的策略。
[64]谢洋扬.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舞蹈美研究[D].导师:黄明珠.福建师范大学,2014.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在民间灯彩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独具赣南特色的地方小戏。丑角,是赣南采茶戏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一个表演行当,素有“三角成戏,小丑当家”之说。丑角舞蹈表演在赣南采茶戏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为个案,通过对它的舞蹈表演形态、舞蹈表演特点、动律、风格的分析以及相关艺诀、程式规范、历史传说等的梳理,并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爬梳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舞蹈美,从而揭示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所蕴涵的中华传统美。
本文主要分四章。第一章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法,分析了赣南采茶戏的源流与丑角舞蹈表演的功能;第二章结合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的表演,运用舞蹈形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舞蹈形态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提炼;第三章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方法,从“逍遥自由之美”、“美在达观”以及“美在和合”三个方面分析了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舞蹈美;第四章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赣南采茶戏作为赣南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是赣南客家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已然成为赣南客家人认识与把握自身精神世界的艺术媒介,作为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赣南采茶戏的丑角舞蹈表演,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发展成形的,对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的舞蹈美进行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65]洪泽淳.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D].导师:赵文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
摘要:本试验研究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发酵过程、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检测分析了不同酒曲的发酵能力,不同酒曲配方客家黄酒发酵过程中的总糖、酒精度、pH、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的动态变化,以及黄酒中主要风味成分有机酸、氨基酸、生理活性物质GABA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
(1)红曲的发酵性能在总体上较酒药与麦曲优越,糖化力、酯化力、酸性蛋白酶活力均较强。传统广东客家黄酒工艺采用红曲、酒药、麦曲复配发酵,有利于增加原料利用率,酒醅中的总糖、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而总酸含量较低,赋予了客家黄酒醇厚、柔和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多种酶曲作用下,传统客家黄酒发酵过程中各基础理化指标均比单用红曲、只用酒药麦曲的酒样要稳定,更易于调控黄酒质量,这为客家黄酒中微生物的代谢和营养成分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采用传统酒曲配方酿制的广东客家黄酒的品质明显优于单用红曲、只用酒药麦曲的酒样。在发酵时添加红曲,有利于降低客家黄酒中的有机酸总量,提高非挥发性有机酸比例,维持客家黄酒的酸味平衡,使风味更协调,提升味觉层次感;有利于提高氨基酸总量,尤其是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传统客家黄酒中的氨基酸总量与必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79g/L和1.16g/L,明显高于单用红曲和只用酒药及麦曲进行发酵的酒样,其中鲜味、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2.79%和27.81%,而苦味与涩味氨基酸比例较低,酒体风味突出,营养价值高;有助于提高客家黄酒中GABA的含量,增强客家黄酒的保健功效。
(3)传统广东客家黄酒酒曲配方中的红曲,在适当添加量时所表现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酒体中有机酸总量、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比例、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及GABA的含量,增强客家黄酒的营养价值、风味及保健功效。
(4)采用传统酒曲比例的广东客家黄酒具有柔和的口感,浓郁的香气及客家黄酒特有的风格,成品质量最好。单用红曲和只用酒药麦曲发酵的酒样虽各有特点,但品质还有待提升。减少红曲添加量时,色泽与香气明显减弱,口感方面则相差无几;增加红曲添加量时,客家黄酒的色泽则更加鲜艳,香气更足,但口感较差,不够柔和。表明,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红曲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混合曲种进行发酵,能一定程度上保证酒体质量。客家黄酒的传统酿造配方在感官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5)不同酒曲配方的广东客家黄酒在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铁氰化钾法和FRAP法)四种不同体外抗氧化模型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效果。综合分析酒样的抗氧化活性,三种酒曲复配且添加高比例红曲发酵的客家黄酒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是传统酒曲配方的客家黄酒,只用酒药麦曲发酵的酒样抗氧化效果最差。该结果与总酚含量相吻合,且与酿造时的红曲添加量呈正相关性。因此,红曲可能是客家黄酒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者;增加红曲的添加量,客家黄酒的抗氧化活性也会随之增强;但红曲对客家黄酒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不明显。
[66]黄杰平.东莞樟木头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导师:涂良军.云南师范大学,2014.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而东莞樟木头镇更被誉为“小香港”,这无疑为其客家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然而在一个以粤方言为主的东莞大本营中,樟木头仍然保持着纯客家方言,更具有代表性,更有研究意义。随着樟木头的经济蓬勃发展,其影响力远大于清溪。因此,对樟木头客家方言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深地了解这个客家方言,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东莞方言的研究。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共有七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综述客家方言的研究状况,以及东莞樟木头的人文地理概况。第二部分则从东莞樟木头客家方言的声母、韵母以及声调采用传统的和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来对语音系统的描写,进行分析研究,多角度探讨归纳整理出樟木头客家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三大系统。第三部分采用传统音韵学方法对比分析樟木头客家方言与《广韵》音系、普通话音系、梅州客家音系和莞城话音系在声、韵、调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樟木头客家方言的语音演变受到了东莞强势语言——粤方言以及普通话的影响,在保留了客家方言本身的特色以外,还产生了一些客家方言中普遍没有的语音特点,如有长韵母[a:i]、撮口呼[y]等,成为自己方言的语音特色。
[67]刘敏.梅州松口侨乡的社会变迁[D].导师:张应龙.暨南大学,2014.
摘要:本文选取梅州市梅县松口镇作为调查对象,探讨自19世纪末梅州松口侨乡社会形成以来的百年历史里老侨乡自身所发生的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19世纪末,由于清政府废除海禁法令,放宽移民国外的限制,大量客家人下南洋到海外谋生,松口侨乡社会形成。清末民国时期,随着出洋人数的激增,侨汇的大量涌入,松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建国前后,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变,出洋纽带的断裂和侨汇的减少,航运的衰落和水患的加剧,松口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改革开放新时期,松口与海外松口华侨华人的联系得以重建。海外的松口华侨华人纷纷回乡探亲,资助侨属发展生产,通过松口华侨华人的帮助和松口民众的共同努力,而今的松口侨乡重新焕发青春,侨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松口侨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侨乡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松口侨乡的向外移民由以前向海外移民转为向国内移民;侨乡民众的“慕侨”心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消失;“金柚之乡”的崛起,侨乡色彩的淡化和海外松口华侨华人与侨乡人的认同转变构成了松口侨乡在改革开放之后新的社会变迁。
[68]原璐.技术视野下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碉楼形制研究[D].导师:覃琳.重庆大学,2014.
摘要:近代建筑的研究需要涉及到文化、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多个层面,是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技术作为建筑文化的构成之一,其历史发展有着较为明确的地域性特征。随着近现代交通的发展以及信息传播和建造技术的全球化的影响,近现代建筑地域化特征趋于减弱。石柱碉楼多为近代民国时期建造,受到工业革命带来技术全球化的影响较小,仍然保留着较为鲜明的地域性,对石柱碉楼的研究在近现代建筑类型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建筑的形制不仅仅反映民族文化与生活需求特征,同时也受到建造技术的制约。碉楼属于典型的传统防御性建筑,作为一种有特殊功能需求的建筑存在,其特殊的功能需求往往体现了技术的最大可达性,这使得对防御型建筑的建造研究是更有意义。作者希望能通过对近现代石柱碉楼建筑的调研整理,通过对碉楼建造特征的讨论,尝试对地域性的传统建造技术对建筑形制与形态的影响进行梳理,对近代建筑技术史的研究提供局部的、但是尽量充分和清晰的个案研究基础。
论文首先通过对中国本土防御建筑的概览与审视,对比分析其功能要求和建造特征,并从技术的角度探讨影响防御功能的形制因素和建造特点,以此引导后文对石柱碉楼的研究。论文第三章展述对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碉楼的基础调研和空间要素的总结。论文第四章在调研基础上,对石柱碉楼的建造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从文化技术背景的角度对其产生、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阐释。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碉楼作为一种产生于特殊背景、有特殊功能和特点的历史建筑,是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作为防御性建筑,其建造特征反映时代和地域的技术背景。本文仍属于基础研究范畴,对石柱碉楼的研究和保护,对传统建筑文化风貌、地域技术发展与实现、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等研究均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69]李丹.ECFA条件下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模式研究[D].导师:刘澈元.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在国家发展低碳绿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指导下,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点产业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提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在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省市都开始探索把文化旅游产业确定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4年2月,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首次负责人会面使得两岸合作关系又取得新突破,两岸应借此着力完成ECFA后续协议的商谈,积极探索衔接两岸区域产业合作的适当方式。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枢纽点,是台湾间接参与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贸易的过渡地区。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和桂台经贸合作领域的扩大,发展桂台两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将能为两岸经济合作增添了新的内容。从现实意义角度来看,两岸经济一体化下推进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是实现海峡两岸次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对两岸经济合作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和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在ECFA条件下结合桂台(贺州)文化旅游示范区这一案例,讨论了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模式、机制与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如下:
1.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概述了促进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综述,最后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与研究的局限性。
2.归纳整理理论基础。阐述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赋存理论和文化旅游相关理论和概念,将以上的理论作为论文的指导理论和分析工具,为全文的研究做理论铺垫。
3.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态势分析。基于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试验示范区这一案例,对桂台(贺州)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基础、现有合作机制、合作模式、ECFA对桂台(贺州)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4.对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模式和机制进行构建。在第三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顺利开展的具体模式,并探讨了相应的有效支撑和完善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机制。
5.提出完善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模式的政策建议。
6.对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模式的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广西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文化旅游资源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但后期发展潜力较大。随着桂台经贸合作的深化,在ECFA条件下可进一步创新桂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模式,应以打造海峡次区域文化旅游产品为主线,以海峡次区域文化旅游先试先行区为目标,充分发挥两地优势,通过科学的文化旅游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要素调控及互动协调机制的确立,有序拓展文化旅游实体发展与交融空间,努力促成实现桂台两地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深度对接,提升桂台海峡次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共同开拓东盟市场,实现互利共赢,为两岸文化旅游产业的壮大奠定基础。
[70]宋宇.徐松石与罗香林民族史学的比较研究[D].导师:杨天保.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20世纪初,徐松石(1899—1999)、罗香林(1906一1978)以史为鉴,在新史学的思潮中他们均把目光投向了民族史学研究。他们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全新认识和各自继往开来的民族史学思想、学科理念,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边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动力。
本文主要运用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对两人的民族史学研究进行分析,并逐一考究二人的民族史学的渊源、发展特色、学术取向、民族史学思想及其成就贡献等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陈述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综述徐松石、罗香林民族史学的研究现状、研究出路以及本论文的设计理念。
第一部分,简要考察两人家庭背景和早年受教育情况,比较分析二人的家学渊源和开展民族史学研究的不同缘起与发展特色。大体而论,两人都深受传统式家庭教育影响,国学基础牢固,并继承了优良家风。虽同为客家人,徐氏生于广西客壮融合家庭,对于岭南的苗瑶壮等少数民族,兴趣更浓,并将其作为自己开展民族研究的起点。罗氏世居广东客家聚居区,自幼就萌发出对于客家民系的浓厚感情和探究欲望,这成为其日后治学之滥觞。后来徐氏选择上海,进入沪江大学社会教育系学习。罗氏北上清华大学,在历史学系深造。私立教会大学的教育旨向和基督教情结,与国立高等学府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学术理念,在学术发展之路上,给二人烙上了不同的印迹。此外,近代西方新知与中国新史学对二人的治学方法和思想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二人同时关注亨廷顿等西方学者的理论方法,并且两人在学术上也相互关注,最终成为学术挚友。
第二部分,探讨两人民族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找出两者学术成果的异同与各自的学术价值。首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研究上,两人都坚称中华民族人种起源于本土,并拥有共同的血缘,华夷之辨是出于文化差别,历史上没有血统纯粹的汉族人。其中,徐氏认为,炎黄之战以后,黄帝部落造就了更为优越的中原文化,其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而面对文化相对落后的南方汉族,北方汉族形成了华夷观念。罗氏认为,至夏代中国才有了国家组织和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而这种组织势力和意识并未能传播到边疆地区,由此就产生了地域上的文化差异,这才是华夷观念的肇始。
其次,在南方民族研究、南北民族的迁移原因与文化演变等问题上,两人各有路径方法和学术见解。徐氏的民族研究视野,从粤江流域延伸到东南亚、南北美洲和环太平洋区域,沟通中外,强于空间之展拓;而罗氏从考察广东民族开始,上溯至古代的越族,纵跨古今,极尽时间上的探究。对比二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两人对于苗瑶可能源出同一祖先和壮族名称的由来等问题上,持有共识,且都关注到东南亚民族的中国血缘,但相异之处也较明显:徐氏将广义壮族与百越等同,显然与罗氏的越族后裔说有所不同;在考究“越”字上,徐氏强调以音义释字,而罗氏则专注于字形之变;徐氏将越族定为南方汉族的一支,而罗氏称其为夏族的一支。
最后在客家族源上,两者都认为客家血缘并非纯粹,但徐氏重点讨论了客家与南方古代越族的渊源关系,认为客家的血缘较为复杂,既有中原后裔,吴越楚遗民,还有山越和苍梧血统。罗氏强调族谱研究,考证出客家的形成与历史上北方汉族的五次迁徙有密切关系。且只认定客家与畲族有血缘混化。目前,学界比较认可徐氏的客家多元混化说,罗氏客家主源来自中原的观点也得到学界的支持。
第三部分,集中分析并比较徐氏的壮族优秀论和罗氏的客家精华说,展示出两者不同的民族主义倾向。两者都从民族血缘、语言、风俗文化和历史上的贡献等方面,论证了各自的观点。两人着力赞扬两个不同的族群,但他们提出“优秀论”和“精华说”的目的,并不在于重新划定民族等级,而是借此研究,去改变国人的传统看法,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团结,进而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做出贡献。
第四部分,主要是综合比较两人的民族史学思想。大体上讲,两者都受到了儒家民族观的影响,都支持“五族共和”。徐氏赞同孔子的观点,认为文化是区分华夷的根本原则,南北教化的不同,导致民性上的差别。徐氏将西南民族纳入广义汉族,主张“岭南人治理岭南”的民族政策。罗氏认为周代的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孔子的儒家思想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尊王攘夷”思想和士大夫精神,保证了汉族的种族延续。在此背景下,历代边疆民族的内徙和建立政权皆是“归宗”之举,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扩充。所以,罗氏同样支持“五族共和”,提倡民族共存与融合。
不同之处在于,徐氏站在岭南民族的立场上,强调岭南文化的独特性,认为历史上岭南本土文化并没有被外来文化所消灭,所以要注重民族个性的保持;而罗氏强调内地民众和南北部族的融合是引导少数民族“归宗”于中华民族的主要途径,多少带有以内地为中心的正统观念。
第五部分,综合论述了徐松石、罗香林民族史学的影响。他们丰硕的学术成果,支持了中国近现代民族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其独到的学术思想影响至今。
结语部分,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
[71]姚宝兴.惠州城市旅游形象策划与提升研究[D].导师:黄爱莲.广西大学,2014.
摘要:当今社会,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将潜在旅游者转变为现实旅游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中小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推动城市化进城,实现“旅游赶超发展模式”。惠州是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工业城市,产业发展已进入工业中后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产业。惠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目前其旅游收入占GDP10%左右。但是,在旅游业产业转型升级时期,惠州城市旅游形象塑造问题是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本文选择以惠州城市旅游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企业识别系统理论、旅游目的地系统理论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惠州城市旅游城市形象建设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从惠州地理文脉、旅游资源概况、城市旅游形象现状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法、统计分析法对惠州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惠州城市旅游形象进行总体定位和目标定位,并构建惠州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模式。最后,利用整合营销理论提出旅游形象提升的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惠州的游客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以休闲度假、放松心情、亲近大自然为主要目的,游客游后的总体印象较好,但旅游形象的传播主要依靠口碑效应。
(2)惠州旅游形象总体应定位为:休闲旅游度假;目标定位为:港澳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的境外游客市场、以泛珠三角区域主要大城市作为国内其他省市游客市场和以深圳、东莞、广州组成的重点客源圈为省内游客市场。
(3)惠州旅游形象的提升策略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旅游企业相配合,居民积极参与,利用整合营销传播以及打造休闲旅游品牌。
[72]吴忠伟.印尼棉兰美达村客家话词汇比较研究[D].导师:伍巍.暨南大学,2014.
摘要:美达村位于印度尼西亚苏北省棉兰市郊,是一个华人聚居的村庄,周边受印尼语言包围,内部通行客家话,可以称之为异域的一个典型的汉语方言岛。本文选择美达村客家话的词汇作为探讨的目标,在实地调查、掌握翔实田野方言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对该方言进行具体的描写和分析,借以呈现该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在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与祖籍地梅县客家话词汇进行分类比较,以探讨美达村客家话词汇在离开本土后的海外环境中,经周边语言接触所显现的传承与发展变异的情况,并对这一方言的传承、发展变异的原因及其规律作客观的揭示。
[73]李婷.云浮地区两个闽方言岛的语音研究[D].导师:甘于恩.暨南大学,2014.
摘要:云浮地区的方言构成复杂,不仅有粤语、客家话,还有闽语。云浮地区的闽语属于方言岛性质,从福建沿海迁徙而来,被当地强势方言粤语、客家话所包围,本文从语音的角度分别对云安富林闽语及罗定太平闽语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与中古音作比较研究,然后与源方言——漳州闽语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探讨两地闽语有别于漳州闽语的特点,如全浊声母送气字数量增多、唇齿声母字的出现、鼻化韵和入声韵尾的脱落、入声字舒化后的走向等,对两地闽语做了专题研究,重点揭示两地闽方言岛的独特之处。
[74]廖姝芳.石城灯彩的修辞研究[D].导师:张春泉.湖北师范学院,2014.
摘要:灯会,是客家地区传统的民间习俗,而灯会的结晶——灯彩,是集灯具、音乐、美术、剪纸、竹艺、木艺于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本文在收集第一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角度出发,探讨石城灯彩歌词的语言特征。石城灯彩是一种即传承了中原文化又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客家艺术,所以对石城灯彩的语言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
本文从石城灯彩的歌词的语言要素出发,来解读它的修辞特点。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这三大要素来研究石城灯彩歌词文本的修辞特征,解析石城灯彩的各种辞格运用。主要从材料上的辞格、意境上的辞格、词语上的辞格、章句上的辞格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些辞格是如何让灯彩“添色”的。
[75]陈路遥.福建龙岩新罗区成人礼的传承研究[D].导师:毛丹武.福建师范大学,2014.
摘要:以福建龙岩新罗区具有地方特色、俗称“谢姑婆”的成人礼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从更广阔的视角考察特定地域成人礼与传播学的枝节关系。介绍“谢姑婆”成人礼仪式,分析新罗区成人礼与民间信仰“眠床神”、“妈祖”的关系,分析妈祖功能角色的延伸变化,推测妈祖信仰进入龙岩新罗区的传播路径。
通过目标式抽样及滚雪球抽样选取经历“谢姑婆”成人礼的人们为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文献法,分析访谈结果和文献资料,将仪式置入社会时代背景中考察影响仪式传播的各项因素,得出围绕仪式展开的传播受政治社会、性别角色、人格特征及形象、宗教信仰、初级群体、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仪式本身的传播将新罗区成人礼视为地位提升仪式。从詹姆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共享信息表征出发,探析新罗区成人礼对人们形成亚文化圈、社会认同的影响。
电子媒介越来越介入人类生活,并创造出媒介仪式。从时间空间的征服、社会认同和政治功能方面分析现代仪式,尤其是电子媒介营造的电子仪式与传统仪式在塑造认同上的异同点,强调地方性的传统仪式在面临认同更为广大和普适的现代文化之中捍卫文化多元性的价值和意义。
从人们对“谢姑婆”成人礼的态度及生活现状讨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仪式新罗区的成人礼能否在现代化过程中继续得以传承。
[76]梁玮羽.明清时期钦廉地区的地缘背景及其归属问题研究[D].导师:郑维宽.广西民族大学,2014.
摘要:明清时期,在内外地缘背景作用下,将钦廉地区划归广东反映了明清政府在边疆防卫上的战略部署和防卫重点。从该地区的地缘政治背景出发,深入探讨钦廉地区归属广东的问题,得出这一政区变动是符合明清政府加强广东沿海防卫和边疆陆防的策略需要。首先交代钦廉地区所处两广与越南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这是明清时期钦廉归属广东的重要地理基础,以及通过梳理钦廉地区的建置演变和分析自交趾独立后钦廉地区的内外地缘状况,指出钦廉地区的地缘背景由内地变为边疆。其次比较详细地分析明清王朝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沿海形势是大同小异的,都有海寇、山寇之患,随着清末出现严重的外来威胁,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钦廉地区的边防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在反对外来侵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深入分析明清王朝在上述情形下作出的政治、军事策略,指出钦廉地区归属广东是符合明清王朝镇压少数民族叛乱和打击层出不穷的海寇侵扰,以实现巩固广东沿海边防的战略需要。最后从经济、交通的角度分析钦廉地区与广东之间的地缘经济联系,从移民和政府教化的角度分析广东移民以及广东籍文官对钦廉地区文化的深远影响;还分析这一政区变动对钦廉地区以及两广造成的不同影响,得出钦廉地区归属广东不仅是明清政府加强钦廉地区边疆治理的需要,也符合钦廉地区本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决策者在进行政区划分工作中,不仅要进行全局性考虑,还要符合地区内在的发展需要。
[77]刁豪亮.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学研究[D].导师:宋若涛.河南大学,2014.
摘要: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参与的社会活动,自1971年创办以来已经举办了26届,其规模逐渐扩大。由最开始单纯的恳亲联谊以增进团结互助,发展到包含招商引资以促进经济合作、客家学术研讨以促进文化交流等在内。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已经成为客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它不单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更是一个将海内外客家人凝聚起来的核心要素。
本文从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产生与发展、传播学角度的分析解读、带来的启示三大块来研究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其中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学分析主要包含四个部分: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主体——主办方的分析、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客体——大会参与者的分析、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的分析以及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传播效果的分析。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发展与中国大陆政治、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海、内外客家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如此,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才会受到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主办者通过大会的每一个议程都在向参会者和未参会者传递着各种信息。比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席团会议上各项提案的决议体现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开幕式上举办城市所在国或地区的政要参与其中并致辞体现了国家或地区政权的高度重视等。
虽然目前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召开的如火如荼,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许多因素制约着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发展,比如客家群体新老两代人的文化断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召开过于频繁、对外宣传力度的不够等。在将来举办世客会的时候,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大家一起商讨如何解除其对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发展的桎梏。另外,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宗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政治格局、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不断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举办大会时一定不可以抛开客家话,必须在开幕式上让听到客家乡音,看到客家节目;不可以过分重视经济利益,一心想搞招商引资,结果把恳亲大会开成了啃亲大会。
[78]李仕元.文化生态环境适应下的客家居住文化特点[D].导师:马晓.南京大学,2014.
摘要:一直以来,城市的文化特色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特色离不开城市空间作载体,富有特色的空间又常常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这其实是一个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化生态学就是对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考察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核心生态因素来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关系;文化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组织结构、演化和分布等。因此,运用文化生态学可以探索解释特定文化模式及其文化特征区域性差异的根源。客家文化是中国历史变迁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把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运用于客家居住文化的研究,可以在深入分析环境要素的基础上探索其居住模式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文化生态学对客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人、环境、文化和聚居空间等四个层次来进行研究:人是文化生态系统的核心,因为人通过主观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在应对环境的过程中产生文化;其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人类聚居空间的外部环境,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再者,人类聚居空间内的文化,通过长期与环境作用会形成文化生态系统,包括社会族群的组织关系、技术水平和文化思想,这是文化生态的核心内容;最后文化在人类的聚居空间中体现出来,并与空间相互影响,进行演变。本文的研究即运用文化生态学从上述四个层次对上杭客家居住文化展开研究。绪论部分首先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结构等。第二章分析了文化生态学和客家文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文化生态学在客家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回顾总结。第三章在综合分析客家人分布区域环境和客家民系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探析客家人的迁徙过程中,在周边环境影响作用下其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并与之相适应而演化形成的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第四章研究在客家文化生态系统对其居住形态和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解析客家居住空间形式的演变规律,深入理解客家建筑的文化意义。第五章分析在各环境因素影响下上杭城市空间演变过程,在对老城区民居建筑实地测绘的基础上,分析其空间特点和文化内涵,梳理上杭的空间文化资源。第六章对上杭老城区客家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保护策略。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的方面。
[79]蒋协众.湘方言重叠研究[D].导师:罗昕如.湖南师范大学,2014.
摘要:作为一种能产的语法手段,重叠极为广泛地运用于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之中。汉语方言中的重叠现象丰富多彩,各方言的重叠现象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湘方言中的重叠现象也很丰富,有些用法非常特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利于全面认识湘方言的重叠现象和语法特点,也可为总结汉语方言重叠现象的规律,为推动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和汉语重叠现象的方言类型学研究等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综合运用调查法、比较法、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类型学的理论方法,对湘方言中的主要词类、短语的重叠现象和一些重叠句式(包括次生重叠)进行较为全面的描写、分析,并将其在湘方言内部、在湘方言与湖南省境内非湘语方言、湖南省境外其他方言之间以及与古代汉语之间,进行共时、历时的多角度比较,努力寻求湘方言内部、湘方言与共同语和其他方言的共性与差异,挖掘汉语方言重叠现象的类型学意义,了解湘方言重叠现象的历史发展和源流关系。
研究表明,一方面,在重叠问题上,湘方言体现了汉语乃至人类语言重叠的某些普遍共性。以湘方言重叠为材料基础,通过跨方言的比较,本文可以提炼出十来条有关重叠的、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的蕴含共性。另一方面,湘方言从古代汉语中继承了不少重叠形式,也在后来的发展中产生出一些创新用法,因而,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出其较强的个性。湘方言重叠的共性与差异的形成,既有人类语言普遍共性的因素,也有对古代汉语继承和创新的因素,此外,方言的接触、语言自身的发展等因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以外,共分为六章: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湘方言重叠的相关研究概况,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运用的理论方法以及调查布点、语料来源、发音合作人简况等。
从第一章开始至第四章,研究湘方言中主要词类的重叠现象。分别对湘方言中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重叠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从结构类型、语法、语义功能等方面对湘方言各词类重叠现象进行描写、分析,并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比较。
第五章研究湘方言中的短语重叠。对湘方言中的量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等三大类短语重叠现象进行概述性描写、分析,重点从句法语义功能、内部构成等方面讨论湘方言中的‘'VXVX"式动词短语重叠,并结合湖南省境内非湘语方言及省外其他汉语方言中"VXVX"式的使用情况,对其作跨方言的比较。
第六章关注湘方言中的某些重叠句式。主要对湘方言中的重叠式反复问句和拷贝式话题结构等两类重叠句式进行描写、分析,并通过与其他方言的比较,对重叠式反复问句的共性与类型及湘方言的语序类型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结语部分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湘方言重叠的内外部共性与内部差异性,分析这种共性与差异的形成原因,并对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80]周佳凡.深圳坪山占米话研究[D].导师:刘镇发.厦门大学,2014.
摘要:深圳有着非常丰富的语言资源,但其研究比起周边市镇来说相对落后,这源于人们对于深圳地区方言复杂性的低估。除宝安粤语、龙岗客语外,深圳还有大鹏话、占米话、蛋家话等小方言土语。这次我们带着好奇心走进了龙岗区坪山、坑梓、坪地一带,调查了当地正面临消逝的占米话。
占米话,在坪山又被称作“祖公话”,原因是说这种话的人以前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方言,拜祭祖宗时不讲占米话就不能与族人同桌吃饭。事实上,客家话在龙岗一带占绝对优势,占米话只有极少数人会说,由于后继无人,这种方言正快速走向消亡。
从语音、词汇方面说,它粤、客色彩混杂,骤看难分系属。语音方面,全浊声母清化后全部读为送气音,溪母大多读[kh],匣母合口多读[f],缺少撮口韵,上声不分阴阳,与当地客家话相似。但微母读同明母,非组文白较少,[a、e]对立,梗摄三四等文白读都是[η\k]尾等,又都是粤语特点。声调也在两者之间,平声和去声与客家话相似,上声和入声则是粤语的类型。词汇方面,占米话与客家话有很多相同点。
我们的研究并非要急着争论它究竟姓“客”还是姓“粤”,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这种混合语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将占米话与广州话、香港新界围头话以及客家话进行了比较,初步的结论是,在语音上,占米话在与宝安本土粤语(围头话)最相似,且对应明显,客家话则由于长期相互接触,已经并且仍然在向占米话“输出”其语音特征。词汇方面,占米话显示出不断靠近客家话的趋势。
因此,我们认为,深圳坪山一带的占米话是以粤语为基础,在长期的接触中不断接受客家话特点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方言土语。本文共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深圳坪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以及当地的方言状况。
第二章利用一手资料,详细描述坪山占米话的声、韵、调及其配合关系。
第三章是坪山占米话与中古音的对比,揭示坪山占米话与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的对应关系,从而掌握其发展演变的大致脉络。
第四章是语音的外部对比,我们将坪山占米话与粤方言的代表广州话、香港新界西南部大屿山石壁围头话及香港新界老派客家话进行对比,我们的结论是,坪山占米话在语音上与以石壁围头话为代表的莞宝片粤语最为接近。
第五章为词汇介绍,首先按照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数量词、副词的顺序介绍坪山占米话词汇特点。其次,以斯瓦迪士200词为内容,将坪山占米话的核心词汇与石壁围头话、香港新界客家话进行对比,本文的结论是,坪山占米话基本词汇通过使用上的转移,已经更靠近深港一带客家话。再次,讨论了坪山占米话在与客家话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异读现象。
第六章为全文小结。
[81]王蓉.湖南方言代词内部屈折研究[D].导师:陈晖.湖南师范大学,2014.
摘要:湖南省境内的汉语方言主要包括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话以及目前还没有确定归属的非官方方言——湘南土话和乡话。本文从湖南各方言区代词中的内部屈折现象入手,通过调查和分析各方言点代词,分析湖南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以及指示代词的二分与三分现象,总结湖南方言代词中的内部屈折手段和表达的语法意义。结合相关方言的比较,总结湖南方言内部屈折的特点。
本文主要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重点,总结汉语方言内部屈折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内部屈折的概念及其形态范畴。结合古汉语是屈折语说来探讨内部屈折的概念,分析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屈折范畴。
第三章:湖南各方言代词的内部屈折现象。按照湖南省内的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话、土话、乡话分类,分别总结湖南各方言中代词的内部屈折现象。
第四章:湖南方言代词内部屈折的手段。分析湖南方言代词内部屈折的三种手段,即元音屈折、声调屈折和综合屈折。
第五章:湖南方言代词内部屈折的语法意义。分析湖南方言人称代词内部屈折所表达的数和格的语法范畴,以及指示代词的二分和三分现象。
第六章:湖南方言代词内部屈折与相关方言代词内部屈折比较。将湖南省内方言代词与湖南省外相关的粤语、赣语、官话、广西土话和客家话的代词的内部屈折现象相比较,分析异同点。
第七章:湖南方言代词内部屈折的特点与演变趋势。总结湖南方言代词内部屈折的特点,根据汉语方言内部屈折的历史渊源,探讨湖南方言代词内部屈折的特点与演变趋势。
第八章:结语。提出论文的总体结论和创新点,分析本课题的研究展望以及论文的不足。
[82]温东芳.普宁“半山客”语音的比较研究[D].导师:林伦伦;符昌忠.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摘要:普宁的“半山客”话是客家话的一种次方言。它是一种特别的客家话,在与普宁潮汕话的长期接触融合中,形成不同于梅县客家话的特征。本文以普宁的“半山客”话和潮汕方言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方言学、比较语言学、语言接触等角度出发,描写普宁潮汕方言和“半山客”话的语音系统,并对两者的语音系统进行比较,力图通过剖析普宁潮汕方言和“半山客”话的特点,探讨普宁地区两种方言之间的互相影响。并力图从这些现象中探求方言的互相接触引起变异的规律,探求“半山客”地区语言生活的发展趋势。
[83]胡晓萌.以根亲文化资源助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研究[D].导师:杜超.信阳师范学院,2014.
摘要:“根亲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作为中原根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信阳根亲文化资源主要有“姓氏资源”、“名人资源”等。近年来,信阳根亲文化资源的挖掘已经成为信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并逐渐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寻根经济”景观,发展势头迅猛,前景良好。根亲文化不仅仅是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纽带,而且对于信阳建设成文化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发展“根亲文化”对于信阳来说意义非凡。
“根亲文化”是由根亲而发生、发展的一种追族索缘、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而“根亲”是对于姓氏同源同脉的延续,是对家乡同根同缘的一种熏染。根亲文化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还在于能为许多的海外华人提供寻根问祖的依据,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感,打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从而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弘扬地方根亲文化,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然而目前在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基础研究不够扎实、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对外宣传不到位、开发形式单一、寻根产品形式雷同、未能充分调动大众积极参与性等突出问题。如何总结经验,补足“短板”,推动根亲文化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发展,使其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就成为我们应当关注和必须关注的现实课题。
本文通过介绍根亲文化的内涵,分析发展根亲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信阳根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利用地方资源发展根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传承根亲文化特色,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84]王桂亮.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比较研究[D].导师: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2014.
摘要:本文选择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为跨方言比较的对象。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语法资料,借助“两个三角”语法理论,立足于语音形式和语义语法表现,通过综观概貌和微观透视,尽可能全面地考察方言完成体标记成分的形义特征、总体类型、共时分布和历时语音演变情况,力求在描写总结的基础上能够解释现象成因。
本文共六章。
第一章绪论。首先结合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现状说明语义范畴对跨方言语法比较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汉语体貌范畴的语义范畴属性,从扩大语法事实考察视野角度说明跨方言比较对汉语体貌研究的重要价值,确立本文以方言完成体标记为具体研究对象。其次,结合已有认识说明本文对完成体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办法。再次,结合跨方言比较的特点讨论了本文对“两个三角”和“句管控”研究方法的具体理解。最后说明本文框架、方言语料来源和引用规范等情况。
第二章为汉语完成体的研究现状述评。鉴于汉语完成体的有关文献数量庞大(约2000篇),本文单独成章来详细梳理,以便为“整体汉语”视角下的跨方言比较寻求突破口。本章主要分为共同语、方言、历史语法和其他领域来分别梳理,评述得失,从中可以看到各个领域都共同存在着“争议多、不均衡”的共性问题,因此通过跨方言比较扩大语法事实的考察视野就成为重要选项。
第三章综观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总体类型、音义概况、地理分布和演变趋势。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把方言完成体标记区分为后附型、前置型和变音型三大类。然后重点考察后附型标记这一主体类型,具体采用方言地图和非地图文献资料互证互补的方法,细致考察各小类的语音形式和地理分布情况,发现南北方言总体表现不同,接着运用语音演变理论从声韵调的具体表现分析该类标记的语音弱化演变趋势的详情,最后把该类标记的突出音义特征概括为“音源多途”和“一标多用”。
第四章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选择后附型标记的两类个案(北方方言“了”类标记和南方方言“掉”类标记)进行跨方言考察。北方方言“了”类标记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同形类方言与异形类方言的地理分布呈现为大致对立的分布状态,本章采用“点面结合、单点透视”的处理办法考察了异形类方言“形义错配”的具体表现,从语法系统内部功能分化和语言(方言)接触的不同影响两个主要方面解释了形成地理分布对立的内因和外因。南方方言“掉”类标记体现出很强的共性特征,本章采取分区分小类依次归纳对比的办法,总结出该类标记的多项共性特征和细节差异,然后结合普通话“掉”类词的体貌特征、方言“掉”类标记的历史来源和汉语完成体的总体特点思考了“掉”类标记的完成体地位问题。方言“掉”类标记在地理分布上的共时联系和历时替换过程,可以看出南方方言之间的历史接触痕迹和移民联系,也可以看到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五章梳理变音型标记。本章依据变音方式把变音型标记分为儿化类、D变韵类、变调类、混合变音类等四种主要类型,总结了每类方式的语音特征、语法意义和地理分布等情况。总体来看,变音方式都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受到的限制较多,通常都有特定的变音规则,主要发生在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身上,具体语音来源多与“了1”有关,而且南北方言采用变音方式的总体表现有所不同:北方方言里变韵、变调、混合变音等各种变音方式都比较普遍,而南方方言里似乎只有变调较为常见。本章认为应从是否在方言语法系统中表达了独立的语法意义来认定其语法性质。此外,还结合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将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语音弱化链条具化为“动词(“了、过”等)→动态助词(“了、过”等)→词缀((?))→屈折化阶段(儿化、D变韵、变调等)→零形式(:/Φ)”,从口语和书面语互动角度推测了变音型标记和普通话“了”等其他标记之间竞争发展的可能态势。
第六章结语,总结了本文通过跨方言比较得来的一些基本认识,指出了尚存的不足之处。整体来看,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的总体类型表现南北有别,地理分布特征呈现为“跨区串片”,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形义对应关系基本呈现为“大同小异”的错配状态,语音弱化大趋势与功能单一化并不对应,怎样处置“一标多用”难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研究进程。本章还结合跨方言比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思考了跨方言比较的材料处理和多重研究价值问题,就完善方言完成体的调查内容和思路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关注视角尚不平衡和理论解释尚有不足两大方面。
[85]张喆.深圳园山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与规划[D].导师:王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摘要:伴随着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以及人们回归自然热情的高涨,森林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需求度高的旅游方式。本文的核心是为森林生态旅游注入一种新的元素——森林生态文化,目的是把多元性文化内容融入到旅游规划中,创造一个令公众认知森林、体会森林、爱护森林、保护森林、依赖森林、利用森林的生态游憩地。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而言,是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目前,我国对于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规划理论研究和方法探讨的实际案例较少,文章主要是在对国内外的相似领域中部分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尝试探索出一套包含前期研究与实际规划的方法体系,并结合深圳市园山进行规划应用。在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对森林生态文化、森林生态文化内涵、森林生态文化载体、森林生态文化旅游概念界定进行探讨,并且概括森林生态文化载体建设类型、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研究内容及方法等。在具体实践中,主要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资料搜集整理提取等,进行全面的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本文在各部分探讨的内容与结论较为具体化、细节化,主要研究结果简而概括有:1)珠三角及深圳市的森林生态文化内容具有普遍性,又因其地理历史原因又包含海洋、客家等特色性文化内容;2)深圳市森林游憩资源较为充足,但在资源整体规模与数量、主题开发、文化融入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3)公众对于森林游憩资源具有不同的偏好,这些结论可以指导规划开展;4)园山森林资源整体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森林生态文化建设适宜性。论文的最后是对园山开展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规划,规划主要内容都是以前期研究的森林生态文化的适应性、地域森林资源的特色性、公众生态需求的满足度、以及自身资源的实际情况等结论为参照而制定的。规划以“生态呵护健康、文化融入生活”为理念,打造森林游憩功能开发区、森林理疗综合体验区、山地森林康体运动区、妙觉寺生态文化展示区、潭仙庙生态文化休闲区五大核心功能性区域,并集中在五个区域内进行交通、景点、活动、产品、解说系统的规划,其中的景点、活动、产品均是为园山量身打造的以传播森林生态文化为核心的代表性内容。本文的创新之处可列举为以下几点:首先,本规划的核心价值观是森林生态文化,即规划中要尽量多层次的传达森林生态文化;其次,本规划采用研究型规划的方式展开,整个规划需要建设的内容与适宜性都是通过具体的研究分析而确定的,并不是由规划者主观的思路以及经验为主导的;第三,规划在对功能分区、景点控制、线路组织等基本内容进行考虑之余,还挖掘森林生态文化的内容与活动形式,注重无形载体的建设与表达。
[86]王水源.城水和谐视角下山地城市城水适应性规划分析[D].导师:徐建刚.南京大学,2014.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使得频繁的自然灾害所引发的城市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特别是山地城市洪水内涝灾害尤甚,迫使人类反思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作为当代系统科学的前沿领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表明,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是与人类自身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主动适应而进化的。水作为自然系统的重要因子,与城市建设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城水关系涉及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城市洪涝安全、城市水环境保护和水景观营造等重大问题。因此,本文选取城市建设与水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关系为研究对象,探索山地城市的一种城水适应性规划方法。在现实背景和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框架、方法模型和实证分析三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首先,针对当前频发的城水问题,以复杂适应系统为理论指导,借鉴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决策理论及方法,从城水安全、生态、景观三个层面探索了山地城市城水适应性规划模式,提出了适应性城市规划从主体确定、复杂性分析、适应性处理对策到适应性规划分析方法实现等一系列规划制定步骤。其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三类规划空间定量化模型。具体为:(1)安全子模型:针对山地城市地形起伏大、地表切割严重等特征,运用GIS基本地形分析及水文分析模块,通过构建规划区数字高程模型并进行微流域地表径流模拟对规划区设计暴雨年防洪排涝风险进行评估;(2)生态子模型:为应对山地城市自然环境敏感度高、生态恢复能力弱等特征,运用GIS缓冲区及空间叠加分析模块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进行生态功能区划:(3)景观子模型:为保证山地城市显山露水城市特色,运用GIS空间句法及视廊分析模块通过路网轴线分析辅助选取滨水景观视点基础上运用三维纺锤体视廊控制对规划区空间开发强度提出控制。进而,选取福建上杭客家新城为案例,开展了从现状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库建立到空间模型运算和结果分析等一系列的实证研究。(1)城水安全方面通过确定50年一遇洪水淹没区及内部洪峰流量,针对性地提出龙翔村汀江沿岸堤坝标准提高建议和规划区北部汀江折拐处滞洪区的设置,对规划区水系处理和排涝沟渠建设提供更精确的指导。(2)城水生态方面通过敏感性叠加分析,划分出客家新城生态基底、生态保育用地、可建设用地和适宜建设用地等四种类型区通过对敏感性的分区保证建设的城水生态化。(3)城水景观方面通过与规划区南侧石壁寨风景区山体景观可视性的视廊控制,确定规划区空间开发强度,保持客家新城显山露水的城市特性。通过实证案例中适应性规划方法模型的运用,对其他山地城市的规划实践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模型构建和实证案例应用分析表明,GIS是研究山地城市规划的重要支撑工具,也是实现适应性规划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适应性城市规划的过程性概念框架,其包括5个步骤,分别为:确定规划的实施主体、主体复杂性分析、适应性对策的制定、适应性对策的实现途径以及对规划方案的具体指导。(2)确定山地城市城水环境有关的安全、生态、景观三个方面的适应性规划模式。(3)利用构建的规划模式对上杭客家新城实证案例进行应用分析,对防洪排涝布局、生态功能区划及空间开发强度等方面提供空间规划指引。
[87]沈棚.客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D].导师:白卫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
摘要:广东客家黄酒又称客家娘酒,是客家古文化和酒文化相结合的精华,是岭南一带客家人民间传统发酵型黄酒。但是作为发酵类饮品的客家黄酒,其中存在的EC是危害人类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
论文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研究出客家黄酒中EC前体物质检测、代谢途径及控制方法,降低客家黄酒中EC的含量。
1.本试验建立HPLC测定客家黄酒中瓜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OPA为柱前衍生剂,以pH=5的醋酸钠缓冲液(0.038mol/L)为流动相A,乙腈:甲醇:水=5:2:1(V:V:V)为流动相B,UV-338nm为DAD检测波长。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153%~0.921%,回收率为98.44%~100.81%,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测定结果表明客家黄酒中瓜氨酸的含量48.61~80.62mg/L,江浙黄酒中瓜氨酸的含量162.61~178.26mg/L。
2.通过对客家黄酒中氨基酸、有机酸、总糖、酒精度、总酸、尿素、瓜氨酸和多酚与EC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精氨酸、瓜氨酸、尿素和鸟氨酸与EC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EC与精氨酸、瓜氨酸、尿素和鸟氨酸之间的回归方程:y=370.907-15.002x1-4.416x2+2.159x3+0.609x4(y代表EC,x1代表尿素,x2代表瓜氨酸,x3代表精氨酸,x4代表鸟氨酸)。
3.对酿造过程中EC相关物质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精氨酸含量是先下降,然后上升,再下降,最后是基本维持不变。尿素的含量是先下降,然后上升,再下降,最后又上升的趋势。在煎酒的过程中,尿素含量呈显著的下降,从12.76mg/L降到9.10mg/L。鸟氨酸的含量是先下降,然后上升,再缓慢下降,最后维持基本不变的趋势。瓜氨酸的含量是先下降,然后上升,最后维持基本不变的趋势。在后发酵结束后,瓜氨酸的含量有了显著的增长,从5.57mg/L增长到38.13mg/L。在客家黄酒整个酿造的过程中EC的含量是逐渐上升的过程。在整个发酵的过程中EC的含量增加的比较少。后发酵结束后客家黄酒中的EC的含量为10.38μg/kg。对比煎酒前后其含量的变化,有个显著的上升。在整个煎酒的过程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65.52μg/kg。储藏过程中也会有个明显上升的过程。
4.通过RCO确定了酸性脲酶去除客家黄酒中尿素的最佳工艺:温度为21℃,pH4.3,加酶量48.06mg/L,酶解时间50h,酶解次数为2。在此工艺下客家黄酒中尿素含量能降低为2.130±0.018mg/L,经过酶解的客家黄酒储藏一年后的EC含量为25.632±0.017μg/kg,有效的降低客家黄酒中氨基己酸乙酯含量。通过对比加酶处理和没加酶处理的客家黄酒中有机酸,氨基酸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加酶处理之后对客家黄酒的品质不会造成影响。
[88]朱豪.广东客家黄酒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D].导师:赵文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
摘要:广东客家黄酒是一种营养保健的低度酒,其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广东客家黄酒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具有抗焦虑、降血压、增强记忆、改善脑功能、高效减肥及提高肝、肾机能等生理活性,因此对广东客家黄酒中的GABA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对广东客家黄酒酒曲中的微生物及产GABA能力鉴定、含GABA广东客家黄酒工艺优化和黄酒发酵过程中GABA及其相关物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其研究结果如下:
(1)对广东客家黄酒发酵的红曲、麦曲和酒药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从红曲中分离出2株微生物,红曲霉和酵母;从麦曲中分离出7株微生物,其中根霉1株,毛霉1株,曲霉4株和酵母1株;从酒药中分离出6株微生物,其中根霉1株,曲霉4株和酵母1株。利用2%的糯米粉培养基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液体发酵,并检测了发酵液中GABA含量,以探讨酒曲中微生物是否具有产GABA的能力。结果发现从红曲、麦曲和酒药中分离出来的微生物都具有产GABA的能力,不同微生物产GABA的能力不同,其中根霉、毛霉和几株曲霉发酵液中GABA含量较高,达到40mg/L以上。
(2)优化了产GABA客家黄酒工艺,通过2k析因实验分析3种酒曲用量、浸米时间和装瓶量等6因素对广东客家黄酒中GABA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米时间和装瓶量对酒中GABA含量影响最为显著;并通过CCD响应对浸米时间和装瓶量两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模型方程:y=355.52979-0.10208*E-0.001*E2-0.013774*F2(y为GABA含量、E为浸米时间、F为装瓶量),确定了最佳酿酒参数为酒药0.5%、麦曲0.5%、红曲5%、加水量5%、装瓶量200g/L和浸米时间30h,最终酿造的广东客家黄酒中GABA含量为295.79mg/L,酒的口感风味达到优等广东客家黄酒标准。
(3)广东客家黄酒在前发酵和后发酵的前期GABA含量都较稳定,维持在一定水平,在前发酵和后发酵的后期都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前后发酵结束后GABA含量分别维持在230mg/L和300mg/L左右;GABA合成关键酶谷氨酸脱羧酶(GAD),在前发酵和后发酵前期GAD酶活性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发酵中米酒的加入对GAD酶活性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在后发酵后期第24天后由于酒精的作用,GAD酶活性逐渐降低。通过GABA与氨基酸的相关分析发现,GABA与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与甘氨酸、蛋氨酸存在显著相关。对GABA与氨基酸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存在以下关系:y=-19.041+5.672X1+0.564X2-0.262X3+0.284X4(其中y为GABA含量、X1-X4分别为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苯氨酸含量),调整后R2为0.990;对GABA与总糖、总酸和氨基酸态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线性关系为:y=-15.932+709.659X1-142.166X2+0.473X3(其中y为GABA含量,X1为氨基酸态氮含量,X2为总酸含量,X3为总糖含量),调整后的R2为0.646。
[89]邹育君.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研究[D].导师:熊建新.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
摘要:本文通过详细分析赣南客家民居装饰艺术为对象,对赣南客家围屋居式、围楼式建筑等装饰艺术的具体研究,了解赣南客家人的历史、构成结构和发展趋势,同时结合赣南地区的地域环境、社会人文、经济发展。从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围屋的建筑装饰艺术的空间分布、空间划分、色彩搭配、工艺手法及家具陈设、装饰题材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龙南县典型案例的关西新围、乌石围屋进行个例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探寻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建筑装饰艺术特点。并且通过分析,总结出赣南客家民居装饰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内涵,以及赣南客家人在此的影响。同时对对装饰艺术中的一些比较具有典型的纹饰样式、家具陈设进行详细的解释。借此深入的认识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感受中原文化的绵延不绝的气象和体味它们于无声无息中释放的沉郁的历史感。在推动赣南地区的建筑装饰特色和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素材。更重要的传承和发展赣南地区民居装饰文化。
[90]李期耀.差传教会与中西互动—美北浸礼会华南差传教会研究(1858~1903)[D].导师:胡卫清.山东大学,2014.
摘要:从1858年到1903年,美北浸礼会在与粤东社会的互动中逐步建立起介于中西两个世界之间的差传教会事物。差传教会既属于中国社会,也属于西方世界,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具有非常鲜明的中间性。这种中间性使其成为研究中西关系的重要标本之一。在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中,差传教会一般被称为“差会”或“教会”。这两种称呼都无法正确反映这一事物的实际形态。在近代中国,除了极少的自立教会,绝大部分基督宗教组织都是以差会加教会的形态存在。本研究引入欧美宣教学中的“差传教会”(mission church)概念,采用互动视角,通过探讨粤东美北浸礼会差传教会来观察19世纪下半叶西强东弱时期中西关系的种种面相。本文以原始教会档案、外交档案、传教士家庭文件为核心资料,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考察了五对互动关系。这五对互动关系分别是:传教士与美国社会的互动;美北浸礼会总部与传教士的互动;传教士与本土基督徒的互动;传教士与粤东社会的互动;差传教会与粤东社会的互动。传教士与美国社会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性别、政治、经济方面。性别方面,传教圈女单身传教士、女医生的失范现象在男性主导的社会性别框架下重新得到规范。这种变动构成了美国社会女性规范变动的一部分。女传教士在粤东培训的女医生、女传道也为美国国内女性规范的转变提供了中国影像。政治方面,不断发生的民教冲突让传教士通过总部对美国政府相关外交人员的任命施加影响。经济方面,为了募集传教资金,总部鼓励传教士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传教活动,传教士也有意识地利用文字和演讲等途径筹集传教资金。传教士因此向美国国内传播了大量粤东风土人情信息。美北浸礼会总部与传教士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总部组织运作、传教士规则、传教士招募标准、差传教会组织四个方面。伴随着传教经验的累积,美北浸礼会总部通过下放部分权力给各差传教会来加强对传教士活动的控制,同时不断调整传教士规则和招募标准。1901年,总部调整粤东浸礼会的组织框架,将以礐石堂为中心的垂直组织框架改变为华南差会全体传教士大会下的多中心、多委员会框架。新框架避免了传教站各自为政,将需要统一协作的事务由各委员会和传教士大会处理。传教士与本土基督徒的互动主要在教会管理、科教文卫事业、礼仪方面。传教士采用全体信徒定期聚会制度讨论整个差传教会的事务,藉此训练本土传教人员,加强信徒的共同体想象。信徒管理方面,传教士主要以基督教中的“十诫”规范信徒的宗教和世俗生活,同时根据粤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诸如不得赌博和吸食鸦片的规定。对于缠足、祭祖、婚礼、葬礼、饮酒等俗事则采用引导方式,没有作强制要求。粤东浸礼会兴办了大量科教文卫事业。神学教育方面,根据学员的神学素养,传教士以圣经为培训教材,教授简单易懂的主要教义。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传统和地域文化对传教士也产生深刻的影响。世俗教育方面,围绕家务活、缠足、婚姻、教学方法、英语教育等问题,传教士与本地信徒发生直接的关联互动。教会文字事业方面,有大量本土基督徒或语言教师参与其中,在翻译过程中,传教士负责英文意思和罗马化问题,本土基督徒负责其中的潮州话和汉字部分。如果说明末清初时期传教士常常接受中国的“文化指令”,则鸦片战争后来华的传教士其文化征服心态则显露无疑,企图“全面”指导中国。不过,在对潮汕浸礼会基督徒婚礼、丧葬礼仪进行细致分析后发现,传教士的“指导”虽然是基于基督教的基本立场,但就功能和作用看只能是部分纠正和有限改造,中国社会背景仍是本土基督徒思考问题的主要参照物。本土基督徒的礼仪并非简单的中西杂糅,含糊不清,而是来源清晰,过程有序。本地原有仪式有些保留、有些删去、有些被基督教元素替代、有些保留原有观念代之以新的形式。基督教元素以嵌入的方式进入,大部分集中于仪式的某个阶段,在此阶段保留了基督教礼仪的核心部分。传教士与粤东社会的互动包含多个方面。美北浸礼会传教士进入粤东后,建造福音船、开发避暑地、编译方言学习教材和圣经、划分传教区域。以往研究常将传教士与地方社会的关系描述为对抗关系。实际上,除了对抗之外,还可在教会文献和新视角教案研究中找到大量中外合作的例子。地方士绅将西学知识进行分类,对实用性部分积极引入自己的模式加以利用。在与地方普通民众的互动中,通常的看法是传教士能够主导这种关系,事实上却有很多传教士掉入当地人陷阱的例子。传教士的私人经济活动是学界甚少关注的一个问题。华南差会传教士在粤东参与了抽纱、止痛药、花旗参、钟表等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传教士的介入让原有商业网络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可以利用自身深入中国人生活的优势,进入外国商人不太擅长的本地人关系圈,通过庞大的、跨区域的教会网络将商品直接转卖给有基督教背景的次一级地方商人,或者造就一批基督徒商人。还有一种情况是,地方商人利用传教士的资源从国外进口商品,但销售渠道仍然是利用原有的商业网络。耶士摩的浔洄渔场案展示了传教士在中国购产的复杂面相,不仅传教士和基督徒参与进来,而且外交人员和胥吏也卷入这宗交易。从涉及的问题来看,既有外交上的通商口岸范围争论、传教士购产问题,又有内政中的地方管辖权界线问题。耶士摩在购买汕头土地和填海过程中与当地具有“市政厅”功能的万年丰会馆的矛盾,引发了大量的外交交涉。该土地不断填海扩展的进程与汕头城市的发展相同步。浸礼会在粤东的传播分为区域间传播和社区空间传播。区域间传播以磐石堂为中心,形成网状结构。在社区空间范围,基督教通过已有的宗族、家庭、女性等网络得到传播。教会网络在不断扩展的进程中被赋予新的内容,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组织框架。有些平信徒利用自己的血缘、地缘等本土关系网络,以教会为平台,成功将基督宗教嵌入到社区结构中。差传教会事业作为一种实体形态更是直接与粤东社会发生关联互动。教会房地产买卖涉及到中外条约的地方实践问题,迫使中外政府做出不少变通。尽管如此,传教士大多数时候还是绕过这些规定,通过基督徒或其他中间人按粤东民间方式购买房地产。差传教会事业一方面增加了本地原有职业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引入或强化了一些西方职业,对粤东社会职业结构和性别观念产生很大冲击。地方社会当然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官办学校根据“癸卯学制”引入西学课程,与教会学校展开竞争,让原本松散的粤东浸礼会教会教育事业实现了统一管理,积极而系统地引入西方知识教育体系。至此,西学才循着这两套教育系统在当地获得了传播的最有效途径。
[91]熊梦雨.客家方言学生习得英语音段音位的调查研究[D].导师:何彦诚.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中国学生容易受到本地方言而不是普通话的发音习惯的影响。因为大部分中国学生最先习得的语言是本地方言,进入学校之后,才开始学说普通话。当他们学习普通话或者另一门语言的语音时,也或多或少会受到本地方言语音的影响。因此,从方言语音影响的角度探讨英语语音习得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近年来国内英语语音习得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研究基于音系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迁移理论,通过录音、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收集数据,运用对比分析、错误分析方法来探究客家方言学生在学习英语音位的母语迁移现象。本文首先描述客家方言及标准英语音位系统,以广西博白县客家方言区为例,对比客家方言及英语发音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对50名母语为客家方言的广西博白县中学初中生进行语音调查,分析出录音材料中受客家语音的负向迁移导致的发音问题和困难音位。
调查结果表明,客家方言区的初中生在英语音位习得过程中,受客家方言语音的影响如下:在元音方面,英语单元音/e/的发音很准确,但英语元音/ae/、双元音/ei/都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e/;英语元音/A/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e/、/a/;英语元音/i:/、/i/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i/。在辅音方面,/p,t,k,g,f,v,m,n,η,s/的发音正确并且难度不大,但英语辅音/θ/、/(?)/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s/、/ts/;英语辅音/r/、/l/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l/;英语辅音/∫/、/(?)/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ts'/、/ts/:英语辅音/w/易误读成客家方言语音/v/。因此,在客家方言区进行英语语音教学时,应注重从客家方言和英语两种语音系统的不同之处出发,从而减少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
[92]王雅君.世界文化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D].导师:宋立中.福建师范大学,2014.
摘要:当地居民作为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生活在遗产地,直接而强烈地感受到旅游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与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息息相关。本文探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居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能动作用,并为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旅游发展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地——福建永定洪坑土楼群为案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迪尔凯姆的团结理论(社会团结理论和情感团结理论)等社会学理论,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分析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差异。基于此,笔者提出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及相关对策。研究结论表明:居民对正面的旅游影响和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强烈;居民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社会团结形式影响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在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方面,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水平,能够增强遗产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
[93]钟秋艳.福建客家古村落景观元素及其修复研究[D].导师:董建文.福建农林大学,2014.
摘要: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综合载体。我国古村落的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并广泛的分布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福建客家古村落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既承载了上千年的福建客家文化积淀,又为福建客家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许多客家古村落的景观遭遇各种破坏与威胁,因此对福建古村落景观元素及其修复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本论文在收集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内容等进行了阐述,结合国内外古村落发展保护的现状研究对福建客家、古村落、景观元素、修复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及界定,为课题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通过相关资料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实地调查,总结得出福建客家古村落的自然环境及地理分布等基本概况,并归纳分析了福建客家古村落存在的空心化、活性缺失等现状问题。
第三,在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简要的论述了福建客家的形成与发展;在充分挖掘福建客家古村落特色的基础上,将福建客家古村落的景观元素分为:物质性实体元素、非物质性事件元素及非物质性意境元素三个大类;并逐一进行了详细的罗列与分析;对这些景观元素具有的地域性、多样性、文化性等五大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第四,结合福建客家古村落存在的现状问题以及景观元素的罗列分析,对福建客家古村落景观元素的修复进行研究探讨:具体阐述了福建客家古村落景观元素修复的意义及原则,并提出了还原、延续、升华、活化的总体思路;在这些思路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物质性修复、环境营造修复、景观元素的提炼与再表达等手法,针对不同的景观元素,提出了不同的修复策略。
第五,以连城培田古村落为例对福建客家古村落景观元素及其修复研究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分析了培田古村落的基本概况以及景观元素的分类及构成,并结合古村落存在的现状问题,具体提出培田古村落景观元素的修复措施。
本论文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对福建客家古村落景观元素及其修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课题的研究,为其他古村落景观元素的修复研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与策略。
[94]韦元慈.“闹元宵”的仪式、象征与意义[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广西博白县属于桂东南地区,客家人口超过140万,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全县通用的语言为客家话,被称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博白县凤山镇的“跳元宵”仪式与中华民族的傩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它不但继承了这项传统仪式的精华,还融入了本地特色,成为当地闹元宵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因此,我们以“跳元宵”为切入口,以村落为单位,选择博白县凤山镇为田野调查地点,首先对凤山镇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做概括性介绍,接着对凤山镇闹元宵活动的发展过程及其组织与筹备工作进行梳理,重点介绍2013年春节期间凤山镇闹元宵活动的盛况。从而归纳出闹元宵活动内容分为两方面,即以请神、游神、送神为主的“闹元宵”活动和以跳傩舞来驱邪祈福的“跳元宵”仪式并将二者分别加以论述。通过研究跳元宵仪式,探讨其与傩仪的渊源及发展过程,从中窥探跳元宵仪式的本质、艺术特征、传承与发展的规律,进而对闹元宵节俗的发展进行时间与空间范围的解析,就整个闹元宵习俗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市场开发价值等进行剖析,从中发现闹元宵活动在文化传承人、傩仪艺术等方面的局限性及其它相关问题,探寻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及其在传承中存在的阻碍,以期使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重视。最终将其置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中探讨其现实意义、发展方向等,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旅游等保护与发展思路,寻求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得以有益发展的可行路径。
[95]李天韵.武宣将军第的神圣空间与村民的信仰生活[D].导师:覃德清.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空间作为人类学基本分类概念之一,它与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其他一些基本文化分类概念相互连接发展,呈现出每种文化的特色,影响其成员对世界的不同认识方式,体现着在该文化体系中成员对自身生命地位及意义的基本看法。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空间观念往往会因为文化观念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差异。由于客家人的生存环境,他们对于故国家园怀有浓厚的感情。祖先作为最“实在”的神灵,客家人对于祖先的精神依赖非常强烈,是支撑他们前进的动力。因此通过研究祠堂、家庙这样的神圣空间,我们可以了解到客家人的宗族心理和行为特征,能够从多维度多层次把握客家人的宗社情结,还能够了解客家人精神生活的心理倾向。
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意义,回顾人类学空间、文化空间及神圣空间研究的相关成果、理论范式和方法论。第二章简要介绍论文调查点的地理环境及社会背景,概述了武宣下莲塘刘氏一族的历史及发展变迁。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下莲塘将军第神圣空间的生成、发展、变迁及其现状。第四章概述了下莲塘民众的观音信仰及其他民间信仰。第五章从下莲塘民众信仰的主体和心态去分析下莲塘民众的信仰生活。
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是:神灵信仰和祖先崇拜,二者共同构成了传统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下莲塘民众在供奉神灵时,往往渗入了家族的元素,而人们在完成家族的世俗行为时,也常常加入了神灵的因素。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有人文意义的神圣空间包含了有祖宗祭祀的祠堂。对下莲塘村而言,祖先的神灵是聚落的主宰,而其居所—将军第和刘氏家庙,也就成为村寨聚落中最为神圣的区域,成为聚落的信仰中心,对村寨聚落形态结构以及村落全体成员的心理产生影响。将军第的祖公堂和刘氏家庙这种神圣空间体现了下莲塘民众的信仰,容纳了他们的“仪式”,于是下莲塘刘氏也就对神圣空间有了文化的归属和心灵的皈依。
[96]王琳凯.基于15个STR基因座的广府、客家、潮汕族群遗传多态性研究和罕见嵌合体案例报道[D].导师:王沙燕.暨南大学,2014.
摘要:目的调查广东地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汉族族群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以探讨他们间的遗传结构及群体进化关系。另外,简单报道了一例罕见嵌合体案例,回顾了以往文献对先天性嵌合体案例的报道及相关研究,并在其基础上综述了嵌合体的类型、形成机制、检测方法及诊断策略。
方法采用多地区、大样本的方法,利用PowerPlex16荧光标记系统,对2174例广东地区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汉族族群的15个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经ABI3130遗传分析仪分型,统计15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对比分析这些数据,进一步揭示广东汉族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多态性,并计算三者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在506例广府族群中共检出167个等位基因,602种基因型;907例客家族群中共检出178个等位基因,704种基因型;761例潮汕族群中共检出169个等位基因,667种基因型。并分别统计出三大族群各基因座的观察杂合度(Ho)、匹配概率(Pm)、个体识别率(DP)、多态信息量(PIC)、非父排除率(PE)。在三大族群的7个STR基因座上共检出24个稀有等位基因(off-ladder)。POPTREE2软件分析表明,客家与潮汕族群间的遗传距离最近(0.002),客家与广府族群间的遗传距离稍远(0.003),而广府与潮汕族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004),聚类时客家与潮汕族群首先聚成一支,再与广府族群聚为一支。
结论研究获得了广东三大汉族族群的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学数据,可为相关法医学研究提供依据。数据显示,对于三大族群而言,此15个STR基因座均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中应用价值较高。分析表明,虽然历经千年的交流和融合,各族群间依然显示出一定的分化关系,客家和潮汕族群之间的关系较近,与广府族群的分化关系较远,这与三大族群迁徙入粤的历史顺序相符。此外,稀有等位基因类型和频率结果也进一步支持了此种结论。基于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本研究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印证了三大汉族族群之间的群体进化关系,也为相应的人类学及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97]黄沛成.中国大陆客家题材纪录片研究[D].导师:胡辛.南昌大学,2014.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客家文化热复兴,中国大陆客家题材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中崭露头角。它从客家历史、客家精神、客家民俗以及客家现状等方面塑造了客家“族群意象”。通过影像,传统的客家文化同当代的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本文借鉴阿尔都塞提出的“症候阅读”对中国大陆客家题材纪录片予以研究,先对影视文本展开表层阅读,发现其明说的主旨;继而进行更为开放式的探索,发现影视文本的断裂、不完整部分以及未明说的省略、沉默、空白,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通过探寻“已说的”和“未说的”之间的关系最终揭示出中国大陆客家题材纪录片的意识形态书写痕迹。
[98]郑艳艳.从民族文化传承视角探究永定客家土楼的延续[D].导师:汪春燕.青海师范大学,2014.
摘要:永定客家土楼不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先民在特定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中,凭借智慧和勤劳创造出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生土建筑。永定客家土楼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史学价值和学术价值已获得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于2008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视角研究永定客家土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保障永定客家土楼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上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民间传统建筑和民族文化面临着逐渐缺失的窘境。同样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永定客家土楼,也面临着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各种问题。永定客家土楼及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众多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如果不建立起系统的土楼保护管理体系,落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护土楼为主,再进行合理利用,正确处理好土楼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继承与发扬永定客家土楼文化。否则,土楼的命运将不容乐观。
本文从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研究永定客家土楼,对相关理论进行论述,从分析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中重新审视永定客家土楼存在的价值,及其传承的意义。结合实地观察、访谈和资料分析,认清永定客家土楼保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措施,土楼保护好了,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继承和发扬永定客家土楼打下良好的基础,延续永定客家土楼的生命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这一物质文化的保护上升到精神文化的延续,既能保护土楼所包含的全部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又能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处理好保护与更新、利用与发展的关系,采取适宜的保护与更新规划措施。在保持永定客家土楼特质的基础上,创造永定客家土楼民居在现代化中新的文化适应,不断提高永定客家土楼的生存能力,促进永定客家土楼的可持续发展。
[99]邹志云.桩基对混凝土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导师:冯仲仁.武汉理工大学,2014.
摘要:近年来,世界上发生了多次地震,不仅让人们意识地震的破坏性和灾难性,也让学者开始更深入的研究有关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更深入的研究桥梁结构的抗震理论,为提出更好的抗震理论设计方法而奋斗。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桥梁的跨径也在不断的增大,而且桥梁型式也在不断的创新,研究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原理,提高桥梁抗震能力,对于保证桥梁在强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了研究桩土相互作用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值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内容做了简单的研究:
(1)简述了大跨径桥梁抗震设计以及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对桥梁抗震分析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对比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2)以江西客家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 Civil2012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不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I和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II。
(3)通过计算有效振型参与质量,确定合理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模态阶数,根据大桥所处的场地条件确定其设计反应谱,对两个有限元模型I、II分别进行了四种工况下的地震反应谱分析。
(4)结合场地条件,选择EI-Centro波作为地震动的输入,对两个有限元模型I和II进行了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
(5)分别对客家大桥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得到的内力和位移响应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为以后类似桥梁的抗震分析和和设计提供参考。
[100]童佩.抚源水乡—驿前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导师:张奕.武汉理工大学,2014.
摘要:驿前古镇位于江西省广昌县边境,抚河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是江西通往福建、广东的必经之地,凭借着便捷的水路与驿道交通系统而逐渐成为江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水乡古镇。古镇空间格局、街道形态保存完好、建筑造型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时,驿前古镇是由赖氏族人发展、创造而来,是一个典型的由单姓氏族创造的古镇。赖氏家族的兴衰影响着驿前的历史发展,体现了独特的水乡文化与深厚的建筑艺术内涵。驿前较为完整的保存了自明清以来的古镇格局,呈现出一个深受水文化影响的展示居主文化与风俗习惯的、多元文化共生的古镇形态,这在广昌乃至周边地区都是罕见的。文章从“水乡古镇”的角度对驿前进行整体分析,并与国内其他典型水乡聚落特征进行比较,较为清晰的总结归纳了驿前作为水乡古镇,其“赣派”建筑的代表特征,为研究江西水乡聚落和“赣派”建筑作理论支持。
本研究在对驿前充分的田野调查和史料收集的基础上,从水乡古镇的视角对驿前古镇,尤其是历史建筑进行系统研究。运用了建筑学、规划学、历史学、水文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的技术分析手法,从水乡古镇的角度对江西境内古镇进行分析。首先,从古镇地域文化、地理特征、交通优势、经济特点、民族构成等方面对驿前古镇的文化与建筑形态特点进行详细的考察与研究;其次,从古镇选址与格局、古镇形态演变以及古镇空间形态、古镇街巷形态等方面对驿前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自宋朝至今,动态的演变过程,同时与我国其他典型水乡古镇进行对比与归纳,总结驿前作为江西赣南地区水乡古镇的发展特点,总结了驿前“因水而生、以水为骨”的古镇形态特征;然后,从驿前与周边水乡古镇历史建筑的比较、建筑的择基、平面、立面、空间、结构、艺术体现等方面对古镇历史建筑的营造进行分析,并结合赣派历史建筑的特点,探讨了驿前作为水乡古镇的文化体现;最后,针对驿前古镇的现存区域特征以及古镇目前的保护现状,提出从历史遗存与莲文化结合的角度,对驿前的总体风貌进行分层、立体的规划建议,综合考虑古镇对于文化传承的价值作用,顺应古镇的实际特征,采取对古镇进行动态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驿前古镇的地貌环境、自然资源、建筑形态、经济方式、多元的地域文化使其具备水乡古镇的典型特征,承载了江西赣南地域的文化积淀,是我们了解江西地区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的最佳对象,其空间形态与建筑文化体现出顺应自然、尊重环境的建构理念,而构成一个历史悠久、和谐共生的山水古镇。
[101]汪琼.弃耕地的修复与再生[D].导师:丁山.南京林业大学,2014.
摘要:近年来,由于自然原因、历史原因和人为原因使大量土地出现盐碱化、沙漠化、闲置荒野化等现象,导致大量弃耕地产生。这部分弃耕地的存在不仅造成耕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导致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全国耕地资源日益减少,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水平,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这部分弃耕地急需整治。“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弃耕地对于现代城市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的方法,才可以给弃耕地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城市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新型的土地资源。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就采取了“渠道防渗、干排盐、明沟排水、井灌井排”等方法,收复了大量的弃耕地。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结构的不合理化和耕作的不恰当等,使得弃耕地再生更具有难度,对弃耕地再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弃耕地收复利用,而且要从修复再生到后期管理都要进行全面规划。但目前国内主要还是从生态角度出发,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何运用创新性的设计手法与技术,为弃耕地赋予新的内容,突显新的职能、使之焕发新的魅力,对设计师而言既是挑战亦是机遇,更是珍惜我们身边每一寸土地资源的责任与使命的体现。
本研究将着重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探索弃耕地的修复与再生,对可恢复耕作的土地复垦复绿,增加耕地面积;对不可恢复耕作的土地通过生态修复、景观再生的步骤进行改造,置换土地功能,变废为宝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对国内外弃耕地再生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弃耕地再生思路,建立我国弃耕地修复与再生的模型框架,并结合“瑞金象湖湿地公园”这一实际案例的研究,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02]沈宏娜.旅游开发背景下古村落地方文化的再表达[D].导师:董建辉.厦门大学,2014.
摘要:古村落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社会文化,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不同层面。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物质文化的层面,特别是其中的特色建筑,而忽略了蕴含于物质文化背后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以致所展现的地方文化缺少了内涵,只剩下了建筑的外壳。田螺坑土楼群主要的特色在于其神奇的空间布局,四座圆形土楼围绕着一座方形土楼,高低错落,自上而下观赏犹如一朵盛开的梅花。但是经过10多年的旅游发展,游客对田螺坑村的印象始终仅停留在土楼的建筑外观上,有的甚至只是在远处俯视一下土楼的整体,便匆匆离开,旅游经济的效果大打折扣。
究其原因在于,初期土楼建筑带给游客的震惊已逐渐消失,而他们所追求的土楼文化体验,又正是田螺坑村土楼群目前所缺失的。简言之,古村落田螺坑已出现“空壳土楼”的现象,再加上地方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利益矛盾时隐时现,其旅游前景令人担忧。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深入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文化自觉的方式,对真实的地方文化进行挖掘,并结合相关旅游硬件与软件的建设,建立适应地方旅游发展和地域文化传承的地方文化表达体系,即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利用,将地方传统文化置于旅游建设的平台上,在旅游开发中强调地域文化特色,以实现古村落经济发展与特色文化保护的双赢目标。
[103]谢宝丰.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关键要素及其实证研究[D].导师:林刚.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繁荣我国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区域旅游发展的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和旅游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区域旅游战略则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但迄今为止,关于区域旅游战略的研究尚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在战略分析方面更是缺乏系统完善的分析方法。基于此,本文力图以区域旅游战略的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区域旅游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归纳,借助关键成功因素法,构建出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关键要素指标库,以期在丰富区域旅游战略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为我国区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全文写作共分为六章,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来源,分析了国内外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研究现状,指出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结合本论文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体系。
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例如:区域旅游、区域旅游战略和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等,并对论文所涉及到的企业战略管理、旅游规划、区域旅游经济、区域旅游竞争力等学科理论进行剖析和探讨,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确定本文的理论研究方向。
第三章是对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总结和借鉴。从现有的区域旅游战略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相关理念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区域旅游战略分析通常用到的分析方法。并针对常用的几种区域旅游战略分析方法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分析,归纳出现有的区域旅游战略分析方法在具体的运用实践中所涉及到的分析因素,为区域旅游战略分析关键要素指标库的构建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四章主要是对区域旅游战略分析关键要素的探讨。首先阐述了关键成功因素法的相关理论,对区域旅游战略分析关键要素的来源和确认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前文的分析,在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关键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对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关键要素指标库进行了初步的构建。为了进一步增进指标库中关键要素选取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本文借助专家问询的方法,对已有的指标库相关分析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最终从旅游资源、区位交通、客源状况、旅游相关企业、宏观政策环境、旅游人才这六方面,确定了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关键要素。
第五章是关于赣南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实证研究。在区域旅游战略分析关键要素指标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赣南地区旅游资源、区位交通、客源状况、旅游相关企业、宏观政策环境、旅游人才这六方面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出赣南区域旅游战略分析的关键要素。并针对赣南地区这六方面关键要素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在构建赣南区域旅游战略时,应该重点关注其旅游资源当中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宋城文化旅游资源,运用好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推动旅游相关企业的发展,充分挖掘省内客源市场和珠三角客源市场,加强区域合作,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区域旅游的服务质量。
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有待深入研究解决的方面。
[104]韩婷.龙岩适中方言语音研究[D].导师:杨世文.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适中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南隅,为闽西的“南大门”,地处新罗、永定、漳平、南靖四县区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方言语音也具有特殊性,目前还未有人对适中方言的语音做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拟对适中方言语音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理清声韵调系统,通过与中古音和周边方言的比较,以期对适中方言的语音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章是引言。引言主要是对适中镇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及论文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进行简单的说明。
第二章是适中方言的语音系统。系统列出适中方言的声韵调,声韵调配合关系,并列出同音字汇。
第三章是适中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通过与中古音系的声韵调对比,归纳出适中方言的声韵调特点,并从声母和韵母两个方面尝试分析适中方言的语音层次,探索其演变规律。
第四章是适中方言与周边方言的语音比较。通过与龙岩城关话、漳州和溪话的对比,并列出适中方言里的客家话成分,更加确定适中话是受着客家话影响的闽南方言。
第五章是结语。结语主要是对本文适中方言语音研究的简要概括。
最后在附录中列出同音字表。
[105]郝鹏飞.广西贺州市桂岭镇客家话研究[D].导师:陈小燕.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广西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而且广西贺州市又是一个多民族(民系)聚居的地区,境内居住有汉、瑶、壮、苗、侗、仫佬、回、满、蒙古、黎等20多个民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促使这片土地上八方语言交汇融合,贺州市也因此成为典型的多语多方言地区。贺州市客家话分布广泛,由于族源地不同,不同乡镇的客家话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目前学界对贺州市客家话的调查研究尚嫌薄弱,桂岭镇客家话调查研究尚无人涉足。本文在全面调查、充分占有一手语料的基础上,运用描写与比较相结合、定性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桂岭客家话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描写与比较研究,力图理清其语音系统及语音特点,明晰词汇和语法面貌,为全面揭示贺州市客家话的特点以及多语多方言区语言接触的特点和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一、引言:重点介绍广西客家方言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来源、文中所用各种符号表示的意义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二、第一章:主要介绍贺州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贺州市客家人的来源、分布以及贺州市的语言使用概况。
三、第二章:在对桂岭客家话语音系统进行全面描写的基础上,通过桂岭客家话语音与中古音的纵向比较,以及桂岭客家话语音与周边汉语方言及族源地方言语音的横向比较,全面揭示桂岭客家话的语音特点。
四、第三章:通过横向比较分析,揭示桂岭客家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纵向比较,揭示桂岭客家话词汇系统中传承词、变异词和创新词的面貌与特点。
五、第四章:对桂岭镇客家话的体貌系统以及桂岭客家话的常见句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专题描写与分析。
六、第五章:本文的结语部分,对桂岭客家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桂岭客家话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七、附录:含同音字表和分类词表。
[106]吕娟.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广西博白客家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导师:徐莉.广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民间游戏是民间文化其中之一的载体,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人们的生活中经过不断的修改,最终形成一个稳定形式。其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并能在不同的程度上去满足性别、性格和年龄各不相同的儿童的需求,其对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与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了许多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但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的程度上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儿童民间游戏作为人们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毫无幸免受其所影响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城市儿童的游戏,出现了一种逐步在远离大自然的倾向,民间游戏面临着背离其所要表达的人文精神的状况。因此,本研究的注重点在研究广西客家儿童民间游戏存在的状态以及传承的问题。
本研究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分析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广西客家儿童民间游戏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探讨。且将田野工作和访谈的地点定在广西客家聚居的地区——玉林博白,在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广西客家儿童民间游戏及玩具的同时,并考察了该地区关于民间游戏的生存状态以及文化生态环境。
绪论的内容主要对客家儿童民间游戏进行一个概念的界定,并通过大量历史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梳理了关于客家民间游戏研究的情况。并介绍了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的思路、研究的理论、研究的方法等。
第一章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广西的基本概况、广西客家儿童民间游戏和玩具的类型、特点以及功能,接着探讨了广西客家儿童民间游戏分布以及演变的一些特点。儿童民间游戏作为民間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碰撞,儿童民间游戏在此必然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会去适应环境以获取发展。
第二章节的内容则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广西客家儿童民间游戏是如何与其所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关系,最终演变成如今的现状,即探讨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接着进一步分析文化生态系统变化对广西客家儿童民间游戏的影响,以全面整体地认识儿童民间游戏,认识儿童民间游戏的生存以及发展状态,协调其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谋求对儿童民间游戏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节的内容则提出民间游戏传承的必要性,以对当代广西客家儿童民间游戏的传承提出一些建议。
[107]刘世强.福建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研究[D].导师:兰思仁.福建农林大学,2014.
摘要:水系是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水系景观的营建蕴含着深奥的哲学思想以及精湛的工程技艺,是传统聚落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培田村是闽西客家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是展示客家文化及其地域特征的代表作。本文以位于闽西纯客家县连城县的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培田客家古村落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培田古村落水系景观的生成,然后,对水系景观空间形态及其意象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于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提出保护思路。本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论主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发生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制约因素。
(2)依据其所处区域独特的山形地势以及与河源溪的空间关系来推断,培田古村落基址的类型属于“澳”位。古村落选址既是对自然条件的客观选择,又是对生存发展的主观追求。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的形成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经济技术因素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古村落水系景观是在人们对于水系的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生成的。
(3)从水系景观空间形态的层面来分析,培田客家古村落的水域主要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类型。点状水系景观由水塘和古井构成,其中水塘又有月塘与池塘之分;线状水系景观由水圳和溪流构成;面状水系景观由水口和荷花塘构成,其中水口是由点状水系、线状水系以及其他构造物共同组成。
(4)从古村落景观整体空间布局的层面来分析,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以河源溪为景观基本构架,以古民居、水塘、古井、亭、桥等单体构筑物为景观主体,以水圳和道路为景观纽带。从古村落景观结构的层面来分析,培田“八胜”是存在于古民居建筑群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人工景观;培田“八景”是存在于培田古村落边缘或者外围区域的自然景观。从水系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来分析,可以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三个类型。
(5)结合培田古村落的实际情况,对于培田客家古村落水系景观提出保护思路,主要涵盖生活生产、生态和人文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实现培田客家古村落的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新格局:以建筑景观为本体,以水系景观为延伸;以建筑景观引领水系景观,以水系景观柔化建筑景观;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108]张龙.赣南客家山歌的认知及在当代的创新[D].导师:徐翀.江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在我国的民间音乐中,赣南客家山歌是一支源远流长的独特体系。了解客家的厚重人文内涵及其在人民精神生活中所占的位置,对研究赣州地区的客家文化,客家语言和客家人的精神情操;唤起人们对这一频临消亡的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系特征充分表现客家山歌中,当地的语言习俗、风土人情、艺术状况以及政治文化生活极形象逼真地反映在客家山歌当中。近些年以来,学界较多关注赣南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将主要从赣南客家山歌的历史起源、客家人的精神特征、客家山歌的语言、山歌的音乐特征研究及当代成功借鉴赣南客家山歌的声乐作品等方面入手。并且在文中的最后部分写入自己关于赣南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的一些意见,对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本土音乐作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广传承赣南客家山歌尽自己一份力。
[109]欧阳旭.赣南民歌与赣南采茶戏的演唱比较研究[D].导师:刘燕平.江西师范大学,2014.
摘要:赣南民歌和赣南采茶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并且相互包容,赣南民歌发展历史长于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又是在赣南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源而来的,笔者在三个章节中分别从两者的基本概述、音乐演唱特征以及相互借鉴发展三个方向进行研究比较分析的。笔者首先在第一章就赣南民歌和赣南采茶戏二者的历史沿革以及基本特点分别从广度、深度上对他们的唱腔进行了研究论述。在历史渊源上,赣南民歌要早于赣南采茶戏,赣南民歌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即秦汉以前)的山歌、伐木歌,之后唐宋农业的大发展促使了田歌的盛行;明清两代赣南茶叶产业的日益发展出现了茶歌,直到现代的赣南民歌。赣南采茶戏起源于明朝中叶赣州安远县九龙山的“采茶歌舞”明末清初九龙山茶区与广东茶商进行茶叶商贸活动中把原来的《茶篮灯》延伸发展成《九龙山摘茶》形成了赣南采茶戏;在种类划分上,赣南民歌依据其音乐节奏类型以及音乐的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客家山歌、民歌小调、劳动号子,赣南采茶戏根据唱腔分为灯腔、路腔和茶腔。第二章是全文最为重要的章节,笔者通过阅读各类有关赣南民歌和赣南采茶戏的曲谱以及文献资料分别从她们各自的音乐以及演唱特色进行分析探究,音乐特点主要是从衬词、伴奏器乐以及结构这些方向来分别研究,演唱特色方面则分为了三大块去研究:唱法、语言和腔调,之后还分别从这三个部分分析赣南民歌和赣南采茶戏演唱上的异同,可以说研究下来两者几乎都是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底蕴,二者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各有千秋风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所以在第三章当中,笔者提出了赣南民歌和赣南采茶戏可以相互借鉴和发展的方向,并且特意在国家重视民族音乐非物质遗产的好政策好光景下研究了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好我们的采茶戏。对赣南民族音乐的未来进行了美好的描绘和祝福!
[110]刘慧.赣南客家民间鞋帽刺绣纹样研究[D].导师:叶青.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
摘要:聚族而居的赣南客家人,赣南的“三南”(全南、龙南、定南)地区和寻乌、安远、信丰南部地理位置靠近广东,受粤东文化渗透的客家风俗痕迹尤为明显。中原百姓在晋末之后的战火离乱年代南逃避祸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客家先辈们把中原文化也迁入了这些南荒之地,当地的原著居民对外来人士称为“客家”。客家族群中的女性们有着同于其他地区汉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原的文化理念因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得以传承。
民族文化的历史性由所处的社会和地理环境影响,农耕文明传承下的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的文化中女红刺绣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因素。赣南客家女红艺术中的绣针在客家妇女们手中犹如画笔。人们的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客家女性经过文化的迁徙,用传承和创造各种装饰刺绣纹样,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理想和现实中的各种形象,运用一定的结构、寓意、谐音、仿生等手法,经过变形、简化、抽象成简单的图形化和符号化,使其成为一种产生共鸣的艺术形式。
赣南客家民间鞋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在纹样和题材上的形式秩序美感,透视出客家女性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地鞋帽刺绣艺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承传文化上兼备赣南客家特色的女红艺术产业。符号学角度观看,透过赣南客家民间鞋帽刺绣艺术的分析更加深入认识出客家的历史、社会结构、女性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试图从赣南客家符号文化的图式化探究,找寻我们的文化迁徙归属感。
[111]芦彦屹.福建土楼文化之艺术类衍生品研究[D].导师:张晓娟.福州大学,2014.
摘要:福建土楼是指分布在福建省闽西和闽南地区那种适应大家族聚居、具有突出防卫功能,并且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的巨型居住建筑。随着福建土楼知名度、关注度的提升,在艺术领域出现了由福建土楼文化衍生的一系列产品。本文正是以这一系列艺术类衍生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考察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土楼文化的艺术类衍生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分析,进一步通过对福建土楼文化与其艺术类衍生品两者关系的研究,引发如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并得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手段相结合,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使中国的民族文化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这一结论。全文由绪论加正文四章,总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简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通过对福建土楼历史发展脉络的简单梳理及其申遗的成功两个方面来简述福建土楼的概况,并通过“必应美图”、腾讯QQ这些新媒体的视角来展现网络传播对于福建土楼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章主要通过对福建土楼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类衍生品“客家土楼三部曲”,即交响音诗《土楼回响》、大型原创歌舞剧《土楼神韵》、歌剧《土楼》的创作背景、上演情况、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现福建土楼文化的音乐类衍生品的发展现状;第四章着重以福建土楼文化的艺术类衍生品另一代表作品——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为研究对象,对该动画电影所展现的福建土楼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比对两者的联系,并从艺术管理的角度对该动画电影的整体构思、资金运作、前期宣传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探究;第五章主要从艺术管理者的角度对福建土楼文化与其艺术类衍生品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展望两者所构建的相互促进而形成的“双赢”循环发展的前景,并通过对两者的关系研究引发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可以相互融合,产生一系列对其“母体”文化有促进作用的产品,实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共同发展。
[112]李洋.台湾电影中的身份认同问题[D].导师:李晓红.厦门大学,2014.
摘要:身份认同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就台湾而言,由于其错综复杂的历史经历以及多元混杂的移民社会构成等因素,身份认同成为一个充满困惑与纠结的问题,而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体,其在呈现与建构身份认同的议题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细致梳理台湾电影与身份认同问题之间关系脉络变迁的基础上,归纳出两大认同语境:一是以“国家—民族”作为思考框架的国族认同语境;另一则是以地方族群作为思考框架的地方认同语境,并根据这两大语境选取《两相好》和《海角七号》两部影片作为典型个案,分析在不同语境中,身份是如何在电影文本中被再现和建构的。通过文本细读和比对分析发现,随着时代背景和认同语境的变化,电影所呈现出的认同范式与建构策略的变迁更迭只是表象,其实,电影对身份认同的介入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突破或转变:均是通过特定的书写内容与形式,实现由冲突到和解、由差异到同一的过渡,建构出同一、连续、稳定的身份,达成认同共识。并且,影片在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实质上都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裂隙与空白,即借由渲染与留白共存的片面化历史书写来缝合身份的断裂,建构身份的连续;通过权威身份同化异质性身份、强势收编弱势的方式来遮蔽身份的差异,建构身份的同一。换言之,身份书写并没有坦诚地厘清和面对历时脉络,也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共时差异,总是在同一性中书写差异,在连续性中书写断裂。而这种表象与实质不符甚至相左的书写方式,反映的正是台湾身份认同问题长期处于纠结状态的重要原因。
[113]廖文.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研究[D].导师:谭元亨.华南理工大学,2014.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中国,国家层面的文化发展战略是建设和谐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播中国文化价值等。其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环节。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绕不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这既是历史必然,也是具有时代性的研究课题。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而民族内部由于历史传统、语言、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又存在着“亚民族”的情况,在同一民族内部形成不同的族群。这些族群是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重要单元,也是具有相对文化独立性的实体。其中,客家族群是一个拥有特殊迁徙历史、坚守汉文化传统的汉族族群,人口数量上亿,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台湾、香港等地,另有近两千万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客家族群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文化的重要性、特殊性和特别的魅力,引起国内外人文研究学界的普遍关注。
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研究,是对客家族群、客家族群文化进行尊重传统、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提炼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发现过程、整合过程、参与过程、实践过程、改进过程、创新过程,甚至是一种精神洗礼升华的过程,它超越经验层面和研究层面,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东西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在面临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思考如何用科学发展的视域,尊重传统,激活文化内源的生命力,“以人为本”、“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地传承客家族群文化。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的文化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手段开展研究:通过对史料的梳理,界定客家族群的相关概念,探讨客家族群的形成历程及其文化特征,进而系统呈现客家族群及文化“多元演进”的动态进程;运用文化观察的方式分析客家族群文化的本位和普泛化精神,进行文化比较和批判,构建科学发展的客家族群文化的多学科研究框架,揭示出客家族群强烈的自我探索、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的文化动力;通过对“全球化”、“现代化”冲击下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现状的调研,寻找族群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平衡,提出在科学发展视域中构建面向未来的客家文化发展圈、实现客家文化“承”与“传”的思考。
[114]程凯.台湾地区“总统”选举中的族群政治问题研究[D].导师:杨岭华.山东大学,2014.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台湾地区的政治逐步实现了从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变。发展至今,台湾的民主政治在制度形式上已表现得比较完备,民选政府、权力分立、政党竞争、地方自治、定期改选等制度一一俱全,政党轮流执政已两次实现,其民主政治的发展成果曾被前美国总统布什赞誉为“亚洲和世界民主的灯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践行民主价值的过程中,台湾地区的政治还存在诸多不足,派系政治、贿选政治、政治作秀等情形时有发生。其中,以四大族群(闽南族群、客家族群、外省人族群及原住民族群)为社会基础、政治选举为互动舞台、族群精英竞取政治权力为主要目的的族群政治亦是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继续前行的一大障碍。
台湾地区的族群政治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去探析。静态的族群政治主要表现为在政府机构内部设置的维护族群利益的组织(如客家委员会)、政府制定的与各族群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政策法规(如在原住民和客家人聚居区建立文化园区的政策、客家基本法),等等。动态的族群政治主要是指在政治选举中,以族群政治精英为主导、各族群成员对族群政治精英的言行做出回应的过程,回应的方式集中表现在投票、集会、游行、示威等。本文所要分析的族群政治是动态意义上的族群政治,是以台湾地区的“总统”选举过程为载体,以各个族群投票时的政党取向、选前民意调查情况及选后票源在政党或政治人物上的分布为主要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总统”选举过程的分析,提炼出台湾族群政治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而分析如何应对问题及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从台湾地区的五次“总统”直选过程来看,族群政治在各次选举中,除了在激烈程度上有所不同外,它一直都存在,且在族群投票惯性的影响下,争取各族群的选票始终是族群政治精英在策划选举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在从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转变的过程中,以省籍矛盾为基础的“二元”族群政治发展成为以省籍矛盾为核心、四大族群共同互动的“四元”族群政治。在五次“总统”选举中,虽然四大族群都有各自的政治取向,但省籍差异仍然是影响族群政治取向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闽南族群和外省人族群。
通过对“总统”选举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台湾的族群政治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主要表现为族群政治精英为获取政治权力而对族群的利用。族群政治的这种功利性取向将不利于台湾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容易促成政党之间的恶性竞争、有导致族群矛盾扩散的危险。而且,因族群政治与国族认同之间的特殊联系,功利性的族群政治也给两岸关系发展增加了新的未知数,不利于促成民族团结。因此,发展一种健康的选举文化、不断增进政党互信、提高政党竞争的制度化水平、推进族群文化的融合等是台湾政治继续健康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大陆而言,认真审视台湾地区的政党政治现状、族群参与政治的利弊等问题,对促进大陆政治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也大有裨益;关注台湾选举及选举中族群的政治取向,也可以为大陆制定有效的两岸政策提供参考。
[115]李佳.钢琴套曲《江西民歌五首》的演奏分析[D].导师:金慧.南京艺术学院,2014.
摘要:这首钢琴套曲《江西民歌五首》包括了摘茶子(永新民歌)、进坑调(赣南山歌)、斑鸠调(赣南民歌)、兴国山歌、永新民歌。这五首作品具有典型的传统中国音乐创作风格,同时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创作技法。对这一套曲的研究,有助于外界了解江西民歌的演奏风格、曲式结构、创作手法等。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多数作品都体现着西方的演奏风格。如何使这一外来乐器的演奏充分体现中国传统风格,是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探索民族化道路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从事音乐的工作者也创作改编了许多民歌。董为杰创作的钢琴套曲《江西民歌五首》,具有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情感真挚。对当代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和江西民歌的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6]赵愿.潮州筝派与客家筝派之比较阐释[D].导师:张楠.辽宁师范大学,2014.
摘要:筝,是我国古老且在民族音乐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弦乐器。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广为传承和喜爱。筝在发展过程中,同地方音乐和地方方言以及民间风俗等相互融合、渗透,渐渐形成了具有极浓郁地域特色的流派。在筝流派中,其中有两个在筝文化里有着重要地位,且有着非常鲜明风格特色的筝流派同在广东地区,分别是: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两派虽在同一省份区域,但因受不同文化、语言、习俗等等的影响,完全呈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本文试图通过音乐本体以及美学的角度,并举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共同拥有的一首筝曲——《寒鸦戏水》为例,对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进行比较阐释。具体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此论文课题的目的、意义,及本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简要梳理,最后对本文的写作构思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陈述。
第二部分,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风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是通过人文地理条件、当地音乐、当地方言、筝的形制以及儒家音乐美学对两筝派的影响这五个方面,分析两筝派形成不同音乐风格的原因。
第三部分,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的音乐特色及审美特征。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的音乐本体和两筝派共有的筝曲《寒鸦戏水》的分析,从而具体阐述两筝派的音乐特色和审美特征及其价值。主要内容涉及到音响本体特点及审美韵味、演奏特点及探审美活动、《寒鸦戏水》的解析以及两筝派的审美价值这四个方面。
第四部分,是对两筝派发展状况与影响的思考。这一部分是对近代以来两筝派发展状况的回顾与反思,以及笔者对两筝派乃至整个筝文化、流派的几点建议与希望。
[117]李玲.连平县陂头镇周边客家方言的接触研究及其历史层次[D].导师:金理新.温州大学,2014.
摘要:客家话的研究已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主要集中在梅广东的梅州一带,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客家方言,至今仍无人涉足。鉴于此,本文选取连平县陂头镇的客家方言为代表,全面描写陂头镇客家方言及周边方言点语音系统。通过对陂头镇客家方言与其周边客家方言点的语音系统进行详细的共时比较,总结出陂头镇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其内部的语音差异;通过对陂头镇客家方言与中古音进行进行深入细致的历时比较,总结出陂头镇客家方言语音的演变规律及其历史层次。这可以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份较为原始及详细的语料,同时也为语言接触理论提供一些依据。
[118]王温豪.清风正气[D].导师:林玲.中国音乐学院,2014.
摘要:20世纪上半叶,汉乐筝在广东音乐界风靡一时,但作为一种音乐,“汉乐筝”现在却鲜有提及,这种奇怪的文化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因此为了了解汉乐筝的渊源及其演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资料显示,现今耳熟能详的张汉斋、罗九香、饶淑枢、饶从举等客家音乐大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粤东地区均为汉乐名家,而其中一位许敦五先生更是毕生学习、研究汉乐筝曲,他的人生经历与音乐历程与粤东汉乐筝曲的发展休戚相关,本文试图以汉乐研究中较为空白的许敦五先生为研究对象,阐述汉乐筝的前生今世,并以此缅怀为汉乐筝曲的传承做出贡献的音乐界前辈。
本文以汉乐名宿之一许敦五先生遗留的汉乐筝曲作为研究对象,在林玲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整理许敦五先生的相关资料,对许敦五所传的乐谱、录音进行考证,从研究“汉乐筝”的渊源出发,详细论述了许敦五的汉乐筝曲艺术特点,探索了许敦五汉乐筝曲的现实意义,希望许敦五汉乐筝曲的研究工作能够更大范围地展开,同时提出了传承许敦五汉乐筝曲的一些建议措施。
文章首先探讨了“汉乐筝”与“广东汉乐”的关系,并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和参考文献论述了“汉乐筝”和“客家筝”的关系,对“汉乐筝”和“客家筝”诸多因素下重合的现象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通过对许敦五先生的生平介绍和艺术贡献的阐述,确立了他在汉乐筝演奏历史上的地位,从演奏风格、技术特点、美学价值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许敦五的“汉乐筝”演奏艺术,领略他的音乐气质与内在精神;文章最后探讨了许敦五汉乐筝在汉乐筝曲传承中的现实意义,并采取的措施,希望许敦五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情操能为后辈们探索和学习“汉乐筝曲”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
[119]胡军华.异军与正道[D].导师:唐莲英.华东师范大学,2014.
摘要:“妇女解放,突起异军。”在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中,社会革命运动的历次成功不仅依靠妇女巨大人力资源的广泛支持,而且妇女运动也是历次社会革命运动的特性、意义和成功程度的重要表征、衡量尺度。十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并用于指导苏维埃革命实践,在特定时代发挥了特定作用,已经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中央苏区”为时空,以“妇女解放运动”为切入点,以毛泽东诗词名句为脉络,以妇女解放运动的“异军”“实际怎样”以及“正道”“应当怎样”的问题为经线,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为纬线,在经纬交织中探讨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背景、愿景、路径、动员机制、巾帼人物、价值作用与现实启示等系列问题,并对镶嵌其间或隐或显的史实进行了梳理挖掘,对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解释框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空间。
本文首先追寻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梳理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愿景,认为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阶级问题、民族问题、国家问题紧密相联系;第二,论文归纳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路径,即解决经济权、唱好婚姻曲、扩大教育面、提升参政度、构建组织网等五维路径,诠释了路径选择的逻辑关系,展示了以中共领导、苏维埃政权主导下的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反映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的程度,也同时彰显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力度;第三,论文从妇女动员方式、动员模式等方面解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妇女动员机制,赏析了客家山歌动员方式的“六全”特色,提出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以土地革命为内容的经济动员、以政治参与为目标的政治动员、以阶级思想灌输为方法的文化动员、以群众路线为途径的组织动员和以诉苦、控诉为形式的情感动员的“互利共生型”动员模式;第四,论文考察了中央苏区60位巾帼群英的丰功伟绩、个性特征,归纳了巾帼群英的核心价值:心怀对国家、对社会、对自我的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大义凛然、坚定信念、追求解放的牺牲精神,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第五,论文剖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客家妇女参与心态表征,具体表现为游移不定的观望心态、应景迎合的投机心态、憧憬未来的乐观心态、讴歌胜利的狂热心态、面对挫折的变异心态等;探讨了心态嬗变的意蕴指向,指出人性的本能反应是其内在本质,性格两重性特征是其外在体现,强大的动员功力是其直接推手,从而讴歌了客家妇女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第六,论文评析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也对农村妇女解放之道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思考,构思了研究展望。
本文认为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有益探索,是“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有机构成。论文探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视域中的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独特性、局限性、规律性、根本性与当代价值性,说明了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过程曲折性、复杂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成果创新性、科学理论感召性、精神形态价值性,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性阶级性、人性可塑性立场,客观分析了这个时期中共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认为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与时俱进,在发展中扬弃,就能厘清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谋“化”之基、求“化”之途、达“化”之效和成“化”之境,进一步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建设。
[120]陈钢.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报告[D].导师:林玲.中国音乐学院,2014.
摘要:意趣是个人的意味志向和趣味好恶;“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之“和”是事物发展之本和天地运行法则之要义。笔者从自身的习筝体悟中形成了个人的弹奏意趣,从而摘选出不同流派的经典筝曲,和不同理念的现当代优秀作品组成整场音乐会。在历史语境、文化环境、流派区别、风格特点、弹奏技法、演奏心得以及筝家的创新性和作曲家的创造力中,表述笔者理解的演奏意趣——“和”。
本篇毕业设计基于毕业音乐会的可操作性为前提,以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为主脉,在上半场将潮州筝、客家筝、河南筝、山东筝、浙江筝等进行横向的介绍与纵向的对比,下半场则以筝家创编曲目与作曲家创作曲目为体,在古筝这一母体上展现古今乐人对于音乐意趣的不同取向。整场音乐会力求透过风格各异的作品展现古筝的多元性格,时而出水芙蓉;时而铿锵有力;时而高山仰止;时而低吟浅唱……
[121]陈钰.基于永定客家土楼文化意象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导师:林伟.福州大学,2014.
摘要:我国山川秀美、民族众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古迹形成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产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旅游产业的投入,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福建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永定客家土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古城堡”。随着2008年7月,永定客家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永定客家土楼旅游也蓬勃发展起来。旅游纪念品作为连接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纽带,是人们游览活动的延伸和继续。它凝聚着旅游地多彩的文化艺术、精湛的传统工艺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发展旅游纪念品对于传播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加深人们对旅游地的了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永定客家土楼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经济中高附加值的产业,却未被引起重视。整个旅游纪念品市场整体水平不高,产品缺乏系统的设计和创新,无法形成旅游业的新增长点。本课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对国内外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然后从土楼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风水文化以及传统民俗文化对土楼文化特色展开系统研究,并对土楼景区的旅游纪念品现状和滞后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意象化的土楼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归纳出意象化的土楼旅游纪念品可以通过视觉转换、功能转换和意境转化表现,强调了产品的地域性、文化性、创新性、趣味性以及环保性特征。最后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依据前面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实例设计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