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厦门大学饶伟新博士学位论文《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指导教师郑振满)摘要

2002年7月 暂无评论
2002年7月:

2002年7月厦门大学饶伟新博士学位论文《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指导教师郑振满)摘要

 QQ截图20200323155302.jpg

摘要: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赣南发动了对中国现代历史走向具有深远影响的土地革命运动。本文试图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加深对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认识。全文分为六章,共约20万字。

以往关于赣南土地革命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中共党史和革命史的角度,我们对赣南土地革命的了解也因此偏重于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层面。实际上,赣南土地革命运动的发生与发展,除了有来自共产党人自上而下的以阶级斗争为指导的政治动员和组织等“外在”因素的推动之外,还深刻地受到赣南本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传统等“内在”因素的规定和制约,其间不仅包含阶级矛盾,还包含着生态的和族群的矛盾因素。明清时期赣南地区持续不断的社会动乱,如明代的“寇乱”、清前期的“佃变”及清后期至民国时期的乡族“械斗”,都是上述社会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因此,只有综合分析赣南历史上的生态环境、族群关系及社会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才有可能深入揭示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机制。

明初的赣南山区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生态环境相当恶劣的边陲社会,官方的行政控制及土著的社会力量都十分薄弱。在此社会生态环境下,吸引了大量来自周边地区的非法移民,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流民运动。作为“无籍之徒”或具有“蛮夷”身份背景的闽粤流民,与赣南土著之间发生剧烈的矛盾冲突,从而造成这一地区频繁的“寇乱”。当地土著里民和各级官府为了对付“寇乱”,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一方面是土著居民普遍“聚族自保”,另一方面是闽粤“流民”、“流寇”在官府的剿抚安插下逐渐定居,赣南乡村地区的聚落形态和族群结构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

清前期是赣南乡村社会发生急剧转变的历史时期。明清之际,随着闽粤移民的大规模佃垦和新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赣南的山区开发和乡村经济较明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粮食供给严重不足。处于“寄籍”地位的闽粤佃农,一方面在佃耕的过程中围绕土地收益分配问题与土著田主产生竞争与冲突,另一方面则在定居入籍过程中围绕户籍控制问题与土著居民发生争执与对抗。清前期闽粤佃户发动的“佃变”,不仅反映了主佃之间的阶级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土客籍之间的族群矛盾。这种多元的社会矛盾组合形式,一直延续到土地革命时期。

清中叶以降,赣南地方社会进入一个成熟发展和基本成型的历史时期。在清代大规模的闽粤移民运动渐趋低落和近代居民构成基本稳定的同时,清初以来普遍发展的乡村宗族亦臻于成熟,并在各种地方公共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囚而形成了乡族自治和割据的局面。在此格局下,各地乡族集团之间为了争夺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源,存在着各种不可避兔的矛盾冲突,结果造成清后期至民国时期乡族械斗的盛行。这一时期同姓联宗的普遍发展和地方政治派系的形成,集中地反映了乡族矛盾的激化与乡族势力的整合趋势。

经过明清时期长期的历史演变,至土地革命前夕,赣南乡村地区的社会构成和聚落格局大体成型。在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持续的外米移民运动和不断的社会矛盾冲夹,加上官方的行政制度和自然地理条件等各种历史因素的复合作用和影响,塑造了土地革命前夕赣南地区极为复杂的聚落格局和社区关系,社会文化认同日趋多元化,地方政治派系林立,生态的、族群的及阶级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深刻地影响了赣南土地革命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生态; 族群; 阶级; 赣南; 土地革命; 明清时期;

 

导师:郑振满

1.jpg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02年7月厦门大学饶伟新博士学位论文《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指导教师郑振满)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2002年7月厦门大学陈进国博士论文《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指导教师陈支平)摘要         2002年5月湖南师范大学陈立中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客家方言音韵研究》(指导教师鲍厚星)摘要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