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汀州府属八县传统民间习俗之祭扫民俗
祭祖扫墓,是崇宗、敬祖、寻根、尽孝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千百年来传统客家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客家人十分重视。每当祭祖扫慕活动,不论子孙后代在天南地北的何处,大都会赶回故乡参与,有的甚至远涉重洋从海外还乡祭扫。
祭七
俗称“筛七”,死者去世后七天为“头七”,再七天为“二七”、“三七”,有的做至“七七”。有钱人家“做七”较隆重;一般人家,只由儿女挑着纸箱、冥币、三牲、香烛等到坟前和祠堂祭拜、火化。
周年
分“筛周年”和“筛三年”两种,由儿女们挑着三牲香烛和纸扎各种祭品到坟前和祠堂祭祀,以纪念死者辞世周年和三周年。
二次葬
闽西客家称“捡金”,即捡起遗骨重葬。这是客家背负祖先遗骨南迁的遗风,是客家丧葬风俗的最大特色。死者埋葬三年后,择一吉日,请人将死者遗骨捡起,再自脚骨至头骨顺序,逐一放进一陶坛中,称“金瓮”。瓮盖有内盖外盖两个,内盖需写上死者姓氏、辈数、名字。盖紧封死以红布包扎由后代放进慕窟。慕地是请“地理先生”看风水山势选择的,需有“龙脉”有当天树墓碑,也有另择吉日树慕碑的。慕坟有一人独葬,也有妻妾合葬,或多人合葬。
树碑
闽西客家对“树碑”很看重。各房后代子孙都需自备三牲、香烛、箱帛等前往,墓旁有鼓首吹打。子孙按辈分排列三跪三叩拜“行祭”,然后“呼龙”。“呼龙”由地理先生一边大声喊一边向子孙后代抛撒硬币、红枣、小铁钉,在场人人掀起衣衫下摆或帽子、斗笠装接,喻让后代发财、添丁、早生贵子。焚烧祭品鞭炮后,每人发一小额红包,回家宴请,称“清三牲”,实为房族团聚。
祭墓
祭慕日期,除清明外,一般的年节,都会先祭慕然后才自己过年过节。祭扫上几代祖宗,则按后代辈分大小,轮流主持和准备三牲祭品,亦有各家各自准备三牲香烛祭品的。在祭扫时,还注重在墓前杀鸡,并将鸡血滴洒在草纸上,称为“花纸”,用来压放在慕碑顶上及慕背周围。有的重要祭墓,还在慕前请鼓首吹奏。其余祭墓仪式与其他汉族无异。祭毕全体回家集中主持人家中团聚“消三牲”。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何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