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月11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内江地区建地级内江市
内江,夏、商为梁州之地,周为雍州之地,春秋战国分属巴郡、蜀郡;西汉属资州;东汉属汉安县地。
两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巴人李特据蜀建号,次年(304年)其子李成称帝,国号大成,南方僚族人乘机北侵,汉安县全境为“夷僚”所据,县人离家随县衙侨居异地;同时县政荒芜的资中县,亦因战乱频繁,名存实废;极度动荡的牛革卑县,改隶蜀郡。
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在今安岳、乐至县增新置普州和安岳、永康、多业诸县。明帝武成二年(560年),资州南迁至汉资中县故地新置的资阳县城;武帝保定年间(561~565年)又在今资中县重龙镇置盘石县;天和二年(567)再在汉安故址置中江县。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分路进攻四川,普州兵乱;淳祜三年(1243年),蒙古军从南部入川,资州及辖县荒废;普州军民筑铁峰城,据险置治,固守至宝祜六年(1258年),城破州废。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统一中国,建立了元帝国。经过宋末元初30多年的战争,今内江市除简州建制保留外,因地广人稀,资州、普州建制始终未得恢复。顺帝至正22年(1362年)。徐寿辉部将明玉珍入蜀,建大夏地方割据政权,大批湖广居民随其入川,资州(含内江县)、安岳(含石羊县)恢复州县之治。
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619年),内江、资县(资州改置),资阳、简州(曾一度改简县)、安岳、乐至、威远、隆昌等8县(州)的区划匡架基本固定。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蜀地始定,康熙初年(1662年),今内江市各州县的官吏才陆续到职。雍正五年(1727年),资州直隶州(改资县置,辖资阳、内江、仁寿、井研4县)的建立。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在内江市的统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今内江市各区、市、县分隶于第二(治资中,辖资中、内江、资阳、简阳、威远、荣县、仁寿、井研8县)、第七(隆昌)、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安岳、乐至)。
1949年12月5日至15日,内江等8县人民相继宣告解放。1950年,资中专员公署迁内江,改名为内江专区,辖内江、资中、资阳、简阳、仁寿、威远等县。1951年,分内江县城和近郊设县级内江市,专、市、县同驻一城。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
1985年2月11日,经国务院同意,四川省撤销内江地区建地级内江市,改原内江市为市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