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1)

2011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11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1)

 u=2470984842,293002491&fm=58.png

[1]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导师:邓其生.华南理工大学,2011.

摘要:本选题以清代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惠阳区、惠东县、深圳市龙岗区)为地缘背景,以客家围屋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运用类型学、历史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层层深入研究,系统梳理该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发展脉络、成因,全面归纳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的时代特征。以期研究成果丰富岭南地域建筑研究体系,促进客家建筑研究体系的完善,同时为地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

    首先,文章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梳理了归善客家历史源流及清代归善客家的发展历史,并以龙岗坑梓黄氏宗族和惠阳良井杨氏十三家为例分析了当地客家聚落的选址、发展及布局特点,并阐释推动聚落成因的关键因素。

    其次,本文基于大量实地踏勘所得资料,对本地区现存的客家围屋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类,并对各类型客家围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作了归纳总结。之后对归善客家围屋的类型衍变及建筑规模变化规律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在此一并讨论本地区存在着的少量与客家传统围屋平面形制完全不同的“客家围村”的渊源与流变。

    再次,本文重点对归善客家围屋各构成要素形制、立面形制以及构造与构架等形制特征及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剖析其发展成因。

    然后,装饰艺术是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归善客家围屋建筑装饰手法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围屋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法:木雕、石雕、灰塑、彩描,并对围屋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装饰题材的类型及装饰题材的文化表达进行了分析。

    接下来,文章就归善客家围屋与同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城客家围屋进行比较分析。在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内,客家围屋并非只存在于今天的龙岗、惠阳和惠东地区,其它地区也有不少分布,尤以增城数量较多,更为甚者。归善与增城客家围屋同宗同源却沿不同轨迹发展。通过对两地间客家围屋建筑特征之比较及两地间客家围屋差异成因分析,进一步明晰了影响归善客家围屋的发展流变之动因。

    最后,本文探讨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保护、利用和修缮问题。现代化建设潮流中,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保护状况虽然有值得欣慰的地方,但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根据围屋的历史风貌、使用状态、未来发展趋势的等情况,笔者将所统计到的围屋保护现状进行了分级统计,就目前本地区客家围屋两种保护方式展开讨论,并结合若干客家围屋修缮工程实例,对客家围屋建筑修缮应遵循的“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展开讨论。

 

[2]张以红.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形态研究[D].导师:田银生.华南理工大学,2011.

摘要:潭江流域的城乡聚落发展是广东城乡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普遍性,也具有一些特殊之处。该地区的聚落发展史与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步推进,基本传承了岭南广府文化。从探索聚落发展史和当地特色的角度看,潭江流域的城乡聚落形态对研究地方性城镇空间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价值。

    该课题研究属于聚落发展史和空间形态研究范畴,目的在两方面:希望以潭江流域城乡聚落研究为契机,探索能用于城乡聚落形态研究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理论方法,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希望能补充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形态研究的空白,尝试探索聚落形态演变的法则。

    第一章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采用城市形态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构建研究框架。在学习和了解与聚落形态相关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根据城乡聚落形态的特性,将形态分解为边界、面状要素、线状要素、点状要素及自然物等五类形态要素。再将五类形态要素按功能细分成若干内部元素。这样组成两层面的元素与要素结合的内部分析框架。同时,为更好地研究城镇的空间形态,将Conzen学派的“市镇平面分析”方法与传统的“点、线、面”方法相结合,并根据实际的研究条件,建立“街道网、用地布局、建筑形态”的研究框架。此外,针对城乡聚落的区域形态研究,引入“人地系统”理论框架,构建包括环境、资源、发展、人口、文化、组织、技术等七方面的外部因素分析框架。从外部影响因素入手,逐一揭示聚落的发展脉络以及聚落形态的生成法则和机理。内外框架的组合,形成本次研究的综合分析方法。

    论文的主体部分是第二至七章。第二章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剖析潭江流域城乡聚落的发展历史和分布形态。经研究,该流域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分为六个时期。文章重点分析了唐宋以后的聚落分布,总结了“‘点—轴’分布”、“均匀扩散”、“‘点—轴’式加密”与“‘点—轴’渐进式扩散”等四个空间分布阶段。这个过程反映了城乡组织结构的变换与经济、交通、人文等因素密切相关。该流域聚落分为地级市、县级市、墟镇、乡村四个层次。

    第三至六章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潭江流域的城乡典型案例进行了内部形态发展研究。第三章是关于对江门和会城的城市形态分析。会城是潭江流域最早出现的城市。在封建社会体制与广府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明清会城内城市形态符合礼制要求。民国后,会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脱离了封建城市的形态成为商业与文化职能占主导的现代城市。

    同一时期,由草市发展而来的江门则因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快速成为潭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民国江门发展成带形、聚散结合的河港城市形态。这种形态因河港经济的发展一直延续到现代。

    第四章研究潭江流域典型墟镇的发展及其形态。实例中,潭江流域的墟镇有两类发展途径,一由政军中心发展成现代城镇,二由商业墟镇发展成现代城镇。两种途径虽有政镇、军镇、墟市等不同的原始形态,但后来大多都发展成依赖区域交通的现代产业型城镇。这仍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潭江流域城镇发展的方向。

    第五章研究潭江流域多元文化背景产生的传统村落。受广府文化影响的村落有“耕读”传统的歇马村、多姓聚居特色的良溪村。两者的空间形态分别表现出梳式布局及叶脉式布局。受客家文化影响,绿护屏山村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孤岛”,锁头屋、阶梯形布局是客家文化与生活方式所决定的。民国时期华侨文化所产生的华侨村落也是潭江流域的特色村落。潭江流域曾经存在水上疍民的聚落。“浮家泛宅”是这种古南越后裔居住的特有方式。各种村落形态研究的结果显示,经济来源、行政制度、村规民约、传统文化等方面是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

    第六章研究该流域城乡传统聚落的特色元素。通过聚落探访,对潭江流域聚落中富有生活与景观意义的茶楼、井、水道与河涌、桥、围墙、巷道、塔与炮台等元素的形态特色进行研究,以反映该潭江的历史人文特征。

    最后一章以形态研究的结论作参考,指出聚落演变历史对潭江流域发展的启示,探讨环境保护、历史与文化保护、土地开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城乡发展措施,应对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陈宽炜.闽西庭院式景观设计的研究[D].导师:冯伟一.西安工程大学,2011.

摘要:中国建筑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沉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式各样的建筑形态都根植于农业文明,它所代表的是具有丰富内涵,极富人情味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形态[1]。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不同的地区所呈现出的建筑庭院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闽西地区的建筑庭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遍布全国各地的建筑风格,是我国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人类建造现代建筑文化可资借鉴的源泉,本文旨在探究闽西庭院式景观有别于其他形式庭院的特点,并研究出闽西庭院式景观设计的方法。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闽西庭院式建筑的实际考察,深入了解该地区庭院式景观的现状和分布情况,为后面各式庭院景观的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部分,探究闽西地区建筑文化形成及其背景,查阅该地区相关地理、历史、建筑、宗教和建筑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总结出地缘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与庭院式景观的关系以及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闽西建筑文化和庭院式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把闽西地区的庭院式景观特色与苏州等其他几个庭院式景观特色文化进行比较,总结出闽西地区庭院式景观设计的风格特征。

    第四部分,从“实”的角度出发,结合了大量的图片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对闽西庭院式景观设计的装饰元素进行分析,在景观元素的构件上分为“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两个方向来进行论述,对闽西庭院式景观设计的装饰艺术进行分类研究,指出景观设计所应该注意的设计要点及其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归纳出闽西地区庭院式景观设计的新路线和新方法。

    第五部分,从“虚”的角度出发,结合了大量的图片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对闽西庭院式景观设计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从空间围合出发对空间的定义进行分析,提出空间的主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闽西地区庭院式景观设计的研究,总结出该地区传统民居及其庭院式景观设计的特征,为其他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庭院式景观设计的有关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4]江玉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研究[D].导师:左益.重庆交通大学,2011.

摘要:客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以儒家文化为基本特质,融合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的多元文化。在现今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如何谋求客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南。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研究客家文化的发展,对于确立客家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指明客家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客家文化的内涵、弘扬客家文化的优秀精神、促进客家文化的创新、解决客家文化在发展完善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介绍客家文化的形成崛起与精神实质,然后从客家文化的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客家土楼文化三方面论述客家文化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阐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框架,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原则,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科学价值。

    第四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结合客家文化现代转型的意义,分析现代客家文化的构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具体途径。

    通过这四方面内容的阐述与分析,力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促进客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5]周慧.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福建客家土楼聚落格局研究[D].导师:石逸.湖南大学,2011.

摘要:居住建筑形式的构成与聚落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与人的活动以及所处的家族形态关系。环境行为学之中所涉及的人和人的生活活动、行为模式、人的需求等与福建客家土楼的居住形态、居住习俗、居住空间格局、建筑空间形式、聚落形态、建筑文化特征、聚居特点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福建客家人的房屋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场地结合、顺应自然环境的产物。各种形式的土楼建筑坐落在山峦村庄之中,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聚落本身也形成地域景观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地域景观具有神圣性,人的住宅也同样,这两者互相融合所构成的环境景观影响到了福建客家人的全部生活。

    本文是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来阐述福建客家土楼的聚落形态格局,以福建客家土楼建筑形式及聚落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及人的行为活动的分析,以人的角度出发调查研究福建客家土楼建筑形式、福建客家土楼所处的地域景观结构以及聚落形态特征和环境生态特征。并且在对福建客家土楼建筑以及聚落形成和特征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客家人的家族社会形态与聚居形式的特点来探讨福建客家土楼建筑与聚落的产生与发展。对福建客家土楼建筑形式与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现代建筑的建筑形式的创造更新与现代城市空间格局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王燕霞.华阳凉水井客家话音系调查研究[D].导师:宋伶俐.西南交通大学,2011.

摘要:华阳凉水井客家人来自广州的梅县、五华、长乐、兴宁、大浦、龙川等地,在清朝初年移民四川,两百多年来,客家话仍保持粤北、粤东的客家话的重要语音特点。同时,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也受到成都官话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有声母21个,韵母55个,声调6个。文章从历时层面把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语音与中古音韵、董同龢先生62年前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中记录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相比较,考察华阳凉水井客家话声、韵、调的历时演变情况,得出了凉水井客家话语音的古今的演变规律。从共时层面,把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周边的龙潭寺客家话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异同,展现了各自语音发展变化情况;同时,把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与西南官话(成都话)进行比较,揭示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音方面的变异。

    华阳凉水井客家方言语音研究,属于客家方言岛的语言研究,其语音变异具有典型的意义。作者通过对华阳凉水井客家人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做详细分析,说明语言接触对凉水井客家话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了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与成都官话的双语状态将在华阳凉水井长期持续。

 

[7]王河.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导师:吴庆洲.华南理工大学,2011.

摘要: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

    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

    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

    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

    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8]凌焰.赣南客家赖公信仰研究[D].导师:罗勇.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赖公又称赖爷,在民间道教中称赖公元帅或赖都灵侯,在赣南会昌县则称显应赖公侯王。赖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神明,在于都、会昌、寻乌、安远、宁都、兴国、信丰、赣县等县均有赖公信仰的分布。著名汉学家劳格文先生曾指出:“在整个江西的东南部,赖公崇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采取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结合的方法,首先,厘清这一信仰的地域分布并勾勒出一幅赖公信仰的地域分布图,分析赖公信仰的特点及其原型,然后采取个案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赖公信仰三个典型个案的比较研究,揭示在特定历史场景、特定自然环境下不同赖公被创造、定义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文章通过对赖公神明的形象、原型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赖公的原型是猎人,与畲族的猎神崇拜有关系。推动赖公信仰传播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合力:赖公信仰的传播与赣南竹木贸易的兴盛有关,竹木商人是推动赖公信仰传播的一大重要群体;巫道群体是推动赖公传播的又一大重要群体,赖公是赣南民间道教中一位重要神明;地方士绅与官府是推动赖公神明正统化的主要力量,赖公正统化的历程与赣南社会变迁关系密切。明清赣南地域社会的历史进程,是构成赖公神明形象变化的结构性条件。尤其是明中期平定匪乱的军事行动和江右王学的兴起,明清以来赣南竹木贸易的繁盛,国家正统化礼仪过程中的赣南士绅化运动,咸丰时期太平军的活动及动乱平定后国家礼仪秩序的重建等等,都对赖公形象的变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9]王溶.蒋经国《新赣南家训》研究[D].导师:方世藻.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新赣南家训》是蒋经国任四区专员时为推行“建设新赣南”所撰写的辖区精神建设——建保、建家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学者对蒋经国“建设新赣南”研究硕果累累,但至今仍无学者以“家训”为切入点来研究蒋经国的建设新赣南运动。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作为论文的理论支撑,研究《新赣南家训》的产生的背景、创作思想来源及其实践;运用历史学中比较研究的方法,把《新赣南家训》与赣南客家家训进行比较,分析《新赣南家训》的特点;研究《新赣南家训》在建设新赣南运动中精神建设的作用,并用唯物史观中一分为二的分析法,阐述《新赣南家训》特定的历史地位。本论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了本文写作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相关学术史回顾、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二章:《新赣南家训》颁行的历史背景。阐述抗战与建国的历史要求及抗战初期赣南的乡村社会状况。

    第三章:《新赣南家训》的主题思想。从《新赣南家训》的内容出发,把《新赣南家训》与客家家训进行比较,提炼出《新赣南家训》的主题思想。第四章:《新赣南家训》创作的思想渊源。阐述了《新赣南家训》创作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效先贤之教诲、师前辈之治政、求建设新赣南之精神武器、留学苏联的阅历、父亲蒋介石的庭训。

    第五章:《新赣南家训》的制定与推行。客观分析了《新赣南家训》制定的过程及《新赣南家训》在具体推行中所采取的措施。

    第六章:《新赣南家训》在建设新赣南的精神建设中的作用。《新赣南家训》在建设新赣南的精神建设作用,主要包括深化了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根植民心、民众得到充分动员、积极投入新赣南建设中、全民读书的风气蔚然成风、社会良善风气开始养成、社会秩序安定,百姓苦而不怨7方面。

    第7章:《新赣南家训》的历史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推动了赣南抗战堡垒建设、激发了民众的抗战意识、初步培养了民众的现代国民意识、蒋经国实现了对赣南基层社会的控制、《新赣南家训》的颁行最大目标是拥护蒋总裁。

    结语

 

[10]郑紫苑.村落语境中的仪式展演与文化变迁[D].导师:钟俊昆.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民俗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承载着地方社会的众多信息。迎故事民俗是赣南寻乌县南桥村的一种标志性文化。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着眼,对赣南寻乌县南桥村迎故事民俗进行了民俗志描述。并在对其起源、发展以及仪式展演详细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南桥村的迎故事民俗是该村村落文化的一种综合性叙事。从起源上来看,它是源于内在的宗族情感、社区记忆和文化认同。但是立足于现代社会,其仪式展演内涵丰富,体现了村落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主要表现在:第一、仪式展演的目的从娱神为主向娱人为主转变;第二、宗族在仪式展演中得到复兴,它从传统的单纯的血缘关系转变为观念性的符号话语,并被策略性地应用于实践;第三、这种仪式展演体现了社区的重构。概括来说,这些转变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流动、现代娱乐习惯的改变以及多元文化的博弈。但是这种文化变迁的主导话语权则主要掌握在国家和村落文化精英手中。国家以或显或隐两种形式在宏观上起着调控作用。村落文化精英作为国家与民众的中介,在调和国家与民众的矛盾中从微观上直接影响着村落文化。总之,南桥迎故事民俗本身虽然只是一种微观的民俗,但是背后却体现出宏观叙事的文化背景。所以本文力图以小见大,通过南桥村迎故事民俗这一个案,来探讨传统村落文化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变和提升。

 

[11]吴惟.客家民俗文化在地方商业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本文致力于客家民俗文化在商业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了解客家民俗文化的特征,再对商业包装设计进行阐述,结合商业包装设计中客家民俗文化的体现,总结归纳客家民俗文化在商业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最后论述客家民俗文化在商业包装设计应用中的意义。

    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如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饮食、客家服饰、客家山歌、客家风俗、客家民俗活动、客家节庆等。把民俗文化作为设计的前提内容,切断文化、否定文化,任何设计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更何况商业包装设计。客家人处理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和谐美学。维持汉唐时期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与儒家和谐文化的价值观相结合,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含了当地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体。

    近年来,中国的商业包装设计把强大的民俗文化作为载体,在探索和创新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设计道路,并与国际接轨。本文以客家民俗文化为视角,开始挖掘商业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元素,提出在商业包装设计中运用客家民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同时,把民俗文化与商业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弘扬客家民俗文化,以加强这一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

    在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把独特的客家民俗文化和商业包装设计相结合,使其包装设计更具有文化内涵,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2]陈晓芸.广东客家娘酒传统酿造工艺研究及主要酒曲微生物的分离和特性[D].导师:曹郁生.南昌大学,2011.

摘要:客家娘酒是我国黄酒的一个分支,在黄酒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客家娘酒糅合各地传统黄酒制作特点,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多在民间酿造制作。娘酒具有酒体甘醇,香气浓郁,鲜甜爽口,回味悠长,酒度适中的特点,营养丰富。是一种值得研究和开发的地方特色酒,也是广东省和客家地区有代表性的的传统特产。目前国内对广东客家娘酒研究仍是空白,还未全面展开对其菌种选育、工艺优化、品质和功能性分析研究。本论文对广东客家娘酒传统酿造工艺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客家娘酒传统酿造工艺条件,娘酒酒曲主要微生物的组成和特性,以及制作复合酒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

    1)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得到娘酒酿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8℃,酒曲加量为2%,加水量为1.5倍。这为娘酒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改变娘酒的传统生产工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采用倍比稀释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酒曲中微生物进行初分离和复分离,再根据分离所得的主要菌种菌落特征、细胞形态观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分析来鉴别。发现不同地区生产娘酒所用酒曲不同,其主要微生物种类有差别,兴宁地区的酒曲是以酒香酵母属和华根霉为主,而河源地区的酒曲是以假丝酵母属和米根霉为主。对发酵性能和出酒率两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兴宁地区酒曲产酒率、糖度要高于河源地区,酒曲特性直接影响两地成酒品质。

    3)从酒曲样品中分离到几种主要的酵母、曲霉和根霉,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对其发酵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这些纯种菌株制取复合酒曲,其糖化力和酒化力较高,酒质稳定,生产工序简化,不受季节与自然环境影响。但是,成酒酒质口味单薄,香味较淡,要想达到传统娘酒特有香醇味道,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他产香微生物。

    整理和挖掘客家娘酒传统酿造工艺,不仅丰富我国传统工艺科技史内容,还能完善现代酿酒工艺技术,提升客家娘酒的知名度,最终推动客家文化和旅游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客家地区经济的发展。

 

[13]李青.赣南客家围屋的美学分析[D].导师:韩顺任.南昌大学,2011.

摘要:独特的客家文化是中国汉文化下属的具有民系色彩和地域特征的一种杰出的亚文化,研读客家文化,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其对美的认识。客家民系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对生活行为和方式的规律的认识,对生活行为和方式的求真构成了其全部美学思想的基础。客家人特别侧重于从实际的角度去审视“美”,因此客家建筑的美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通过对其建筑形式美的研究,将对客家人的建筑思想,文化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客家文化不仅仅是中原文化的延伸,它是不断的融合各种文化的产物。客家民系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对生活行为和方式的规律的认识,对生活行为和方式的求真构成了其全部美学思想的基础。

    赣南客家围屋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寓意,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让人们联想到所处的时代的背景和时代精神,从而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客家围屋中建筑与精神互相融合,客家人对建筑精神的认同,使得建筑风格与民俗文化相互辉映,建筑内漾溢着客家人聪明智慧的文化气息。赣南客家围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满足了客家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是客家人的文化载体,它的出现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人文背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客家人价值观、世界观的充分体现。客家围屋,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它们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有深刻内容。

 

[14]李庆华.赣南采茶舞蹈“三大表演技巧”与舞蹈演员性格化训练研究[D].导师:朱红.云南艺术学院,2011.

摘要:在舞台表演艺术中,人物性格表现的饱满与否往往是演员成熟与否的试金石。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舞蹈艺术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然而,相比较其他舞台表演艺术,舞蹈作为用肢体为表现载体的一门艺术,在性格表现上,显然具有明显的弊端。她不能像话剧、演唱一样,直观地把演员的心理诉求呈现在舞台,传达给观众。因此,在种种弊端面前,舞蹈演员性格化训练始终处于一种寻求探索的阶段,寻找一种切合于舞蹈表演艺术的性格化训练成了舞蹈演员提升其综合表演能力的关键点。

    在寻求方法的同时,我们会发现,在我国各类的民族民间舞蹈中,由于其地域、文化、人文品性的不同,所体现的舞蹈性格也截然不同。在众多的民族民间舞蹈中,赣南采茶舞蹈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等特征,具有很典型的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其以“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为主体的“三大表演技巧”具有浓郁的“丑”的人物性格体现,在我国众多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如何让这种具有典型性格化特征的舞蹈类型有效地为舞蹈演员性格化训练提供服务成为本论文的旨意。

 

[15]肖荣钦.广东连南八排瑶语语音研究[D].导师:班弨.暨南大学,2011.

摘要:本文以广东连南八排瑶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八排瑶语的语音情况进行描写分析。文章可分为两大主要部分:(一)八排瑶语语音面貌概述;(二)八排瑶语与汉语(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及其二者间的语言接触情况。

    首先,本文展示了连南八排瑶语语音基本情况,分别从声韵调系统和声韵配合情况这两方面分别对八排瑶语的语音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并总结出一些八排瑶语的语音特征。

    其次,本文通过对清代《连阳八排风土记》词语表与现代瑶音和汉语方言语音情况的比较,探讨词语表所反映出的一些语音现象,并发现八排瑶语的语音体系和词汇系统在过去300年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16]彭敏.广西博白地佬话比较研究[D].导师:李连进.广西师范学院,2011.

摘要:博白地佬话因王力先生的博士论文《博白方音实验录》(法文版)而闻名,但是对于博白地佬话尚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博白县水鸣镇地佬话为研究对象,对其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发掘其语音历史层次,并通过与其他方言点材料或其他方言的比较,探讨其语言性质,为地佬话乃至勾漏片方言的研究提供详实的语料。

    全文以语音论述为主,共分为:引言;广西博白县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及语言概况;语音;词汇;语法;历史层次;重要音韵问题讨论;地佬话的系属问题八大部分。第一章是博白地理环境及语言状况的介绍;第二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分析博白县水鸣镇地佬话的语音系统;第三章从构词特点等方面分析博白地佬话的词汇系统;第四章是对地佬话的语法特点进行简单描写;第五章大致介绍了语音所体现的历史层次;第六章讨论了与地佬话相关的几个重要音韵问题;第七章通过语音比较和词汇比较,并结合博白县的社会人文历史探讨地佬话的系属问题。

 

[17]何衡松.清代成都地区移民社会研究[D].导师:刘正刚.暨南大学,2011.

摘要:成都地处四川省中部肥沃的成都平原上,是清代移民入川的首选之地。不同省籍的移民先后以圈占、安插、购买、租佃、佣工等方式在此落脚,形成了五方杂处的社会景象。由于不同移民群体间存在地域文化的差异,加之移民社会环境的变化,移民间的冲突日渐增多,部分移民不得不进行再迁徙或返回原籍,但绝大多数移民最终还是选择了将祖骸及亲人迎接来川,谋求定居发展。之后,他们通过勤劳垦殖、发展生产,并与其他移民族群相互通婚,重构宗族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地方建设,逐步融入了当地社会,并最终在保留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文化。本文主要是以成都府为个案,从移民落脚、定居、融入三个方面,来重点讨论移民社会的整合过程,再现移民社会的生动场景,以移民的辛酸和喜悦,反映出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和移民融合的历史趋势。

 

[18]刘国钰.谭元亨与《客家魂》论[D].导师:王志明.广西师范学院,2011.

摘要:谭元亨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客家籍学者、作家,在客家学研究和客家文学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其学者与作家的两位一体的形象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他身为客籍子民,深受客家文化的熏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客家魂》在人物塑造、风俗描绘及其文化反思、艺术创新上都颇具特色,将学者健全的理性精神、厚重的文化反思与作家的文学追求融为一体。特别是在客家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为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启慧、远晴这样具有母亲的伟大品藻又不乏生命意识追寻的客家知识女性形象,同时对客家女性婚恋世界的揭示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谭元亨通过《客家魂》的创作对客家文化风俗的描绘,以此作为观察客家现实世界和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独特视角,对客家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另一方面,谭元亨的《客家魂》还首创了把传记体、民系小说、教育小说融合于一体的小说新体式,运用时空交错的叙述模式,借助童话式的人物构造,结合学者的理想与作家的感性,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寓言世界,克服了当代学者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些通病。

 

[19]吴楠.赣南客家女性哭嫁习俗研究[D].导师:林晓平.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赣南客家的偏远山区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前普遍存在一种特殊的婚礼习俗---哭嫁。新娘出嫁前三至七天,与众女性亲属,用哭和唱哭嫁歌的仪式来迎接婚姻这一人生的重大转变。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哭,有一定的腔调和旋律,形成独具特色的哭嫁歌。赣南客家的哭嫁,从新娘的“开声”开始,随后众人逐渐参与到哭嫁的过程,伴随着迎亲队伍的到来达到高潮。哭嫁的内容主要有新娘对父母的不舍、对命运不公的慨叹、对婚姻促成者的谩骂以及母亲对新娘的婚前教育等。

    本文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通过对赣南客家哭嫁习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赣南客家哭嫁的原因及功能,从历史维度,了解赣南客家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变迁。并通过对赣南客家女性哭嫁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哭嫁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客家女性哭嫁的特色。

    随着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孕育女性哭嫁土壤的消失,赣南客家的哭嫁习俗已经基本消亡。笔者试图通过对赣南客家哭嫁内涵的分析,探寻哭嫁习俗研究的现实意义,为这一古老民间习俗的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0]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导师:谢重光.福建师范大学,2011.

摘要:客家学的研究多以客家界定、客家源流、客家精神、客家文化等等为主要对象,对客家经济发展则关注较少,尤其是对宋元时期闽粤赣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客家民系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尚无专门研究。本文选择“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作为题目,以解读史籍文献为基础,辅之方志及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重点研究汀州交通、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具体内容。

    本文认为,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与福建的交通路线对历代南迁入闽移民活动的基本方向与走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南迁入闽的北方汉人基本从闽北进入福建。闽西始终处于国家权力扩展的边缘。直到唐宋以降,闽西山区才逐步得到开发,五代末期至北宋初年是汀州第一次接受大批北方移民的时期,两宋之际是汀州第二次接受大批北方移民的时期。交通也随之发展。九龙溪航道在唐代就已经开发利用,在唐宋时期其重要性要高于汀江。南宋绍定以前,汀江出于自然开发状态。南宋后期,汀江航道得到改善,为元代隆兴至潮州驿道的开通奠定基础。元代隆兴至潮州驿道的开通使汀州成为赣闽粤边区的重镇和交通枢纽,促进了以汀州为中心的闽粤赣边经济区的形成。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汀州经济发展。北宋时期,矿冶业是汀州的支柱产业,南宋时汀州矿冶业处于没落阶段,元代则处于停罢状态。南宋时期,私盐贩卖成为汀州经济生活中大部分人赖以谋生的重要产业,是后代汀赣间进行钱粮贸易的滥觞。以汀州为中心的私盐贩卖参与者成分复杂,而且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一直延续到元代。宋代汀州的集市层次非常完整,大部分集中在北部,表明宋代汀州的对外交通需求因为政治原因,依然以闽北为主。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大范围的活动中,生活在以汀州为中心的闽粤赣地区的各个族群相互之间增进了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的新族群。

    汀州的社会矛盾激烈,冲突不断。北宋时期,汀州的社会冲突危害轻微。南宋汀州动乱由百姓与政府争利的经济冲突,演变为以推翻地方政府为目的。宋末元初,汀州抗击元军的军队多为购募,中后期义军以“复宋”为口号,汀州的动乱已经演变成为带有强烈民族反抗意识的斗争。

    宋元时期汀州的文教有了较大发展。汀州的教育机构完备,理学有所发展,并以汀州为中心形成了定光佛信仰圈。文教的发展促进了汀州社会风气的变化。南宋时,汀州形成了一种融贯土客的新风习,促进了客家文化形成,最终以汀州为中心形成了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在南宋初步形成后,与相邻而居的畲族携手合作,经历了宋末元初直至元朝末期的长期畲汉联合抗元斗争。在这个过程中,畲汉族群互相融合,主流是畲民汉化,壮大了客家民系。经过这场波澜壮阔的联合斗争的洗礼,客家人的族群性格得到很大的磨练和提升,客家民系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的高潮。

 

[21]胡蜀.赣南客家舞蹈中“单袖筒”的形态与文化传承研究[D].导师:肖灵.江西师范大学,2011.

摘要:本课题的研究范围集中在江西省赣南地区,研究重点建立在赣南采茶舞蹈三大表演技巧,即“三绝”之一的“单袖筒”的形态与文化传承上,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田野考察实践,着重研究“单袖筒”的形态与文化传承。

    赣南采茶舞蹈,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瑰宝。“单袖筒”又是这瑰宝中独具特色的表演技巧之一。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到赣南采茶地区的各种民间歌舞、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的艺术营养,成为既有客家民俗,又有独特风韵的表演技巧。赣南采茶舞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属于汉族民间舞。在舞蹈中,动作形态的特征是舞种最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而独具特色的形态就是形成那种风格最好的表达。要对“单袖筒”动作形态、风格、“主干动作”、文化有全面的认识,这对“单袖筒”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也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非常重要。为了传承和发展流传下来的采茶舞蹈,本文从赣南采茶舞蹈种类和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绝”两个方面对赣南采茶舞蹈做了简单的梳理;通过对“单袖筒”动作形态、“单袖筒”的独特风韵、“单袖筒”对人物情感的表述、锣鼓伴奏对“单袖筒”表演的影响、“单袖筒”与中国古典舞中“双水袖”之异同、“单袖筒”与“矮子步”和“扇子花”的关系六个方面的研究,挖掘出蕴藏在这一表演形态中所折射出的宗教、文化意蕴。

  论文的写作建立在较为严格的田野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历史及具体动作形态考察,客观描述和分析赣南采茶舞蹈“三绝”之一的“单袖筒”独特的形态、特征、文化及与其相关的艺术文化关系,力求客观准确地研究“单袖筒”文化传承发展道路的完美图景。

    本论文的论述基本上建立在“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框架上,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采用了夹叙夹议方法来阐述文章内容。一个表演形态的产生必然与社会环境、生存环境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对“单袖筒”形态与文化传承进行研究,论文开头的序主要是以综述的形式来论述赣南采茶舞蹈种类,从而引出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绝”,为文章的开始做好铺垫。第一章主要对“单袖筒”形态进行横向、纵向精致地剖析。在对各个论点进行阐述时,本文列举了一些成功案例和动作简图,以确保论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二章从“单袖筒”形态的文化体现着手,进一步论证“单袖筒”形态背后包裹的深刻文化意蕴。第三章主要对“单袖筒”文化的传承作研究,对以“单袖筒”为动作元素创作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分析,对最新的赣南采茶优秀剧目《那一别》作详细的分析,并对如何推动“单袖筒”的传承和“单袖筒”的创作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2]成源.刘湲交响音诗《土楼回响》和声技法研究[D].导师:邓伟民.江西师范大学,2011.

摘要:交响音诗《土楼回响》是作曲家刘湲应指挥家郑小瑛之邀,为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而创作的。同时此作品荣获首届音乐金钟奖中管弦乐—大型交响合唱作品类唯一金奖。作品由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指挥的厦门爱乐乐团在国内外30多个城市公演,获得了广泛性的好评,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被称作“客家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部交响乐。”1并且音乐理论界也开始了对该作品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本文就是在论述这部作品和声技法的基础上,来研究如何使和声与中国民族化音乐完美结合,从而对“和声民族化”的问题提供一些可接受的、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能够对发展和创新具有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和和声技法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作曲家刘湲和《土楼回响》进行具体的概括性介绍;第二章从纵向对和声结构进行分析;第三章对和声横向逻辑进行分析;第四章论述作品中多样化的和声音型、和声节奏、调式调性的布局与运用以及全息技术的运用;第五章对作品和声的功能与色彩进行阐述。

 

[23]陈芳.客赣方言亲属称谓比较研究[D].导师:谢建猷.广西大学,2011.

摘要:亲属称谓研究具有语言学意义。亲属称谓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属于使用频率很高、稳定性很强的基本词汇,在表情达意上有其独特的功用及情感色彩。拙文以亲属称谓为出发点,运用描写、比较、分析等方法将客方言亲属称谓与赣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系统比较研究。拙文第二章分别对客、赣方言亲属称谓的分布情况进行客观描写;第三章将客方言和赣方言的亲属称谓构成方式进行比较,观察两种方言亲属称谓的异同;第四章将客赣方言亲属称谓进行计量比较分析,通过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来分析客方言亲属称谓间、赣方言亲属称谓间的亲疏关系,通过相关系数平均数表及分布情况观察客赣方言亲属称谓之间的亲疏关系。通过对各客赣方言亲属称谓的计量对比,更细致地从亲属称谓这个侧面观察客赣方言的亲疏关系。

 

[24]张继均.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文军.广西大学,2011.

摘要:客家传统民居是中国汉民族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类型,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已构成旅游文化资源的核心内容。在文化旅游成为当今旅游发展主流的形势下,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旅游文化资源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但与福建、广东、江西等客家聚居地相比,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在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认识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旅游开发价值、更深入地了解广西客家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广西客家传统民居资源是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第二章为广西客家传统资源概述,结合历史人文地理学、建筑学、旅游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分析客家民系的形成、广西客家的迁徙、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建筑、社会及旅游价值,为旅游开发研究提供背景资料,归纳总结出广西客家传统民居主要类型与典型代表;第三章为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探讨广西客家传统民居现存状况与利用情况、旅游开发现状及观念意识、开发条件、保护与开发关系等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广两客家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提出文化核心、精品战略、专题旅游、联合开发的总体思路,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区域规划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深入探讨“资源——产品”转化的具体思路,重点研究桂东客家山水生态旅游区、桂东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区、桂南滨海客家风情体验区、桂中客家名胜古迹旅游区的旅游开发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开发的建议与对策,最后分析了广西客家传统民居保护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保护原则、保护重点与措施;第五章为结论,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概括,并指出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抓住客家文化核心,以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为纽带,提出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空间布局构思、分区域开发及专题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25]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导师:韩光辉.北京大学,2011.

摘要:传统聚落又叫历史文化聚落,是指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保留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特征且历史风貌相对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传统聚落景观是指传统聚落内部形态、外部形态及其相互作用的聚落综合体带给人的具体感受和意象。

    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角度,以文化景观为主线,以历史文化聚落为载体,以文化景观研究的理论创新为目的,引入类型学和基因等主要概念,通过挖掘不同区域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及其图谱,进而开展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的划分,不仅为文化景观研究、文化区划研究、聚落地理学研究以及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也是历史文化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的需要。

    以往地理学所开展的传统聚落的研究,虽然强调“文化景观”这个核心议题,但多偏重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及演变历史的研究。实际上,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点、空间差异及其深层次结构原型的研究,除了传统的解释和二维空间表达之外,还可以借助于其它学科概念进行深度研究。

    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挖掘、整理和利用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进而探讨历史文化聚落景观区系,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探索性特点,是以往尚未有过的“集文化景观、传统聚落、基因图谱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引入生物学的基因概念,借鉴聚落类型学的相关方法,对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基因识别”和“基因图谱”建构,有助于从平面形态类型(二维)和立面形态结构(三维)等方面观察和理解中国传统聚落的规律性特点,为聚落文化景观内在要素的深度挖掘和科学表达探讨了更为有效的途径。这样的研究使聚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基于一种崭新的视角,从而增强其研究的科学性和景观的可识别性。

    2.将历史地理学方法运用于传统聚落类型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当前聚落(城市和村镇)类型分析方法的补充。当前城市和村镇景观形态、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的真正研究,只有从它的历史形态分析或类型分析入手,才能更加有助于正确结论的形成,因此,历史地理学方法成为聚落地理学尤其是城市地理学关于城市形态研究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3.以景观基因为视角,以相对一致性原则作为景观区系划分的主导性原则,综合考虑其它原则和方法,尝试性地将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初步划分为3个大尺度的景观大区、14个景观区、76个景观亚区。首次完成对全国范围内的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区系划分,为聚落地理学关于“聚落地理分区”研究和文化地理学关于“聚落文化区划”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4.根据历史地理学的“文化叠加”与“横断面”复原等概念,结合历史文化聚落景观基因的“信息记忆”特点,提出了基于文化遗产地保护与旅游规划的“景观信息链”理论(即“景观基因链”理论),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旅游规划和景区线路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5.在传统聚落形态与结构的分析中总结出来的“胞-链-形”结构分析模式,使任何一个复杂的聚落综合体都能在该模式的指导下迅速分解和组合,从而创新了聚落景观结构和类型分析的基本方法。

    6.针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提取和三维景观数据管理所存在的海量信息,本研究重点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传统聚落的数据管理和动态保护与监控,丰富了历史文化聚落保护的技术方法。

 

[26]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1.

摘要:历史文化村镇存在于我国广大地区,由于地域差异,这些村镇各具特色。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较完整地传承了我国不同时代的空间组织技术、建筑科技、建材技术、结构技术、朴素的生态观念、民俗文化和传统审美情趣。因此,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当前,由于历史文化村镇遭到严重的破坏,迫切需要一套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技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历史文化村镇综合价值的评价工具,因此,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笔者系统地考察了珠三角地区和梅州市大埔县的历史文化村镇,并对其保存现状和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了解当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构成因素,运用统计学、评价方法学、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建立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

    本文重点论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总结现有的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的评价体系中评价因素的提取和评价方法;在现有研究和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了先进的量化评价的方法;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采用专家调查法,提取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因素集。

    (2)首次把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一分为二:根据评价因素的特征和操作方法的不同,评价体系分成客观评价体系和主观评价体系。

    (3)案例研究:以珠三角地区和梅州市大埔县的历史文化村镇为例,对这些历史村镇的历史建筑、特色街巷、人文景观、历史沿袭、民俗风情、保护措施、公众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旅游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历史村镇进行综合价值的评价,等级划分以及分类保护。

    (4)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自动化研究:本研究开发了“历史文化村镇专家评价系统”软件,省去进行主观模糊综合评价复杂的计算,使评价专家只需输入各个因素的评分,便可由软件计算出最后评分。

    本研究从时代的角度,通过对全国的历史文化村镇的考察,重新审视它们的价值构成,引进前沿的评价方法,重新构建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选取珠三角地区和梅州市大埔县的历史村镇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价,划分等级和分类保护,这些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7]田志軍.近代晚期粤東客音研究[D].导师:劉曉南.南京大学,2011.

摘要:客家方言是漢語方言中唯一以民系命名的方言,自得名以來人們就不斷地在追索其歷史源流。筆者檢得新安客話羅馬字《新約》系列單篇、五經富客話羅馬字《新約》、《客英詞典》、《客法詞典》數種近代晚期粵東客話羅馬字文獻,结合粤東现代客方言調查成果,以新二重證據法作為基本指導方法,從漢語語音史的角度觀察粤東客家方言近二百年以來的狀況、演變,作一點初步的探索。論文首先利用各種資料、檔案對西方教會客家方言文獻的編著背景、形成地點、中外作者情況、羅馬字系統、材料體例與特點等作了準確的考證。特別指出了戴文光、彭飲峰等中國人在西方教會方言文獻编著中所起的作用,所作的貢獻。論文對四個歷史文獻所記錄的晚近粵東客話既作横向的比較,又聯繫現代粵束客話展開縱向的對照。由此對四個文獻的羅馬字語音進行全面構擬,求出其聲韻調系統,其中聲母均為5類,分别為新安《新約》23個、五經富《新約》24個、《客英詞典》23個、《客法詞典》21個;韻部均為33部,韻母則分别為新安《新約》48個、五經富《新約》49個、《客英詞典》53個、《客法詞典》63個;聲調調類均可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入、陽入6個,并對晚近新安、嘉應聲調調值作了構擬。横向比較得出晚近四個文獻客話語音的共同特點和内部差異,并以内部差異作為區別性特徵,結合歷史考證結果,重建了早期粵東客話語音系統,並首次確立了四個文獻材料所反映的粵東次方言基礎音系。論文指出一二百年間粵東客家方言起了不少的變化,可歸納為精莊知(?)知章分立格局瓦解;明微泥日疑等次濁聲母變讀全濁;圓唇化舌根聲母消失;六元音格局變動;舌尖元音(?)產生;蟹、山攝二等出現介音,山攝三等介音消失;山攝三四等主元音低化(e→a);聲調濁去變上等情況,并探討了其演變條件、動因。

 

[28]郭修彦.赣县田村客家灯彩研究[D].导师:林晓平.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灯彩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民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追求生活情趣的体现。田村古镇位于赣县东北部,凭借其群山屏障、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远离战乱,人文荟萃的繁荣之地。田村的花灯是其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其种类繁多,工艺精美,传统的田村中秋花灯会三年一次,远近闻名,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适时,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前来观灯、拜佛,各种民俗活动也在此时集中呈现,彰显着田村民俗的丰富多彩与独特魅力。本文将根据“灯彩”——“灯会”——“传承人”——“保护开发”的思路,通过对田村镇灯彩、灯会、传承人这三个要素的描述与讨论,探讨民间工艺回归民本的重要性,试图寻求一条民间工艺传承的可行路径。

 

[29]钟庆禄.客家传统服饰研究[D].导师:周琍.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本文将客家传统服饰分为服装、配饰和特殊服饰三类予以介绍。介绍客家传统服饰的外在特征、相关习俗风情和内在文化意涵,以此呈现客家传统服饰的风格特点,和了解客家人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智慧。客家人最常见的穿着打扮是“大襟衫配大裆裤”,富有特色的服装有凉帽、冬头帕、童帽、围身裙、绣花鞋及绣花鞋垫等。客家妇女婚前留单辫,婚后改梳髻,出嫁时举行开脸仪式。

    客家地区山深林茂,河流密布,适合种植苎麻、葛和蓝靛等作物。客家人就地取材,用其织布制衣,浆染上色,所出产的夏布、蓝靛闻名遐迩,远贸各地。而当地所出的棉和蚕为木棉和土蚕,客家传统服饰所需之棉布大量买自外地,丝绸则很少使用。服饰形制比较固定,色彩以蓝、灰、黑等素色为主,纹样众多,且富有象征意义,制作工艺精湛。

 

[30]林诗维.西爪哇华人产业分布与发展(1602—1939)[D].导师:陈伟明.暨南大学,2011.

摘要:西爪哇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西部,在殖民时代开始以前,该地区的发展一直落后于爪哇岛的中部和东部。而自十七世纪初期,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殖民统治开始以后,尤其是从巴达维亚在1619年开埠始,西爪哇的经济逐渐超越岛上的其他部分并最终成为整个爪哇岛的经济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华人所贡献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所要进行探讨的便是华人在开发西爪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的分布及其发展的问题。华人开发爪哇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宋元时期。但是华人真正开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还是从十七世纪初期,华人对爪哇的开发进一步深入开始的。纵观西爪哇华人产业形成的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在空间上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华人产业从十七世纪初期开始到二十世纪中期为止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经济地位都是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而在这样一个大趋势的影响下,华人的活动空间则是从原来的沿海地区逐渐深入到内地城市和乡村地区,华人的产业也经历了从当初对新产业的开辟到后来对传统产业的介入的过程,而华人的产业结构亦从中得到了升级以及多样化。

    本文以西爪哇华人产业在荷兰殖民时代的地域分布为研究线索,从历史产业地理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时期华人产业的形成因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同时还对华人产业与华人原籍地之间的联系,结合人力资源的地域分布进行初步的探讨,同时提出我个人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

 

[31]郑蕾.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导师:陈晓锦.暨南大学,2011.

摘要:亲属称谓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语言特色,另一个方面它也反映了一方水土的文化面貌。

    本文通过对始兴县十个方言点的亲属称谓调查,对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并总结其语音、语法、语用上的特点;从对长辈、姻亲、同辈的称呼入手,着重论述始兴县客家话亲属称谓方式的一些特点与现今的演变趋势。

    继而,对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类型分析,并将之与梅县客家话、周边的翁源客话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通过与其它方言的比较,我们发现始兴客话亲属称谓系统仍采用了较为古老的方式。

    最后,深化始兴客家话亲属称谓的研究。本文从始兴客家人的迁移历史、地域差异、语言接触、语言分化这四个方面探求始兴客话亲属称谓与梅县客话亲属称谓出现差异的原因,追究其联系及历史根源。

 

[32]王相瑞.技术支持的农村客家方言儿童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研究[D].导师:何克抗.深圳大学,2011.

摘要:农村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方言儿童拼音学习效率不高、大面积的汉语读写困难等实际问题是本研究开展的动力。拼音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第一道难关,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内容,对学生今后语文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正如已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对于汉语而言,如果儿童早期对语音的敏感性不强,语音意识不够清晰,将会影响到今后的阅读及汉语学习。汉语拼音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拼音认知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儿童对语音的意识程度和加工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潜力和作用。农远工程的实施,使很多农村地区具备了多媒体教学环境。本研究力求从教育技术的角度,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角度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这对于我国提高农村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育公平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操客家方言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焦点小组研讨等方法对客家儿童拼音学习难点进行了调研,结合现有拼音资源现状,针对性地设计开发了一套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的多媒体资源。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我们将汉语语音意识训练的多媒体资源整合到拼音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最后选取刚入学一年级且之前从未接触过拼音学习的儿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为被试,通过准实验研究结论如下:

    (1)有针对性的汉语语音训练能够较快地提高方言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在儿童入学初期的拼音教学中,重视汉语语音意识的训练是必要的。

    (2)拼音学习对方言儿童语音意识起作用的项目成分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拼音教学方式在促进效果上却存在差异。就干预组和传统教学组而言,拼音教学中进行技术支持的语音意识训练对方言儿童语音意识各个成分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训练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首音意识、韵脚意识和声调意识上,尤其在首音意识和韵脚意识项目上,两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

    (3)相对于传统拼音教学(形式以读写拼音字母为主),技术支持的语音意识训练整合于拼音教学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了方言儿童拼音水平。

    (4)技术支持的语音意识训练整合于拼音教学对学绩不良儿童语音成绩和拼音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

    最后,本研究就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后续研究应关注的问题:这种早期训练的效果是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如何设计更有效的汉语语音意识训练?

 

[33]胡乐伟.近代广东侨乡房地产业与城镇发展研究(1862-1949)[D].导师:吴宏岐.暨南大学,2011.

摘要:近代广东大量的华侨投资是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尤其是近代广东省内三大都市侨乡的房地产业聚集了大量的侨资,华侨投资房地产业无论是投资总额还是投资户数都居首位,因此,对于近代广东相关都市侨乡侨资房地产业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相关地方档案、方志等资料的整理分析,对近代华侨投资广东主要都市侨乡房地产业情况作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侨资房地产业在推动侨乡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作为主体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从广东省三大侨乡聚集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文地理基础入手,并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导致近代广东三大侨乡集中区华侨得以形成的多种内、外因素及其华侨的分布概况等。第二部分通过研究近代华侨投资广东侨乡城市房地产业的类型,可以看出近代华侨投资房地产的多样性特征。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相关房地产投资数据的分析,将近代华侨投资房地产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兴期、繁荣期、衰落期及恢复期,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从投资数据及类型两个方面探讨了房地产投资的地区差异以及投资的重心转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房地产投资地区差异的文化背景。第五部分分别以广东几大代表性的侨乡城市为例,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侨资房地产对推动近代侨乡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近代华侨投资主要都市侨乡房地产业情况的探讨,以加强人们对侨资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现今广东侨乡新一轮的大发展提供更好的借鉴。

 

[34]朱芳.祀殿·会所·纪念地:清代以来江西宁州万寿宫职能研究[D].导师:葛焕礼.山东大学,2011.

摘要:万寿宫,既是江西人祭祀“福主”许真君(逊)的场所,也是清代客居外地的江西人的同乡会馆,在江西人的历史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位置,是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宁州是元明清时期的一个政区,位于赣西北边陲,是许逊的“经行之处”也是他重要的活动地域。“真君故迹,实多在宁州”,因此宁州有着浓郁的万寿宫文化。本文即以清代以来宁州地区的万寿宫及其职能为研究对象,在历史地梳理清代以来宁州地区的地理、人口以及万寿宫兴废状况的基础上,从祀殿、会所、纪念地三方面,探讨万寿宫在当地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职能。希望这一研究能为人们深入了解江西地方社会及其历史提供一个“窗口”。

    本文内容由以下七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概述选题的缘起及意义,梳理国内学术界对万寿宫的研究状况,并对本文所据资料、创新之处、论述构架等作出说明。

    第一章从宁州的建置历史、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出发,论述宁州作为独立研究单位的可行性。

    第二章运用历史学和文献学的方法,检阅、梳理明朝嘉靖二十二年《宁州志》、道光四年《义宁州志》、同治十二年《义宁州志》等资料,理清许逊与宁州的特殊关系以及清代以来万寿宫在宁州建立的历史和兴废状况,以为后面的职能分析打好基础。

    第三章论述宁州万寿宫的职能之一——祀殿,介绍宁州万寿宫内所祀神灵、民众求拜和神灵的护佑功能,并以笔者重点调查的两座万寿宫为个案,具体分析宁州万寿宫作为祀殿的特殊之处。

    第四章论述宁州万寿宫的职能之二——会所,认为宁州万寿宫在地方上发挥着道德教化、融合土客民以及作为商人会馆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论述宁州万寿宫的职能之三——纪念地,阐述万寿宫与近代革命历史的关系、纪念地的设立、布置和管理问题。

    《结论》部分,从宏观上对宁州万寿宫的状况和职能进行概括总结。

 

[35]何仕平.客家建筑文化的美学浅探[D].导师:袁忠.华南理工大学,2011.

摘要:论文从对客家聚居建筑(主要是民居和村落)的研究着手,主要探讨客家民系南迁移民后,所营建的客家建筑(主要包括赣南围屋、梅州围龙屋和闽西土楼)持守的美学原则和具备的美学表现形态。美学原则主要包括秩序感、向心感和整体感三个方面,审美表现形态则指向客家聚居建筑的形式美、意境美和生态美。通过诸方面的探究,找寻客家建筑的优秀建筑理念,以期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来得以存活,二来将这些优秀的建筑理念和生态观念融入当下的人居建筑环境建设中去,使人们的居住场所朝着更人性化、更和谐舒适的方向发展。

    文章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阐述方式,理论、分析、实例环环相扣,直至得出结论。全文共分为四章:

    引言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课题缘起、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的介绍。

    第一章客家建筑:民系与文化的载体与典型。通过理清三者的关系,为即将展开对客家建筑审美效应的研究做好铺垫。

    第二章客家聚居建筑的美学原则。通过客家聚居建筑自身、南北建筑的对比来厘清客家聚居建筑的秩序感、向心感和整体感的美学效应。

    第三章客家建筑的美学表现形态,包括形式美和空间美。前者探讨客家建筑运用形式美法则的艺术构造手法。后者探究客家建筑的意境、生态美。就建筑引发人的情思而言,建筑的意境和生态美比建筑形式美更显著。因而对建筑空间美的研究,能更好的激发建筑美感的生成。

    第四章客家建筑美学的当代传承。建筑的精髓是创造优美的环境。从客家建筑的历史功用、建筑设计中吸取精华,通过整合、变通利用,使当下人的居住环境更和谐美好。

    客家建筑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特别是强大的防御功能在当下完全失去效力,客家建筑呈现出渐趋消亡的趋势,因而何以保护和传承具备重大价值的民族宝贵资源,何以持续利用客家建筑高超的设计理念和空间布局,是值得所有建筑人深思的问题。

 

[36]陈丽华.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导师:张秀生.武汉大学,2011.

摘要:旅游业被并称为“朝阳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污染小,是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在全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正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中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景名胜区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各风景名胜区间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规划、开发、管理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竞争力。

    桂林市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桂林是著名国际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美誉世界,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旅游业是桂林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09年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我国旅游业综合改革进行部署,提出构建“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桂林市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在综合改革、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为全国提供示范。桂林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形成最具城市优势、最具品牌效应、最具社会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然而,桂林旅游业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研究桂林市旅游产业发展,既是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广西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探寻桂林旅游业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具有局部区域性意义,更具全局战略性意义。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新方式提供理论支撑体系和制度框架,为实现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

    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即: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功能定位,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拓展创新发展,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睁体系。

    论文系统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从体系上分为三个层面探讨:即从桂林旅游微观个体层面(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到中观的旅游产业链层面(如会展业等)到宏观旅游协作圈层面,提出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机制。

    论文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的基础上,对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桂林旅游业发展成效和经验。

    论文深入地探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其主要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升级难度大;旅游价格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旅游收入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对经济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无法得到明显提高;旅游业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缓慢和旅游产品单一等。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运行机制相对缺失;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硬件建设差距比较大。

    论文在研究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和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

    关于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论文从跨县(区)旅游资源的管理机构、政府主导下大旅游管理机制、城市公园改革与城市公园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从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集团、景区联合体经营体制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从桂林旅游整体形象再造、旅游营销手段和方式再创新两个方面研究了旅游营销创新;从政府对旅游融资的强力导向、积极引进外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了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

    关于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论文研究了桂林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的条件和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文着力研究了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认为要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节约型旅游开发模式,建立绿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以高效安全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以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生态服务业体系。并从加强保护漓江生态景观环境、加强上游水源林保护和建设、全力保护漓江水质、强化文化传承保护、加快建立大景区管理体制、落实生态补偿,做好扶贫脱困工作、加强沿岸农民技术培训和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建立科学保护漓江的长效机制。

    论文跳出旅游城市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的思维,创新提出东盟/北部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湘桂走廊区域、客家文化圈区域与桂林旅游产业建立战略旅游同盟协作框架的原则和运行机制。

    论文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争取赋予桂林计划单列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争取赋予桂林类似经济特区的地方立法权,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规划和用地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投融资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认为应该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实现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机制创新。

 

[37]王卫明.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路径研究[D].导师:唐国军.广西民族大学,2011.

摘要: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奋发崛起的历史。在这个世纪里,各种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在中国不断地涌现,先进的中国革命者都尝试着用各自的思想去引导中国的革命,然而很多革命思想因为水土不服或者没有存活的社会基础,都早早地夭折。在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能量,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本文拟从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区域内开展革命活动,把这一时期的历史作为研究的客体。从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和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路径。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叙述问题的缘起,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着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井冈山地区传播的必然性,一是分析井冈山地区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二是井冈山地区这一时期宣传的所具备的现实条件。第三部分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探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路径。第四部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政治社会化实施效果,通过对革命群体的政治心理变迁,来加以论证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路径的正确性。最后,就是本论文的结语,阐述本文的结论,以及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意义。

 

[38]王建.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研究[D].导师:江燕.江西师范大学,2011.

摘要: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千百年来,客家人遵循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遗训,世代传承着这份属于客家人的“集体记忆”。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客家方言也在经历着种种变化。

    本文探讨的是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南康(龙华)客家方言的词汇演变情况,旨在记录活生生的、正在变化的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首先,笔者通过新老派南康(龙华)客家方言的内部历时比较,探求出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结果是:南康(龙华)客家方言继续扮演着“古汉语活化石”角色,但也产生了许多变异词、创新词;其次,通过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粤方言的外部共时比较,探求出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原因是: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南康(龙华)客家方言不断借入普通话、粤方言的语言成分,南康(龙华)客家方言的“异质性”不断增强;最后,通过语言接触下的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演变,探求出语言接触对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演变的影响是:在外来强势语言的影响下,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的“异质性”不断加深,南康(龙华)客家方言词汇将不断向普通话词汇靠拢。

 

[39]吴越.福建宁化治平池氏关刀文武花灯祭祖仪式音乐文化研究[D].导师:陈新凤.福建师范大学,2011.

摘要:笔者以闽西地区(福建省宁化县治平乡高地村)“池氏关刀文武花灯祭祖仪式”的完整过程及其如何与音乐、舞蹈、文化相结合为研究对象。

    跳出研究花灯舞蹈的一般模式,将该仪式置于“祭祖仪式”所处的文化背景之中,并用文字完整记录、整理并阐释该仪式的全过程,进而将仪式中的音乐、舞蹈结合在仪式行为中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其音乐、舞蹈形式,最终透过对仪式音乐的功能、文化意义、仪式音乐文化根源的分析,来找寻池氏文武花灯祭祖仪式音乐所蕴含之文化意蕴。

    依旧沿用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梅利亚姆(Alan P. Merriam,1923-1980)于1964年提出的音乐人类学观点:概念—行为—音乐的三维模式为理论支撑。最终笔者得出以下理论构架:“历史地域人文生态←→信仰系统与仪式程式←→仪式音乐、舞蹈”

    池氏关刀文武花灯祭祖仪式是在福建宁化治平乡特定的民俗、文化及信仰中产生的仪式。该仪式的音乐、舞蹈是仪式程式中的音乐、舞蹈,不能离开仪式程式而独立存在。仪式中的音乐、舞蹈构成了仪式程式,仪式程式造就了仪式音乐、舞蹈。而仪式程式使得该仪式的音乐具有“仪式音乐”的身份。该仪式的音乐具有美感功能、“通灵"功能、实现仪式有效性功能,以及娱人、娱神、祭献的文化意义。该仪式的仪式文化根源是闽西客家文化。

 

[40]阳林碧.《岭南逸史》研究[D].导师:纪德君.广州大学,2011.

摘要:《岭南逸史》是清代中叶出现的一部独具岭南风情的才子佳人小说,该小说以明神宗万历初年粤西地区罗旁(今广东罗定)、永安(今广东云浮)等地瑶民起义和盗贼横行及明王朝平乱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敷衍而成。《岭南逸史》的研究由以往的被忽视到如今的逐渐被重视,彰显出该小说在岭南文学史上的地位,为研究岭南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对《岭南逸史》的版本、作者情况等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述;并结合文本探讨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二章考察了《岭南逸史》的材料来源及其编撰的思路与方法。第三章从客家源流和客家山歌源流入手,考辩了《岭南逸史》的山歌性质。第四章考辩《岭南逸史》的小说类型归属,指出它是清中叶处于演变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第五章是对以往研究者比较忽视的评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述评,揭示了其在古代小说批评史上的价值。

 

[41]张丽.海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价值、前景与发展对策[D].导师:张英明.江西师范大学,2011.

摘要:海峡两岸的客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对它进行旅游开发,能极大地带动海峡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将有助于客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两岸民族融合,激发两岸人民共同的民族感情。国家对海峡两岸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工作非常重视,国家在2009年颁发了24号文件和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意在通过对海峡西岸客家文化旅游即以福建地区为主轴,以江西、广东地区为两翼,加大海峡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加大两岸的民族认同,促进形成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闽粤赣三省及台湾地区已开发出多处客家文化旅游景点,并多次邀请海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客家民俗文化开发及发展问题召开研讨会。因此,将海峡西岸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作为一大个案来研究,就有了相当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对客家的来源、客家文化旅游的特性及海峡西岸客家文化旅游的涵义、特征进行了阐述,对海西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海西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及劣势,指出海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面对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状况,提出海西客家文化旅游必须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与景点,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出的努力。

    本论文着眼于国家民族的高度,以促进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加大民族认同为目的,从特色客家文化旅游、改善交通环境、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共同培养客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合作开发、合理利用外资、创新与传承等多角度出发,在分析了海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及台湾客家文化旅游共同的文化质素的基础上,对海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开发的价值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的对策,以期为更好地为开发建设海西客家文化旅游服务。

 

[42]赵永泉.河源地区中学美术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研究[D].导师:陈其和.广州大学,2011.

摘要:本课题研究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框架,以河源市尤其是连平县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为素材,通过对本地区各种艺术形式以及资源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并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尝试归纳出一个河源地区中学美术教育与本地区本土文化的契合点。在可以贯彻国家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既可以实现有效地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欣赏水平,又可以通过中学美术教学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河源市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既可以突破课本教学的局限性,又不会脱离大纲,在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和内容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家乡以及艺术的认知与爱好。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

    一、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哪些本土资源可以利用。

    如:自然风景、民俗活动、节日服装与装饰、地方建筑等。

    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本土资源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

    如:自然风景、民俗活动与建筑适合写生、摄影采风等形式的教学,而节假日服装与装饰则完全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尤其适合手工制作实践课的教授方式等。

    三、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已经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如:资金、学生的安全、与当地民间组织的协商协调等。

 

[43]吴小敏.21世纪初番禺区服务业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导师:刘新中.暨南大学,2011.

摘要:本文对番禺区市桥街和新造镇的教师、企事业、交通业和商业从业人员等四大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的结论是:两地服务业从业人员在日常生活、工作生活等方面主要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广州话和普通话,且与他人交流时普遍存在双语现象;但市桥街因其城市(镇)化进程更快,外地人口比本地人口多,故当地的语言(方言)存在状况比城市(镇)化进程相对较慢的新造镇更复杂,该地居民受普通话的影响更大。此外,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到两地受访者对普通话、广州话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态度:两地教师、企事业从业人员掌握普通话的水平较高,交通业从业人员、商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相对较低,且对普通话的期望值不高;而市桥街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对当地推普的需求更迫切;两地受访者对广州话的掌握度颇高,对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有较为理性的认识。另外,我们还分析了年龄、文化程度对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年龄、文化程度的差异是造成两地受访者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我们在两地的大型商场、批发市场、菜市场进行了“手掌卡”的暗地记录,记录调查的结果与问卷调查的结果一致。

 

[44]罗意云.岭南传统民居封火墙特色的研究[D].导师:郑力鹏;孙立德.华南理工大学,2011.

摘要:岭南传统民居是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境中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历史价值的民居形式。其形式多样、造型独特的封火山墙不仅承载着岭南特有的民系风俗、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等差异,更折射出以岭南民居为代表的岭南建筑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的个性特征,生动地再现了岭南文明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轨迹。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古代制砖技术的发展,对硬山建筑的起源和推广、封火墙的产生与盛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从岭南三大民系的人文背景切入,详细阐述了广府民居、潮汕民居和客家民居的特点,从而引出各自封火墙的造型、装饰等手法。通过对封火墙的防火、防风、装饰和遮阳等功能的分析与梳理,从多个角度解读其功能内涵。文章最后对岭南传统民居封火墙展开深层次的、思想文化上的挖掘,进一步彰显其强烈的民间文化气息和地域特征。

 

[45]郑向东.古代韩江流域经济地理研究(秦~元)[D].导师:郭声波.暨南大学,2011.

摘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表现为渐进的东迁南移,韩江流域在南宋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活动日渐活跃,地区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学界多从“潮学”与“客家学”的角度研究,但以韩江流域作为整体对象进行历史地理研究不多。本研究从宋元以前韩江流域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与经济活动形式入手,揭示韩江流域经济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与内在动力,对当今国家制定海西经济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第一章研究韩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流域水系、地貌、气候与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着重政区演变与人口迁移研究。第二、三章对农业和手工业、交通和商贸运输等内容进行研究,农业围绕影响生产的条件,手工业按行业类别,交通按线路,商业按买卖品类展开分析。第三章还研究了沿韩江干支流分布开来的集市,因为集市的分布表现出韩江为骨架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也显示了韩江对区域经济格局形成的重要作用。第四章分析了宋元韩江流域经济格局的特点,并且对这种格局形成与运行的机理作地理学与经济学等理论的解读。

 

[46]袁雪瑶.江西省永丰县方言研究[D].导师:陶寰.复旦大学,2011.

摘要:永丰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属吉安市,是客家话和赣语的交接地带。全县以沙溪镇分界,沙溪北面属赣语区,沙溪南面为客家话区。县境内交通便利,贸易、教育及通婚带来了大量的语言交融,使得各乡镇语言特征分布情况都很复杂。

    客赣相互之间的接触历史很长,关于客赣分合的讨论也由来已久,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选取中心城镇作为代表点进行方言比较和分区研究,然而这在处理方言区过渡带时会面临一些困难。本文从微观角度进行方言描写和比较,深入细致地刻画客赣过渡地带的语言状况。最后本文兼而论及永丰县境内客赣方言间的异同问题。

    本人在2010年5月至8月间,调查了永丰县方言的9个方言点,其中4个方言点作重点调查,包括4000多个字音和近3000个词条;5个方言点作简略调查,包括2800多个字音和1500多个词条。本文就是在这个较为详细的材料基础上写成。本文重点讨论永丰方言的语音问题,分析其声韵调的历史层次及客赣区别,同时对词汇方面的讨论主要是提取赣语及客家话的特征词进行比较。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讨论客赣分区标准在过渡地带的具体表现。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及基本取径以及永丰县的历史地理背景、土语种类、发音人及调查手段等;

    第二章是9个方言点音系的简介,分别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值描写等;

    第三章讨论调类的演变规律,主要讨论了全浊上声字读阴平的问题;

    第四章讨论声母的演变规律;

    第五章分韵摄分别讨论韵母的格局;

    第六章是关于词汇的客赣比较,主要是特征词的客赣比较;

    第七章余论,是对县境内客赣方言的分合问题的讨论,并在基础上对永丰方音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

 

[47]周新运.客家民俗文化在当今服装配件设计中的实践应用[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客家民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本文对客家典型民俗文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不仅从外在表现形式上,还深挖到客家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客家民俗文化典型的代表有客家建筑、客家服饰、客家民俗活动等,它代表着客家人当时的生活状态与在这种生活状态下铸就的客家人勤劳质朴、团结奋进、务实向上的精神,体现了客家人多种优良的美德。

    衣、食、住、行,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要素,衣列在了首位。而服装配件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形影不离。现如今服装配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时尚前卫的、有地域风情的,而在服饰业崇尚自然、环保、民族特色的强力号角下,服装配件设计自然也紧随其后。在一些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的服装配件品(云南扎染饰品、贵州苗族刺绣饰品)成功问世的影响与启示下,能否把客家民俗文化这一地域文化应用到服装配件设计中,作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设计的过程中,把客家典型文化的重要特征进行了提炼作为创作的构成与组织元素,把客家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制作过程中主要从材料与工艺的结合上进行创新,材料上使用天然面料棉麻、工艺上采用手工绗缝、贴缝、拼接的缝纫方法,用以区别于大众服装配件的设计与制作,尝试性地应用在包、围巾、头饰的设计中,整体风格质朴无华。

    用服装配件这一文化载体来再现客家民俗文化,不仅能为服装配件设计寻找新的文化底蕴,为其设计提供养分,并对客家民俗文化进行继承与弘扬,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48]刘春婵.兴宁俗语研究[D].导师:甘于恩.暨南大学,2011.

摘要:兴宁,作为梅州市的次中心城市,其经济、文化、语言在梅州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兴宁俗语,流传久远,使用频繁,具有非常高的语言价值、历史价值、民俗价值。本研究收集了515条兴宁俗语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定量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兴宁、梅县俗语的异同及兴宁俗语折射出的客家地域文化,并从语音、词汇、辞格等角度分析兴宁俗语的特点:韵母响亮,韵律和谐;词汇与日常农耕生活密切相关,存在大量詈语,来源于特征词,词缀丰富,重叠生动;辞格的巧妙应用增强了俗语的表达效果。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凸显出兴宁俗语“不俗”的魅力。

 

[49]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导师:杨剑桥.复旦大学,2011.

摘要:目前,对汉语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学界尚未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汉语方言语音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从公开发表的语言调查报告中,选取了140个方言进行语音类型学研究,以此对Maddieson等学者所总结的人类语言的语音共性进行了验证和补充。此外,还对汉语方言中的语音演变的类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现有成果,本文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材料来源以及使用符号等内容。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对140个汉语方言中的辅音和元音的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除了对Maddieson等学者所总结的人类语言的语音共性进行验证和补充之外,我们还对汉语方言的语音类型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相比,在语音类型上,汉语方言有以下比较明显的特点:清送气塞音的出现频率特别高;鼻音m和η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元音y和(?)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后响二合元音出现频率比较高。

    第四章选取了70个方言,统计各类辅音和元音组成音列的出现频率,并对优势音列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五章选取12个具有-p、-t、-k三种塞音韵尾的方言,统计“塞音+元音+塞音”(SVS)音节的字频,然后探讨SVS音节的优势类型及其成因。

    第六章主要对汉语方言中鼻音的演变类型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根据现代汉语方言中的鼻音演变规律对上古汉语中的一些与鼻音相关的谐声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根据鼻音的演变规律探讨了汉语方言中一些来历不明的词的语源。

    第七章收集了大量的汉语方言以及古文献中软腭音和双唇音交替的例子,同时根据双唇音和软腭音在圆唇元音之前容易互相演变的音变规则,探讨了汉语方言中一些来历不明的词的语源。

    第八章主要探讨汉语方言中鼻尾韵的演变类型,在韵尾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在以-η为韵尾的鼻尾韵中,a(?)、(?)、o(?)、u(?)、ua(?)构成一个循环系统,1(?)、ia(?)、io(?)、iu(?)构成另一个循环系统。在以-n为韵尾的鼻尾韵中,ian、in、ien构成一个循环系统,uan、u(?)n、un构成另一个循环系统。

    第九章为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50]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导师:张树铮.山东大学,2011.

摘要:论文用共时和历时比较的方法,以汉语方言中表示人体器官部位的词语(以下简称人体词语)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在共时方面,比较研究方言与普通话间的异同、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探讨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方言间人体词语词形和词义结构的共性和差异的模式;尝试解释方言差异的原因;以及这种共性和差异表现出的区域类型特征及其在方言分区上的意义。在历时方面,比较方言人体词语在汉语史上的演变情况,分析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层次;并探讨了方言人体词语差异与方言分区之间的关系。

    论文采用多种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尽量做到对方言人体词语的全面研究。运用语言结构观和系统观理论讨论方言人体词语的演变原因;运用语义场理论,分语义场、分义位研究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时差异和历时演变;运用词汇语义学理论,探讨方言人体词语词义的共时差异原因和历时演变类型;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方言人体词语词义引申的特点;运用认知编码理论,讨论方言人体词语的词义和词形关系;运用语言异质论和语言叠置理论解释方言人体词语同义聚合的问题。论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用统计、计算的结果来说明问题。

    论文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中间部分是正文,分五章;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方言学意义、词汇学和语义学意义、汉语史研究意义、宏观语言学意义),介绍了研究现状(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汉语词汇的普方古综合比较研究的现状、人体词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阐明了本文的题旨,介绍了本文研究所要采用的理论(语言结构观和系统观理论、语义场理论、词汇语义学理论、认知编码理论、语言异质论和语言叠置理论)和方法(比较的方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并就本文的材料和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一章是对汉语方言人体词语共时表现形式的比较。本章比较了人体义位在不同方言间词形、语素、构词形式等方面的异同。本章分四个小节。第一节比较了方言人体词语的词形和主要语素情况,包括各方言中表示同一人体器官部位的词语的词形表现和其主要语素的异同,结论是汉语各方言人体词语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语素数目不同、主要语素的差异、有无词缀及使用不同的词缀。第二节比较了方言人体词语的词缀的异同,内容包括词缀形式、不同词缀的区域分布及使用情况。经过比较发现:不同方言人体词语中的词缀在使用数目、可否重叠、所处位置和虚化程度和意义上都有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情况。第三节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构词形式的异同,内容包括重叠构词形式的方言特点、几个人体部位词语语素组合形式的异同,等等。第四节探讨了方言人体词语词形的共性与差异的原因,一是因为各方言对同义语素的选择不同,二是因为古汉语单音词在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为单音节语素、或方言区人们新创的语素参加构词的缘故,三是因为词义的模糊性使人们可能用表示人体相邻部位的语素来构词。此外,记录方言词语的书写形式不同、语序的不同也可能是一个原因。汉语方言人体词语存在共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汉语方言都是从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有共同的历史基础;二是方言都不同程度地受不同历史时期共同语或强势方言的影响,而使得趋同性加强;三是相邻地区方言间的影响使得共同的成分可以跨方言存在;此外,因为各方言区人民有相同的认知基础,而使得造词法和构词方式方面有相似之处。造成汉语方言人体词语的差异原因也很复杂,其中语素的差异、人体词语在不同方言中的演变不同步、方言自我创新词语或新语素的使用、造词法和构词法不同、认知基础或造词理据不同、编码情况不同等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指称同一器官部位的人体词语的方言间差异。

    第二章是对汉语方言人体词语词义的比较。本章分五节。第一节是关于方言人体词语基本义的比较,包括基义比较、义域差异比较(包括含元大小、含元多少和使用范围)、陪义比较和语用差异比较。第二节是关于方言人体词语引申义的比较,提出了由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造成的词义引申的共性与差异实际上是语义认知结构的问题;方言地域文化等因素也会影响方言人体词语的意义变化;方言人体词语的词义引申是极其复杂的,有经过两次隐喻的引申,不少还要经过三次换喻引申,有时多次隐喻或换喻引申后,甚至还需要隐喻、换喻相结合、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最后的结果;具体到各个方言点、各个人体义位,情况很不同,有的引申义只在某个、或某几个方言点出现;任何一个引申义、哪怕是与普通话一致的引申,也不会覆盖全国所有的方言;单音节词比多音节词语更容易产生引申义,且情况更为复杂。第三节讨论了方言人体同义词语的问题,包括方言人体同义词语的表现形式、方言人体同义词语的语义和语用差异、方言人体同义词语的来源等问题;研究中发现方言人体同义词语是很丰富的,同义词语在陪义、义域、语用方面都可以存在差异,方言人体同义词语的来源很复杂;语言异质论和语言叠置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方言人体词语的存在。第四节考察方言人体词语兼类情况。我们发现:单音节方言人体词更容易发生兼类,那些表示外在的、位置和作用比较凸显的人体器官部位的词语更容易发生兼类,兼类用法中以量词居多,兼类实际上还是词义发展变化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语音、词义、语法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兼类的最终机制源于人类对自身认知的发展,其中相关关系引起的换喻和相似关系引起的隐喻是两种主要原因。第五节讨论了汉语方言人体词语的编码情况,包括不同方言的人体词语的编码差异、编码度差异、编码方式差异、词化程度等方面差异;从中可以窥见汉语方言人体词语词形和词义的关系。

    第三章是对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考察。讨论了主要人体义位的历史源流和方言分布及汉语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层次等问题。本章分三节。第一节讨论了24个主要人体义位的方言表现形式的历史源流和方言分布情况;考察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传承、方言变异和方言创新情况,总结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来源类型、方言人体义位变异和方言人体创新词语的类型,并指出几乎所有的义位变异、多数方言创新也是在承传古汉语的基础上的,这更进一步证明了汉语各方言都对古汉语有承传且相互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第二节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层次。这部分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方言及不同人体部位三个角度对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层次给予了总结;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主要语素和方言人体同义词中的历史层次;分析了承传成分在相邻或相隔方言区的共时存现的原因。第三节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的关系,考察了几个核心人体词语的历时替换情况,看那些在普通话中已经被彻底替换的古汉语人体词语今天是否还在方言中有保留、是依然以单音节词的形式还是以语素的形式保存在哪些方言中,计算了其方言保存率;并就新老派、城乡等差异中显示的词位演变情况、语素组合中显示的词位演变等情况,探讨了汉语人体词语共时差异中显示出的正在经历的变化;最后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的关系;我们认为共时的差异与历时的演变是有关系的,一些在共同语中已经被替换的义位,仍可能在南方方言中存在,而且汉语史不同时期产生的义位的今方言分布不同;如果以人体义位划同言线的话,历时的演变正好与共时的差异分布大致相符。一些方言说法差异的同言线恰好与中国地理上的南方、北方的分界线相合。除方言创新和方言义位变异等情况,几乎可以说离北方方言区越远的地区越是保留汉语古老的说法;越是晚近的说法,越是见于北方方言或受北方方言影响的中部方言里;人体义位的承传、演变、创新与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层次是有关系的,而且是极其错综复杂的。

    第四章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演变类型及原因。本章分两小节。第一节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演变类型,从词义(词义扩大、词语缩小、词义转移)、词形(完全易名、部分易名)两方面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演变情况和类型。第二节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演变原因,这包括语言外部原因(客体世界原因和主体世界原因)和语言原因。研究中发现,有些方言人体词语引申义的产生,明显看出是同时受客观世界、特别是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双重影响;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影响等等原因,都可以引起方言人体词语的产生、变化,还可能影响到方言人体词语词义的演变;人的心理会影响到人的联想:与隐喻有关的相似联想、与换喻有关的相关联想、邻接联想等等发展、变化,会引起方言人体词语词义的变化;另外,避俗求雅、喜新厌旧等心理,也会影响方言人体词语的演变。语言原因涉及语言明晰性的需要、语言经济性的需要、汉语词汇复音化的结果及语音、语义、语法三者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外语言的系统性和平衡性也会影响方言人体词语的演变。

    第五章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性和差异与方言分区等方面的问题。本章分三节。第一节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性和差异的方言区域特征,计算了方言人体词语的相似度,结论是:官话方言与普通话的人体词语的相似度普遍比较高,闽语的相似度最低;还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性和差异的方言区域特征,并用方言区域特征尝试分析了方言间的亲疏关系。第二节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区别特征,从词形和词义、共时和历时不同角度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区别特征内容及其反映的方言特点。第三节讨论了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性和差异与方言分区的问题,内容包括:人体词语的共性和差异的方言区域特征与方言分区的关系,方言人体特征词和特征语素与方言分区的关系,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层次与方言分区的关系,方言人体词语的区别特征及其反映出的方言特点与方言分区的关系。结论是:方言人体词语的区域特征、方言人体词语中的特征词和特征语素、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层次都可以为方言分区作一定的参考,但想要准确地对汉语方言进行分类和分区,还应对各种因素、各种标准进行综合的考虑。

    第六部分是结语,这一部分对整个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还提出了一些研究中发现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的创新点:

   1.论文运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综合比较方法,研究汉语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关系,丰富了汉语词汇学、汉语方言学、汉语史的研究内容。

    2.论文研究兼顾词形表现形式和词义两方面,比单纯研究方言词语的词形差异,内容要丰富。

    3.本论文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已有的只是讨论普通话人体词语的语义发展和历史演变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扩大了。比较的范围不是限于一区或一地的人体词语,扩大到42地方言和北京话,比较的规模扩大了。

    4.本论文不是单纯的比较、描写现象,还总结了一些规律,并且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讨;在研究中还发现、并提出了不少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

    5.论文研究人体词语的共时表现形式的共性和差异,指出从人体词语一类词就可以看出汉语言的民族共性和方言个性是并存的。

    6.研究方言人体词语的历史承传、义位变异和方言创新情况,进一步证明了汉语各方言都对古汉语有承传、且相互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7.将研究扩大至应用,运用方言人体词语的共性和差异情况,讨论方言分区的问题,使本文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

    8.论文采用多种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尽量做到对方言人体词语的全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理论采用较全面;运用统计、计算和数字说明等定量方法,研究方法较新颖。

 

[51]罗舒殳.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研究[D].导师:黎曙光.广西民族大学,2011.

摘要:本文分别从词形、词义、词源三方面对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方言词汇的调查和研究,不仅可以为将来深入研究广西客家话乃至整个客家话的扩散、传播、变异提供材料。同时,也为分析客家话与其他汉语方言的接触、借用提供现实的语言材料。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客家的源流和客家方言的分布,广西陆川县乌石镇的概况,客家方言的研究现状,本项研究目的和意义、方法和步骤,语料的收集和整理等。第二章介绍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第三章对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相同性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分析广西陆川乌石镇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异同的原因。第六章结语,通过本项研究,知道了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客家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相同性和差异性以及异同形成的原因。

 

[52]高志飞.客家土楼风荷载特性风洞实验研究[D].导师:彭兴黔.华侨大学,2011.

摘要:客家土楼地处东南沿海省份,分布数量繁多,近年来随着生产与建设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化,屡次遭受台风破坏,且大多源于屋盖结构的破坏,其主要原因是屋檐悬挑过大,极易导致屋盖上下表面形成“上吸下顶”的叠加效应;但目前为止对风作用下屋檐的风荷载特性影响研究为数不多,加之其独特的体型结构,很难用现有规范给出的单体建筑体型系数去近似,且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没有对结构上、下表面体型系数做相应的规定,同时现代的计算机风场模拟技术也很难完全准确的模拟土楼建筑这种低矮异型结构的风场,因此风洞实验显得势在必行。

    本文首先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客家土楼的结构特点和地理环境情况,确定原型并对原型尺寸稍加修改使之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以建立单体模型,完成风洞实验,得到其风荷载特性。同时完成相应的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信,将CFD数值模拟技术用在研究客家土楼屋盖风荷载特性上可行。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在低矮建筑风荷载特性方面的研究资料,分析低矮建筑屋面的风荷载特性及风致破坏机理,并对影响低矮建筑风压分布特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归纳和分析以确定土楼模型的相关变化参数,完成相应的数值模拟计算,以对风洞实验结果形成有力补充。

    通过对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到单体圆楼(方楼)屋面风荷载随屋面坡度与高径比(高宽比)的变化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相应屋面分区的体型系数以供设计参考。

 

[53]李春宴.族群凝聚的民间宗教文化核心[D].导师:秦臻.云南大学,2011.

摘要:客家人是汉族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以江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最多。分散于各地的客家人,往往基于姓氏宗族为基础自成一体,他们的民间宗教信仰中以对祖先的崇拜最为重要,是客家人民间宗教体系的文化核心。

    祖先崇拜是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民间宗教现象,本文认为,在客家人的民间宗教信仰系统中,祖先崇拜是尤其重要的一环。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与信仰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在客家人的族群认同方面,祖先崇拜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江西省龙南县的客家人祖先崇拜现象为观察对象,从客家人的祠堂、族谱等祖先崇拜的物态基础为出发点,以祭仪为核心的行为方式为重要观察点,通过对祭仪、葬仪等的观察来寻找客家人祖先崇拜中的族群凝聚策略。

    我的论文通过对龙南县杨村镇、新园村、关西镇三个具有典型性村庄的田野调查和分析,认为客家人的祖先崇拜与客家民间的其他信仰形式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并有将祖先传说化和神仙化的倾向。并且,他们通过寻到的一个共同祖先或者重构族群边界等方式方法将祖先崇拜与自我的族群认同观点融合在一起,成为客家族群认同的核心心理基础。

 

[54]欧阳国亮.湖南桂阳流峰土话语音研究[D].导师:杨春宇.辽宁师范大学,2011.

摘要:本文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出发,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描写与比较的方法讨论湖南桂阳县北部流峰土话的语音问题。全文共分七章,诸章内容梗概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四节论述。首先介绍了桂阳县的地理区位及基本县情,就桂阳境内语言及方言情况作了大致的梳理。然后着重概述了桂阳土话研究的现状,并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流峰土话,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共时描写与历史比较法。

    第二章为流峰土话音系。本章注重从客观描述的角度描写流峰土话的声韵调系统、声韵配合规律,并近乎穷尽地描写了当地土话同音字汇。在注重描述的同时,还注重从历时的角度归纳流峰土话语音的特点。

    第三章为流峰土话与中古音系之比较。本章是对流峰土话音系历时发展情况的一个全面的比较,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历史比较法。全章总体分声母的比较、韵母的比较、声调的比较三部分。声母的比较按中古音系四系十二组的顺序依次排列,韵母按十六摄的顺序依次比较,声调则按平上去入四声格局分别罗列。通过比较来勾勒流峰土话语音的特点,历史演变等,并认为从中古到现代流峰音系已大大简化。

    第四章为流峰土话语音辨证。本章从方音辨正的角度,将流峰土话与北京音系做了全面的比较,具体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并就流峰土话与北京音系的对应关系做了相关说明。

    第五章为语音专题研究。本章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流峰土话一些语音现象,包括古全浊声母的清化、古入声字的演变、文白异读情况、鼻音自成音节情况等,并从音系的角度出发,考证了流峰土话部分本字,填补了音系上的有音无字现象。

    第六章为流峰土话的归属。本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讨论流峰土话的归属问题,首先对湘南土话归属的相关观点做了介绍,然后从语音及人口迁移的角度论述了流峰土话与客赣语的关系,最后综合语音、词汇、语法及历史人文,论证了流峰土话属客家语。

    第七章是结语。本章对桂阳土话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同时候也对本文做了总结。

    全文围绕流峰土话语音现象,在全面论述的基础上,最终得出流峰土话是客家方言在湘南地区一种特殊变体,当属客家话的结论。

 

[55]杨艳红.客家民俗体育的实证研究[D].导师:赵宝椿.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我国客家族群丰富的民俗文化生活中深藏着不同形式的民俗体育文化。从民俗学角度考查,它们只是一些民俗生活事项;从体育文化学角度考查,则是宝贵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蕴涵着大量民俗体育元素,承载着客家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闽西连城罗坊乡“走古事”活动是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存在形式比较典型的活动,尽管该活动2007年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对其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尚存不足,对其民俗体育本质、特征与功能的实证研究也很不够。

    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观察法和实地访谈法,主要对客家聚居地“走古事”活动的产生背景、艺术表现形式及其他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连城罗坊乡“走古事”活动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特征与功能;影响“走古事”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探索发展“走古事”活动及其他客家民俗体育的有效途径。

    研究结果认为:

    1、客家族群存有丰富多彩的节庆、宗教、祭祀类民俗,其中蕴含大量的民俗体育活动。客家民俗体育与客家民间风俗习惯关系密切,是一种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特点。

    2、“走古事”活动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源于湖南,现盛行于福建、江西等客家纯居住地,是迁徙到这些地方的客家人在迁徙途中,或者是在迁徙到当地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中折射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兼容性与创造性以及体育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本质。

    3、罗坊乡“走古事”是一种来自民间的健康的传统体育活动,是中华多彩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从最初用于祭神、娱神、祁福,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民俗体育活动,而如今变成了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它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宗教祭祀、节庆娱乐等一系列民族文化特征,在福建龙岩山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深入、全面、系统研究和整理并积极地开发与保护“走古事”活动,有助于其稳定健康地发展,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转化成为可利用的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以“走古事”个案研究为例,客家民俗体育的特征:(1)表现形式的仪式性与体育形态的模糊性;(2)生存空间的地域性与文化的原生态性;(3)时间的节庆性与内容的民俗性;(4)组织形式的自发性与活动规则的粗放性;(5)活动主体的宗族性与不平衡性。客家民俗体育的功能:作用于个体:(1)教育功能;(2)健身娱乐功能;(3)宣泄情绪功能;(4)人际交往功能。作用于社会:(1)传承客家文化的功能;(2)强化客家族群认同感的功能;(3)客家村落自治的功能;(4)繁荣经济的功能。

    5、客家民俗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1)客家民俗体育生存环境的改变;(2)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员的流失;(3)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减弱;(4)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克服困境的对策:(1)加强政府对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管理与保护实施力度;(2)重点关注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的培养;(3)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4)以海西经济发展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产业。

 

[56]肖艳平.宁都县石上割鸡仪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D].导师:张振涛.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摘要:割鸡仪式是江西省宁都县石上村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至今仍然活跃于民间。该村的新丁户每年要在第二年的元宵期间为新生儿举行仪式。届时,村中马灯会雇请戏班,新丁的外婆赠送给新丁户一个乐班,历史上的仪式隆重异常:几十个乐班、上百位艺人,伴着百万声响的鞭炮在祠堂舞铙鼓钹,宛若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团。本文重点对该仪式及其音乐进行调查与研究。内容包括:(1)割鸡仪式的生成文化环境;(2)对1980年及2010年的割鸡仪式进行比较,重点关注2010年的仪式过程及仪式实例;(3)揭示仪式音声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4)通过对现状调查指出仪式音乐变迁的原因所在;(5)通过分析,指出在文化保护中政府与社群角色的区别,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与学者的作用。

 

[57]钟慧琳.安远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研究[D].导师:骆明弟.广西师范大学,2011.

摘要:重叠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本文以安远客家方言中的重叠式形容词为研究对象,以“三个平面”理论为研究方法,试图从形式、语义、功能、重叠特点及类化作用等方面对安远客家方言的重叠式形容词做一个较为全面、细致的探讨,以期增进对客家方言重叠问题的认识。

    本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引言,综述重叠式形容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范围,介绍了安远的人文地理概况及安远方言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根据是否具备基式将安远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分为三种类型:有基式的重叠式形容词、无基式的重叠式形容词和部分有基式部分无基式的重叠式形容词。其中有基式的重叠式形容词包括AA式、A哥A绝式、BBA式、A打A式和A里AB式;无基式的重叠式形容词包括AAAA式、ABAC式;部分有基式部分无基式的重叠式形容词有AABB式、XXA式、AXX式、ABB儿式、AXX哩式。

    第三章概括了安远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的语义,以及形容词基式与重叠式、形容词的不同重叠形式之间存在的量的级差。

    第四章分析了安远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和表达功能,其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主要作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具有描述、强调和评价功能。

    第五章从形式、语义、语法和功能四个角度描写了安远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的重叠特点。

    第六章从形式、意义和功能三方面探讨了安远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的类化作用。

    第七章得出结论。

 

[58]卢丽华.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研究[D].导师:寇鹏程.西南大学,2011.

摘要:永定客家土楼作为福建土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客家先民综合建筑学、社会学、风水学、美学、经济学等的创造性智慧体现,在各学术领域都具有颇高研究价值。本文研究集中于永定最具特色的客家圆形土楼,试图以建筑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视角,社会学与文化学相融合的立场,通过对圆形土楼“和谐”美学特征的具体描述,挖掘客家土楼“和谐”美学特征的成因和文化内涵,并对其成功申遗后的和谐发展进行现代性思考。

    第一章对主要对永定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进行概述和具体描述,从土楼建筑外在造型、建筑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论述客家土圆楼“和谐美”特征:首先从外在整体造型的和谐及内在空间布局的和谐阐述圆形土楼形式上的和谐美;其次从建筑双重功能在土圆楼的融合体现——即物质性实用功能和精神性审美功能的统一,阐释土楼在实用性和审美性上的和谐统一;最后从土圆楼蕴含的建筑文化内涵出发,探究永定土楼建筑“真善美”在建筑技艺、建筑功用和建筑内蕴上的和谐统一

    第二章从上述三方面体现的永定客家土圆楼的美学性、实用性和文化性的和谐统一出发,并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客家民系发展以及土楼建筑本身演变三方面,探究其形式、功能和文化方面“和谐美”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细致深入地挖掘整个福建土楼在建筑空间、建筑功能和建筑文化上体现的“和谐”美学特征和内涵。

    第三章从永定土圆楼新时代发展背景出发,探究永定土圆楼“和谐美”特征的当代启示和发展意义——即“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并重,文化传承与信息传播共进”,并从土楼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局限性中发现永定土楼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提出和谐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进步的必然,是开发和保护并重的良方,从而找寻土楼成功申遗后在开发和保护、传承与传播中的和谐发展方法。

    上述三章以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这一典型特征为主线,研究土楼“和谐”美学特征的表现与内涵、形成因素和规律,和谐发展的启示和未来走向,力求建立清晰的线索对永定土楼进行审美关注和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确实有效的方法,促进整个福建土楼的和谐发展。

 

[59]曾艳萍.合江方言语音研究[D].导师:高廉平.西南大学,2011.

摘要:合江县地处川南边陲,隶属四川省泸州市。本文以合江县城语音为调查对象,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订的《方言调查字表》中所包含的3700多个字为基础例字,进行实地田野调查。在可靠的语音材料基础上,对合江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全面详实的描写和分析,并通过与《广韵》音系的比较,揭示合江方言语音古今演变规律。

    声母方面,合江方言共有21个声母,存在两个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无通擦音[(?)]、[(?)],由于其出现的位置均为韵母的位置,所以归为韵母。与《广韵》音系比较,古精组字在今洪音前读作[ts]、[ts‘]、[s],在今细音前读作[(?)]、[(?)]、[(?)],古见、晓组字在今洪音前读作[k]、[k‘]、[x],在今细音前读作[(?)]、[(?)]、[(?)];古全浊声母今都读作清音,分化的规律为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古晓母、匣母与遇摄合口一等相拼时读作[f]声母;古影组字大都读作零声母和[(?)]声母;古泥组字在今洪音前读作[1]声母,在今细音前,大致的分化规律是泥母字读作[(?)]声母,来母字读作[n]声母;古疑母字在今合江方言中读作[(?)]、[(?)]和零声母。

    韵母方面,合江方言有42个韵母,元音发音时舌位整体靠前,可分为舒声韵和入声韵两大类。与《广韵》音系相比,合江方言韵母的四呼情况与《广韵》音系韵母的洪细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韵尾方面,入声韵的塞音韵尾完全消失,舒声韵的鼻音韵尾仅剩[n]、[(?)]两种,并且[(?)]韵尾也逐渐被[n]韵尾代替,整体呈现辅音韵尾减少、语音元音化的趋势。

    声调方面,合江方言有5个声调,分别为阴平(44)、阳平(21)、上声(42)、去声(13)、入声(33),声调的调值普遍较低,且起伏不大。合江方言古今声调的主要演变趋势为:古平声在今合江方言中分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分化规律为清阴浊阳;古清声母上声和次浊声母上声今仍读作上声,古全浊声母上声今读作去声;古去声在今合江方言中主要仍读去声;基本保留古入声调。

    合江方言的音变包括变调和儿化现象。变调的情况不多,仅有“阳平+阳平→阳平+阴平”、“去声+去声→去声+阴平”两种。儿化的方式为在声母和韵头之后,加上卷舌元音[(?)],形成儿化音。儿化现象的普遍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绝大多数韵母都可儿化,二是可儿化的词类丰富。儿化的作用包括成词、小称和改变词性三种。

    本文对合江方言的入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合江方言入声舒读和舒声入读情况进行穷尽性的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入声舒读为去声和去声入读的情况最多。舒读的原因,一方面受普通话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与例字的文白异读、新老差异以及谐声偏旁有关;入读的原因,同样存在多音字、文白异读、谐声偏旁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一章是对合江方言归属问题的探究。根据对四川方言形成过程的梳理,参考学术界对合江方言归属问题的讨论,否定了合江是客家方言岛之说。在另一种官话说的基础上,认为合江方言起源于上古时期从中原传入巴蜀地区的汉语(巴蜀语),应归为巴蜀土著语。

 

[60]冯爱军.广东客家娘酒中风味物质研究[D].导师:庞杰;白卫东.福建农林大学,2011.

摘要:本研究针对目前广东客家娘酒中风味物质内容不清这一现状,采用新分析方法和检测仪器对市售广东客家娘酒风味物质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检测,在先期明确客家娘酒中的这些风味物质以后,再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探求这些风味物质的特点,并检测了其在发酵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变化。

    1、本研究确定了一套广东客家娘酒中氨基酸、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对氨基酸、有机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检测分析,回收率达到90%以上;而挥发性成分则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在选定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各挥发性物质分离效果较好,回收率也达到90%以上。

    2、通过对市售广东客家娘酒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客家娘酒中的总多酚含量为1.30mg/L~5.97mg/L,另外,样品中总糖含量均在100g/L以上,尤其KJQ中总糖高达279.06g/L,这是其他酒类所不能比拟的。

    检测的客家娘酒中17种氨基酸总含量从651.552mg/L到2300.81 mg/L。其中Ala、Glu占有较高比例,分别高达35.27%,13.74%,而Cys、Gly两种氨基酸则占较小比例,仅有0.13%、0.92%。在类别上,甜味和苦味氨基酸是主要氨基酸组分,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6.48%和28.86%。通过对17种氨基酸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前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5.86%。

    检测的客家娘酒中10种有机酸总量为3.34g/L~16.09g/L。并且丙酸,乙酸,琥珀酸,柠檬酸,酒石酸五种有机酸为主要有机酸,它们占有机酸总量的94.95%。同时经主成分回归法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Y=-0.172+0.297X1+0.746X2+6.697X3+4.98X4-0.043X5-0.007X6+0.006X7+0.014X8-0.011X9

    分析了客家娘酒中4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醇类化合物13种、酯类化合物14种、酸类化合物9种、醛类化合物9种和酮类化合物4种,总含量为568.75 mg/L~831.99mg/L。其中,含量居前四位的是乙酸、苯乙醇、异戊醇和乙酸乙酯。经主成分分析,选取了5个主成分,其中前三种主成分对客家娘酒香气信息总量的贡献率超过50%。

    3、通过考察客家娘酒发酵醪液在发酵过程中总糖、总酸、酒精度、氨基酸及有机酸的变化情况,发现发酵初期在糖化剂的作用下总糖含量快速下降,同时总酸、酒精度、氨基酸、有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当发酵到20天左右时,发酵醪液中总糖、总酸及酒精等成分基本趋于平衡,致使醪液中总糖、总酸、酒精度及有机酸等指标含量接近发酵终点,而氨基酸继续积累。

 

[61]赵洪勇.110例可手术广东籍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D].导师:曾伟生.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摘要:目的:初步分析潮汕人群、客家人群、广府人群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广东省常住居民食管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线索。

    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110例所有广东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饮茶、肿瘤家族史、病理学诊断、饮食习惯、性格、既往病史及精神因素等临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潮汕人群、客家人群、广府人群三组,将进食干、硬等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如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再进行组间两两分析;将食物进食量等计数资料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方差分析,如果有统计学差异,再进行组间两两分析。

    结果:广东食管癌患者的高发年龄为50-70岁,其中55-60岁发病率最高。广东省食管腺癌的患者所占比例为18.18%,男性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为77.27%。潮汕人群、客家人群食管癌患者较广府人群食管癌患者更喜欢食用腌制食品。潮汕人群食管癌患者较其余两组患者更喜欢食用烫食。广东省三类人群在平时喜好食用玉米、河海鱼虾、动物油、油炸食品、烧烤肉类、酸味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它调查因素在广东省三类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广东食管癌患者中男性、腺癌所占比例较全国其他地区人口报道高,提示广东人与其他地区汉族人在食管癌的发病方面存在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在潮汕食管癌病人中,喜食烫食的习惯较其他人群更为明显。

 

[62]廖筱雯,Lew Siew Boon.马来西亚的华人村落[D].导师:邢莉.中央民族大学,2011.

摘要:马来西亚吉兰丹的布赖村由闽南客家宗族移民组成,是一座已有六百年历史的村落,至今居住于此的全是华人移民的后裔。作为移居者,布赖村民遭遇了种种的政治性压迫,生活上的磨难与挣扎,但他们始终不渝地信仰华人的本土观音。六百年来,他们不断地在建构自己的地方庙宇——水月宫的观音信仰,通过年年持续的祭祀仪式支撑他们艰难苦难的生活。水月宫的主祀神为观音,观音及其他配祀神在村落及村民的心中有重要的位置。早期华人先辈到新环境经历了许多的苦难,更经常面对生存的困境。观音信仰一直慰藉着他们疲惫的心灵,让他们能在困苦中坚持奋斗,在异乡落地生根,繁衍后代。

    本文以水月宫观音诞中的三场仪式,分别是“请神”、“游神”、“祭天地”作为研究重点。在内容方面主要包括:第一章,简述村落观音诞庆典仪式调查地点概况,通过村落及庙宇的传说叙述村落发展经历及地方庙宇的历史背景。同时,藉由村民的口述历史对庙宇主祀神的流变进行探讨分析。第二章,根据田野考察所得的材料重现第一场仪式——请神仪式,并结合仪式内容及村民对神明的口头传说,有序地介绍村落中多样性的信仰体系。第三章,通过文字重返第二场仪式——游神仪式的现场,该场祭祀过程充满模仿中华帝国的意象,文中以“帝国隐喻”的概念分析仪式细节。第四章,第三场仪式——祭天地仪式过程全记录,同样以重现仪式过程的方式写作。祭祀仪式中,村民行的是强调“礼”与“乐”的三献礼,章节内以台湾南部客家的三献礼对比布赖村仪式的三献礼模式,试图重圆客家传统的祭祀方式。基于前二、三、四章是以记录分析现阶段村落观音诞仪式状态来撰写,第五章则从整个庆典的进行,探讨观音诞对于现今村落的文化价值,及当代社会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在村落所承载的内在力量,并体现在心灵、认同、传承的几个层面。结语方面则对目前村落传统仪式的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

 

[63]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导师:刘正刚.暨南大学,2011.

摘要:位于广东东南部的归善县,宋以前为越、俚等土著民族聚居地,虽然不断接纳南迁的中原汉人,但土著汉化总体上仍相对缓慢,故长期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及至宋元,随着持续有规模的汉人移民浪潮到来,此局面开始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汉取代俚成为主体民族,促使后者在加速汉化的基础上走向消亡。另一方面,瑶、畲、女真等族迁至,使民族结构呈现以汉为主体的多元格局。至明,民族结构从多元进一步演变为二元。首先,瑶等族的发展相对有限,明中叶后基本融于汉族。其次,汉、畲关系成为主要民族关系,双方既有基于经济资源争夺的利益冲突,也有出于对抗明朝政府需要的联合叛乱。通过铁与血的形式,畲族汉化也基本完成。冲突与融合非独发生在民族与民族间,还发生于汉族内部的不同支系间。明中后期,客家人大规模进入主要为广府文化的归善县,其间所发生的“土”、“客”之争,可被视为广府、客家的碰撞与冲突,其结果也是走向融合,并在语言上可找到证据。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其一从宋元归善农业、工商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显著发展,可见汉族已占居主体民族地位。其二,明代经济发展最显著的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融合对文化的促进也十分明显,证据是儒家文化在归善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形成某种崇儒风尚。宋元明归善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的历史,既是汉族与其他民族、汉族内部不同支系间融合的过程,也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是地方社会逐步融入中央王朝统治体系的过程。

 

[64]余薇.红土地的奇葩[D].导师:王兵.南京师范大学,2011.

摘要:赣南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赣南客家民众的劳动生活密不可分,是赣南客家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质朴的情感和高亢的音调响彻山谷,它犹如一朵纯洁美丽的山茶花,散发着独有的芬芳屹立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花园里.

    笔者祖居江西,优美的客家山歌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对客家山歌也有着深刻的切身体验和感情。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赣南客家山歌的研究大多是从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的,如此优秀的艺术形式,在其演唱方式、方法、风格、教学科研等方面,专家学者们却极少涉及,实属可惜.因此,笔者根据大量田野工作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结合自身演唱赣南客家山歌的实践,通过对赣南客家山歌的唱腔、语言、演唱方法进行整理和剖析,重点研究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探索演唱赣南客家山歌的理论和方法,本文试图能够为赣南客家山歌这样一种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声乐的演唱与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使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发现其魅力,从中获益。

 

[65]陈聪颖.广州、梅县、南昌方言元音实验研究[D].导师:刘俐李.南京师范大学,2011.

摘要: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广州、梅县、南昌三个方言的元音,包括单元音的音质特点,复元音、鼻尾韵元音和塞尾韵元音的声学特征和声学变化,初步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采用实证统计分析的方法求出元音稳定指数和元音分化指数,利用这两个指数分析元音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音质稳定性。通过标准化的处理方法,比较三个方言的元音系统和九个方言点(广州、梅县、南昌、绩溪、太原、福州、西安、长沙、温州)极点元音的声学分布。

    本项实验研究使用Praat5.1.43软件提取了广州、梅县、南昌三个方言点单元音、复元音、鼻尾韵元音和塞尾韵元音的F1、F2数据,并利用matlab7.0软件编写程序做出各方言点元音声学图。通过观察语图,分析F1、F2数据,将方言单元音与普通话的F1、F2数据进行比较,总结了每个方言每个单元音的音质特点,对传统研究中存在争议的元音音质进行分析,对单元音进行定位。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方言共有i、u、y、a、ε、(?)、(?)七个单元音;a和u的舌位偏央,u的圆唇度不明显;ε、(?)舌位偏高;单元音主要分布在声学空间的上部。(2)梅县共有i、u、a、(?)、e、(?)、o七个单元音;a的舌位靠前,是前a;零声母后的i带有较强的摩擦现象;u舌位略微偏央,唇型不圆;e的舌位靠前;o的舌位较高。(3)南昌方言单元音共有i、u、y、a、(?)、o、e、(?)八个;a的舌位偏央:i、y、(?)及部分u带有明显摩擦特征。

    通过对各方言复元音的F1、F2数据与相应的单元音F1、F2数据进行对比,探讨元音在不同位置,包括韵头、韵腹、韵尾位置的声学特征和声学变化,确定元音在不同位置的音变现象,并初步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通过对比鼻尾韵元音、塞尾韵元音与相应的非鼻尾韵元音、非塞尾韵元音的F1、F2数据,探讨不同韵尾对元音产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处于韵头、韵尾位置的元音音质差别较大;处于韵头位置的元音舌位受前后音影响较大,且舌位普遍较低,达不到单元音的舌位位置。(2)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对元音音质存在一定的影响,但规律性不明显。

    利用元音稳定指数和元音分化指数分析各方言元音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音质稳定性,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高元音音质不稳定,南昌中元音音质不稳定,梅县各有一个高元音、中元音音质不稳定;(2)韵头、韵尾位置的元音稳定性较差,部分元音超过了元音分化指数,元音音质发生改变,整体而言,韵尾位置的元音稳定性好于韵头;(3)鼻尾韵和塞尾韵元音音质稳定性没有规律,因音而异。

    在对三个方言点单元音、复元音、鼻尾韵元音和塞尾韵元音音质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个方言元音的系统,并进行对比,主要结论有:(1)广州、南昌都有十一个元音音位,梅县有七个元音音位。(2)三个方言相同的音位有五个,分别是i、u、a、e、o,但是这五个元音音位对应的音值不同;相同的元音有二十二个,分别是i、u、a、ia、ua、uai、ei、ui、au、iu、an、a(?)、ia(?)、uan、ua(?)、in、un、u(?)、at、uat、it、ut。(3)梅县方言没有撮口韵,广州方言存在长短元音之分,南昌方言中的i音位正处于变化中;广州和梅县方言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保留的最全,鼻音韵尾保留了m、n、q韵尾,塞音韵尾保留了p、t、k韵尾;南昌方言m韵尾已经消失,塞音韵尾只保留了t韵尾,k韵尾变成了喉塞音(?)。

    应用根据元音共振峰标准化算法编制的MATLAB程序,对不同方言不同状态的极点元音进行标准化处理。实验表明,不同方言不同状态的极点元音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声学模式不同、声学空间分布位置、大小不同。并利用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对九个方言点的极点元音进行定位,使得这九个方言点内的其他元音有了可比较的参照。

 

[66]李林青.福建两广唐五代文人诗词用韵比较研究[D].导师:徐朝东.南京师范大学,2011.

摘要:本论文主要对唐五代时期福建地区81位文人,870首诗词,广东地区24位文人,375首诗词,广西10位文人,344首诗词用韵进行分析、系联,分别归纳出三地古体诗、近体诗的用韵系统,并与唐五代时期江浙吴语区、湖南、江西以及关中地区用韵系统进行比较。

    近体诗福建地区阴声韵9部,阳声韵9部;广东地区阴声韵10部,阳声韵8部;广西地区阴声韵8部,阳声韵8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三地近体诗用韵中出现了很多借韵、出韵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当地实际语音发生变化的反映。

    古体诗福建地区阴声韵8部,阳声韵10部,入声韵5部;广东地区阴声韵8部,阳声韵9部,入声韵6部;广西地区阴声韵8部,阳声韵9部,入声韵6部。

    三地用韵相同点:

    (1)部分佳韵字开始押入家麻部,但是没有完全合并,还存在两读的现象。

    (2)元韵归属于臻摄,而其入声月韵则与山摄关系更近。

    (3)三地[-m]、[-n]与[-η]之间混押例子比较少,说明各个地区阳声韵尾之间的界线还是很清楚的。入声韵各地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t]与[-k]首先弱化与消失。

    (4)“浊上归去”现象还没有在三地展开

    三地用韵不同点:

    (1)福建地区齐祭韵独用,广东地区齐祭韵与止摄合为一部,而广西地区则与蟹摄其他韵合为一部。

    (2)福建地区用韵表现出闽方音的特点,如歌豪通押,歌鱼通押,支鱼通押,钟庚通押,这些异部通押的现象在两广地区都没有出现。

    (3)福建广东地区部分尤侯韵唇音字押入鱼模部,广西地区未见。

 

[67]王启宇.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传统围层聚落再生研究[D].导师:后德仟.浙江大学,2011.

摘要:广泛分布于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围屋聚落承载着这个区域内社会、建筑、生态、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但随着城乡一体化浪潮的推进,一批又一批的传统围屋聚落被淹没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当中。农村失去自身特色,换来的却是千篇一律的“新农村面貌”。

    永汉镇位于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交汇处的粤东山区,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那里不仅有保存完好,且数量众多的传统围屋聚落,同时境内也共存着广府围屋与粤东围龙屋两大围屋类型。但随着2011年广河高速龙门段的开通,永汉镇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即将到来,如何让永汉镇在珠三角及深莞惠经济圈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如何让永汉镇在城乡一体化下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色,如何让永汉镇传统围屋聚落在区域发展中得到再生,成为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永汉镇传统围屋聚落的田野调查,对其发展历程、内涵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永汉镇在深莞惠经济圈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适宜于城乡一体化下的永汉镇传统围屋聚落再生方案和建议,试图揭示一条适合珠三角农村实情的传统围屋聚落再生途径,并为以后其他的实践提供参考。

 

[68]李臻.广西博白客家“做斋”仪式音乐研究[D].导师:卢克刚.广西艺术学院,2011.

摘要:本文以广西博白客家“做斋”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信仰——仪式——音声”三元一体的仪式音乐研究理论框架,将博白客家当地的民间信仰、“做斋”仪式行为及仪式音声视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全面的考察了“做斋”仪式音乐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仪式构成和仪式音乐,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文化阐释。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做斋”仪式生存背景。从仪式生存的自然环境、客家文化、风俗民情与民间信仰等方面,对“做斋”仪式音乐的生存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章“做斋”仪式概貌。从当地丧葬习俗、道公职能、仪式构成等多方面对“做斋”仪式进行了整体的概述,并且结合一仪式个案实录对仪式过程做了详细的解释。

    第三章“做斋”仪式音乐。概述了仪式用乐情况,并从调式音列、旋律形态、节奏节拍、曲式结构四个方面对仪式音乐中的人声韵唱曲进行了音乐形态分析。

    第四章“做斋”仪式的文化阐释。运用相关学科原理,结合仪式中的戏剧因素、仪式音乐的功能,对“做斋”仪式做了多角度的阐释,并得出了仪式中“信仰——仪式——音声”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69]燕凌.赣南、闽西、粤东北客家建筑比较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1.

摘要:对于客家的相关研究已经很多了,对赣南客家建筑、闽西客家建筑、粤东北客家建筑的单独相关研究也不少,可是把赣南客家建筑、闽西客家建筑、粤东北客家建筑三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研究却相对比较少一些。客家民居研究处于割裂状态。由于客家民居分布在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交界的山区,受到了各省行政区划和经济差异、文化差异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者闭关自守、孤立的研究当地的客家民居。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是江西省的南部客家民居建筑和福建省西部的客家民居建筑以及广东省北部的客家民居建筑,主要针对这三个地区的客家民居的同异进行对比研究,主要从五个大方面进行比较。本文采取比较研究法,因为此研究对象之间极具可比性。本文是以民系为客体的建筑类型研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赣南、闽西、粤东北客家建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外形区别到文化内涵的区别和联系,从演变联系到现代建筑样式的区别和联系,从选址到材料的区别和联系,希望能从这些区别和联系中寻找出典型的客家元素。并且,现代文化交融研究是一个学术热点研究,而对赣南、闽西、粤东北客家建筑的对比研究正是文化交融问题的一个典型现象,希望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分析文化交融现象是如何在客家地区进行的。再者,赣南、闽西、粤东北客家建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还有人居住在里面,可以说它们是很成功的一种防御性民居,在建筑上的优点是值得后人传承的。对三者的研究是传承下去的途径之一,保留古代优秀遗产。

 

[70]张汶静.汉语“V+得+C”结构研究[D].导师:齐沪扬.上海师范大学,2011.

摘要:汉语“V+得+C”结构包括多个动补结构类型,它们在共时和历时层面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对“V+得+C”结构的研究历来是语法学界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溯因推理的理论出发,探索“V+得+C”结构的不同来源及语法化路径,并从类型学和认知的角度进行验证,试图对“V+得+C”结构各小类的发展和演变进行重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一些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本文分为以下八个部分。

    绪论部分在介绍、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代汉语“V+得+C”结构可能具有不同来源的假设。通过运用溯因推理理论,推导得出表“可能”的“V+得+C”演变为表“现实”的“V+得+C”的结论: V+得+C可能→V+得+C现实。

  第一章“‘V+得+C’结构的分类”,尝试结合句法结构及补语的语义指向对“V+得+C”结构从表“可能”与表“现实”的角度进行重新分类并结合溯因推理对“V+得+C”结构各小类的来源及演变过程进行共时层面的推理。

  第二章“‘V+得+C’结构的语法化历程”,对“V+得+C”结构各小类的来源及演变过程进行历史语料的考察。“V+得+C”结构有“( N 1 + ) V 1 +得+N 2 +V 2 /A”和“VC”两个来源,经历了不同的语法化历程。从历时层面验证了第一章共时层面的推理。

    第三章“‘V+得+C’结构来源的类型学探索”,运用多种方言材料对“V+得+C”结构的不同来源进行验证。方言中,表“现实”和表“可能”的“V+得+C”结构中的补语标记普遍存在分工,证明了“V+得+C”结构具有不同来源的假设。

    第四章“‘V+得+C’结构形成的动因与机制”,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想化认知模式、认知凸显度等原理解释“V+得+C”各小类的演变动因和机制。

    第五章“‘V+得+C’结构内部纠葛的原因和区分标准”,从“V+得+C”结构的下位小类来源相异从而导致表层句法结构相同但深层语义结构及语义特征相异的角度解释目前“V+得+C”补语结构系统中的边界不清的现象及其原因。

    第六章“与‘V+得+C’结构相关的几个问题”,首先从历史来源角度寻找“V+得+C”结构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的原因;其次,运用镜像表达原理和自然语言的肯定否定公理,讨论了“V+得+C可能”、“能VC”与“能V+得+C”三者的区别;最后,从条件、差异的角度讨论了状语与“得”后补语的易位问题。

    第七章为“结语”,总结本文的结论并对本文写作过程中涉及到但未及深入讨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关的设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71]刘小莉.“X头”式词语的多角度考察[D].导师:刘慧清.上海师范大学,2011.

摘要:“头”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普通话后缀“头”、“子”、“儿”的对比研究、“头”虚化成后缀的过程以及单个方言中“头”缀情况的研究。本文以普通话和方言中的“头”、日语“頭”、英语“head”为对象,从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作了全面剖析,以期有新的挖掘。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头”缀研究综述、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依托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是“头”的虚化过程及其认知解释。本章首先从历时角度考察了“头”的虚化过程,确认了“头”虚化的五个重要历史时期;其次,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与转喻,并从隐喻与转喻的角度考察了“头”。

    第三章是现代汉语“X头”式词语考察。本章考察了现代汉语普通话“X头”中的“X”及“头”:认为“X”可以是名语素、动语素、形语素等;“头”有轻声和非轻声、儿化和非儿化的区别。

    第四章是汉语方言中的“X头”及与普通话的比较。本章考察了客家话和吴方言中的“头”,并与普通话中的“头”进行了对比研究:方言中“头”的使用范围较广,并且没有轻声、儿化的现象。

    第五章是汉语、日语和英语“头”的语义扩展模式及启示。本章分别考察了汉语“头”、日语“頭”、英语“head”的语义扩展情况,并从类型学的角度对这三种语言的语义扩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说明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的思维工具,人类的思维方式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也存在着某些差异。在语义扩展模式考察的基础之上,我们试图将这种成果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之中。

    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是对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72]李蕾.现代汉语方言完成体比较研究[D].导师:罗自群.中央民族大学,2011.

摘要:特定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特定的语法形式也必须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本文讨论了现代汉语中表示“完成”这一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问题,这一问题也一直为语言学界所关注。但是由于汉语形态并不丰富,方言众多,直至今天仍有许多问题未被界定和分析清楚。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很大,方言中表示完成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有很大不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完成意义的“了1”、现代汉语方言中其他表示完成意义的成分,以及它们的来源、使用情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完成意义的“了1”的用法和语法意义,探讨了“了1”同动词的搭配情况以及它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等问题。并重点分析了石家庄话中表完成的“唠”、“唻”的用法和特点,以及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第二章是核心部分,在田野调查和对已有语料收集归纳的基础上,本章节着重考察现代汉语方言中表示完成意义的形式的类型及其地理分布,通过方言与方言、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提出、分析一些相关问题,归纳现代汉语方言完成标记的分布特点,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第三章基于汉语史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方言和文献语言材料的描写分析,初步讨论了普通话中“了1”的语法化过程,以及几大类主要完成标记的发展演变情况。第四章考察了藏缅语族部分语言完成体的表现形式的基本类型,从类型学的角度比较了现代汉语和藏缅语等民族语言中的完成体表达形式,进而发现它们之间深层次的联系。

   本文拟运用一些语言学理论,试图从当前的研究现状出发,重点从方言语法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以期能够给与此相关的方言语法问题一些研究上的启发。同时,通过与相关民族语言的比较,对现代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和讨论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管窥汉语的发展、演变情况,而且对认识和探索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为汉语研究提供更加翔实的语言材料和方法。

 

[73]何丽.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D].导师:刘管平.华南理工大学,2011.

摘要:以广西四大城市的区域军事体系与城镇经济体系作为宏观分析课题的切入点,在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发展与城市形态三个研究对象中建立宏观~微观的研究视野。以个体城市发展及其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为重点,其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唐~民国期间柳州的城市发展规律,柳州城市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影响两者的历史驱动力及其作用机制。

    四部分研究内容组成整个论述过程: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全部章节,是对“学科及方法、概念的梳理与分析”;第二部分为第二~七章的全部章节,分别阐述柳州城市的萌发条件及其历史沿革、柳州城市发展的历史人文条件、柳州城市职能及其性质的历史发展、封建时期柳州城市形态的演变、近现代柳州城市的空间转型、柳州城市建筑的发展,属于“个案的历史研究”;第三部分的“历史规律的总结与归纳”与第四部分“研究方法与理论的探索”为“结论”部分。

    五方面的历史实证表明:1、中央王朝对该区域的政治、军事、民族政策与策略,是决定该发展趋势的首要因素,它们的作用力通过形成广西“桂柳邕梧”(军事与经济)城市体系对柳州形成外部驱动:柳州在四城鼎立不断形成或消长的格局中后来居上,即清代大发展,民国赶超其它三城;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城市的研究,应考虑区域民族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应结合“城”“郭”两方面的关系来展开;3、影响柳州城市发展与形态演进最主要的内在要素有:自然地理要素;科学技术(交通技术、城市防洪技术、营建技术);主要的驱动力有以下三项:民族矛盾;军事战略地位升降;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结构与文化变迁、商绅与军职阶层主导地方自治、政军精英建设导向);4、不同尺度“城-堡”建筑形式的运用,是人文对立背景下柳州开城立地、形态拓展与演进的重要手段;5、从柳州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历史阶段考察,唐~民国柳州城市的发展,可概括为:唐宋吸收中原文化阶段,明~清初的“城-堡”发展阶段;清中叶后的“桂中商埠”发展阶段;民国~解放后的“西南交通枢纽”阶段。其城郭形态相应呈现为:封闭-对立、空间分化-融合、开放地疏散发展三种特征。

    总之,唐~民国时期,随着自身城市职能的不断完善,柳州城市发展,是一个由被动式发展(区域城市体系外部驱动)逐渐走向主动式发展(本城社会与经济力量发动)的渐进过程。其城市形态上,主要体现为:以舌形凸岸的山水环境为依托,“民”进“夷”退,不断向南、西南方向拓展,形成中原文化为主导,多元文化并存的“山城水”形态特征。

    以柳州城市为例的理论研究表明:1、古代区域城市体系通过区域经济和区域交通联系促进体系内部个体城市的发展,可作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史研究的一种思路;2、明代“子城-罗城”构城形态,在地方军事形势加剧时期仍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形式;3、经济条件和地处流域上游的丘陵河谷因素促进了城市的被动式防洪策略,使城市防洪成为古代城市空间形态无法呈现典型布局的因素之一;4、经济用地由附郭(野战堡垒区)向“城”(永备筑城区)内部突破与发展,促进军镇向“城+市”转变,是边疆“城-堡”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5、民族矛盾是影响古代西南边疆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历史因素;6、粤西少数民族建筑与中原建筑、岭南建筑文化,通过建筑空间布局、改造功能空间形式、改进建筑构造、借鉴装饰题材、建材等形成相互交流与影响。

 

[74]袁辰霞.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D].导师:曾思奇.中央民族大学,2011.

摘要:台湾原住民使用的南岛语,在世界南岛语系语言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然而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殖民统治、不当的语言政策影响等原因,这些语言都已处于濒危状态。1987年戒严令解除之后,台湾政府逐渐改变过去打压、限制方言族语的政策,开始致力于原住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建立原住民族语言能力认证制度体系、开设语言巢、推广原住民族语言学校教育等等,这些举措对于原住民族语言的复振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调查显示,原住民族语言能力水平、语言使用范围并未提到大幅提升,族语仍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审视和评估目前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分析其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十分必要和迫切。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演变,注重探寻语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政策出台的经过、具体内容、措施手段及实际执行效果。同时,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的方法,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对原住民族语言的学校教育情况进行量化研究,调查对象涉及高雄、台东、花莲等地国中小学校的340名学生、64名教师。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该选题的相关理论及目前研究情况;第三章阐述台湾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的历史演变进程,理清发展脉络;第四章分析新时期有关台湾原住民语言的各项具体的政策措施;第五章分析新时期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情况;第六章介绍对原住民族语言教学进行问卷调查的情况;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专门针对台湾原住民族,进行了语言政策方面的系统梳理。

    由于历史、文化、人口、政治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专题研究比较少,一般是星星点点地散见于有关台湾总体语言政策的著述中。本文则专门针对台湾原住民,进行其语言政策方面的系统梳理。如日治时期的语言政策,很多研究是立足于日当局面向台湾人口主体(汉移民、平埔地区南岛语族群等)实施的政策,而事实上对于居住在偏僻山地的南岛语族群,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山地原住民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情况。再如,对于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本文略写“国语运动”的有关情况,而将重点放于1987年解禁后新时期的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具体措施。

    (二)汇总和整理了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实施情况的最新数据和资料。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地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在语言政策方面,详细记述了主要政策措施的目标与计划、经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等;在语言教育方面,比较分析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师资、教材、开课情况等教学因素。全面展现了1987年后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实施成效、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三)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为今后研究提供了可研性的素材。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大陆学者对于我国宝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少,田野调查方面的研究更少,本文在此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运用问卷调查及电话访谈的方法,取得了有关族语教育方面的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使得本文更具实际意义,同时也为他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希冀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大陆方面对于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教育的研究。

 

[75]何懿.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的路径[D].导师:肖东波.宁波大学,2011.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这是关系到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前农业农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发,找准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合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可参考、便于实际操作的示范模式和发展路径与对策。改革开放30年来,定南县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农村发展,全县农村社会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视域,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定南县的情况,结合对定南县的实地考察经验,提出四条改变定南落后面貌的路径。首先定南通过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来实现宏观把握;在此基础上,一切从实际出发,走定南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以发展经济的方法来壮大定南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再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农民群众解除后顾之忧;最后通过发扬客家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76]兰静.近代香港外来移民与香港城市社会发展(1841-1941)[D].导师:陈伟明.暨南大学,2011.

摘要:近代香港的外来移民构成了香港城市人口的绝对主体部分。香港在近代时期的城市发展与香港的外来移民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尝试对1841年至1941年期间,香港的主要外来移民运动进行纵向梳理,复原移民路线,分析不同时期的移民类型和移民动因;同时对近代香港外来移民的人口构成和人口分布做横向分析。

    基于人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原动力这一点,本文分析了近代香港外来移民对香港城市港口的发展和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形成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及城市工商业巾心的分布与外来移民分布的关系;同时,文章对近代香港外来移民对香港的城市文化的塑造进行探讨,着重分析外来移民对近代香港语言文化的影响、近代香港宗教建筑的分布与外来移民聚居点分布的关系、近代香港外来移民在香港城市教育文化的发展和香港独具特色的地名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1)》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0)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2)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