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10)
[1]陈汉元.明清时期饶平客家人迁台及两地互动研究[D].导师:房学嘉.南昌大学,2010.
摘要:本文主要以清代饶平县为考察区域,以田野调查为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利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田野调查所获民间文献结合正史文献,探讨明清时期饶平人迁台的相关问题。试图勾勒出明清时期饶平人从原乡移居台湾及两岸互动较为完整的图景,并与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对话,从而丰富了粤东移民台湾史的研究,对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移民台湾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清代众多饶平人在台从事商贸活动。以“土地贫瘠”、“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谋生不易”“人地矛盾”等表述作为解释迁台的原因过于笼统。清代饶平山区部分地带确实面临着生计困难的问题,这是饶平人迁台的客观因素之一。但是,人地关系并非是将一地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直接对应,而应考虑土地的所有权。移民网络的存在也是迁台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从影响饶平人迁台的因素来看,将推拉理论放置于不同的个案或是同一个案不同个体、不同的时空中时,显然不太适用。迁台的原因通常并不能用单个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在一定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历时性的变化,同时处于一个“非线性关联的系统”之中。
清代饶平与台湾的往来紧密而频繁,即使是在“日据”时代,虽然遇到不少阻碍,但饶、台两地宗亲乡人及经济文化的联系却从未中断。“持续迁台”是清代早期饶、台两地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宗亲乡亲为基础的地缘组织是饶、台两地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这样的纽带作用表现为既延续了原乡的地方文化传统,同时两岸互动又与台湾的宗族乡亲的保持着密切的互动联系。饶平与台湾在血缘、文化等方面一脉相承。两岸同胞乃同根同源。
[2]周璐.南派古筝艺术研究[D].导师:龙建国.江西财经大学,2010.
摘要:
南派古筝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经过千百年的繁衍传承,群众基础深厚,地方风格鲜明,衍生出多个分支流派。并在国外有华裔的地方深受欢迎,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这对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南派古筝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民间音乐以及当地方言等因素关系密切。地理位置的不同造就了各支派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地理位置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观念、性格和情感,也可以影响到古筝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们会不自觉地把当地的环境风貌加入筝曲中去,使得各支派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从民间音乐方面来看,南派古筝艺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自身所处的地方民间音乐的孕育。筝作为长期依附于各地民间音乐的伴奏乐器,直接受到当地民间音乐特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民间音乐风格,就会派生出什么样的筝乐风格。从语言方面来看,中国地大物博,居民群落众多,而每个地方又有着各自的地方语言,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语言与音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各个地方语言的不同,使得音乐也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受甜美顺畅的方言影响的筝曲必定是柔美流畅,而受粗犷嘹亮的方言影响的筝曲自然也就表现出奔放豪迈的艺术风格。所以,筝派与语言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南派古筝的艺术特征体现在演奏技法、音调特征、外观形制等方面。首先是演奏技法。这是一个筝派的标志,南派古筝各支派的演奏技法各具特色,从而也使得它们之间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高超的演奏技巧能够弹活一首筝曲。因此,要想在筝曲演奏时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熟练的把握演奏技法。其次是音调特征。独特的音调特征和调式调性,是一个流派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因素。南派古筝各支派的乐曲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音调特征及鲜明的调式调性,音调特征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个流派的艺术特征与审美追求的差异。再次,是外观形制。筝从最早的五弦制发展为今天普遍使用的21弦制,各个地区的古筝形制各不相同,每一个流派的筝的形制也各不相同。筝的形制能体现一个流派的风貌特征。南派古筝一般采用十六弦的筝来进行筝曲演奏,演奏者一般都佩戴义甲,筝形偏娇小玲珑,采用丝质琴弦为筝材质以配合南派古筝的高贵淡雅、清新脱俗。
南派古筝与北派古筝具有明显不同的艺术特征。南派古筝一般多为含蓄内敛、优美高雅、稳重淡定,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效果性的东西还比较少,演奏者—般都为温婉动人、文静优雅,可将南国风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北派古筝则多豪放粗犷、热情泼辣,注重外在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多。
南派古筝各支派的传统筝艺之所以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是因为各支派著名筝家辛勤耕耘、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筝曲,是因为他们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取长补短才使南派古筝艺术拥有今天的好成绩。他们有的是流派的开创者,有的是流派的传承者,他们对古筝流派的发展和兴盛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南派古筝也在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中不断的寻求发展与创新,不仅以它特有的演奏风格与历史传承,在中国筝坛上开花结果,而且还将它独特的东方魅力传播到了海外,使中国古筝艺术在世界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受到世人赞许,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时代,为古筝追寻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筝艺术应抓住机遇,乘风扬帆,在艺术上将传统和现代、民族性和世界性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古筝真正成为“世界性的民族乐器”。
[3]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导师:宋三平.南昌大学,2010.
摘要:民间信仰是指与制度化宗教相比,没有系统的仪式、经典、组织与领导,在一定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或者说是多数民众崇信的一种信仰形态。本文首先对南宋江西地区的民间祠神信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证。按照民间祠神崇祀的对象划分,认为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神崇祀、人物神崇祀、动物神崇祀、天地神祗崇祀、职业神崇祀。从祠神来源分析,南宋江西民间祠神主要的由来有.天地万物被崇拜为神;有灵异事迹的物尊崇为神;历代名人、名宦乡贤等尊崇为神;民族祖先神;其他神。从南宋江西民间神祗流传方面分析可知,南宋江西民间祠神主要是由江西本地神祗、汉民族普遍信仰的神祗和省外神祗构成。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论述,笔者认为南宋江西民间祠神信仰具有继承性、区域性、等级性、浓厚的迷信色彩及信仰层次低下、神祗身份多元化等五个特征。其次本文结合所搜集的材料对南宋江西民间祠神中特殊的生祠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南宋江西地区生祠增多的原因与当时的社会因素(水旱灾害、江西地方战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及探讨了生祠的社会意义和功用。最后从整体与个案的不同角度探讨南宋江西地方社会与民间祠神信仰的关系。主要是从地方战乱、交通等因素与民间祠神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的存在状态无疑受到当时社会战乱、交通的影响。所以南宋江西地方社会与民间祠神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4]梁添勇.龙岩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导师:朱朝枝;林桂明.福建农林大学,2010.
摘要:发展休闲农业是现阶段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有效途径。龙岩市发展休闲农业具有“绿色资源、红色资源、客家文化”三大优势。本文分析了休闲农业发展背景、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问卷调查分析和案例分析法,对龙岩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揭示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机会,并通过对四个不同类型成功案例分析,提出龙岩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突出“访古田圣地、览客家土楼、游冠豸山水”三大主题,加快形成“3916”(三大主题景区、九条精品线路、十六个特色景点)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提出了发挥特色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创建品牌、加强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扶持服务到位、加强合作内引外联、大力推介开拓市场、培育人才提升管理等七条主要对策。
[5]兰世能.宁化县葛根产业开发与发展研究[D].导师:黄锦文;曾绍鹏.福建农林大学,2010.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何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对我国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过程,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主要运用市场营销学、区域经济学、农业现代化等有关理论。通过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宁化县葛根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通过对县域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研究,引出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的推动机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通过对宁化县葛根产业化经营的SWOT分析,了解到宁化县有充足的土地、劳动力等农业资源和大范围的葛根种植面积,为葛根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三,阐述了葛根产业化经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并分析研究了现有葛根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提出葛根产业是宁化县的优势产业。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市场化、法制化、科教化三个方向,分别指出葛根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以推进宁化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6]孙玉环.风水文化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
风水是古人择居的一种生活经验,是一份宝贵的智慧积淀。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在长期的生活中渗透在中国的古建筑文化。风水认为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无论是初衷还是最终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居住生活思想。
环境设计是以人主体的设计,通过深入分析人心理,设计出适宜人们生活的环境,设计出人与物、人与环境相协调的环境。环境设计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起来说,信息文明的今天,风水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说明风水文化具有自己的合理性,本文试通过风水文化与设计的关系,风水文化与环境设计的关系,探讨风水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7]叶雪萍.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D].导师:刘百顺.西北大学,2010.
摘要:
客家方言是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其词汇很有特色,弄清其源流演变,对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和古代汉语词汇研究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客家方言词汇都作过的研究,但在追寻词的历史渊源方面,大多是考本字、寻源头,而对词语的演变和使用情况则重视不够,即使涉及也谈得很简略。鉴于此,本文源流并重,对所选客家方言词语作全面细致的考察。
论文主要有两章:
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分布,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原因,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客家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说明本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阐述本论文的写作意义。
第二章客家方言词语考察是本论文的主体,详细地考察了22条客家方言词语。内容有以下七个方面:(1)探源。以往的研究虽重在考源,但有的词语并未找到真正的源头,本文追溯到更早的源头;(2)归纳词语的意义,分析客家方言的得义之由及时代;(3)考察客家方言的成词之由;(4)考察词语的义域变化;(5)考察词语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即在古代是通语词还是方言词,什么时候是通语词,什么时候退居为方言词,什么原因促使其成为方言词;(6)词语的使用和语体的关系,即词语在什么语体中多见,在什么语体中少见甚至没有;(7)和现代其他方言比较,指出客家方言词语在现代哪些方言也使用。通过上述研究,展现客家方言词语和古代汉语词汇的关系以及和现代汉语其他方言的关系。
最后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作简单小结。
[8]李上.赣南兴国三村跳觋仪式音乐研究[D].导师:吴凡.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摘要:
跳觋仪式是江西赣南地区兴国县的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至今仍活跃于民间,主要是为幼儿、妇女这类人群祈求奶娘保佑与繁衍生育相关的愿事。它集仪式音乐和世俗音乐于一体,本文通过其仪式窥探兴国的地方信仰文化,并研究兴国山歌作为当地民间音乐的重要部分,其在信仰与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本文以跳觋“藏禁”仪式为例,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详细记录个案的仪式过程;通过仪式执行人的采访实录整理他们的个人传记,分析他们的身份变化与仪式之间的张力关系;通过对仪式音乐的本体分析,揭示仪式音乐与兴国山歌之间的关系;最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谈兴国山歌与跳觋的联系,并结合国家政策与民间概念,阐释兴国山歌的不同涵义。
[9]王佳.客家民俗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独具内涵,中原本土文化与山区畲、瑶文化融合并存共生,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可以说客家民俗文化是客家文化的表象,透过民俗文化来深入探究客家文化是更好的理解客家文化的又一途径,也为枯燥的学术研究带来了一丝灵动,更为视觉艺术提供了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范本。由于本校地处赣南——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集地,在这样的空间中耳闻目睹着一个个别样的民俗活动,惊奇、兴奋之余不乏产生了很多的设计灵感。本文拟从客家民俗文化出发,在深入研究其渊源、表现形式的同时,系统的归纳总结其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众所周知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借鉴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客家民俗文化更是精彩绝伦,为了避免本文内容太过庞杂、无秩序......故本文大致从服饰、视觉、建筑装饰这三个方面去论述其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通过对应的设计方向来寻找客家民俗文化中的相关元素,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目的性更强烈,精力更是集中在有效内容上,强化了理论研究也给实际设计运用带来了更大的益处。通过对客家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研究,旨在传承客家地域文化,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客家、了解客家。表现文化的多样性,也为拓宽现代设计理念、丰富设计元素,特别是激起当地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不再为设计的苍白而苦恼,能够做出极富客家特色的设计,充分发挥视觉传达的作用,让人不单只有通过文字来认识、了解客家,而且可以被那具有浓郁客家韵味的视觉语言来吸引住。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也许有时候文字已经徒有虚名,最能抓住人眼球的可能就是那丰富的视觉元素了,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感染有时更让人难以忘却,所以将客家民俗文化艺术化、设计化成了迫切的需求。
[10]胡曦.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商业化的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黄光文.南昌大学,2010.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它独特的地方性魅力和巨大的文化价值,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备受青睐,越来越多地被纳入旅游开发中来。但在近几年的开发实践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不良倾向,一些开发商无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原则,使得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破坏。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为宗旨,在旅游目的地吸引系统中使具有垄断性和唯一性的文化资本重新回归主导地位,并实现传承保护、观光娱乐、展示演出、调查研究、教育交流等多方面综合功能的一种开发性保护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笔者尝试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商业化旅游的开发模式,并提出了结合博物馆、档案馆在遗产地进行原生态的开发及开发文化精粹产品和情感性旅游产品等开发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商业化的旅游开发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和民众的积极参与,政府部门除了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规范其发展外,还应大力推行社会营销,使得这一理念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11]温群荻.宁都民间戏班探究[D].导师:罗勇.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
宁都民间戏班,作为传承客家地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历经文革洗劫后,再一次的重现在各个村落庙宇的各种仪式中,流动于大村小坊的乡间舞台上。
尽管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冲击下以及行政意志时常干扰下,作为草根文化的宁都地方戏曲面临流失的危险,但它们仍在村落庙宇的仪式活动中,通过地方民间戏班的表演,整合成新的地方文化认同,展示其深厚的客家地方特色,深受客家民众的喜爱,并在当前的客家民众文化生活中发挥了特有的民间意义。宁都民间戏班也为宁都地方戏曲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给丰富的客家文化生活增添色彩。
笔者通过多次对宁都乡镇的各个民间戏班和地方戏曲活动实地调查与分析,深度了解宁都民间戏班的历史与现状、宁都民间戏班的组织与生活、宁都民间戏班的市场与消费、宁都民间戏班的运作和戏班表演形式及演出剧目等等。探究宁都戏班的整个运作过程,从戏班的经营管理模式上看,宁都民间戏班以适应市场为导向的灵活的生存方式极大地保留了其原生态性。演出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戏班的生存方式,也调节着戏班经营管理方式和演出形式等。在戏班的表演场合中,各个村落庙宇的仪式活动已经成为戏班演出的主要生存方式。这些仪式活动早已转化为客家民俗,成为客家人的一种心灵寄托和村落凝聚力的认同形式。
宁都民间戏班的演出活动是客家民俗仪式活动中的核心所在,其演出剧目主要以中老年人喜欢的古装戏为主,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俨然成为链接传统与现代对话的纽带。同时,宁都客家地域文化也通过民间戏班的演出活动,在当地社会变迁中产生新的形态与含义。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和谐交融,取长补短,共生共长,创造出客家地区不断发展的文化新形式。
宁都民间日趋兴旺的戏班,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其生存方式和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市场演出环境,保护好其新的生机。
[12]朱小憧.民俗旅游研究[D].导师:陈晓强.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
民俗旅游是一种以民间风俗为体验对象的文化旅游活动,通过民俗旅游可以在遍览一方山水、愉悦身心的同时感知异域风土人情和植根于民间的草根文化,在与城市文明的对比反差中品赏传统文明遗留的淳朴韵味,激发旅游者爱乡土的热情和寻根固本的文化意识。所以说民俗旅游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既适合文化水平一般的、来自海内外的各个年龄段的普通旅游者,又可满足专业人文学者的考察需要。适逢当今人文学界“向下看”的学潮引发的对民间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所带来的良好机遇,民俗旅游事业蓬勃开展,中国各民族的民俗研究和相关旅游研究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作为中国汉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族群的民俗研究在赣南师院客家研究院多年的积累下是硕果累累,凭此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使本文获取立文之本。论文既有理论研究又包含实践为方向的调查与规划构想,以理论为指导对客家民俗以旅游学为角度进行归类,总结特色,而后对其旅游规划作出初步的构想。论文第一章分为民俗、文化和民俗旅游方面的理论综述;第二章汇总客家地区富有代表性的各类民俗旅游资源;第三章对客家民俗旅游作出初步的规划构想。
[13]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导师:谢重光.福建师范大学,2010.
摘要:本文以历史文献为主,结合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考察了9-18世纪中原王朝政权和儒家主流文化对赣闽粤边区的渗透和传播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与客家族群文化形成的内在逻辑;阐述了国家权力在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引用文化学的理论,对客家族群的汉民族属性作了学理上的分析。
本文认为,随着唐宋以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东南各省在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赣闽粤边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上升;同时,大庾岭—赣江通道的开凿,也使赣闽粤边区在沟通南北交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唐宋以来,这一地区因大量外来族群的迁入,又出现了长期的社会动乱。为了维护这一地区的社会稳定,确保国家在东南地区的财税收入和南北经济动脉的畅通,中央政府改变隋唐以前依靠地方豪强进行间接统治的方式,通过征剿招抚、增设县治、推行保甲制度等“王化”措施,加强了对这里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了中央政府对这里的直接统治。
与此同时,宋明理学兴起亦使儒家学术发生了从“重治”到“重教”的重大转变,儒家文化重新获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国家重新构建乡村社会秩序的指导思想。受这一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中央政府在赣闽粤边区推行“王化”的过程中,也大力推行“儒化”运动,试图按照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模式构建赣闽粤边区的社会秩序。本文选取了兴办学校、推行旌表制度、控制宗教信仰三方面的事例,介绍了中央政权在赣闽粤边区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并且认为儒家文化的广泛推广,对该地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按照文化结构理论,一种文化通常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其中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精神层次决定着该种文化的文化属性。通过对客家文化结构的分析,本文认为,.尽管客家文化体系包含了多元族群文化因子,在语言、民俗、神灵信仰等许多方面含有大量土著文化的因素,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汉族文化则是该文化体系的主导文化,儒家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成为客家族群最重要的文化心理。正因为客家族群对儒家文化有着高度的文化认同,表明客家族群已经融入汉民族的大家庭,成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
[14]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导师:王光荣.广西师范学院,2010.
摘要:祠堂的林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社会现象,是中原汉文化观念见之于具体建筑物象的有形反映。慎终追远、抱本返始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人性思想和人文精神之一,是孔子所认为的温柔敦厚情感来源。追思生命的最初源头是客家文化的传统命题,客家祠堂完整地保留和体现了这种精神价值。客家族群通过祠堂的内在文化机制维系着本族群的生存发展。
客家祠堂是一种中原文明的文化观念构造,是迁徙异地的中原汉民族保持原有文化传统并同时具有迁徙特点的文化符号表征系统,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态之一,其强大凝聚力和巨大包容力正是基于汉文化属性规则之上,是中原汉文化话语权的表达。祠堂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意识控制方式,将伦理观念和生活民俗高度融合了起来,建造祠堂和创建祠堂文化的人们,生活在其中就会秩序井然,地位分明,增强祈求美好未来的自信心与活力。如此这般,文化行为和建筑空间两者的关系在祠堂中得到了巧妙处理,散发出浓厚的传统道德伦理文化意味。
客家祠堂文化具有汉民族的深层特性,体现了中原汉文化严格的内部结构系统与有效灵活的自我改善机制,是中原汉文化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时间上的发展形态之一。祠堂文化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是宗族制度与民俗文化的结合。国家意识形态通过祠堂文化的手段得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并由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牵引而形成话语结构和空间秩序。因此,客家祠堂文化的传承发展,必然是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一致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在公民社会环境中实现文化自省自觉乃至自强,唯有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客家族群地域文化才得以更大的推动和发展,客家文化才能获得文化意义上的民间自治,从而完成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融合而成的汉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又一次文化蜕变。
客家祠堂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中华文明的反省与自我调整,这既是文化变迁的发展规律,又是和谐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需求,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5]郭粼.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艺术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指的是分布于江西南部的赣州市及赣州辖区内(古代分属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的18个县市区,建于明清及民国经济较繁盛时期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意蕴深厚,值得我们去研究,并加以传承和发扬。它是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从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艺术概况、文化意义、审美特征和现实意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引言部分主要阐述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的意义所在及研究现状。正文第一章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作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第二章对其吉祥装饰进行分类,以便下文的进行。第三章是正文的主要部分。第三章主要探讨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的文化意义,通过对民居吉祥装饰的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分析,阐述族群记忆、客家思想、客家精神及风水理论在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艺术中的影响和体现。第四章从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审美特征入手进行探讨,研究出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艺术在呈现出的写实性、引申性和教化性并存的特征。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艺术不是单纯的为了美观而美观,更多的是满足着赣南客家人精神的需要,直观的表现着建造者,设计者和使用者的生活状态、处世哲学和审美情趣。着重论述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哲学伦理的承载和传递,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16]李秋生.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初探[D].导师:霍小平.长安大学,2010.
摘要: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客家文化是由中原南迁的汉民族所带的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载体,是客家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论文分析论述了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聚落形态、建筑型制、类型特征、空间特性等因素,指出赣南客家民居及其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间的关系,并表明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不但在居住模式上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体现了客家建筑“聚居”的社会形态内涵,同时也揭示出赣南客家传统民居文化是在客家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中形成的。
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整体框架与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组织结构;介绍了赣南客家聚居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背景以及民俗文化背景,分析了聚落构成的自然形态要素与社会形态要素,指出赣南客家聚落的基本形态结构——团聚型的特征,认为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单体本身也是一个微型的聚落系统。文章分析了客家民居建筑的平面结构、类型特征、空间特征、装饰艺术以及营建行为,探讨了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形成、发展、结构形态与单体建筑的型制特征及演变,并从民居的形态、布局、装饰及居住行为等角度讨论了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中的宗教民俗、防御特性、宗法观念、门榜文化、生殖观念、禁忌思想等文化内涵,提出了民居中的客家特质文化因子这一观点,并分析了这些因子对现代民居建筑设计的启示作用。针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当前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文章提出了几种可能的保护利用方式及传承与再生模式,总结了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及其地域文化特色方面的启示。
[17]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导师:张英明.江西师范大学,2010.
摘要: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对它进行开发,能极大地带动河源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将有助于客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河源政府对其境内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工作非常重视,目前已开发出多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并多次邀请海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河源针对其境内的客家民俗文化开发问题召开研讨会。因此,将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作为一大个案来研究,就有了相当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对客家的来源、客家民俗的特性及民俗旅游的涵义、特征进行了阐述,对河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因素,指出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面对的现实,并结合河源实际,提出河源必须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与景点。
全文着眼于系统全局的高度,从特色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培养人才、合作开发、创新与传承等多角度出发,分析了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自身的特点,对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的思路,以期为更好地为开发建设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旅游服务。
[18]刘烁.客家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0.
摘要:
论文从传统客家建筑(主要是客家民居与村落)的研究出发,着眼于新客家建筑(主要是与客家民系相关地区具有客家特色的建筑),以当代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设计思路与理念为理论参照系,分析和研究新客家建筑的发展动因、理论依据,归纳和总结其创作意境、设计构思、设计手法及实际效果,并最终为新时期传统客家文化的延续及新客家建筑的发展指明方向。
文章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阐述方式,由理论、分析、实例三方面入手,最终得出结论。其中,理论部分是对理性的沉淀,分析部分是对本质的揭示,实例部分是对感性的升华、结论部分是对规律的总结。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为理论篇,在论述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基础上,提出地域建筑文化创新的观点,为研究客家建筑与当代建筑间的纽带与关联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为分析篇,首先阐述客家建筑文化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理论,而后结合对客家民居的理论研读及实地调研,揭示客家建筑本质上的内涵和特点。
第三章为实例篇,针对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的优秀新客家建筑实例,按其创新方式的不同进行归类和评析,并进行直观的、简要的介绍和说明;
第四章为总结篇,是全文的核心论点所在。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全面地阐明客家建筑文化传承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归纳新客家建筑创新的设计手法。
客属地区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圈,它正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孕育于此的新客家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它的创作将会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并为人们所广泛认知。
[19]吴少宇.多民系交集背景下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形态研究[D].导师:肖毅强.华南理工大学,2010.
摘要:
惠州位于广东的珠三角东部,北枕粤北群山,南向中国南海,东北连接兴梅客家地区,东南毗邻潮汕福佬地区,被誉为“粤东门户”,是东江流域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主要以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索它们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今后对惠州地区传统建筑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本文对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建筑的研究,是立足于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在这里交集的特殊历史背景。从社会文化学入手,探讨不同民系的聚落、民居在远离各自文化的核心区,来到一个文化的边缘交汇区,如何适应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在受到其它民系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留他们的传统价值内核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别于原有民系典型特征的并适应新环境条件的民居系统。
文章首先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概况出发,分析了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发展的整体环境背景,并认为广府、客家、福佬这三个民系在这里交集的状况是研究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从人口的发展和迁移的历史、各民系在惠州各个地区的分布,以及它们的之间的相互接触与交融状况,分析了各民系的聚落和民居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基础。
文章的主体部分将分别对三个民系的聚落、民居的类型和形态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与各自民系核心地区的传统聚落、民居的典型特征做纵向比较,来分辨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中哪些是延续或继承的原来的典型特征,哪些是在典型特征基础上受到新的外部条件影响发展而成非典型特征。它们同时所拥有的这种典型与非典型特征正好折射出在特定的环境里,什么东西是得到了继承、什么东西发生了演变的,探索其中继承与演变的机制原理与方式,对我们都是很有现实意义。
最后通对三大民系传统聚落、民居类型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一些典型实例来论述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而融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提炼出惠州地区传统民居的根本特征。
[20]凌小红.客家文化特色元素在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熊兴福;钟林泉.南昌大学,2010.
摘要:
客家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具有独特魅力与丰富的内涵,作为赣南本土的设计工作者,应该本着继承和发扬客家传统文化精神的心态和责任,更多地加强赣南客家文化特色在设计实践中应用研究,特别是将赣南客家文化特色应用到赣南土特产品的包装上,将能更好地整合赣南土特产品的对外形象,是将赣南客家文化进行推广和发展的一种途径,也是更好地体现赣州“客家摇篮”的宣传宗旨。
但就目前市面上的赣南土特商品包装设计而言,其在形态结构、产品名称、图形、字体、色彩及材料的运用和风格表现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认识和系统的运用原则,且在客家风格表现形式、元素选用上流于肤浅和雷同,对于赣南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利用和表现不够,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未能体现客家文化的特色魅力。而本课题将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对赣南客家文化特色元素进行分析、整合、概括、提炼,并应用到赣南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希望能提升赣南土特产包装的文化品位和地域特色,更好地整合赣南土特产品的对外形象。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为赣南客家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内涵,主要阐述了客家形成的原因及客家民系特征,分析了赣南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审美价值,提出了客家文化与赣南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相结合的意义;第三章为客家文化特色风格释意,主要阐述了客家文化特色风格的形成与定位,概括了客家文化特色的具体表现,总结归纳了客家文化形象元素,并确立了客家文化形象元素在土特产包装的应用范围;第四章为地方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的要素,主要阐述了现代土特产品包装发展趋势及赣南土特产品包装现状,总结了土特产品包装设计原则,并从文字、图形、色彩、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土特产品包装设计要素;第五章为客家特色元素在土特产品包装的应用,主要是将归纳总结出的客家元素与表现手法运用到赣南土特产包装的设计实践中进行检验。第六章为客家风格包装设计手法的总结与归纳,通过设计实践检验,总结了客家文化特色元素应用在赣南土特产包装的表现手法。最后一章为结论和展望,作为对此命题的一个阶段性小结。
总而言之,当前研究客家文化在赣南土特产包装上的应用这个方面还是相对薄弱的,本文力求在此范畴内有所突破。
[21]朱艳芳.客家围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导师:蒋继华.浙江农林大学,2010.
摘要:
客家围屋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建筑上的装饰艺术是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客家传统民俗的、民间的、地域的及社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并兼具了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功能。本文以客家围楼式建筑的装饰艺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客家源流、构成形态及发展趋势,根据现存的客家围楼式建筑的主要分布状况,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人文特点,从建筑装饰的构成形式及表现手法、装饰题材、构图特征、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围楼式建筑的装饰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通过对赣粤闽交界处的典型围屋建筑个案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研究,深入探寻在这个客家聚居区内的围屋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特色,以此深入认识客家围楼式民居建筑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历史上与文化上的价值,推动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借鉴和发展,促进对中国传统特色民居建筑及装饰的保护和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2]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导师:万江红.华中农业大学,2010.
摘要: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关于闲暇生活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闲暇生活对于个人来说关系到人们能不能得到充分享受和自我发展,对于社会来说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关于闲暇生活方式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为社会所普遍关注。在现有关于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基本上从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客家地区女性的思想性格、风俗习惯、婚姻爱情、经济生活和社会角色的静态描写上,较少从闲暇视角对其生活方式进行研究。为此,本研究从闲暇生活方式的视角对客家地区农村女性进行实证的研究。笔者关注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的状况如何?不同群体之间有哪些差异?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围绕这三个基本问题,笔者借鉴关于闲暇、生活方式和客家女性这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博白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实证调查,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和闲暇体验三方面描述该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的现状特征,从而分析不同群体间闲暇生活方式的差异,探索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形成机制,并初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闲暇时间总体上处于小幅度增加趋势,且不同年龄群体间闲暇时间的差异是和女性生命周期相联系,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闲暇时间变化呈U字型的变化。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职业分化不彻底的特性,使得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生产经营时间比较长,闲暇时间季节性差异不明显,闲暇时间增加幅度较小。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时间在分配具有单调性与“重叠性”的特征。
第二,客家地区农村女性最主要的三项闲暇活动为:看电视电影、串门闲谈、打牌打麻将。此外,还存在着一些不健康、消极的闲暇活动内容,如:阅读码报、买六合彩等。总体上看,客家地区女性闲暇活动类型以消遣娱乐为主,学习型的活动很少。
第三,闲暇生活空间保持了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家庭闲暇娱乐成为现阶段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的主要形式。闲暇时的社会交往对象仍然以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为主。但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业缘关系和趣缘关系也有所发展。
第四,客家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女性都能意识到闲暇与工作同样重要,闲暇的重要性在新一代农村女性那里得到了认同和提升。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制约,闲暇心态与实际闲暇生活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使客家地区农村女性的闲暇生活处于“无奈”满意。
第五,影响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物质方面,城乡之间社会保障不完备,收入不稳,导致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消费意思淡漠;农村闲暇设施和场所极度的缺乏。文化心理方面,大部分客家地区农村女性文化水平不高,致使很多女性缺乏闲暇活动的技能。她们的职业分化不彻底,兼营者的特殊身份使得很多的女性增加在生产时间上的支出来创造社会财富,从而使得闲暇时间减少。客家族群中存在一种对于客家女性“理想型”劳动人观的建构过程,并且透过不断地复制传颂\异类排挤,内化为客家女性对于完美人格的自我要求。传统性别文化意识与农村社区亚文化制约了农村女性闲暇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六,从“女性发展”角度提出改善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的途径,即发展社会生产力,培育先进性别文化,统筹安排,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和重视女性的参与和组织,多方参与,形成文化建设合力。
[23]宋亚亭.广东梅州泮坑历史村落形态调查与保护研究[D].导师:肖大威.华南理工大学,2010.
摘要:
历史村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历史村落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面临着消失或破坏的威胁;特别是城市边缘区的历史村落,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快将融入到城市范围内。因此,在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对历史村落保护的探讨是当前的重要议题之一。在思考怎么样保护历史村落、促进历史村落发展之前,应审时度势,看清楚、弄明白历史村落的形成演变过程和当前发展状况。故而,本文通过对客家地区梅州泮坑村这一典型案例空间形态的调查,并找出村落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策略;以期能够找出客家地区城市边缘区历史村落形成演变的规律,推动历史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进程。
本文将着重论述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通过对泮坑村基本情况和村落发展所依托的外部环境的初步分析,对泮坑村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便了解泮坑村落形成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和空间形态的深入内涵。
二.分析泮坑历史村落周边的地理环境,详细解析泮坑历史村落的选址、整体布局、街巷、建筑以及其它空间景观要素,详细阐述历史村落空间形态的营建,并对村落整体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估。
三.从历史村落的社会形态、空间形态等方面系统归纳和总结泮坑历史村落的形成演变特征,详细解析其街巷体系、建筑空间形态的转变特征,初步探讨了其空间形态特点。
四.对泮坑历史村落的管理机制状况进行调查,归纳总结出各不同主体对泮坑历史村落发展的意愿和态度。经过对泮坑历史村落社会形态、空间形态、发展状况的系统调查,找出泮坑历史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泮坑历史村落发展的策略和保护思路。
[24]肖自辉.岭南方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研究[D].导师:范俊军.暨南大学,2010.
摘要:
我国的语言资源包括通用语(普通话)资源、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汉语方言资源。语言是一种社会资源、民族资源和国家资源,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全球性语言文化多样性危机的状况下,为了抢救、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国家语言资源,就必须对语言资源进行监测。语言资源监测就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技术分析手段,对语言资源的生态状况、语言资源的增损变化和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经常的或周期性的普查、测定和评估。
语言资源监测是语言应用研究的新领域,它涉及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建立语言监测指标体系,是语言资源监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本文总体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如下:
首先,对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梳理和评析,在充分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语言生态评估指标、语言活力评估指标以及资源评估的理论精髓与成功实践经验,建立了一个分层次的、有结构的要素和指标体系,它涵盖语言生态要素、语言活力要素、语言本体、语言产品等衍生资源要素诸多方面。这个体系包括12个要素指标、33个二级具体监测指标,综合运用德菲尔法和权值因子判断表调查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关系。这个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国内的语言资源监测。
其次,研究上述语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对汉语方言资源的适应选择问题。本文以岭南方言资源的基本状况为视角,通过对语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调整,构建了一个适于岭南汉语方言资源监测的指标系统,包括10个要素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同时,为了实现监测体系对方言资源的评估功能,进一步对二级指标内容进行适应分级具体描述,并拟订了一个方言资源状况的定量评估的等级框架,使得方言资源监测指标能够真正运用于实际,并为监测系统的数字化打下基础。
最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贺州市的4种汉语方言为例,对岭南汉语方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问题进行阐释。
[25]黄金宝.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的语音对比研究[D].导师:金永寿.延边大学,2010.
摘要:
中韩两国的交流源远流长,韩国很早以前就借用汉字来记录本民族的语言。随着汉字的借用,汉字音开始传入了朝鲜半岛。韩国语汉字音虽然来源于上古音,但在十世纪形成自己的系统后,受汉语语音变化的影响却很小。同时,受韩国语固有语音系统的制约,它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变化发展道路。客家方言作为汉语八大方言之一,随着客家人由北迁南以及受南方各方言的相互影响,变成了南方方言之一;同时,在“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思想的影响下,客家人受北方方言语音变化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一样,保留着很多上古汉语语音的特性。而作为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是建立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的。反映北方方言系统的《中原音韵》和反映中古语音系统的《广韵》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汉语还是韩国语,在上中古语音构拟、语音史以及语音发展变化的研究中,汉语各方言和域外译音(韩国、日本、越南等汉字音)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本文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写的《汉语方音字汇》所收录的3000字作为语音材料,在对这些字在普通话和客家方言,韩国语汉字音的读音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普通话、客家方言的声母和韩国语汉字音的初声,以及普通话、客家方言韵母和韩国语汉字音韵母(包括中声和终声)进行了对比研究。前者以中古声母系统(包括牙、喉、舌、唇和半舌、半齿等声母)为中心,分别将普通话、客家方言声母和韩国语汉字音初声和中古声母进行比较,进而对普通话、客家方言声母和韩国语汉字音初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探索三者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规律;后者首先对三者的韵母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分别从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的角度来考察各自与对方的一对多的对应关系,然后以中古韵母系统(中古十六摄)为中心,分别将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韵母与中古韵母进行比较,进而对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韵母进行历时的对比分析,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探索三者韵母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规律。
[26]曾莉芸.论意象油画与客家文化元素的融合[D].导师:江锋.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
一个艺术语言体系的建立,总背倚着深厚的人文背景。当一个属于异质文化的油画语言体系表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思想内容、民俗风土和人物形象时,这种油画语言必然会经历另一种文化审美的整合。因此,意象油画这种表现形式,无疑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实与存在。
“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集中体现,意象油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风格和流派,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被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审美吸收和同化的结果,是将民族精神和人文思想转换成具有传统审美情趣的油画表现语言形式,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特征。意象油画作为油画本土化的艺术形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它的文化诉求,是关于文化身份和文化归属的问题,它最大限度地渗入和包涵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人文精神,意象油画作为独特的创作方式和人格的张扬,是油画中国化和现代化的一种体现。
客家具有悠久的文明好灿烂的文化,为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本文深入研究意象油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想,充分挖掘丰富的客家文化及其精神内涵,积极探索意象油画与客家文化元素融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以丰富客家文化和艺术,为客家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
[27]康佳.龙泉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导师:陈乙.西南财经大学,2010.
摘要:中国成都作为国内外都颇具名气的休闲城市,市民以会享受生活而闻名国内外。趁周末难得的休闲时间到城郊乡村去体验大自然的和谐和农村淳朴的乡风民俗,参与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东郊的龙泉驿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地理、区位、交通、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条件。区内龙泉花果山、桃花故里、书房村、枇杷沟、万亩观光果园等,是颇为有名的乡村旅游景区(点),花、果生产已形成产业优势,观赏性、参与性强,景区内农家乐众多,一起构成了其独特的景观优势。一年一度的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为龙泉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品牌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和改善,以及对健康生活休闲方式的越加重视和追求,龙泉乡村旅游必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旅游产品较为单一,文化特质不够突出,整体统一规划尚不足,基础服务设施还较差,服务水平还偏低,产品同质竞争问题初显,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巨大等困难和挑战。系统研究和探讨龙泉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让龙泉乡村旅游产品更能持久吸引消费者,推动龙泉乡村旅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是迫切需要。
本文在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及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龙泉乡村旅游发展的(1)优势(Strength),包括地理位置、旅游资源、交通体系、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条件;(2)劣势(Weakness),包括旅游产品单一性问题、文化旅游资源发掘问题、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整体和统一规划问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问题、节庆旅游存在问题;(3)机遇(Opportunity),包括政策的大力支持、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4)挑战(Threat),包括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影响、环境保护、产品同质竞争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探讨提出了龙泉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抓特色化旅游开发,搞好旅游产品设计,丰富旅游方式;将龙泉乡村旅游区纳入“两湖一山”总体规划实现区域联动,促进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打造重点景区,实现品牌-景区拉动;狠抓市场营销,扩大客源市场,拓宽目标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提升经营服务水平;搞好资源环境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
上述对龙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劣势条件进行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类,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与措施,亦是本文试图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期望能对龙泉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和帮助。
[28]李雪媚.广东丰顺汤南“半山客”话语音研究[D].导师:林伦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
摘要:
“半山客”是一种特别的客家话,在与潮州话的长期接触融合中,形成不同于梅县客家话的特征。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描写了汤南镇金灯盏的潮州话和长林村的客家话的语音和词汇系统,并对两者的语音、词汇系统进行比较究,研描写其互相影响的现象,并力图从这些现象中探求语言、方言的互相接触引起变异的规律,并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探求“半山区”地区语言生活的发展趋势。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单介绍什么是“半山客”并综述了“半山客”话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分别介绍“半山客”话和汤南潮州话的语音系统及其基本的语音特征。第四章是以《切韵》为依据,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探讨“半山客”话,从中古音到今音的演变情况。第五章是“半山客”潮、客方言的接触和变异,分析“半山客”话与潮州话的相互影响状况。
通过本文潮、客方言语音、词汇系统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长坑管区是一个被潮州话包围的客家方言岛,“半山客“话受潮州话的影响是比较潮州话受客家话的影响要大的,而对客家话对潮州话的影响则是比较小的。尽管如此,在潮州方言的包围下的“半山客”话仍然是顽强的、保守的,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执着,在“半山客”地区也同样得到同样顽强的坚守。
[29]林冬梅.从马来西亚华裔家庭用语看华语方言的兴衰[D].导师:方一新.浙江大学,2010.
摘要: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一直以来在采取以推广华文华语为主、马来语及英语为辅的政策下,竭力协助学生掌握好这三种通用语文。然而,基于客观环境条件的欠缺,汉语方言的学习与使用往往遭到冲击,而这个负向的进程又随着家庭系统的小单元化而加剧。本文以马来西亚森美兰州文丁新村的华裔家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及访问方式收集相关资料,研究本区域华人家庭用语的选择,从而探讨有关华语方言的兴衰状况及原因。此外,本文也从语言学角度讨论了文丁新村的华裔人士就语言使用转向问题对语种发展的隐忧,并探讨了补救的方法。
[30]谢美云.梅州市客家人群十二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D].导师:汤绍辉.暨南大学,2010.
摘要:
目的:探讨梅州市客家人群十二年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谱特点,为预测梅州市客家人群未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提供依据;同时为该市卫生部门及各主要医院调整肿瘤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199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间梅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信息库,分别统计分析该院十二年来每一年全院所有住院患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出院例数、人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天数、病死率等资料;并进一步统计分析籍贯为梅州市、民族为汉族、因原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一次住院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年出院例数、单病种构成比及顺位变化、死亡构成比及顺位变化、人均住院费用、人均住院天数、病死率等资料。
结果:①十二年来梅州市人民医院总住院患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年出院例数分别增长了325.77%、128.20%及204.17%,人均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248.39%、196.49%及169.20%,人均住院天数则分别下降了36.16%、22.29%及25.21%;总住院患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1.79%及1.97%,而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年平均上升速度为0.53%;②十二年来梅州市客家人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谱发生了变化,食管恶性肿瘤构成比与死亡构成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33),但男性患者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直肠恶性肿瘤构成比明显上升(P=0.000);食管、结直肠、胃恶性肿瘤高龄患者增多(P<0.05)。
结论:本研究显示:十二年来梅州市客家人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谱发生了变化,食管恶性肿瘤比例下降,而结直肠恶性肿瘤比例明显增加;男性患食管恶性肿瘤比例增加;食管、结直肠、胃恶性肿瘤高龄患者有增加趋势。
[31]李民.历史时期广西茶业研究[D].导师:刘祥学.广西师范大学,2010.
摘要:
广西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广西是茶树原产地中心的组成部分,广西产茶历史悠久,广西茶文化有着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广西的早春绿茶、六堡茶、红碎茶、桂花茶和茉莉花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美誉度,茶业是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茶叶的生产和贸易是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茶业已经被列入广西政府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广西茶业要发展,提升广西各产茶区的历史文化知名度是关键,这能大大增加广西茶叶的产品附加值,摆脱广西茶叶质优价低的尴尬局面。
对建国前广西茶业发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学术论著不多,本文认为广西茶业的发展与茶叶生产技术、茶叶利用方法的南传有很大关系,因而本文把建国前的广西茶业与自然条件、军事、政治、生产技术、商品贸易、文学活动、民俗、宗教、移民等方面联系起来,探究建国前广西茶业萌芽和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力图为当今广西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第一章简单的介绍了广西适合茶树生长、传播和种植的自然环境,指出广西发展茶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第二章介绍、分析、评价了历史时期广西茶业的萌芽与发展。本文把战国至隋朝时期定为广西茶业的萌芽与缓慢发展的时期,战国的楚、统一的秦朝、偏安的南齐、短暂的隋朝都是借由军事行动和政治号令把茶文化普及至广西境内的传播者。本文把唐朝定为广西茶业的兴盛期,在这一时期,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普及,广西的象州茶被陆羽《茶经》列为全国名茶,广西地方官吏教授当地居民植茶牟利,曹邺在广西北部实践、传播陆羽的煎茶法,唐政府根据广西茶业情况在广西征收一定茶税,这些都说明广西茶业在唐朝时候紧随全国步伐已经兴盛起来了。本文把五代马楚时期定为广西茶业的继续发展期,在这一时期,马楚统治下的广西北部和湖南一样实行重视茶业、休养生息的国策,桂北产的茶叶还参加了马楚对南的茶叶贸易。本文把宋朝定为广西茶业的繁荣期,在两宋时期,宋朝时气候的转冷、宋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战争都让广西因祸得福,广西的邕州、横山寨成为西南茶马贸易的主要市场,静江府修仁茶成为茶马互市中广西茶的主要品种。本文把明清时期定为广西茶业多元化发展的鼎盛期,在这一时期,广西茶叶品种繁多,有些茶类还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广西名茶的数量增加了不少,广西各地的土茶也大量出产,广西还是粤、湘、赣商帮进行茶叶贸易的主要区域。第二章梳理了广西茶业发展的历程,扼要的概括了历史时期广西茶业发展的原因。本文在第三章中依据笔者对历史时期(主要为明以降)广西茶叶生产演变的观察和思考,大胆提出并分析了历史时期广西茶业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本文第四章主要是介绍广西所特有的茶文化,在该章中,笔者详细描述了广西境内与茶紧密相连的各大名泉,简要论述了广西境内众多少数民族特有的油茶文化和包括广西客家在内的客家擂茶文化对广西茶业的促进作用。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本章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广西茶业得以发展的原因及对当今的启发。通过各章的论述,不难发现,围绕茶叶,广西各地域、各民族共同编织了广西茶业发展的美丽历史画卷,我们广西后辈应继往开来、不断进取,继续谱写这一画卷的辉煌。
[32]吴可珍.江西石城方言研究[D].导师:汪平.苏州大学,2010.
摘要: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石城方言属客家话宁龙片。此次调查主要描写分析了石城县方言的语音、词汇。一、语音,介绍了石城县方言音系及其特点、声韵调的配合关系、同音字汇、古今比较等,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整体上反映了石城县方言的面貌,力求将石城县语音真实全面地展示出来,并在最后一节进行了内部比较。二、词汇,第一节主要收集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词汇加以解释和说明,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量词等,希望可以反映该方言片人们生活习俗及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把具有特色的石城县方言词汇保存下来;第二节则对石城方言词汇的特色进行了概括,由于受到普通话的影响,石城方言也处于变化中,某些方言特征在消失或淡化,这些变化同样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中,本文详尽地记录了所搜集到的材料,并对其特色进行总结。
[33]张铭娟.客家筝乐艺术风格成因研究[D].导师:张树德.云南艺术学院,2010.
摘要:
古朴雅致且风格特点显著的客家筝乐,是全国地方筝乐中一朵盛开的艳丽花朵。无论是曲体结构、调式特点和演奏之道都赋予了它别具一格的风貌。这些风格特点的形成渗透着复杂的历史人文元素,也吸取着客家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养分。无论是历史迁徙、地理居住环境以及方言的影响,还是广东汉乐与广东汉剧的影响,最后都是要通过不断努力的一代代客家筝人聚集他们的智慧,才使得这朵艳丽的花朵长久吐露着芬芳。
本文第一章将从技术方面研究客家筝乐的风格特点,这包括曲体结构、调式特点与演奏技法。第二章从客家历史上的移民迁徙、他们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和客家方言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因素与其风格特点的关联。第三章分析客家筝乐是如何从广东汉乐与广东汉剧中分离出来,又如何在客家筝人不断努力之下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
[34]叶琼秀.成都金龙长城景区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D].导师:覃建雄.成都理工大学,2010.
摘要:
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也要融入旅游产品中。旅游产品是直接进入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综合。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整个旅游开发活动的核心,它的开发状况直接关系到旅游地的旅游价值,关系到旅游业发展的繁荣和兴衰。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以都市近郊旅游为主要目的地的各种旅游越来越受到都市居民的热爱和追捧。在都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下,以都市近郊为主要目的地的休闲、度假、生态旅游逐步兴起,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金龙长城景区位于成都市东部的龙泉驿区洛带镇内,处于成都市旅游圈“二圈层”之内,具有优越的旅游区位优势。
本文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金龙长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对都市周边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本文从金龙长城景区的现状对金龙长城景区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提出较为符合金龙长城景区实际情况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为都市近郊旅游业的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旅游开发模式及进展进行研究,然后在这基础上对金龙长城景区进行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旅游资源特色及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出旅游资源特色,并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再结合该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产品开发的战略、旅游开发构想、旅游开发布局定位、旅游产品的设计,营销策略等。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对旅游景区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上,最后在旅游发展战略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金龙长城为代表,对都市周边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结论:
(1)对金龙长城景区的旅游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包括区域构造,地层及岩性,地貌特征等。
(2)首次将金龙长城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划分,分为5个主类,16个亚类,并对该景区做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概括总结出金龙长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色。
(3)通过旅游景区旅游现状的研究,首次提出旅游开发空间布局“一心、一带、二口、三区”。
(4)结合金龙长城景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对该景区提出了休闲观光、健身、宗教体验、节事等的旅游产品,并进行了旅游产品营销研究。
(5)在金龙长城景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基础上,针对目前都市周边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较少的情况,整合旅游项目和区域资源,首次提出都市近郊旅游区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
[35]李浩.场域、资本与文化传承[D].导师:何明.云南大学,2010.
摘要:
博白采茶戏是采茶戏的一种,俗称唱采茶。这种采茶戏广泛流行于玉林、钦州这两个地区,以及梧州地区的苍梧、字溪、滕县,南宁地区的宾阳、横县、马山、扶绥、崇左和百色地区部分县。因上述各地大多位于广西以南,故又称为桂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明朝末年由江西传入广西博白,在4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桂南采茶戏曾有着光辉的过去,但是现状却让人忧虑。
在桂南采茶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时代的需求、政治的影响和社会的变迁等因素对它的影响是巨大的,就与桂南采茶戏场域密切相关的行动者来说,剧团、演员和观众的存在方式和他们在场域中的行为对桂南采茶戏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
桂南采茶戏与客家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就桂南采茶戏所表现出来的客家文化符号来说,语言、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三种是最明显的。桂南采茶戏的审美习惯和价值评判是基于客家人的审美习惯和价值评判的自觉行为,正是这样的自觉行为让桂南采茶戏有着传承客家文化的行动。这些客家文化符号是桂南采茶戏文化场域的文化资本,是与桂南采茶戏文化场域相吻合的客家人的惯习。
在社会转型期中,桂南采茶戏的剧团、演员和艺术本身都经历了很大的转型,转型的动力主要有国家的文艺政策、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观众的惯习这三股力量。桂南采茶戏想要在社会转型期中找到出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增加桂南采茶戏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二是利用桂南采茶戏的经济资本;三是保持场域跟惯习的合拍。
[36]程璐怿.江西万载潭埠鼓吹乐“得胜鼓”的调查与研究[D].导师:傅利民.中国音乐学院,2010.
摘要:
2008年6月7日,万载县鼓吹乐得胜鼓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地方鼓吹乐种得胜鼓的个案调查,探求江西万载地区得胜鼓的发展现状。
笔者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运用乐种学考察方法和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研究理论,以万载潭埠镇的鼓吹乐“得胜鼓”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十余次的追踪调查。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考察该乐种,首先,第一章“历史构成”章节通过史学研究方法中文献记载和口述历史两种方式对得胜鼓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二章,采取乐种学的研究方法对乐种的物质构成进行考察,其中包括乐器、乐队组合形式以及所演奏乐曲考察;第三章,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出发,考察得胜鼓在当地民俗中的运用情况;第四章,具体分析得胜鼓的音乐构成因素,将现存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几首乐曲进行分析,意图找出得胜鼓乐曲中的规律性特点,并在此得出结论:当地乐曲分为当地土著音乐和客家“灯彩”音乐两种特征,两者在使用的程序上有着严格区分。但从礼俗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得胜鼓所演奏曲牌仍以当地土著音乐为主。第五章,笔者从得胜鼓传承现状的调查引申出对我国传统音乐传承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如今传统音乐的传承主要分为“自我”传承和“他者”传承,并体现出“二律背反”的哲学思想。
[37]王杰.台湾政治格局中的族群问题研究[D].导师:贺金瑞.中央民族大学,2010.
摘要:
台湾问题关系我国国家核心利益,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民进党和“台独”势力不断操纵族群议题,挑起岛内民众的对立,挑衅和刺激大陆,借此攻击祖国大陆、岛内国民党等泛蓝阵营,以获取政治利益,达到其分裂祖国的目的。台湾的族群问题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很大,危害也很深,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大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深度不够,没有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台湾族群问题的重要论著,在这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台湾是一个多族群共同生活的地区,孕育了多元族群文化的社会,岛内族群政治格局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深入了解台湾的族群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制订两岸政策,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共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台湾的族群不同于传统的民族学定义的“原生”意义上的族群,它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建构性色彩,台湾“四大族群”的划分不是以民族作为依据的,而主要是根据“语系”、“到台湾时间先后”、“历史记忆”划分的,根据这三点可以将台湾民众大致划分成原住民、外省人、闽南人、客家人等四个族群。在国民党当局威权统治时代,族群问题属于政治禁忌,族群之间的分歧被暂时压制,普通民众很少有人关注族群问题,学者也鲜有论述这一问题。台湾族群意识的兴起与岛内的“民主化运动”、客家人运动、原住民运动和民进党及“台独”势力的操纵等有着重要关系。由于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原因,台湾“四大族群”间存在着原汉矛盾、省籍矛盾和闽客矛盾三大对称性的矛盾,这些矛盾和纷争以及政党对此的利用和操纵,使族群问题在台湾的政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成为一些政党和政治人物进行选举动员的工具,对岛内政党的政策制定、海峡两岸关系、岛内民众“国家认同”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族群的政党倾向、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和“国家认同”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本文笔者从发展政治学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历史社会学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等,将族群问题放入台湾政治格局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对台湾“四大族群”的由来和现状的分析,引出台湾族群纠结及族群间的三对主要矛盾和纷争,进而分析族群问题与台湾民主化的相互作用及族群因素在选举中的作用,同时还深入分析了族群问题对岛内民众“国家认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并探寻台湾族群和解的路径。
[38]肖丽丹.半山客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动[D].导师:刘志扬.中山大学,2010.
摘要:
本文是一项关于半山客村落族群认同的研究。以往的客家研究长期以来偏重对客家文化和族群性格的整体性描述,对客家文化丰富多变的区域性差异重视不够。虽然近年来已有学者开始将具体时空框架中的客家文化纳入研究视野,但研究地点多集中于梅州、闽西等地,对处于潮客交界地带的族群关注甚少。本文以潮汕地区潮客交界地带的半山客族群为研究对象,关注半山客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动,不仅能为半山客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民族志个案,而且能在具体而微的民众日常生活实践中窥探族群认同建构、发展与变迁的动力本质。
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D村所处区域的潮汕、半客家村落的分布及D村在通婚、经济活动、学校教育等层面与潮汕族群的互动,以设定族群认同的展示空间,并为下文探讨族群认同的维系和变动作必要的铺垫。第二部分在族群互动和边界流动的脉络中,从宗族认同、方言认同与习俗等层面考察族群认同的维系与表征。第三部分考察D村族群身份“隐形性”的增长趋势及族群意识强弱的代际差异,探讨引发族群认同变动的原因和动力。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总括D村族群认同建构、发展与变迁的动力本质,总结族群认同的特点,并对本地族群认同所折射的族群关系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研究表明,D村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迁,既与由共同世系、语言、习俗所凝聚的根基性情感有关,也离不开培植与推动族群意识变化发展的社会场景,正是两者的合力形构了D村族群意识丰富多变的现代形态。从D村族群认同的个案来看,半山客与福佬人的族群关系呈现半山客为福佬人所“单向同化”的趋势,即半山客原有文化特质日趋模糊,半山客族群认同空间日益被压缩,半山客族群意识逐渐弱化。
[39]林晶瑾.遗产旅游背景下的福建土楼形象解析——福建土楼旅游形象测量[D].导师:张晓萍.云南大学,2010.
摘要:
旅游形象研究是旅游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旅游形象测量研究在国外旅游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目的地形象测量的研究。目前对形象测量的实现技术已经相当丰富,而今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框架构建,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对遗产地旅游形象测量做出尝试。
基于对遗产旅游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基础理论的分析,本文认为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形成是多方主体进行选择的结果,多方主体之间存在着互动性。基于对前人的目的地形象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进行综述,确定本文研究的方法,即应用问卷调查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结果以及网络信息进行定性分析。本文选取福建土楼作为实证研究的遗产地,调查对象包括当地居民、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以及学者。通过对不同主体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并且使用多条证据法,即对个别主体使用了两种以上的调查数据,以显示更加丰富、完整的遗产地形象。通过调查发现,1)福建土楼的显著形象是土楼建筑、乡村环境以及民风态度。2)土楼存在卫生状况差、景区管理以及商业氛围浓的负面形象问题,并且存在游客的重游率低的问题。3)福建土楼呈现区内恶性竞争的态势。综合理论以及实证的研究,本文认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是遗产旅游形象形成的基础,它是旅游企业、政府发射的遗产地形象的素材。政府与当地人,当地人与游客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即从对方的镜像中认识自己,进而影响各自在旅游场域中的形象发射行为。
[40]牛玉西.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研究[D].导师:曾少聪.中央民族大学,2010.
摘要:
畲族与客家文化互动引起了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采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畲族与客家文化互动研究的梳理与回顾,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来审视畲客文化接触,透过对一个村落畲族社会文化的田野调查来探讨畲族与客家文化,从畲客互动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龙岭村畲族和客家的文化互动,进而揭示畲族与客家文化互动的历史和现状,深化对畲族与客家文化的探讨。
第一章阐述论文选题的意义、畲族与客家文化互动的学术史回顾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叙述秀峰乡龙岭村的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包括龙岭村概况、龙岭村曾氏客家由来以及龙岭村畲族的族源。
第三章阐明畲客之间不是以一种文化去取代另一种文化,而是两种文化互相融合,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正如蒋炳钊先生在论述客家的形成过程时指出:探讨客家民系的形成,既要研究中原汉人入迁的历史,同时又要研究当地土著民族的文化变迁,尤其是要深入探讨入迁的汉人与当地畲族融合的过程。
第四章以龙岭村为例,从物质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探究畲客文化的互动,辨别哪些是主要体现畲族影响客家的部分,哪些是体现客家影响畲族的部分。
第五章分析畲客文化会产生互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是客畲聚居地的交错,引起文化的互动;其次是通婚引起文化的互动;其三是官方的统治引起文化的互动。
第六章是结论。本文指出:由于地域、通婚和国家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畲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存在着密切的交流和联系;畲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在客家与畲族混居的地区,应该构建客畲族群平等的意识,促进客畲文化的互动和融合。
[41]马洁琼.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研究[D].导师:伍巍.暨南大学,2010.
摘要:
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的分合表现,具有典型的汉语类型学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方言的客观事实,对梅州方言齿音声母做全面、细致的调查描写和分析,力图解决两个问题:
(1)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分合类型及其发展演变趋势。
(2)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的发展演变机制。
文章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一)引言。介绍前人研究概况、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意义、调查方法和步骤、材料来源及发音合作人情况,并对相关符号体例和术语进行说明。
(二)对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做共时平面考察。通过104个方言点田野调查材料的分析,得出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的分合类型及分布情况。
(三)梳理梅州客话材料的平面差异,参照19世纪相关的方言圣经材料,从历时的角度揭示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由分到合的客观趋势。
(四)综合考察梅州客家话高元音前趋特征对齿音声母的影响,得出梅州客家话齿音声母由分到合的演变规律及其内在的音变规律。
(五)对全文的论述结论进行概括,并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相关论题。
[42]易弘键.赣州市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研究[D].导师:朱翔.湖南师范大学,2010.
摘要:
近年来,红色旅游因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亮点,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却面临着开发观念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开发形式和产品单一、缺乏参与和体验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红色旅游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消费观念日益提高和体验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亟需应用新的理念来重新设计红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赣州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摇篮和东江发源地。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构建“两型社会”的大好环境下以及对海西经济区和红色旅游发展大力扶持的政策下,赣州市应该准确把握时机,转变开发理念,创新开发思路,以红色旅游开发为核心,构建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的模式和结构体系,指导和促进赣州红色旅游的发展,进而促进赣州旅游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分为七部分内容:
第一、二部分从红色旅游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对相关领域的研究,通过红色旅游和旅游开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第三部分是对赣州市红色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对赣州市红色旅游开发基础和现状的分析与评价,探讨了赣州市实行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和原则为基础,探讨了适合赣州市红色旅游综合开发模式的选择和构建。本文认为对红色旅游进行综合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资源和市场深入调查和评价的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以结合、融合、整合和联合为手段,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方式加大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文化和管理体制各方面的创新,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五部分以综合开发模式为基础,提出了赣州红色旅游综合开发的一些创新性思考,为红色旅游的综合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第六部分为赣州红色旅游综合开发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文章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文认为,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要而极富特色的旅游形式,必须准确把握机会,紧跟时代潮流,在对区域资源和市场深入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构建适合各红色旅游地区的综合开发模式,实施综合开发,以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43]于建伟.福建省连城县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研究[D].导师:侯卫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摘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发展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程。历史的传统元素在许多领域都有体现。古村落作为社会文明的体现之一,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古村落散落在全国各地,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其传统特色之丰富已举世闻名。这些古村落拥有优美的的自然环境,同时拥有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它们均体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福建省连城县培田古村落是人类聚落的宝贵文化遗产,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培田古村落的传统风貌保护受到很大冲击。为了使培田古村落得到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培田古村落传统文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特色的保护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对继承与发扬闽西地区特色具有广泛的意义和价值。论文以福建省连城县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建省连城县培田古村落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1.首先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传统风貌研究现状和培田古村落研究现状,并界定了风貌和古村落概念。
2.接着论文从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形成因素、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的构成要素特征和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的价值进行了研究。
3.最后分析了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在传统风貌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保护方面进行了阐述,最终形成科学的、整体的、具有现实操作意义的保护初步构思。
本着这样的原则与思路进行分析与研究,培田古村落传统风貌历史资源将为闽西地区文化的再创造作出更大的贡献。
论文对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对同类型的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4]梁盛平.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D].导师:王琥.南京艺术学院,2010.
摘要:
从江西赣南十八个县市民具的田野考察的角度切入探究,展开于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两方面,勾勒出赣南客家十八县市民具的分布状况,从而分析赣南客家独特的区域特点。通过田野考察资料分析中选取灶、竹摞子、凳椅和蓑衣斗笠,对基本民具设计特点和对应民具群分布以图表方式例析,从形制、功能、结构和原理方面阐述。生产工具选取农事类、建筑类、运载类、加工类和其它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选取服饰类、饮食类、坐卧类、装卸类和其它类等方面的赣南客家日常生活用具。勾画赣南客家民具的基本风貌,提出对赣南客家民具的原始感性认识、包容性及大众参与设计的思考,围绕“自然条件决定了生存方式(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生存方式选择自然条件”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工具、形成生产工具样式,生产工具改良生产条件,从而影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决定生活用具、形成生活用具样式,生活用具改良生活质量,从而影响生活方式。
[45]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导师:沈立岩.南开大学,2010.
摘要: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陈寅恪创造性的实现了“文史互证”,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方法应用领域,都留下了可供后学继承的丰厚遗产。因此,对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进行研究,将产生拓展思想史研究和发掘文史研究方法两个维度的积极影响。
本文以陈寅恪“文史互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一种独创性思想和方法的发展、构建、流变、应用和意义。主要内容有: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旨在阐明对陈寅恪“文史互证”进行研究的基础:首先,明确了研究陈寅恪“文史互证”,是系统把握其思想的重要脉络。其次,阐述进行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的理论可能性。由此,考察展开研究的文献基础。其后,通过梳理和分析学界对陈寅恪研究的整体现状和以“文史互证”思想研究为专题研究的现状,确定以“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研究主线。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旨在探究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理论渊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分析陈寅恪的文化型家族对其思想核心与诗人气质形成的影响,说明家族文化熏染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产生的起点。第二,通过爬梳陈寅恪求学经历与治学重点转移情况,分析他的资料准备和学术品格,以及学术理念的追求,说明这对他“文史互证”的思想从初步形成到确立的重要影响。第三,通过考查在陈寅恪“文史互证”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两重“公案”,即“王国维之死”与“中年盲目”,说明个人历史的特殊性与其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从第三章到第六章,论述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建构与流变情况,考察“文史互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文史互证”方法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主要分析陈寅恪“文史互证”的前期探索情况。这一时期,陈寅恪以魏晋至唐长篇叙事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思想特征表现为“由文证史”。他开始探索“古典”与“今事”、文学作品研究与思想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关注诗与诗之间的通解,并提出由“文学作品中的史料信息”证“具体历史问题”,诗歌解读中“最简易的说法更接近真谛”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以考证历史地点与事件为中心方法,具体地说,有甄别作者姓名及成文时间法、考证地点
并确定人事法、考证“今事”法。
第四章主要分析“元白诗笺证稿”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正式形成期。通过分析陈寅恪选择以“元白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和其对“元白诗”的分类与内涵的认识,明确了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的自觉性和系统性,从而确定其“文史互证”思想的正式形成。此时,陈寅恪提出要从了解当时文体的关系和当时文人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进行诗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诠释诗句的一般思路。同时,表现为多种研究方法并用,有综合的方法、比较的方法、默认法、空间研究方法、本集互证与相关诗歌参证法。
第五章主要分析“论再生缘”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形成的重要发展期。对于陈寅恪如何确定“弹词”为基本研究对象进行条分缕析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陈寅恪考察此时主要的思想内容为:崇尚“自由灵活的女性思想”、注重作者“个人历史”与“写作经历”之间的张力,以及读者个人历史与作者个人历史的共鸣。陈寅恪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亲族诗集推测法、消除递减法、大胆假设法、时间递推法、中外文学比较法、小说参证法。
第六章主要分析“柳如是别传”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成熟期。以陈寅恪选择柳如是为基本研究对象为切入点,对其中涉及到的“柳如是别传”与清初历史研究、“柳如是别传”的基本材料与写作缘起、“柳如是别传”的创作及文体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发掘陈寅恪在文体写作中表达的“个人历史”与“心史”思想。他重视诗文与个人历史的重合,发扬“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同时,在“文史互证”间展现明清社会发展情况。陈寅恪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古典今事考证法、名字推测法、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了解之同情”、人物心理描写法、志书使用法。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是对全文主题的总结与概括。
[46]黄露曼.无形的心碑——客家筝曲《崖山哀》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内涵[D].导师:邓希路;饶宁新.星海音乐学院,2010.
摘要:
《崖山哀》是传统客家筝派代表曲目之一,本文通过对《崖山哀》的音乐特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详细分析来介绍关于客家筝的风格特点和演奏上的特征,并通过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关于如何掌握客家筝风格和内涵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1.了解客家筝的“母体”——广东汉乐(主要是客家丝弦音乐)及其客家筝在汉乐中的作用;2.参与汉乐合奏形式和工尺谱的演唱(口传心授方法的保留)对学习客家筝风格特点的重要性,以及客家筝演奏中必须掌握的即兴演奏规律;3.了解客家人的文化,历史,生活等对掌握客家筝音乐风格的必要性。
[47]刘晶.关西新围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导师:吴宏敏.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在赣州市龙南县的关西镇,矗立着一座方形的围屋,这座围屋名叫关西新围,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历史,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目前为止国内外保存最为完好、结构功能最为齐全,赣南地区围屋中规模最大的围屋。关西新围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围屋内通道贯穿各列建筑,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房梁雕饰别具一格,大致利用谐音造型和形象寓意手法,色彩则多以红色、赭石、黄色为主,给人以富贵堂皇之感,其高雅精美,堪称民居建筑的奇观。从每一装饰的立意取向和造型结构概括中显示对中原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又对本地文化及异域文化兼容并蓄。本文首先回顾关西新围的建造历史,剖析围屋历经风雨,社会变迁,朝代更迭,完美保存至今的现象,进而深入了解关西新围的建筑装饰艺术,本文以关西新围的造型与装饰的艺术特色入手,通过对围屋里面的吉祥图案的艺术形象、内涵、意义的分析,来探究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关西新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概况。第三章,主要对关西新围的建筑装饰要素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从门、庭院等几个重点部位进行分析。第四章,介绍关西新围的建筑装饰艺术造型工艺,主要有木雕、砖雕和彩画等。第五章,介绍关西新围的装饰艺术题材分类,从人物、动物、植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六章,介绍关西新围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研究关西新围装饰艺术的构成特性、装饰手法、表现形式和造型观念。第七章,主要分析赣南关西新围的研究价值,如何传承与保护。传承和保护关西新围的建筑装饰艺术是论文的主导方向。
[48]朱盈.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D].导师:刘勇勤.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
本文以赣南客家祠堂的装饰艺术为研究对象。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有关资料,从赣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建筑造型工艺、建筑装饰艺术等角度来解读赣南客家祠堂的装饰艺术,可以使人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赣南客家人的宗族、宗教信念,及其蕴涵着的风俗民情和精神观念等文化内涵,从而重拾今天渐被人们遗忘了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
本文共有五章,结合赣南客家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及赣南地区深厚的客家文化、政治经济环境,对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进行重点分析。第一章,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和社会经济四方面,对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形成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并总结这几个方面对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产生的影响。第二章,对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构成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构成形式和装饰的主要部位进行解析。第三章,从装饰技法、表现手法、图像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对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美学意蕴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通过对夏府戚氏祠堂和谢氏祠堂的个案研究,分析赣南客家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特色。第五章,对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进行总结。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对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保护和挖掘赣南客家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9]宋守标.客家民俗资源融入油画创作探究[D].导师:白晓剑.赣南师范学院,2010.
摘要:
客家民俗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客家文化的直观体现、是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面临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文化资源,从根性上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本文立足客家民俗资源这一客家文化的载体,通过对客家民俗资源的历史与现状的全面考察,对其造型、色彩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结合油画创作的形式语言,梳理、提炼出客家民俗资源中有利于视觉感知的外观形式和语言符号,阐述其融入油画创作的可行性。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融合油画创作实践。最终找到能切实符合弘扬客家人精神的油画形式语言,挖掘客家的传统精神特征和现代价值,为探索以油画创作形式弘扬客家精神找到合理方法,来实现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凸显油画创作的地域性,拓展油画创作之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使得中西文化进行真正的交流和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油画作品。
[50]白如山.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整合研究[D].导师:王晓文.福建师范大学,2010.
摘要:近年,国内外学术界在跨区域旅游整合的研究中,尤其是跨行政边界区域旅游研究的成果显著增加,但大多侧重于宏观层面上跨国界或跨省界区域旅游整合的意义、问题、原则、对策以及跨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发展模式、旅游整合等合作构想和原则罗列上。然而,对微观层面上跨县市界区域核心利益主体冲突博弈格局及其内在机理很少有人涉足。为此,在本课题研究中,尝试以利益主体理论、共生理论和博弈理论等为支撑,集中分析中国的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状况,通过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典型区域个案研究试图达到这样一个核心目的,即探讨行政边界分割情形下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概念、类型、特点、矛盾机理及整合效应、模式及驱动机制,最终探究“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跨县市核心利益主体共生冲突格局、冲突机理及其整合发展模式、利益分享机制的创新性设计等问题。
研究表明:首先,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核心利益主体共生与冲突博弈是同时存在的,共生是冲突博弈的内在机理,冲突博弈则是共生演化的外在表现。其次,初步厘清“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三维演替过程(时间维、空间维、关系维);“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跨县市核心利益主体共生冲突格局表现为横向层面的品牌共生体的冲突和纵向层面的利益共生体的冲突。其背后深层次的冲突机理主要在于行政分割运作机制、地方利益导向、压力型体制下官员政绩驱动机制及缺乏制度性的跨行政边界区域协调机制等因素导致横向层面的跨县市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加上内部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益分享和保障机制则造成“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强弱势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失衡引起纵向层面的利益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针对“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存在的利益冲突博弈问题提出“十字型共生”整合模型及其共生整合机制。
[51]何月燕.土楼文化及其教育功能研究[D].导师:洪明;包绍明.福建师范大学,2010.
摘要:本研究以教育文化学、成人教育学相关理论为理论视角,走进土楼人的生活,研究土楼人的非正式学习,试图从土楼人生活的文化土壤中挖掘其文化的特色及其在成人生活中的教育功能体现,从成人的文化家园中揭示其蕴含的教育价值。
位于福建省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大型圆楼二宜楼是福建土楼建筑的典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闽南区域的展现。随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探寻土楼文化及其背后的诸多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笔者曾多次深入土楼实地,运用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及口述史等研究方法,对二宜楼文化及其在农村成人生活中的教育功能进行了研究。
本文从二宜楼创建的主客观因素、概况与发展、文化精神等三个方面追溯了其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并着重阐释了二宜楼的建筑、儒家、宗族及海洋等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教育与文化关系、生活与教育关系等相关理论,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探讨了“二宜楼文化”与“农民语言的学习”、“地区经济发展”、“传统民俗风情的传承”、“人际关系”及“农民环保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关系,进而分析了二宜楼文化在农村成人生活中的教育功能,解读了土楼文化与农村成人教育间的关系,探讨了土楼文化在农村成人生活作用中的利弊,并对其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还在对二宜楼文化及其教育功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优秀土楼文化,引领农村成人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建议。
[52]蔡彩云.永定土楼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D].导师:骆培聪.福建师范大学,2010.
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以游客体验为导向的旅游市场环境下,基于游客满意的视角完善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对增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作用。自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定土楼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关注的焦点。土楼旅游景区这种独特的旅游地,如何增强游客吸引力,提高游客满意度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在对国内外游客满意度和土楼旅游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永定土楼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永定土楼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设计了永定土楼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游客满意度调查与游客特征分析,游客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游客对旅游地发展其他问题的评价,三是游客满意度后续影响;游客特征分析主要包括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游客出游特征分析;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调整;对永定洪坑、初溪、高北与南溪四大土楼群进行实地调查,收回有效样本656个,运用数量分析对概念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借助IPA分析法确定永定土楼旅游地应该“重点改进”、“继续努力”、“低优先发展”以及“不要花太多精力”的四类因素,为土楼旅游发展的战略分析提供依据,并对游客感知的旅游地发展状况和游客满意度后续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了永定土楼游客满意度和四大土楼群的满意度差异。最后基于游客满意的视角提出了永定土楼旅游地开发策略,对永定土楼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53]李星明.井冈山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研究[D].导师:张亚军.扬州大学,2010.
摘要:
本文主要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井冈山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在结构、语义等方面的特点。井冈山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在结构上的类型很多,这与汉语普通话能性述补结构存在很大区别。具体可分成六大类:V得O、V得、V得C(O)、VC得、V得倒(O)、V得CZ倒。各种结构的内部构成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语义上,井冈山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主要表达动力[能力]情态、道义[许可]情态、道义[义务]情态、认识[推测]情态四种情态意义。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的各种类型在语义表达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V得O”结构主要表达动力[能力]情态、道义[许可]情态、道义[义务]情态、认识[推测]情态四种情态意义,“V得”结构主要表达动力[能力]情态、道义[许可]情态、认识[推测]情态三种情态意义,“V得C(O)”结构主要表达动力[能力]情态、认识[推测]情态两种情态意义,“VC得”结构主要表达道义[允许]情态情态,“V得倒(O)”结构主要表达动力[能力]情态、认识[推测]情态两种情态意义,“V得CZ倒”结构主要表达认识[推测]情态意义。
[54]陈文红.当代赣南畲族与客家族群关系研究[D].导师:曾少聪.中央民族大学,2010.
摘要:
本文是关于当代畲族与客家族群关系的调查研究,试图回答当代畲族文化的构建、畲族与客家族群认同的变化以及畲客关系等问题。本文以赣南畲族为考察对象,以信丰县田村为个案,采用历史文献法、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等方法,描述了田村原属客家的蓝姓由“客”返“畲”的过程,并通过分析畲客族群的认同,畲族文化的当代建构模式,进而阐述当代畲客关系内涵。
赣南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和文化区域,畲族与客家共生于此,产生了广泛的族群接触与文化涵化。因此,研究赣南的畲客族群关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通过对田村这一畲客村落的研究,结合对赣南区域畲客族群的历史、文化以及相互关系的整体把握,提出了当代赣南畲族文化建构的几种模式,即文化移植式、就地取材式、恢复传统式。并对赣南畲客族群关系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当代赣南的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都是建构和复兴的产物。2.“客在汉畲之间”:客家作为汉民族的民系之一,在不同区域与不同族群杂居过程中,实际上是起了汉族和其他族群之间的“桥梁”和“缓冲带”的作用。3.“畲”与“客”因历史情境而转换身份。田村的个案表明:赣南的畲族与客家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汉入畲”、“畲化客”、“客返畲”的历程,在当代的族群关系里仍然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实现“畲族”与“客家”身份的弹性转换。
[55]苏东来.廖观音事件与成都东山客家社会变迁研究[D].导师:陈世松.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
摘要:
“廖观音事件”是20世纪初成都农村下层民众发动的一次以反清灭洋为口号具有秘密宗教性质的反帝反封运动。起义首领为廖九妹,俗称廖观音。“廖观音事件”主要爆发于东山客家地区,廖本人亦为客家后裔,事件的参与主体民众多为客家后裔。廖观音事件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独立事件,以此事件为切入点,采取以经织纬、以事件带专题的研究框架,把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纳入到东山客家社会变动中去进行解读,对深入解剖清初以来成都东山客家社会历史变迁脉络及事件爆发于成都近郊东山客家地区的历史必然性。
本文共分五章,外加前言和结语,共七大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前言部分主要包括概念的界定、选题缘由及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
第一章廖观音事件史实研究。综合不同版本廖观音家世的记载,通过查阅史料及逻辑推理厘清其家世之迷,并对事件的基本史实经过进行概述,并与同时期和同地域的运动的比较,分析其特点。为开展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的关系研究提供基础。
第二章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分析事件中的首领人物、参与主体、活动区域的客家属性,中心论证事件爆发在客家地区的必然性,意在说明事件是东山客家社会长期变动的结果和产物。
第三章廖观音事件与廖氏家族。围绕事件的首领人物廖观音,从宗族的视野展开,中心论证廖氏家族在东山客家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意在说明廖氏家族中产生廖观音这样的人物,不是偶然现象,同时也说明廖氏家族在东山地区的影响力亦是廖观音领导起义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民间信仰。围绕事件的宗教组织外衣,从民间信仰的角度,说明事件中宗教信仰是东山客家地区民间信仰不断融合流变的产物,也是事件获得客家民众支持的精神原因。
第五章廖观音——东山客家女性的典范。围绕客家妇女的属性,通过对客家女性“老祖母”精神的分析,意在说明事件的领袖人物廖观音集中了客家女性的优良品德,这是事件能够聚集众多客家民众参与的内在原因。
结语部分围绕总结了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关系。旨在点明东山客家社会百余年的社会变迁是事件爆发的历史前提,清末以来各种社会矛盾聚焦东山地区是事件爆发的直接诱因,东山客家社会固有的保守性、地域性等观念是事件始终围绕东山地区展开的并最终导致失败的内在原因。
[56]朱云霞.族群的认同、诠释与重构[D].导师:虞吉.西南大学,2010.
摘要:
自从“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以爱斯基摩人作为摄影机关注的对象,并使其关注的结果具有人类学的学科意义以来,通过影像来纪录人类社会现存的基本社会形态与文化风貌,已成为人类学家书写民族志的一种重要方式。影像作为一种被麦克卢汉称之为“是一种更加非集中化的媒介,给区域性方言提供了表达的机会”的传播媒介在人类学的学术研究中大放异彩,并由此延伸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影视人类学。虽然有关影视人类学究竟有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的争论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影视人类学也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论的表述,但摄影机却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纪录和阐释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形态的重要表述工具。各种各样具有人类学意义的纪录片不断问世,并由此成就了“影视人类学片”这一说。然而,不管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就在国内,影视人类学却更多地被用在纪录和研究濒临灭绝或消失的人类群体和相对“原始”的人类社会。影像以它直观的,形象的特点被众多人类学家一种纪录和诠释异质文化的重要手段。尽管在国内,能完全被称之为“影视人类学片”的作品少之又少,但用摄影机来纪录和阐释某个族群或者某个文化的功能却被电影或者各种电视片所收容。众多电影或电视作品都通过影像纪录和展现了一个区域或一个群体的生活百态,包括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等等,这样以来,这些影像便具有人类学研究的意义。本篇论文试图以反映客家族群的相关影视作品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影视作品究竟是怎么呈现一个族群,这些影视作品又呈现了哪些特征,作品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这些作品对客家族群的认同又将会起到何种联想?
整篇论文的写作始终保持着人类学的视野,不管是对客家族群的概况描述、还是对客家影视作品的分析,都将保持人类学的视野。不仅如此,为了得出有效的结论,本文还将选择一定的区域展开全面的田野调查,对客家族群进行综合的了解和概括,并将所观察到的结果与现有客家影视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彼此的关系,并最终促成论题的完成。整篇论文的总体架构如下:
绪论:包括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关键问题的指出以及与本论题相关的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南国“客家热”的兴起。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对客家人的族群认同的历史进程的介绍和客家影像出现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族群的诠释。这一部分主要是从人类学视野分析客家影像对客家族群的诠释。
第三章:族群的重构。这一部分以一个田野调查的展开为线索,将客家影像所反映的和田野中所观察到的客家社会和客家族群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客家影像与现实中的联系与区别,并分析客家影像对客家人族群认同的影响。
第四章:结语
[57]蒋英.川西各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导师:徐万邦.中央民族大学,2010.
摘要: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也只有人类把饮食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们拓展了饮食的范围,也使得饮食文化包涵了广泛的内容,它既包括食源的开发、食料的拓展、食品的选择与加工、饮食器具的发明和制作、食物的色、香、味、形等物质领域,又包括从饮食实践中展开的各种活动中所形成的饮食观、烹饪观、烹饪技巧、食疗理论及宗教信仰、节日习俗、艺术审美等精神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饮食文化必会与人类相伴始终,它永远不会脱离人类的文化和生活,只要人类生生不息,饮食文化也将生生不息。不管从时间的层面,还是从空间的层面看,饮食文化都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这些特性也决定了饮食文化会在发展中不断交流传播并发生变迁。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断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特别是代表汉族饮食文化大成的各个地方菜系,已经成为中华饮食发展的主要支柱。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主要是由占人口90%以上的汉民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构建的,正是由于历史上在中华大地生存和繁衍的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和借鉴,中国饮食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完善,于今蔚为大观。
川西地区是古蜀故地,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而川西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历史上川西民族地区中的民族流动和更替十分频繁,经过长期的发展,川西地区成了藏族、彝族、羌族的重要聚居地或主要聚居地。从历史视角看,川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主要受经济与地理环境的制约,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地理环境往往对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不管是在主食、副食,还是饮料及饮食风俗上,川西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形成,在与其他各族的交流中,尤其是与汉族饮食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川西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起源并发展于成都并享誉世界的川菜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周围的少数民族发生交流,这种交流使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因子进入汉族的生活,也使更具有普适性的汉族饮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这是值得民族学者加以重视和研究的。
目前我国研究饮食文化的专著和书籍繁多,‘以猎奇为目的研究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亦不少见。但从民族学的角度,专门以少数民族与具有特色的汉族地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为研究对象的还较少。本文就是从川西少数民族与以川菜为代表的汉族饮食文化交流和变迁的角度,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研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民族间饮食文化的交流和变迁,进而探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并使之不断创新发展。
本文分为六大部分。导论主要是介绍研究源起,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所运用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文中的一些概念作出界定。第一章“川西地区主要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与变迁”在总结川西藏族、彝族、羌族、回族、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论述了它们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迁情况,分析了民族饮食文化交流的具体表现,说明川西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受现代饮食结构及饮食观念的巨大影响。第二章“成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汇”,主要论述了立足于成都的川菜菜系的形成发展,及成都饮食文化的特色,并结合独具特色的成都客家饮食文化和藏族、回族等饮食文化在成都的表现和变化,说明了不同民族、不同民系饮食文化在成都的融汇是饮食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第三章“川西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与变迁解析”主要以民族学、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论述了饮食文化的社会功能,解析了饮食文化交流的诸要素。第四章“传统民族饮食文化的现实价值”,主要探讨了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怎样保护与发展传统民族饮食文化,特别是利用与旅游业、影视传媒业、图书出版业相结合的发展,利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在创新中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最后的结论是:川西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川西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不仅对少数民族的饮食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对川菜系饮食文化的形成有重要贡献,也对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更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58]姜雪婷.广东永汉乡土聚落生态与文化结构研究[D].导师:严力蛟;后德仟.浙江大学,2010.
摘要:
中国广大乡土聚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内涵。本文以广东永汉乡土聚落为切片,研究中华文明乡土聚落的生态结构和文化结构,并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永汉乡土聚落的演替和伴随而生的问题,为中国乡土聚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中国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该区域比较集中、完整地保留了300余个乡土聚落。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聚落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并对聚落居民进行访谈。共走访了95个乡土聚落,获得68个资料较为详细的有效聚落样本。样本中包含客家聚落37个,本地聚落30个,新建移民聚落1个。客家与本地聚落都是典型的宗族聚落,但在历史长度、分布地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永汉所有乡土聚落的建立必须以取得土地为前提,包括耕地以及建房用地两部分。在选址方面,主要的依据是风水原则,风水师是聚落的规划者。
永汉乡土聚落的景观缀块构成模式均为“后龙山林地+建筑群+地堂+鱼塘+耕地”或其变体,在垂直结构上则表现为前低后高。
后龙山名称源于风水学,是位于聚落后方、属聚落集体所有、林木禁止砍伐的缀块。建筑群是聚落所有居民栖居的场所。地堂是建筑群和鱼塘之间的聚落公共开敝空间,是聚落公共活动的场所,还具有晾晒物品、放养畜禽、堆放杂物等功能。鱼塘位于地堂前,一般为半月形,属聚落集体所有,除养鱼外还有排水、防火、防涝等功能。耕地是位于聚落外围的缀块,对位于平地上的聚落来说耕地也可视作聚落景观的基底。
永汉乡土聚落生态结构的共性源于其共同的文化结构,这一文化结构的主要内容是风水。风水在乡土聚落生态节制机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间接削弱了农耕文明对森林的破坏,并限制了单个聚落的规模。但是风水的主导地位也限制了人们改良人居环境的探索,限制了乡土聚落的经济发展。永汉乡土聚落的生态结构还受到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文化、经济、社会三大因素共同构筑了永汉乡土聚落的生态观。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永汉乡土聚落发生了演替。最主要的表现是居民陆续从老围搬出,在老围附近另起新居,形成新旧房屋并存的局面。聚落演替的驱动力主要是生态观的改变。经济因素的地位大大提高,文化因素中风水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聚落演替中出现了土地浪费、历史遗产保护不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历史文脉的延续不受重视等问题。发展一种不但能保护文化景观不至湮灭,又能使其焕发新生,而且有利于乡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59]盖建平.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研究:历史经验的重勘与当代意义的呈现[D].导师:陈思和.复旦大学,2010.
摘要:
以中美学界早期美华文学研究既存成果的梳理与当代命题的提出为导论,本文的四章正文分别对早期美国华人文学的四部代表作品《金山篇》、《逐客篇》、《苦社会》、“木屋诗”展开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阐析与跨学科研究。本文打破美国华人史及排华史研究与中国侨乡文史研究之间原有的学科界线,在相关各类文史资料充分储备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文学文本对于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特定书写形态,同时阐发文学与既存历史叙事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文学的场域中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间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经历予以重新观照。
贯穿本文正文四章的基本命题,乃是对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文史互证,以及对早期美国华人形象的正面呈现。本文对美国排华主义言论中关于早期华人移民的几个基本观点[“流民苦力”说(coolie)、“客民”说(sojourner)、“唯利是图”说(gold-digger)、“文盲”说(illiterate)等]予以引入中国学界侨乡文史研究成果的正面解构,由此实现文学研究之于早期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创造性书写,从而阐发以华语写成的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作为近代时期华人赴美跨国生存经验记录的文学价值。
第一章从美华文学开篇之作《金山篇》的艺术风格分析入手,从中“发现”早期美华文学不同于既存美华历史叙事的对近代华人赴美动机的感性呈现,进而导向对中国唐宋以降的出洋传统的认知、对近代华人的美国观的重新认识,并最终解构既存历史叙事中“晚清赴美华人多为贫苦流民”的基本定调。这首长诗创作于美国排华初露端倪的时期,作者张维屏作为中国侨乡的先进知识分子,运用五行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黄金的诸多典故来推想华人在美国的未来。《金山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乐观、期待、向往美国的情绪,体现出“站在侨乡看美国”的特定视角,因而具有广泛而特殊的代表性。另一方面,《金山篇》未能指出当时华人在“金山”遭遇的歧视性赋税本质上源于美国的种族主义。然而,此诗折射出的当年出洋者近乎盲目又自圆其说的乐观态度,应当被视为19世纪中期以来华人不断赴美的一种精神动力。
第二章研究美国《排华法案》1882年出台之后的及时之作《逐客篇》,结合作者黄遵宪领先的西学修养、干练外交才华,分析《逐客篇》对美国排华运动来龙去脉的特定表述。本文认为,《逐客篇》贯注着近代中国一位优秀外交官所特具的现实经验与务实眼光。在排华成为美国全民性政治社会运动的特定时代语境下,黄遵宪将早期华人在美国“安居乐业”的“当初”与眼前的现状相对照,其中加入了黄遵宪对《排华法案》的种族主义性质的系统认知。在对《逐客篇》所特具的时代性的解读中,本文植入了近代中国思想界接受欧风美雨的文化变迁背景,主张:正是亲身介入美国排华现实的政治经验,促成了黄遵宪对当时中国进步士人热心西学时所怀的“大同”理想的正面反思。另外,在痛陈华人在美的可悲遭遇时,黄遵宪以美国黑奴作为对照,来突出华人强烈的耻辱之感,这又透露出诗人受到西方种族主义观念沾染的痕迹。由是,晚清近代中国文明转型期“新”“旧”观念驳杂的时代风貌亦得以随之呈现。
第三章从《苦社会》与国内同时期“谴责小说”的比较入手,呈示这部小说跨国书写的别异之处,进而平行参考国内学界对1905-1906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成果,发掘至20世纪初期为止美国华人生存经验的丰厚积累,最终得以辨识“美国华人”这一跨国文化身份的最初成形过程。在《苦社会》的文学叙事中,超脱于世俗物欲争斗的伦理诉求与反击排华的现实立场始终隐然并行,这一特定的观念状态与第一、二章所研究的《金山篇》、《逐客篇》对所处时代的观察评说一起,共同构成了早期美国华人跨国生存状态的多个面相。早期美华族群强烈的道德意识与亲情观念,亦在相关的移民观念变迁的框架下得以充分披露。
第四章对当代美华学界蔚为显学的“木屋诗”即天使岛诗歌研究予以细化梳理,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内容及形式的文史整合,追溯20世纪前半叶被拘禁于美国旧金山海关候审所“木屋”中的华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世界,从而展现富于感性与个性的早期美国华人形象。本文主张,在衣食不周的囚居困境中,木屋华人除了对自身遭受的不公待遇发出愤怒的抗辨,还依然秉有优美的情感、自尊的气质、开阔的心灵、彼此的关切。如上种种感性力量,皆为早期美华移民群体对抗生存绝境的精神资源。本文将这一特殊创作形态的文学传统追溯到中国唐代的梵志诗,对木屋诗作为古代民间诗歌跨国延伸的文学特质予以比较阐发。最后,参照中国历代《诗经》读法,本文论述了读解《木屋诗》以及对整个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予以深度研究的当代现实社会文化价值。
经由正文四章对早期美华文学文本的比较研究,本文将结论落于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主题发展脉络与当代价值的重新描绘。面向美国学界,本文正面讨论了为美国排华话语这一“语言的铁幕”遮蔽的“未名之物”,指出呈现早期美国华人正面感性形象的要点所在;面向中国学界,则是实践以早期美华文学研究为平台的跨学科文本细读,展现早期美华文学阐释与美华历史重写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而对文学研究、文本读解的既定范式予以突破,并最终呈现早期美国华人文学作为当代中美两国可以共享的文化遗产的丰厚内蕴,以及促进两国文化界反思历史、沟通对话的“桥梁”特质。
[60]黄丽芸.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D].导师:张顺爱.东华大学,2010.
摘要:赣南位于江西南部,主要行政区域为赣州地区的两市十六县,这一地区是国内客家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其服饰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服饰作为一种符号承载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审美意识,反映一个民族独有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艺术特色。研究赣南地区的服饰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客家民系的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同时对于拯救客家文物、保护和宣扬客家文化,甚至开展客家风情旅游和开发工艺产品都有着积极影响。
本文将根据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对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的风格,美学特征,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服饰部分包括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儿童服饰、婚丧礼服。客家男子服饰由于和一般汉族男子服饰差异较小,本文只对男子上衣、下装、足服,即对襟短衫、马褂、背心,大裆裤、长袍,草鞋、木屐进行分析。客家女子服饰与其她汉族女子服饰相差较大,尤其是首服、足服及饰品部分甚为丰富,文中泼墨较多。儿童服饰中的童帽是赣南地区比较独特和经典的一个种类,笔者对其种类、造型、结构、装饰工艺、社会功能、纹样寓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婚丧礼服部分介绍了赣南地区独有的人文环境和习俗风情,结合传统婚丧礼仪及风俗习惯,有利于加深对该地区婚丧礼服的理解。第三章主要讲述了服饰制作的三大工艺——织带、刺绣、镶银技术。第四章从客家服饰与中原服饰关系、畲族服饰关系总结出该地区的服饰特点,并从美学角度论证客家服饰具有对称统一、韵律和谐、对比突出的美学特征。本文第五章详细论述了赣南客家服饰传承了我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内涵、包含了强烈的宗族意识。
研究民族文化时必须结合该地区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在受到客家先民历史迁徙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与古代中原服饰形制相似的特点,即保持了传统的大襟、右衽,同时在其它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下,女子佩饰、发式以及服饰制作工艺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别样风情。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还受到传统吉祥文化和客家宗族制度的影响,其服饰采用了大量祈福避邪、功名利禄、健康长寿、美满如意等吉祥纹样;在宗族意识的影响下,客家人长期保持了“衫裤”的服饰形制,并将其上升到了族群认同的标志层面,拒绝并排斥外来服饰。赣南地区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服饰是受自然环境、民族迁徙、民间信仰、少数民族杂居、文化特征等各个因素的结果。
[61]李琼.赣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导师:陈金泉.江西理工大学,2010.
摘要:
赣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深圳荔枝节、成都郊区农家乐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观光采摘园的启发,赣州就开始出现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钓鱼场等简单形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可以说赣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早,但是在发展程度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上存在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缺乏科学规划、模式单一、产品雷同、专门人才匮乏、缺乏有效地保护措施等问题。
本文以赣州市“三区一带——十三大景区”,为主线,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宋城旅游区,以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以陡水湖和三百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以龙南、赣县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的景点建设及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工作,开展乡村旅游。
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认识,根据赣州实际情况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做了扩展。对赣州乡村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四大乡村旅游核心区,以四大核心区为主体构架,对应的提出赣州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对赣州市乡村旅游进行SWOT分析,以评价赣州市综合竞争能力,为其开发和管理提供战略依据。本文通过SWOT分析,从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营销宣传、人才培养和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62]李宝限.广东新会话动词重叠研究[D].导师:李军.暨南大学,2010.
摘要:
新会话属于粤方言四邑片,与广州话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以新会话动词重叠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归纳了新会话动词重叠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指出新会话动词重叠主要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只有“V1V1V2V2”式,两者的语法意义都表动作的反复或持续的状态,表短时义不发达。并在此基础上,与广州话、客家话作大致的比较,探索新会话动词重叠形式的来源及其发展,证明了新会话受客家话的影响,吸收了客家话富有特色的助词(?),形成新会话丰富多样带(?)的重叠形式,表现出与广州话相异的特点。本文的价值在于丰富四邑方言语法的研究,让我们能进一步认识四邑方言,并对海外方言教学和方言区人们的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63]胡凌珺.宜昌三峡夷陵地区民居审美形态研究[D].导师:张昕.湖北美术学院,2010.
摘要: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传统民居有着不可避免的冲击,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当今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公路四通八达打破了传统民居的那片宁静,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看到的大多是豆腐块似的的统一建筑样式。传统民居从建筑构造、材料、造型、审美形态当中有许多祖辈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比如在建造房屋前如何选址能够保证即拥有良好的环境又能保证居住居民的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在房屋构造和材料上怎样放震,怎样拥有良好的采光,怎样调节室内温度使人住的舒适,在房屋造型上怎样做到与环境和谐统一,怎样符合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要求都具有一定的讲究,这是老祖宗们千百年来总结的经验知识和文化内涵,值得后人的学习。
这些传统民居不仅仅是在实物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和文化的遗失,本文是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入手,把建筑和文化相结通过建筑实体来探讨附属上面的文化内涵。由于本文所写的民居所处三地相交的边缘地区,是南北交汇地带,外来移民源源不绝,使得这里民俗传统文化丰富,并长期以来发展为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也使这里的民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因此弄清楚当地民居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探索当地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内涵。笔者希望对宜昌三峡夷陵地区刘家老屋的考察,分析总结出对建筑文化有作用的参考理论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