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8)

2008年12月31日 暂无评论
2008年12月31日: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8)

 u=2470984842,293002491&fm=58.png

[1]陈苡.梅州市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导师:杨建华.暨南大学,2008.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需求。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旅游市场营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旅游市场营销也随之从以企业为主体的营销模式转变到以目的地营销为主体的时代。

    针对目前旅游营销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认为旅游营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应用问题,它应该涉及技术、管理、社会三个层面。同时,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生态和文化为主导的旅游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所以说,单纯的技术层面的旅游营销已很难吸引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只有技术、管理、社会三个层面相互协调、有机结合才能使其达到应有的效果。

    梅州市作为世界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文化优势。近年来,梅州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在环保与生态得到广泛关注的时代,梅州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梅州应凭借其独特的山水风貌以及历史文化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和客家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以此为立足点,本文采用系统论和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市场营销和旅游营销相关理论知识,对梅州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梅州旅游资源开发可采取的营销策略。

 

[2]郭新志.社会、移民、信仰—三山国王之诠释[D].导师:房学嘉.南昌大学,2008.

摘要:

    当今台湾社会流行的民俗信仰大多传自粤、闽两省,三山国王是其中流传广泛、特点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一个。据台湾省民政厅1987年统计,21个县市中的18个县市,共有三山国王庙145座立案在册。民间一说有260多座,加上未办立案注册的为数更多了。三山国王信仰成为岛内与湄洲妈祖齐名的两大民间信仰之一。

    一般认为三山国王信仰源于揭阳县霖田都河婆(今揭西县河婆镇)。至宋,刘希孟的点睛之笔使得这一信仰有士大夫认可的“正统性”,因而在大毁淫祠之际,未受到冲击。无论是官方文献还是民间传说,该信仰的背后隐含儒家“忠、义”之思想。这种思想与明清之际为了巩固皇权而进行社区教化的乡约、社学之思想相一致,因而这一信仰与乡约和社学两大体系融为一体,并在社区扎根,其庙宇遍布粤东各地。

    清初的粤东一直处于不清不明的状态,粤东的揭阳等地一度成为南明政权与清廷的主要做战场。由双方战争而引起的烧杀抢掠人口事件时有发生,造成大批揭阳等先民被迫移台。同时,清初以来实施的一系列人口政策,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人口急剧增加,由于粤东山区的耕地面积不多,这样就使得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使得粤民被迫外迁。另外,还有一些为了规避清政府的惩罚而迁台“避难”、“避福”。总之,为了谋求生存,先民们不得不踏上迁移他乡的征途。而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台湾就成为粤东先民迁移目的地之一。然而,迁移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征途上可谓困难重重。在这辛酸的历程中,先民不由自觉地从心底想起朝夕相处的乡土神“三山国王”。为了御灾避祸,于是粤东先民也就携带三山国王香火渡台。该信仰也就随着粤东移民播迁到台湾。另外,由于台湾移民社会的不稳定性,粤、闽分类械斗的频繁发生。使得粤东两大族群在台人数发生变化,操潮语人日渐减少,于是三山国王信仰群体发生了变迁。

    可以说在粤民移入台湾的同时,除了形体的简单移动之外,同时创造了信仰文化的迁台,而三山国王神明就是最好的“见证人”。

 

[3]蔡丽蓉.赣南山水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导师:马志武.南昌大学,2008.

摘要:

    近年来,为解决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化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景观风貌,各地都在积极的推动“山水城市”建设。赣南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可是在不少城市的开发建设中却忽视了对山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出现了许多如生态、环境、文脉保护及人性化环境建设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框架等等。并对此前的研究做一定的综述;总结了山水城市景观的发展历史和动因。

    第二章通过对山水城市景观的内容研究和对赣南山水环境的分析,为赣南山水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研究的基础。

    第三章总结赣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景观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创建山水城市景观的目标、原则,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对结合设计实例对城市山水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第四章案例分析,以赣县县城的山水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为例,针对赣县县城目前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宏观开始考虑,并落实到具体的滨江地段上,进行了县城山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同时也为前文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思路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

    第五章本文总结

    论文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总结了赣南山水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探讨了赣县县城山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旨在竭力于赣南的山水城市景观建设能向生态、文化、美的方向,统一协调的发展下去,避免城市的破坏性建设。

 

[4]殷晓君.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D].导师:廖琴;熊春华.南昌大学,2008.

摘要:

   在科技和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对满目的钢筋水泥森林感到厌倦,他们开始回过头去关注那些属于历史的、存在于现实的传统建筑。这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民居形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客家围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客家围屋是赣南客家人同宗聚族而居的集中式住宅,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而龙南是拥有围屋最多的县,这里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如何让如此众多的围屋再次焕发生命力,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为保护客家传统和客家文化而服务是本课题所讨论的重点内容。

    保护和再利用是两个互相依靠、不可或缺的要素。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再利用,同时保护整改以后也应该积极的去使用它,仍然作为民居来使用或是为旅游开发服务都是可行的方法。只有人去使用建筑,参与建筑,它的保护才能更有效,更积极。

 

[5]胡德荣.铅山太源畲话的体貌系统[D].导师:胡松柏.南昌大学,2008.

摘要:

    铅山太源畲话是铅山县太源民族乡畲民使用的一种具有多来源、多层面语言成分特征的汉语型方言。本论文讨论铅山太源畲话的体貌系统。

    本论文研究的太源畲话体貌系统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动态,包括完成体、进行体、持续体、经历体、起始体、继续体、短时貌、尝试貌、反复貌、重行貌、随意貌;另一方面是事态,包括己然态、未然态、仍然态、确然态、设然态和先然态。

    本文以普通话的体貌系统为参照系,通过对以上体貌范畴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功能、特点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同时在借鉴现代汉语体标记语法化研究的基础上,对太源畲话中一些体貌标记的语法化过程进行分析和假设。此外,本论文还尝试与其他地方的畲话、客家方言、当地赣方言铅山话作共时的比较,以期揭示太源畲话体貌的特点及其与相关方言的联系,为畲话语法的进一步研究作材料上的准备。

 

[6]褚琦.成都洛带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开发策略研究[D].导师:杜海忠.西南交通大学,2008.

摘要:

    随着我国民俗旅游的大发展,民俗旅游的原真性问题已经成为民俗旅游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着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原真性直接关系着旅游体验的质量,进而影响着旅游的质量感知水平。所以,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开发策略对于一个旅游地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是在收集借鉴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原真性理论体系与开发模式的研究和客家民俗文化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对洛带客家古镇的实地考察和对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旅游者需求和体验的视角对洛带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的开发现状进行了研究,对问卷调查中旅游者对于洛带古镇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原真性的评价进行了分析。从而以此为基础对洛带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的开发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性建议。这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的开发策略与开发模式的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对类似的以民俗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景区的原真性开发与规划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为原真性理论体系与开发模式研究;第三章为洛带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第四章为基于旅游者体验的洛带民俗旅游资源原真性开发的要素分析,第五章是洛带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开发策略。

 

[7]杨建军.客家聚居建筑环境艺术的研究[D].导师:马路.苏州大学,2008.

摘要:

    客家聚居建筑是客家文化在民居建筑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家族建筑群落,是客家人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特定的历史环境与生存心理状态、共同审美追求下产生的独特聚居建筑形式。

    论文以客家聚居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客家聚居建筑的产生背景、主要类型和环境艺术特色。在对客家民系的形成及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对客家聚居建筑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客家聚居建筑文化与特征。通过对客家聚居建筑的主要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的分析,对客家聚居建筑的环境艺术,即建筑的空间设计、景观设计、装饰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并试图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体现地方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方法,为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和人居环境创造提供启发和借鉴。

 

[8]高健婕.论赣南客家人物形象油画创作中的审美观照[D].导师:徐海鸥.苏州大学,2008.

摘要:

    古朴而深厚的客家文化,独特的地域色彩以及饱含客家民风的客家文化精神与独特的审美观照,为本土油画艺术创作提供了特有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养分。在创作“客家女”系列油画的过程中,作者从客家民间民俗思想中发现创作汲养,挖掘民间民俗艺术,研究客家文化精神与其审美理想,从而创作出反映赣南客家人昨天、今天和明天,体现客家文化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

 

[9]冯丰钜(Mr. Udom Tongcumpdung).汉泰语音义近似词的分析比较[D].导师:欧阳国泰.厦门大学,2008.

摘要:

   一般认为,蓝堪恒王碑铭有文字记载的13世纪以前的泰国,其历史真相依然模糊,泰族的起源也无从考证。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数量的泰文词语与汉语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泰族都认为这些词语是本身自有的。

    汉泰词语方面的研究文献不算丰富。虽然上世纪学者专家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不过,大部分研究着重于华人移民带来的借词或这些借词与华南方言的读音比较。

    权威研究指出,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其共同点之一是两种语言的原始词汇大部分是单音节。此前的研究又指出,泰族先民与汉族在远古时代当时尚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广大地区共同生活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文化上彼此交流。

    根据上面的理论,我们采用一系列词书作为工具,进行搜集汉泰语在音义方面有对应关系的目标词。对于19-20世纪由华人移民引进泰国的方言借词,本研究不予以讨论,同时也排除泰国皇家学院编纂的《泰文字典》1982年版本注明为来自汉语的借词。经过细心筛选,我们收录了463个汉泰音义近似词。

    这些词项通过微软Excel软件编制成适当格式,以方便比较和参考。汉字根据普通话拼音方案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同时以闽粤4种主要方言即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闽南话标示每个字的读音。泰语方面则列上每个字的原文写法和国际音标以资识别它的现代读音。论文对有代表性的词提出讨论、分析和比较它们的不同用法。

    在稍后的编章,我们建议把汉泰音义近似词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针对泰国的汉语学习者。论文引据权威的语言习得理论,使它有助于巩固学习者对汉语的掌握,不仅仅局限于所列的汉字,还扩大到这些汉字的派生词和其它。

 

[10]冯丰钜.汉泰语音义近似词的分析比较[D].导师:欧阳国泰.厦门大学,2008.

摘要:

   一般认为,蓝堪恒王碑铭有文字记载的13世纪以前的泰国,其历史真相依然模糊,泰族的起源也无从考证。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数量的泰文词语与汉语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泰族都认为这些词语是本身自有的。

    汉泰词语方面的研究文献不算丰富。虽然上世纪学者专家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不过,大部分研究着重于华人移民带来的借词或这些借词与华南方言的读音比较。

    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其共同点之一是两种语言的原始词汇大部分是单音节。此前的研究又指出,泰族先民与汉族在远古时代当时尚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广大地区共同生活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文化上彼此交流。

    根据上面的理论,我们采用一系列词书作为工具,搜集汉泰语在音义方面有对应关系的目标词。对于19-20世纪由华人移民引进泰国的方言借词,本研究不予以讨论,同时也排除泰国皇家学院编纂的《泰文字典》1982年版本注明为来自汉语的借词。经过细心筛选,我们收录了463个汉泰音义近似词。

    这些词项通过微软Excel软件编制成适当格式,以方便比较和参考。汉字根据普通话拼音方案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同时以闽粤4种主要方言即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闽南话标示每个字的读音。泰语方面则列上每个字的原文写法和国际音标以资识别它的现代读音。论文对有代表性的词提出讨论、分析和比较它们的不同用法。

    在稍后的编章,我们建议把汉泰音义近似词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针对泰国的汉语学习者。论文引据权威的语言习得理论,使它有助于巩固学习者对汉语的掌握,不仅仅局限于所列的汉字,还扩大到这些汉字的派生词和其它。

 

[11]潘少红.泰国华人社团史研究[D].导师:庄国土.厦门大学,2008.

摘要:

    本文依据笔者所收集的社团特刊、纪念刊、出版物以及汕头等地现存民国档案,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讨论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泰国华人社团的发展、演变情况,全面考察了族群关系、侨社变迁、居留国和祖籍国制度政策变更以及意识形态变化等因素合力作用于泰国华人社团的过程,详细分析泰华社团的组织发展、运作机制、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泰国华人社团的研究现状、资料的使用、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一些概念界定。第一章对1910年前泰国华人社团兴起情况进行考察分析。秘密会社和华人宗教场所包含了后来出现的社团组织的部分功能,对泰华社团兴起有催生的作用。19世纪中叶以后,泰国华人社团开始出现,但社团数量较少,处于不活跃状态。泰华侨社移民人口增长、社区规模扩大以及帮群分化是泰华社团兴起的社会基础,泰国政府政策缺位、华社秘密会党势力强大是泰华社团兴起的具体原因。

    第二章对1910年至1945年泰国华人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考察。1910年以来,泰华社团数量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社团纷起频出,本文对泰华社团的组织制度、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本章考察了泰华人口数量变动、经济实力等侨社内部因素与泰华社团发展的关系,并探讨侨团在推动侨社进步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还就泰华社团与泰国政治发展、与中国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以探明泰华社团以更大规模、更复杂形式发展的外部因素。

    第三章和第四章集中论述了1945年后泰国华人社团的发展情况。1945年以后,泰国华人民间结社呈现加速度递增趋势,社团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文中分别论述了地缘性社团、业缘性社团、血缘性社团、慈善性社团、文缘性社团、政治性社团等发展概况、兴起背景、活动情况。1945年后,由于时代和社会变迁,华人从侨民向公民进行角色转化,泰华经济力量发展飞速,华人结社活动空前活跃,泰华社团在运作方式、功能定位方面有了重大变化。文章还把泰华社团置于泰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来讨论其地位和作用。第五章为总结部分,就泰华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

 

[12]肖俊.面向中小学的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导师:李彬彬.江南大学,2008.

摘要:

    本课题研究是以国家把创意产业作为重大的产业发展战略为背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将中小学生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础群体和课题研究的对象,把面向中小学的设计艺术教育创新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中小学设计艺术教育现状及历史的调研、分析、对比与总结,试图完善中小学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并提出“尽快改变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薄弱的设计艺术教育状况”的呼吁,为相关部门提供可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文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概论,主要探讨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说明从中小学开展设计意识教育的必要性。第二章,我国中小学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研究,主要研究了中小学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新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设计内容的演变。第三章,我国中小学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研究,通过对中小学设计艺术教育现状教师问卷调查表以及中小学校长和学生的调研分析,探讨研究当前我国中小学设计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第四章,围绕当前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设计教学内容展开调查研究,并且以浙美版、人美版美术教科书的设计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法研究新美术教科书设计教学内容的优缺点,提出完善适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为关注中小学设计艺术的创新研究作铺垫。第五章,通过对比国外中小学的设计艺术教学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思路。第六章,以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教学评估五方面的创新研究,来面对中小学的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的系统工程,并为之服务。

 

[13]熊金汇.客家文化对当代设计的作用与影响[D].导师:叶苹.江南大学,2008.

摘要:

    客家文化是多元而独具一格的文化,对客家文化进行典型类别的分析,如客家建筑,客家服饰、客家文化……等,分析其产生原理,发展与传播原理和美学原理等理论,把理论性的研究与我们当今的产业链进行结合,做好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前提下的设计应用。

    就其真正的意义来说,这篇论文是一次尝试、一次探索和一声呼吁。是建立在客家文化和当代设计大的理论框架上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作用与影响的研究。

    迄今为止,对客家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作用与影响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显得非常薄弱,与其应有的地位和实际的需要不太对称。与铺天盖地的当代设计的理论研究和技法研究还有客家文化理论红红火火的场面相比,有学术深度的客家文化与当代设计结合研究的内容显得寥若晨星。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技法总结或实践体会是并驾进行的,任何一方的偏翼必定会严重影响另一翼的健康发展,或孤立的两者互不联系两翼独自发展也是不可取的。

    设计师在从事设计的时候,要把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文化形式、内容作为设计的前提。割断文化,否定文化,任何设计都是苍白的,更不要说繁荣当代设计了。客家人在其不断发展进程中,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身的问题上,都蕴涵着浓郁的生态和谐美学观。在保持了汉唐时期遗风,并以儒家和谐文化为价值取向,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囊括了当地畲瑶等少数民族的融合体。客家人的和谐观独特的生存策略是在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特定的时空条件上生成的。它主要包括天人之美、人伦之美和人性关系三个层面的组成。在现代设计活动中,我们更应发扬客家文化的优点,甚至要到客家文化中找寻能够激发或者指导我们今天现代设计活着的东西。

    把客家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在总结的基础上付诸于实践,更好的实现我们生活的唯美、求实、创新,和而不同,多元互动。

 

[14]孔德鸿.龙岩红色旅游开发研究[D].导师:李祝舜.华侨大学,2008.

摘要:

    红色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专项旅游,它是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红色旅游的兴起是人民群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从《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到2007年,短短的四年时间里,红色旅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龙岩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背景下,开发龙岩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对推动龙岩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红色旅游发展的情况,对红色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并对龙岩市发展红色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提出了龙岩市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全文共七章:

    第一章导论。此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进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研究基础概述。此章又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红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红色旅游的概念和功能、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红色旅游市场的特征和市场细分和红色旅游开发模式;第二部分是红色旅游开发的支撑理论。

    第三章龙岩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及SWOT分析。此章分析了龙岩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对龙岩市发展红色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

    第四章龙岩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这一章根据龙岩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区,并构建了旅游服务中心和三大红色旅游轴线。

    第五章龙岩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产品开发的原则、红色旅游的项目设置和红色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

    第六章龙岩红色旅游开发的保障性措施,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融资渠道、区域旅游合作、旅游宣传以及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15]田非.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任何建筑物都可以视作其创造者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特征的全面展现。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历史文化现象,是客家人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它与古代中原地区曾大量存在的坞堡壁垒式土木结构建筑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体现着客家人、客家文化对古代中原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早自秦汉时期就有一定数量的中原人陆续迁入,并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近代以来,又有大批客家人从毗邻的广东等地辗转迁入,在桂东南、桂东等地区落户。在这些客家人聚居地区,保留了较为浓厚的客家传统文化,尤其是保存下来了大量的、极具研究性和观赏性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而作为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典型代表的贺州江氏围龙屋,以其完好的保护,宏大的规模,鲜明的特色而成为研究整个广西地区客家传统民居文化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贺州江氏围龙屋建筑是广西客家传统民居的一个缩影,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建筑式样上,继承了汉魏晋北朝时期中原建筑,尤其是坞堡、大宅等大型土木建筑的构筑特点。规模力求宏大,结构力求严整,防御力求完备,从外在表现形式方面张现出古代中原坞宅式的整体脉络特点;同时,作为建筑文化的物质载体,江氏围龙屋还蕴含着儒家的传统尊卑礼法观念及贵和尚中等传统思想,继承了阴阳五行学说原则中的部分精华,并把它们巧妙地融入整座围龙屋建筑当中,在民居建筑内外处处留下了“风水”学说思想及内容丰富的精神寄托印迹。

    然而,以贺州江氏围龙屋为代表的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并没有完全依照中原建筑的种种“规制”来建造;在建筑理念上,也没有过多的拘泥于传统或是其他的思维定势,多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按照实际需要而建。在南方自然山水文化和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社会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对来自中原地区的古代的殿堂、坞堡、大宅等建筑范式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而且是必要的修正与改革,大量融入了颇具南方地域特色的新的物质文化元素,形成了一股适应商品社会发展的新思潮。

    传统文化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在不断地扬弃中获得新生。包括客家建筑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现象,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才有出路,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以贺州江氏围龙屋为代表的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既继承了中原传统民居的诸多建筑优点和传统的建筑文化,又在此基础上突破陈规,注意了同时代与外部环境的结合,使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客家民居直到今天依然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16]邱前进.广西宾阳客家方言研究[D].导师:林亦.广西大学,2008.

摘要:

    作为客家方言的一个分支,宾阳客家方言还保留着客家方言的一些主要特征。处于强势方言宾阳话所包围的宾阳客家方言,彼此间在语言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分离之后,由于语言接触、语言自身的发展等因素,宾阳客家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与其发源地梅县客家方言有着诸多的不同。

    本文在全面深入调查宾阳客家方言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宾阳客家话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然后再与梅县客家方言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宾阳客家方言在语音、词汇及语法上的差异,揭示宾阳客家方言的特点。并通过与宾阳县的权威方言“宾阳话”(属平话系统)的比较,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探讨宾阳客家方言变异的原因,填补广西宾阳客家方言研究的空白。

    全文分为六部分:

    前言

    第一章宾阳的语言概况

    第二章语音

    第三章词汇

    第四章语法

    第五章比较研究

 

[17]王东.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研究[D].导师:叶苹.江南大学,2008.

摘要:

    随着各种新的中央苏区时期的红色文物被相继发现、随着学科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知识需求的增大,我们发现,目前关于中央苏区时期的设计艺术的研究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是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之中的,关注程度不够,视角也不够丰富多样和独特。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在实地考察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客家地域文化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了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认为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借鉴吸收客家文化的优良成分,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众喜爱的设计风格,补充和提高了红色设计自身的表现力。在借鉴吸收时,思路明晰,方法得当,借鉴吸收的都是人民大众所能接受和喜爱的东西,经扬弃、吸收,达到融合与发展,创造出新的主题、新的表现形式,具有中国气势的新的设计。与此同时,客家文化也以积极的、开放的姿态,尽可能地将优秀的红色设计基因融如其中,反映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论文首先对中央苏区时期红色设计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归纳;其次深入探讨了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概念、特征;并从客家文化角度分析了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精神、客家与红色设计师,党和苏维埃政府在中央苏区红色设计与客家文化融合中的作用,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对客家文化的影响及意义等问题。

 

[18]黄苗.赣南兴国跳觋仪式音乐研究[D].导师:邓伟民.江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赣南兴国跳觋为一种祈福避灾、降妖驱鬼、保家护宅的仪式活动,在江西南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体现出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特点。本文着力于对这一仪式的音乐形态进行研究,并联系其信仰体系、仪式仪轨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察,从中窥探出中国传统仪式音乐的本质与内涵。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兴国跳觋进行概述,并对这一论题的选题动机与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点与难点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基本的介绍。

    第一章对兴国跳觋的信仰体系及其形态结构进行阐释。信仰体系及形态结构是仪式得以生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也是仪式音乐产生的基础。

    第二章针对兴国跳觋仪式音乐的本体形态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本文将兴国跳觋仪式音乐归纳为跳觋音乐与世俗音乐两大类别。其中,又将跳觋音乐分为声乐与器乐:跳觋中的声乐称为“觋歌”,文章从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以及曲体结构等方面归纳出觋歌的特点;从乐器在仪式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演奏方式对跳觋中的器乐进行分析。跳觋仪式中的世俗音乐主要为兴国山歌,本文通过跳觋音乐与兴国山歌的比较,明确了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并互相影响。

    在第三章中,从音乐的行腔方式、调式音阶以及节奏节拍方面将兴国跳觋仪式音乐与畲族醮仪音乐进行对比。此二者虽“同宗同源”,却由于流传地域的不同,音乐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从而进一步论证兴国跳觋音乐体现了中国传统仪式音乐与各自本土音乐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兴国跳觋仪式音乐的功能意义。跳觋仪式音乐不仅起着祀神娱神、审美娱乐以及对民众思想进行净化的功能,也承担着传承兴国山歌的重要使命,是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语部分则对本课题之后的研究空间提出了一系列设想。研究由福建传到江西兴国的跳觋在闽台地区的形态结构,进一步揭示同一信仰下的仪式行为以及仪式音乐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态的区别与联系。

 

[19]何珊.未曾忘却的记忆—赣南全南县南迳镇“车马灯”民俗活动研究[D].导师:邹建林.江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车马灯”——当地又称“花鼓”。是流传于赣南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的一种民俗活动形式。它以表演性的陈述方式、传唱性的旋律特点、功能性的传承手段使自身呈现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形态。本文试图从一个民俗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解读赣南客家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

    引言部分对“车马灯”民俗活动进行功能学的定位,并对其选题动机与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介绍。

    第一章,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的历史、地域与信仰研究。对“车马灯”民俗活动生存土壤与生存环境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来把握研究对象,使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更加具有社会与历史价值。

    第二章,一场“车马灯”民俗活动的实地片段与思考。对一场“车马灯”民俗活动的片段进行解析,力图通过这一片段窥探局内人的行为与思想,并通过表象进一步解析其人类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层意义。

    第三章,“车马灯”民俗活动音乐形态分析研究。这一章从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以及曲式结构等音乐本体的方面归纳、呈现出“车马灯”民俗活动中音乐的特点。

    第四章,全南“车马灯”与龙南“夹湖花鼓”音乐形态比较研究。通过对两种风格相近、功能相近,且在历史上曾有渊源的民俗活动的音乐本体部分进行对比研究。

    第五章,“车马灯”民俗活动起源、程式、成员基本状况的研究。对其起源、程式、成员基本状况的分析,辅助我们更加了解其形成背景与组织结构。

    第六章,“车马灯”民俗活动空间及道具的符号意义分析。从仪式学与符号学的角度来介绍与分析“车马灯”民俗活动的空间与道具。

    第七章,“车马灯”民俗活动的功能意义分析研究。通过对“车马灯”横向(共时性)与纵向(历时性)的研究寻找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意义,并观察社会变更对此民间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思考其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的发展方向。

 

[20]周樱格.汉语辅音[z]、[c]、[s]、[zh]、[ch]、[sh]与日语汉字音读的比较研究[D].导师:成春有.南京农业大学,2008.

摘要:

    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汉语由大陆传到日本。我们知道日语汉字音读是中国汉字读音的转移,即前人按照他们的发音习惯进行改造,使其日本化。日本人借用中国音是从不同时期、从不同地点借用过来的,如日语中的吴音是隋唐时期以前中国南方吴楚一带的汉字音经过朝鲜传到日本去的,汉音则来自隋唐时期的中原音。因此,与汉语拼音相对应的日语音读非常复杂。汉语辅音z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是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s是舌尖前清擦音、zh属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ch属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sh则是舌尖后清擦音。除去极少数的特例,一般而言,这六个辅音与日语中的サ行音、ザ行音、タ行音、ダ行音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探究隐藏在对应关系背后的原因,我写了这篇论文。在掌握中国传统音韵知识的基础上,自中古时期起的音韵的历史演变,是本文研究的着手点。而对方言的考察,尤其是中国吴方言中的苏州话,和被誉为“中国语音活化石”的客家方言中的梅县客家话,则是本文研究中的又一个创新之处。本篇论文是以昭和56年(即1981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常用汉字表》(1945字)为基准,增添一部分与研究有关的汉字,共计481个字,通过声母、历史演变、有代表性的方言等多方位的角度,进行汉语辅音[z]、[c]、[s]、[zh]、[ch]、[sh]与日语汉字音读的比较研究,揭示其音韵演变规律,以便对今后的音韵学习有裨益。

 

[21]凌智勇.迷信存在的社会结构基础[D].导师:郑丹丹.华中科技大学,2008.

摘要:

    迷信在我国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迷信作为封建余毒成为被严厉打击的对象。迷信活动几乎销声匿迹。然而,90年代以来,迷信活动又开始悄然兴盛。迷信现象在一些地区,一些人群,甚至在一些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中仍时有发生。迷

    信活动悄然兴盛的社会基础是什么?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经过一系列“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政策性宣传,迷信成功地被妖魔化。这给本研究带来两重困难:一是如何克服研究中的刻板印象,二是如何收集资料。因此,笔者尝试在研究中保持价值无涉,并对已有的刻板印象进行策略性悬置来克服刻板印象;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开放式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来收集资料。

    研究发现:首先,在迷信活动中,神的经纪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其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对迷信活动有直接影响。其次,迷信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某些功能的积极退出,如治病等;一方面表现为某些功能的积极强化,如心灵安慰、预测未来等,这与现代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多有关。第三,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有其特殊性,迷信契合了当前社会结构的多重诉求。迷信满足了精英阶层的预测未来、缓解不安全感的需求;迷信满足了弱势群体治病和心灵安慰的需求;迷信为中间阶层提供了向上攀升的阶梯。

 

[22]钟毅锋.烟草的流动——永定烟草历史及其文化[D].导师:郭志超.厦门大学,2008.

摘要:

    烟草传入永定三百年,在永定传承发展,使永定成为福建乃至中国烟草的一面旗帜。本文试图勾勒出这三百年来烟草在永定内部流动的历史文化图景,探讨永定烟草文化和烟草所衍生涵化的其它文化(第一章)。

    文章首先介绍介绍了永定烟草传入、发展、鼎盛、衰落的历史过程(第二章),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把永定烟草的历史发展分解为细微文化事项,阐述了永定烟草历史发展的动因及现象。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的梳理,文章寻找出逝去的永定烟作文化(第三章)。在永定烟草历史发展的时间坐标参照下,文章把重点聚焦在永定烟草文化的主要人群——永定烟商,他们的在传统的文化规范下的组织模式及其行为特点(第四章);他们和永定另一重要人文景观土楼的内在联系(第五章);他们和外界交流产生的人员流动移民迁徙的现象(第六章);他们对于永定社会文化民俗及教育的影响(第七章)。

    在永定烟草历史和永定烟草文化相互的参照下,笔者得出了本文的结论:永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的机遇产生了永定烟商,他们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导致了永定社会结构的变迁,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永定社会文化。

 

[23]岳欢.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D].导师:崔珩.西南交通大学,2008.

摘要: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城市仍然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许多优秀的历史街区遭到破坏,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丧失殆尽。因此处理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维护历史文化的人文特色,提高空间的环境质量,在历史街区中尤其重要。

   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设计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意义,尝试将城市设计的方法应用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中,制定了保护性城市设计目标、价值取向与设计原则。论文将历史街区的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历史街区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了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的策略框架。

    框架分为空间秩序的延续、空间场所的营造以及景观风貌的控制三部分。首先,在空间秩序的延续中包括了空间结构的梳理、街巷交通的组织以及空间肌理的延续三个方面。其次,在空间场所的营造中先从空间类型的角度及街巷空间、节点空间以及院落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场所营造的方法,接着从系统的角度讨论了场所的关联组织以及人文尺度的延续。最后,在景观风貌的控制中又从建筑形式、建筑高度、材质与色彩、街景轮廓、视线通廊以及传统符号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设计的建构旨在丰富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内涵,从空间的角度解决历史街区的现实问题,恢复其生命力。

    论文的最后介绍了井冈山茨坪镇五井片区的城市设计实例,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前文构建的城市设计框架进行模拟。

 

[24]张进军.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导师:鲍厚星.湖南师范大学,2008.

摘要:

    本文以来自中古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的入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计量统计法及历史比较法,运用语言接触理论,对中古入声字在湖南境内汉语方言,如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话、湘南土话、湘西乡话中的今读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分析、探讨了古入声字的演变类型、演变规律及发展演变轨迹。文章认为,湖南境内汉语方言的接触与相互影响是推动湖南境内汉语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强大动力。

    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湖南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湖南方言的分区及分布,同时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发音合作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分析研究中古入声调、入声韵在湘语中的演变类型、演变规律。通过对入声的共时材料的分析,探寻了湘语入声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第三章分析研究中古入声调、入声韵在湖南境内官话中的演变类型、演变规律。文章通过对湖南官话清、浊声母入声字今读情况的分析,认为大多数湖南境内官话入声的演变方式都是按调类归并,这是西南官话的强大影响所致。

    第四章分析研究中古入声调、入声韵在湖南境内赣语中的演变类型、演变规律,比较湖南境内赣语与境外赣语古入声字演变规律的异同。

    第五章分析研究中古入声调、入声韵在湖南境内客家话中的演变类型、演变规律。文章通过对汝城古入声字今读情况的分析,认为湖南客家话古次浊入的分化方式与湖南境外客家话的分化方式是一致的。

    第六章分析研究中古入声调、入声韵在湘南土话中的演变类型、演变规律。通过对桂阳流峰土话、临武麦市土话古入声字今读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两地古次浊入的分化方式与客家话古次浊入的分化方式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具备客家话的某种特性。

    第七章分析研究中古入声调、入声韵在湘西乡话中的演变情况。湘西乡话古入声字今读情况显示,入声的归并受西南官话的影响很大,但由于居民来源及语言环境都相当复杂,所以湘西乡话入声不规则的分派很多。

    第八章通过对湖南境内汉语方言的互相接触对入声演变类型影响的个案研究,说明了方言接触对入声发展演变的影响。同时归纳、总结了湖南方言古入声分布特点、入声舒化规律、入声分化条件及入声演变的趋势。

 

[25]赵民.歌唱背后的“歌唱”[D].导师:陆晔.复旦大学,2008.

摘要:

    本研究以我国“两岸三地”的社会、政治框架中的中文流行歌曲(音乐)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流行歌曲发展的历史资料进行有效的甄别、梳理,从中整理一条较为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为“三地”间的流行流行歌曲的影响及交流发现一个合理的学术视角来加以阐释。

    在对“两岸三地”的中文流行歌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并对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或重要指标的歌曲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提出发现如下:

    一、中文流行歌曲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项重要产品,反映出商业化力量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陆与台湾、香港之间,港台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交流及其力度,折射出各自的经济发展脉络与文化工业的市场运作的成熟度。

    二、在流行音乐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有可能被各方作为文化认同(包括国族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团体认同、性别认同等)的象征资源。

    三、作为中文流行歌曲的分支,方言流行歌曲的语言使用实际就是一种探寻与确认文化身份的工具,对亚文化族群的身份再造和想象具有明显的作用。

    四、在政治、文化和商业的互动发展过程中,流行歌曲对于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与价值相对单一的社会具有一定程度思想“解放”、价值多元化的作用,但向市场的妥协及被收编使得这些流行文化可能的创造力、独立精神逐渐减弱。

 

[26]Liaw Fui Ing(廖慧萤).印尼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及其成因[D].导师:汪大昌.首都师范大学,2008.

摘要:

    语言的差异来自各个方面,有来自本土的因素,也有外来因素。在研究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时,除需要考虑外来因素影响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本土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以印尼华语语法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法之间的对比,试图探索印尼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差异,说明差异的类型,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并且说明印尼华语目前的情况。

    论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说明“中文”与“华语”的概念和定义;其次介绍印尼华人的历史、华人社会的形成背景、语言的移植以及演变的过程。印尼对华人的政策问题和印尼华人祖籍的多样性是导致印尼话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有所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在第一章里,本文也将解释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论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把印尼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差异进行类型分析,并且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本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即词类、句法及构词。词类分析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语气词、介词;句法分析有词序问题、正反问题、搭配不当问题;构词分析有儿尾问题、前缀问题以及缩略和同形异义问题。

    第三章是探讨和阐明印尼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产生语法差异的原因,共分成三个大问题,即本土因素、外来因素以及汉语方言因素。

    第四章是探讨印尼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协调问题和途径。本章除了介绍印尼华语目前的情况以外,也阐明了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印尼华语的几个协调方法。

    第五章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设想。

 

[27]黎家玲.客家历史节日民俗地理初探[D].导师:吴宏岐.暨南大学,2008.

摘要:

    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的精粹的集中展示,是一个国家文化根源、文化认同和历史连续性的强力纽带。汉族的传统春季节日包含了立春、元旦、元宵节、二月节、清明节等重大节日,这些节日以其时间的跨越性、内容的丰富性、氛围的喜庆性,成为了大受中国人民瞩目、追捧的节日。

    客家民系作为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在一些节日民俗的形成、发展、兴衰方面,与汉民族的节日民俗发展有共同之处,但俗语有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使同属一个民族、一个民系,但客家民系的节日民俗亦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演变轨迹。这种独特性的存在就是由于各地的山川自然、历史文化背景、生活的时代、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所以本文拟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通过采用典型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以来梅州地区的春季节日民俗现象、特点、演变进行研究,以期可以了解历史时期以来梅州地区的内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环境的差异、各地的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及其演变,对于民俗文化地理的影响,并希望最终能为我国客家地区节日民俗文化、节日旅游等的发展理论提供具体例证。

 

[28]陈辉霞.广西临桂小江客家方言岛研究[D].导师:余瑾.广西大学,2008.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临桂小江客家方言岛,之所以称为方言岛,主要是因为临桂县六塘的小江、清泰以及南边山的军洞、永平、升平、永忠等说客家话的村庄被平话区所包围,形成一个方言岛。本文选取了小江村为代表点,试图通过对小江客家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以及分别与梅县客家话语音、词汇和桂林官话语音的比较来揭示小江客家话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以期为广西客家话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资的材料。

    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前面五部分是对小江客家话的共时描写,包括前言、基本概况、语音、词汇、语法等。第六部分是比较研究,包括小江客家话与历史音韵的比较、与梅县客家话语音、词汇的比较、与桂林官话语音的比较等;最后一部分是对小江客家话相关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对小江客家话语音和词汇的演变及其历史层次分析。

 

[29]卢红珍.张资平恋爱小说与客家文化[D].导师:朱寿桐.暨南大学,2008.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资平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由于其政治污点,一直以来学界对他的评价以负面居多。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本文从客家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作家和作品两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客家文化对张资平恋爱小说的影响,力求一种新的认识和发现。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山歌对张资平恋爱小说的影响,主要从三方面论述:客家山歌、山歌和婚外恋两者的关系以及山歌与张资平恋爱小说的叙事模式的关系。第二部分从文本入手,分析小说中的两性关系。这部分主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作品中的两性关系:现代的追求与传统的禁锢。第三部分从文化角度出发,试图对张资平恋爱小说作一个文化阐释。这部分分两节,第一节通过郁达夫与张资平的爱情观的比较,指出张资平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爱情观:既要有肉体的绝对贞洁,又要满足男人的本能欲望。第二节是分析客家文化视野下的女性价值观,主要从客家地区妇女的地位入手,分析小说中贞洁观、两性关系以及女性所钟爱的对象,进一步分析它们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30]沈莉婉.明至民国闽西南山区一个村落的历程[D].导师:刘永华.厦门大学,2008.

摘要:

    本文以文献解读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地方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力图呈现位于闽西南山区的塔下村自明初至民国的社会变迁。

    塔下村位于闽西南山区,在整个地域的村落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研究塔下村的发展历史和社会变迁过程,对于认识闽西南山区的区域社会发展,透视乡村历史与整个地域社会变迁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塔下村落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代塔下张氏家族的迁徙定居的历史,讲述塔下张家如何在闽西南山区一片动乱的社会环境中迁移定居和立足。第二阶段是清初到清中叶塔下村的耕读传家时期。随着全国和区域社会环境的安定以及清王朝对于儒家理论的接纳和倡导,塔下张家逐渐形成重儒倡学的氛围,并在此风气中培养出了传统的儒家士绅,在他们引领下进行了家族和村落的建设。第三阶段是清中叶直至民国塔下张家子弟过番出洋,成为著名侨乡的时期。经历了康乾盛世,全国人口普遍剧增,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日益增大,在闽粤地区形成了移民台湾和南洋的风气。塔下张家也卷入其中。有不少张氏族众下南洋经商,并出现了一批商界精英。在这些华侨和侨眷的引领下,塔下村进行了新一轮的家族和村落建设。此期的家族和村落建设活动既延续了传统士绅的关注点,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总之,本文通过对塔下村进行微观分析与个案研究,描绘出塔下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借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明清以来闽西南山区的社会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闽西南山区村落面貌的形成过程以及乡村社会建构与地域社会发展的关系。

 

[31]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D].导师:李如龙.厦门大学,2008.

摘要:

    目前关于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其方言系属尚有争议,其真实面貌及与周边方言的关系还有待揭示。

    本文选取六个代表点,对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的语音、词汇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语音方面,梳理本地话的声、韵、调历史层次,分析音类分合与演变过程,重点考察了非敷奉及晓匣母逢u为主元音读h的演变、影母和云以母存在零声母与浊擦音j(或z)和v对立的特点、臻摄合口与山摄一等白读相混的层次、浊上字分化的性质等问题;词汇方面,提取出一批本地话特征词及与周边客、粤、赣方言的关系词。这两方面的考察研究,都非常注重与周边方言的比较,以在比较中揭示本地话自身特征及与周边方言的关系、为本地话系属的判断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此同时,结合历史背景材料,对本地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并力图说明本地话与周边方言的历史和现实联系。

    本文的研究表明:本地话语音、词汇的内部一致程度颇高,是个有机的整体;本地话有一批内部大体一致、外部不见或少见的方言特征词;两宋江西移民在本地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本地话与客、粤方言都存在紧密的历史和现实联系;从今天的语言面貌看,本地话应划入客方言的范围,并宜视为其中的一个独立次方言;本地话受粤语的影响很明显,特别是词汇方面,且以靠近粤语区的惠城、博罗等地表现突出,这主要是地缘关系和粤语的强势使然;本地话与赣方言语音接近、词汇差别较大,二者是同源异流的关系。

 

[32]肖文燕.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D].导师:周育民.上海师范大学,2008.

摘要:

    长久以来,中国移民及其后裔对其祖籍地的认同与联系的密切程度无以伦比。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侨乡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其中,华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选择研究薄弱的山区侨乡、客家地区——广东梅州为研究区域,以清末民国时期这一中长时段为研究时间,在占有大量丰富、详实、原始的地方史料的基础上,从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即群体与大社会的结合)的视角,以个案的方式深入考察华侨在侨乡经济、教育文化、民俗等领域的活动情况,试图揭示华侨影响下的侨乡社会变迁以及华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客家华侨所具有的一些特质。

    本文认为,对于僻处山区的侨乡梅州而言,华侨在其近代发展变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经济领域,华侨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或投资家乡各项经济事业,为家乡经济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推动梅州企业经营日趋近代化。同时,在传统与近代共生共荣的交通、金融业中,也无不显示出华侨的牵引拉动作用。正是华侨这一重要资源,催生出侨乡梅州近代经济发展新因素(新技术、新人才、新品种、新的经营方式)的成长,从而有力地推动其经济变迁与近代化进程。

    在客家侨乡梅州教育文化提升的过程中,华侨的作用也尤其突出。客家社会崇尚读书,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移居海外的客家梅州籍华侨,继承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侨乡教育事业。他们不仅从资金上、人力上给予帮助,而且办学思想上引进海外模式,积极探索民间办学的教育新形式。因而,侨办学校成为侨乡教育的主体,侨乡梅州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外向型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也渐趋完整。与此同时,梅州华侨开始关注、支持侨乡的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他们或捐资兴建文化基础设施,或引进西方现代娱乐方式,甚至身体力行参加、倡导新兴文化娱乐活动,从而引领侨乡梅州文化休闲新潮流。由此,侨乡梅州文化出现了繁荣、新潮的气象。

    民俗的嬗变,是华侨影响侨乡社会的另一深刻结果。在侨乡梅州,与华侨紧密联系的独具特色的民俗发展变迁过程中,华侨除了经济上的资助外,更多是文化、思想、观念、日常生活等方面潜移默化式的影响。由此,侨乡梅州民俗风情独特,衣食住行充满“洋味”,婚恋类型、家庭观念与众不同,客家方言渐趋“洋化”,以及客家“过番”歌谣、“过番”习俗的产生等等。

    清末民国时期,华侨如此持久而又强烈地作用于侨乡社会,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晚清及民国政府能够适时地调整侨务政策,创造较为宽松的政策和环境,争取侨心是其制度条件。其次,华侨的地缘认同特别是客家华侨由于其族群的特殊性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地缘认同,是其作用于侨乡社会的心理因素。再次,华侨在海外经济上的成功,为其贡献家乡提供了经济基础。最后,在海外排华的影响推动下,侨居国对华侨的歧视、压迫,契约华工的苦难生活是华侨心系家乡的外在推力。

 

[33]黄震.清代至民国时期客家族群与广西的经济开发[D].导师:唐凌.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广西是中国第三大客家族群聚居区,现有560多万的客家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10。他们的先辈主要在宋元至明清时期从闽、粤、赣等省的客家聚居区迁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集中聚居桂东南、分散于全区各地的居住格局。清代以来,广西成为中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省份之一,除了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外,更重要的是包括客家人在内的大批自发性、经济型的汉族移民迁入。

    文章以客家族群与广西经济开发为研究视野,借用“族群经济”(ethnic economy)概念,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充分挖掘各种文献资料和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清代至民国时期,客家族群与广西经济开发的史实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规律,以服务于当前广西经济建设的需要。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在“客家热潮”的今天,进行客家族群与广西经济开发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广西客家研究的深入发展,弥补当前忽视客家经济研究的不足,而且为广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第二部分,广西客家族群的发展历程。客家人入桂始于宋代,历经明清时期的高峰,至清末民国初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客家族群。与其它的汉族族群相比,它不仅具有突出的经济型移民特征,而且与11个少数民族杂居于广西各地,有利于与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共同促进广西民族经济的发展与融合。

    第三部分,客家族群与广西经济开发。农业开发和矿业开发分别构成了清中期前后两个时期客家族群对广西经济开发的主要特征。而具有客家传统优势的造纸业、制靛业和制糖业等手工业在广西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同时,在“无东不成市”的格局下,客家商人也占有一席之地。这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农、工、商三者结合,成为了客家族群对广西经济开发的重要内容。

    第四部分,客家族群与广西的民族经济融合。在进行经济开发的同时,客家族群与各族人民开展友好往来,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在物质、技术、制度和观念等层面上逐渐实现了民族经济融合。

    第五部分,客家族群与广西经济开发的历史评价。客家人迁居广西,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要素,推动广西经济重心的南移,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同时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密切了广西各族人民的关系,推动了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广西民族和谐的基础,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六部分,客家族群与广西经济开发的现实思考。客家族群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当前广西经济建设中,必须继承和发扬客家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客家精神,重视客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客家文化产业化,打出“客家侨牌”,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是推动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34]许丽珊.多语接触下马来西亚华人的语码转换研究[D].导师:黄笑山.浙江大学,2008.

摘要: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国家,而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是三大主要民族,此外还有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多元国家所面对的语言问题之一就是多语问题,因此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华人的语言使用现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本文是建立在412位马来西亚槟城州学生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探讨马来西亚槟城州华社的语码转换现状。语码转换是新近的一个研究焦点,指人们在交谈过程中,由一种语言或变体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现象。本文将通过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对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可看出: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方言等有各自的使用领域,语码转换在马来西亚也是普遍的现象。

 

[35]曾娜.广西博白地老话研究[D].导师:孙建元.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本论文对广西博白县博白镇地老话的音系、词汇、语法进行了描写,并对博白县境内其余十个通行地老话的乡镇(村)的基本语音情况做了调查,努力发掘地老话共时平面系统中的历时发展层次,同时,辨明语言的自变和他变的缘由,在此基础上讨论博白地老话的语言系属问题,希望能够为广西方言研究提供一份详实的报告。

    论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引言。介绍博白县概况,并对前人的博白地老话研究作简要概述,说明本文与现有研究在方法、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并介绍本文的调查过程和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博白镇地老话的语音系统。描写博白镇地老话的声韵调系统。

    第三章——博白镇地老话与中古音系的比较。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作比较,整理出博白镇地老话的音韵特点。

    第四章——博白县地老话的内部差异。博白县境内十个地老话乡镇(村)代表点与县城中心点对比,并对其中一些例外的音变现象作阐释,辨明自变与他变。

    第五章——博白县地老话的语音层次及其性质。对博白地老话(主要是博白镇地老话)的若干个语音现象作音韵分析,试图揭示其中包含的语音层次,包括各时期古音的保留、其它方言或语言的影响,还与粤语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地老话的语言系属应归粤语。

    第六章——博白镇地老话的词汇特点。列举了一些地老话中的特色方言词、古语词和粤语特征词。

    第七章——博白镇地老话的语法特点。对词法和句法作描述,还发现一些特殊的变调现象。

    第八章——结语。是论文的一个简要总结。

    文章有三个附录:附录一《博白镇地老话声韵调单字音配合总表》,附录二《同音字汇》,附录三《博白镇地老话词汇表》。

 

[36]江新燕.《深圳客家研究》:一门新开发的地方历史课程[D].导师:徐晓旭.华中师范大学,2008.

摘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然而,深圳职业高中历史学科等人文课程的设置存在一些需要更正的做法。针对相关做法,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及可行性解决办法。本文拟以深圳职业高中开设《深圳客家研究》课程的原因、可行性,及《深圳客家研究》课程的教育内涵三个方面为着眼点,论述新世纪历史教育教学形式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地方历史教育、乡土历史教育在基础知识学习中、素质教育中、能力培养中,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对文章的研究动机、《深圳客家研究》课程选择的相关背景资料展开解释和阐述。第一章从深圳移民城市的特点,职业高中历史教育的状况,以及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阐述挖掘《深圳客家研究》课程作为地方历史教育资源的原因。第二章从学生移民背景、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的教育功能、客家学的研究成果、深圳目前还保留的一些完整的客家民居建筑四个方面出发,阐述职业高中开展《深圳客家研究》课程的可行性。第三章从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来阐述《深圳客家研究》课程的教育功能。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阐述《深圳客家研究》课程对其他学科的参考意义,以及对其他同样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的开发与挖掘的参考作用。

 

[37]李佩珊.马来西亚槟城海珠屿华人大伯公庙的历史与现状[D].导师:张耕华.华东师范大学,2008.

摘要:

    回顾马来西亚的历史,你会发现它与中国的关系是十分源远流长的。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华人最早踏上马来西亚土地的是公元初王莽派遣译使往印度“黄支国(kancipura)”之时,船只意外的把他们送到了马来半岛上的龙运国。(Dungun)。从此以后,马来西亚与中国的传统友谊就延续了千年之久。初期,中国华人都是以译使、僧侣、商人或冒险者的身份前往马来半岛的。后来,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华人到马来半岛的身份就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不再以个人的自由之身份前往了,大部分都是以被剥夺自主权的劳工身份抵达马来半岛,这是若干种不同的因素所造成。

    当时以劳工身份抵达马来半岛的华人,相比于之前到达马来半岛的华人而言,生活得十分艰难,且没有自我尊严。华人劳工初抵达时,大都处于人生不熟又无处栖身的环境中,最后,许多人往往都会被安顿在各方言群所建立的各种社团、工会或庙宇里栖身。因为当时这种组织团体或庙宇,都可以保护他们的自身安全以及工作上的便利。庙宇在华人劳工的眼中除了提供上述所说的益处外,更可以令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这一点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是比人身安全或钱财都更为重要的。这也导致他们将家乡比较灵验的神灵也一齐带到了马来半岛,并在当地建筑庙宇敬奉卒也们。不过,马来西亚的华人庙宇所供奉的神灵,并非全都是华人从家乡带过来的,有一部分的庙宇供奉的神灵,是属于马来西亚本土的神灵,例如槟城海珠屿的大伯公庙所供奉的就是属于本土化的神灵。

    槟城的海珠屿大伯公庙不仅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前往敬奉祂,同时,祂也引起了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許多国家学者的兴趣。他们为了探究大伯公在东南亚的历史来源、大伯公与土地神的渊源等问题,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学术界里引起了多次的争论,迄今对于大伯公的来源及其与土地神的渊源都还未有统一且明确的说法。最后,有的学者认为与其在稀少的文献记载中附会假设,还不如回到民间作实地的田野调查,以调查对象的实况,再以文字文献作为佐证,这样兴许会发现更多新鲜有用的线索。

 

[38]邱浪平.客家地区的汉帝信仰研究[D].导师:罗勇.赣南师范学院,2008.

摘要:

    俗语说: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神明。可见,研究地方社会及其民间文化,民间信仰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离统治中心较远的赣南社会为民间信仰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唐宋以降,特别是明清时期,赣南民间信仰异常发达,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而民间信仰是以各路神明为载体。本文以赣南宁都县的区域主神之一——汉帝神明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汉帝信仰的探究揭示地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以及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文章通过对汉帝信仰在宁都传统社会兴盛的描述、源头的探究及盛行原因之剖析等,从历史脉络中动态地“还原”了汉帝信仰在客家地区与客家社会的互动过程。文章认为汉帝神明是土著神明,是在客家族群形成过程中,一些土著神如凌云山神为谋求所谓正统地位而假借汉高祖刘邦之名。文章还通过几个村汉帝信仰的个案分析,认为汉帝信仰体系与传统社会宁都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吻合,汉帝神明是维系村民及宗族的精神纽带。

 

[39]胡孝忠.四川的天后信仰史研究[D].导师:谭世宝.山东大学,2008.

摘要:

    中华文化是一个由多元文化融合而成的悠久文化。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时期,大量闽粤移民也随之迁往四川,将闽粤文化中悠久的天后信仰传入巴蜀大地,其表现形式为众多天后宫(福建会馆)、福建戏剧、天后传说、闽粤方言等等,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思想,也为巴蜀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对此,前人已利用方志、家谱等史料在会馆建筑、移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扬自司马迁以来的历史学家实地调查的传统,并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知识,进一步挖掘天后信仰的传播路线、主体,及祭祀仪式、祭品、祭文、戏剧等反映人的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史料,再结合田野调查,更充分地认识被研究对象的经历、信仰和感情,“因其结果以推得其情态,使过去时代之现在相,再现于今日也。”(梁启超语)

    具体研究由以下六部分构成:

    第一章导论,概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简介研究思路和方法。学术史回顾主要关注移民史和会馆史中涉及天后信仰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对天后信仰传入四川的来源、时间、路线、原因和主体做了史料搜集和研究,对天上宫数量做了统计,以理清四川天后信仰的来龙去脉及其传播范围。

    第三章论述了天后信仰的属性以及其与儒释道三家的关系,得出天后在清代是“官民一致”信仰的神,不属于现在所说的“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到民国时,由于政府施行“废除淫祠”运动,天后信仰才逐渐专属于民间。最后,讨论了天后信仰不能禁绝的原因,乃在于“上风下俗”的上层“风”没有了,民间下层的“俗”也因为有的消失、有的保留至今。

    第四章对天后宫(福建会馆)的不同名称做了统计,对天后宫的戏剧文化做了简介。本章重点是将清代京师、福建和四川三地对天后的祭祀仪式、祭品和祭文做了比较,从仪式、象征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天后信仰在旧文化范畴与新社会秩序、旧社会结构与新文化观念之间的整合作用。

    第五章的田野调查报告,主要是对江津区真武场和宜宾市李庄镇的现存天上宫进行田野调查的结果。其中,真武场的“林姑姑”传说以及李庄天上宫的女性崇拜意识值得注意。另外,还对遂宁市、铜梁县、自贡市现存的3个天后宫做了简单介绍和研究。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从宏观上对天后信仰传播到四川的历史进行了理论和史料两方面的总结概括。四川的天后信仰与其他信仰一道在形成风俗习惯、传承宗教信仰、构建民族精神、塑造国民心理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她在四川的兴衰史,既照亮过去也启迪未来!

 

[40]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导师:杨志刚.复旦大学,2008.

摘要:

    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的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理论传播和实践探索已有二十余年历史,逐渐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重要手段,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在其自身发展中在取得不少有益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发展困境,面临永续发展的本土化道路探索课题。笔者以探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为主要目的,展开了对贵州、广西两省区八家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调查,在掌握相对丰富的第一手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生态博物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道路的探索、针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特点生态博物馆如何开展遗产保护活动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生态博物馆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和发展的特殊性、生态博物馆内各相关人群的互动、生态博物馆与所在社区的发展等问题亦是本文重点探讨的相关内容。

 

[41]吴建华.闽西汀江流域古村镇的历史考察[D].导师:黄国盛.福建师范大学,2008.

摘要:

    本文是以闽西汀江流域古村镇为研究对象,汀江流域作为闽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发祥地,至今保存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古村古镇。本文主要是通过历史角度,试图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和人口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对汀江流域古村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考察。对自然景观的考察包括山岩洞穴、河溪湖潭泉等名胜古迹,对人文景观的历史考察包括文物古迹和乡土建筑等。在古村镇面临急速损毁的今天,倡议古村镇的保护显得十分迫切,古村镇保护和开发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古村镇的保护和开发之间应该如何保持协调,也成为噬代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42]谭抗生.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空间研究[D].导师:韩巍.南京艺术学院,2008.

摘要:

    在《北京宪章》中曾这样指出:“技术与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环境趋同,文化的多样性逐步消失。”作为中国古建筑瑰宝之一的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能否摆脱这种危机?在逐步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步伐当中,客家土楼特色文化能否屹立不倒?在未来的城市中,土楼能否体现其特有的人文与历史价值并继续延续下去?其空间构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色魅力?带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对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空间进行了相关的实地考察与研究。

    南迁的汉人来到荒芜的山林,面对重重生活困难,逐步开始了他们聚居生活。

    为了能够对福建客家土楼作出更好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群当中的圆楼(圆寨)为典型研究对象,并围绕圆楼展开一系列检索与调研。首先对土楼的建筑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影响土楼建筑形成的历史与人文因素。另外,从客家土楼当地的自然资源入手,寻找土楼形成的自然与历史因素。然后重点分析土楼建筑的空间特质,从平面到立面,从墙体到空间结构逐一作出分析与诠释。探究其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接下来,从客家土楼的结构与装饰风格入手,进一步研究土楼空间内部与外部的空间特性。最后重点阐述客家土楼建筑空间对今天现代建筑空间及空间形态设计的启发。重点通过圆形土楼研究其空间形成的过程与构造特色,解释其内在的物质精髓与文化精髓,来探索与寻找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发展途径。

 

[43]梁小玲.廉州话与周边粤语客话语音分析计量研究[D].导师:海柳文.广西民族大学,2008.

摘要:

    合浦境内方言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主要方言有廉州话、白话(粤语)、(亻厓)话(客家话)等,各方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为了具体研究各方言之间接触和渗透的程度,本文调查、收集了三个主要方言代表点的语音材料。先从定性的角度概括了廉州话与周边粤语、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再分别选取调值、声值、韵值等有关变量,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比较廉州话与周边粤语客话方言之间的语音相似度,力图通过科学的数据,更为直观地揭示廉州话这种处于多种方言接合部的方言与周边汉语方言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探讨各方言间语言特征及语言接触的状况。

 

[44]王华文.村民间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考察[D].导师:田平安.西南政法大学,2008.

摘要: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是指为了解决民事纠纷而设计、建构起来的各种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各种程序、制度的有机联系整体,完善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对解决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秩序有积极影响。

    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各种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社会的民事纠纷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考察、了解农村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就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以一客家族聚集县为考察对象,以调查实践和法律文本分析为方法,力图揭示村民间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和特点。

    本文正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此部分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在农村,维持社会秩序、调解民事纠纷的社会规范不单单是国家法律,而是一种国家法律和由社会风俗、习惯等组成的民间社会规范共同影响的局面。首先笔者在简要叙述了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概念、其解决纠纷恢复社会秩序的功能后,对我国学界公认的四种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作了一个简评。随后,笔者对我国农村社会的民间社会规范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民间规范在农村社会发达的原因及其特点。

    第二部分:客家地区村民之间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本部分是对笔者实地走访调查结论的一个分析总结。笔者选取了家乡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行政村,以走访、问卷和选取案件分析的形式进行了本次调查的,对当地村民间民事纠纷的类型、纠纷发生频率、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等等做了调查总结。

    以纠纷引发的原因来作为分类的标准,当地村民间的民事纠纷主要有财产所有权使用权争议纠纷、债权债务纠纷、侵犯人格尊严纠纷和社会风俗冲突引发的民事纠纷。问卷调查显示,在客家地区,村民与村民之间发生民事纠纷的频率非常高,而且通常都是发生在邻里和亲属之间。调查结果也表明在客家地区,村民与村民间发生民事纠纷后,他们的首选解决方式是自我救助、协商,然后请村干部等第三方出面进行调解。同时,结果也显示,对于运用民事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村民们仍然比较陌生,而且绝大部分村民不愿意在纠纷发生后立即向法院起诉、用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通过对涉及自助方式、村干部调解方式、诉讼方式的五个案例的逐一分析,勾画出了当地村民之间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轮廓。而对法官在诉讼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中,结合农村中的“情理正义观”,分析了法官在解决农村民事纠纷时,为了使审理结果有良好的社会效果,他不得不偏离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官的被动和中立角色定位,转而主动地采用调解方式加以解决。

    第三部分:影响客家地区村民选择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因素分析。笔者认为纠纷发生后,正是人类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本能促使当事人首先采取自助行为试图解决纠纷。“村官大小是个官”的思想以及农村社会经历的变化导致了村干部成为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首要人选。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述阻碍村民选择诉讼方式的原因。笔者认为,在缺乏法治传统的农村社会,影响村民提起诉讼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对国家法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和为贵”、“无讼”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民众对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性认识程度以及进行诉讼多必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成本因素的大小。

    第四部分:构建适应村民之间民事纠纷特点的纠纷解决机制。此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一个有效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它要在符合纠纷主体的实际需要的同时还能符合纠纷的特点。经过上文的一系列分析,自然就得出了诉讼不是解决农村村民之间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一般仅适用于陌生人社会、工业化社会的现代法律在解决紧密联系着民间社会习俗、人情关系的农村民事纠纷时,会显得比较刻板和僵化,虽然能从法律关系上处理民事纠纷,但往往会造成农村社会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从而不利于社会秩序。同时,村民法治意识的淡薄和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缺乏也阻碍着诉讼制度成为解决村民之间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

    针对上述情况,构建一种符合需求又符合村民之间民事纠纷特点的纠纷解决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以为,借鉴日本等西方国家在处理家事纠纷上的特殊程序,我们可以在基层法院设立针对农村村民间民事纠纷的专门调解庭,实行以专门调解庭和人民调解为的主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45]江雪英.民俗文化对赣南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D].导师:余万予.江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地域广泛、经济、社会、人口、条件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优秀民系,他有着优秀的客家精神和客家文化。涌现出许多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文天祥、洪秀全、孙中山、叶挺、叶剑英、郭沫若等都是客家人的典型代表。

    赣州又称赣南,赣州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赣州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高于北,山峦起伏,江河纵横密布。境内地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赣南是最大的一块客家人聚居地,赣南客家人和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有着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传统,同时勤劳纯朴的赣南客家人在劳动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赣南的纯客县:赣县、南康、上犹、龙南、定南等五县客家人的居住习俗、饮食习俗、婚姻习俗、日常生活习俗、民间传统文化、儿童游戏、民俗体育健身活动等对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并对客家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进行了跟踪调查。本文对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人、客家文化以及客家养生保健习俗,揭示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民族文化,引导人们正确的健康意识尽微薄之力,同时为赣南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赣南客家人有其独具特色的居住习俗、饮食习俗、婚姻习俗、民间传统文化、儿童游戏以及民俗体育健身活动习俗等。如客家人的饮食品种繁多,同时还很讲究营养的搭配,为客家人的身体健康奠定了基础;客家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客家小游戏对客家儿童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在客家人参与的体育活动中的静、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养生之道的动静结合、内外结合和现代体育锻炼的某些要求,在客观上起到了养生的作用。参与体育活动者众多,正是积极参加群众体育的表现,这不但对参加者的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使当地的群众体育得到的大力发展。

 

[46]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导师:尉迟治平.华中科技大学,2008.

摘要:

    湘南汉族与瑶族语言接触的历史较长,湘南勉语受到汉语的强烈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注重在共时平面上分析语言接触对语音、语法、词汇造成的影响,未曾探讨语言接触所形成的历史层次。本课题对湘南江永县境内勉语、平地瑶话、土话以及官话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探讨语言接触所形成的历史层次及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机制,进一步了解语言接触对语言造成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运用田野调查法、历史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的方法,通过分析江永勉语与汉语接触、影响的方式、过程与结果,为语言接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详实的区域性实例,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江永方言与江永勉语的发展历程。

    第1章简要阐述了选题价值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说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介绍了方言点、发音合作人情况及调查材料、文章所用语料的来源。第2章主要介绍了江永县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民族及语言情况,详细介绍了江永县主要的语言和方言,从语言转换的角度对江永土话、平地瑶话的语音特征进行探讨,提出了江永土话并非瑶化的汉人所说的汉语、它是由不同时代不同语言的成分聚合沉积所形成的完全变异的复合语言、江永平地瑶已转用江永土话等观点。第3章介绍了江永瑶族与汉族的接触史与接触类型,基于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类型,对勉语中古借词调类与汉语的对应提出了新的解释方案。第4章阐述了语言接触对江永勉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影响。受汉语影响,江永勉语韵母系统简化,语音演变的方向与当地汉语趋于一致;江永勉语现今丰富词汇的主要手段是借词,汉语借词已占总词汇的50%以上,具有构词能力的借词抢占勉语固有构词成分的地盘,已形成一种新的词汇格局;由于与汉语的深刻接触,汉语借词借进江永勉语之后,除可成为单纯词外,还可作为语素用于构词;语法系统则出现了语序转换、虚词借用、句式增加等变异。第5章分析了江永勉语与汉语接触的层次,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将借词划分为现代、近代、中古、上古四个层次,探讨了各层借词的语音特点及借源,分析了勉语多粤语借词的原因,首次挖掘出一批湘语、湘南土话借词。层次分析的结果显示,江永勉语深受江永官话、粤语的影响,江永土话对江永勉语的影响十分有限。第6章系统地、多角度地观察了语言接触与语言影响在江永的复杂表现,对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进行了定位,从语词接触的角度探讨了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机制。

    对江永方言与语言的全面研究表明,江永过山瑶勉语现今处于勉语与江永官话同时使用的语言兼用阶段,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勉语与汉语各自承担其交际功能。在汉语的影响下,其语言系统产生了局部性的变异。变异最大的是词汇系统,其次是语音系统,最后是语法系统。由于汉语对江永过山瑶勉语的影响发生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并使其原有的成分、框架及演变规律发生变化,因此,从影响程度而言,汉语对江永过山瑶勉语的影响属深层影响。由于江永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层次的结构、要素仍显示出勉语的基本特点,没有产生质变,语言的使用功能也只是发生了部分改变,所以,我们认为它不是一种混合语。江永平地瑶人讲的平地瑶话属于已经彻底转用汉语的实例。江永平地瑶话和江永土话结构基本一样,只是保留了极少量的勉语底层词,平地瑶人所操勉语已经发生了质变。

    江永的语言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多表现为汉语对勉语的影响,勉语对汉语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汉语的强烈影响下,江永勉语偏离了固有的发展轨道,出现了诸多与汉语相似的语言现象,江永勉语属于正在与汉语融合的语言。

    本课题首次对江永勉语、江永平地瑶话及江永土话、官话进行全面研究,为苗瑶语族、湘南土话及湘南官话研究提供了新的语言材料,增加了新的内容,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文章探讨了江永勉语、江永平地瑶话的系属并介绍了江永境内语言、方言的主要的语音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汉语与勉语的历史音变规律。

    语言关系是有历史层次的,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接触关系必须要有层次的观点。只有理清语言接触的层次,才能认识历史延续下来的语言接触规律。文章立足于语言的田野调查,以语言事实为根本,对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层次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将借词划分为现代、近代、中古、上古四个层次。这种研究在国内仍属起步阶段。但毫无疑问,这种新的研究方法与分析中国境内语言时遭遇种种困难的历史语言学的基本方法相比,无疑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研究语言的历史关系的方法。

    传统研究一般基于汉语方言之间的语音异同的内部比较确立方言的系属,在讨论汉语方言的形成时,往往只找内部原因而不顾外来影响。本研究采取内部比较和外部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拿江永土话与湘语、客家话、江永官话等汉语方言比较,还将之与接触关系密切的侗台语、瑶语比较,从语言转换的角度来探讨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提出江永土话是由不同时代不同语言的成分聚合沉积所形成的完全变异的复合语言的观点。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汉语有三种情况:一是汉族说汉语,二是少数民族放弃了本族语,转说汉语,三是保留母语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公共场合说汉语。学界对第一种情况了解较多,对后两种情况知之甚少。我们对江永平地瑶话、江永瑶人所说官话的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有助于从新的角度研究汉语的历史与现状、预测汉语的发展和演变。

 

[47]孙宝.桂南采茶戏戏班的调查与研究[D].导师:徐赣丽.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桂南采茶戏,是采茶戏的一种,广泛流行于玉林、钦州、以及梧州地区等地区。桂南采茶戏作为一种客家民间文学样式,反映了客家人独特的性格特征与精神诉求,它与客家人相依为命、生存繁衍,走过了几百年的历程。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大背景下,各种现代的娱乐方式迅速涌现,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不断改变,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的危险,桂南采茶戏自然也不例外,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目前桂南采茶戏正处于演出市场严重萎缩和观众群老化的尴尬现实生存环境中,一些采茶艺人纷纷下海经商,国营专业剧团举步维艰,采茶戏的市场已经从城市退居农村,在农村又大面积地萎缩,以至于在农村的最后一块阵地也面临着失守的可能。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10月桂南采茶戏成功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为桂南采茶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面对桂南采茶戏严峻的生存环境,本文依据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以广西博白县大坝镇龙旺采茶剧团为田野个案,力图将研究的视野放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下,通过民间戏班这一独特的视角来探究桂南采茶戏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论文在总体布局上分为六个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是对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目的与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在大量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做了初步的文献梳理,特别是对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做了重点关照,以期待理出一个明晰的研究思路。在前言的后半部分提出了本论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第二部分对桂南采茶戏的来源进行了澄清,列举了几种流传比较广泛的传说,并结合文献资料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各种说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大量的事实依据,指出桂南采茶戏是由江西经广东传入广西玉林,流布至钦州等地的说法。在这一部分,还对桂南采茶戏的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并充分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以民间采茶戏班为主轴,详细的描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民间采茶戏班的生存状态,并初步探讨了当时各种社会力量对民间采茶戏班及艺人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采茶艺人及采茶剧团在不同社会人文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的探讨,展现采茶这一艺术形式生存、发展的历史状况,帮助对我们全面了解桂南采茶艺术。

    论文的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桂南采茶戏的繁衍地——博白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并初步探讨了自然、地理及人文等文化生态环境对采茶艺术的影响。接下来对博白地区的采茶班社和历史传承情况进行了梳理,并依据实地调查数据探究了桂南采茶戏班所具有的特点。

   第四部分重点研究了桂南采茶的当前文化生态,并以大坝龙旺采茶剧团为田野个案,深入地分析了民间采茶戏班的组成、日常营运、管理及演出的程式,特别是对采茶戏班的“破台”、“收妖”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戏班仪式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解读了几个比较典型的采茶剧本,本部分通过对民间采茶剧团的构成与生存方式的探讨,我希望能尽可能完整地呈现采茶戏的构成规则以及在乡村社会中的生存特征及其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命运;另外,文章指出了民间采茶戏班现实中的困境,以期引起政府、文化部门和所有关注民间文化的人士注意。

    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桂南采茶的特色及价值,指出其具有审美、教育、娱乐等多重价值,以揭示桂南采茶戏并提升其文化底蕴和艺术品格。并对桂南采茶戏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民间采茶戏班自身和政府部门两个层面上为桂南采茶戏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结论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指出民间戏班在桂南采茶艺术的历次变迁中,为其生存繁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社会环境及国家政策对桂南采茶戏的影响不足以决定桂南采茶的生存,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发展。

 

[48]周骥.隆昌客家话语音研究[D].导师:高廉平.西南大学,2008.

摘要:

    隆昌客家人主要来源于广东的梅县、五华,入川的时间基本是在清朝的初年。隆昌客家话保留了客家话的一些基本语音特点;同时由于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隆昌客家话的现有语音系统是受到客家话和隆昌当地西南官话共同影响而形成的。

    隆昌客家话有声母25个,韵母48个,声调6个。从历时比较的角度出发,将隆昌客家话语音与《广韵》音系相比较,得出隆昌客家话语音的古今演变规律,其中声母规律9条,韵母规律11条,声调规律5条。从共时比较的角度出发,将隆昌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地区的客家话、西南官话比较,发现在声母、韵母、声调诸方面既有来自客家话的诸多语音特点,也有在西南官话影响下产生的语音特点。同时,隆昌客家话对隆昌当地的西南官话的某些语音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隆昌、成都龙潭寺、仪陇、荣昌盘龙镇、新都、西昌黄联关都是四川(含重庆)境内的客家方言岛,分布于川东(重庆)、川北、川南、川西等地。这六个客家方言岛的语音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方面都保留了客家话普遍具有的一些重要语音特征,有一致的地方;同时,在各地西南官话的影响下,各个方言岛又有一些语音上的差别。纵观四川(含重庆)客家方言岛群的语音情况,我们很难笼而统之地说哪个方言岛语音比较保守,哪个则演变得较快。不同的语音现象,在不同的方言岛的表现是参差交错的,这既是社会对方言语音影响的结果,也是方言内部语音要素影响的结果。

 

[49]韩霏.博白县沙河镇客家话研究[D].导师:白云.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客家话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然而主要集中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客家的研究,广西的客家话研究仍着重单点的语音描写。博白作为广西的第一大客家县,客家话的研究材料本身相对稀缺。由于地理上的关系,博白客家话与当地其他汉语方言接触频繁,相互产生影响,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互相吸收、借用,因为材料较少,这方面的研究还无人触及。

    为了给博白客家话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翔实的方言材料并探讨博白客家话的接触演变,为将来深入研究广西客家话乃至整个客家话的扩散、传播、变异提供材料。本文详细调查了博白沙河镇的客家话,厘清了本方言的声韵系统,明晰其词汇和语法系统并与梅县客家作了简单地比较,探究其演变规律,尽力阐明其演变原因。

    本文第一章“引言”简述了对博白客家话进行调查的意义,简要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简单介绍博白地理及人口概况并分析了沙河镇与周边乡镇客家话的差异。第二章描写并分析了沙河镇客家话整个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把沙河客家话音系与北京音比较作共时分析;与中古音比较作历时分析并总结了语音特点。第三章分析了沙河客家话的词汇特点。第四章分析了沙河客家话的语法特点。第五章将沙河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作简要对比,着重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沙河镇客家话的演变进行分析并阐明其演变原因。第六章则简要列举了沙河客家话的儿歌、童谣、故事等其它语料。附录一是同音字汇,二是分类词表。

 

[50]苏秀玲.广西贺州客家鸡歌调查与研究[D].导师:徐赣丽.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客家鸡歌是贺州客家人在安龙打醮、丧葬打斋等仪式中,道士、和尚所表演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客家民间文学是客家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成果的研究地域长期以来集中在闽粤赣的客家地区,尚无系统的广西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研究的内容偏重于客家山歌、童谣、谚语、故事等,忽略了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的仪式歌,且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的对民间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的方法。因此,以广西贺州具体客家村落为调查点,深入调查了解当地客家人的经济、政治、思想、生活等,将之与民间文学文本及民间文学存在的现状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无疑是对此前研究的一种突破,不仅能更好地展现客家族群的精神特质,把握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人的关系,而且能更全面地反映客家民间文学的独特性,挖掘它内在发展的活力,进而寻求其在当代的发展路径。

    本论文依据田野调查,深入了解客家人的社会历史背景、现实经济状况、政治思想、民间信仰、文化生活和审美趣味等,广泛搜集与客家鸡歌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客家鸡歌的文本与“活态”两方面入手,分析概括鸡歌的,文学艺术特点、审美取向,考察鸡歌的文化生态和表演形态,研究鸡歌的形成原因及对客家人的作用与影响,从而揭示鸡歌与客家人的互动关系,并挖掘鸡歌的内在发展活力,探寻其在现代的传承和保护策略。

    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客家鸡歌产生的地理历史背景和信仰文化背景进行介绍,包括调查点莲塘镇白花村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地的信仰文化,并介绍何谓鸡歌及其名称的由来。

    第二部分结合客家鸡歌的唱词文本,分析概括它的文学艺术特点,探讨它体现出的客家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结构及审美取向等。

   第三部分从客家鸡歌的“活态”入手,对鸡歌的文化生态与表演形态进行介绍,描述产生鸡歌的仪式与鸡歌的活动方式,并探讨鸡歌与其仪式的关系,揭示鸡歌的性质。

    第四部分探讨客家鸡歌产生形成的渊源,解读它的深层文化内涵,研究它的社会文化功能及对客家族群的影响,进而揭示鸡歌与客家人的互动关系。

    第五部分对客家鸡歌的传承机制进行论述,并综合它在当代的发展现状,提出若干保护和发展它的建设性意见。

    笔者认为,客家鸡歌伴随着祭祀、丧葬等宗教仪式而生,与其仪式间存在着相伴相生又渐行渐远的复杂关系。鸡歌是仪式歌的一种,它具有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多样、语言幽默风趣、音韵和谐统一四大文学艺术特性,反映出贺州客家人乐观向上、机智幽默的性格特征以及刻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审美取向。贺州客家人唱鸡歌与民众的鸡俗信仰有密切联系,客家人将三牲之首的鸡视为具有灵性的神物,并赋予其沟通人神、镇鬼驱邪的象征意义。鸡的报晓本能与实用价值受到重视是鸡歌形成的直接原因,客家民间文学继承古代汉文化传统又是它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鸡歌以其象征性和实用性承载着沟通人神、人神共娱、教育劝善及道德塑造的社会文化功能,由此体现出贺州客家人与客家鸡歌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客家鸡歌的传承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它发展变迁的过程为我们探索其保护和发展机制提供了几点启示:一是应对客家鸡歌做出适应性的转型和更新以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二是保护的关键在于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激发更多民众传承和保护它;三是联合政府、专家学者和地方精英等各方力量来打造多元化的保护模式;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

 

[51]莫立芸.王居园的香火传承[D].导师:徐莉.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在中国以汉民族文化为主流的背景下,“客家”是一个特殊的民系。客家人既属于汉民族的一部分,同时他们又以其独特的民俗、民风以及历史生成、迁徙、演变过程区别于汉民族以及其他任何一个少数民族。从众多客学研究资料来看,引起研究者们兴趣的主要集中在以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几个学科视角下的史料挖掘与阐释,因此“客家”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着相异的内涵。然而,作为历史上生存型移民的客家人在结束了长久漂泊不定的游走后,他们的文化仍旧能以其内在巨大的张力立足于现代社会,这是令人惊讶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和变迁就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这也就是广义教育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与体现。所以,关注客家人的教育能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同时给我们以机会,从“文化”的视野出发关照教育。尤其在以学校教育为主流认同的现代社会,文化传承背景下的教育是何等的自在和鲜活。

    本研究主要以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为支撑,从文化的角度揭示在客家文化背景下早期教育的特点。研究选取了广西博白县宁潭镇下属的一个单一姓氏的客家村落——王居园为实地考察的对象,以此为个案研究王居园早期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特征、客家文化及当地机构教育对其的影响等。本研究在具体的实地考察中,搜集了众多文献、访谈、传说、故事,并以日记的方式保留了个人的感受和思考。论文中穿插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来展现王居园早期教育的形态,归纳其中的特质,进而挖掘资料背后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归纳王居园早期教育的形态:其一,客家村落背景下的早期教育;其二,宗族认同自觉下的早期教育;其三,“祠堂—田野”式的早期教育;其四,薄弱的机构教育。在前三个视角中包含了早期教育在文化背景与具体生活环境两个方面的形态表现,第四个视角基于主流文化与客家文化之间的交融而对其早期教育现状进行探讨。论文重点分析了文化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方式给王居园客家文化带去的变迁。

    影响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王居园中客家文化以及文化的变迁造就了其早期教育最基本的文化背景。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其早期教育进行文化透视:第一,客家文化的变迁对早期教育的影响,即客家文化在历史性的嬗变中建构了早期教育的选择,早期教育在“主—客”文化间的调适中推动着客家文化自身的陶炼;第二,以客家文化生活为早期教育的主要形态,即客家文化传承构建了早期教育的显著特征,村落生活影响了当地人对早期教育的选择;第三,主流文化中的机构教育对早期教育的影响,即机构教育打破了当地非机构教育的单纯格局,它改变了当地早期教育的观念,机构教育强化了小学教育的功能却淡化了幼儿园教育的优势。

    作者认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客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不断变迁,王居园的早期教育也会从自在的状态逐渐融入到规范的教育体系当中,同时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接纳更多的教育选择。机构教育的质量在当地将继续其纵深方向的推进,且更多的儿童会接受到这类教育。客家文化在教育的推动下仍将继续以其自身强大的更新能力向前发展。

 

[52]朱焕.桂东南客家育俗调查研究[D].导师:徐赣丽.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作为汉族支系的客家族群在经历了艰难的迁徙与漫长的磨合后实现了历史与文化的认同,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并逐渐显示出其内部的普同性和均质性,长期以来关于客家方面的研究都侧重于客家的源流、客家精神与文化的共通性,而忽视了地域文化差异中的“地方性知识的在场”。所以,本文试图在较深入的和具体细微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两地客家人在生育习俗过程各个阶段中体现出来的统一性、相似性作分析和描述,同时也比较二者的差异性,探析客家人生礼仪中围绕诞生礼展开的养育习俗过程,及其表现方式、象征意义、价值观念、社会功能以及精神特质等,并探究其历史背景、观念形态、族群融合等因素,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阐述客家文化的地域差异,走出客家研究的概化困境,建构客家文化的地方性特点。

    文章以“育俗”统领全文,“育”包含孕育、生育、养育等几个前后相继的连续过程,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阐述论文研究的对象、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客家、人生礼仪、育俗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提出本论文的思路、研究方法及基本内容,第二部分为桂东南客家地区育俗的内涵,首先对广西客家地区两个村落空间基本概况进行比较,从自然人文环境和历史源流与社会建构方面进行观察,主要部分为育俗仪式过程展演,分为孕前求子习俗和孕子习俗,生育习俗和传统教育方式,生育习俗具体从诞生礼、三朝礼、满月礼与周岁礼等过渡礼仪和客家传统生活常识来认识地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态;第三部分论述育俗的功能,从育俗与性格特质的关系入手,分析生育习俗的整合作用和传统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第四部分简述桂东南地区生育习俗的现代变迁;第五部分结论部分总结全文,综述客家育俗及其作用。

    本文认为应突破传统客家研究的范式,以地方知识的视角关注客家的“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的习俗,关注客家文化的地方性传承和家族生存秩序的规范,解构和诠释了乡民社会的生存逻辑。

 

[53]陈杏梅.桂北船上人同姓婚姻习俗的考察研究[D].导师:刘道超.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随着客家学研究的兴起,客家的实地考察和个案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漓江流域黄氏船上人作为一支水上部落的客家族群,在漓江边上生活了几百年,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如以船为家,以渔为业的经济方式、嗜好酿菜的饮食习惯、盛行妈祖信仰习俗,通行同姓通婚习俗等等。但是,可能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目前学术界对这支处于边缘地带的族群研究甚少,学术界对它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同时,由于在汉族及少数民族中很少有同姓通婚的习俗,尤其是严格恪守传统伦理的客家,更是罕见。因而,本文以漓江流域黄氏船上人的同姓婚姻习俗为例,希望通过探究这个个案可以找出隐藏在同姓通婚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出客家文化变异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客家人和客家文化提供有利的补充。同时,对比其它地方同姓通婚的习俗,探寻同姓通婚的内在法则和规律。

    本文主要选取了漓江流域船上人的根据地——毛村,阳朔、平乐、桂林訾洲等几个地方作为调查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在运用主位与客位,观察和参与观察、发放问卷等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描述船上人迁徙到桂林,在漓江边上发展壮大的具体历史轨迹及其自成特色的生活习俗,着重描写船上人同姓婚姻习俗——通婚圈和婚姻仪礼,包括婚前说亲,下定、过礼,报日等仪礼;迎亲,婚礼曲,婚宴等行婚礼及婚后回门仪礼等一系列的仪式。同时,在阅读相关文献记载基础上,立足于社会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历史特殊主义,功能论,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决定人格,身份与角色等相关理论的观点分析船上人同姓通婚的原因。婚姻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同姓通婚的产生、发展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相对宽松的社会历史背景为船上人同姓通婚提供了平台,以水为生,以渔为业的艰辛劳作方式,既是船上人的经济方式,也是促使船上人实行内部通婚的诱因,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同姓通婚的直接因素,而分房管理,宗族观念淡薄,族群组织活动、政治权力等族群内部结构因素为同姓通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外,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其它地方的同姓通婚进行比较,探究同姓婚姻习俗的内在规律及变通法则,即同姓通婚根源于人的生存需要,同时又采取合理的解说及变通的规制使同姓通婚合理化。

 

[54]卢天然.社会动乱与清代广西基层社会研究(1796-1911)[D].导师:严昌洪.华中师范大学,2008.

摘要:

    广西僻处南疆,在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复杂,具有较浓移垦性质,且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发展较缓的地区。嘉庆之后,清帝国由盛而衰,广西的社会动乱开始变得异常频繁,逐渐由局部地区向各地蔓延,形成一幅持续百余年的动乱图景,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深刻地影响着广西社会的发展。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清代(1796-1911年)广西的社会动乱为切入点,采用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式,借助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把“动乱”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梳理清代广西社会动乱的基本脉络,考察基层社会各系统在动乱过程中的反应及其应对策略,以及地方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社会动乱的目的。

    本文考察了清代广西的人文地理,将社会动乱分为秘密社会、“艇匪”、“游匪”、民间械斗四类进行梳理分析,认为这四种类型的动乱都是社会矛盾长期累积的产物,具有内在的相互关联性。在社会动荡的过程中,民众社会心理有了新的变化,叛乱者也出现了多种面相,对资源的掠夺更加疯狂,这些都加剧了动乱的程度。官方和民间社会采取了包括团练、保甲、乡规民约等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应对,最后取得了合作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动乱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在动乱中,人际关系、权力关系等都得到了新的整合。动乱加速了民间社会的武化,民间社会的武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动乱。

    百余年的社会动乱给广西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许多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

 

[55]陈金平.民间的狂欢与社会控制[D].导师:林国平.福建师范大学,2008.

摘要:

    本文以福建省明溪县莘七娘信仰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探讨民间信仰中神祗产生、发展的一般轨迹及民间信仰与国家、地方社会复杂的互动关系。

    本文第一章为莘七娘信仰研究的综述。第二章探讨莘七娘信仰的起源与发展演变,分析莘七娘由人而神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勾画出莘七娘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通过对莘七娘信仰有关的仪式、活动的描述与分析,认为明溪莘七娘信仰中的各种宗教活动无不具有象征性与表演性,“祭神”活动在娱神的同时,又是一种人的自娱。第四章结合田野调查,阐述莘七娘信仰中所蕴含的客家文化特征以及明溪县雪峰镇诸神的竞争与和谐。第五章描述了莘七娘庙宇的变迁与祖庙之争,分析了庙宇管理中政府管理与民间自治的管理模式,认为官方与民间在庙宇的管理上既冲突又合作,最后达到正式的基层政权组织与非正式基层政权组织有效结合。

 

[56]赖水随.最后的村落—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D].导师:毕世响.福建师范大学,2008.

摘要:

    客家五次大迁移的经历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在上下一千多年的迁徙历史中,客家先民以其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与迁徙途经地、定居地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这特殊而丰富的客家文化造就了客家人独特的精神特质,影响了整个宋代及以后中国上千年的思想和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创造性的移植,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原文化的再创造。这充分说明教育是文化遗传,教育是社会遗传。

    从客家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兴旺且长盛不衰来看,客家宗族的文教功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文化是靠教育来传递的,文化传播过程也是教育过程,发现文化就是发现教育。直到今天,中国绝大多数人口还定居于乡村,乡土本色依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是乡土社会色彩浓厚的社会。但当下中国的教育研究做出的假设和理论基本上不是基于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而是对某些抽象概念玩弄式的注解,这种教育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的乡土社会,对传统教育的描述也背离了乡土社会的真相,造成了理论的虚假和苍白无力(和实际的隔膜)。更严重的是,当下的教育理论基本上是一场没有文化味道的乏味的、甚至有几分装腔作势的游戏。

    于此,本文研究主要以小别村,江西省石城县一个普通的赣南客家村落为重点。本研究致力于对一个村落社会、文化与教育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也反思了长期以来流行的对农村社会、文化与教育的事实假设或判断、概念和发展的看法,从而更真实反映客家农村社会、文化与教育轨迹,挖掘其社会、文化与教育的特殊性。本文选取了一个折射客家文化的伦理道德视角,从客家农村普遍的生活场景入手,探讨客家道德教育的场所、方法与途径,挖掘和发现客家的道德教育本质,探讨了传统的客家社会、文化(教育)如何走向现代化。

    基于中国和农村的现实,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复兴要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为榜样,从乡村组织入手,重振中国固有的伦理情谊和道德精神,并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通过乡村建设、农村教育,不仅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稳定社会结构,而且重振农村固有的伦理情义和道德精神,从而不仅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们的道德生活要符合社会制度的规范,遵从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秩序。更在于创造出现代化的农村文化,农村生活,农村道德伦理。客家曾经创造出了新文化,在新时代,也一定有智慧与德性创造出新文化、新生活与新道德伦理。这个创造过程,就是社会教育过程。

 

[57]何朝银.革命与血缘、地缘: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949-1965)[D].导师:黄国盛.福建师范大学,2008.

摘要:

    建国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如土地改革运动、互助合作化运动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均在乡村社会这个舞台中进行。毋庸置疑,这些运动必然会改变乡村社会的结构和影响其运行的模式。建国后的乡村社会变迁深深地打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烙印。换句话说,建国后的乡村社会变迁无不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关。因此,通过对建国后的乡村社会变迁的研究,一方面,试图探索出乡村社会运行的规律,另一方面,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得与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经验。乡村社会变迁是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功能的更替的过程,对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社会结构是由社会诸要素构成的,而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是复杂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血缘、地缘、宗族、家庭、阶级、阶层等;这些都是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因此,对乡村社会变迁的研究,若想面面俱到,难免会顾此失彼,或繁杂冗长。而本文主要以血缘与地缘(宗族、家庭)、阶级、阶层等因素为切入口,并以江西省石城县为个案,来研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社会变迁。

    通过考察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化及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乡村社会艰难曲折发展的历程,总结期间的乡村社会改造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本文认为,在进行乡村社会改造和建设时,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进行生产关系的超前改造:在进行乡村社会改造和建设时,在破除血缘、地缘等传统因素的消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关注血缘、地缘等传统因素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积极作用,诸如其互济互助作用;在进行乡村社会改造和建设时,必须尊重乡村社会自身发展规律,避免用巨大外部力量来主导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应正确处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上”与“下”、“内”与“外”、“现代”与“传统”等之间的关系。

 

[58]何惠玲.中山粤闽客方言声母比较研究[D].导师:王临惠.天津师范大学,2008.

摘要:

    本文以中山粤闽客方言的声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山地区的粤语、闽语和客家话三方言的声母的比较和分析,试图探讨这个地区的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状况。

    本论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交代中山这一地区的地理、人口概况以及中山粤闽客方言的形成和分布、语言使用情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材料来源;第二部分比较分析中山粤闽客方言的中古全浊声母;第三部分比较分析中山粤闽客方言的知系字声母;第四部分比较分析中山粤闽客方言的帮系字声母;第五部分比较分析中山粤闽客方言的见组字声母;第六部分比较分析中山粤闽客方言的晓组字声母;第七部分比较分析中山粤闽客方言的泥组字声母;第八部分是结语,概况性地对中山粤闽客方言的声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状况作一总结。

 

[59]黄震.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D].导师:邓璟生.广西师范大学,2008.

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研水平,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人才,有利于创办特色学校。因此,在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中都把其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并取得了不少的成功之处。新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渐走进了我国中小学,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到三点:一是符合高中历史学科的功能、特点;二是适合现行高中历史国家课程教学的需要;三是体现地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但日益激烈的高考竞争,迫使许多学校不得不把工作重点放在高考上,由此而严重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一向被认为是“副科”的历史来说,更处于“边缘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实用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其可行办法之一就是在坚持国家课程主导地位下,运用丰富的地方史料作为课程资源,采用课程新编的形式进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为此,本文选择了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以笔者所在的陆川中学为个案,依据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缘由与意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以及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指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

    第二部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地方史的教育意义。文章认为,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知识经济时代以及新课程改革运动是当前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客观需要,而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则是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观需要。另一方面,各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史料,将其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不仅能够发挥地方史料的教育价值,而且还是历史校本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弥补国家课程资源上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历史教学从“小历史”走向“大历史”。

    第三部分,陆川中学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以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研究,论述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文章分别从建立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分析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条件、制定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编写历史校本课程教材以及历史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评价等七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文章认为,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建立以学校领导为领导核心、历史教师为主体的开发小组是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前提;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条件分析、确定开发方案和目标是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保证;教材的编写要以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实施上,认为选修课堂的专题教学、历史课堂的补充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参观考察、小组讨论和出版专题墙报等是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运用的主要形式,而教学评价则要从教材、教师教学和学习情况等三方面进行。

    第四部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体会。通过以陆川中学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文章认为必须要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才能保证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在历史校本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地方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教学运用和评价上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与评价模式。

 

[60]王水香.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研究[D].导师:徐华.华侨大学,2008.

摘要: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客家是我国汉族中一支特殊而神秘的民系。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客家研究先驱罗香林先生对客家的系统研究开始,这种特殊而神秘的面纱,才被众多的客家学研究者们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领域揭开。客家诗歌是客家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客家诗歌的界定为:凡是客家人所创作的诗歌,不管其使用了何种语言,只要其描绘了客家地区的风土民情,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都是客家诗歌;非客籍诗人创作的诗歌,只要其内容是关于客家地区山水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也属于客家诗歌。

    清代汀州是客家人在福建的集中居住地,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学者涉及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研究领域。从清代汀州客家文人群体及其诗歌创作情况分析,清代汀州出现了一批较知名的文人作家,主要有长汀上官周、黎士弘,宁化李世熊、伊秉绶、黄慎,连城童能灵,上杭刘坊、邱嘉穗,武平林宝树,永定廖鸿章等人,他们创作的诗文水平较高,一些文学作品在当时的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创作出了独具特色,在客家地区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客家方言诗。

    文学有地域性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众多学者的认同。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清代汀州的山水景物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汀州客家诗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这些山水景物诗所描写的对象都是汀州富有特色的山水名胜,体现出的风格特征也与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与客家方言的联系是客家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清代的汀州地区出现了纯客家方言诗歌,以林宝树的《年初一》为代表,这首诗歌无论从文化影响、语音特点,还是从叙述内容上分析,都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清代客家诗人严格依照佩文韵所创作的诗歌,有一些用现在通行的普通话读来不押韵,但用保留了大量中原古音的客家方言读来则是朗朗上口,句句押韵。大部分客家诗歌的创作者都是客家人,他们生活在客家地区,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把客家的方言俚语,地方风物化用入诗,形成独有的客家地方特色。

    从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其中具有明显的两大极端,即雅与俗的两大方面,雅的方面体现在诗歌中蕴涵的忠孝、节烈思想和理学趣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思想。俗的方面体现在诗歌中描写的客家地区民俗风情方面的内容,单纯地叙述某个地区下层民众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并不多见。正是这种极雅的思想与极俗的内容在诗歌中并存的局面成为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中的又一大特色。

    从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创作成就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种多样化说明了清代汀州客家诗歌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平,并且,这些创作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清代汀州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关的,是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创作成就。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既包括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等种种因素。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地域性特征,正是汀州多山而温润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理学思想,耕读传家的教育观念,中原古音为主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61]高珊.梅州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D].导师:吴昊.西安美术学院,2008.

摘要:

    梅州具有风格独特的客家文化。梅州作为客家人最大的集聚地,古街区、古建筑、古村落普遍存在,这些传统元素是梅州地区的客家人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也是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历史记忆”。首先,本文简要的论述了梅州地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梅州传统村落多依山、缘水而建顺应地形,都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蕴藉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宗庙为先敬祖秩序的孝道文化、延师劝学厚德载物的重教文化、古朴醇厚多彩丰富的民俗文化。

    其次,本文以梅县茶山村为例,对茶山村传统村落现状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村中三四十座气势恢弘的古、近代民居建筑群目前尚保存完整,现代民居较少又多建造在传统民居群落以外,对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没有直接影响。传统建筑群落景观完整、罕见。这些历史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山脉、溪水、风水林)融为一体,形成特有的客家传统人文生态环境。茶山村空间演变脉络清晰,是研究客家古村落空间形成和演变的典型案例。

    最后,本文通过对茶山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针对有利于传统民居保存、古村落的保护和传统元素遭受破坏的原因,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该村规划与保护的有利方法,发扬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古村落陷入“有文脉没文化”的尴尬。同时,对茶山村古村落保护情况的调查与规划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梅州客家古村落的共性特征;进一步发掘古村落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从而保护和发扬客家传统古村落这一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推动客家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研究,对现代建筑、装饰和环境等方面的设计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62]肖文礼.赣南客家祭祖的音乐文化人类学研究[D].导师:张振涛.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摘要:

    宗族祭祖是我国古老的四大礼俗“冠婚丧祭”之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人聚居区是目前我国保持这一礼俗最隆重的地区,其宗族祭祀活动至今普遍盛行于当地的村村店店。该仪式行为是我们探究客家地区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我们研究当地民间音乐重要的途径。

    本文以石城县长溪村赖氏祭祖和于都县寒信村萧氏祭祖为例,立足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视角,详细记录两个个案的仪式过程;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较,探讨仪式及与之相关行为存在的深层原因;通过对民间艺人的采录,建构民间艺人知识体系中的音乐行为模式;通过对音乐本体的分析,揭示音乐与仪式的内在联系,阐述音乐如何在仪式中发挥其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功能;最后提出,构成仪式的每一样事物都彰显出一个宗族强大凝聚力的文化内核。

 

[63]周伟华.明清时期粤东北流民与社会变迁[D].导师:黄志繁.南昌大学,2008.

摘要:

    粤东北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客家地区”,在明清时期则是一个流民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流民的活动深刻地影响着粤东北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中期以来至清初,粤东北地区的历史,其实是外来流民逐步“土著化”的历史。

    明中期以后大量涌入粤东北的流民,由于“化外之民”的身份,而受到官府以“平寇”“剿贼”为名号的镇压。为了对抗官府的镇压,粤东北地区的流民群体,或因血缘、或因地缘、或因共同的利益,而形成一些有共同的首领、有严密组织的流民武装集团。这些流民武装集团与官府的博弈,一方面造成了粤东北地区明中期以后社会秩序的动荡,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个有较强认同意识的流民群体。

    流民群体在与官府、土著的角力中,逐渐取得合法的身份,流民群体的认同意识也逐渐增强。明清鼎革之际,已取得合法身份的流民,利用对新王朝的认同,通过参与科举、组建宗族等方式,极大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逐渐取得了地方社会的控制权。随着流民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直至完全“土著化”,流民群体开始拥有了书写自身历史的权力。这也促使粤东北地区的区域认同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这正是十九世纪出现“土客问题”之后,“客家人”认同意识产生的历史根源。

 

[64]胡敏丽.四川洛带古镇旅游产品质量提升研究[D].导师:张梦.西南财经大学,2008.

摘要: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它是把体验作为一种经济提供物的经济形式,它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旅游的体验属性决定了旅游业必须走在其他行业前列。因此,旅游产品如何提供最佳旅游体验受到众多研究者和决策者的热切关注。

    本文选取我国目前热点旅游产品之一——古镇为研究对象,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数分别探讨了古城镇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某一方面问题,基本上都是立足于旅游资源本身,研究对于目前古城镇旅游产品的营销模式、管理机制、开发模式、开发设计原则等方面给出了一定的理论指导。看待问题的角度也都是从专家学者的角度加以探讨的。然而,从旅游者本身的角度,立足于体验经济的大背景,来衡量古城镇旅游产品给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的研究,来看古城镇旅游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当代旅游者的需求,从而为旅游企业提供建设性的具体的参考意见,这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主要针对四川洛带古镇,立足游客角度探讨如何提升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的质量。

    文章首先对古镇旅游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然后根据已有文献的吸收总结以及从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前提条件:游客对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的期望水平和体验后的满意程度,决定了游客在洛带古镇的旅游体验总体质量;旅游观赏、旅游交往、旅游文化和旅游活动是构成洛带古镇游客体验实现的关键路径。

    然后,立足于该前提条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总体构思框架:洛带古镇旅游产品要获得最大的效益需要游客有最佳的旅游体验质量,游客最佳的旅游体验质量需要游客有最高的旅游满意度,最高的旅游满意度来自于与旅游期望的完美契合,而这种契合取决于洛带古镇游客体验的实现路径。因此,提出以旅游体验为导向提升洛带古镇旅游产品质量,创造洛带古镇旅游最佳体验实现路径的决策成为必然。

   根据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的特征和现状,遴选了洛带古镇游客体验的各个实现路径的评价要素,并作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洛带古镇的问卷调研进行了实证分析,一是通过因子分析重新修正洛带古镇游客体验实现路径的评价要素。二是在此基础上,运用T检验分析分别针对观赏体验,交往体验,文化体验和活动体验的各个评价要素分析游客对洛带古镇游玩前的期望和游玩后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找出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目前具体存在的问题。三是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在洛带古镇旅游产品中基于观赏体验,交往体验,文化体验和活动体验四个实现路径对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大小。

    接着,根据统计数据的结果,分析了洛带古镇旅游产品质量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四点,分别是:基于文化体验的洛带古镇旅游产品未能凸现客家氛围,基于观赏体验的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缺乏明确的主题形象,基于活动体验的洛带古镇旅游产品参与性和文化性薄弱,基于交往体验的洛带古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最后,本文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关于提升洛带古镇旅游产品质量的对策建议,分别是:在旅游产品中营造洛带古镇浓郁的客家文化体验氛围,打造明确主题形象的洛带古镇观赏体验旅游产品、丰富洛带古镇旅游活动产品体验的参与性文化性和提高洛带古镇旅游旅游产品交往体验中的各项服务质量。希望通过以上四条对策建议的提出,能够对提高游客在洛带古镇的旅游质量,提升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视角上的创新。通过相关资料的检索和查阅,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古镇旅游产品的相关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开发保护和产品的规划设计方面,本文试图把游客体验运用到具体的洛带古镇旅游产品,引入游客期望和游客满意的相关理论,研究它们之间的关联促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洛带古镇旅游产品的体验实现路径构建,以此针对旅游企业基于游客体验来开发洛带古镇旅游产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运用上都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8)》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7)         知网“客家”主题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汇总(2009)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