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期刊论文标题汇总(2002)
朱慧珍.客家人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以广西三江富禄镇为例.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2002:14.
曹春平.闽西南地区土楼的形态.建筑史论文集,2002,(03):103-124+276.
陈丽明.客家与三明经济.人口与经济,2002,(S1):182-184.
陈进国.安镇符咒的利用与风水信仰的辐射——以福建为中心的探讨.世界宗教研究,2002,(04):105-120.
涂海蓉.从“客家围龙屋”到“滨海客舍”.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6):92-94.
何国华.客家文化与田家炳风范.岭南文史,2002,(04):28-32.
何国强.族群依赖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2,(04):32-39.
江金波,司徒尚纪.梅州市名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热带地理,2002,(04):335-340.
廖武.山歌剧《等郎妹》灵魂的颤栗 凄美的典仪.广东艺术,2002,(06):20-21.
陈勋华.新朋初见 旧友重逢.广东艺术,2002,(06):25.
钟家莲.客家巫术文化初探.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76-79+95.
鲍厚星.方言语法研究与田野调查.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和语言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和语言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全国汉语方言学会,2002:6.
刘纶鑫.客家方言实词的兼类与活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和语言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和语言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全国汉语方言学会,2002:7.
蔡维天.台湾普通话和方言中的“有”——谈语法学中的社会因缘与历史意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和语言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和语言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全国汉语方言学会,2002:21.
刘清.近年来民歌形态学的比较研究.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4):86-90.
彭会资.广西客家人与南雄珠玑巷.寻根,2002,(06):49-52.
吴福辉.寻访延陵吴.寻根,2002,(06):90-92.
韦达.壮话与白、客、闽话的共同特征及其文化意蕴.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113-117.
黄祖泗.曾宪梓丰富的情感世界.现代交际,2002,(12):8-10.
邱慧均.福建南靖客家土楼.中外建筑,2002,(06):39.
赵则玲,郑张尚芳.浙江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民族语文,2002,(06):14-19.
江道镕.我县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福建省语言学会.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福建省语言学会: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2.
张海元.粤东客家的“圆坟”习俗与稻作.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45-51.
张楠.梅州·客家·值得探索与赞美的群体——曹知博访谈.东方艺术,2002,(06):131-132.
第五届客家方言研讨会会务组.第五届客家方言研讨会暨首届赣方言研讨会.方言,2002,(04):381-382.
耿安振.文化星光下的汀州古城.森林与人类,2002,(11):32-34.
殷丽萍.邓演达与客家文化.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04):40-42.
大禹.李亦园先生为《东南民族研究》作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22.
雷动和.客家公祠在石壁.中国老区建设,2002,(11):60.
王东.从赣客方言的类似性看客家方言群的源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5):14-19.
钟俊昆.赣南客家文化审美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5):20-23.
刘世群.初论“客家风情画”创作.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5):118-120.
王咏梅.龙岩城关话的语音特点.龙岩师专学报,2002,(05):54-57.
张佑周.客家文化源流初探.龙岩师专学报,2002,(05):74-79.
.相关资料.文明与宣传,2002,(10):55-57+59-61.
曾献飞.汝城话的音韵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5):117-122.
康春华.调适和融通:国家权力与客家宗族系统之间的二重变奏——以明代中叶崇义为例.嘉应大学学报,2002,(05):108-111.
白志武.罗香林的学术研究述略.嘉应大学学报,2002,(05):112-115.
李永翘.客家之子张大千.寻根,2002,(05):58-63.
杨海滨.客家人的家园理想——培田九厅十八井.小城镇建设,2002,(10):76-78.
梁藩.“客家”不能称为“民族”.源流,2002,(10):33.
吕清玉.发挥谱牒积极作用,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福建省民俗学会、晋江市谱牒研究会.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晋江市谱牒研究会:福建省民俗学会,2002:9.
刘晓迎.浅谈台湾与客家祖地三明的八缘之亲.福建省民俗学会、晋江市谱牒研究会.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民俗学会、晋江市谱牒研究会:福建省民俗学会,2002:20.
吴义勤.纸上的故乡——读黄发有《客家漫步》.全国新书目,2002,(10):17.
胡礼海,刘彰坤.客家公司打造“学习型”企业有声有色.江西食品工业,2002,(03):27-30.
颜森.客家话的三个标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03):70-76.
何国强.居山农耕的基本生计方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二.广西民族研究,2002,(03):32-38.
朱莉.客家山歌研究成果综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3):93-96.
叶荣.曲水楼.古建园林技术,2002,(03):23-27+14.
高云,梁尚栋,穆松牛,许宝华,张玉珍.客家香烟试制品中药成分药效研究.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2,(03):178.
邓启明.欲问“鞋臭”几时无 客家齐声问“高科”.西部皮革,2002,(09):45-47.
李筱文.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05):34-37.
兰宗荣.清代粤人的入台垦殖及文化展拓.南平师专学报,2002,(03):50-55.
王中原.巧逐浪子.咬文嚼字,2002,(09):42.
.第五届客家方言研讨会暨首届赣方言研讨会在南昌召开.中国语文,2002,(05):476.
东石.客赣方言数据库在南昌大学文学院建成.中国语文,2002,(05):477.
韦达.壮话与白话、客家话、闽话的共同特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69-72.
李贞刚.永定土楼探秘.中国老区建设,2002,(09):62-63.
李小燕.客家传统服饰谈.广东史志,2002,(03):63-68.
曾令存.观念、方法与结论:关于客家文化研究的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02,(04):142-146.
严志铭.论永定客家土楼利用与保护间的共生关系.龙岩师专学报,2002,(04):66-68.
徐杰舜,徐桂兰,韦树关.贺州族群语言认同述论.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04):4-6.
段英.四川黄联关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的比较.汕头大学学报,2002,(04):100-107.
叶惠薇.今日的客家山歌.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8):94-96.
徐秋菊.客家山歌的魅力和作用.广东艺术,2002,(04):48-49.
钟向阳.从大埔民俗看道教在客家地区的影响.中国道教,2002,(04):17-18.
陈立中.湖南境内客家方言分布概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59-62.
罗可群.客家人婚恋世界的剪影——读《程贤章中短小说选》.嘉应大学学报,2002,(04):97-99.
缪九花,温昌衍.方言词的来源分类初探——以客家方言为例.嘉应大学学报,2002,(04):100-106.
肖文评.粤东客家地区龙俗考察.嘉应大学学报,2002,(04):107-110.
周建新.客家人日节习俗及其文化意义.嘉应大学学报,2002,(04):111-115.
陈立中.试论湖南汝城话的归属.方言,2002,(03):227-231.
练春招.粤西廉江石角客家方言音系.方言,2002,(03):272-288.
.引人注目的福建民居——土楼风情.经济前沿,2002,(08):73.
罗可群.歌谣:客家人开发台湾的文学反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03):83-85.
李惠娟.蓝海文及其新古典主义诗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03):86-89.
赖婉琴.一幅美好的客家婚俗画——黄遵宪长篇叙事诗《新嫁娘诗》简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03):90-93.
吴庆洲.精镂细镌的客家大屋——兴宁李和美资政第.广东建筑装饰,2002,(04):38-39.
赖龙扬.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导师:黄仁贤.福建师范大学,2002.
肖国祥.井冈山上著华章.党建,2002,(08):44-45.
庄初升,刘镇发.巴色会传教士与客家方言研究.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7):1-8.
王予霞.赣南、闽西客家歌谣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江西社会科学,2002,(07):47-51.
余平,陈迪,商君.闽南古镇——洪坑.陕西建材,2002,(07):7-8.
曹月.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特征.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84-87.
庄英章.试论客家学的建构: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40-43.
姚建芷,谢悦.客家资料文摘数据库的规划与建设.图书馆论坛,2002,(03):40-41+73.
.客家学研究的奠基性工作——《客家研究文丛》(第一辑)首发式暨研讨会述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93-95.
王翔,刘景宗,朱宪锋,林伟贤.韩山师范学院不同文化背景新生体育行为的比较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2):77-81.
何国强.多样性的谋生技术——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02,(02):12-17.
林更生.客家喜庆答礼茶文化.农业考古,2002,(02):135-137.
曾添媛.客家行.农业考古,2002,(02):137-138.
刘丽川.深圳客家宗族派衍与传统村落拓展——以龙岗坑梓黄氏为例.汕头大学学报,2002,(03):101-107.
朱继毅.深圳龙岗客家民居的一个历史断面.深圳大学学报,2002,(02):63-67.
梁忠东.玉林话与客家话共用词.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02):86-88.
周密.成都东山地区客家乡土建筑研究.导师:季富政.西南交通大学,2002.
李溱.民俗学:一种地方性知识.中国都市人类学会.“21世纪都市可持续发展暨纪念中国人类学百年”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中国都市人类学会,2002:8.
刘华芹.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中国都市人类学会.“21世纪都市可持续发展暨纪念中国人类学百年”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中国都市人类学会,2002:6.
张桂萍.上杭客家张化孙家族的源与流.沧桑,2002,(03):44-48.
刘劲峰,薛翘.擂茶与客家人.寻根,2002,(03):50-54.
翁礼华.反客为主.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06):7-12.
赖旻.鹤湖新居保护刍议.南方文物,2002,(02):104-106.
张嗣介.赣南客家“寿木上座”仪式调查.民俗研究,2002,(02):62-67.
赖观杨.龙南客家民居围屋.小城镇建设,2002,(06):84-85.
陈一文.情归何处.创作评谭,2002,(03):13.
吴福文.闽西与闽台客家人.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2002:21.
汪毅夫.从清代闽台社会看五缘文化论.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2002:8.
陈进国.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导师:陈支平.厦门大学,2002.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导师:郑振满.厦门大学,2002.
杨载田,邱国锋.客家乡村古民居景观的开发利用.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45-49.
王桂珍.韶关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成立.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94.
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文史哲,2002,(03):128-134.
钱奠香,李如龙.论闽台两省方言和文化的共同特点——兼评台湾的乡土语言教育.语言文字应用,2002,(02):27-35.
庄英章.试论客家学的建构: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2002:9.
曾祥委.东南宗族单姓村聚落成因研究——以粤东丰顺县为例.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2002:17.
曾少聪.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分类研究——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例.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2002:16.
程爱勤.论“风水学说”对客家土楼的影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76-82.
陈朝珠.北海白话词汇研究.导师:谢明仁.广西大学,2002.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导师:陈支平.厦门大学,2002.
马莉.广西汉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导师:钱宗范.广西师范大学,2002.
陈立中.湖南客家方言音韵研究.导师:鲍厚星.湖南师范大学,2002.
刘丽川.深圳坑梓客民黄氏堂联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86-92.
邝永辉.粤北虱婆声土话区的语言生活.语文研究,2002,(02):45-51.
谢重光.两宋之际客家先民与畲族先民关系的新格局.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32-37.
凌彩金.英德茶文化(一)——客家擂茶.广东茶业,2002,(02):16-17.
黎俊坚.陆川客家话的量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02):122-124.
刘丽川.论深圳客家围堡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东岳论丛,2002,(02):67-71.
张亮,房学嘉.改进客家研究方法 拓展客家研究空间.嘉应大学学报,2002,(02):103-107.
侯秋霞.客家籍大学生性别角色研究.嘉应大学学报,2002,(02):114-116.
刘大可.传统村落视野下小姓弱房的生存形态——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东南学术,2002,(02):153-163.
李晓彬,王秦伟.追寻客家土楼.寻根,2002,(02):74-78.
丘学强.粤、琼军话研究.导师:詹伯慧.暨南大学,2002.
缪俊杰.闽西采风观“三宝”.中国公务员,2002,(04):53-54.
卢平.基督教与闽西客家社会.导师:林金水.福建师范大学,2002.
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导师:张振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刘丽川.论客家民间多神信仰及其文化源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133-141.
陈德权,陈青春.大廉山峡谷——曲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议.广西林业,2002,(01):44-46.
杨虹.从社会民俗看广东客家人的教育观.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32-35.
李爱军.客家公司研制的新型药物烟通过省级鉴定.江西食品工业,2002,(01):38.
胡礼海,钟贞培.特醇“客家”走俏市场.江西食品工业,2002,(01):38.
施军.文化海洋上的三角帆——评《客家研究文丛》第一辑.岭南文史,2002,(01):53-54.
王子今.四川竹枝词客家文化史料研究.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3-8.
谢朝武.客家文化神秘之旅.西部大开发,2002,(03):26-27.
江金波,司徒尚纪.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在梅州的整合研究——以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01):133-142+161-162.
苏钟生,吴福文.刘光第与客家祖地闽西.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69-72.
罗勇.一个客家聚落区的形成和发展——上犹县营前镇的宗族社会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1):46-54.
邓习赣.从客家文化的多元因素看汉、畲民族交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01):55-58.
蓝德清,游可平.客家三大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初探.嘉应大学学报,2002,(01):106-109.
周登宇.客家文化与张资平.嘉应大学学报,2002,(01):110-113.
温昌衍.从外区罕见词看客家方言的“山话”特性.嘉应大学学报,2002,(01):114-117.
温美姬.客家山歌的语言学研究.嘉应大学学报,2002,(01):118-120.
林清书.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深化客家方言研究.龙岩师专学报,2002,(01):88-89+99.
童媛华.客家方言与汉语教学.龙岩师专学报,2002,(01):90-92+108.
陈义彬.梅州山区城市特色建设研究.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01):22-23.
谢万军.增强“三种意识” 构建“三大强势”.声屏世界,2002,(02):47-48.
林立芳,庄初升.粤北地区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概况.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1-7.
张双庆,万波.客赣方言“辫”读如“边鞭”的性质.方言,2002,(01):9-15.
廖成铭.以优化环境发展县域经济.中国经贸导刊,2002,(03):38.
林祖武.土楼凝聚海峡情.统一论坛,2002,(01):40-43.
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现代台湾研究,2002,(01):59-64.
张肇煌.闽西风情二则.福建税务,2002,(01):50-51.
李秋香.闽粤围龙屋建筑剖析.建筑史论文集,2002,(01):115-127+260.
项梦冰.《客家话人称代词单数“领格”的语源》读后.语文研究,2002,(01):40-45.
罗可群.海外客家文学及其前景展望——从黄遵宪的《番客篇》说起.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87-89.
罗锦芬.左村客家民俗与妇女家庭生活.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66-75.
周建新.客家民间信仰的地域分野:以许真君与三山国王为例.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76-82.
廖文.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初探.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3-88.
李小燕.客家竹文化.中州今古,2002,(01):52-53.
卢继定.拜谒客家祖地石壁村.中州今古,2002,(01):59-60.
李中翔.寻先民足迹话南粤客家.中州今古,2002,(01):61.
谢重光.试论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01):67-71.
龚国光.江西采茶戏的当代品格与演剧重构.江西社会科学,2002,(01):87-93.
陈日源.培田:客家人南迁路上的辉煌家园.小城镇建设,2002,(01):90-93.
邓鹏洲.客家香肠加工.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2,(01):31.
李秋香.闽粤围龙屋建筑剖析..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中国建筑学会,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