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镇平(今蕉岭)举人黄香铁(黄钊)编著《石窟一征》(亦名《镇平志稿》)最早于光绪八年(1882)出版

1882年0月 暂无评论
1882年0月:

清嘉庆镇平(今蕉岭)举人黄香铁(黄钊)编著《石窟一征》(亦名《镇平志稿》)最早于光绪八年(1882)出版

QQ截图20220304160740.jpg 

《石窟一征》由清代嘉庆镇平(今蕉岭)举人黄香铁广为搜集资料,精心考证研究编著而成,该书最早于光绪八年(1882年)出版,全书分为方域、征抚、教养、礼俗、天时、日用、地志、方言,殿之以人物、艺文、杂记,共九卷约9万字。

《石窟一征》原著为文言文,繁体字,无标点,文字较为晦涩,不易通读。为使广大读者能晓畅文义,使沉埋已久的地方历史信息发挥作用,蕉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地方志办公室认真组织实施,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原著进行标点,添加注释,将原著繁体字改为简化汉字。并积极筹措资金印刷出版。《石窟一征》点注本以清宣统元年木刻本(1970年台湾学生书局影印本)为底本,参考1930年蕉岭黄睦记印刷厂铅印本进行点注。

《石窟一征》虽非官方志书,但全书对客家源流、教养制度、民情风俗、方言等人文风土均有生动精辟的记述,作者在书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记述生动,很具可读性,是客家文化的一部重要文献,对客家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阅读:

(今广东蕉岭县)黄香铁著《石窟一征》(亦名《镇平志稿》),对镇平一带的地理环境、客家的源流、生存状况、教育、信仰、礼俗、岁时制度、语言等均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黄香铁(1787-1853年),原名黄钊,蕉岭县陂角霞黄村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生于江苏黄丽坊。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甲申举人。黄香铁博学多才,在京充国史馆缮书多年,日以古体诗自课。著有《读白花草堂诗集》九卷。在京师他与番禺张维屏、香山黄香石、吴川吴辛山、阳春谭敬昭、顺德吴秋航、黄小舟称为“粤东七才子”,盛大世辑《粤东七才子》行世。在嘉应州,他与宋湘、李甫平齐名,被誉为“梅诗三家”。

黄香铁亦是一位杰出的方志学家,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编修《石窟一征》,全书分为九卷:卷一为方域、征抚,卷二、卷三为教养,卷四为礼俗,卷五为天时、日用,卷六为地志,卷七、卷八为方言,卷九为人物、艺文、杂记,共八万八千多字,是一部客家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了解清代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以及对研究客家源流、文化、民俗都有重要价值。其卷七、卷八《方言》翔实地叙录客家方言,治客家方言者,皆奉之为前驱。

《石窟一征》共九卷,主要记录了清代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的相关历史、社会风俗以及方言等内容。其中卷一主要记述了镇平县社会变迁的历史卷二和卷三介绍了镇平县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经济状况,如建筑、礼仪、赋役等等:券四记载了当地的社会风俗以及其源流:券五中的《天时》记录该县的气候和农时,《日用》记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物产:卷六记述镇平县内的地貌情况,如山脉、河流、宫庙等;券七和券八则都是方言,收集了不少的方言资料,目的是考释语源,寻求本字:卷九则主要是记载当地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清嘉庆镇平(今蕉岭)举人黄香铁(黄钊)编著《石窟一征》(亦名《镇平志稿》)最早于光绪八年(1882)出版》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福裕楼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         岭南客家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9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