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养利万承联合县与雷平县合并成立大新县
大新历史悠久,距今4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
先秦,属骆越地。
秦发兵统一岭南后,开始划入中央王朝版图,属象郡。
汉至三国属郁林郡,晋及南朝属晋兴郡,隋属郁林郡。
唐境内置5个羁縻州,分别为万承州(州治今龙门)、养利州(州治今桃城)、波州(州治今安平)、思诚州(州治今恩城)、西原州(州治今下雷),隶邕州。
五代十国西原州改为罗和峒。
宋波州更名为安平州,罗和峒改为下雷州,又增置全茗州(州治今全茗)、茗盈州(州治今茗盈)、太平州(州治今太平),均隶邕州。宋羁縻州改为土州。故宋于今县境内设有万承、养利、安平、思诚、下雷、全茗、茗盈、太平等8个羁縻州。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养利、思诚、安平、万承、全茗、茗盈、太平等州改隶太平路。下雷州则于元末废改为下雷峒,改隶镇安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思诚州改称恩城州。同年,养利、太平、恩城、安平、万承、全茗、茗盈等州均改隶太平府,下雷峒改隶镇安府。宣德七年(1432年),养利州改土归流。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下雷峒改隶南宁府。万历十八年(1590年),下雷峒复称下雷州。天启年间(1621~1627年),下雷州改为下雷土府。
清康熙(1662~1722年)年间,下雷土府改为下雷州,仍隶南宁府。雍正十年(1732年),下雷州改隶镇安府。次年,恩城州改土归流,改置恩城分县,由崇善县管辖。光绪十二年(1886年),下雷州属归顺直隶州。三十年(1904年),下雷州改土归流。三十二年(1906年),安平州、万承州改土归流。三十三年(1907年),茗盈州改土归流。宣统三年(1911年),太平州改土归流。
民国元年(1912年),全茗州改土归流。同年,养利州改置养利县。次年,养利县和下雷、太平、安平、万承、全茗、茗盈等6州隶属镇南道。五年(1916年)九月,茗盈、全茗与龙英3州合置龙茗县,县治今天等县龙茗街。七年(1918年),原属崇善县管辖的恩城分县并入养利县。十六年(1927年)十一月,养利、龙茗2县直隶广西省。次年四月,太平、安平、下雷3州合置雷平县,县治宝圩街[二十二年(1933年)七月迁至太平街],直隶广西省。十八年(1929年)七月,万承州改置万承县,亦直隶广西省。次年,养利、万承、雷平3县属龙州民团区,龙茗县属靖西民团区。二十一年(1932年)四月,龙茗县改属龙州民团区。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养利、万承、雷平、龙茗等4县改属龙州行政监督区。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养利、万承、雷平3县改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原龙州区),龙茗县改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原靖西区)。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养利、万承、雷平3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原龙州区),龙茗县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原靖西区)。
1949年12月6日,养利县解放;15日,龙茗县解放;22日,万承县解放;26日,雷平县解放。4县均隶属龙州专区。1951年4月,养利、万承合并成立养利万承联合县。9月,养利万承联合县与雷平县合并成立大新县,县治桃城,下辖10个区84个乡,10月隶属崇左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