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应和会馆创立于清道光三年(1822年)
应和会馆,原名应和馆,为新加坡的客家会馆之一。创立于1822年,即新加坡开埠3年后,是新加坡第一个客属团体,仅次于宁阳会馆,为新加坡历史第二悠久的地缘性华族社团。地点在新加坡直落亚逸街98号。
根据文史资料记载,应和会馆是由刘润德等人集合同乡出资兴建的。建立会馆的目的在于团结乡人,联络感情和谋求共同福利。
1998年被列入保留古迹。
参考阅读
应和馆本是单层建筑,建于清朝道光三年即公元1822年,并于道光二十四年重新改建为两层建筑。基本上是中国南方(粤东) 的宗庙建筑。当时所用木料一般是杉木。石材为花岗岩。应该是在粤东一带采购,经由汕头出海运来的。工匠方面则未有记录显示是来自家乡或是早期移民。馆中最古老的手制品为一块匾额,成于1846年。
其建筑为客家常见两进三间(上厅、天井、下厅)格局。一进大门,一道古色古香的木质仪门,仪门上方挂着一块红底金字牌匾“声教南暨”,正中挂着一幅镜画,裱着黄瓣红蕊梅花。仪门背面,上方是黑底金字牌匾“源远流长”,正中是一幅扇形红梅图。从仪门侧进入,天井两边走廊的墙壁上挂着牡丹、梅花、松鹤等,均为中国画、黑色镂空木雕画框,走廊上摆着古典中式木靠椅、小圆木凳。上厅正后方供奉着关帝,神龛上以繁复的木刻花鸟透雕为装饰。
从仪门侧上了二楼,二楼的下厅曰“嘉缘厅”,其两侧的栋架采取民居常用的穿斗式营造方式,而二楼上厅两侧可见官式营造法所构建的抬梁式栋架。
会馆曾重建与修复了五次,第一次重建是在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当时馆宇破旧,会馆领导人于是集资把它改建为现有的庙宇式两层建筑,馆内18根石柱由中国运来。到了光绪元年(1875年),馆宇右侧又建了“五城福地”一座,以安放先人神位。1980年“五城福地”因为扩宽道路而被拆除。1948年会馆领导人募集款项修建,第三次修复是在1963年,最后一次大规模翻新是从1997年开始在1998年竣工,花费70多万新元,由时任会长的何焕生主持。
1998年12月18日,在整修工程完工后,新加坡古迹保存局批准并宣布将应和馆列为国家古迹,同时它也成了新加坡唯一还留在原址的会馆。
应和会馆服务源自嘉应(今梅州)一带的中国广东籍移民,在新加坡发展的早期,此会馆为直落亚逸最早的建筑物。最初,应和会馆以“共奉一龛香火”的神庙形式出现。协助族群解决衣食住行等的基本生活问题。
创立人为刘润德等人设想将会馆的功能由传统救济、协助的功能,进一步推展为连系新加坡及中国原乡的桥梁。会馆协助新抵的客家人觅得栖身及工作之所,并为逝世的会员举行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