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泗水惠潮嘉会馆(原名清明众义冢公祠)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成立

1820年0月 暂无评论
1820年0月:

印尼泗水惠潮嘉会馆(原名清明众义冢公祠)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成立

 1.jpg

会馆大门

参考阅读

 

    惠潮嘉会馆坐落在热闹的华人街区,大门口挂着两只印有“大吉大利”字样的红灯笼,门边一副红底金字对联,上书:广举千秋义;东成百氏祠。对联顶格贯于“广东”二字,道出了189年前设立会馆时的初衷是为了联络团结泗水的整个广东籍华人华侨。进入其中,好一个中国客家式的建筑。柱廊结构,一进三厅,中堂木雕穿花屏风乃清代会馆建馆之初的历史遗珍。正门由六扇小门组成,上书金字“一道同风”,两侧有楹联曰:

    大丈夫,志在四方,破浪乘风,持筹握算,痛哭中原沦落,外患迭兴,时局如斯,身家将适;

    前后辈,侨居绝域,关山萍水,聚首谈心,话到铁汉楼边,梅花村畔,越台不坠,风水长流。

    这副对联读来令人有一种对历史的心酸和无奈。反映了当时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广东籍特别是客家籍华人不得已离乡背井作客他邦的悲壮心情。

    进入后堂则是典型的客家宗祠祖宗牌位,上书:福善流芳;还挂一精美的潮绣,写着“永绥吉劭”四个字。两边墙壁则镶嵌有八仙过海、松鹤延年等具有浓厚中国传统画意味的瓷板画。

    此外还有不知什么年代留下来的德国座钟,完好如斯,还在分分秒秒地运转着。无论是八仙桌、案几等室内摆设,还是建筑结构和风格,历经二百年沧桑变故,一切保存得那么完好,令人感叹不已,我们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客家人,能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如此精妙绝伦的传统客家建筑,既倍感亲切,更情不自禁油生慎终追远的思古幽情。

    当然,最弥足珍贵的文物还要数会馆后堂两侧墙上留在的两面古老石碑,考查石碑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到会馆的历史“原脉”。会馆于清嘉庆25年呈请当地政府批准成立,原名清明众义冢公祠,咸丰6年,改名为广东公祠,再后来由于移民泗水谋生的华侨越来越多,地区及家族观念不断形成和发展,促成广肇华侨先后脱离总组织,另起炉灶,至此公祠只剩下粤东地区惠州、潮州、嘉应州(今梅州)三州华侨理事及会员,由此顺理成章更名为惠潮嘉会馆。据说,最先会馆的功能只是为了祭拜祖先,并帮助料理在泗水的广东籍华侨丧葬之事。后来,会馆的功能才不断发展到联络乡亲感情,扶贫济困,促进客家人的团结交流,传承中华文化、客家文化等功能。

    清道光11年,即公元1820年,由许浩、詹满、冼永采及彭炬隆等先贤发动兴建会馆,出钱出力,不辞劳苦,四处奔走,向广大同乡募集资金,结果在JalanSlompretan58号现址购得地皮一块,开始建筑祠堂,但因经济拮据,只得暂时停顿;道光20年,由石玉君发起第二次建筑祠堂;咸丰6年即公元1856年,由王容、蓝二、黄欢兴、何柏等先贤再向乡贤等募集资金,进行第三次建筑工程;同治13年,即公元1874年,发起第四次建筑工程,建筑门楼,完成会馆全貌。从石碑上的文字记载可知,会馆建筑时间经历43年之久方完成,可想当时同侨大众之经济并不宽裕。先贤在困难环境之下,出钱出力,建筑如此富丽堂皇、宽敞宜人的祠堂,传留至今,遗泽后世,此功此德令后人景仰。

    据会馆荣誉会长李邦贤老人讲述,惠潮嘉会馆在历史上曾经过多次冲击,但历次都在众多乡贤的斡旋下,幸免于难。从建馆至今的近二百年间,历经沧桑世变,却没有迁过一次会址,还是一如当年模样,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这在印尼众多客家会馆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端坐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客家会馆里,详视每一物件,每一景致,感觉都可能包含着一个故事。面对此情此景,记者的脑海里浮现两句话:北望家山远,沧桑二百年。在此处见到身处异邦的众多客家乡亲,大家以茶当酒,共话乡情,顷刻之间,封存了两个世纪的光阴,如老窖美酒在我们面前郑重开启,香味缓缓地溢出来。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印尼泗水惠潮嘉会馆(原名清明众义冢公祠)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成立》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印尼万隆客属杨氏宗亲会于1956年成立         香港梅州联会(前身“义安公社”)成立于1896年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