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青山编《客都客家文学选粹(杂文随笔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8月 暂无评论
2012年8月:

罗青山编《客都客家文学选粹(杂文随笔卷)》2012年8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2.jpg

序言

   迁徙,是客家人身份的一种独特标签。
   山为主,故我为客。客自中原来,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1000多年前,客家先民中原衣冠士族,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抵达岭南,从此生根发 芽,开枝散叶。辗转万里,岁月见证的是一段段风雨兼程的流浪史;穿越关山,命运书写的是一页页坚韧不拔的拼搏史;安营扎寨,生活铭记的是一部部白手起家的 创业史。客家人在流动中生生不息,客家文化在交融中淬炼提升。
   别林斯基曾认为,民族的独特性“就在于那特殊的只属于它所有的思想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就在于宗教、语言,尤其是习俗”。而这一切,又都来自“一切原因的 原因——地点与气候”。历次大迁徙,时空大腾挪,日积月累之下,无疑造就了客家民系无与伦比的先锋探险精神,“四海为家,冒险进取,敬祖睦宗,爱国爱乡” 恰是客家人的内心写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路上,是客家人长期的生存状态。在路上,就意味着没有懈怠,只有一往无前。无法停歇的还有思想,人的心灵没有边际,探索也就是一种永远的迁徙。由此滋养的文学,往往具备在路上般的特质和风情。
   跋涉,堪称客家文学的关键词,它代表着迎难而上的担当、风雨无阻的毅力、永不放弃的勇气。客家文学中名篇佳作俯拾皆是,譬如,读黄遵宪赠梁启超的诗句“杜 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还有丘逢甲的《春愁》“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力透纸背,总是令人荡气回肠、震撼感动。而从黄遵宪倡导推动 的“诗界革命”,到改革开放初期以陈国凯为代表之一的反思“文革”错误的“伤痕文学”创作思潮,客家文学更是常常酝酿着变革、创新的澎湃动力。在文学的百 花园中,中国现代象征诗派始祖李金发、中国现代文学首部长篇小说创作者张资平、中国诗歌会创始人蒲风、岭东女诗人叶璧华等均发轫于此,碧野、杜埃、中杰 英、程贤章等活跃于中国当代文坛,客家文学可谓才俊辈出。
   梅州文风之盛,由来已久。嘉庆时广东学政彭邦畴曾赞誉“梅之文学,冠于岭南”,20世纪60年代文学家郭沫若来访也夸奖梅州文学是“文物由来第一流”,士 子著述编目繁浩,涉猎面广,涵盖经、史、哲、医、诗、词等,而在民间,山歌、曲艺、木偶剧、楹联等也响应者众。可见,梅州长期都是岭南文脉的坚定传承者之 一。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客家文学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广东基层文学中充满激情和活力、坚持文学本真和大胆艺术探索的代表之一。
   由梅州市作家协会编辑出版的《客都客家文学选粹》丛书,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梅州客家文学进行了梳理、总结。这里呈现出来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关注人与社会、人 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重重关系,延续的仍然是客家人不断追索的品质,当中亦有对人类的存在境遇进行精细而尖锐的拓示,以及对文本形态和话语形式的 有心实验。这些作品反映出作冢自身真实的审美理想,基本上以继承借鉴岭南文学为基础,当中相当多的作品始终秉承较高的文学标准,大胆进行艺术探索,展示了 浓郁的客家文化特色和艺术表现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对梅州这片热土我深怀眷恋,我生于斯长于斯,这里发生的崭新变化总是更多地牵引着我的目光。面对 新的文化环境,客家文学尤其是梅州文学应该如何在坚守中应变,如何在应变中生存,如何在生存中发展?我常觉得,不仅要勇敢跋涉,更要与时俱进,这不仅是梅 州客家文学自身发展繁荣的内在需要,也是作家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软资源”。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要善于把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平衡点,在文明、文 化的传承中汲取艺术创作主题和母题,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保持客家文化的独特品格。通过扶掖、锻造、宣传富有个性的文学作品,增强文学的吸引力、感染 力,我期待,梅州客家文学能真正构建起世界客都的精神高地和心灵绿洲。

目录

陈国凯
闲话客家
程贤章
弥漫着诗歌氛围的大观园
中杰英
“你比党还高明?!”
陈东霞
禅是一枝花
玫瑰与戏谑
天朗好个秋
喜欢洗澡的客家人
“惊艳”种种
孤山误
晴窗拾贝
陈法贤
谁来相牛
浅谈五华人的“硬”
老鬼的十二字真言
马在相谁
纽约见吻
爷爷有病叫孙子吃药
战争·生命
陈冠强
梅花与梅州
陈嘉良
男女四极
老家又来人
且看另一种“广东人模式”
拒绝“明星”
陈柳金
像候鸟一样去旅行
低碳消暑
“名人”如蛾
陈平
兰庭记
燕归来
湮没的似曾相识——续《燕归来》
流逝的“不亦乐乎”
“国戏”麻将
陈其旭
诗话人生——一个诗人的心灵低语
何必
脸皮招领
胡希张
活煮龙虾螃蟹及其他
凭吊伦敦桥
酿豆腐忆趣
古刹灵光多灵气
黄焕新
永远的书
脊梁
供某些签名售书者参考
一帮狗和一条狗
对一套房子的眷恋
黄思梅
幸福在隔壁
黄莺谷
囊萤杂说
“识幻”与“自救”
说蝶
说话之“难”
思乡情结
夕阳与桃花
闲谈的乐趣
闲说“大”与“小”
黄润生
慎独的围龙文化
中国寺庙与祈祷文化
从“第三者”到“爱情绝唱”
廖武
茶三酒四与戏剧创作
林文祥
“鸡”同“鸭”讲
大师,别把山歌引入歧途
一个编剧的自嘲
刘乐群
真诚的效应
饭后茶
刘放
幸福不是毛毛雨
东方人的圆滑与西方人的教条
室雅何须大
世界上最多残疾人的国家
紫荆花,蝴蝶花
未知生焉知死
刘庆祥
制造文字冤狱的“高手”
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的组合与变化
曾国藩做官的诀窍
刘胜辉
快乐人家
朋友还是像杯白开水好
刘思明
男人的苦衷
读书就是滋养自己
刘仪职
求实与雅量——从苏东坡评诗谈起
谈美
罗滨
不教窗下老娥眉——粤东著名女诗人叶璧华
文物由来第一流——郭沫若咏梅州诗及其唱和
吉光片羽珍同璧——孙中山松口留题
古柏奇观
罗青山
哀《哀王孙》
爱国‘主义教育的另一面
智商与情商的较量
“四条船”与“四堵墙”
密室拒金佳话猜想
论“逆向感恩”
“猴国之制”戏评
“洋讳”
破“身奴”与除“心奴”
结婚宣誓
罗琼
简单的快乐
彭汉如
人生如溪
唉,又划掉一个生命
人蚊斗
丘晓灵

行者无疆
火花
宋慧乡
到时别怪我大爷摆架子
美女,把你的薯皮给我
我家年度劳动模范评选过程
八十五岁岳母大人勤俭无敌
唐梦
安顿
四两铁
三月
慢慢消失的山村
归依
天下任评
风雨碉楼
王球堂
话说“身份”
“识人”与“用人”
魏字文
溢满书卷气息的梧冈楼
邂逅胡麻
公园里的那盏路灯
徐雪琴
心灵乡村
狗眼看尘世
闫恩虎
漫思韩文公祠
解读《西游记》
严立平
路的故事
修筑长城的是与非
杨万里和他的咏物诗
曾子沾
老了的感觉
砖枕上的幸福
张长兴
齐天大圣与斗战胜佛
张慧桥
谈谈狗
张谨洲
点评“葱花”
让他三尺又何妨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钟德才
冷热集(十四则)
钟利文
诗意中年
钓鱼
梦里故乡
宽容哲学
攀桂坊笔记
朱国城
凉茶人生
旁边的风景
谈“奖”说“榜”道“优”
感悟金秋
常识
朱红娜
女人的幸福
吃地沟油去
LN饭店
朱明海
换个角度看问题
说实话未必吃亏
朱伟杰
狐狸是对的
精明人杂说
呆人杂说
且说“搭错车”
不再害怕打喷嚏
第几个结局?
“葫芦案”到底应该怎样判?——读“红”随笔


3.jpg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罗青山编《客都客家文学选粹(杂文随笔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廖文著《陈安良传》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黃春慧著《客家媽媽教你做粿-米食的在地美味》膳書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