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初升、黄婷婷著《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4年7月 暂无评论
2014年7月:

庄初升、黄婷婷著《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2014年7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庄初升,男,1968年生,福建平和人,2000年获暨南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多次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合作研 究员。教学之余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的调查,对客、闽、粤方言及粤北土话音韵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其他汉语方言也有所涉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 版《粤北土话音韵研究》等多种著作,并在海内外多种专业期刊、集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 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黄婷婷,女,1981年出生,广东丰顺人。2009年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嘉应学院文学院讲师,对客家方言语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合作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已在《方言》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2.jpg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香港新界的客家人与客家方言
第二节巴色会传教士与客家方言研究
第三节从巴色会文献看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
第二章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语音
第一节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
第二节同音字汇及音韵特点
第三节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第三章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词汇
第一节分类词汇集
第二节词汇特征
第三节一百多年来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
第四章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语法概貌
第一节代词
第二节方位词
第三节系动词和助动词
第四节介词
第五节副词
第六节助词
第七节构词法:重叠和词缀
第五章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语法专题研究
第一节给予类动词“俾”及其相关用法
第二节否定词和否定句
第三节反复问句
第四节完成体标记“开”和“里”
第五节带“得”的可能式
第六章巴色会客家方言文献的方言用字
第一节《启蒙浅学》汉字本的方言用字
第二节其他方言文献的方言用字
参考文献
附录:《启蒙浅学》校注
附图
图01瑞士巴色会总部
图02巴色会首批来华的传教士韩山明(Theodore Hamberg,1819―1854)
图03巴色会首批来华的传教士黎力基(Rudolf Lechler,1824―1908)
图04巴色会驻港总部(1896―1905年)
图05在港的巴色会传教士(1900年)
图06巴色会的华人牧师(1879年)
图07罗马字本《客家俗话马太传福音书》(1860年)的扉页
图08罗马字本《客家俗话马太传福音书》(1860年)的内页之一
图09《新约圣书·使徒行传》汉字本(1883年)的扉页
图10《新约圣书·使徒行传》汉字本(1883年)的内页之一
图11《圣经书节择要》汉字罗马字合本(1884年)的内页之一
图12巴色会在香港成立的首间女校――巴色义学(1861年)
图13《启蒙浅学》罗马字本(1879年)的扉页
图14《启蒙浅学》罗马字本(1879年)的内页之一
图15《启蒙浅学》汉字本(1880年)的内页之一
图16《初学者简明德客词典》(1909年)的扉页
图17《初学者简明德客词典》(1909年)的内页之一
图18《简明客家语法》(1909年)的扉页
图19《简明客家语法》(1909年)的内页之一
后记


3.jpg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庄初升、黄婷婷著《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饭岛典子著《近代客家社会的形成——在“他称”与“自称”之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凌丽著《客家古邑古村落》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