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蓝姓

kjtadmin 11-24 发现客家 暂无评论

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蓝

 QQ截图20211124163707.jpg

 

蓝姓的来源有五种:一是神农氏之后,炎帝第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昌奇诞生时,正值有熊国君贡桑蓝一枝,帝甚欢,即以贡蓝授姓,封于汝南(在今河南省)。至唐代,蓝明德受命为扬州节度使,其子蓝采和任速议大夫,后隐居山林,修仙学道,成为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二是认为属帝喾后裔,即高辛世系。传说盘古高辛帝时的盘匏为一怪兽,因功,帝喾赐以三公主与盘匏为婚,生三男一女,即盘、蓝、雷、钟四姓。蓝姓即为盘匏次子蓝光辉的后裔,为畲族。三是以邑为氏。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尹膏受封于蓝,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东,子孙以封地为姓,称蓝氏,奉蓝尹曹为始祖。四是源出嬴姓。战国时秦王之子向,受封于蓝邑,即今陕西省蓝田县,为蓝田君,称蓝向,子到以封地为姓,奉蓝向为始祖。五是出自中山国大夫蓝诸的先祖食采于蓝田,以食邑为姓。蓝姓的“蓝”在民间书写中常因认为简化字而误写为“兰”,与蓝姓混淆。兰姓与蓝姓姓源不同。兰姓的得姓祖是春秋时郑国国君郑穆公,名兰,后裔中有以“兰”为姓的。
蓝姓在历史上形成了汝南郡、中山郡、东莞郡等郡望。堂联有“汝水源流远,蓝田世泽长”。这是寻根联,汝水、汝南指同一地。“汝南世第,节度家声。”上联意思同前,下联指唐节度使蓝明德。堂号有汝南堂、中山堂、东莞堂、种玉堂等。
唐宋时,蓝氏进入汀州府,据传五代后梁年间蓝奎(蓝夫子)的后裔自泉州徙居上杭蓝屋驿,生九子,播迁宁化会同里蓝家庄等地。武平、上杭等地的《蓝氏族谱》记载,唐中宗天授元年(690 年),蓝氏 108 世孙蓝明德任扬州节度使,宦游金陵(今南京),由北豫(河南)迁居建康(今江苏省江宁市),居上元县朱紫坊,为江南开基始祖。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 年)传至江南 15世(受姓 122 世)蓝吉甫,因遭金兵之乱,弃建康而入闽,定居福建福清县五福乡,为蓝氏入闽始祖。吉甫妣林氏七娘生三子:常新、常美、常秀。宋理宗淳佑六年(1246--1265 年)常新迁居建宁县崇善坊,妣李氏一娘生五子,依次取名万一至万五郎。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万一郎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万一郎妣赖氏秀娘生三子:熙一、熙二、熙三。熙三郎,字子安,妣张氏月娥生三子:和一、和二、和三。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 年)和二郎率妻、子由石壁迁到长汀县城下里坪岭水口。和二郎之子大一郎,讳君厚,生七子,依次取名为念一至念七郎,裔孙播迁西各县、闽南及粤、赣、湘、浙、桂、台、港、澳和海外。客家蓝氏流传一首《祖先入闽迁徙歌》:“吉甫上祖入闽疆,初到福建五福乡。公生三子又分散,长徙建宁崇善坊。万一郎公成长大,家携宁化石壁寨。金兵压境乱为麻,南宋衰亡生感慨。十九世祖和二郎,身居宁化心惊惶。父母启金随身携,牛栏祖地葬妥当。长汀水口是老家,一株挺秀七枝花。念七来杭扶阳住,念四官庄朴权下。”[注:元泰定三年(1326 年)和二郎父子返回石壁将父母金骸取回坪岭,安葬在坪岭“牛栏祖地”。]
蓝姓人口在龙岩约有 5.8万人,人口上万的有上杭、武平、长汀三县。闽西蓝姓主要居住在永定县的凤城、峰市、湖雷、合溪,上杭县的临江、临城、旧县、官庄、珊瑚、湖洋、中都、南阳、稔田、才溪、古田、庐丰、通贤,武平县的平川、十方、中堡、桃溪、大禾、永平、城厢、东留、武东,长汀县的汀州、馆前、濯田、涂坊、羊牯、宣成、三洲,宁化县的安乐、翠江、治平、方田、泉上、湖村、城郊,清流县的嵩溪等乡镇。据武平《蓝氏族谱》载,自清康熙末年,大禾乡蓝鼎元迁台后,从雍正四年至嘉庆年间,有蓝仲、蓝爱、蓝寒、承开、承略、蓝欢、蓝宗、蓝员、蓝正、蓝引、蓝悦、蓝星仕元、蓝杰、蓝数等迁台湾的屏东、南投、新竹、桃园、台北、宜兰、台南等地开基。上杭蓝氏迁台:荣锦、健平、汉初、业方、承焕、月耀、月焕、正德、蓝忠、奎煌、辅新、寿永、兆光、彩荣、业才、汉钧、高汉等。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钟巨藩,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蓝姓》

喜欢( ) 发布评论

分享到:

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雷姓         闽西(古汀州府)客家百姓简谱之赖姓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