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汀州府属八县传统民间习俗之节日民俗
闽西民间节庆民俗,具有高度的融合性、鲜明的地域性、突出的俭朴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等特点,是一份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节
春节,是闽西民众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过老历年”,解放后改称为“春节”。大年初一当天,家家户户按事先择定的吉时“开门”,即穿上新衣裤新鞋袜,打开大门放鞭炮。一些聚族而居的大楼,“开门”需选全楼“最有福气者”在时辰一到打开大门说“开门大吉”,走出大门后说:“脚踏四方,方方得利!”再放长挂鞭炮。然后家家户户放鞭炮开厨房门。男女老少即到厅堂拜祖宗像,然后逐一向长辈拜年。有的还拜神佛、拜灶君或挑着祭品到祠堂拜祖宗牌位。人们第一次见面都互贺“新年大发”。孩童青年放单个鞭炮、闹锣鼓、踢毽子。不少地方每户一人、一盘菜、一壶酒到祠堂或正厅会宴,称“团圆”。以劝酒至醉为吉利、热情。从这天开始到“开小正”,不能骂人、吵架、打小孩,要多讲吉利话。初一到初三还不能扫地、洗衣、挑水、做饭及干农活。人们走家串户相互拜年。家家户户锅中都热着酒和下酒菜,有人来拜年,均先敬茶烟,请食糖果,然后请食酒菜。见门口有人经过,都主动招呼说:“进来食茶!”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人们敲锣打鼓向烈军属、复退军人拜年。机关单位则举行集体团拜。
大年初二,是妇女们携儿带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有的当天返回,有的第二、第三天才返回。男人们则或随妻“转外家”或继续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约请亲朋好友来家宴饮。龙岩、漳平先以荷包蛋、粉干、点心招待客人,然后再宴请。
年初三“吃岁饭”,即将过年时敬袖敬祖宗的“岁饭”煮吃。开始搞舞龙、舞狮、船灯、采茶灯、竹马灯、舞鲤蛟、民间艺人打新年鼓及民乐队演奏等文艺活动。有的文艺队还逐家逐户拜年,户主要放鞭炮迎送,并送红包。有的乞丐以一红纸写上“新春大发”,到各家张贴,讨取红包。
年初五,福佬地区称“初五隔开”,客家地区称“开小上”。开始“许袖”,祈求保佑全年平安、发达。有的地方搞迎神活动。“许神”后祭扫坟墓。连城地区称“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良(指拜年迟了)、初五初六,有洒无肉”。从这天开始,可以挑尿相做小农活了。
过月半
元肖节是闽西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在元宵前后的几天,整个闽西客家地区几乎成为一片欢腾的海洋。
闹花灯是汉民族最传统的元肖民俗活动,但闽西客家地区除了常见的在街头房舍悬挂或固定场所展示的花灯外,还有自己独特的闹花灯方式。如连城芷溪的“出案花灯”,一株大花灯由近百个各式小花灯组成,造型复杂精致,一人擎着,正月初一便由数户人组合出游,到正月十一日“正日”全部花灯汇合出游,争奇斗艳,锣鼓鞭炮不绝于耳,庞大队伍从村头到村尾长达数里,气势恢宏;永定抚市正月十三至十七日的“故事花灯”“故事”由青少年男女扮演,以轿子抬着,随队而行的是花篮灯、采茶灯、鲤鱼灯、狮象灯、蝙蝠灯、龙灯等,也是一路锣鼓、十番、响铳、鞭炮,直到深夜放焰火、“烧架花”后结束;永定下洋的师花灯完后,还各自将灯迎放到祖宗坟墓前,既喻添丁,又尽现客家崇宗敬祖尽孝精袖;连城坪上的“水上花灯”,则把各式花灯抬到祖祠前池塘里的木排上,四周坐着十番乐队演秦,两小伙撑着游池塘,灯光水影,乐声悠悠,引来岸上观者阵阵掌声,又具另一番风味。
“迎古事”也是重要项目。“古事”是以孩童化妆成各种古代人物固定在铁架上抬着巡游。最著名的是连城罗坊“走士事”。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和有浓厚的竞技性。一棚古事需壮年男子 80 余人,轮流一次 18人扛抬奔跑。正月十五日上午在陆上抬着竞跑后,下午又到河水中逆水抬着竞跑,两岸人山人海,,在锣鼓、鞭炮、响铳和呐喊声你追我赶.紧张执烈,撼人心魄,被媒体喻为“客家山村狂欢节”。长汀、永定等县一些乡镇,也多有这种“迎古事”活动,但只是抬着巡游,没有赛跑竞技。还有一和是“龙载古事”,即头尾是龙头、龙尾,中间节节龙身上坐着扮成各种古装人物的孩童,由数十人抬着巡游;连城城溪村还有骑在“马”上的“马上古事”;近年在永定坎市、大溪、抚市、陈东等地又出现了将古事铁架安在板车或汽车上的“车载古事”。
闽西客家民间一如汉族的龙崇拜意识,元宵期间到处都有舞龙灯”,如坎市镇便有 20 余条各式龙灯闹元宵。但闽西客家地区除平时所见一般的龙灯之外,还有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如著名的连城姑田游大龙,每节龙高达2余米、长达4 余米。正月十五下午四时鸣铳三响,各户抬出“驳桥”,把节节龙身连接成一条长龙。有的达 170 余节,全长竟达 700米,故有“天下第一龙”之称。长龙游走于田野和村落间,家家以香案、火堆、鞭炮迎接,一路锣鼓喧天、铳声撼地,奇雄壮观。直至正月十六上午九时,在一庵庙前以一套仪式“烧龙”。类似的元宵游大龙,连城的林坊、永定的抚市、坎市、陈东等一些乡镇也有,但规模不如姑田。另一种是上杭南阳等地的“花灯龙”。即前后是龙头和龙星.龙身却是一块块长条木板上固定三至五盏各式花灯或插上花束,然后将木板首尾相连,扛着游行,在观赏龙灯气势的同时,还观赏五花八门的各色精致彩灯。连城北团、四堡的“拔龙尤具特色。当龙灯游至人家门前时,户主燃放鞭炮并往龙身上丢去,迫使舞龙者闪躲致使龙腰互相推挤拉扯,整个龙身便扭成弯弯曲曲,恍如真龙,十分有趣。还有是上杭庐丰、中都的秆龙,又称香灯,即以稻草紫制龙头、龙尾和节节龙身,上面插满香火,随着锣鼓点夜晚舞动时,如同点点流星汇成的银河,煞是好看。
“打船灯”是闽西客家特有的节庆活动形式。闽粤边境的上杭、武平、永定多为双人船灯,闽赣边境的长汀、连城多为单人船灯。表演双人船灯时,一人藏身船舱以挎带扛起船灯,船头船尾一艄公、一艄婆,持奖划船边行边说唱,接着表演各种船灯小戏;单人船灯船体较小无船篷,由演员一人挂在肩上,边划边唱边舞蹈。双人船灯队只一艘船,单人船灯队则多艘船司时表演:另一种是“船板灯”,如同众人抬着一艘龙舟,舟中坐着化妆的孩童,仅是抬着巡游。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独有的元宵民俗活动。如连城新泉和长汀涂坊等地以数万响长鞭炮盘圈在地板上组成各种图案燃放的“烧炮”,连城隔田以舞青狮黄狮开始然后表演各式拳术和刀枪棍戟术的“天川胜会”,连城新泉每年立春日举行的“犁春牛”,永定坎市正月十五由长辈手执红布包裹、上书“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的圆木棒对着当年新婚后生肩背辗打的“打新婚”,长汀童坊正月十四日十余青年抬着关公塑像在烂泥田里旋转冲撞卷起泥浆并互丢烂泥的“甩春泥”,长汀四都鱼溪村以红绸扎紧的长竹打压石头的“打菩萨”,以及踩马灯、踩高跷、打狮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传统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种载体,继承、弘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立春
俗称交春。一般户户宰鸡杀鸭、敬祖敬神。在交春那一时辰,家家放鞭炮,并用红纸条写上“迎春接福”四字张贴在门首。一些乡村则有“犁春牛”活动,在立春前后三天,以房族为单位,牵上真牛,拿起真犁,随后有渔樵耕读扮演者,踏着舞步游行,配以锣鼓队、吉利匾灯和民乐队,热闹不亚元宵。
清明节
主要是祭祖扫慕,称为“春祭”。祭上祖,旧时经费由“公偿田”拨付,祭毕全体会餐宴饮,是一场同族人的大团聚。同时,家家户户做艾版、自头翁版,即用艾叶或白头翁和米捣碎做成的的米粿。民谚说:“清明不食青,死后变黄猄”。一些地方,清明前祭扫祖坟,清明当天祭扫“厉坛”,或只在路口插香烛摆供品,祭扫无后代的死者,谓祭孤魂野鬼。一些男女老少相约郊游或宴饮,称为“踏青”。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干部群众祭扫烈士碑、烈士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
五月初五俗称“五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有无味需沾糖的灰水粽,有包红枣、绿豆的甜粽,也有包肉、虾、黑豆、红枣等配料的肉粽。客家另有一特色粽叫“黄芒粽”,是用芒叶包裹的长条形粽子。家家门首挂石菖蒲、桃枝、葛藤,以艾叶、布惊树叶混合煎水洗浴,配制雄黄酒喷洒地板、房间墙角。孩了要挂“香包”,是以布缝成雄鸡或虎、猫形状,内装香粉、樟脑或香炉灰的小布袋。这些都意在驱瘟避邪、祈求平安。城市和一此沿河大乡镇的“划龙船”是端午的高潮。五月初一就将藏起的龙船放下水中,称“龙船吃水”。自此至初五,每日划船比赛,岸上人山人海呼号助威。同时有一“花船”,由富户出资,船上搭起船楼,知名艺人画上画幅,写上书法,以五彩装饰,船中民间乐队笙箫管乐悠扬,沿河漫漫划行,更为龙舟赛增色。
吃新饭
六月开镰夏收时,全村约定一天,煮食最早收成的新米。一些未开镰的可向早收的借用新米。同时食酒肉,以示庆祝丰收。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夜,于中厅或露天摆放茶几,上置瓜果、桃仁、麻老、蜜饯、酒杯,有的还挂上孩子的临摹画,焚香礼拜,以饷牛郎织女星;妇孺以彩线对月穿针,月下叙谈,称为乞巧。又因七月初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一些地方未婚男女在是日约会定情,成为民间的“情人节”。
七月节
七月十四过七月节,购酒肉杀鸭子合家宴饮,又叫“鸣子节”。因刚收成,鸭子最多最肥,又刚插下晚季秧不准放鸣了,也需宰掉一些鸭子。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客家称“七月半”,有些地方叫“盂兰盆节”,吃素。有些地方立无祀会,剪五色纸作衣裳,称为孤衣,与金银纸钱一并焚烧。有的以纸袋写已故亲人姓名,内装纸钱,焚烧祭祖。有的到“厉坛”或路口祭扫无后代的死者。一些地方搞迎神、打醮等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八月节”。个别地方也有十四、十六日过者,是闽西较重大的节日。除合家宴饮外,节前,各家各户购买月饼。月饼式样各异,各具特色。小者玲珑,大者十余斤,有的饼面上还印制“嫦娥奔月”“苏武牧羊”等,亲朋互赠。晚上,向当空摆案桌,放上月饼茶水,烧香烛敬月神。敬过后便吃月饼配茶,赏月闲谈,称为“聊月华”。儿童捧月饼游戏欢歌,称“逗月华”。有些人则搞“请月姑”“伏山姑”(一种向神婆问神问祖先的迷信活动)。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客家称“九月节”。福佬地区民间一般不过此节。一些地方初一至初九食斋,到九皇宫祀九皇。有些则办酒肉合家团聚。一些地方有“登高会”,村民自带碗筷,到山顶凉享会餐。儿童则竞放风筝。1988 年后,我国政府定重阳节为“敬老节”,到处开展各种形式的敬老活动:
田完节
十月十三日,一年农事基本做完,家家户户打糕粑庆贺,又叫“完工节”、“糍粑节”。
冬至节
冬至日为冬至节,有的称“冬至大如年”,又称“亚岁”。农事已毕,为庆丰收,家家宴饮,祭扫祖坟。个别地区于是日汲水酿酒,据说此时井水最佳,酿成的酒能久藏不坏、酒香浓郁,称为“冬酒”。并碓“米粞”收藏,称为“冬粞”。旧社会长工在地主家过完冬至节后,便领取一年工钱,可回转家中。福佬地区吃园仔、菜包、馈糕。有的到先人墓地“秋祭”。
送灶君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送灶君”。传说玉皇大帝派灶君下界到各家观察人间善恶,初则每月上天禀报一次,后来一年上天禀报一次,供玉帝赏善罚恶决策是夜在灶君神位前摆上祭品、焚点香烛礼拜之后,揭下张贴在灶头上印有“南天护福星君利济真卿东厨司令万化天尊”红组的灶君菩萨,当天焚烧,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四、五天后,家家户户再摆香案供品,在灶头再贴上新灶君,迎接灯君返回。是劝人向善的一个良俗。新中国成立后此习俗逐渐消失。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称为“入年界”,不能吵架打骂了,家家户户备办年货。家中的桌椅橱柜、被帐衣裤及屋里屋外均大洗扫一番。厅堂开始挂起祖宗像、摆上贡品、烧香敬祖宗。嫁出的女儿回娘家帮忙碓米粞、做糕版、炸糖枣、炸肉故肉丸,然后担一些回去过年,如上杭中都嫁出的女儿要担一担“泮糕”“米”回夫家去。女儿、女婿向岳父母家送礼,称“送年”。亲友之间也有互相送礼,称“馈岁”。各家外出人员大都起回来团聚。
过年
农历旧岁最后一天称“除夕”,又称“过大年”。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家家户户各大小门框都贴上春联、门神。看联分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时春联内容往往能反映这家的身份、志向、修养、祈求。有的还以红纸条贴于门顶,贴三张的是“三星高照”,贴五张的是“五福临门”,然后杀鸡宰鸣。天还未黑便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当天敬神后,便合家入座吃年夜饭。然后,长辈送给孩子们一些钱,称“压岁钱”。晚上灯火一直点到天明,叫“照岁”。当晚要做好年初一至年初三的饭,称为“做岁饭”,因为年初一至年初三是不能烧火做饭的。还要供一饭甑饭在祖宗像前,甑外贴红纸,饭上放桂圆、红枣、花生等,香案摆上供品,称“上岁饭”,直至年初三才吃掉。有的在家烧一炉炭火,雅称“聚宝盆”,合家围炉品尝茶点话家常,称为“守岁”直至天亮“开门”。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城乡,守岁以观看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代替,直至年初一放鞭炮“开门”。
(辑自《闽西客家文化大典》,编者供稿,原作者何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