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际熙主编、香港崇正总会编印《崇正同人系谱》(第二版)1995年9月香港崇正总会出版部出版(附简介)
参考阅读:
《崇正同人系谱》述略(赖雨桐)
《崇正同人系谱》是记载客家族群的一部谱碟。此书由香港崇正总会编纂,香港奇雅承印。1922年冬始征集族谱,1924年冬始纂,1925年秋成书。主编赖际熙。全书共15卷,30余万字。
香港崇正总会,原名“旅港崇正工商总会”,是客家人的一个群众性团体,成立于1921年。编纂有关考证客家源流的专著《崇正同人系谱》,是该会初期的一项主要工作。据《香港崇正总会发展史》(1950年版)称:“该系谱所以辨析本系迁徙源流与学术道艺,及衣冠文物,所以崇正先报本,团结同人,发扬志业,启示将来,关系至巨,全系人士所共喻也。”
《崇正同人系谱))主编赖际熙(1865一1937),广东增城人,字焕文,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派进士馆习法政,毕业后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旋晋总纂。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上书光绪皇帝的请愿运动,史称“公车上书”。赖际熙积极响应,是“公车上书”的一员。民国后,赖际熙移居香港。1921年,客属人士创设“旅港崇正工商总会”即被选为临时会长,后从一届直至六届,皆被连选连任崇正总会会长共13年。1927年,香港大学首创中文系,赖际熙先生为首任系主任,并创建“学海书楼”、“平山图书馆”等。遗著有《清史大臣传》、《崇正同人系谱》、《增城县志》、《志溪县志》等。
赖际熙在《崇正同人系谱》序言中开宗明义,阐明编纂此书的缘起、体例与目的:“……国史以外,益于玉碟,省、州、县皆有志乘,族则有谱,家则有传,以至结社联姻通家会族皆纷陈齿录,竟述家风,咏烈诵芬成为风尚。兹谱之作无省、郡、州、县之区分,而会传志谱碟之通例,匪云创格,实守成规,相期诸此编者,祛其自贬之见,化其相轻之习,振迈远之精神,跻大同之盛轨,则区区褚墨为不虚矣!”
《崇正同人系谱》主要记载的是粤、港客家族群中的人和事,牵涉到广东的就有35个州县,包括:惠阳、惠州、博罗、河源、和平、永安(紫金)、龙川、阳山、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丰顺、大埔、增城、东莞、南雄、番禺、花县、龙门、从化、曲江、清远、始兴、乐昌、翁源、连山、乳源、仁化、连州、连平、龙州、英德、韶州等。
《崇正同人系谱》内容分为如下八类:一源流、二氏族、三语言、四礼俗、五选举、六人物、七艺文、八丛谈。
卷一源流,详细记载和阐述了客家人从中原南徙的过程以及其各次转徙等情况,阐明客家人来自中原及赣、闽、粤边区客家人的渊源关系。该书云:“梅州民族,当宗末元初之间曾经一度更擅,而能为今兹之繁盛者,殆由元明以来始再从汀、赣二州源源而至,是则此为后客(宋以前来者为先客),镇平则为自汀来粤之总汇;若今平远,则与东江上源之和平、长宁接近,而为自赣来粤之分支。”该书又云:“此间(指梅州)客族所祖,皆由宋南渡,再由赣、汀转徙而陆续来者。”可见,今日梅州各姓,绝大部分是元、明以后,从闽西或赣南转徙而来。
卷二氏族,详细考证、阐明广东客家各姓的来源及其迁徙繁衍散居世界各地之经过,分别逐一记述。
书中记载的姓包括:丁、刁、王、方、文、孔、尹、毛、尤、丘、古、甘、石、田、申、布、林、伍、江、杜、朱、阮、成、池、李、何、吴、沈、幸、屈、官、侯、胡、姚、范、洪、纪、柯、愈、香、陈、郭、徐、马、陆、唐、连、孙、陶、涂、秦、高、袁、容、翁、凌、夏、黄、梁、曹、区、麦、梅、庄、许、曾、张、温、彭、邹、汤、冯、程、童、傅、邹、辜、贺、游、叶、杨、万、董、翟、詹、雷、廖、郑、邓、熊、赵、蒙、闻、管、刘、潘、蔡、黎、练、樊、赖、肖、卢、骆、邝、鲁、穆、谢、韩、钟、戴、缪、薛、网、颜、魏、简、聂、罗、蓝、关、庞、严、饶、苏、龚等136姓。
卷三语言,叙述客家方言的形成,逐一罗列方言语例,探究其来源于古语及保留中原古音的依据,部分方言释义及谚语记载等。
卷四礼俗,全面记载客家祭礼、家祭、墓祭、冠礼、婚礼、丧礼、葬礼、通礼、岁时习俗、日用、舞金狮、唱山歌,甚至饮食中的吃狗肉、食鱼生等等客家风俗都有详尽的记述。
卷五选举,详细记载客家各县自汉以来直至清光绪各朝科举选中进士、举人及其它科名的名单。按朝代为序,将进士、举人、其它科名分别排列,一目了然。
卷六至卷十三人物,为自汉代以来的客家先民和客家人中的知名人物立传或作简介。人物传略主要记载历代名宦,他们中有汉代的梅锅、唐代的张九龄(曲江县人)、宋代的蔡蒙吉(梅县人)、罗孟郊(兴宁县人)、明代的白思谦(乐昌具人)、清代的邓承修(惠阳县人)、宋湘、黄遵宪(梅县人)、何如璋(大埔县人)、丘逢甲(蕉岭县人)等共199名。文苑人物有清代的黄观清(蕉岭县人)等36名。武功有宋代的黄残(南雄县人)等14名。忠义有明代的郭节(连州人)等36名。善行有南齐的程妥(程乡县人)等31名。隐逸有清代的罗芳伯(梅县人)等10名。还有列女9名,列传补辑5名。以上合计收录人物304名。
卷十四艺文,收集各朝客属人著述书名录,计有:易类14种,书类7种,诗类2种,礼类2种,春秋
类2种,经总义类3种,四书类7种,乐类3种,小学类4种,杂家10种,总编4种,志乘8种,奏议1种,谱系类4种,传记类4种,山水类4种,地理风土杂记7种,职官1种,儒家n种,兵家1种,艺术1种,谱录7种,天文算学9种,类书6种,小说1种,释家3种,其它总集42种。
卷十五《丛谈》,记载各地各种人文逸事、民间传说。如苏东坡在惠州自造酒曰“罗浮春”逸事。曲江张九龄家族科第世宦、文章事功荣重一时之记载。连平颜希深家族入翰林4人,自清嘉庆以来入仕籍最多达149人的盛况。大埔百侯杨之徐家族一腹三翰院逸事及其自康熙以来共成进士10人,入翰林者3人、登科者百余人的人文鼎盛记载等等。
《崇正同人系谱》取材于国史、方志、族谱、家乘以及先贤著作、乡里记载等。该书合大群而联为一系,无州、县之界别。因此它不是记载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方志。但其记载的内容,编目的排列,记叙的方法等,语其体例多属志体,因此亦可作志书读。《崇正同人系谱》广征博采,史料翔实,考证精填,是客家的一部珍贵文献。蕉岭县图书馆现存有一部《崇正同人系谱》原版。80年代初,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专家到蕉岭,发现该书后,视为珍本,嘱妥为保存。1987年,
暨南大学历史系陈乐素教授,曾到蕉岭县图书馆查阅该书,并摘抄了其中不少材料,认为是一部珍贵的客家地方文献,嘱图书馆认真保存,并嘱蕉岭县志办影印一份,加以保存和利用。《蕉岭县志》编辑部采用了其中氏族、礼俗、语言、人物等部分的许多材料,充实和校核了县志有关编章的内容。
1995年,香港崇正总会为应广大读者的迫切要求及客家研究之需,重新以照相影版印刷,原书10册巧卷,改为合订本5册,仍保持线装版面编排,然后以精裱布质盒匣装成一套,达到现代印刷水准,精致美观。
《崇正同人系谱》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对研究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人口史和移民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是客家学研究者必读的参考书。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