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11日思恩、宜北两县合并为环江县县治思恩镇

1951年8月11日 暂无评论
1951年8月11日:

1951811日思恩、宜北两县合并为环江县县治思恩镇

 a733b3649d5942629c2f09b48a537498_副本.jpg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今环江大部分地属桂林郡,西北少部分地属象郡。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今环江县地属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其地设置郁林、苍梧、合浦、南海、珠崖、儋耳、交趾、日南、九真等9郡,今环江县地属郁林郡定周县(今宜山县)。

三国(220280年)今环江县地属三国吴郁林郡。西晋(281316年)今环江县地属桂林郡龙刚县(今宜山县);东晋(317420年)属桂林郡潭中县(今柳州市)。

南北朝(420589年)之南朝宋、齐,今环江县地属桂林郡龙定县(今宜山县)。南朝梁、陈属龙州(今柳城县)。

隋朝(589618年)今环江县地属始安郡。

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今环江县地置环州,是今环江县境内行政区域建置之始。环州治正平县环洛峒,即今环江渡口西之地庐屯(刘家屯)附近一带。环州下辖正平、福零、龙源、饶勉、思恩、武石、歌良、蒙都8县,除歌良在今宜山县及河池市境外,其余7县均在今环江县境内。即正平县在今大环江下游以西地区的西南、福龙一带;福零县在今水源乡西南部;龙源县在今水源乡中部、西部、北部地域;饶勉县在今县西部地区;思恩县在今大环江中下游及以西地区;武石县在今县西部地区;蒙都县在今大安、长美、大才全境及思恩镇之人和、清潭、文化一带。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环州为正平郡(也作整平郡),属岭南道邕州都督府,统正平等县,治所在大环江以西正平县环洛峒。后析原环州东北部置羁縻抚水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环州,仍辖正平等8县,州治所移至环江洲。

五代十国(907960年)环州辖思恩、蒙都两县(余6县俱废分别人隶)。先属楚,后属南汉。

宋代(9601279年)环州为羁縻州,宋始属宜州,咸淳元年(1265年)属庆远府。宋初分环州西部设镇宁州。

宋熙宁八年(1075年)废环州和镇宁州,环州、镇宁州及所属辖县并人环州原属县的思恩县,治所移至带溪(今洛阳镇合作八圩),管辖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宋元丰六年(1083年)复治环江洲。

宋大观元年(1107年),将思恩县带溪寨升为溪州,治带溪寨,大观四年(1110年)废溪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思恩县属庆远路。元初废宋羁縻安化州(即唐之抚水州)将所辖区隶属思恩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今环江县境设置茆难团长官司、安化长官司,后废,归属思恩县。

大德元年(1297年)思恩县属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年)思恩县属庆远府,二年改属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三年复属庆远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析思恩县西北部地建置荔波县,隶属庆远府,正统十二年(1447年)改属南丹州,咸化十一年(1475年)复属庆远府。正德元年(1506年)思恩县、荔波县改属庆远府河池州。

清初思恩县、荔波县隶属庆远府。雍正十年(1732,年)荔波县改属贵州行省都匀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析思恩县北部五十二峒、中州、三里等地另置安化厅,治今环江县明伦,隶属庆远府。中华民国时期,今县境设置思恩县和宜北县。民国元年(1912年)安化厅易为安化县。思恩、安化两县隶属柳江道。民国2年(1913年)安化县改名宜北县。16年思恩县、宜北县直隶广西省政府。19年属宜山民团区。214月两县改属柳州民团区。233月两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2511月两县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294月两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原庆远行政监督区)。313月两县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柳江县)。3710月两县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治宜山县。

        19491120日,宜北县解放,同月24日,思恩县解放。两县均属庆远专区。19515月至8月,广西省政府报请政务院,并经政务院批复同意思恩、宜北两县合并置环江县,隶属宜山专区。811日,思恩、宜北两县合并为环江县,中共环江县委员会、环江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治思恩镇。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1951年8月11日思恩、宜北两县合并为环江县县治思恩镇》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1952年8月1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田林县属桂西僮族自治区百色专区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