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珍稀文书丛刊(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2019年8月10日在广州举行
2019年8月10日上午,由南方出版传媒、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客家珍稀文书丛刊(第一辑)》新书发布会暨“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
参加此次大会的嘉宾和领导有: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本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和厦门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支平教授,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知名客家文化研究专家罗勇教授、王东教授。广东省出版集团总经理杜传贵,南方出版传媒副总经理应中伟,南方出版传媒副总编辑、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钟永宁、副总编辑钟菱。此次大会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海内外近2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会,上百人参加了此次新书发布会。
《客家珍稀文书丛刊(第一辑)》是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全国8个重大项目之一,由南方出版传媒、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开始启动,耗时三年编纂出版。本书是首次系统地收集整理“客家三州”即广东梅州、江西赣州、福建汀州地区,清至民国时期客家珍稀契约文书,约计收入2.3万件契约和217册账簿,合计100卷,3万余页。文书类型主要包括田地、房屋、山林的买卖、典当、租赁等契约,以及各种存票、清单、税票、执照、官府布告、房屋产权、管业证书、银行及粮食局凭票、选民证、诰命文书、中考捷报、捐官文书、休书、遗嘱、过继书、分家书、改嫁书、推单、礼单、账簿等。编纂时归户到村,按地域和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新书发布会上半场由应中伟副总经理主持。杜传贵总经理、陈春声教授、陈支平教授分别致辞。杜传贵总经理强调,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非常注重优秀文化遗产的抢救,从2016年开始,就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大力支持广东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团队、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团队,共同组成数十人的项目组,在赣闽粤三省客家地区奔走,耗费巨大财力、物力,用三年时间,才得以将这散落在民间的数万件契约文书收集,并通过装裱抢救、归户整理,编纂成书,并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下顺利出版。
据本书主编曹树基教授介绍,编纂本书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大部分的文书几经流转,归户性被破坏了,来源不清晰,且很多客家文书不写姓氏和地名。对于研究者来说,不归户的契约文书是没有价值的。为此,曹树基教授专门为本书研究出数据库跟人名、地名勾连双重整理手段的办法,在归户与归群的大目标下面,尽量让这些契约文书有明确的人群边界和地域边界,这在学术界是首创。
陈春声教授认为,契约文书是一种有特殊意义的文献史料,我们传统中国做历史文献学的学者,在契约文书方面所用的功夫并不够。西方的汉学家,他们比较重视儒家的经典、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一类的译介,对契约文书的研究也较少。这些年来,出现了像曹树基教授这样的一批学者,一直在努力地发展一套解释民间历史文献的比较系统的学术规范。学术界可以通过开展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等这样一些工作,建立起一个新的学术分科——民间历史文献学。
华东师范大学王东教授认为,客家学研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但是至今为止,最为缺乏的就是第一手的民间文献。南方出版传媒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做了一项学术界长期以来想做而无法做成的事业——收集整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客家文献。本书的出版,将极大地提升大家对于历史时期客家经济、社会、民间日常生活的认知,将把客家研究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学术水准。
据知名客家文化研究专家罗勇教授介绍,本书是《世界客家文库》第二个重点项目,《世界客家文库》是至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客家文化丛书,它吸纳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参与,汇集了客家研究的最新成果。这套丛书资料全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不乏原创性成果,它的推出和问世,必将在学术界、文化界乃至全球客属中产生重大影响。
本书主编陈支平教授说,广东、江西、福建、四川、广西、台湾等地,客家研究都开展得很好,但是都各自为政,大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很难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学术成果。正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广东省出版集团有战略眼光,大力支持广东人民出版社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才能打造出《客家珍稀文书丛刊》这么一套传世精品。
新书发布会下半场,由钟永宁总编辑介绍新书及《世界客家文库》的进展情况。他指出,《客家珍稀文书丛刊(第一辑)》有五大亮点:
亮点1:数万件文书全部来自民间私藏,首次披露,且全部归户到镇村,对于推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民俗学和客家学等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亮点2:为学界贡献了人名、地名勾连和数据库勾连的双重整理归户手段。
亮点3:主编曹树基教授挑选出180种契约类型进行解读,这在学界是首创。
亮点4:专门设置了商业文书板块。这批商业文书开启了乡村金融与乡村信贷的研究,对商业史的研究有重要拓展。
亮点5:这是一项抢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大出版工程,同时标志着客家地区的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钟永宁总编辑强调:广东人民出版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客家文化遗产的抢救,收集整理民间史料,并将一如既往开展下去,除正在编纂的《海内外客家方言调查与研究丛书》《全球客家通史》《中国客家建筑丛书》外,未来还将开展客家碑刻的收集和出版。
据广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本书项目负责人钟菱介绍,受南方潮湿气候及战乱的影响,与徽州文书等相比较,客家契约留存极少,本书史料的收集、整理编纂十分艰难:
第一, 客家地域庞大,涉及广东、江西、福建三省,如何去做调研收集工作?
第二, 契约文书被当做纸质文物,除梅州地区相对集中外,其他地方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收集版权?
第三, 南方雨水多、气候潮湿,这些时间跨度几百年的文书,很多被虫蛀和雨水侵蚀严重,已经残破不堪,如何装裱和整理?
第四, 在这些文书版权谈判好之后,我们才发现,因为几经流转,它们的归户性被破坏了,如何归户编纂?
第五,编纂100卷这样的规模,耗时长,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出版社的压力非常大,这无论换成哪家出版社,都是不太可能去做的事情。但是,肖风华社长和钟永宁总编辑,默默而又坚定不移地带领项目组,和编纂团队一起,硬是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
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李庆新研究员、中山大学(珠海)吴滔教授、厦门大学张侃教授、复旦大学刘永华教授、南昌大学黄志繁教授、浙江大学杜正贞教授、河南大学彭凯翔教授等,纷纷围绕本书的出版价值及学术意义发言。
本次大会,广东人民出版社特设立了专家杰出贡献奖,向为《世界客家文库》做出重大贡献的陈春声、陈支平、曹树基、罗勇、王东五位教授颁发了专家杰出贡献奖,每人奖金1万元。
为感谢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多年的合作和支持,广东人民出版社特向三所高校历史系各赠送了一套《客家珍稀文书丛刊(第一辑)》。
(广东人民出版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