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深圳大学周钰愉硕士学位论文《解域、再域及创新:当代深圳外来民间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周建新)摘要

2020年6月19日 暂无评论
2020年6月19日:

2020年6深圳大学周钰愉硕士学位论文解域、再域及创新:当代深圳外来民间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周建新)摘要

QQ截图20221115093246.jpg 

民间艺术是从乡土社会中萌发、由劳动者创造的并且在乡野之间成长起来的艺术。在当代移民浪潮的带动下,民间艺术的跨时空流动变得异常地活跃,其流动的路径通常是“乡村—都市”、“小城镇—大都市”。深圳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其文化的流动性极强,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外来民间艺术涌入,在历史上形成三个阶段:试水创业与分布散落期、园区展演与抱团发展期、个体创新与公共服务期,这些分期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是一种浑然的却又有着一定发展规律的状态。

民间艺术的流动实际上是“解域—再域”的过程,而民间艺术自身的规律,使得它们在这一过程中能较好地适应,而非不可调适地发生夭折。民间艺术的解域是在主客观多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在解域的过程中,它们从某种特定的时空中释放出来,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原生意义的减少和失去,因此在空间分布和个体结构上呈现出离散的特点,这也为后续的再域奠定了基础。

外来民间艺术进入都市语境后吸收本地文化,在此基础上发生一系列的调适和异变,最终适应或构建新的文化生态、组建起新的社会网络,这一过程称为民间艺术的再域。深圳外来民间艺术的再域形式多样,主要分为个体选择和官方主导两个层面;并且在都市语境之中,外来民间艺术探索出既有特点又具共性的再域策略,这些策略驱动之下的是民间艺术调适和异变的现象。当代民间艺术的异变现象不可逆转,这既是历史规律使然也是民间艺术本身的一种求存的意识,在都市之中,原本土气的民间艺术发生了功能转换和价值转向,它们既热衷于创新,却又无法逃脱均质化的结局。对于民间艺术而言,流动意味着曲折发展;而对于都市而言,这些外来的民间艺术是对都市文化体系的丰富和补充,这是当代民间艺术流动的巨大意义。本研究将以民间艺术的解域、再域和创新的过程作为叙事逻辑,把文化流动论融入当代民间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当中。

1.jpg

2.jpg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20年6月深圳大学周钰愉硕士学位论文《解域、再域及创新:当代深圳外来民间艺术研究》(指导教师周建新)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2020年6月深圳大学李瑞瑞硕士学位论文《广东省滨海地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一以深圳大鹏半岛沙鱼涌为例》(指导教师艾志刚)摘要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