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西南大学郭奇龙博士学位论文《“湖广填四川”背景下的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研究》(指导教师黎小龙)摘要

2020年5月31日 暂无评论
2020年5月31日:

2020年5西南大学郭奇龙博士学位论文“湖广填四川”背景下的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研究》(指导教师黎小龙)摘要

1.jpg 

学界对明清“湖广填四川”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观其研究区域多集中于四川盆地内部,对有少数民族聚居的盆周山地研究较少,对地处两湖与四川腹地衔接地带的川(渝)东南地区研究更少。川(渝)东南地势高耸,地形复杂,自古即聚集有大量少数民族民众。基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人文社会情境,川(渝)东南在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或表现出与四川盆地内部不一样的移民历史特征。有基于此,本文尝试进行一番探讨。

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明清川(渝)东南地区的自然及人文概况。明清时期,川(渝)东南地区地处两湖与四川之中,地势高而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少平原、平坝,河流纵横,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形成了以冉、马、杨、田等为代表的多个实力强大土酋势力。这充分彰显出该地区与四川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明清川(渝)东南的汉族移民即是在这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展开。

第二章,明清汉族移民迁入川(渝)东南的历史过程。明清汉族移民迁入川(渝)东南主要发生于三个历史时期: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和清中期。元末明初,社会动乱,伴随明玉珍入蜀、朱元璋平夏“平蛮”、明军屯田、明廷招垦等历史事件,先后有数量不一的外地汉族移民进入川(渝)东南,这是明清时期川(渝)东南地区迁入的第一批汉族移民。明末清初,社会再陷动乱,川(渝)东南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土司守护,从外地迁入相当数量的避乱汉族民众;继之清廷定鼎颁布招垦移民政策,一定数量的移民再次迁入川(渝)东南。两者共同构成明清川(渝)东南地区的第二批汉族移民。清中期,川(渝)东南实行改土归流,在外界紧张的人口压力下,第三批汉族移民亦迁入川(渝)东南。

第三章,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的空间分布及拓展。明清时期,迁入川(渝)东南地区的三批移民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元末明初,汉族移民主要集中于以黔江为代表的中央经制地区;明末清初,则集中于以武隆为代表的中央经制地区;清中期,则集中于以酉阳为代表的土司地区。三个时期不同的分布特点,既是当时不同移民社会背景下的具体反映。同时,就川(渝)东南整体区域而言,从明至清,三者的分布状况也体现出由中央经制地区向土司地区拓展的历史特征。

第四章,明清川(渝)东南及其汉族移民的地域特性。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在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展现出四个重要地域特性:第一,川(渝)东南是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前哨”和“通道”;第二,明代川(渝)东南的汉族移民揭开了明代“湖广填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军屯移民的序幕;第三,川(渝)东南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的避难之所;第四,川(渝)东南是清初“湖广填四川”中为数不多的土民多存的地域社会。

第五章,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与川(渝)东南社会文化变迁。作为一土民多存的地域社会,明清汉族移民在迁入川(渝)东南初期不可避免地与当地民众发生生产、生活上的矛盾和冲突。为融入当地社会,汉族移民采取了多种手段。进入川(渝)东南后,汉族移民不仅积极调适自身,同时也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一系列变迁。如学校和科举文教事业逐渐兴盛、宗教信仰外来系统化宗教因素明显增多、宗族建设汉化趋势增强,等等。

第六章,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与川(渝)东南经济发展变迁。除了文化,明清进入川(渝)东南的汉族移民同样引发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变迁。汉族移民进入川(渝)东南后,首先使当地的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同时引进并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新型农作物。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汉族移民积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纺织、矿产冶炼等手工业部门,商品市场日渐兴盛,商业集镇纷纷建立,商业会馆亦渐次兴建。

第七章,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与川(渝)东南政治格局变迁。明清时期,进入川(渝)东南地区的汉族移民无形之中对当地的政治格局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明以前,川(渝)东南的政治重心主要在彭水。而经历过明初黔江的军屯移民之后,黔江的政治地位开始上升,以后逐渐超越彭水,一度成为当地的行政重心。清中期,川(渝)东南实行改土归流,废除酉阳、秀山、石柱三地的土司制度,改行州(厅)县制,酉阳亦取代黔江成为管控酉秀黔彭四地的政治重心,这种变迁,移民在其中同样起到了一定的催化和帮助作用。

第八章,结语。通过梳理明清川(渝)东南地区汉族移民的历史史实,不难发现,川(渝)东南汉族移民在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从地理区位上讲,其是明清“湖广填四川”的“前哨”和“通道”;从民族构成上讲,其引发了明代黔江的军屯移民,进而揭开了明代“湖广填四川”军屯移民的序幕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军屯移民的序幕;明末清初的川(渝)东南成为民众的避难之所和土民多存的地域社会;移民的进入引起了川(渝)东南“异质”化的变迁。由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所呈现出的历史特点进行思考,其研究不仅对川(渝)东南自身具有学术意义,对明清整个“湖广填四川”乃至明清整个西南地区移民史均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明清四川地域广大,与川(渝)东南自然及人文环境相似地区不止一处,对这些地区无论是单独研究,亦或相互间的比较研究,笔者以为均应能推动明清“湖广填四川”及其相关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1.jpg 

本站收藏电子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客家通网 ,本文标题:《2020年5月西南大学郭奇龙博士学位论文《“湖广填四川”背景下的明清川(渝)东南汉族移民研究》(指导教师黎小龙)摘要》

喜欢( )

分享到:分享按钮

2020年5月赣南师范大学王鸠程硕士学位论文《赣南客家优良家风家训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导教师谢庐明)摘要         返回列表

欢迎打赏  共襄盛举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