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期刊论文标题汇总(2000)
刘纶鑫.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100-106.
蔡志宁,董华强,上官国莲,谢味.客家黑糯米酒发酵条件的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4):50-53.
马莉.论广西客家的源流及其特点.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2):168-172.
谢廷玉.客家的起源.龙岩师专学报,2000,(04):69-77.
徐桂兰.贺州厦良村点灯寨考察报告.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04):11-15.
林建明.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用韵.三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S2):35-36.
李义让.四川的客家人.四川统一战线,2000,(12):40.
陈晓燕.网络环境下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图书馆论坛,2000,(06):40-42+56.
谢重光.闽越文化与客家文化.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06):32-38.
宋超.东汉末年中原士民迁徙扬荆交三州考——兼论永嘉迁徙前客家先民的早期形态.齐鲁学刊,2000,(06):36-44.
潘亚暾.岭南现代诗怪李金发——纪念诗人诞辰百周年.华文文学,2000,(04):28-13.
葛文清.客家文化21世纪走向之照察.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04):1-3.
章颖.“客”与“主”——略谈客家妇女的生活特点及其地位作用.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04):4-7.
谢留文.汉语南方方言几个常用词的来历.方言,2000,(04):313-316.
桑田.客家土楼之旅.新经济,2000,(11):96-99.
林长榕.神奇之旅——客家土楼.两岸关系,2000,(11):60-61.
宋全忠.话说寻根旅游.对外大传播,2000,(11):32-34.
赵中枢.现代化过程中要注重传统建筑保护——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行.城市规划通讯,2000,(20):10.
刘大可.传统客家村落的空间结构初探——以闽西武平县北部村落为例.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05):63-68.
赖旻.鹤湖新居建筑特色浅析.小城镇建设,2000,(10):64-65.
蓝泰华.宗师笔墨传风范 才人辈出谱新篇.福建艺术,2000,(05):30-31.
彭兆荣.宁化石壁村的族性认同.读书,2000,(10):126-131.
黄国栋,郑志坚,柳青,刘建华.梅州市客家人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广东医学,2000,(10):882-883.
刘世旭.成都东山客家“耕读为本”浅析.四川文物,2000,(05):38-44.
江凯波.李寿粦和他的《周溪风韵》.语文月刊,2000,(10):7-8.
吴曾德.深圳传统建筑概说(摘要).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2000:8.
.深圳市龙岗客家民居保护规划.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2000:16.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探求龙岗村镇住宅新模式.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2000:7.
.从规划管理角度谈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以龙岗客家民居保护规划为例.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2000:14.
黄国栋.梅州市客家籍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抗癌协会.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2000:1.
吕德才.曾祖父“过番”考.八桂侨刊,2000,(03):43-46.
范良泉.大力发展客家食品实现传统产品产业化.江西食品工业,2000,(03):21-22.
郭志超.客家猎神的发现与寻根.民俗研究,2000,(03):78-80.
阳小青.试述赣南客家腌制食品.农业考古,2000,(03):239-241.
谢重光.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典型模式——“石壁现象”和“固始现象”透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09):48-54.
甘于恩,邵慧君.试论客家方言对粤语语音的影响.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05):49-56.
钟利文.演好外宣“地方戏”.对外大传播,2000,(Z2):22-23.
.龙岗镇.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09):84-85.
周建新.丘逢甲的客家情结.嘉应大学学报,2000,(04):109-113.
王强.略论生态建筑与客家民居生态特色.嘉应大学学报,2000,(04):114-116.
李寿粦.客家山歌与中外民歌的比较.嘉应大学学报,2000,(04):117-120.
张开源.闽西客家祖地法制历史初探.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03):12-14.
刘佐泉,吴建华.客家文化中的楚文化因素举隅.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03):94-100.
陈昌环.山歌剧该走哪条路.广东艺术,2000,(04):45-46.
罗勇.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04):5-10.
谢敏华,吴雯.浅谈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04):11-13.
郑启五.客家美食用字杂说.咬文嚼字,2000,(08):5-6.
韩振飞.赣南客家风情.民主,2000,(08):44-45.
罗美珍.论族群互动中的语言接触.语言研究,2000,(03):1-20.
周舸.四川的“土广东”来自何方?.四川文物,2000,(04):65.
何晞.赣台客家一家亲.台声,2000,(08):21.
张开龙.“台闽客家乡亲交流访问团”访问龙岩.台声,2000,(08):35.
梁轩伟,章生明,李发忠,丘武新,叶小燕,古志浩,张映霞,温新梅.广东梅县客家人农民盲和低视力调查及治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0,(04):131-132+76.
叶扬.《客家综论》评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125-126.
周舸.四川的“土广东”来自何方──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面世.文史杂志,2000,(04):45.
曾伯炎.读《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00,(03):138-139.
.《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79.
李冬香.粤北仁化县长江方言的归属.语文研究,2000,(03):53-58.
黄伟林.超越儒道互补:开拓创生的文化品格——程贤章长篇新作《围龙》启示录.学术论坛,2000,(04):88-91.
史健玲.关于龙岗客家文化的调查与思考.学术论坛,2000,(04):125-128.
吴福文.唐末至北宋的客家迁徙.东南学术,2000,(04):65-70.
李荣.客家形成问题探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58-60.
巢宗祺.粤闽湘赣客家等方言及书面材料中和普通话“给”“和”相对应的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111-116+128.
陈凤芳.他们从客家土楼走来.福建党史月刊,2000,(07):36-38.
戴长柏,马礼凎.客家摇篮──石壁.福建税务,2000,(07):33-34.
黄国栋,郑志坚,张惠英,何艳梅.广东省梅州市客家籍食管癌家族聚集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03):10.
梁锦梅.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福建地理,2000,(02):34-36+54.
孙晓芬.郭沫若家族的客家渊源与文化.郭沫若学刊,2000,(02):53-61.
梁锦梅.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6):165-169.
肖燕丽.客家方言区学生英语发音问题分析.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113-120.
罗可群.客家文学的文化特征.岭南文史,2000,(02):9-12.
张应斌.黄遵宪的客家民俗研究.民俗研究,2000,(02):115-127.
隋春花.曾汉祥主编的《韶州府的宗教、社会与经济》已正式出版.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20.
张骁.平南大鹏话的音系特点.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24-33.
周青.台湾民歌——台湾民众的心声.台湾研究,2000,(02):87-91.
谢重光.客家民俗佛教定光佛信仰研究.佛学研究,2000,(00):118-127.
彭兆荣.土楼:一种地方性人文生态的表述范式──以福建省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例.东南文化,2000,(05):85-89.
林伟能.情注乡邦,光耀华宇——浅谈客家人文精神与游尚群.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02):56-57.
潘家懿.海陆丰客家话与台湾“海陆客”.汕头大学学报,2000,(02):86-93.
王梅,姚波.重彩浓墨的设防民居.四川建筑,2000,(02):22-23.
林立芳,庄初升.粤北地区汉语方言概况.方言,2000,(02):126-137.
蓝雪霏.试论畲族音乐的形成期与发展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2):60-66.
吴建华.罗香林的史学成就.史学史研究,2000,(02):60-67.
练春招.从词汇看客家方言与赣方言的关系.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03):48-53.
罗可群.丘逢甲与客家文学.学术研究,2000,(05):122-126.
韶.唱山歌 抒情怀.源流,2000,(03):71.
练春招.从词汇看客家方言与粤方言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65-69+96.
许怀林.棚民·客籍·客家意识——义宁州客家的历史实际.嘉应大学学报,2000,(02):98-103.
刘佐泉.巨型棋盘形客家民居“王侍卫屋”.嘉应大学学报,2000,(02):104-108.
罗英祥.略述客家文化的崛起.嘉应大学学报,2000,(02):109-113.
刘加洪.试论台湾客家人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嘉应大学学报,2000,(02):114-118.
陈世松.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客家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00,(02):5-6.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73-76.
彭会资.方言与民间审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65-68.
何国.跌坐式烫伤的致伤原因、特点及预防.中华烧伤杂志,2000,(02):64.
邱慧均.南靖客家土楼.森林与人类,2000,(04):43.
杨宏海.深圳客家民居的移民文化特征.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04):45-46.
吴登洲.架起联谊桥 兴办公益事.对外大传播,2000,(04):37.
徐文仲.苗族花灯.贵州档案,2000,(02):38-39.
文杉.客家方言拾趣.语文月刊,2000,(04):14.
卜奇文.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客家土楼文化研究.导师:周作明.广西师范大学,2000.
吕良铁.突出地方特色 占领有利市场──谈辞书出版的一点体会.辞书研究,2000,(02):32-36.
罗彦铿.地理与地图学家曾昭璇.地图,2000,(01):63.
万芳珍.江西客家曾氏探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96-101.
黄展良.世界客家人的盛会.八桂侨刊,2000,(01):53-54.
沈立新.《异国采风录》读后感言.八桂侨刊,2000,(01):61-62.
陈利群.《围龙》与客家民系意识.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01):1-7.
.郭沫若在客家名人中名列前茅.郭沫若学刊,2000,(01):21.
潘家懿.惠东县方言述略.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49-56.
吴金钟.四川客家龙.今日四川,2000,(01):40-43.
丁和隆,李宝娟.论客家族谱的价值及其利用.龙岩师专学报,2000,(01):72-74.
姚锡芬,刘皿伟.闽北客家歌谣初探.南平师专学报,2000,(01):48-52.
张利珍.试析客家方言在声乐中的咬字差异.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02):90-93.
胡悌云.“客家大围”寻访.协商论坛,2000,(03):28.
张应龙.客家华侨对东南亚采矿业的贡献.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01):45-52.
伍德凤,王国欣.略论新世纪客家文化与经济创新.嘉应大学学报,2000,(01):106-108.
周琍.观念革新:客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嘉应大学学报,2000,(01):109-113.
周建新.客家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嘉应大学学报,2000,(01):114-117.
.’99嘉应大学客家学研讨会综述.嘉应大学学报,2000,(01):118-120.
傅金艳,章晓琴.超越儒道互补:开拓创生的文化品格──程贤章长篇小说《围龙》启示录.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1):45-48.
张应斌,谢友祥.黄遵宪的客家源流观.汕头大学学报,2000,(01):77-84+94.
周凯模.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论纲.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01):39-43.
张振兴.闽语及其周边方言.方言,2000,(01):6-19.
.博览之窗.党史博览,2000,(02):26-27.
王大同,叶青.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纪念客家抗日英烈谢晋元将军诞辰95周年.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01):40-45.
肖承光.客家住宅中的风水意识.设计艺术,2000,(01):16-18.
刘世旭.新发现的研究四川客家源流的重要族谱清咸丰《巫氏族谱》.四川文物,2000,(01):20-25.
孙安邦.黄遵宪《山歌》赏析.名作欣赏,2000,(01):66-67.
胡性初.广东连州市星子话语音记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01):91-98.
董晓萍.中国民间资源观的二重性 ──评三种新出的中国民族志丛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01):43-53.
.客家糯米酒的酿造与食用.中小企业科技,20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