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期刊论文标题汇总(2010)
熊青珍.以粤东客家文化为题材的陶瓷艺术品的设计与创作.江苏陶瓷,2010,(06):6-7.
王海燕.论客家勤俭优良传统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嘉应学院学报,2010,(12):5-13.
陈汉元,房学嘉.清代饶平与台湾互动关系初探——以饶平客家为重点分析.嘉应学院学报,2010,(12):14-19.
隋春花.客家民居的旅游价值及其体验旅游项目设计.嘉应学院学报,2010,(12):23-27.
卢素珍.浅谈客家文化史料的类型及保护——以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为例.嘉应学院学报,2010,(12):28-30.
古广胜.梅州对接融入“海西经济区”的战略思考.嘉应学院学报,2010,(12):49-52.
熊青珍.客家妇女题材与陶瓷艺术创作研究.嘉应学院学报,2010,(12):20-22.
陈小燕,吕嵩崧.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典型案例研究——贺州多族群语言与族群认同关系研究之二.百色学院学报,2010,(06):49-53.
兰玉英.客家方言中“鸟”、“卵”的意义及其文化意蕴.中华文化论坛,2010,(04):34-38.
刘加洪.鹞婆飞上天,蟾蜍蹲缸脚——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前沿,2010,(24):143-146.
.新书推荐站.出版参考,2010,(36):31.
欧阳国亮.湘南流峰土话的归属.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06):45-48.
叶少玲.客家民系的本质问题研究.云南电大学报,2010,(04):58-60.
廖夏林.铜鼓客家山歌的经济价值功能研究.金融与经济,2010,(12):116+113.
贺新春.红色歌谣: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党史文苑,2010,(24):63-65.
杨期和,杨和生,陈丽青,尹小娟.梅州客家人植物崇拜的调查研究——以五华县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36):21091-21097+21106.
范勇.揭西擂茶.源流,2010,(24):62-63.
刘加洪.河洛文化优良传统在客家妇女身上的传承和发展.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5-9.
温雅丽.赣南采茶舞蹈中“三绝”的艺术特征.艺海,2010,(12):79.
刘炳元.客侨文化遗产科学利用述略——以凤岗客侨文化遗产为例.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04):64-68.
刘丽芸.赣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客家体育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24):108-109.
钟俊昆,曾晓林.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现状与后续发展论.农业考古,2010,(06):394-396.
周晓平.苏区歌谣赏析——客家妇女的精神面貌与革命斗争生活的赞歌.农业考古,2010,(06):388-390.
王沥沥.赣南采茶戏曲调来源的丰富性及其文化学解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4):50-54.
陈孝余,董灵.论博白客家采茶戏茶腔音乐之美.艺术探索,2010,(06):28-29.
朱敏.浅谈如何赏析《出水莲》.大众文艺,2010,(23):17.
汪继红.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初探.大众文艺,2010,(23):97-98.
宋冉冉.会讯.龙岩学院学报,2010,(06):7.
廖旭华.闽西客家小调初探.龙岩学院学报,2010,(06):34-38.
钟晋兰.农村客家妇女生育信仰保持的原因探析.农业考古,2010,(06):257-259.
钟舟海,柏海珍.客家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策略.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06):75-77.
徐维群.论海峡客家文化产业群的开发与创新.龙岩学院学报,2010,(06):28-33.
.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环境,2010,(12):72-75.
朱智.河源市旅游商品的调查与开发研究.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53-55.
何尚武,侯秋霞.客家教育文化的多元性探讨——以世界客都梅州为例.教育文化论坛,2010,(06):34-38+68.
吴玉华,郭静.赣南客家竹篙火龙节民俗体育研究.贵州体育科技,2010,(04):25-28.
俞彤.河源市发展温泉旅游产业的思考.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23):174-176.
.《寻根》2010年总目(总第93期——第98期).寻根,2010,(06):139-141.
张瑜.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二十一 客家祖地——宁化石壁.政协天地,2010,(12):58-60.
叶伟军.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客家文化资源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初探.学理论,2010,(34):340-341.
白晓剑.客家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美术大观,2010,(12):52-53.
李军.浅谈传统筝曲左手技巧的运用.乐器,2010,(12):56-59.
.视点.走向世界,2010,(34):104.
赵辉.林生祥:南方吹来唱山歌.台声,2010,(12):68-71.
胡艺芳.客家文化的历史颂歌——舞剧《大围屋》音乐评析.人民音乐,2010,(12):28-30.
王飞凤.始兴县满堂客家大围防雷特点和技术措施浅谈.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148-149.
.彭会资教授学术生涯掠影.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06):159.
杨丁友.文化名人彭会资教授.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06):1.
吴庆丰,彭会资.神往玉林文化高地──文化名人彭会资教授访谈录.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06):2-11.
练造英,曾俊英.客家金三角平远.源流,2010,(23):42-47.
肖耀堂.贺诗二题.源流,2010,(23):80.
项萌.客家家族传说的人类学解读——广西玉林黄峭山传说的个案调查.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06):12-15.
.酒随竹子长 钱随绝招来.现代营销(经营版),2010,(12):1.
方尤瑜.试论海外客家人对居住国社会的贡献——以澳大利亚客家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06):56-59.
廖兰辉,王小惠.区域性跨系统客家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学刊,2010,(11):38-40.
吕敏琼,桂勤,叶薇,邓燕,关映红,麦瑞芝,李冠武.惠州地区客家人牙周病致病菌PCR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11):1270-1271+1273.
周嵘,金卫明,郑桂花,朱一峰.永定客家纪念坛混凝土空间结构设计.浙江建筑,2010,(11):25-27.
郑紫苑,曾晓林.论客家文学的审美特质.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1):24-25+28.
肖康亮.浅析客家民间艺术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0,(22):234-235.
罗洁.文化内涵与动画产业结合运用的分析与思考——以赣南客家文化为研究核心.大众文艺,2010,(22):164.
赖丽华.客家学与法学研究遗忘的领域:客家民事习惯法.江西社会科学,2010,(11):159-164.
梁钊.地方高校音乐新增专业的办学方向浅析——以贺州学院和百色学院为例.贺州学院学报,2010,(04):104-107.
温宪元.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及其意义.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6):23-26.
靳阳春.宋代闽西陆道考述.学理论,2010,(32):190-193.
林清书.台湾客家方言教学与研究的经验和启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06):99-104.
蓝远明,黄胜.博白县2007~2008年客家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中国妇幼保健,2010,(33):4816-4817.
李兵.“四抓”推进新农村建设.当代江西,2010,(11):45.
.体验福建土楼的绚丽客家风情.就业与保障,2010,(11):49.
黄丽香.福建客家土楼建筑空间与交往关系.上海工艺美术,2010,(04):81-83.
陈家友.桂东南客家祭祀乐器“喃嘟嗬”文化构成解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71-75.
李冰.山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以梅州雁洋镇为例.热带地理,2010,(06):668-673.
肖文礼.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音乐研究,2010,(06):30-37.
李臻.论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在仪式音声中的体现——以博白客家“做斋”仪式为例.歌海,2010,(06):60-63.
蔡麟.方言分类的语言社会学研究——以客家话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230-234.
吴宏敏,吴惟.论赣南旅游开发中地域民俗文化创意品牌的塑造.美术大观,2010,(11):168-169.
李晓昀,苏敏,黄海花,李辉,田东萍,高玉霞.潮汕人与广府、客家人母系遗传背景差异的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6):664-668.
韩建勇.岭南新韵 细水长流——谈粤乐筝曲《纺织忙》.乐器,2010,(11):29-31.
陈宇文.客家习俗与征地拆迁.经济研究导刊,2010,(31):183-185.
学远.东源客家民俗博物馆.源流,2010,(21):42.
王中道.猪肚包鸡——燃起今冬餐饮业第一把火.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0,(11):74.
王水香.清代汀州客家方言诗探微--以客家方言诗《年初一》为例.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05):118-119.
李彦,温丹妮.谈惠州客家山歌艺术特色.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27-30.
钟慧琳.客家方言重叠式形容词分析.嘉应学院学报,2010,(10):22-25.
肖艳平.从“客家民系”到“客家族群”——客家研究概念之转变.嘉应学院学报,2010,(10):12-16.
黄茜.传统客家女子教育初探.嘉应学院学报,2010,(10):17-21.
张应斌.从酿豆腐的起源看客家文化的根基.嘉应学院学报,2010,(10):5-11.
项萌.从地方志与谱牒看玉林客家人的源流——兼以玉林朱砂垌黄氏家族为个案.广西地方志,2010,(05):58-61.
王建雄.浅谈客家文化资源库及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0):56-58.
何明清.移植与嫁接——客家方言与日语的相似性比较.大众文艺,2010,(20):136-138.
周骥,高廉平.重庆方言中的例外字探究.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68-72.
闵卫东.凉水井客家话亲属称谓词研究.时代金融,2010,(10):118-119.
吴建林.漫谈金融危机下的河源消费文化.科技信息,2010,(30):801.
林晓平.客家庙会的特色与功能.江西社会科学,2010,(10):220-225.
温丹妮.梅县民间客家山歌现状调查研究.黄河之声,2010,(20):100-102.
李跃乾.苏贞昌——屏东客家人.统一论坛,2010,(05):75-76.
.东方古城堡 福建土楼.统一论坛,2010,(05):81.
谢育坚.论广西贺州客家民歌的相似性音乐发展原则.学理论,2010,(29):202-204.
徐杰舜,梁冬平.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5):22-26.
俞龙通.节庆活动组织创意与创新之研究——以客家桐花祭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5):3-11.
何小芊,刘宇.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扶贫问题分析——以河源苏家围景区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10-113.
吴良生.老族群,新感动: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2.
刘焕云.客家工艺文化产业创新与再造之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2-16.
陈运星.台湾台中县东势镇大茅埔之文化创意点子——以东势客家美食生产合作社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7-21.
靳阳春.宋代汀州道路考.三明学院学报,2010,(05):448-452.
王悦冬,张开鄂,周臻涛,苏鲁贤,吴翠林.梅州市客家人食管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05):377-378.
罗树杰.广西民族团结模范的贺州模式——基于贺州市八步区都江村的调查.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5):41-45.
.客家文化 独特的城市品牌.城市住宅,2010,(10):8-9.
温美姬,温昌衍.南方方言保留鱼部古读的几个本字——从客家方言说起.语言研究,2010,(04):93-96.
.熊青珍·作品.文艺争鸣,2010,(20):178.
赖惟永,苏秀琴,林乙煌.福建土楼木结构材料现状的初步研究——以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的部分土楼为例.海峡科学,2010,(10):88-90.
兰思义.关于“客家汀江源”生态景区的规划与战略思考.福建农业科技,2010,(05):81-83.
牟祥雷.客家文化:人文融合的范本.中国三峡,2010,(10):44-49.
杨选华.从三山国王信仰看两岸文教交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17-120.
廖开顺.客家文化的世俗性与超越性.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5-9.
张赐东,李志军,张媛.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传播发展的影响——以闽西客家地区为例.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5):3-5.
.万绿湖畔 历史名城.大经贸,2010,(10):42-43.
张赐东,李志军,张媛,林丽芳,谢亮,徐剑敏.闽西地区开展体育旅游的可行性分析.龙岩学院学报,2010,(05):95-99.
谢慧颖,郑耀星.基于文化视角的闽台旅游合作研究.台湾农业探索,2010,(05):36-39.
李军,聂小荣.江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5):104-107.
刘逸帆,李玲虹,徐曼,吴志高,毕福臣,谢文芬,陈国雄,洪永固,张日联,赵亦红.潮平两岸阔——几代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人的难忘记忆.中国广播,2010,(10):29-46.
蓝秀珍.两岸蓝秀珍的会面.政协天地,2010,(10):50-51.
张木森,林庭芳.用客家文化助两岸交流.政协天地,2010,(10):28.
耿西静.试论广西客家人的族群认同——以防城港市为例.黑龙江史志,2010,(19):127-128.
吕海雪.梅县客家“联芳楼”的建筑装饰艺术探析.装饰,2010,(10):102-103.
沈跃.郭沫若的客家情缘.兰台世界,2010,(19):21.
何启生.发展旅游农业大有可为.中国乡镇企业,2010,(10):80-81.
刘加洪.论客家人忧国忧民、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125-129.
林伟京.客家廉洁文化与党的作风建设.嘉应学院学报,2010,(09):5-8.
唐宝洪.搭建“文化桥” 培植“亲情树”——以永定为例论对台交流与合作的拓展.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6+65.
温春香.学术与身份:罗香林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贡献及启示.嘉应学院学报,2010,(09):9-13.
王金道.两岸高校对口交流合作的可能性与心理需求——以嘉应学院、台湾美和技术学院为例.嘉应学院学报,2010,(09):52-56.
冷剑波.梅州客家民俗“扮古事”初探——以五华安流为中心.嘉应学院学报,2010,(09):17-21.
陈寿南.浅析闽西文化现象与对策.福建理论学习,2010,(09):42-45.
余伟强.香港客家历史建筑简述.华中建筑,2010,(09):166-170.
黄少红.论广东传统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03):68-73.
杨海中.试论客家人形成于明代.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5):22-26.
刘加洪.客家优良传统在东南亚的传承与发展.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5):33-38.
夏硕军,雷近芳.试论文献档案中客家廉洁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5):42-44.
王姣颖,黄翊之.河源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趋势及应对.商场现代化,2010,(27):112.
毛高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研究,2010,(09):98-99.
肖艳平.赣南客家传统民歌衬词的文化内涵.民族音乐,2010,(05):27-28.
钟玲.客家山歌的“汤腔”特色.大舞台,2010,(09):137-138.
甘于恩,简倩敏.广东方言的分布.学术研究,2010,(09):140-150+160.
龙安隆.赣语的语音研究.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21-125.
苟晓峰,柴广新.传承赣南客家龙舟文化 弘扬老区人文精神.成功(教育),2010,(09):252-253.
曾建生.二百多年前的岭南语言探微——以清中叶岭南四家诗歌为例.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15-118.
刘大可.闽台客家地区的民主公王信仰.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3-19+112.
王俊奇,吴丽莎.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迁徙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浙江体育科学,2010,(05):87-90+95.
陈菊芬.台湾客家山歌的人文源由探究.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3):62-68.
邓育文,谢志强.客家山歌元素移植钢琴演奏探索.广东艺术,2010,(05):52-53.
李秋玉.客家山歌艺术特点分析.歌海,2010,(05):42-43+53.
黄钰婷,严志美.谈乡土民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贺州乡土民歌为例.歌海,2010,(05):100-102.
黄毅环.论客家山歌的文学性.歌海,2010,(05):84-85.
吴文洁.认同感在传统乡村社区中的作用——以梅州丰顺县建桥围为例.美术大观,2010,(09):231-233.
.六约新村旧改落成 1500桌大盆宴贺新居.南方论刊,2010,(09):132-133.
李俊夫.客家文化资源与大学生“诚信成才成功”特色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5):95-96.
刘加洪.客家优良传统在香港的传承与发展.农业考古,2010,(04):358-363.
周智武.明清时期客家山区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其影响——以闽粤赣边区为中心.农业考古,2010,(04):353-357+363.
陈淑环.惠州方言的完成体助词“抛”和“□”.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8-14.
靳阳春.客家建筑的文化意蕴考释.凯里学院学报,2010,(04):123-126.
刘加洪.严酷的生存环境是客家优良传统形成的催化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08):117-119.
黄秋鸯,蒋晓春,王兴堂.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价值与开发构想.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4):258-260.
黄继珍,李梁华,梁艳.广东省客家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的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04):28-30.
蔡登秋.客家礼法的承继及嬗变.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4):59-61.
邱伟华.宜州客家文化习俗略说.广西地方志,2010,(04):49-52.
朱其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创意教学中的运用——以贺州历史文化资源为例.贺州学院学报,2010,(03):96-99.
潘家懿.万历初进入海陆丰的漳属客家话今貌.方言,2010,(03):211-217.
黄小平.江西宁都田头客家话两字组连读变调.方言,2010,(03):245-249.
李婷婷,高云飞.两种梅州客家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比较分析.建筑科学,2010,(08):77-82.
商宏,刘晓英.客家围屋——2010年广东省运会主会场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建筑学报,2010,(08):88-89.
钟俊昆.加强客家民间文学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2.
周晓平.客家文化土壤中一枝鲜艳的奇葩——论作为重要课题研究的客家民间文学.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3-7.
邱春美.台湾客家文学的泛化与特化析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8-10.
徐赣丽,苏秀玲.从鸡歌看客家人的精神气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1-14.
曾晓林.客家民间故事研究的法学路径初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5-18.
曾德万.闽西上四乡客话的语言年代学考察.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23-26.
李天雪.客家人生存智慧管窥——桂林市灵川县毛村社会历史调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9-22.
孙兆慧.客家文化与两岸旅游交流.海峡科技与产业,2010,(08):29-33.
谭东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及应用.兰台世界,2010,(16):21-22.
熊青珍.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艺术.文艺争鸣,2010,(16):118-120.
廖旭华.闽西赣南客家山歌的结构之比较.龙岩学院学报,2010,(04):120-124+133.
王晓婷.对古筝不同流派分类问题的思考.成功(教育),2010,(08):281.
郭济汀.打造融合客家文化的办学特色.龙岩学院学报,2010,(04):87-89.
汪平秀.论刘光第的客家精神.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03):55-58.
唐爱莲.客家文献的利用价值.韶关学院学报,2010,(08):1-4.
谢娜,肖著华.论粤北采茶戏与文化旅游的结合.韶关学院学报,2010,(08):5-7.
冯爱军,赵文红,白卫东,庞杰.不同黄酒中有机酸的测定.中国酿造,2010,(08):144-146.
赖惟永,苏秀琴,林乙煌.福建土楼木结构材料现状的初步研究——以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的部分土楼为例.广东建材,2010,(08):167-169.
王苏洲.基于“4Ps”的赣州市城市营销组合策略探析.新余高专学报,2010,(04):6-8.
吴树民,谢小宇.保护古民居 人大在行动.人民之声,2010,(08):46-47.
钟俊昆.江西客家仙娘庙会调查.寻根,2010,(04):76-81.
张山.野外养山鸡 一只纯利30元.农家之友,2010,(08):62.
王军.团结奋进的广西客家商会.当代广西,2010,(15):2+65.
谢琼.“打拼”与“思乡”——“珠三角”客家舞蹈的文化解读.舞蹈,2010,(08):64-65.
温昌衍.梅州客家方言调查研究概况.嘉应学院学报,2010,(07):88-93.
肖文评,唐爱莲.程旼文化资源利用论略.嘉应学院学报,2010,(07):5-9.
蔡享丽.赣、梅两地“席狮舞”比较研究.嘉应学院学报,2010,(07):10-15.
李伯庠.福建省上杭县客家山歌漫谈.大众文艺,2010,(14):166.
陶谦.中原文化南播对客家民系形成及其经济社会发展之影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4):52-55.
周建新,钟庆禄.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之历史考察.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30-137.
.客家古邑 万绿河源.红广角,2010,(07):1.
张利珍.闽粤赣客家山歌音乐特征之比较.中国音乐,2010,(03):139-143.
王昌逵.木客文化与兴国客家山歌——原生态山歌的文化之源.文艺争鸣,2010,(14):123-125.
韩玉澎.客家山歌的衬词、衬腔艺术——从铜鼓客家山歌言起.文艺争鸣,2010,(14):126-128.
许婧.手工造纸与客家族群文化研究——以“连城宣纸”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53-57.
刘珊.传承山歌文化 打造“文化梅州”——平远县、兴宁市客家山歌问卷调查.大众文艺,2010,(13):195.
李曾.敲打出自己的声音——浅谈山歌剧《等郎妹》的击乐设计.大众文艺,2010,(13):11.
张建军.权力与仪式的交融——《仪式与象征的秩序》评析.前沿,2010,(13):2.
谭赤子.罗翽云《客方言》的训诂研究及其意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60-65.
黄荣辉,贾楠.客家文化对客家青年学生的影响调查.人民论坛,2010,(20):204-205.
滕冬红,钟立恒.“一曲乡音催魂断”——客家山歌剧音乐创作谈.广东艺术,2010,(04):17-18.
赵文有.梅州客家山歌的现状与保护.广东艺术,2010,(04):61-62.
潘倩,黄延元.“以歌舞演故事”——新时期客家山歌剧表演方式探究.广东艺术,2010,(04):15-16.
孙博.招商引资:产学研的嘉应模式.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04):39-41.
伍新蕾,张颖.河源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3):248-249+264.
张秋芳.论海峡旅游与福建民歌的融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7):72-75.
刘家明,魏明枢.“客商”企业家精神研究——以张振勋为个案.企业活力,2010,(07):24-28.
卢娜.浅析洛带古镇会馆资源的旅游开发.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06-107.
翁宜汐.福建客家土楼艺术赏析.美术大观,2010,(07):208-209.
刘加洪.客家文化中廉洁清正优良传统的理论研究.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3):74-77.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南靖·客家土楼.中国民族,2010,(07):5-6.
王军.广西客家商会在南宁成立.当代广西,2010,(13):64.
温燕霞.色彩赣南.中国监察,2010,(13):62-63.
.在品尝“长乐烧”美酒中看精彩世博 联客家情谊.中国酒,2010,(07):72-73.
钟晋兰.客家妇女的守志与再嫁——以族谱记载为中心的分析.东南学术,2010,(04):157-168.
傅丽.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文化价值初探.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2):92-95.
王海宝.广西客家人生育观念探析.西安社会科学,2010,(03):34-36.
吴越.闽西客家山歌的传播研究综述——以闽西与台湾客家山歌间的相互关系为例.美与时代(下),2010,(06):51-52.
田向弘.筝曲《蕉窗夜雨》评析.新西部,2010,(06):113+110.
柯敏.泰安楼——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中华建设,2010,(06):74-77.
黃先光.台湾客家社会变迁研究——以新竹湖口地区为中心.嘉应学院学报,2010,(06):5-11.
邓育文.试析客家山歌的节律美.嘉应学院学报,2010,(06):12-15.
夏硕军.从档案文献探客家廉洁文化的表现形式.嘉应学院学报,2010,(06):16-19.
李裕娴.学生思维定势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负迁移的研究——以客家方言学生为例.嘉应学院学报,2010,(06):86-89.
许莹莹.理学贞节观的强化与传播——清代闽西客家地区列女群骤兴的原因探析.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1-4.
陈心林.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12-116.
郑程峰.论客家商业文化源流.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166-167.
吴冬梅.浅谈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249.
林云,刘庆.以洛带古镇为例谈古镇规划过程中的遗产保护.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3):269-271.
叶奕瑕.浅谈客家山歌与科学发声法的结合.大众文艺,2010,(12):198.
张咏梅,朱艳芳.客家菜品餐具创新设计初探.大众文艺,2010,(12):162-163.
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02):149-152.
徐进.IT环境下传承民族文化的图案设计教学模式探析——以客家图案为例.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6):169-170.
赖粤东.叶剑英诗歌的客家情愫.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33-36+41.
李巧钰.梅州客家山歌剧形成之要素.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37-41.
张建军,汪俊.村落仪式与乡土社会秩序建构——读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社会科学论坛,2010,(12):199-202.
刘家明.论客家文化对“客商”企业文化的影响.江苏商论,2010,(06):25-27.
戴彦敏.赣南苏区红色山歌艺术形态研究.大舞台,2010,(06):146-147.
耕夫,吴桦.客家古邑 万绿河源——走进河源高新区.中国高新区,2010,(06):38-39.
易崇英,张素华.赣南客家文化的商业价值.中国商贸,2010,(12):157-158.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贾康.用好用足中央支持原中央苏区和海峡西岸政策,促进龙岩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10,(34):2-36+42.
马帅,袁书琪.基于文脉传承的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旅游协作开发.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5.
李文华.宁化客家文化的渊源和演变.才智,2010,(17):188-190.
郑海燕.广东客家文化旅游及开发策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46-48.
卓敏.客家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分析.科技信息,2010,(17):11.
傅志毅.桂东与粤北客家传统民居“围楼”比较研究——以贺州江氏围屋与始兴满堂大围为例.艺术探索,2010,(03):32-35+46+148.
周清.客家山歌进校园探索.音乐天地,2010,(06):25-26.
夏中华,王华.象州石龙客家话语音记略.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267-273+286.
黄保华.论客家社会对中共土地革命路线政策形成的影响.农业考古,2010,(03):105-107.
张佑周.守护、传承、运用:有关客家土楼文化的思考.龙岩学院学报,2010,(03):1-8.
周建新.客家社区的传统建构与文化抗争——以粤东钟姓护祠事件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20-127.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培育)——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简介.龙岩学院学报,2010,(03):2.
袁理.澳门客家源流及其族群认同.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3):142-146.
张丽.闽赣粤边区客家文化旅游SWOT分析.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02):19-22.
傅志毅.粤北客家传统民居雕饰艺术的文化解读.民族艺术,2010,(02):122-125.
余达忠,曾念强.一个文化符号的形成与演变——基于宁化石壁的个案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6):86-91.
周晓平.客家文化视野下张资平与李金发文学观的比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6):154-159.
袁洪斌,姜洁.打好客家族谱文化这张牌.政协天地,2010,(06):28-29.
邹联芳.客家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与英语本土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3):193-196.
刘昭云,谢莉.广东省梅州市经济发展战略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03):40-45.
张咏梅,朱艳芳.在传承中蜕变——赣南客家传统菜肴包装在现代商业发展中的变化.美术大观,2010,(06):216-217.
温丹妮.梅县客家山歌历史状况调查研究——1949年前的传统山歌.黄河之声,2010,(11):96-99.
孟建军.我生来就是搞音乐的——访客家筝传人罗德栽.乐器,2010,(06):59-61.
张婷,郑颖琼,梁山.浅议客家筝的艺术特色.中国西部科技,2010,(16):91+94.
黄桂凤.论保护和发展博白桂南采茶戏的策略分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03):24-27.
祝捷.台湾地区客家运动的法制叙述——以“客家基本法”(草案)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6-22.
林程吉.赣南客家围屋及其形成史地原因.传承,2010,(15):104-105.
骆高远.“福建土楼”的旅游价值及其保护.经济地理,2010,(05):849-853.
凌坤龙,吴世梅.“平远上举梅菜”质量控制技术探讨.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0):152-153.
周巍.浅谈如何提高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26-127.
朱艳芳.赣州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山西建筑,2010,(15):4-5.
冯爱军,白卫东,汪薇,赵文红.广东客家娘酒的研究进展.酿酒,2010,(03):16-19.
刘晓飞.论客家山歌的文化价值和现代传承.民族音乐,2010,(03):20-23.
吴玉华,张庆红,罗梦龙.将“客家体育”引入学校体育的意义及其模式构思.教学与管理,2010,(15):159-160.
梅爱祥,吴花秀.培育福建旅游精品 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03):11-16.
梅伟强.凤岗碉楼与开平碉楼比较研究.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4+92.
黄少红.将本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的探索与思考——以河源地区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大舞台,2010,(05):180-181.
陈红兴,纪任才,廖廷建.弘扬地域文化传统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福建理论学习,2010,(05):24-27.
易崇英,熊芳芳.深度开发赣南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途径思考.中国商贸,2010,(10):219-220.
刘凤颖.客家妇女服饰史的研究.国际纺织导报,2010,(05):70-72+74-75.
詹伯慧.广东汉语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91-97.
严修鸿.结构所引起的辅音音变续论——粤中客家话的f演变及见组合口成分存留的不平衡性.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02-104.
陈晓锦,高洵.广东粤闽客方言歌谣在东南亚华人社区的流变.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15-123.
蓝天.钟理和创作中的客家文化情怀.广东社会科学,2010,(03):144-150.
邹春生.封面学者:罗勇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189-192.
Yik Fai Tam,罗薇.香花佛事的宗教文化意义和族群标识——以粤东客家地区为中心的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5-22.
简瑛欣.马来西亚与中国台湾三山国王庙的比较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23-32.
周建新.地方性与族群性:客家民间信仰的文化图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0-14.
黄志繁.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33-37.
吴良生,罗勇.耕耘在客家研究的田野上——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五十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38-42.
罗勇.客家民间风水信仰研究——以赣南为重点的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2-9.
王玉玲,唐兆民.海峡两岸客家族谱的研究和追溯.兰台世界,2010,(10):66-67.
罗迎新.闽粤赣三角地带典型客家民居及其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热带地理,2010,(03):299-304+316.
蓝天.从《笠山农场》看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流变.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92-96.
.世界客家摇篮 休闲养生福地——赣县.当代江西,2010,(05):65.
彭兴黔,徐刚,刘春艳,高志飞,杨蓉.客家土楼的屋盖表面风压分布规律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0,(S2):193-196.
林敦远.两岸媒体合作:找准定位,优势互补——以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报道为例.中国广播,2010,(05):42-44.
刘晓飞.客家山歌类型及表现手法分析.歌海,2010,(03):54-55.
朱智.河源旅游景区与客家文化元素的融合.安徽农业科学,2010,(14):7327-7328+7375.
赖观路.龙南县水保局部署水保文化年工作.中国水土保持,2010,(05):25.
刘奕.浅谈客家人的义利观及影响.法制与社会,2010,(13):174-175.
谢兴.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中国市场,2010,(18):13-16.
张干荣.叶剑英——客家梅州的骄傲.兰台世界,2010,(09):15-16.
高钟.东江文化的特色与形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5-8.
韩玉澎.赣南安远大堂音乐的形成、保护及开发利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1):298-299.
刘焕云.弘扬昭君文化与深化两岸和谐关系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38-42+73.
谭赤子.客家话人称复数的来源及其发展.嘉应学院学报,2010,(04):5-7.
李光明.浅议客家人文素养与客家廉洁文化建设.嘉应学院学报,2010,(04):13-16.
陈小燕.贺州不同族群成员语言掌握情况的计量研究——贺州多族群语言与族群认同关系研究之一.百色学院学报,2010,(02):30-38.
刘加洪.客家人“廉洁清正、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嘉应学院学报,2010,(04):17-22.
陈吟,唐孝祥.客家聚落的文化解读——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暨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建筑,2010,(04):143-144.
刘道超.社神崇拜在当代之盛行及原因探析——以广西博白客家社区为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7-14.
钟先丽.赣南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探析.企业经济,2010,(04):111-113.
何远华.弘扬客家文化 培育创新精神.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2):43-45.
吴巍巍.移民、血缘与信仰变迁——以台湾客家巫氏为例.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2):69-72.
李红波.桂台经贸合作框架下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4):7-10.
.博白县.广西经济,2010,(04):2+65-66.
张晓艳.赣南于都吹打音乐初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20-122.
河合洋尚.客家文化重考——全球时代下空间和景观的社会生产.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3-9.
饭岛典子.台湾客家文化之创造和再创造——论客家文化的变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0-13.
小林宏至.从族谱看客家社会与风水话语.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4-20.
周建新.“他者”的视野——国外、港澳台地区的客家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2.
金裕美.侗族与客家的绣花鞋变化比较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活动为背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21-25.
石茗馨.文化性和地方性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以广东梅河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园林规划设计为例.广东林业科技,2010,(02):69-73.
彭志刚.陆河客家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中州大学学报,2010,(02):44-47.
石一冰.“客家精神”的交响写照——评王宁新作交响合唱《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中国音乐,2010,(02):238-242+245.
陈睿.赣南客家民居探议.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4):130-132.
李禾丰,李艳.画栋雕梁 意醉心迷——赣南客家围屋建筑之装饰艺术鉴赏之三.当代江西,2010,(04):49.
赵阳.海西客家文献资源建设浅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04):68-70.
宋德剑.岭南婚嫁习俗中槟榔的文化解读——以粤东客家地区为中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44-47+95.
邓希文.贵港最古老的客家围屋——君子垌段心围.广西城镇建设,2010,(04):123-124.
叶蓁蓁.浅谈新时期客家山歌的创作与发展.音乐天地,2010,(04):60-61.
刘宇,何小芊.殊路与同归:客家山歌与畲族山歌的比较.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02):76-78.
谭东辉,刘志民.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上犹县营前镇“九狮拜象”田野调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70-72.
谭东辉,金慧惠.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02):90-92.
王犹建.赣南客家文化资源库数字化建设构想.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02):86-89.
柴丽芳,谭晓琳.客家大襟衫的结构与工艺分析.艺术探索,2010,(02):102.
许彩丽.方言与族群文化的互动——以揭东县龙尾镇为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9-26.
修瑭.苗栗县文化之旅.台声,2010,(04):72-77.
谢重光.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寻根,2010,(02):4-10.
刘加洪.客家优良传统的根在河洛.寻根,2010,(02):11-14.
李积庆.客家礼俗的渊源流变.寻根,2010,(02):15-19.
诸山.赣南客家人的婚俗礼仪.寻根,2010,(02):20-23.
.居民.中华民居,2010,(04):123.
.定南县基本情况.求实,2010,(04):99.
叶子.毛泽东评李坚真:这个女书记不简单.钟山风雨,2010,(02):42-45.
姚卿善.赣南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11):5891-5892+5894.
.智将亚楼.福建党史月刊,2010,(07):2-6+49-54.
吴楠.关于哭嫁研究的文献综述.科技信息,2010,(10):152.
郝建军,汤小兵.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中国之“地域歧视”.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4):6-8.
曾欢玲.客家女诗人叶璧华生平及诗歌概观.学理论,2010,(09):74-75.
李其荣.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华人族群关系与区域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南洋问题研究,2010,(01):93-102.
侯秋霞,何尚武.客家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77-81.
谢重光.走出隐性的阴影:漳州客家人生存状况调查.嘉应学院学报,2010,(03):5-13.
刘东江.先秦义利观对客家廉洁文化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2010,(03):20-23.
熊青珍.客家妇女服饰与青花瓷的装饰关联.嘉应学院学报,2010,(03):17-19.
王珣.客家筝派与中原移民音乐传播解读.音乐探索,2010,(01):26-29.
肖映春.从客家女性禁忌看客家的家庭伦理观.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03):91-92+95.
叶少玲.客家教育传统与其因由探究.云南电大学报,2010,(01):35-37.
刘加洪.客家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3):125-127.
玄松南.福建客家稻文化探访.中国稻米,2010,(02):51-55.
崔振俭,戴吉强.南朝“地下”流民社会与客家形成初探——兼谈客家形成过程中的“固始符号”.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2):40-42.
黄秋丽.客家“好客”.中国企业家,2010,(06):128.
罗聿言,袁丽红.壮族与客家族群互动中的语言关系.广西民族研究,2010,(01):106-111.
冯爱军,白卫东,汪薇,赵文红.广东客家娘酒的研究进展.酿酒科技,2010,(03):91-95.
李启福.赣南客家古文说唱艺术考察.四川戏剧,2010,(02):59-61.
郭春林.朝华:客家佛教民俗.宗教学研究,2010,(01):75-77.
甘应进,刘运娟,陈东生.客家服饰图案析.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1-14+21.
李思言.闽西客家培田古民居的建筑与文化.科技信息,2010,(08):528.
刘焕云.丘逢甲台湾书写之文学作品研究.中国韵文学刊,2010,(01):28-40.
杨清虎.浅说诸葛亮无功于客家.岭南文史,2010,(01):10-13.
李禾丰,李艳.画栋雕梁 意醉心迷——赣南客家围屋建筑之装饰艺术鉴赏之二.当代江西,2010,(03):57-58.
杨冬连.赣南客家傩戏——古今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中国戏剧,2010,(03):70-72.
梁绍武,黄有异.客家亲情连四海.歌海,2010,(02):119.
陈杭.客家祭祀乐器“喃嘟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价值及改良路径探讨.歌海,2010,(02):32-35.
黄少红.河源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歌海,2010,(02):36-39.
钟谷婷,李奇胜.客家山乡唱响文化大戏——江西龙南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展新貌.瞭望,2010,(10):98-99.
陈利群.地域文学特色的基本元素与核心价值——以廖红球长篇小说《苍天厚土》为例.当代文坛,2010,(02):78-81+103.
林媛媛.同构与交融、嬗变与发展——试论闽南音乐、台湾客家音乐文化的异同.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1):44-45.
成晓军.“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5-9+14.
胡华科,郑春燕.基于TeleAtlas的客家文化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地理空间信息,2010,(01):136-138.
.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同干部群众共度春节.杭州(下旬刊),2010,(02):5.
刘加洪.客家人“崇文重教”传统在台港的传承.教育评论,2010,(01):128-130.
施瑛.传统客家民居的特色解读及其现代价值.农业考古,2010,(01):357-360.
李广贞,钟璟.社会变迁中的铜鼓客家山歌状况调查.农业考古,2010,(01):184-188.
李学明.客家廉洁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社会功能.文史博览(理论),2010,(02):47-49.
李静.浅谈客家优秀人文精神与大学生党员教育.传承,2010,(06):150-151.
吴玉华,宁亮生,邱诗咏,刘岚.客家村落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研究——以宁都曾坊村“桥帮灯”为例.农业考古,2010,(01):179-183.
唐群.论土地情结对赣南客家礼俗的影响.农业考古,2010,(01):171-173.
张海华,辛艺华.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的历史与审美探析.农业考古,2010,(01):174-178.
黃先光.明清以来新竹湖口客家地方社会变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74-84.
刘道超.社神崇拜中蕴含的民族交往与融合之规律探析——以广西客家社神崇拜为例.贺州学院学报,2010,(01):22-28.
范林.和谐的客家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贺州客家为例.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2):121-124.
罗朝印.略探梅州市的客家文化旅游产业.文学界(理论版),2010,(02):113-115.
赖姝伶.基于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小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0,(06):39-40.
.《广西汉语方言研究》.方言,2010,(01):98.
.廖开顺教授.三明学院学报,2010,(01):2.
何嵩.土楼建筑与客家变迁.中国地方志,2010,(02):55-56+5.
游慧冰.爱唱山歌的华夏女杰李坚真.广东党史,2010,(02):26-28.
田凯,陈颖.客家民居在川西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方式.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1):17-21.
周建新,殷飞飞.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传统民居文化研究——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暨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1):22-24.
潘朝阳.三湾与狮潭溪谷地区客家聚落与宗教空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1):2-7.
吴庆洲.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1):13-16.
耿建新.群和:客家族群审美观念的恒常主题——以闽西客家为例.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01):46-50.
刘德来.浅谈客家围屋的生态设计特点及应用.黑河学刊,2010,(02):46-47.
.八面来风.档案天地,2010,(02):63.
罗勇.从聚落中探寻客家文化之踪.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1):1.
郭冬莲,李建.新课程背景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教育学术月刊,2010,(02):72-73+87.
熊青珍.粤东客家地区陶瓷发展客家文化特色艺术瓷的潜力.商场现代化,2010,(06):86-87.
罗碧文.客家文献与“文化梅州”的建设.图书馆论坛,2010,(01):123-126.
李禾丰,李艳.画栋雕梁 意醉心迷——赣南客家围屋建筑装饰艺术鉴赏之一.当代江西,2010,(02):48-49.
陈颖,田凯.客家民居在川西地域文化中的演变与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98-103.
曾凡.“四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当代江西,2010,(02):39.
卢美玲.将被历史遗忘的风车、砻、碓.大众文艺,2010,(03):214.
廖虹.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诗人江庸述评.龙岩学院学报,2010,(01):37-40.
俞如先.长汀县三洲乡客家建筑演变轨迹初探.龙岩学院学报,2010,(01):28-32.
王聪生.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现状及其保护传承之对策.龙岩学院学报,2010,(01):23-27.
田志军.一百五十年前新安(香港)客家方言声母及其流变.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1):54-57.
傅清媛.开发闽西客家民居旅游资源 推进旅游业发展.龙岩学院学报,2010,(01):33-36.
李功发.神奇的客家民居.钟山风雨,2010,(01):58-59.
唐兆民,王玉玲.再现客家历史人文风情的完美.兰台世界,2010,(03):66-67.
苏颖.开发惠州东江客家歌舞资源 推动本土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导报,2010,(04):204.
.历史地理.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01):72-74.
吴兴帜.空间、秩序与人群共同体——以世界文化遗产“土楼”为例.怀化学院学报,2010,(01):5-9.
周晓平.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历史地位的深层构成——以客家哭嫁歌为研究新视角.嘉应学院学报,2010,(01):5-12.
温美姬.从古语词看客家方言与西南官话的关系.嘉应学院学报,2010,(01):19-24.
王俊奇.江西客家民俗体育历史源流及其文化特征.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1):62-65+83.
柯莉娟.漫谈赣南客家灯彩.大众文艺,2010,(02):210.
吴伟军.汉语方言岛研究综述——兼及贵州汉语方言岛研究的思考.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06-112.
钟玲.广东汉乐曲目整理的若干问题.黄河之声,2010,(02):48-51.
钟梓强,邓玉荣.贺州市近郊鸬鹚屋的语言生活.文化遗产,2010,(01):140-145.
谭兆风,伍天慧,伍天花,吴洪革,许晓容.客家武术的源流初探——以粤东北客家地区为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1):52-54.
.洛带古镇.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0,(01):53.
陈清福.县域经济突围之路:宁化县域品牌经营的商业价值与策略建议.发展研究,2010,(01):54-56.
朱清.福建外宣工作要顺势有为再创新局.福建理论学习,2010,(01):8-10.
易崇英.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开发策略研究.中国商贸,2010,(02):191-192.
庄初升.清末民初西洋人编写的客家方言文献.语言研究,2010,(01):94-100.
王怀坚.多元视野下的“地方与学校课程”建设.艺术评论,2010,(01):105-106.
林梓波.闽西客家瓷的发展生态与审美特性.中国陶瓷,2010,(01):64-66.
曾国平.《厦门本土音乐家——郑小瑛》教学设计.音乐天地,2010,(01):33-34.
伊瑜.乡土培田.地图,2010,(01):106-111.
张荣在,胡升苹,张梓悦,王胜军.梅州“客家人”采用血10年循证及其在血液科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代医院,2010,(01):36-39.
庄兆声,潘英伟.广东古村落·兴井.粤海风,2010,(01):80-81.
林伦伦,李雪媚.广东丰顺半山客话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17-121+163.
练春招.客家方言“粄”类词与客家民俗.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2-126+163-164.
宋伶俐,朴正俸.成都客家方言岛词汇使用现状调查——以“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7-132.
李冬香.韶关市向阳和石陂土话变异的比较.韶关学院学报,2010,(01):94-97.
黄敏.客家人的水崇拜.成功(教育),2010,(01):277.
熊锦平,刘子强,李英.江西客家火龙节民俗体育活动探析.湖北体育科技,2010,(01):1-3.
刘大可.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圈及其成因分析——以闽西武北村落社区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89-95.
吴良生.文化的旅游表达式——以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韶关学院学报,2010,(01):70-73.
曾爱友.浅谈办好中央台客家话对台湾广播的设想.中国广播,2010,(01):61+80.
.天地月报.政协天地,2010,(01):42-44.
尹全海.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学术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87-88.
.广西重点招商项目.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01):57-58.
.客家艺人.农村百事通,2010,(01):54.
.清代“大学文凭”亮相 取得须花88两白银 一张保存完好的清代咸丰年间的监照亮相四川客家文化论坛.兰台世界,2010,(01):61.
盛海辉.平远:生态绿洲、创业福地、红色港湾.源流,2010,(01):56-59.
盛海辉,廖勇.客家胜景在大东.源流,2010,(01):72-75.
黄永珍.试论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神州民俗(学术版),2010,(06):41-43.
王玉玲.客家女性:一个延续千年不衰的传奇.档案时空,2010,(07):45-47.
沈跃.郭沫若的客家情缘.档案时空,2010,(07):32.
蔡享丽.谈梅州地区宗教舞蹈的“客味化”.艺术教育,2010,(06):102-103.
徐良瑛.深圳女艺术家演绎美妙“四重奏”.艺术教育,2010,(05):8.
熊青珍.陶瓷艺术教育中应重视对民俗因素的挖掘——谈引导开发、挖掘客家民俗题材的陶瓷艺术品.艺术教育,2010,(05):26-27.
王文革.建设都市山歌歌墟 打造客家文化品牌——广州市天河区凤凰街群众文化工作的特色.神州民俗(学术版),2010,(02):87-89.
温敬伟.广东鹤山地区客家人二次葬俗初探.神州民俗(学术版),2010,(02):13-15.
陈静.从台湾客家电视台看少数族群媒体的困境.电影文学,2010,(07):132-134.
罗钢芹.解析客家民歌的主要音调特征.艺术教育,2010,(02):93-94.
谢征.赣南客家音乐元素在部分影视音乐创作中的运用.电影文学,2010,(0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