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客家”主题全国期刊论文标题汇总(2013)
黄淼章.西域存风骨 弘毅邓缵先.岭南文史,2013,(04):40-44.
邬美丽.台湾民众语言态度的实证性研究.台湾研究,2013,(02):53-58.
夏远鸣.晚清私修志书《石窟一徵》述评.中国地方志,2013,(01):46-50+4.
吴永桂.台湾客家人的心理特点和宣传对策.青年记者,2013,(36):71-72.
陈建锋.库区移民的语言态度和语言选择研究——以江西万安库区客家移民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583-588.
尹学毅.湖南炎陵客家山歌及其现代传播途径.民族音乐,2013,(06):34-36.
张春兰.“文化失忆”的中江隐性客家探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6):79-83.
陈海斌.文化认同:客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与本质.嘉应学院学报,2013,(12):23-27.
陈国辉.梅州客家拳派的发展策略研究.惠州学院学报,2013,(06):104-107.
郑舜云,许雪静.客家土楼对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启发.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136.
蔡虹.论地域文化在赣南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3,(24):74.
周秋伶.客家方言人称领格问题综述.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2):10-13.
温昌斌,温昌衍.《现代汉语词典》术语商榷二则.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2):40-41.
郑雅婷.论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2):12-13.
杨静,黄淑玲.粤东客家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地域性表达.大舞台,2013,(12):145-146.
肖著清.客家文化对苏区廉政文化的濡养与促进.理论导报,2013,(12):21-22.
邵云.广东客家采茶戏演唱与表演风格探究.四川戏剧,2013,(09):87-88.
古广胜.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构建研究——以广东梅州为例.改革与战略,2013,(12):91-95.
李杰玲.水里的空间——论广东客家围龙屋半月池的建筑文化.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02-108.
陈秀娟.晚宴包女王朱汉珍:女人必须精致.广东经济,2013,(12):80-81.
黄更新.亲亲万绿谷.人民之声,2013,(12):55.
朱兆丰.重振客家龙舟文化雄风——观澜赛龙舟民俗文化品牌建设刍议.大众文艺,2013,(23):39-40.
杨菊.试论赣南采茶戏的美学品格.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06):117-120.
吴启琳.“两岸客家文化与职场体验”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地区召开.地方文化研究,2013,(06):111-112.
吴玉华,陈海琼,张玉菊,刘伟.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6):98-102.
陈武光.客家围龙屋.源流,2013,(12):61.
.红色旅游.源流,2013,(12):55.
郑柏武.龙岩乡村体育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探究.运动,2013,(23):140-142.
冯铭.博白借鉴历史文化筑牢廉政教育.中国老区建设,2013,(12):39-40.
刘大坚.中国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星海音乐学院中国民间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反思.艺术教育,2013,(12):50-51.
.宁都县公安局黄石派出所 保一方平安 促社会和谐.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06):129.
曾念福.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探讨——以客家祖地宁化县为例.山西档案,2013,(06):43-45.
沈棚,黄敏欣,白卫东,钱敏,朱豪.随机质心衍射优化酶法去除客家娘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工艺.食品科学,2013,(22):40-43.
张强.龙岩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06):43-46+64.
原佳丽,缪大旺.基于三明市本土文化资源的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44+446.
邬伟魁,陈繁华,严倩茹,宋伟.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研究概述.中国中药杂志,2013,(22):3984-3987.
张小元.浅谈客家传统文化在赣州发展生态化宣传中的应用.山东工业技术,2013,(12):174.
卓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闽西客家山歌的传承.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72-76.
谭元亨,刘国钰.20世纪初赣闽粤边区的客家妇女生活——基于毛泽东对客家妇女调查的探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78-82.
唐金培.首届“石壁客家论坛”在福建宁化举行.中州学刊,2013,(11):177.
肖玉琴,周建新.大众媒介与客家族群意象的建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71-77.
林清书.闽台“地方普通话”的基本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3-17.
李彩琼,黄凤凤,林爱芳,谢春燕,黄晏国.2011~2012年梅县部分客家新生儿腹泻发病情况调查.预防医学论坛,2013,(11):796+823.
胡开全.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化”学术交流会综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70-172.
邓琦,黄浩锋,刘茜.数字动漫视角下的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0):51-52.
周美玲.客家农业气象类谚语中的修辞特点.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23-126.
胡解旺.台湾高校重视传承客家文化对大陆的启示.嘉应学院学报,2013,(10):9-13.
周云水.记忆与重构:客家学研究的影像表达——对客家民俗文化独立纪录片的人类学分析.嘉应学院学报,2013,(10):14-22.
.“国际移民与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嘉应学院举行.嘉应学院学报,2013,(10):101.
蓝泰华.闽西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木雕装饰艺术研究.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23-27.
冷剑波.廖安祥的客家廉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文史博览(理论),2013,(10):9-11.
郑维宽.宋代以来客家移民开发岭南西部边疆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广西地方志,2013,(05):35-40.
廖开顺.客家爱国爱乡精神形成的文化心理.宜春学院学报,2013,(10):45-49.
胡伯凯,徐俐,钟潇,周娇,王梅,吴康云,邓英.8种芥菜的高盐腌制适应性研究及品质评价.广东农业科学,2013,(20):88-92.
廖珺,朱金华.客家方言在英语重音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探究——以梅州客家方言为例.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0):92-97.
涂丹丹.赣南客家服饰文化的图像叙事思考.中国包装工业,2013,(20):56.
罗勇,张自永.客家“拜图”仪式展演——来自闽西培田古村的调查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3,(10):5-10+191.
李玉.福建四保话的古音痕迹及同音字汇.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16-121.
刘利霞.赣南客家刺绣图案和文化特征研究.黄河之声,2013,(20):122-123.
黄小平,王利民.宁都客家话疑问语气系统略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81-86.
廖小凤.客家山歌的文化生态保护对策初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25-28.
边秀梅,姜苏卉.客家山歌和畲族民歌的比较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29-32.
邹春生.行政区划变迁对客家文化发展的作用——以福建三明地区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1-14.
刘国钰.客家传统文化与面向留守儿童的农家书屋建设.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33-36.
.刘义章教授.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2.
邱荣裕,江长青.客家学之家族史料与地方史料相关议题研究——以清代台湾南兴庄杨氏家族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3-10.
黄洁琼.闽西客家地区妈祖信仰的传播与延续——以连城芷溪为中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9-24.
邹春生.客家研究资料的择取与解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2.
夏远鸣.明清广东方志中有关客家方言的记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5-18.
王聪生.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正与反”.中国音乐,2013,(04):70-73+122.
张亚蕊.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性格的经验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013,(10):93-96.
丁思志.香港——语言接触的实验室.青海民族研究,2013,(04):171-176.
张燕洁.广东闽方言与粤、客方言起始体类型的比较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4):16-20.
皇甫华丽.浅析广西博白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4):153-156.
吴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简介.地方文化研究,2013,(05):2.
黄志繁.客家“特性”、族群认同与区域社会史——关于客家研究的理论反思.地方文化研究,2013,(05):28-34.
谢重光.客家崇文重教风气的形成及其在台湾地区的承传.地方文化研究,2013,(05):20-27.
罗勇.客家人文特质与客家精神述要.地方文化研究,2013,(05):35-42+58.
胡传淮,胡云柯.民国本《蓬溪河西钟氏族谱》初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41-46.
巫宇军.“客家筝”形成的社会人文及地理背景述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4):22-32.
黄燕.致力客家音乐研究 推动民族文化传承——温萍先生学术成果及思想述评.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4):101-106+2-4.
钟荣生.浙南客家民间体育项目资源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运动,2013,(19):149-150+106.
吴永章.从客家文化看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51-55.
唐金培.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多维解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05):22-24.
蓝春新,刘加洪.客家优良传统视阈下的道德教化及其启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05):18-21+31.
黄罗生.赣南客家地区新农村民居建筑现状研究.科技视界,2013,(26):491-492.
董铭.赣南采茶舞蹈的动作形态及其成因探析.科技信息,2013,(26):311.
叶少玲.客家人文综论.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3,(02):43-47.
唐四军.2013年“观澜杯”龙舟赛深圳开锣.今日科苑,2013,(11):11.
米逗油.被时光雕刻的“古汉语活化石”.地图,2011,(05):56-61.
萧春雷.万里迁徙 千年游弋.地图,2011,(05):27-35+26.
思径.土楼 围屋 围龙屋 九井十八厅.地图,2011,(05):48-55.
邓雨鸣.我的节俗记忆.地图,2011,(05):62-67.
倪庆华.卷首.地图,2011,(05):5.
贺泽劲,李继勇.游荡赣闽粤 探寻客家大本营.地图,2011,(05):37-47+36.
郑紫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紫金县客家花朝戏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11,(01):59-63.
.看福建土楼 到客家永定.闽商文化研究,2010,(01):235.
.福建土楼源于客家.闽商文化研究,2010,(01):236.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客家文化是土楼的灵魂.闽商文化研究,2010,(01):229.
.千年客家土楼 万年国学家园.闽商文化研究,2010,(01):231-234.
.打造全球客家文化旅游核心目的地.闽商文化研究,2010,(01):230.
王维娜.婚姻、性别与山歌——传统时期闽西客家山歌的文化生态.民间文化论坛,2009,(06):10-19.
张荣健.福建龙岩森林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绿色中国,2004,(12):58.
明理.广西客家居住文化的环境适应性探究.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3,(04):18-20+26.
周翔.浅析遂川客家山歌的艺术性.影剧新作,2013,(04):76-77.
李杰玲.水里的空间——论广东客家围龙屋半月池的建筑文化.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02-108.
卢玉龙,张赐东,谢亮.闽西客家武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84-85.
曾德万.闽南话、客家话文白异读比较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13,(06):6-11+17.
王聪生,李书影.闽西客家鼓吹乐《公嫲吹》及其艺术特色.龙岩学院学报,2013,(06):18-21.
吴文春.后发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龙岩市为例.龙岩学院学报,2013,(06):72-77.
刘道超.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及其价值.龙岩学院学报,2013,(06):1-5.
徐维群.客家乡村文化旅游实施“符号化旅游”策略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13,(06):12-17.
陈国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东客家拳派发展探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65-68.
魏程琳.“祖荫”与“神佑”:村落社会的文化与秩序——赣南客家民间信仰的实践.世界宗教文化,2013,(06):102-108.
谭家余,黄湘,袁春雷,王冬娥.ORM1-like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客家人群哮喘发病的关系.广东医学,2013,(23):3583-3587.
.图说宝岛.台声,2013,(12):8-13.
张建忠.“客家祖地”福建龙岩受台湾中小企业青睐.福建轻纺,2013,(11):19-20.
.福建长汀一中.福建理论学习,2013,(11):49.
陈声华.客家文化情系两岸.中国地方志,2013,(11):57-60.
张耀军.广西民族艺术元素在客家编织工艺中的运用.大舞台,2013,(11):231-232.
陈金怡,赵英姿.客家婚庆礼仪服饰的文化表现.艺术评论,2013,(11):153-156.
赵楠.赣州的客家人与客家精神.中国畜牧杂志,2013,(S1):5-7.
刘苏原.论采茶戏的客家元素.影剧新作,2013,(03):67-68.
谢鹰.不朽的精神丰碑——赣南采茶歌舞剧《永远的歌谣》.影剧新作,2013,(03):72-73.
张春丽.广西客家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筛查分析.中国医疗前沿,2013,(20):120+111.
肖伟岸.客家民间舞蹈保护初探.成功(教育),2013,(20):282-283.
肖莹.赣南客家地区传统岁时节日饮食习俗的形成及其影响.大舞台,2013,(10):243-244.
刘思思,余磊.客家围屋中的建筑文脉研究.住宅科技,2013,(10):16-18.
覃巧华,罗瑛,邱桂莹.旧城改造中建筑形制的普遍适用性研究.山西建筑,2013,(30):18-20.
李艳荣.客家文化对儿童文学的浸濡——从儿童小说“弄泥的童年风景”系列谈起.文化与传播,2013,(05):42-45.
梁嘉.流芳百世的美丽教科书——蕴含教化意义的客家民居装饰.美与时代(中),2013,(10):67-68.
李思洋.“九厅十八井”的上杭县传统民居建筑——临江镇“藻亭别墅”初考.建筑与文化,2013,(10):94-95.
刘涛.江西客家人“抢打轿”文化特征分析.兰台世界,2013,(28):122-123.
李玉林.客家平伙宴:吃的是气氛.文史博览,2013,(10):65-66.
卢媛,杨思声.岩太客家古村落的山地适应性研究.福建建筑,2013,(10):27-29.
熊华希,宋璟,王琨.赣南围屋——江西龙南县客家围屋建筑特征研究.福建建筑,2013,(10):36-38.
黄丽生.从族际关系变迁看台湾客家宗族的时代肆应——以西湖溪流域聚落为例(1895迄今).闽台文化研究,2013,(03):20-43.
黄乐颖.地方文化博物馆的地域性表达——龙岩博物馆设计.建筑学报,2013,(09):94-97.
游隽锴.现代建筑地域文化的传承——以福建三明市体育场及综合体育馆设计为例.福建建材,2013,(09):36-38.
练春招.广东客家方言词汇概况.学术研究,2013,(09):152-158.
赖登明.闽台客家戏曲的变迁 以闽西汉剧与台湾北管戏为例.中国戏剧,2013,(09):74-75.
张倩.江西省信丰县城的官话方言岛.文化遗产,2013,(05):106-113.
吴师,沈兵秋,涂汉兵,王和生.宋城繁华迎才俊 河洛传人谱华章——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综述.两岸关系,2013,(09):21-23.
张燕娟.高雄版“非诚勿扰”别样精彩.两岸关系,2013,(09):51-54.
江新廷.立标准 树品牌 促转型 助发展.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3,(09):23-24.
曾卫平,曾丽.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特色经营探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8):27-28.
蒋燮.睄与瞧——从赣南传统采茶戏《睄妹子》谈起.红楼梦学刊,2013,(05):315-324.
林伟,徐骁琪.基于客家土楼文化的地方特色商品开发设计研究.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05):61-63.
张敏生.赣南客家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兰台世界,2013,(26):77-78.
沈跃.浅谈客家文献档案资源的建立.黑龙江史志,2013,(17):96.
朱翰朝,熊文.赣台合作谱新篇 两岸客家情更浓——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侧记.台声,2013,(09):64-66.
刘思思.浅议客家音乐对客家筝的影响.乐器,2013,(09):42-44.
温宪元.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兼论客家文化研究的三个向度.广东社会科学,2013,(05):61-68.
白卫东,韩珍,赵文红,钱敏,陈朋.客家黄酒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3,(08):261-267.
魏茹岳.国际旅游视野下客家休闲山庄指示语的翻译.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8):117-118.
周思中,张琳.明清赣南客家妇女服饰的历史演变.创意与设计,2013,(04):70-75.
李广云.浅谈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艺术传承与发展.大众文艺,2013,(16):52.
林岚,袁书琪,叶群,程珍香.惠州大亚湾区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战略探讨.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28-34.
黄志华,秦楠.客家民俗艺术符号的生成环境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13,(08):85-87.
谢敏华.论蒋经国赣南乡村教育建设与赣南客家社会.农业考古,2013,(04):88-91.
蓝春新,刘加洪.从客家乡村楹联探析客家优良传统.农业考古,2013,(04):309-311.
赖益辉,梁锦梅,黄春玲,曾志军.梅州园林与客家文化的融合发展.广东农业科学,2013,(16):54-56.
蒋河.红歌中的客家民歌音调——以赣南、闽西红歌创作为例.菏泽学院学报,2013,(04):89-92.
周晨.交响诗《土楼回响》打击乐及色彩性乐器民族化特色初探.黑河学院学报,2013,(04):87-89.
宋德剑.庙宇的地理空间分布与社会功能——粤东梅州天后信仰的宗教地理学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27-132.
练春招.福建武平岩前客家方言的“牯”字.方言,2013,(03):242-247.
吴丹梅,曾裕平,任乃林.客家黄粄中草木灰的成分分析及安全性评价.广州化工,2013,(16):145-146.
胡伯凯,徐俐,吴康云,邓英,钟潇,周娇.8种芥菜品种腌制适应性及品质评价.食品科技,2013,(08):172-176.
.访谈:共享·共生.建筑学报,2013,(08):104-115.
魏志龙.客家研究:非物质文化视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16.
温春香.事实还是真实:客家研究方法论探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1-2.
陈焕荣.浅谈书法艺术在传统客家民居中的应用.客家文博,2013,(02):57-60.
黄晓君.从客家童谣看客家人的价值观念.客家文博,2013,(02):37-40.
王秋珺.客家方言与客家文化.客家文博,2013,(02):30-36.
王秋珺.客家话中的“食”.客家文博,2013,(02):67-68.
王秋珺.梅县方言古语词撷萃之明代时期古语词.客家文博,2013,(02):69-70.
.客情传真.客家文博,2013,(02):4-6.
郑惠美.台湾客家蓝衫.客家文博,2013,(02):15-22.
陈靖云,范贤志,房学嘉.客家特殊婚俗.客家文博,2013,(02):71-72.
廖赤阳.日本有关客家问题的研究与著述:汉族观、中国观、华侨观与亚洲观交错的谱系(2).客家文博,2013,(02):73-81.
钟碧美.浅谈博物馆的藏品分类——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例.客家文博,2013,(02):44-47.
唐亚玲.浅析惠阳皆歌的艺术特征与重要价值.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08):130-131.
焦峪平.粤东客家传统武术流失原因与对策.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04):66-68.
李玉林.客家酱豆.农产品加工,2013,(08):43.
胡薇.岭南客家山歌的开发与传承.大众文艺,2013,(15):65-66.
张嵘.浅谈客家山歌剧舞台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大众文艺,2013,(15):1.
黄芳,邢植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摇篮曲人文价值——以客家地区摇篮曲为例.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8-14.
周安和.金融支持县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及建议——以福建连城县为例.河北金融,2013,(08):68-71.
李惟科,王玉虎.城乡统筹规划背景下的乡村环境行为研究——以赣州市储潭镇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3,(08):109-115.
陈国辉.粤东北客家拳派的历史成因探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32-35+94.
卓敏,王秋霜,操君喜,陈栋,黄华林,马绵霞,邵燕华.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3,(15):24-27.
姜磊.东莞清厦客家围村文化探究.兰台世界,2013,(22):71-72.
陈蔚旻.确立岭南古筝学派的基础.乐器,2013,(08):40-44.
张学远.闲谈客家地方谚语.源流,2013,(08):57.
张雷.给住客“家”的感觉——访雅诗阁中国华南区副总经理 赖文祥.房地产导刊,2013,(08):82-83.
彭会资,彭强民,彭强宏.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初探——兼论当代客家之全球发展.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14-23.
卢学爽,王力峰.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贺州桂台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案例.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50-53.
吴恒亮.浅谈永定客家三大民俗活动.大众文艺,2013,(14):58.
杨俏凡.论蒲风诗歌中的客家文化元素.嘉应学院学报,2013,(07):64-68.
田志军.五经富客话《新约》韵母系统及其特点.嘉应学院学报,2013,(07):18-23.
刘明贵.现代客家青年的性格特征及其人格塑造.嘉应学院学报,2013,(07):11-17.
侯秋霞,洪淑敏.客家籍大学生性别角色与成就动机的特点及相关研究.嘉应学院学报,2013,(07):24-29.
陈瑜林.基于SNA的我国期刊论文客家研究主题分析.嘉应学院学报,2013,(07):5-10.
方观音.浅说赣南客家茶亭.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7):153-156.
江初昕.客家盐焗鸡.今日民族,2013,(07):46.
卜凌云.一股清新的风——评申平广播剧《移民女儿的心事》.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218.
田志军.《客英词典》声母系统及其特点.宜春学院学报,2013,(07):91-94+138.
张丽丽,丁群.清代台湾拓垦中闽客的合作与融合.宜春学院学报,2013,(07):76-80.
熊杰.试论客家传统文化对爱国名将陈铭枢的人生影响.克拉玛依学刊,2013,(04):51-53.
陈晓彦.节庆活动与地方民俗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以台湾地区大甲妈祖文化节和客家桐花祭为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4):143-149.
方志鑫.当民俗遇上电影——浅析《等郎妹》的物质民俗.电影评介,2013,(14):51-52.
黄沛成,李水根.客家女性的荧屏形象解读.电影评介,2013,(14):102-103.
石奕龙,谢菲.客家婚礼饮食行为的社会记忆与象征隐喻——以广西博白县大安村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31-36.
廖开顺.客家谢祐神信仰与唐宋福建造神活动.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04):14-17.
杨群.深圳客家围屋保护与开发对策探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51-54.
陈曼娜.闽西客家妇女音乐行为探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4):156-160.
俞万源,冯亚芬,梁锦梅.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地理科学,2013,(07):824-830.
刘运娟,陈东生,甘应进,殷薇.闽西客家妇女围身裙的文化特征.纺织学报,2013,(07):111-114.
盖翠杰,陈锦春.从赣南客家的丧葬礼俗看李白的“剔骨葬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94-98.
张琳,李利平,刘嫦玉.客家妇女围产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现代医院,2013,(07):152-153.
王红英.王红英【速写作品】.艺术百家,2013,(04):297.
庞博.对客家山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尝试——以钢琴曲《客家山歌主题变奏曲》创作研究为例.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7):1-3.
叶春生.地域民俗语言承载的一方文化.文化学刊,2013,(04):135-138.
卢学爽,王力峰.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贺州桂台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案例.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7):14-15.
胡焱.南岭的客家人和潮汕人.生命世界,2013,(07):36-39.
陈春声.猺人、蜑人、山贼与土人——《正德兴宁志》所见之明代韩江中上游族群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31-45.
程桂秀,黄英富.宾阳平话与南宁白话词汇比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3):5-14.
邱有源,唐力.客家大歌.歌海,2013,(04):120.
.留一抹鲜红加冕.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07):19.
王贵民.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与对比研究.前沿,2013,(14):173-174.
田志军.《客英词典》及其中外作者.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94-97.
陈仪平.赣南客家文献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3):123-125.
廖有忠.客家山歌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开发与运用.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7):127.
李伟,刘霞,张冬华.从赣南客家文化看村落体育的发展.科技信息,2013,(19):9.
李学仁.中国画:《东山客家小山村》.文史杂志,2013,(04):82.
焦峪平.客家民间体育文化研究现状与分析.当代体育科技,2013,(19):87-88.
朱铿明.客都札记.源流,2013,(07):60-61.
张强,彭白冰.融合城市设计与项目策划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贺州市世界客家文化公园规划实践.规划师,2013,(S3):63-68.
叶泽忠.玉林市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476-2477.
张岚,杨思声.大德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与水体环境的有机适应.福建建筑,2013,(07):41-44.
毕剑.传统与现代的博弈:客家族谱的社会功能变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3-6.
郭一丹.生活的建构——“客家祖地”建构之我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7-9.
邱立汉.客家地区畲族的族群意识流变及与客家的内在关系.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10-15.
冯莎.客家文化符号的建构过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26-28.
钟俊昆.学术期刊栏目主持人制:背景、现状与路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67-71.
杨在峰.哲学视野中的客家文化.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6):39-40.
曹丽萍.区域音乐文化特色与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之探索——以客家音乐为例.音乐时空,2013,(06):155+165.
秦晋,韩亚宁.合唱《行路难》分析.音乐时空,2013,(06):84-85+69.
黄文健.发展农村文化旅游 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以梅县南口镇侨乡村打造“中国古村落”品牌为例.大众文艺,2013,(12):24.
伍荣生.闽西客家红色歌谣的艺术特征及价值增值模式阐释.大众文艺,2013,(12):69-70.
郑颖琼.流行歌曲中融入客家山歌元素.大众文艺,2013,(12):71-72.
张东明.客家文艺作品创作之现状与繁荣客家文艺作品创作举措之创新.大众文艺,2013,(12):26.
王桂芳.博物馆客家族谱收藏初探.大众文艺,2013,(12):78.
徐维群.论客家文化符号在“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产业合作中的功能与运用.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49-152.
廖宇航,潘洌,李欢,颜莉莉,廖荣昌.广西贺州江氏客家围屋特色浅析.南方建筑,2013,(03):41-45.
黄文杰.海峡两岸客家采茶戏源流与发展论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08-111.
张快彩,黄东阳.浅谈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与保护.嘉应学院学报,2013,(06):24-27.
张翔.客家原乡石古信仰习俗的原型分析.嘉应学院学报,2013,(06):5-10.
吴美娜,曾繁花.两种生产理论视阈下客家女性价值的体现.嘉应学院学报,2013,(06):18-23.
张祖城,范甲荣,傅生生,许良慧.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龙岩市为例.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1-4.
黄玉英.客家山歌情感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影剧新作,2013,(02):64-65.
郭春霞,王巧明.中越边境汉语方言研究述评.科技信息,2013,(18):163.
温玉林,张久,李金玲.方言对小学作文教学困扰的研究——以粤语和客家话为考察对象.科技信息,2013,(18):335-336.
韦祖庆.基于生态美学的客家文化产品研发.贺州学院学报,2013,(02):29-33.
谢重光.朱一贵事件与台湾客家、福佬关系的演变.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6-14.
罗纶新.台湾客家文化与语言教学分析.闽台文化研究,2013,(02):93-100.
潘朝阳.西湖溪谷地的客家聚落空间与宗教神圣中心.闽台文化研究,2013,(02):63-76.
张显慧.胡曦所著客家文献考.图书馆学刊,2013,(06):130-131.
兰书程,卢询颖,张宏图.赣南客家厅屋组合式民居的“门榜”文化解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2):154-155.
曾晶.浅论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征和表演特征.黄河之声,2013,(12):60-61.
颜珂,王进.我国西部地区亚旅游目的地升级与转型研究——以洛带古镇为例.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6):57-58.
黎秋波.客家女性22286例婚前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测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7):137.
叶泽忠.客家新生儿4122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7):161.
伍荣生.宁化客家牌子锣鼓初探.三明学院学报,2013,(03):71-74.
钱岩.客家山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06):142-144.
赵敏,钟裕宏.海外客家华人婚俗研究——以印尼西加山口洋客家华人为例.东南亚研究,2013,(03):93-96.
陈志龙.创新龙岩特色的法院文化建设路径探究——以闽西地域文化与龙岩法院文化建设的契合性为视角.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85-90+111.
黄建兴.“法号”、“郎号”与民间道坛“传度奏职”仪式探讨.世界宗教研究,2013,(03):95-104+194.
谢莉,刘逸岚.“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03):75-78.
卓敏,马绵霞,陈栋.广东客家茶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研究.中国茶叶,2013,(06):32-36.
邓青.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艺海,2013,(06):78-80.
李小华.客家方言助词“倒/到”的语法功能及其来源.龙岩学院学报,2013,(03):1-6+10.
黄小平.宁都客家话的四声别义现象.龙岩学院学报,2013,(03):7-10.
邱立汉.新农村建设中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及其传承——以闽西客家祖地为例.龙岩学院学报,2013,(03):11-16.
.闽西籍著名专家简介 项梦冰教授.龙岩学院学报,2013,(03):2.
谢乃煌.习惯法视角下的客家民间宗教——以五华县平安村为例.政法学刊,2013,(03):72-76.
张冬娘.客家文献的开发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6):93-95+128.
钟同福.客家养生秘诀:擂茶.农产品加工,2013,(06):72.
陈信旺.旅游创意规划与实践——以长汀县多彩南山旅游开发创意规划为例.林业勘察设计,2013,(01):30-33.
魏晶晶,庄则豪,庄嘉元,唐杜鹏,曾以琳,王承党.客家人群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情况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13,(22):2013-2016.
谭元亨.两岸客家文学由沉沦到复兴.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96-101.
廖文.《三斤狗变三伯公》呈现的客家群体心理特征.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11-114.
郑紫苑.禁戏事件及其背后的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以赣南客家地区禁演采茶戏为例.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06-110.
吴良生.历史内涵与现实认同:河源“客家古邑”的文化建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02-105.
徐志频.当商帮已成浮云 粤商篇.中国社会组织,2013,(06):54-56.
邹育君.探析中华五色在赣南客家民居中的影响.现代装饰(理论),2013,(06):211-212.
王喆,李婷婷.南派筝曲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其地域音乐文化的关系.铜陵学院学报,2013,(03):85-87.
侯仰军.人籁易为 天籁难学——关于保护、传承客家山歌暨口头文学的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13,(03):40-44.
冷剑波.粤台两地客家人血脉联系与文化渊源探究.地方文化研究,2013,(03):35-48.
罗勇,张自永.黎士弘《闽酒曲》与闽西客家酒俗.农业考古,2013,(03):198-203.
邬美丽,熊南京.台湾原住民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22-26.
陈春阳.石城阻击战期间四封红军家信.党史文苑,2013,(11):50-51.
陶雄军,诸葛锦慧.广西那良镇近现代时期客家商住建筑研究.学术论坛,2013,(06):181-183.
叶慧薇.地方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戏剧人物刻画中的运用研究——以客家山歌剧《等郎妹》中“润月”人物为对象.音乐创作,2013,(06):160-162.
方志鑫,蔡莉白.当民俗遇上电影——浅析《等郎妹》中民俗元素的运用.电影评介,2013,(11):33-34.
史万莉.浅析河源观光旅游与科技旅游的融合.现代商业,2013,(16):93.
.人物.台声,2013,(06):14.
王远东.电影《等郎妹》的摄影阐述.今传媒,2013,(06):107-108.
吴冬梅.发展永定客家土楼旅游的对策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3,(16):267-270.
肖耀堂.浣溪沙 读《中央苏区与客家人》即赋.源流,2013,(06):61.
陈蔚旻.浅析罗九香的艺术风格与治学特色.乐器,2013,(06):43-45.
赵利敏.赣南客家围屋之价值体现.艺术科技,2013,(03):204+211.
廖姝芳,李茹.赣南地区特殊方言词研究.绥化学院学报,2013,(06):78-81.
张耀军.博白客家编织工艺及其产业化发展.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03):23-27.
陈旭.富有特色的闽西客家土楼.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06):76-77.
滕云.略谈客家民俗与广西各民族风俗融合.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9-22.
黄桂凤.广西贵港客家围屋文化探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4-18.
钟舟海.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赣南客家古村落保护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3,(16):7232-7234.
熊南京,邬美丽.台湾民众语言使用的实证性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13,(03):43-48.
徐德金,张建忠.“客家祖地”的绿色梦想.福建轻纺,2013,(05):26.
吴昕.三明城市文化广场建筑设计.城市建筑,2013,(10):20-21.
杨永俊.普庵信仰的宗教定位及特色.宜春学院学报,2013,(05):44-50.
严修鸿.粤东北客家话的语气副词aη~).方言,2013,(02):120-124.
王小锋.浅谈客家山歌高校课程化教学模式.黄河之声,2013,(10):48-49.
熊茵.解读客家山歌对客家人性格特征的反映.大舞台,2013,(05):225-226.
丁明顺.蕉窗夜雨的情怀——客家筝曲《蕉窗夜雨》赏析及唱片版本.音响技术,2013,(03):68-71.
杨元珍.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战略构想.老区建设,2013,(09):36-39.
沈棚,黄敏欣,白卫东,钱敏,朱豪.客家娘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回归分析.中国酿造,2013,(05):153-156.
.2013年4月份电视文化(文艺)节目集萃.中国电视,2013,(05):96.
陈雅萍.论江西赣南客家山歌之革命情怀.歌海,2013,(03):56-59.
陈超,黄继日.美丽的客家妹.歌海,2013,(03):123.
周典恩.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缘由探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22-27.
温建营.小城乡音里的“走转改”——以广东梅州台《这里是客家》栏目为例.媒体时代,2013,(05):48-49.
彭耀兰.玉林话的古汉语现象及其原因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85-188.
兰玉英,曾为志,闵卫东.四川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分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173-178.
赖绍良,刘锟.客家古村落——三洲.政协天地,2013,(05):61-63+66.
邱国锋.基于“钻石模型”视阈的地方院校核心竞争力探索——以嘉应学院为例.高教探索,2013,(03):19-24.
姜百臣,朱桥艳,林利.客家文化导向下的梅州旅游景区农村居民感知与态度分析.南方农村,2013,(05):52-57.
李佳.耐克:Nike+要成为“耐客”家.商学院,2013,(05):56-57.
.图说宝岛.台声,2013,(05):8-13.
段刘娇.炎陵客家山歌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才智,2013,(13):175.
赖如卓.赣南客家土特产品名称翻译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311+138.
丘树宏.从战略高度考量客家文化的保护.中国报道,2013,(05):86-87.
孙弘安.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13,(09):36-38.
严修鸿,余颂辉.客家话覃谈有别的存古层次.语言科学,2013,(03):277-290.
刘玉宝,刘现鹏.赣南客家文化与城市景观塑造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3,(13):5813-5814.
卢继芳,徐苾滢.江西九江地区农村方言语用现状调查与分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02):39-42+91.
方晓弟,白卫东,赵文红,钱敏.客家娘酒发酵过程中的糖代谢.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04):32-36.
白卫东,赵文红,冯爱军,钱敏,沈颖.广东客家娘酒风味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3,(04):241-244.
陈洪东.传统家屋的居住空间与礼制文化的变迁和转型——以成都东山客家家屋文化变迁为个案.求索,2013,(04):225-228.
吴荣微.家乡节俗二三事——闽西永定县客家节俗探究.大众文艺,2013,(08):58-59.
李未.彰显“三位一体”功能的建筑——零距离感触客家土楼.中华建设,2013,(04):57-59.
于年河.谈客家楹联的意蕴美.嘉应学院学报,2013,(04):21-25.
温美姬.客赣方言量词比较研究——以梅县话和南昌话为例.嘉应学院学报,2013,(04):5-10.
冯君.近代粤东客家地区灾害的社会救助研究.嘉应学院学报,2013,(04):11-14.
.梅州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赴合演出.南方电视学刊,2013,(02):126.
沈跃.论客家文献档案资源建设.才智,2013,(12):321+325.
吴卫.培田古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构想.文物春秋,2013,(02):30-36.
曾为志.四川客家民俗信仰中的树木文化.中华文化论坛,2013,(04):128-132.
覃勇霞.从央视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看桂东客家文化的影像抒写.梧州学院学报,2013,(02):85-88.
叶惠薇.嘉应学院“传统 民俗 爱心”爱心晚会的美学赏析.中国报业,2013,(08):126-127.
巫忠玉.在现代血脉里探密荣昌盘龙镇客家村.重庆与世界,2013,(04):78-81.
赵文红,梁彬霞,朱豪,白卫东,沈棚.含Monacolin K广东客家娘酒的酿制.酿酒科技,2013,(08):75-78.
谢英俊.六堆客家文化园区.建筑学报,2013,(04):46-51.
河合洋尚.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客家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2013,(04):55-60.
李尚宁.客家地域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2):32-34.
叶惠薇.地方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戏剧人物性格刻画中的运用——以客家山歌剧《等郎妹》中“润月”人物为例.大舞台,2013,(04):64-65.
房学嘉.台湾客家聚落之围龙屋文化符号寻踪.学术研究,2013,(04):50-54.
谢长荣,陈敬烜,洪明裕,刘肇隆,潘泗毓,张鹃后,江敏懿,洪志佳,潘昌佑,刘国沧,陈俊铭,吴建彰,王煦中,简彰庆.六堆客家文化园区.建筑技艺,2013,(02):130-137.
钟俊昆.客家民间文学需多学科整合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
.特约编委 文智成教授.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2):2.
刘慧,温书鸿.赣南客家方言区基础教育中的普通话推广现状及对策.语文建设,2013,(11):55-56.
李玉林.包银包金的薯粉饺.农产品加工,2013,(04):42.
唐玉琴,杨婷,周琳添.从客家人的迁徙史看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变与发展.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02):100-104.
罗天.客家古村宗祠的建筑特色探析——以江西瑞金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3,(04):253-256.
麦耘.也谈粤方言梗摄三四等韵文白异读的来由.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35-39+162.
刘裕勇.昔日贫困村 今朝示范点.老区建设,2013,(07):39-40.
廖开顺.中原移民与闽西北客家区的形成.中原文化研究,2013,(02):96-100.
侯秋霞,黄妍珊,张晓丽.客家籍与潮汕籍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比较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2):73-78.
黄英富,程桂秀.宾阳大桥与梅州客家话词汇比较.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13-21.
包绍亮.区域文化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市场论坛,2013,(04):21-23.
肖灿.客家民俗舞蹈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以梅州地区为例.艺术探索,2013,(02):53-54+57.
曾过生,曾晓辉.象征与联结:民俗活动对传统与现实的表达——以赣南寻乌汶口村的迎故事为例.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02):90-95.
钟秀华.追寻血脉里的来时路.当代江西,2013,(04):57.
胡传淮,姚佳.近代蜀中客家学者钟瑞廷探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21-25.
钟福民.赣南客家的建筑民俗与民间信仰.地方文化研究,2013,(02):107-112.
熊青珍,冯百常.构建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休闲旅游业的思考.中国商贸,2013,(11):122-123.
蔡享丽.梅州客家香花佛事舞蹈的审美特征分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2):54-60.
黄燕.民间客家山歌主体音乐行为的考察与分析——以广东兴宁“杨如彭山歌亭”为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2):61-67.
杨满,李利平,吴成勇,温雪珍,王锦华.梅州客家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750例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13,(04):547-548.
古东权.客家山歌的美学解构.神州民俗(学术版),2013,(02):42-45.
叶惠薇.客家说唱音乐——五句板《劝世歌》的音乐形态分析.艺术教育,2013,(04):100-101.
.梅州客家山歌.文史月刊,2013,(04):2.
柴文婷,戴志坚.长汀古城客家民居建构研究.福建建筑,2013,(04):41-45.
董晓梅.客家山歌.音乐时空,2013,(03):45-46.
夏远鸣.近代梅州客家人“过番”的社会保障机制.八桂侨刊,2013,(01):44-47.
张洪春.客家人的传统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怀化学院学报,2013,(03):1-3.
江芬.摭谈福建土楼门楼的文化内涵.嘉应学院学报,2013,(03):23-29.
谭赤子.从《客方言》的释词看汉语内部各因素的联系和影响.嘉应学院学报,2013,(03):19-22.
.梅州市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简介.嘉应学院学报,2013,(03):101.
林国平.特色鲜明的福建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宗教学.海峡教育研究,2013,(01):54-55.
周小龙.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新成果——评林晓平新作《客家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21-122.
万国.试析客家建筑的装饰艺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75-77.
贺小利,甘萌雨.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2):22-27.
夏敏.两岸客家民间文学比较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2):2-6.
曾晓林.客家民间文学作品中的法律问题阐释.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2):7-11.
蔡登秋.台湾作家钟理和文学选择的人生诉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7-21.
周晓平.客家山歌与客家女性婚恋文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2-16.
杨纲辉.兴国山歌与客家民俗——兼谈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发展.影剧新作,2013,(01):56-57.
邓洪波.浅析采茶戏服饰之作用.影剧新作,2013,(01):54-55.
谢鹰,廖文娜.简论民俗文化的特色和审美.影剧新作,2013,(01):69-70.
黄福寿.华侨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个案研究》书评.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02):129.
刘丹丹,陈伟菊.梅州市社会群体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分析.广东医学,2013,(06):941-943.
李尚宁.市场经济下客家人文精神的改造与重构.民族论坛,2013,(03):40-42.
温美姬.客赣方言人体类词语比较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03):43-46+161.
夏敏.从永定到南靖:一个客家村落的东迁样板——以南靖田螺坑为例.闽台文化研究,2013,(01):76-81+109.
郑连斌,李咏兰,陆舜华,包金萍,王杨,张晓瑞,薛虹,荣文国.中国客家人体质特征.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03):213-222.
冷剑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鲜活例证——读《多元一体的客家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81.
赵莉.闽西客家传统服饰研究.山东纺织经济,2013,(03):61-63.
袁丽红.馈赠与回馈——壮族与客家经济关系研究之二.广西民族研究,2013,(01):73-77.
薛虹,郑连斌,陆舜华,包金萍,王杨,张晓瑞,荣文国.广东客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74-78.
黄玮瑛.“大海峡时代”背景下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发展SWOT分析.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136-139.
庄初升,陈英纳.早期荷兰人编印的两种印尼客家方言文献.文化遗产,2013,(02):128-134+158.
郑惠美.台湾客家缠花.客家文博,2013,(01):23-28.
王秋珺.梅县方言古语词撷萃之元代时期古语词.客家文博,2013,(01):81.
陈靖云.潮州木雕工艺鉴赏——以中国客家博物馆藏潮州木雕隔扇为例.客家文博,2013,(01):93-96.
.在路上.客家文博,2013,(01):3.
本刊讯.“第三届世界嘉应同乡联谊大会”在新加坡举行.客家文博,2013,(01):2.
本刊讯.“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在福建三明举行.客家文博,2013,(01):3.
本刊讯.“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梅州举行.客家文博,2013,(01):4.
严修鸿.五华县的客家擂茶.客家文博,2013,(01):11-12.
王秋珺.客家酿菜与客家情怀.客家文博,2013,(01):13-15.
侯鸿忠.从梅州籍华侨华人史看客家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客家文博,2013,(01):29-36.
王晓华.略谈始兴围楼门匾文化.客家文博,2013,(01):62-66.
陈靖云.客家传统婚俗.客家文博,2013,(01):72-80.
廖赤阳.日本有关客家问题的研究与著述:汉族观、中国观、华侨观与亚洲观交错的谱系(1).客家文博,2013,(01):86-92.
温冰.客家研究一代宗师——罗香林.客家文博,2013,(01):5-7.
李小华.印度尼西亚的客家人.客家文博,2013,(01):82-85.
本刊讯.中国客家博物馆出版专著《桥溪古韵》.客家文博,2013,(01):3.
本刊讯.梅州举办文博系统业务培训班.客家文博,2013,(01):2.
冯玉珍.客家人文精神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以梅州为例.客家文博,2013,(01):67-71.
梁彬霞,赵文红,白卫东,朱豪.Monacolin K在广东客家娘酒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中国酿造,2013,(03):52-55.
李小华.客家方言的处置标记及其句式.殷都学刊,2013,(01):106-110.
胡军华,唐莲英.论中央苏区的妇女政治动员.江西社会科学,2013,(03):124-128.
陈湃麒,吕庆华.福建土楼的世界文化遗产产业开发分析.北方经贸,2013,(03):143-144.
.徐杰舜、林敏霞、梁冬平著的《平话人素描》出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89.
钟明山.客家美食——蛋皮.农产品加工,2013,(03):21.
郑秀亮,梁贤东,罗曦.客家古邑的碧水情缘——河源东江水质保护侧记.环境,2013,(03):20-23.
佟虎.韶关客家话播音主持价值论.韶关学院学报,2013,(03):199-201.
张夏.浅谈江西方言在客家音乐中的运用.大众文艺,2013,(05):148.
徐名川.由推普风波看跨文化传播背景下不同方言区域文化的自我认同.新闻传播,2013,(03):145-146.
周晓平.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与客家文化.武陵学刊,2013,(02):126-129.
高益群.永定的客家土楼.发展,2013,(03):45-46.
寇巧花,曾钧,黄名扬,赖碧坤,郭庆东.半甜型客家糯米黄酒大罐发酵工艺研究.酿酒科技,2013,(06):65-67.
龚本海,谈燕君.贺州桂台世界客家文化公园旅游规划.规划师,2013,(03):47-50.
肖佩华.萧殷文学思想中的客家文化意识.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48-52.
冯百常.客家文化在油画创作中的体现.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1-22.
眭美琳.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及其呈现.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1):82-86.
黄玮瑛.闽西客家地区龙狮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13,(02):86-87+99.
熊伟,张继均.广西传统客家民居类型及特点研究.南方建筑,2013,(01):78-82.
.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简况.嘉应学院学报,2013,(02):2.
周建新,曾过生.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以毛泽东中央苏区时期农村调查为中心的探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82-88.
丘有阳,涂宏基.推动长汀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66-69.
钟文,董建新.梅州地区客家人Binswanger病临床分析.广东医学,2013,(04):575-576.
郑紫苑.流动的舞台:行走在现代田野上的客家传统仪式——以赣南寻乌县汶口村的扮故事民俗为例的探讨.中华文化论坛,2013,(02):45-50.
侯秋霞,张积家.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对事物性向认知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55-63+158.
林清书.山羊隔畲族“山客话”与客家话的历史关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1):86-89.
赵劲杨,蒙新发,雷芝,韦纲.贺州:一半是梧州,一半是八步.广西城镇建设,2013,(02):44-51.
陶亚楠.台湾的闽客关系与“福佬客”.宜春学院学报,2013,(02):92-96.
廖姝芳,李茹.赣方言特征词在赣南地区的运用比较研究.中外企业家,2013,(05):248-249.
李尚宁.乡村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析——以粤东梅州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13,(06):89-91.
张淑敏.梅县客家方言AAAA四叠式的修辞现象分析.时代文学(下半月),2013,(02):199-200.
俞如先.历史上福建客家生态与环境建设问题初探.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01):44-52.
张群,邓享璋.三明地区客家民俗语汇的特色.三明学院学报,2013,(01):50-54.
杨婷,唐玉琴.潋江镇方言在兴国客家山歌《赞八仙》中的表现.大舞台,2013,(02):264-265.
钟福民.客家民俗研究:从日常生活到终极关怀.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1):6.
张晶晶,罗德胤,霍晓卫.贵湖塘村调查研究.住区,2013,(01):61-66.
罗德胤,霍晓卫,张晶晶.松元厦村调查研究.住区,2013,(01):48-54.
邢向东,付新军,孙红举.陕南罗湾客家话的音韵特点及与其他客家话的异同.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43-150+164.
廖春花,马晓玲.新时期梅州市休闲旅游发展初探.南方农业,2013,(02):33-35.
于年河.与时俱进的客家楹联.龙岩学院学报,2013,(01):29-33.
罗美珍.关于畲族所说语言的定性和命名问题的思考.龙岩学院学报,2013,(01):1-3.
谢重光.明中叶后闽西粤东客地文教的进步与民风丕变.龙岩学院学报,2013,(01):4-9.
.谢重光教授.龙岩学院学报,2013,(01):2.
曾慧娟,张胆.客家风味餐馆顾客体验价值影响因素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13,(01):22-28.
王妍花.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对赣南经济的启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01):52-55.
方晓弟,白卫东,赵文红,钱敏,包婷婷.响应面法优化低聚异麦芽糖客家娘酒的发酵工艺.中国酿造,2013,(02):41-44.
曾纯纯,朱有田.日据时期台湾农村养猪业.台湾研究集刊,2013,(01):55-64.
钟晋兰.梅州的客家民俗与女子教育.教育文化论坛,2013,(01):125-130.
刘达志.现代化进程中的梅州客家教育文化.教育文化论坛,2013,(01):114-117.
杨丽娟.洛带客家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开发“A”模式研究.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12-115.
周云水.重入“祖荫”:客家宗祠助推教育的文化资本探析.教育文化论坛,2013,(01):118-124.
曹进冬.千年古镇——洛带.青海科技,2013,(01):64-71.
张洪春.生态文明视域下客家传统生态文化探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01):58-61.
徐丽芸,叶伟贤,黄全星.亮出客家民俗文化品牌.当代江西,2013,(02):47-48.
汪毅夫.客家研究的新范式——评刘大可著《中心与边缘:客家民众的生活世界》.学术评论,2013,(01):62-64.
卢玉龙.闽西客家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2):132-133.
郭晓红.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补性研究.兰台世界,2013,(05):125-126.
张庆和.客家土楼.人民公安,2013,(Z1):71.
李群珍,黄小平,覃清华.46844例客家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4):139.
易中天.南腔与北调.秘书工作,2013,(02):56-58.
余达忠.旅游时代:文化品牌的打造与传统重建——宁化石壁客家祭祖的人类学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2):115-120.
刘姿麟.浅析福建客家土楼特征及管理开发.知识经济,2013,(03):122.
彭盼盼.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析.商,2013,(03):239-240.
谭中庚.在寻求中学习 在探求中成长——记一次收集客家民俗的活动.学周刊,2013,(04):119.
钟华柱,黄佑鹏,张群洁,刘光.兴宁荣获“中国围龙屋和花灯之乡”称号.源流,2013,(02):46.
邱汉章.山里春来早 客家年味浓——客家山区春节传统习俗记胜.源流,2013,(02):56-59.
冯锡煌.客家地区的古山寨.源流,2013,(02):62.
蓝新华.论土楼建筑文化与大学生创业品质培养.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37-38.
姚婷.论潮汕粿印与闽南粿印的差异.装饰,2013,(02):96-97.
丘发添.打造客家族群的精神原乡——永定县加快推进对台交流合作典型县建设.中国统一战线,2013,(02):25-26.
温艳蓉.闽西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以连城姑田游大龙的考察为例.搏击(武术科学),2013,(01):93-95.
曹海洋.闽西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3):292-293.
张应斌.客家学何为——客家学理论建构中的价值论思考.嘉应学院学报,2013,(01):5-9.
隋春花.客家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嘉应学院学报,2013,(01):10-14.
夏远鸣.民国时期梅县地方文献中关于“客家”的论述.嘉应学院学报,2013,(01):15-19.
尹玉英.区域文化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宝贵特色介体.嘉应学院学报,2013,(01):87-90.
王国栋.客家文化与屯堡文化的比较研究.闽江学院学报,2013,(01):23-27.
薛虹,郑连斌,陆舜华,包金萍,王杨,张晓瑞,荣文国.广东客家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89-95.
黄静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初探——以桂南客家采茶戏为例.成功(教育),2013,(02):292-293.
邱昌耀.推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福建理论学习,2013,(02):28-29.
陈国辉.广东客家拳派形成的历史原因探析.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01):55-58+62.
孙星群.音乐传播学与“老三论”思维——忆念音乐学家冯光钰.中国音乐,2013,(01):1-5+63.
.华太设计 成都洛带博客小镇建筑赏析.安家,2013,(01):292-293.
杨丕芳.从跟玉林话的比较中看秉塘话的系属.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1-8.
周秋伶.陆川陈村客家话同音字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16-24.
傅生生,李文芳.连城文化旅游发展定位与整体提升探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1):24-26.
张倩.江西信丰(铁石口)客家方言的音韵特点.长江学术,2013,(01):114-122.
邬美丽,熊南京.台湾民众语言教育态度的实证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01):105-111.
苏行.天地汪洋寻大美 绿水青山客家情——画家陈忠胜作品赏析.国画家,2013,(01):32-35.
黄斌.不一般地提问题,不提一般的问题——访长汀县政协主席 丘桂萍.政协天地,2013,(01):56-58.
.印象蕉岭.广东科技,2013,(01):44-45.
陈玉梅.由《邓氏祖宗图》《仙村邓氏族谱》解读邓瀛.大众文艺,2013,(01):66.
兰寿春,郭丹.福建客家文学发展的历史分期.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1):41-45.
赖一郎.钟肇政客家民俗的审美化书写.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1):20-24.
施保国.从客家围龙屋层级文化看社会管理创新——兼及对世界客都梅州的启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78-83+77.
马强.现代学术视域中的客家文化研究及其思考.天府新论,2013,(01):116-120.
.马山绿茶.源流,2013,(01):67.
.山旮旯里崛起一座客家幸福新村.源流,2013,(01):23.
李洪华.新的叙事空间的开拓——评刘华的长篇小说《红罪》.创作评谭,2013,(01):43-44.
陈耀华,张静茹.基于比较分析的开平碉楼基本特征与保护利用.生态经济,2013,(01):184-187+191.
滕志朋,肖文欢.旅游开发与民居建筑保护——以福建客家民居为例.前沿,2013,(01):186-189.
钟福民.赣南客家有关“时间”的民俗.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1):7-10.
韦晓娟,张洪春.客家民俗文化中的生态理念阐微.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1):17-19.
王天鹏.客家生育实践的地方性知识阐释.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1):11-16.